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看望孤寡老人篇一
2月1日上午,我們泗灣的指導老師俞老師要帶我們去看望一位孤寡老人,我們開開心心地去了。
于是,我們把禮物一一送給了老奶奶,我們還給老奶奶表演了各自拿手的節目:唱歌,跳舞……我們一起幫老奶奶擦玻璃窗,掃地,打掃衛生。老奶奶看著我們干得那么起勁,那么開心,會心地笑了。
我們都非常開心,因為我們幫助了一位孤寡老人,我們給了她溫暖,給了她快樂。
這星期的我校紅領巾一條街活動是慰問孤寡老人,你們知道這些老人是多么需要我們的幫助啊!平常我們學校里老師總是教育我們多幫助孤寡老人,他們真的是很可憐。這次活動我真想出一份力量,幫助老人做點事。
今天一大早我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了一箱牛奶餅干,帶上小朋友們要放的禮品袋,早早地來到學校,等小朋友到齊后,穿上老師發的衣服出發了。我們興高采烈地排著整齊隊伍先到東大社區報到,由那邊的社區工作人員帶領我們去慰問孤寡老人。
接下來,高原小朋友主動地拿起手帚,把老人家的門口打掃得干干凈凈,還有過了一會,我們要和老人告別時,我對她表達了我最最衷心的祝愿:愿老人健康長壽。雖然這次的活動力量有限,卻給老人帶來了歡樂,同時我們也開闊視野。
星期四下午,我們帶好臘魚、蘋果、桔子、油、米等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猜就知道今天我們五(20)中隊要去探望孤寡老人,一路上,我們一邊迎著涼風,一邊跟在路旁的人打招呼,不知不覺便來到到寡老人的家門口。
看望孤寡老人篇二
從來沒有如此沉痛的心情,從來沒有如此清晰地感受眼淚劃過臉頰的感覺,現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個寶,我也是。他們不知道什么叫殘疾?什么叫孤獨?什么叫被遺棄?曾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其實每個人都有殘疾,小時候不會走路、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穿衣服、這都需要別人的幫助。老了,不能走了,不能動了,也需要別人的幫助。那么,那些殘疾的年邁的老人,他們也需要我們的幫助,但我想他們更需要我們的關愛!
在慰問過程中,我們詢問了他們的一些愛好,以前他們的一些經歷和工作經驗,還有生活狀況等等,大家都交流得很開心。看著他們快樂而滿足的神情,我深深地體會到:只有充滿親情與溫暖的晚年,才是快樂無憂的,才最能夠呵護老人們的心。
如今我們正年輕,但當我們看到生命的光華在他們身上漸漸消逝,對人生的領悟油然而生。今天的健康與快樂應該得到加倍地珍惜,應該感激自己擁有著年輕的體魄,感激朝氣蓬勃地身處一個繁華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我們不能忘卻老人,而更應該善待他們,讓他們的晚年更加幸福、更加安詳。
善良和愛心是很多人與生共俱來的天性,我們擁有著一份真誠的愛心,幫助了很多社會上需要關懷的人,給予老人們更多的關心和愛護是我們應該身體力行的事。希望有更多慰問老人的活動,而不只是一道程序,而是能喚起整個社會的`責任,付出更多實際的關懷。
今后,還有這類的活動我們仍然會積極參加,因為從中得到很多從沒有經歷過的感受。最后在新的一年來臨之前,我們祝愿所有的人佳節快樂、身體健康、家庭幸福!
看望孤寡老人篇三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扶貧幫困是社會倡導的時代風尚。現在,就在我們身邊,有位孤寡老人張鳳香,正用她微薄的力量與病魔進行不懈抗爭!
張鳳香老人現年87歲,老人體弱多病,無兒無女,相依為命的丈夫已去世多年,現在孤苦一人生活。一間不到10平米的小屋,幾件簡單的家具,便是老人的全部家當。x年4月,老人因年事已高,已無法自己做飯,平時一日三餐全靠社區干部和小區熱心居民照顧。然而,“天有不測風云”,x年12月3日,老人因頭暈在家中摔倒,導致病情加重,基本喪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熱心的社區干部把她送到社區醫院進行救治。目前,因社區醫院醫療條件有限,亟需轉院治療。這對本就生活拮據的老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沒有經濟來源的她,已無力支付與日俱增的治療費用。
在此,南關街道辦事處發出倡議:希望街道全體黨員干部和廣大轄區黨員群眾積極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人道主義精神,伸出援助之手,獻出一片愛心,幫助老人早日戰勝病魔。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