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名著遨游小說篇一
書中好的經驗用以借鑒,靈活運用,便成了自己的經驗;失敗的教訓,借以反思,痛定思痛,便也成了自己的財富。一本《論語》被于丹教授解析得淋漓盡致。追溯到千古之遙的春秋時代,依然領悟到孔圣人博大的思想精髓,撫平了現代人輕浮、躁動的內心。感悟到正視自己,了解自己,駕馭自己,才能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從容自若,虛懷若谷,坦蕩自然,這便也是一種境界。
王國維對讀書深有體會,他把讀書分為三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讀書的最高境界,也許是從物我兩相望達到物我合一,透過文字讀懂或凄美、或哀傷、或昂揚的內心動態。從作者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中感受主人翁的所言、所想、所思,繼而引發自己的內心活動,同情人物的時候,提升了自己的善良;排斥惡者的時候,提升自己的正義;義無反顧幫助弱者的時候,讓自己變得更勇敢。在自覺不自覺中陶冶著自己的情操,弘揚真、善、美,摒棄假、惡、丑,讓心靈更加純潔、恬靜。
讀不同書籍帶給我們不同的收獲。讀經典名著,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修養,擴大知識面,或領略一段千古流傳的愛情佳話,或感受一番綠林好漢劫富濟貧、逼上梁山的傳奇經歷,或堅定一個“人定勝天”的美好信念。讀優美的散文,可以拓展想象的空間;在一句句“楓葉染紅香山如火的激情”、“春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的斜織著”、“吹面不寒楊柳風”中,給我們視覺、觸覺上的`不同感受。一組詞、一句話、一段景就如一雙無形的手輕輕撥動著我們的心弦。似山間的清泉,如岸邊輕盈的柳煙,陶醉了我們的心,牽動著我們的夢。又時捧一杯香茶,也會在“雁過了,天空留下了思念的痕……”中任思緒在秋日晴空無限擴展,蔓延,追隨雁兒一直到南方。讀教學理論專著,讓我們更了解到各種新穎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時刻關注教育的最新動態。
一本好書,能讓我們學會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工作,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也善待生活。擁有一些好書,我們的生活不再寂寞,我們的工作不再單調,我們的人際關系更加和諧,友好。
名著遨游小說篇二
今天,我想帶大家去體會漢字的有趣,品味漢字源遠流長的歷史,大家跟我來。
漢字字體有七種,分別是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和行書。在這七種漢字漢字中,我最喜歡行書。因為行書是楷書和草書的合體字,既不像楷書那樣端正,也不像草書那樣潦草。真是是兩全其美啊!
漢字有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假借字和轉注字。其中形聲字在字典里比較多,在《說文解字》里形聲字占了82%呢!
書寫不同風格的漢字,是一種藝術,所以書法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王羲之是我國的著名書法家,他寫的寫的《蘭亭序》,更為漂亮。
字謎也很有趣,比如:頭是一,腰是一,尾是一,其實不是一;娥眉山上不見山……怎么樣,也很有趣吧!
在離開漢字王國前,我們要注意一下繁體字、簡化字和錯別字。這三種字經常在商鋪里出現。簡體字:t(題目)、跳舞。繁體字:燈行、茶莊。錯別字:默默無聞、與眾不同。還有一些商鋪別出心裁:一表人才(手表廣告)、一見鐘情(鬧鐘廣告)、萬事芬達、百事可樂飲料廣告.這些具有創造性的用法真是太好了。
遨游漢字王國到處結束哦,大家有沒有覺得很有意思呢 只要我們多了解漢字,用心去體現,就能得到知識與財富!
名著遨游小說篇三
通過第五單元對漢字的學習,我重新認識了漢字。我從語文書中看到,漢字非常神奇,可以編成字謎,閑暇之余寓教于樂,“此時無聲勝有聲”地使人會心一笑;可以利用諧音,組成歇后語和有趣的小笑話、工整的對聯,令人拍手稱絕,贊不絕口。它還是文化的傳承,智慧的結晶,是世界上所有語言中最為奇妙的。書法家們筆走龍蛇,更是把每個漢字的特點和風韻勾畫得惟妙惟肖、有棱有角。那蒼勁有力的大字,當然是別國文字所不能比的。
不僅如此,漢字還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從原先的古老神秘的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隸書等演變到當時的行書,后來又把行書改為簡體字。
如今的漢字十分普遍。現在,外國人都開始學習中文,學習漢字了。可是,作為一個中國人,在中國的街頭,卻經常發現許許多多的錯別字。如:“現‘炸’果汁”、“‘褲’存商品”等。這是對中國古老漢字的不尊重。作為一個中國人,寫出錯別字,該是多么的恥辱、多么丟臉的事啊!
如果說王懿榮發現甲骨文是巧合,那么倉頡造字就是真真實實的智慧所在了。倉頡的善于觀察,用心思考,造就了一代卓絕——漢字的誕生。我們真應該感謝倉頡,沒有他,可能就不會有璀璨的漢字文明。沒有他,可能社會就不會進步得這樣飛快,也不會有中華民族的語言、人們賴以交流的工具——漢字。
這次綜合性學習,使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更深地了解了漢字的文化和傳承、歷史。我知道,漢字始終是古老的文明,卻是現今社會便利的語言環境的締造者和良好的人文溝通橋梁。它是書寫和閱讀的載體,更是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
名著遨游小說篇四
《青銅葵花》這部作品,幾年前我就看過。看完后,我說不出什么感覺,但又實實在在地體會到純潔的美和一股淡淡的哀傷。
通讀全文,的卻很值得流淚。當讀到葵花為了給家里省錢而放棄一次珍貴的照相機會,當讀到青銅為滿足一位過路人的心愿而脫下自己的蘆花鞋,在冰雪中步行了好幾個小時,當讀到兄妹倆看不到馬戲,青銅蹲下來讓葵花騎在自己身上時,我忍善良不住要流淚只為這純美的文筆,這是一般動人的情!
讓我感興趣的是,一般文學作品使用邪惡反襯善良,用猜疑來襯托真誠,用霸道來襯托淳樸。而《青銅葵花》這部作品并未涉及到一個方面角色,卻將善良,真誠,純潔表現的淋漓盡致。
一開始,我認為嘎魚是壞孩子,但漸漸我就發現,非也。青銅奶奶病了,他送來兩只鴨子,城里人要帶走葵花時,嘎魚幫青銅和葵花藏起來等------所有的人物有聲無聲的表達著美好善良。
在文中,青銅是個啞巴,但卻勇敢頑強,將上學的機會讓給妹妹,將妹妹的過失攬在自己的身上。這個苦命的孩子是大麥地人的寫照。至文末,一聲撕心裂肺的“葵花”則像一顆流星劃破天際,給人以心靈的震撼。
我相信,我還能看懂美,聽懂美,讀懂美。《青銅葵花》就是最好的證明!
名著遨游小說篇五
從《西游記》到《水滸傳》,從《紅樓夢》到《三國演義》,我們感受到古人的生活艱辛和快樂,也學習到了不少東西。
《西游記》
從三歲孩童開始,我們并在電視上看孫悟空的七十二變,感到非常神奇,甚至時常幻想自己也能像孫悟空那樣“大顯神通”,直到長大了一些我們才漸漸明白,《西游記》竟是我國大名著之一。讀《西游記》讓我領悟到人生的困難要靠自己去征服,讀《西游記》讓我見識了孫悟空的神通廣大,讀《西游記》讓我明白了成功路上的艱辛。《西游記》是一部讓人在愉快中獲取知識的好書,它能激勵我們奮勇向前,直到成功。
《紅樓夢》
《水滸傳》
世間有如此美好的東西等著我們去探索發現,讓我們一起走進名著,去深層的感悟其中的美好,你會發現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
名著遨游小說篇六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中午好。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喜歡閱讀嗎?我很喜歡。今天利用這個機會,我要和大家談談我的讀書心得。
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高爾基也說過:“書是人類的進步階梯。”書籍記載著古今中外的各類知識,它可以使我們擴大視野、增長見識。
很欣賞《魯賓遜漂流記》,為魯賓遜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而佩服,更為他的處境而感動。這個英國人魯濱遜,喜歡航海和冒險。他本可以按照父親的安排,依靠殷實的家業過一種平靜而優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闖蕩的魯濱遜卻當上了充滿驚險和刺激的水手。魯濱遜乘坐的貨船失事了,他孤身一人漂流到了一個荒島上。在這個荒島上,魯濱遜不僅生存了下來,還靠自己智慧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了我們難以想象的生活環境。他砍樹建房、圈養山羊、修造船只……還憑借機智救出了一個即將被土著吃掉的俘虜“星期五”。
這本書,使我受益非淺,我很佩服魯濱遜的堅強與智慧。當他被漂流到一個島上以后,并不慌張,也不害怕,而是鎮定地去尋找生路。當沒有找到時,也并沒有灰心,而是用自己智慧與勤勞在荒島上種植、建造……創造了一個家園。魯濱遜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從小都過著小公主小王子的生活,卻沒有滿足過。當我們吃大桔子時,抱怨它太酸;當我們吃甜桔子時,抱怨它太小。當我們遇到困難,我們卻和困難玩起“躲貓貓”;但是魯賓遜遇到困難時,卻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地面對困難。以后我們遇到困難時,要勇敢地與它作斗爭。即使是第一百次倒下,也要第一百零一次站起來。
名著遨游小說篇七
【學習目標】
1 自主合作制定導學案(活動計劃),在導學案的指導下進行活動,快樂遨游漢字王國。
2 展現課堂主人風采,培養語文綜合素養。
3 在活動中綻放生命的精彩,激發對祖國漢字的熱愛。
【主體設計理念】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要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要基于“人”的課堂,讓學生展示交流,綻放生命,傾聽生命的拔節。只有在這樣的課堂狀態下,學生的激情才能發揮到極限,學生的潛力才能發掘到極致,學生的才華才能得到展現。
【學習過程】
制定導學案(活動計劃)
一? 頭腦風暴?? 快速搶答
好,從今天開始我們將用一周時間進行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同學們可以自由組成小組,參考語文書上的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制定活動計劃。
二? 自主合作? 制定計劃
學生組成小組自主合作討論制定活動計劃。
三? 交流展示? 完善計劃
小組展示制定的活動計劃,交流,完善計劃。
師生歸納出一份有代表性的活動計劃(導學案)
1 課前每小組準備5至8條字謎,用卡紙寫好謎面,活動時掛在指定的位置。猜謎活動由班長主持,本組同學不能猜自己組出的謎語。買糖作獎勵。活動時間為二節課。
2 小組派代表展示課前收集到的有趣的諧音故事。a同學主持。時間為一節課。
3 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漢字的起源,倉頡造字,學習委員主持討論展示,時間為一節課。
4 小組自主合作學習幾個漢字的來歷和漢字的演變及甲骨文的發現,班長主持交流展示,時間為一節課。
5 小組活動在社會生活實踐中發現并糾正錯別字,然后在班上進行匯報,b同學主持。時間為一節課。
6 課上展示課前搜集到的書法作品及賞析,小小書法家c同學主持。時間為一節課。
7 進行一次寫字比賽,請老師評出優秀作品展示。最后齊誦《我愛你,中國漢字》作為活動總結。
【設計意圖】做的法則決定學的法則,學的法則決定導的法則,教師引導學生制定活動計劃(導學案)才能讓學生更有方向,有方法,有效率地發揮主體性,更好地展示課堂主人的風采。
學生依照導學案(活動計劃)有步驟進行活動,教師參與其中,和學生一起享受學習的快樂。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生推到前臺,教師退到后臺。教師要做的就是給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和交流的機會,學生的主人意識和學習興趣的萌發才能激活課堂的生命。
活動結束了,收獲頗多,作心得體會一篇,附如下:
學生領我“遨游漢字王國”【原創】
南林小學? 陶勇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作為一個中國人對中國漢字不了解,對中國漢字不喜愛,那怎么行呢?于是我拿出一周時間給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學生熱情之高漲,積極之興奮,領我和漢字撞個滿懷。
學生以文本活動建議為思路進行活動,以閱讀材料為依托一步一步引領我走進漢字,走進他們的世界,走進他們的心靈。
“老師,來參加我們的猜字謎活動吧!”班長熱情地邀請我。來到教室我仿佛走進了一個謎語王宮,教室里掛起了彩帶,彩帶上張貼著彩紙寫成的字謎。班長主持大家猜字謎,學生一一上來猜,猜中了字謎并要解釋一番,然后發獎品,學生熱情非常高,氣氛也活躍。我也被叫到猜一個字謎,謎面是“猜著一半”,我想了一會兒,說:“猜的一半,著的一半,合起來是睛字,眼睛的睛。”猜中了。學生為我鼓掌,還發了兩粒糖獎勵我。呵,好家伙,兩節課就這樣緊張而熱烈地過去了。
接著學生用一課時展示講出收集到的有趣的諧音故事,學生爭著一一上臺講自己準備的故事, 課堂上時時爆發出一陣陣笑聲,我也如孩子樣笑聲陣陣。漢字的魅力就在這笑聲中觸摸了。
進一步深入下去學習委員帶領我們了解漢字的起源,學習倉頡造字。讀中討論弄清“結繩記事”,“物語”,再讀中交流匯報倉頡造字的過程,品讀人們對倉頡造字的議論,讓我們在讀中自然去領悟漢字字形的魅力。讀是和文本直接的對話,與文本對話中思考,學生復述倉頡造字的過程,說說感受,學生無形中明白了思考內化的方法,我驚嘆著。
我們對漢字的感情在一點一點深化,又用一課時學生匯報了解的幾個漢字的來歷和漢字的演變。那一個個漢字的演變的講解,學生儼然是老師了,帶領我們對漢字的認識又進一步了。接著學生自讀甲骨文的發現,用問題交流來探知對文本的理解,你一言我一語,展示著課堂主人的風貌。有時面紅耳赤,有時細看聆聽,好不熱鬧。
在對漢字產生足夠興趣時,班長又順勢引導我們規范使用漢字,請一同學讀文本《一點值萬金》,讓大家談感受。在此基礎上班長讓我們說出發現街頭或生活中的錯別字,課堂上又像炸開的鍋一樣,一個個錯字別字無處藏身了,課后他們還約定誰發現生活中的錯別字多,并要幫助改正,那他(她)就是“糾錯王”了。在實踐中去明白領悟道理是強于說教的。
在對漢字喜愛的火候下,班長引入《贊漢字》的文本,學生讀讀議議,接著走入書法作品的賞析,一些學生紛紛上臺炫耀地介紹著,癡迷于中國漢字。在此學生進行一次寫字比賽,請老師當評委評出優秀作品,把優秀作品展出來,教室墻壁上張貼著學生的自豪和光榮。
最后學生齊誦《我愛你,中國的漢字》作為這次綜合性活動的總結,一種對漢字情感的延伸,一種對漢字喜愛的升華,洋溢在學生的臉上,刻印在學生的心中,也深深刻印在我的心中。
學生領我“遨游漢字王國”,讓我真切地理解了教育是解放孩子的大腦,解放孩子的雙手。突然間我頓悟到,在教學的路上,我還只是個孩子,學生是我的老師。學生教會了我教育的理念,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給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會給你不一樣的精彩。
名著遨游小說篇八
漢字書法,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古往今來,我國涌現了許多著名的書法家,有王羲之、柳公權、顏真卿等等。這一個個漢字,在他們的筆下,更能生發出無窮的魅力,呈現出不同的風韻。各種各樣的書法字體,有著不同的特點:篆書和隸書,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行書流暢,而楷書端莊,草書雖然潦草,卻帶給人一種奔放的感覺……欣賞這一個個書法作品,就好像在欣賞一幅幅不同風格的圖畫,帶給人們不同的感覺。這些書法作品是藝術中的珍品,有著很高的欣賞價值。
通過這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我有不少感觸和收獲。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漢字的無限活力與奇特魅力!漢字,它還不只是神奇,還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呢!
我不僅有感受,更多的是收獲。我了解到了倉頡創造文字的過程;了解到了“冊”“典”“刪”的來歷;另外還有漢字的演變過程;也欣賞了著名書法家的字體。他們的作品是藝術中的珍品,令我贊嘆不已!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第7課《我愛你,中國的漢字》,這篇課文其文筆優美,語句非常生動,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作者對漢字的熱愛之情。而且我對漢字的見識有了很大的增長,比如:我知道了甲骨文通行于清朝光緒年間,是王懿榮發現的。而小纂通行于秦代。另外,我對漢字的內容也有了很大的愛好,例如:諧音笑話、對聯、諧音歇后語和字謎等。以前在我眼里,漢字只是個僵硬的符號。現在我認為,漢字不是一個僵硬的符號,每一個漢字都有一段故事,都是一幅畫,并且都存在著一段歷史。學習漢字,就是在走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在觸摸兩千多年前那跳動的脈搏。并且,我覺得漢字不可被世人拋棄,因為有些人覺得:現在的社會已經進入科技化,只要用電腦,無論要什么字,都能打出來,不須用到漢字,所以也不必花大力氣去學習漢字,漢字已經落后了。而我認為:漢字是人類從古代流傳至今的無價之寶,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書法瑰寶。拋棄漢字,就等于把漢字擁有的兩千多年的歷史生命給扼殺掉。
每當我讀書看報時,看見那一行行整齊排列的中國方塊字時都會被每一個活靈活現的中國漢字所吸引。這些漢字生動形象,每個字都具有獨特的意義。
大家看“柜”字:左邊有一個“木”,表示柜子是木料做的;右邊是個“巨”,中間有個“口”,大家看像不像抽屜?“柜”字是會意字,還有許多類似的會意字,如:聞。“聞”是聽到消息或聽到事情的意思,聞中間的“耳”是聽的意思,所以“聞”字是會意字。“落”是形聲字: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洛”字,“洛”與“落”讀音相同,“落”就是形聲字。和“落”一個類型是“草”字:“草”字上面是草字頭,表示草屬于植物,而下面的“早”字跟“草”字讀音相似,表明“草”字屬于形聲字。
漢字很有趣。可以找竅門記住它。三口“品”,兩人“從”,三人“眾”,三石“磊”……這些字都是某個簡單的字在一個地方多次出現,形成了另外一個字。還有其他有竅門的字,如:弓長“張”,干勾“于”,言吾“語”等等。漢字不光神奇有趣,還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漢字在4000多年的歷史中,字體發生了很大變化,每一個漢字都有著生動有趣的來歷。以前,人們只是畫圖表達自己的意思,現在人們使用了正規的漢字——楷書。表達意思更加方便了,而且,寫漢字比畫圖要簡單得多。
通過漢字,我們這些子子孫孫都知道了中華大地的千年風云,明白了東方巨龍的深刻內涵。在這里,我要對大家說:“我們要熱愛漢字,讓漢字繼續流傳下去,而不能讓漢字失傳。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讓漢字創下更好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