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我不再是我字篇一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幼時,我常端坐在父親膝頭,于院中楊桃樹下吟讀小令。許是耳濡目染的緣故,父親稱我三歲便能識字,又因我是家中長女,頗得父母愛憐。除去偶染小恙,便無憂長大。
約莫十二三歲,偶得納蘭容若的飲水詞。當即愛不釋手,日夜吟詠兼之心下默記,以致“月淺燈深,夢里云歸何處尋”、“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等斷腸詞句時時縈繞耳畔。縱是少年不識愁滋味,那孤寂悲戚之情也竟悄然浸入心底,牢牢生根;加之那時患了癭病,心下更憤懣難以排遣,厭世之情不請自來。
自小我就恃寵而驕,行事乖張叛逆,如此一來驕橫更甚,仗著腹中一點微末學識目中無人,不屑與他人為友。另一邊,時常感慨世間之大竟無一知己。或許受了納蘭詞的浸染,愁緒如爬山虎般滿墻瘋長,何況時時問醫(yī)尋藥,不自覺地想到瀟湘行影,幽館縈香,默默地把自己比作黛玉,紅樓一夢,花落無奈。其實我又何嘗能懂黛玉難混渾濁之世的苦楚?只不過是無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如花年紀當少年拿云,怎能對花落淚、望月惆悵?!
青燈照壁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我在多個無眠夜里輾轉反側、透窗想月。
憶這些年來沐詩之唐風、浴詞之宋雨,詩里詞里難道只苦慮愁思,無金戈鐵馬陽光燦爛?我開始發(fā)現(xiàn),除卻“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的苦痛,更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豪邁。
我不愿再苦于尋覓所謂知己,也不再怨聲載道幽傷滿腹。從囂張跋扈沉淀為謙虛內斂,從敏感多情轉變?yōu)橹斏鲌砸恪aθ恍盐颍喝松恢骨锶~飄零,更有荷粉露垂、杏花煙潤。
幾番酣思暢想過后,我發(fā)覺自己已在不為人知的角落里褪卻了一身酸澀,展眼未來,所有憂思均已煙消云散,向著風移花影的明日昂首闊步吧!
從明天起,我要從納蘭詞中走出,不再羈于風露清愁。
我不再是我字篇二
魚兒想逃出碧水,老鷹想沖破長空,可它們最終離不開那個束縛它們的地方。
——題記
我戴著耳機,徘徊在街頭,看著灰色的雨,冰涼的感覺一點點蔓延一切來浸濕塵埃。
我毫無目的的行走,心隨著灰色的世界一點一點地沉了下去。突然,一陣歡快的笑聲打破了這片灰色。我轉身尋找笑聲的源泉。
那是一家三口,父親抱小女孩,母親剛撐著傘,他們滿臉的喜悅,散發(fā)出幸福的氣息。
很久之前,父親也這樣抱過我吧?母親也這樣為我撐過傘吧?可現(xiàn)在……
“姐姐,雨下得這么大,你為什么不回家呢?”不知何時,那一家三口已走到了我的身邊,那小女孩叭在她父親的肩頭,眨著清澈如許的大眼睛,問我。
“雨下得不小,小姑娘你早點兒回家,不然淋壞了,你父母會擔心你的。”小女孩的母親一臉關切地說。
我道了謝并與她們告別。一轉身,淚水溺濕了睫毛,流到耳際。我不想回家,我只想逃離那個冰冷的家。我討厭那個古板的父親,那個只關心成績的母親。可我還是不由自主地走回了家。
剛走到路口,便看見滿臉焦急的母親似乎在找尋什么。母親也看見了我,滿是焦急與疲憊的臉上洋溢著掩飾不住的喜悅。她趕來,將傘覆在我頭上:“孩子,你出去怎么不知帶把傘?淋壞了怎么辦?……媽媽不該對你太苛刻了,我會改,我們一起回家吃飯好不好?”我哽咽著點了點頭,眼淚將灰色的世界染成了彩色。回到家,父親做了一滿桌的菜等著我們。那一刻,我心中五味陳雜。
年少的我們,都想展開翅膀盡情飛翔,卻不知飛到高空后在哪里休息。家門前半昏半明的那盞燈一直在等,等傷痕累累的小鳥回家。不管魚兒、老鷹還是我們,都無法逃離,因為我們都早已和這束縛融為一體。
我不再是我字篇三
一直都不知道自己該是什么樣子,歲月匆匆溜走,記憶中的我青澀如初。“長的不怎么帥,脾氣不怎么好,朋友不怎么多,待人不怎么好,怎么還能在這世上存活這么些年?”用這話來調侃自己,我也只能是苦笑不已。曾在里的一位好友的個性簽名檔看過這樣一句話“在這浮華的社會中,不忘初心就好”,初次看到這句話,當時并未有過多的思考與想法。只是,當夜靜下來的時候,我開始害怕周圍的安靜,開始試著靜下心來回頭看看曾經的自己。一路走來,把許多昔日愿意用生命去守護的東西也漸漸的丟棄,越來越會看透不說透,越來越看不懂人心。
我曾經告訴過一個人,當你用眼睛看不清事情的本質時,那就試著用心去看。說來慚愧,我已有些許日子不曾記起這些了。只記得,有那么一個人,曾牽著我,漫步于晚自習后昏暗的街頭。只是這記憶也在漸漸的淡忘,隨著時間的喜怒哀樂,一點一點的消散著昔日的痕跡。我試著保留,卻發(fā)現(xiàn)已然是煞費苦心。遇到自己有極端想法的時候,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折磨自己,傷害自己,些許日子的沉淪與墮落,又該如何評說。有的時候的'確可以用脆弱這詞來形容自己,我依舊做不到想象中的堅強,甚至有些時候脆弱的不成樣子。上次在網上看到一段話,覺得特別的在理。“如果你覺得你身邊的某個人所說的話做的事在你看來都是不合理不正常的,那我還是勸你早點遠離吧,三觀都不同的人何必硬往同一世界擠呢?”在茫茫人海中相遇,這是一種緣分;遇見了卻不能相知相守,這就是注定;不論友情,還是愛情,終究避不過。
我坦白承認,我脾氣不怎么好,待人也不怎么優(yōu)雅,也曾因為性格親手毀掉多份珍貴的友情。我知道事后后悔往往都無濟于事,所以我也未曾想過要怎樣去解釋去挽回。說起這個,我的的確確要感謝現(xiàn)在仍舊把我當做朋友的人。或許以后我們會多年未見,然后等我們再次見到彼此時,依然不會覺得生疏,依然在一起打鬧說笑,依然可以一起回味我們青春的那段時光。其實,我著實想把自己教壞一點。我不夠決絕,不夠壞。總會遇到帽子亂扣的情況,總會遇見一些不懷好意的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錯都要算在自己身上。反省自己,并不是意味著錯就一定在自己身上,心中的那桿秤,就是所謂的人心。人心叵測,要想看明白,就要掂量好自己心中的那桿秤。我不是個孝順的孩子,至少我離這個詞語還太遠。我懂得父母的艱辛,卻又不曾幫過父母什么。把嬌生慣養(yǎng)這個詞用在我身上,我不知道合不合適。但我自己認為,其實我是有那么點嬌生慣養(yǎng)的,雖然不是特別明顯。我做不到完美,只能一點一點的悟,然后改,再然后仍舊不完美的存于這亂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