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我錯過了一次傾聽篇一
自然界有很多事物都能發出聲音,我喜歡聽小雨“嘩嘩”的聲音;葉子交錯時“沙沙”的聲音;小溪唱歌“叮咚”的聲音……但我最喜歡聽花兒開放的聲音。
網上有許多人問:“花兒開放有聲音嗎?”有聲音,我就聽到了。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們跟著旅游團來到了云南的南昭風情島玩。那里湖水清澈見底,山間綠樹紅花,江山竹筏小舟,如同走進了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
我躺在草坪里,閉上眼睛準備享受一番,可這時我聽到了一個聲音,這個聲音像是揉捏沙子發出來的,也像一對情侶在甜言蜜語……這個聲音如燦爛的陽光照著一朵玫瑰那樣美好、柔和。
我睜開眼睛一看,一個花骨朵在悄無聲息地開放,原來這是花兒開放的聲音。我看看四周,其他的花都沒開放,唯獨這一朵。
我正享受其中,“好了,拍好了,快來瞧瞧!”媽媽的這句話打擾了我聆聽花的聲音。
原來靜下心來傾聽,花也有聲音,這朵剛開的花是多么純潔、美好!
我錯過了一次傾聽篇二
喧鬧的街市,車如流水,汽笛聲聲鳴不休;擁擠的人群,摩肩接踵,人聲鼎沸;打開電視是瞬息萬變的熒屏,書店堆滿了琳瑯滿目的書報雜志,種種言論在聲嘶力竭地唇槍舌戰……我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雄辯的時代,每個人都必須訴說,用聲帶的振動構建自己。即使聲浪排山倒海而來,我們要做的也只過是相應地提高音量而已。直到有一天,我們已不知自己在說什么,又有什么可說,我們依舊無止息地聒噪著。
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一株大樹,能源源不斷地開出馥郁的花朵,永遠地沁吐芬芳;相反,我們更像是一泓池水,如果一直只向外流而沒有匯入的話,遲早要干涸見底。
于是,想成為一池碧水而不是泥潭的我們選擇傾聽。
我愿傾聽,傾聽山水的流響。我愿傾聽青山的豪情,我愿傾聽碧水的歡歌。傾聽蕉葉覆窗,雨落階前的凄清的幽咽;傾聽寒鴉成群,嬉戲水中的活潑;傾聽大漠孤煙,風沙湮沒羌笛的蕭索……天地是無音俱全的天籟,就讓我默默地閉上雙眼,物我兩忘,在寂靜中傾聽大自然奇妙的弦歌。
我愿傾聽,傾聽歷史的告誡,流光似鳥翩翩過,世事如棋局局新。蜻蜓著擂起的戰鼓,亦要傾聽刀劍相碰的錚鳴,傾聽仁人志士浩氣凜然的呼喊,傾聽歷史巨輪每一個轉向的沉重聲音……我傾聽孔子杏壇諄諄的講解,我傾聽張良在博浪沙貫注全力的一擊;傾聽李白拔劍擊玉壺的高歌,傾聽阮籍窮途的長嘯。坐聽微鐘,遙憶往年,就讓史官在竹簡上的每一聲刀刻都回響在我的心中。
傾聽,用雙耳引來活水,洗濯我們的心靈;傾聽,打開心門,迎接清新的空氣,以充實我們的精神世界。
我錯過了一次傾聽篇三
傾聽,是一種高尚的品德;傾聽是一種愛的尊敬;傾聽,是一股甜美的泉水,等著你去品嘗。凡事都要以傾聽為中心,如:上課要認真聽講,看新聞也要傾聽等。
剛入座,廖副校長就說了刻苦學習的問題:“每短個人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績,關鍵是你刻苦學習了嗎……”他嚴肅的說著……就他這短的一席話,深深的打動了我,也使我的學習態度有了改變。
接著,他語重心長地說:“我們每個人要加強競爭的意識,如:上課不能開小差,下課不能在走廊打鬧等加以論證。要是有這種思想的學生,一定是沒有明確學習態度,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而導致學習成績下滑。”他還列舉了他以前在二中當校長時的學生,他說:“我們二中的那邊學生各個都有很強的意志力,沒有半途而廢的思想……”我全神貫注的聽著,而且還下定決心要把我獨一無二的錯誤改正過來。聽了這些話,真讓我感到深思,感到慚愧。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句話已蘊含了認真傾聽的意義。
我錯過了一次傾聽篇四
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這是“民族魂”魯迅所說的話。時間就好比是一支蠟燭,燃燒了的是過去,殘留的是未來,那已燃燒的蠟燭,難以再燃一回。
時間,無色無味無形,對于它的悄悄流逝,曾經的我竟毫無發覺,白白讓這真金悄然逝去。
在我上小學時,最憧憬的事不過是放心罷了。每天在閑聊中等車,在頭昏腦漲中上課,在說笑中進完午餐,又和同學談論最新消息,再蒙著頭睡到上課鈴響,又松散地去上自習,望著書本發呆,最后渾渾噩噩地走向一天的尾聲。
在家中,望著電視看幾個小時,又或者拿著手機玩幾個小時游戲,有時好不容易將書本拿出準備復習,卻在三分鐘后又將書放回書包。最后再一次走向了一天的尾聲。
想起曾經那逝去的時光,不禁潸然淚下,想到哈佛大學的校長曾說過:“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日殞身啊!”加加減減眾口之人祈求的明日,更感到十分悲傷。
現在,我將更加珍惜時間,將時間花在刀刃上,不再向光陰惰寸功。
我錯過了一次傾聽篇五
百合花靜靜凋謝在山谷,它錯過了春天最后一場細雨,月亮在拂曉落向寂寞。它錯過了第一縷朝霞,木魚在蒲團邊怨嘆。它錯過了塵世間最美麗的風景,而我因為忙于學習錯過了孝敬奶奶的機會。
有些錯過不是過錯但也會付出代價、有些錯過就是過錯給我留下永恒的傷疤。爺爺奶奶單獨居住在寶應老家由于爸爸媽媽在揚州工作所以我們一家便定居在了揚州,只有節假日才能回寶應去探望他們。
可每次回去不到一星期又得往回趕,因此我和爺爺奶奶相處的機會很少。但我每次回去總喜歡纏著奶奶給我做煎餅吃。記得那年,夏天的早晨天氣分外悶熱知了在樹上沒命地亂叫。樹葉也熱得低下了頭,只有流水還在潺潺地流動著。
房間里的空氣黏糊糊的早上起床后看到媽媽做的早飯時我一點食欲也沒有奶奶見我這樣就神神秘秘地對我說奶奶給你做好東西吃,說完還用手點了下我的鼻子我揉揉鼻子開心地答應了沒一會兒奶奶便神秘地端出煎餅我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塊塞進嘴里有滋有味地嚼了起來奶奶做的煎餅味道實在太美了我一連吃了三塊奶奶在一旁樂呵呵地笑了。后來奶奶病危了可她臨終前還叫著我的名字,于是我便快馬加鞭從揚州趕到寶應我看見了臉色蠟黃的奶奶。
躺在床上我的眼淚也情不自禁地落下來那晚奶奶還是走了。
現在后悔已經來不及了,我后悔當初沒有好好珍惜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光我錯過了孝敬奶奶的機會好在還有爺爺在我定要好好孝敬爺爺以彌補我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