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班主任管理培訓心得體會字篇一
學校進行了一次班主任培訓,聽了一節新老師上的班會課,聽了_x老師介紹的班主任工作經驗,聽了大家對班會課的點評……受益匪淺來形容我對這次班主任培訓的總結。
第一、以前總是對學生說要學會規劃,要保證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但是從沒有去想過拿一節班會課給孩子們上這一主題,告訴孩子們為什么要規劃好一天,如何來規劃好一天。直到這次班會主題一出,我才認真去思考“時間管理”這個主題。回想起過去看過的一個視頻,結合我現在正在寫的“每日規劃”,經過認真的思考,終于準備好了這一堂主題班會課。雖然最終沒有抽到我上這一堂課,但是我可以下一次班會課上給孩子們上這堂課。這對我來說是一個促進。
第二、聽了羅老師的班會課,然后聽了各位班主任的點評。讓我去思考到底該如何去上“習慣養成教育”的主題班會課。道理誰都懂,關鍵是如何去做。經常聽到有經驗的班主任說:“初一要把學生的習慣抓好,習慣好了成績自然就會好!”如何讓學生養成優秀的習慣,我思考應該從以下方面著手:班主任對學生整個三年的習慣養成要有一個規劃。什么習慣要明確,為什么要養成這些習慣,對這些習慣有具體的要求和做法,操作性和執行性要強,可采取打卡和檔案記錄的形式,讓學生有成就感,看到自己的成長足跡!當然最關鍵的是要及時展示和表彰優秀習慣(精神獎勵賞識孩子),讓孩子們感受到一種“優秀就是一種習慣”的良好氛圍!當然作為班主任還要單獨找一些習慣養成不好的孩子談心,多關注和指導他。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堅持,只有堅持方能顯現出效果!
第三、聽了_x老師的班主任經驗介紹。其中我很欣賞的一點就是他能夠每個學期找每一個孩子談兩次心。后來我問他,是每個孩子嗎,他說是的!作為班主任11年來,我經常找學生談心,但發現很多學生我都沒有過談心。直到上個學期,我打印了出一張談心記錄表,每一次談心我都會記錄,這樣我才保證每個孩子都談過心了!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很欣賞_x老師。后來我和張老師有一個多小時的交流,能感覺到他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激情!是的,這次培訓會讓我們有這樣一個機會在一起交流,互相探討教育問題。
班主任管理培訓心得體會字篇二
班主任要做到既務實又務虛。班主任工作的務實,要求班主任必須從當前做起,從具體的事務做起,扎扎實實搞好班級管理。班主任必須深入到學生中去,認真了解、研究學生,掌握班級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班主任既要做學生的導師,又要做學生的朋友與助手。在務實的同時,班主任還要務虛。班級工作需要理論的指導,需要不斷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不斷地提高管理水平。班主任要善于從繁雜、瑣碎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樹立班級管理的整體觀、發展觀、理論指導觀。只務虛不務實的班主任,工作難見實效。只務實不務虛的班主任,很難成為一個優秀的班主任。
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學生的坐行走、穿著打扮,大到學生的思想動態、前途命運,以及班級的建設與發展。許多班主任滿腔熱情,事必躬親,早晚跟班,無所不管,甚至充當著“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這種管理有其利,但弊大于利。管得過多過死,容易造成學生依賴性強,創造性、獨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入雜務,疲憊不堪,不利其自身的完善與發展。陶行知說“教是為了不教”。魏書生認為“管是為了不管”。
其思想從根本上說,是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做到“管放結合”。具體而言,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級長期目標,把握班級工作的整體思路。培養一支強而得力的干部隊伍,并加以指導監督。做好個別學生及全體學生的思想工作,增強班級凝聚力、向心力。協調多方面關系,形成教育合力。學生能干的,班主任堅決不要干。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時,班主任要大膽放手,把一些具體事務派下去,建立層次分明的立體型管理體系,如公物維修、書刊保管、活動組織、班干部選換、班規制定等等。班主任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分工授權,引導學生參與管理,逐步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權負責,分層管理,既有利于班級的建設與發展,又有利于學生個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一、是要引導學生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做到紀律嚴明,“以法治班”。
二、是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對違紀違規者,無論是干部還是普通學生,無論是優秀生還是后進生,都要一視同仁。
三、是要注重“首因效應”,要認真對待、正確處理“第一次”之類的事情。
四、是要持之以恒,避免犯“冷熱病”,時緊時松。同時要狠抓養成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嚴還必須與寬有效結合起來,靈活處理。班主任要私下做好被處罰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確認識錯誤,并努力改正。
同時,對學生違紀處罰的方式要多樣化,要寓教育于處罰之中。魏書生同志對學生犯錯誤的處罰是: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寫一份關于錯誤的說明。他把處罰變為生動的自我教育的做法,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啟迪。
一是容易使學生成為工作的“對立面”,增加教育阻力。
二是從長遠來看,不利于增強學生的抵抗力與社會適應力。少數的班主任以“不出亂子”、“不出事”為目標,采用“盯、嚇、壓、罰”等方式管理班級,表面上班級“平安無事”,實際上引發問題卻不少。
因此,“堵”必須與“導”結合起來,以“導”為主,以“導”為前提。通過引導,要讓學生增強明辨是非與自我教育的能力。做好“導”的工作,需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強制。多激勵,少批評。多引導,少說教。多用情,少用氣。“多民主,少強制”要求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制定規章制度、進行民主評議、換選班干部和處理班級事件,而不是單從班主任的主觀愿望出發,強行這樣做或那樣做。“多激勵,少批評”要求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生自身優點、長處,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通過發揚優點來克服缺點。要善于用英雄模范、先進人物的事跡來激勵學生積極向上,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和處罰。
“多引導,少說教”要求我們不單要告訴學生什么是對什么是錯,還要告訴學生為什么,并具體指導學生去做。有時還需要班主任親自示范,手把手地教。“多用情,少用氣”要求我們對待犯錯誤的學生,要以情感人,親切和藹,心平氣和,而不應怒氣沖天,訓斥指責,或者有意冷淡疏遠。班主任正確處理好上述幾種重要關系,班級管理工作則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學生思想工作九忌一忌主觀武斷,不調查研究。
一、見學生出了問題,就憑主觀臆測,憑印象武斷。
二、忌簡單粗暴,不耐心疏導。動輒火冒三丈,我向家長告狀,或責令學生停課檢查,不因勢利導,不以理服人。
三、忌家長作風,不平等待人。缺乏民主風氣,固執己見,不聽取學生意見。
四、忌上抓讀書,不全面關心。只求學生埋頭讀書,不關心其課余生活,致使學生孤陋寡聞,生活枯燥乏味。
五、忌信口開河。不能言必行,行必果,工作無計劃,說話不算數。
六、忌忽視身教,不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事,自己不能做樣子。
七、忌感情用事,不一視同仁。對優等生和顏悅色,姑息遷就,對差生聲色俱厲,冷眼相待。
八、忌事務主義。不研究分析如何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而是整天陷在日常瑣碎的事務工作中。
九、忌故步自封,滿足于吃老本。平時不重視提高自己,落后于形勢,難于開創工作的新局面。
班主任管理培訓心得體會字篇三
如果說學校教育是蓋一幢大廈,那就是那腳手架,銜接著每一個癥結部位,是全部的“結點”,維系著家庭、學校和社會間的龐雜關系。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地意識到自己的義務有如許重要。
今年1月份,我十分有幸地加入了破山區中班主任。這三天的學習與實踐對我來說,學習心得體會,不僅是業務實踐的學習,也是一次思維認識的晉升,更是一次心靈的蕩滌。
我曉得要成為一名優良的班主任,必需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素質不是生成的,而是要經由長期的學習、涵養和實踐構成的。只有實現了本身素質的完美,班主任才能以自己的高素質,培育學生的高素質,依據多年的教導實際談談我對班主任素質的認識。
班主任要“會做夢”
人要“會做夢”是說人要有自己的理想,有向往,有豪情。當班主任,走上工作崗位就應該建立一個斗爭的目標。培養國度建設者是百年大計,班主任肩負著神圣使命,責任感和使命感應該是最凸起的,不能由于我們的失誤而延誤孩子的畢生。理想和目標應該和自己的實際聯合起來,自己的性情、學識等是實現目標的要害因素。要看到自己的上風,也要器重自己的不足,揚長抑短,才能不斷的進行自我挑釁。理想與目的要和學生的實際相結合,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特色,不能一個模式培養人,或造就一個模式的人,人才應是各具特點,百花齊放的。把班主任工作當成一首詩來做,你才能覺得班主任工作是很富有情趣的,你才能滿腔熱情的投入到這個工作中來,才能把你的“夢”做好。
班主任要有成功的愿望
做一個成功的班主任,是每一個班主任的欲望。把自己的知識毫無保存的傳授給學生,把學生塑造成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就是的成功所在。成功必須是在付出辛勤的努力之后才能換來的,有時即使付出也未必能得到勝利,但是努力成功是每一個班主任奮斗的方向。辛苦盡力一方面需要付出,全身心腸把教育當成性命的一局部,真正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友人;另一方面要講科學,教育是科學,這就要班主任在教育活動中掌握規律,按法則辦事,講求科學性,認真研究教育教學的方法;第三要有時代性,班主任的工作方法要契合時代的變更,教育的思惟,教學的方法要及時適應時代發展,接收所有現代的文明,要合乎時代的特點,因為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最緊跟時代潮流的。成功還少不了自負,事還沒做,就打退堂鼓,就是缺少自信的表示。班主任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優勢,客觀的認識自己,揚長避短,發現自己的可惡和巨大之處,深信自己會成功。
班主任要學會愛
愛有很多,親人的愛、同道的愛、朋友的愛、師生的愛,把班主任說成是愛的職業,大家是都同意的。我們每個人都曾接收過自己班主任的耳提面命,班主任也為我們的成長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總之,班主任給我們最多的就是愛。愛學生是做班主任的本分,就像愛父母、愛兄弟姐妹一樣。把學生當成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在學識上、品格上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和塑造學生,讓他們感到世間處處皆暖和。只有付出了愛――愛教育、愛學生,他們才會愛你,你天然也能從愛中得到樂趣,從愛中得到信念和勇氣。
班主任要有自己的作風
班主任要有自己的風格,這就請求班主任有富于立異,尋求出色的精力。班主任不能滿意于現狀和已有的教訓,應該跟時代同步。時期的發展,科學的提高,決議了班主任要不斷的翻新,包含知識構造、教育方式等,猛攻在經驗里是要掉隊的。有的班主任之所以有成績,就是因為不斷的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新的內容,新的沖破。作為班主任應特殊注重知識的更新,做一個“有心”的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當真總結教育的得與失,記載天天的心得領會,發明教育中有價值的貨色。班主任應該有自己的風格,創造出不同凡響的教育辦法。班主任要有科研意識,用科研做基礎,勇于超出。班主任應該成為教育家,學校應發明前提,勉勵更多的青年班主任敢于創新,激勵班主任要有自己的風格。缺乏了風格就沒有值得信任的東西,也就沒有了靈魂。
班主任要勤于學習
學習知識,是一個人在社會中生存下去的主要基本之一,假如不學習或者不擅長學習,就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須要,就要落伍掉隊。班主任是傳授文化和知識的工作者,更應把握現代科學知識和技巧,擴展知識的視線。班主任的學習應該是有義務感的,作為知識的傳布者必須要有豐盛的常識,學生年紀越小對教師的冀望值越高,教師不掌握知識,就會掃興于學生,就不盡到一個先生的責任。班主任的學習,重要的是打好專業基礎,存在杰出的專業知識,你能力更多地了解孩子,才干實現幻想和抱負。這就要在實際的教養運動中,一直地空虛進步自己。其次,學習現代科學知識跟控制一些技能,教師應當做百科全書式的教師,僅局限在一個范疇、本人的專業,是當不好老師的。我們不必定是某一方面的專家,然而我以為一定要成為雜家。跟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各科都是互相穿插的,親密接洽的,彼此依附的關聯。一個學科不可能獨自存在,古代科學又與咱們的生涯密不可分,所以班主任應該懂得自己專業以外的知識,掌握一些基礎技能,如政治、經濟、法律、科學治理等。通過自己的傳授,教會學生具備迷信的意識世界和改革世界的才能。
班主任管理培訓心得體會字篇四
班主任要做到既務實又務虛。班主任工作的務實,要求班主任必須從當前做起,從具體的事務做起,扎扎實實搞好班級管理。班主任必須深入到學生中去,認真了解、研究學生,掌握班級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班主任既要做學生的導師,又要做學生的朋友與助手。在務實的同時,班主任還要務虛。班級工作需要理論的指導,需要不斷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不斷地提高管理水平。班主任要善于從繁雜、瑣碎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樹立班級管理的整體觀、發展觀、理論指導觀。只務虛不務實的班主任,工作難見實效。只務實不務虛的班主任,很難成為一個優秀的班主任。
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學生的坐行走、穿著打扮,大到學生的思想動態、前途命運,以及班級的建設與發展。許多班主任滿腔熱情,事必躬親,早晚跟班,無所不管,甚至充當著“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這種管理有其利,但弊大于利。管得過多過死,容易造成學生依賴性強,創造性、獨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入雜務,疲憊不堪,不利其自身的完善與發展。陶行知說“教是為了不教”。魏書生認為“管是為了不管”。
其思想從根本上說,是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做到“管放結合”。具體而言,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級長期目標,把握班級工作的整體思路。培養一支強而得力的干部隊伍,并加以指導監督。做好個別學生及全體學生的思想工作,增強班級凝聚力、向心力。協調多方面關系,形成教育合力。學生能干的,班主任堅決不要干。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時,班主任要大膽放手,把一些具體事務派下去,建立層次分明的立體型管理體系,如公物維修、書刊保管、活動組織、班干部選換、班規制定等等。班主任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分工授權,引導學生參與管理,逐步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權負責,分層管理,既有利于班級的建設與發展,又有利于學生個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一是要引導學生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做到紀律嚴明,“以法治班”。
二是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對違紀違規者,無論是干部還是普通學生,無論是優秀生還是后進生,都要一視同仁。
三是要注重“首因效應”,要認真對待、正確處理“第一次”之類的事情。
四是要持之以恒,避免犯“冷熱病”,時緊時松。同時要狠抓養成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嚴還必須與寬有效結合起來,靈活處理。班主任要私下做好被處罰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確認識錯誤,并努力改正。
同時,對學生違紀處罰的方式要多樣化,要寓教育于處罰之中。魏書生同志對學生犯錯誤的處罰是: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寫一份關于錯誤的說明。他把處罰變為生動的自我教育的做法,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啟迪。
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一些班主任采取“堵”的方式較多,如實行“全封閉管理”以避免學生受校外不良影響,制定嚴厲的懲罰措施以控制學生越軌行為等等。采取“堵”的方式,減小學生犯各種錯誤的可能性,在一定環境和條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小氣候”,從而有利于學生的成長。但僅僅靠“堵”是行的,過多地應用“堵”的方式,有兩點不利:一是容易使學生成為工作的“對立面”,增加教育阻力。二是從長遠來看,不利于增強學生的抵抗力與社會適應力。少數的班主任以“不出亂子”、“不出事”為目標,采用“盯、嚇、壓、罰”等方式管理班級,表面上班級“平安無事”,實際上引發問題卻不少。
因此,“堵”必須與“導”結合起來,以“導”為主,以“導”為前提。通過引導,要讓學生增強明辨是非與自我教育的能力。做好“導”的工作,需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強制。多激勵,少批評。多引導,少說教。多用情,少用氣。“多民主,少強制”要求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制定規章制度、進行民主評議、換選班干部和處理班級事件,而不是單從班主任的主觀愿望出發,強行這樣做或那樣做。“多激勵,少批評”要求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生自身優點、長處,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通過發揚優點來克服缺點。要善于用英雄模范、先進人物的事跡來激勵學生積極向上,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和處罰。
“多引導,少說教”要求我們不單要告訴學生什么是對什么是錯,還要告訴學生為什么,并具體指導學生去做。有時還需要班主任親自示范,手把手地教。“多用情,少用氣”要求我們對待犯錯誤的學生,要以情感人,親切和藹,心平氣和,而不應怒氣沖天,訓斥指責,或者有意冷淡疏遠。班主任正確處理好上述幾種重要關系,班級管理工作則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學生思想工作九忌一忌主觀武斷,不調查研究。
一見學生出了問題,就憑主觀臆測,憑印象武斷。
二忌簡單粗暴,不耐心疏導。動輒火冒三丈,我向家長告狀,或責令學生停課檢查,不因勢利導,不以理服人。
三忌家長作風,不平等待人。缺乏民主風氣,固執己見,不聽取學生意見。
四忌上抓讀書,不全面關心。只求學生埋頭讀書,不關心其課余生活,致使學生孤陋寡聞,生活枯燥乏味。
五忌信口開河。不能言必行,行必果,工作無計劃,說話不算數。
六忌忽視身教,不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事,自己不能做樣子。
七忌感情用事,不一視同仁。對優等生和顏悅色,姑息遷就,對差生聲色俱厲,冷眼相待。
八忌事務主義。不研究分析如何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而是整天陷在日常瑣碎的事務工作中。
九忌故步自封,滿足于吃老本。平時不重視提高自己,落后于形勢,難于開創工作的新局面。
班主任管理培訓心得體會字篇五
這個暑假,我參加了中心校組織的小學班主任的培訓,感到受益良多。在培訓期間,我認真的聽取每個教師做的報告及_x主任的總結性發言,每一個都是那么實實在在,很有指導性、操作性和實效性,幫助我們一線的班主任老師解決了很多教育教學中的困惑。
他們從班主任工作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入手,從一些具體的實例展開闡述學生的心理問題及其變化,以及相應的處理方式。每個報告從理論到實踐,深入淺出,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學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學生的任何問題都定位在表面處理上,而且應該透過現象看學生行為的心理因素,從根本上指導學生心理健康地發展。正如柏拉圖所說:“教育非他,乃是心靈轉向。”
在這里,我談一下自己這次學習的感受和想法。
二十一世紀,班主任面對的學生不再是一個等著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開啟的大門。每一個學生的內心都是一個豐富的未知世界,這個世界充滿著求知的渴望、自我實現的設想、社會交往的需求、五花八門的矛盾、突如其來的異想天開……學生的內心世界是一個等待開墾的世界,是一個充滿能力量的世界,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世界。隨著歷史的進步,我們的國門打開了,心門卻逐漸關閉了,人們的內心有了存放隱私的角落。學生的內心更是這樣。班主任教師再也不能指望像以往那樣強迫他們進入我們設定的世界。反之,能不能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是當今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一步。隨著社會對培養學生的要求的改變,更迫切地向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時代要求。我想,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應做到如下幾點:
⒈為人師表,樹立良好的形象
小學是人的一生發展的奠基時期,班主任是學生人生路口的領路人,班主任的德才學識、情感人格、言行舉止等都會給學生留下深遠的影響。班主任應加強自我修養,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風范,要“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所以,在工作中,我們應嚴肅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臉色,注意自己的言辭,處處嚴格要求自己,重視自我修養,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中國教育史上第一個“班主任”孔子,他的“班主任”工作成績無比輝煌,他的工作成功了,當然成功在他教育思想與學問上,但更重要的是成功在他的品格上。如果我們仔細考查一下歷史上成功教育家的業績,我們不難發現,每一位教育家都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
⒉播撒愛心,對學生一視同仁
班主任要熱愛學生,把師愛灑向每個學生的心田。馬卡連柯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進行教育的必要條件。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有了師愛,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師愛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地愛是指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學習好的要愛,學習一般的要愛,學習差的也要愛;活潑的要愛,文靜踏實的要愛,內向拘謹的更要愛;“金鳳凰”要愛,“丑小鴨”同樣也要愛。
⒊培養習慣,塑造優秀人才
常言道,三歲定八十。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習慣之為常。”而培根在《論人生》中便明確指出:“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應通過教育,去建立一種良好的習慣。”可見,幼年養成習慣的好壞對人的一生有直接影響。班主任在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方面有不容忽視的責任。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日積月累地練,練到非常熟,再也丟不了”便成了習慣。在此期間,我們班主任需要的是“勤”和持之以恒。
⒋潛心科研,不斷開拓創新
教育教學科研能力是優秀班主任素質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基本功。當今社會新事物層出不窮,當代學生活潑好動。對此,班主任應該給予研究和探討,這便要求班主任具有強烈的教育科研意識,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班主任要不斷對教育教學的新情況、新熱點進行研究,在研究中得出正確的結論,進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
所以說,新的時代向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程向我們提出了新的理念。我們要用心育德、用情育德、用行育德。
班主任管理培訓心得體會字篇六
每一次期末班主任工作會議上總要聽這么多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我有一點感想:其實,我們的只能說是對一學期工作的一個回顧而已,算不上真正的總結。因為,真正的總結應該是帶了些思考的,是一種反思、一種頓悟,所謂:思者先行,道在其中。我想,這正是我們所欠缺的吧。其實,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有一些一閃而過的感想,有時侯在課堂上剛發生,或在課間捕捉到了什么,總是一到辦公室就急于和同事分享。但往往樂過,笑過,說過就止了,不習慣于去記錄去反思去總結。我自己就是這么一個不善于反思和總結的人,因此同樣的問題可能會一錯再錯。這次細細反思這一個學期的班主任工作,得出一些不足之處,向老師們取經。
當了7年的班主任,帶了四批學生,每批學生都有同樣的問題存在,就是班級的衛生工作搞不好,比如:地面上有細碎的垃圾,可能上節課剛打掃干凈,下節課垃圾又橫空出現了;而且往往一放學,很多同學的課桌下面都有多多少少的垃圾存在;又如:窗臺、講臺有灰塵,等等。這就很羨慕一些衛生工作搞得很好的班級,如:三(1)班、三(2)班、五(4)班等,每次進去檢查,實在是挑不出什么毛病來,很是讓我感慨。我想,那一定是班主任的原因了。反思了一下,可能平時對學生強調得還不夠多,相對應的懲罰措施用得力還不夠,使學生也對衛生工作不夠重視,這些需加強。那么肯定還有一些我所沒想到的,向老師們取經。
在學期初,我定了一個目標:繼續培養一批能干的班干部,尋找第二梯隊,激發學生的潛能。一年半下來,原先培養的第一批班干部已經很好地能為班級服務了,因此,從班級的長遠發展來看,我們應該選好第二梯隊,接過第一梯隊的接力棒,使班級管理再上新臺階,目前看來,學生比起上學期是有進步,但是我覺得這些進步是學生年齡大了一歲以后自然而然的一種成長,并不是老師的作用。班干部受老師的差遣做些事已經沒問題了,但是班干部工作的積極主動性體現得還不夠,如何讓每個孩子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養有個性的人,使孩子們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和學會管理,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
雖然說孩子畢竟是孩子,很多時候需要老師再三的教育和提醒,但是我覺得培養學生的自覺性是很必要的.。學生的自覺性包括學習上的自覺和行為上的自覺。但是不管你怎么說,對于他們,總只是如一陣風吹吹過:眼保健操還是有人偷眼;一段時間不提醒,手指甲又忘剪了;早上到了學校以后又在玩了,甚至把眼睛都弄傷了……我班推出的“爭當小明星”制度,就是想通過競爭小明星的手段,提高學生的自覺性。這種競賽,貧富差距不能拉得太大,不然學生就會失去興趣,從而使競賽失去效果。對于優生,要讓他跳一跳摘到桃子;對于后進生,有時侯我們要送桃子給他。
當然,任何的事物對孩子們來說都會從一開始的新鮮感到后來的“審美疲勞”,我班“爭當小明星”制度,已經實施一年半了,對于個別學生來說,可能產生了“審美疲勞”,因此,我改如何改進制度,增強學生的競爭感,使這一項措施更為規范,可行性更強。與老師們共同探討。現在好象很流行“定位”這個詞語,教學設計先要有“目標定位”,企業管理有“人才定位”、“競爭定位”,我想我們的班主任工作也得有定位,如:班主任性質的定位、和家長關系的定位,班級管理的定位,等等,有了定位,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以上就是自己在這一個學期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粗淺的思考,一個學期下來,小紅旗只得了10面,對家訪也松懈了,學生的行為習慣都有不好的苗頭,等等。其實我的感受還有一點,那就是:不管是班主任工作,還是教學工作,都是良心活,付出和收獲都是成正比的。想要做得好,唯一的方法便是用心做、用力抓,不抓、不做,學生的成績不可能上來,班級的各方面也只會退步,就像這學期,自己在班級工作上所花的力有點少了,收獲的也少了,這也算是自己的一點心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