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攀登篇一
爬山,是我們這個小鎮上比較普遍的運動方式,既環保,又有效。沒有離開觀文的周末,我們通常都會邀約三兩同伴,領著孩子出去走走。
常被我們選擇的,是文閣山。聽這名字就很雅致。但最初攀登的時候,還沒有亭子,這段時間修筑了兩處涼亭,倒和“文閣”這名字更加匹配了。
說是爬山,其實每次都是走走而已,爬到半山腰,一個個就叫喚著要回去,于是就一次次的半途而廢。一年來,只上過一次山頂,那次最深的印象是失望透頂。原本聽著“文閣山”這名字,想著就算沿途沒有什么景致,山頂總要有些亭臺樓閣什么的吧!抱了太大期望,汗流浹背,累得“呼哧呼哧”直喘氣,結果到山頂一看:只一個土平壩,倆基站——一個移動,一個電信。
簡直是煞風景。印象其次深的是下山那段路的陡峭,筆直的水泥梯子,沒有護欄,水泥梯子直到一處往右拐,一眼看下去就是一個大陡坡。往上爬時還沒注意,等要往下走時,才嚇得兩腿發軟。緊緊拉著小妖精的手,生怕我們倆誰一個腳下不留神就一同“嗚呼哀哉”了!小妖精倒是不害怕,一個勁兒想掙脫我的手自由的跳躍。我哪兒敢松手?就這樣一步一步咬著牙挪下山來。等走過了那段陡坡,才發現額頭都滲滿了冷汗,雙腿都緊張得快要抽筋了。
這個星期六,天氣還不錯。我和稅老師領著四個孩子又一次朝文閣山進發了。這次,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登上山頂。初夏,海拔1000多米高的觀文鎮,絲毫沒有夏的氣息。我們都還穿著兩件衣服,稍微運動運動才可以脫掉一件。山間的景致很好。走在這座山上,望見遠遠的那座山綠油油的,很是舒服。就是上周走在那座山上,望見這座山,也一樣的綠,一樣的舒服。上次還看到三三兩兩的孩子在幫襯著大人和著稀泥,塞進一顆顆的玉米種子。這次再看出去,玉米苗和烤煙苗都已經長得老高了。
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微風中舒展開筋骨,一個勁兒的往上竄。路邊的苦蒿草也長得特別茂盛,嫩綠嫩綠的,有半人多高,細碎的葉子盛滿了滿滿的生命力。如果沒喝過苦蒿水的人,絕想不到這么可愛的植物,身體里竟藏著那么苦的元素。牽牛花也爭相的開放起來,一根根細細的藤兒,纏繞著苦蒿草、小樹一圈一圈往上生長,時不時的開出一朵兩朵紫里透白的小花,像一串串鈴鐺,掛在小樹上,野草間,為這山間的路增添了無盡的色彩。
我們一路哼唱著“小小牽?;ㄑ?,爬滿竹籬笆呀!……”喊著“一二一……”奮力往上爬,倒也不覺得累。
上了山頂,還是那兩個基站和一方土平壩,沒有什么驚喜。轉身一看,呀!原來驚喜在遠處。一層一層的山巒,蜿蜒著,一直鋪到天盡頭,泥土的顏色,嫩草的顏色,石壁的顏色,老樹的顏色……交織成了一幅山野美圖。從天盡頭一層一層鋪過來的是厚厚的云層,仿佛就在頭頂,伸一伸手臂就能觸到。深吸一口氣,通過氣管到達肺部的,是來自云端的空氣。張開手臂,仿佛整個世界都在我的懷中!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原來我站得這么高。才身臨其境的感受了一把“一覽眾山小”的情懷。站得這么高,才知道原來世界上有這么多山,我們能看到這么美好的風景。如果我們停在山腰,這么美的景致,是無緣觀賞到的。
攀登篇二
我們接著往上爬,在一個小亭子里小憩片刻,從那里可以眺望著連在一起的山脈。這里云霧繚繞,遠處的山巒若隱若現,有點云遮霧涌的感覺。
繼續向前!現在已經爬到了半山腰多的地方,抬頭望去,山頂隱藏在云霧之間,像是在和我們捉迷藏,純心不讓我們爬上去。
遠遠望去,橘黃色的纜車歪歪斜斜地斜“掛”在山坡上,像一條橘色的長蛇慢悠悠地抖動著黃色的斑鱗往山頂上爬。
我們放棄了坐纜車的想法,決心挑戰自我!不知怎的,我就像吃了“菠菜”一樣,感覺不到累,渾身散發著無窮無盡的力量。以前我在公園的平地上散兩圈步就不想動了。我想或許是爬山爬到勁頭上就不覺得累了,就跟寫作業寫到勁頭上就不覺得餓了是一個道理吧!不管三七二十一,還是爬山要緊,還是努力爬吧!
原來,之所以我會充滿力量,一點兒都不累,是因為我并沒有三心二意,邊爬山邊想別的事情。而且,我沒有一絲雜念,我不想那些“打退堂鼓”的話。還有我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我既然來爬山,我就不能拖后腿,不然,我來,就是毫無意義的。
我想,應該是那堅定不移的信念幫助了我,讓我不感覺累。我相信,只要擁有堅定的信念,專心致志、堅持不懈地做一件事,那這精神上的支柱一定能壓倒身體上的痛苦。
攀登篇三
今天早晨睡醒來,天還在下著細雨。氣象臺也真靈,預報今天白天有雨,根據這預報,我們的爬山計劃也作了改動,依舊從浙大玉泉校區走到北高峰,就近爬山。
早上七時半,到達浙大門口,天氣己經變睛,同伴戲說:氣象臺老是報不準!
穿過浙大校區,一口氣踏上了老和山730檔臺階,徑直向北高峰前進。
今天氣溫不高,登山的感覺特好,涼風吹拂在身上,有一種舒適的感覺。今天真不愧為重陽節。
到了北高峰后,還未休息,有同伴提議,走到石人亭。大家都同意了。
九點多,我們穿越了美人峰,龍門山,到了石人亭。又有同伴說:走到天門山吧,現在鍛煉鍛煉,為下星期登泰山熱熱身。大家又都同意了。歲歲重陽節,都是登午潮山,今年換個口味,就爬天門山吧!
上午十一點鐘,我們己穿越天門山達到瑯檔嶺。
上午十二點鐘,我們坐上的7路公交車。
今天國慶長假第五天,也是重陽,靈隱及通往靈隱的道路非常擁擠。公交車過九里松站后,來了個右轉彎,向浙江賓館方向開去,后轉入西山路向曲院風荷方向行駛,這大概是節假時交通管制吧。我們可是要從玉泉站換乘十五路車的呀!
公交車到了岳墳站,老公說:我們下車吧,走四百檔到黃龍洞去坐23路車,就可避免堵車。
下午一點鐘,我們終于坐車回家的公交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