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這個中秋節字這個中秋節字實用篇一
又到了一年中秋節,天空下著著綿綿細雨,雖然看不到圓月,但我們仍然度過了一個家人團聚的中秋節。
今天晚上,爸爸媽媽在廚房一起包餃子,哥哥在屋子里學習,我在看書。很快飯菜做好了,桌上擺滿了一盤盤香噴噴的飯菜,看著我都流口水,我心里暗暗地想:這可是爸爸親手下廚,不知道味道好不好吃?我拿起筷子,嘗了一口,哇!想不到爸爸做得飯真是美味絕倫,不僅外表看上顏色鮮艷,非常漂亮,而且味道也非常好吃!爸爸聽到了我的一番贊美,得意洋洋,心里美滋滋的!
吃完了美味的飯菜,爸爸又給我們準備了飯后甜點和水果,好吃的甜點和水果,擺滿了一桌子,可真是豐盛!我們品嘗著各種美味的月餅,就在這時,爸爸突然出了一個主意,他說:“不如我們開一個自我檢討會,就說自己今年有那個地方做得不足,有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好啊!好啊!”我舉雙手贊成。
時間過得飛快,好像剛剛開始的游戲就已經結束了,整個屋子還洋溢著我們的歡聲笑語,我覺得這真是一個快樂的中秋節!有意義的中秋節!
這個中秋節字這個中秋節字實用篇二
提到中秋節,我第一個想到的習俗不是賞月,不是看中秋聯歡晚會,而是中秋節大家都要吃的東西——月餅。
濰坊的月餅什么餡兒的都有,又大又圓,黃黃的像個金元寶。我最喜歡吃的是蛋黃蓮蓉餡的:諾諾的是蓮蓉,咸咸的是蛋黃,一口咬下去,兩種餡混在嘴里,咸淡適中,那真的是讓人感覺如入天堂。
吃月餅在中秋節的前一個星期就開始了,爸爸每天回家幾乎都會帶一包或者兩包月餅,這就讓我和弟弟這兩個饞貓大飽口福。不過吃東西總是會膩的,我們持續吃了一周的月餅,到中秋節的時候幾乎就吃不下去了。
吃月餅只是其一,真正有意思的是做月餅。做月餅其實和包餃子很像,都是搟皮兒,然后把餡兒攤進去。不同的是,做月餅用的餡和皮與包餃子比起來,方法的技巧都不一樣。
媽媽從來都不讓我干這些,可能是怕我把家里的廚房燒壞了吧!我可以做的,就是把餡兒攤在面團上,然后團成一個黃黃的小球,把它放進模具里使勁地壓。壓好之后把邊兒上的面割了去。
做好之后,取出來的時候很講究,不能硬摳,不然就摳爛了;也不能不管,它會干在上邊兒。得輕輕地拍拍模具,讓它自己滑出來,可有的時候總不成型,又得重新再做一次,于是這項技術活兒得反反復復幾十次。
這個操作讓我想起了,去西安研學的時候做的手工兵馬俑。
脫模之后就可以放進烤箱烤了。先刷上油,然后把月餅輕輕地放到烤盤里。過段時間,一個個香噴噴、熱乎乎,凝聚了幾十分鐘心血的月餅就出爐啦!
看著我自己做的這個月餅,都有點兒舍不得吃了呢!
這就是我們家的中秋節。雖然家里很忙,一些傳統節日幾乎不怎么過了,但是中秋節還是額外重視。
這個中秋節字這個中秋節字實用篇三
在芬芳的桂花香里,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今天,我早早地就起床了。因為今天可是中秋節呀!我迫不及待地沖出家門。來到外面,啊!桂花香中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果香味都在空氣中彌漫著。這就是春秋的味道。
我跑進屋里,只見媽媽和奶奶正準備去買菜。我也跑了過去,湊熱鬧。
來到大街上。人可真多,我們仿佛置身于人的海洋。來到菜市場,人更多。我們在里面差點被擠成一塊餡餅,喇叭聲、喊叫聲、敲擊聲…和成了一部交響樂。我們己進一家月餅店,各式各樣的月餅,使我眼花繚亂。有蘇式的、廣式的,包裝盒上的圖案也五彩繽紛。有絢麗的`煙火,還有中秋皎潔的明月…口味也很多,既有美味的伍仁兒,又有新奇的水果味兒…我們買了爺爺愛吃的五仁月餅,還買了我愛吃的蛋黃月餅。
我們回到家已是中午,吃過午飯后,家里成了戰場,媽媽在廚房里殺雞煎魚煮肉,奶奶在菜園里摘著新鮮的蔬果和生菜,爸爸忙著打掃衛生。
晚上,一切都布置好了。桌上擺著月餅、橘子,還有雞湯,紅燒魚,這時,表哥一家來了,我們聚在一起拉家常,真是不亦樂乎。
吃過晚飯,我們坐在桂花樹下,明月緩緩升起。是一輪皎潔的圓月,我們一家吃著月餅,爺爺高興的說:"月圓家更圓!"大家都笑了起來。我也和表哥在旁邊猜著謎語,一家人,其樂融融,樂不思蜀。
啊!又是一年中秋,又是一個團圓日,又是一年新氣象。
這個中秋節字這個中秋節字實用篇四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每當聽到這首詩歌,就會想到中秋節。忘著天上的圓月,就會想起嫦娥奔月的情景。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我們一家人都籌備中秋的食物。
吃過晚飯后,無聊的在家里玩游戲機。玩到八點左右,一個朋友叫我下去逛,我說:“有什么好玩的,還不如在家里玩電腦呢!”他像兔子似的跑上來說:“你就陪我去玩玩吧”我只好答應了。來到了大街上,看到到處都是五光十色的。走進一看,原來是一個個燈籠。我很納悶,去年中秋沒什么人放燈籠啊,怎么現在那么多人在放啊!我一直走,發現差不多沒有什么地方是黑暗的,都被燈籠發出的光照亮了。于是我和朋友也買了一個燈籠和那些小朋友一起去玩。
玩了一會后,聽到媽媽叫了,我就和朋友道別回家。回到家看見他們都搬了凳子在陽臺觀月。我也進了陽臺觀月,看到的月亮比之前的中秋還圓。顯得它更美麗了。看著看著月亮,突然一個小月亮﹝孔明燈﹞從地面升了起來。孔明燈還刻著——萬事如意。于是我就吵著媽媽給我買一個孔明燈,在我的努力下終于說服了媽媽。
我們裝好了孔明燈,來到了一片空地。我準備點孔明燈時,媽媽就叫我先許愿在孔明燈里再點火放孔明燈。于是我回家拿了一支毛筆,在孔明燈的上面寫著——心想事成和家人健康快樂。然后點燃了火,我拿起孔明燈舉得高高的。放開了手,孔明燈漸漸的升高了。而且越升越高,我們一家人看著孔明燈。直到它消失在漆黑的天空中才離開,我希望它能傳達我的心愿。
這個中秋節字這個中秋節字實用篇五
站在小城的屋頂,我看清了天上的月亮。普定的八月天氣晴朗,月亮如月餅一樣,早就擺出來了。但是,我只看到了街上的月餅,卻沒有見到天上的月亮。游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我抬頭看天,除了小城的屋檐,就是桔紅的燈光。再過兩天,就是中秋節了。這個夜晚,我也不知道為何會爬到了屋頂之上。月亮不圓,像一個被咬過了一口的月餅一樣。
月亮婆婆
點點喲喲
張家吃酒
李家唱歌
我從來沒有指過你
你不要割我的耳朵
中秋節就要來了,有一個男孩,一邊唱著,一邊想著,八月十五偷老瓜(南瓜)。
橋頭的八月,沒有月餅,只有老瓜(南瓜),掛在房梁、溝埂、河沿,或是躲在苞谷叢林,黃的,青的,或青黃相間;大的,小的,長的,圓的,各式各樣。小時候,上山看牛,就下地找瓜,在村子周圍走動,就東張西望地覓瓜,甚在小河里洗澡,也認真地注視著河沿上。
村東的江家門前,干爹家就住那里。他是一個能手,集木匠、石匠、廚匠為一身。幼時,母親算命,說要給我找會木匠、石匠、廚匠等等手藝的匠人當干爹,這樣才能保住我的性命。于是,他就成了我的干爹。
橋頭小河從東流向西,竟在江家門前拐了一個彎,小河漲水,那里的河岸就要遭殃,大塊大塊的泥土被水沖走后,干爹像是感到了危險。枯水時節,他就到大屯坡去運來石頭,從河底砌上來,那年,江家門前的保坎砌好了,他就在保坎壟起的泥土上栽起了瓜果之類的菜蔬。
那年八月,干爹壟起的地里生出了一個水桶瓜(因瓜長且大,像擔水的水桶,村里人稱之水桶瓜),高高地掛在河坎上。那瓜離路有幾米高,且那保坎不易攀附,只有從河里,方能摘到。那時,對于那個水桶瓜,遠不止一人想偷了。可是,偷那瓜得有勇氣。小河從橋頭穿村而過,洗澡本就是村里孩子們必學的游戲,且人人武藝都高。然而,孩子們都曉得,鬼總是在晚上出沒,大白天都鬧過鬼,何況是晚上。老人們說,鬼是一陣風,來無蹤,去無影,橋頭小河,孩子們是看過自己的伙伴如何讓河鬼拉走了的。于是,晚上下水,誰都免不了怕那河鬼把自己拉走。
記得,那年月的中秋節,孩子們是很難吃上月餅之類的食物。中秋雖是收獲了,但是,父母親都忙得顧不上吃飯,更是來不及把那苞谷等糧食背到集市上,換些錢來買餅子。于是,父母親就把剛收到家里的葵花、花生倒進鐵鍋里,然后放到灶火上去炒熟,裝在蛇皮口袋里。這天晚上,孩子們的衣袋里都是滿滿的,你見到我,我見到你,都彼此交換各自的食品。也不知道八月十五偷老瓜是否與此有關聯,在橋頭長大,不要人教,不要人提醒,每到八月十五,孩子們就遍地偷老瓜來煮吃。
在記憶中,總是忘不了那天晚上。貓松膽子大,他從牛滾塘下河,游到了江家門前,把那水桶瓜摘了下來。我們來到華中家,我們先把瓜皮刮了,然后把瓜切開,掏出了瓜籽,把瓜切成一托一托的,再和著糯米,放進了鍋里煮成了老瓜稀飯。記得,我吃了三碗,華中吃了兩碗,貓松吃了三碗……一個個像狗一樣,吃得舔口舔舌的。
八月十五好偷瓜,八月十五這天,無論是誰家的瓜被偷了,只能啞巴吃黃連,斷不能生氣或是罵人的。干爹自是知道這樣的村俗,八月十五臨近了,他依然不摘河坎上那又長又大的水桶瓜,讓我們偷了去。多年以來,每當中秋臨近之時,我禁不住想,干爹為什么不摘瓜呢?前年清明,他去上墳,摔了一跤,就沒有起來了。然而,如今的橋頭,每到八月十五的時候,許多人家的老瓜雖已熟了,但還是不摘回家。
月光下的橋頭,會是啥樣?月亮看見了,我只看到月亮,只有那安織路上的車輛,你來我往,不是嗚嗚咆哮而過,就是把秋風掀倒在了門窗或是廣告牌上,砸得秋風呼呼作響。李白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而蘇東坡說:“人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小時于月亮,除了那些童謠,就是八月十五偷老瓜了。長大了,離開了橋頭,除了童謠和八月十五偷老瓜,還多出那些古人說給月亮聽的話。
白天剛回了一趟橋頭,給父母親送了些月餅。父親親在袋子里挑三撿四,拿起這個捏捏,又拿起那個試試,他說,自己沒了牙齒,我買的硬了些。母親說,她怕吃月餅,前年對門寨子的王舅媽,就是吃月餅出了事,屙血死了。我低著頭,沒有說話,我不知道,自己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八月十五,我是回不了橋頭了,即是母親炒好的葵花和花生,或是遍地長滿了老瓜,那僅是一種守望。
月亮不圓,像是被一個調皮的孩子咬了一口。兩天之后,中秋就如約而至,那天,月亮就圓了,當然,它很快就走了,走了一年之后,它又會回來。
這個中秋節字這個中秋節字實用篇六
我們坐在陽臺上,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我們拿出幾個月餅,月餅有五仁的,黑芝麻的、蓮蓉的。好吃極了!我想起了《古朗月行》里的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吃完月餅我們一家去了樓外散布望月!天空中掛著一輪金色的明晃晃的圓月,好象深藍色的天空中襯托著一個大玉盤。一陣風吹到身上,感覺真舒服!
今天早上,媽媽說要帶我去動物園和海洋館玩,我聽了很高興。
坐上公交車,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動物園。
買完門票我就興奮地奔向了熊貓館,那里人很多。我擠了半天才進去。我看見有了幾只可愛的大熊貓在假山上吃竹子,還有一只大熊貓在小溪邊洗澡呢!只見它在水里不停地跳,還拿石頭往身上蹭,像是在搓澡,樣子真好玩!周圍的人有的給它拍照,還有的給它錄像,真熱鬧。我真想跳進去,抱一抱它。從熊貓館出來,我還看見了綿羊、長頸鹿、老虎等好多種動物,真有趣呀!
下午,我們又去了海洋館。海洋館的動物可多了,我還認識了好幾種我以前不知道的海洋生物呢,有海參、旗魚和翻車魚等。
今天,我可真是高興呀!
這個中秋節字這個中秋節字實用篇七
中秋節,是家人團圓的時候。那一天,我過得很快樂,來瞧瞧吧。
下午,鄰居家的小弟弟軒軒來我們家玩。玩了一會兒,我看媽媽為準備夜晚的團圓飯忙碌辛苦,便對媽媽說:“今個兒是中秋節,你教我學做米酒雞蛋湯吧。”媽媽說:“好好好!”然后,我便跑進廚房,軒軒這個"跟屁蟲"也隨著進來了。
“開始吧!”媽媽說。我點點頭,按媽媽指點先從冰箱里拿出了兩顆雞蛋和一罐剛買回來的米酒。我先把米酒蓋兒輕輕擰開,呀!淡淡的酒香撲鼻而來,好醉人啊。我小心翼翼地舀了四勺米酒在碗里,又加了些水。我讓軒軒當“幫廚”,把雞蛋打碎在碗里,攪勻。接著,我慢慢打開液化氣,擱上鍋,把米酒倒進鍋里煮。之后,放了一些枸杞子和白糖。不一會兒,酒水沸騰了,軒軒把雞蛋已打好。我把雞蛋液轉著倒進鍋里,邊用筷子攪,不一會兒米酒雞蛋湯就做好啦。香噴噴,甜絲絲,令人饞涎欲滴。
這時,軒軒認為米酒雞蛋湯這個名字說著太麻煩,給它起個外號叫“滾蛋湯”。“哈哈哈!”我忍不住大笑,連媽媽也被逗笑了。
“過節哩!說“滾蛋湯”多不禮貌。要我說啊,這叫‘開心湯’!”媽媽收斂笑容,認真地對我倆說。
“嗯嗯!老媽說得有理,這是開心湯!”我向媽媽豎起大拇指。
我把“開心湯”用白瓷盆盛出,輕手輕腳地放到餐廳桌子上,媽媽準備了許多我們愛吃的菜。妹妹把月餅栗子和各種水果一一擺上桌。這時,爸爸也回來了,我們共享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