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個夢里的旅程字篇一
大家好!
首先感謝大家給了我這次展示自己、挑戰自己的機會,如果說這幾年我在工作中還算取得了一點微不足道的成績的話,首先要歸功于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同事們的熱心幫助。在此請各位接受我的謝意!今天,我競聘的崗位是數學教師崗位競聘演講稿。
今天,我之所以來參加此次競聘是認為自己具有以下幾點競聘優勢:
首先,我善于觀察,勤奮、好學、樂于接受新鮮事物,使得我能夠以全新的理念為指導,采用科學的方法做好班主任工作。
其次,從工作到現在我已經在幼兒園工作了二十多個春秋,二十多個春秋記錄了我青春無悔的腳步,也為我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并具備了作為一名班主任所要求的素質。
再次,我善于溝通,組織能力較強,工作的針對性強,務實、塌實,具有團隊精神,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障。
第一,擺在位置,做好與園長的工作協調。
如果競聘成功,我將迅速擺在位置,協調各方關系,工作之余協助園長做好工作,并做好銜接,促進我園各項工作都能有條不紊的開展。
第二,創新工作方法,扎實推進班級工作向前發展。
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要求和班級的發展狀況,不斷開拓創新,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并加強對班生活管理、常規習慣的培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幼小銜接等工作的管理力度。
第三,提高服務意識,用心做好服務工作。
我將樹立服務意識,真正發揚民主。
一個夢里的旅程字篇二
我們經歷過雨點般多的事歷,如一次,難忘的比賽,一次難忘的考試,一次難忘的.演講,一次難忘的旅游,一次難忘的……應有盡有,不可計數。我一生中經歷的終生難忘的事是——去海南島玩翻天!
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四小時,八小時,九小時,十二小時,十三小時……??!那是哪兒?海南島!我來啦!
晚上,我們的父母們帶著我們來到了海鮮們最怕來到的地方——海鮮館!
魚兒們在水中玩笑嬉戲,并不知道危險前飛奔而來;小蝦在水與草的之間游動,似乎那兒是它們的游樂場;螃蟹在……海鮮的形態萬千,不可計算,應有盡有。
然后我們去了花燈街,花燈有的是兔子形狀的,有的豬的,有的是老鼠的,有的是雞的?!鼈兯坪踉谙蛭覀兾⑿Γ炙坪踉谙蛭覀冋惺?,又似乎向我們說你好,又似乎向我們……形態萬千。
光陰似箭,五天的旅行一點一點的過了,這是我去旅游最遠的一次,也最難忘的一次。
一個夢里的旅程字篇三
我聽很多人說自己的夢,最淡然,但卻是最難實現的,是茶人的夢。
茶人有一種茶館情節。也許夢中的茶館不是那種庭院流水,不是那種復古的格調。
并非要亭臺樓閣,只要有張桌子,有方茶臺。
茶人的茶館情節得以安放,茶人的那個夢就能有落地的地方。
對于茶館情節,對每一個擺件,每一個瓷器,沒有擺放的地方,哪怕包起來堆在家里的墻角,也一定要收入手中。
茶人會覺得,每錯過一個瓷器都會是今后的一個遺憾。他們希望能把牢牢抓住自己所愛。
每一片收的茶。都會暢想,今后會與什么樣的茶器來沖泡。
每注一次水,說的是什么樣的話。
在茶碗的旁邊,是以為什么樣的人端坐在旁,說著何種風格的話。
茶人說,“在自己的茶館,喝茶,和對的人聊天。若喜歡就買點茶,不喜歡也沒關系,人來人往,無非就是一杯茶的時間,你便能知道,是不是你的那個茶緣人。
一個夢里的旅程字篇四
往日依稀,三毛一個人踏上了去西方求學的旅程,在撒哈拉,她與荷西營造了屬于自己的沙漠天堂。當撒哈拉沙漠高大的仙人掌、金合歡,孤獨地迎接這個孤獨的靈魂時,三毛用灑脫快樂、憂郁優美的文字記載下了這一切。
滾滾紅塵,起伏無定。有誰知道那片積雨云何時落雨,有誰知道明天的晚香玉是否能準時綻放。不可知,不可問。三毛輕吟著“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用流浪的姿態尋找另一處精神家園,而“為什么流浪”也成了無數欲走向遠方的人心中的追問。
我踏上了一個人的旅程。當老舊的火車發出呼喚的長鳴,車窗外所有的事物都退向了后邊,所有可做可不做的凡俗瑣事、所有郁悶惱人的負累心結,便一同退出了視野,退出心海。
車廂里比肩接踵的旅客很多是返校的大學生,年輕的面孔透著遮不住的青春朝氣。與十幾年前相比,現在乘坐火車的人很少面對面交流聊天,他們都專心地擺弄著手機,與看不到的信號另一端進行著溝通聯系。很少有人說話,每個人都封閉在自己的電子世界里,疏離而隔膜。
坐在對面拿著手機不停自拍的漂亮女孩;飛快地在ipad劃來劃去樂此不疲地切著水果的小男生;戴著耳麥一路看大片的假小子;手指靈活快速不停地發著信息的偽娘,每個人都存在于自己的空間。很少有人注意車窗外的風景,也很少有人注意自己身外的世界。
春天剛到,滿目的枯荒中,有幾叢粉的、紅的色彩在深谷中一閃而過。山澗溪水潺潺,山色返青。時光似乎快得已超過了飛馳的車速。如史書般疊落的頁巖不斷從眼前閃過,分明是漫長的滄桑過程,就這樣如書頁般被疾速翻過。
蒼山深處有戶寂靜的煙火人家,一彎碧水桃花,幾道竹籬荊墻,像被塵世遺忘般湮沒在重山幽谷之中。
或許沒有外界的對話,才可有自身的心靈獨語。沒有紛擾的外界鴰躁才能聽血脈流淌的聲音。一個人,也只有一個人的時候,才可以在沒有自己的世界里,真切地品味他人。
五十年代初,張愛玲一個人踏上了赴香港的旅程,遠離了上海,離開了她傾盡筆墨心血、描盡綺夢繁華的上海。這個遺世而獨立的女子,是帶著怎樣的心情踏上旅程呢。
我下了火車,走進一座嶄新的城市。初時的心情新鮮又快樂。游蕩在城市新奇的現代化建筑叢林中,做著快樂的自由旅者??粗顺比撕V幸坏赖栗r活的風景,自由又輕松。
就這樣慢慢地走,慢慢地品味著,讓靈魂跟著自己的腳步,不遠不近。一對年輕的情侶站在花叢里旁若無人地擁吻,他們很專心,物我兩忘,渾然天地間只有他們的愛情在花間游蕩。街道上的車流像一隊隊蝸牛緩慢移動,聚聚散散。年輕而有朝氣的學子們匆忙奔向不知的目標。在一個人的旅途中,自己成了主宰,可以安靜地看著人潮人海,看著這一切變成了眼中的風景,直到自己也成了別人眼中的風景。
太多時候,我們被周遭瑣事纏身,無法慢行屐履;太多時候我們是靠聽覺在判斷,是被旁人的語言左右著。只有這一刻,是可以用眼睛看這個世界,用心靈感知周圍。
殘陽晚照,風光看盡,興致便也漸次散去。此刻,即使漫步在這個城市最繁華的`街區,寂寞孤獨卻開始隨侍左右。寂寞,陌生,只因這里沒有自己熟悉的朋友。
原來,一個人的旅程注定是寂寞的。就像張愛玲。她在香港呆了幾年后,又乘“克利夫蘭總統號”離港赴美。在那里,她遇到她生命中的又一次愛情。但是,卻似乎并沒有找到靈魂的皈依。年老時,她整日呆在寓所,足不出戶,這樣的自我封閉,只因被她視為生命的文字,在那個西方世界里碰撞不到相似的靈魂。
原來,故鄉所以難以割舍,是因故鄉中,有可以深入你靈魂的另一顆靈魂,有一個你疲倦惶惑時靈魂的依靠。我們整個的生命過程,何嘗不是一個人的旅程,這旅程中有親人相伴、良友相攜,有一個可以相知相隨、一個契合進生命的靈魂相依,我們的生命個體才不再孤獨與寂寞。
清輝淡撒,城市的夜色美好而絢麗,但一個人的雙臂卻無法擁它入懷。他鄉明月照我心,我心明月在故鄉。當我們環顧四周,感覺到身無所依,心疲無著時,請帶著靈魂回家。
吳桐
作家
吳桐——中國民協會員、河北省作協會員、張家口市民協主席。現為張家口市文聯《長城文藝》編輯。在《散文》《散文選刊》《當代人》《國家詩歌地理》《詩選刊》《民間文學》等各類報刊發表散文詩歌、小說新故事等近百萬字,有多篇散文、論文獲全國及省級獎勵,作品收入《品鑒河北·走進張家口》《綠我中華》《歲月如歌·中國當代原創精美散文集》《張家口詩群》等各類文集。
【本文作者:吳桐。(公眾號:語夜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