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捉知了篇一
知——了!
知——了!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蟬如此清楚的叫著“知了”,終于讓我知道“知了’這個詞的形聲與會意。從前,我一直以為蟬的幼蟲名叫“蜘”,長大蟬蛻之后就叫作“知了”了。
蟬的叫聲嚴(yán)格說起來,聲量應(yīng)該屬噪音一類,因為聲音既大又尖,有時可以越過山谷,說它優(yōu)美也不優(yōu)美,只有單節(jié)沒有變化的長音。
但是,我們總喜歡聽蟬,因為蟬聲里充滿了生命力、充滿了飛上枝頭之后對這個世界的詠嘆。如果在夏日正盛,林中聽萬蟬齊鳴,會使我們心中蕩漾,想要學(xué)蟬一樣,站在山巔長嘯。
蟬的一生與我們不是非常接近嗎?我們大部分人把半生的光陰用在學(xué)習(xí),渴望利用這種學(xué)習(xí)來獲得成功,那種漫長匐匍的追求正如知了一樣;一旦我們被世人看為成功,自足的在枝頭歡唱,秋天已經(jīng)來了。
孟浩然有一前寫蟬的詩,中間有這樣幾句:
黃金然桂盡,
壯志逐年衰。
日夕涼風(fēng)至,
聞蟬但益悲。
聽蟬聲鳴叫時,想起這首詩,就覺得“知了”兩字中有更深的含義。
捉知了篇二
記得有一次,我回爺爺家,看見爺爺在竹竿上纏一些綠繩子,我走過去仔細(xì)一看,原來是用來抓知了的“小手”。那時候正是盛夏,天氣炎熱,知了也很多。爸爸準(zhǔn)備中午帶我去消滅那些知了,可是爺爺說:“中午太熱了,別中暑。”我和爸爸只好聽從爺爺?shù)脑挕?/p>
我們開始分工,爺爺和我負(fù)責(zé)抓,爸爸負(fù)責(zé)找。過了一會兒,爸爸突然停住,用手指給我們看,順著爸爸指的方向,有一只知了正在若無其事地唱著歌,但它卻不知道“死神”正慢慢地向它逼近……就在一會兒后,知——的叫聲打破了原來有節(jié)律的聲音,變得更加刺耳,成功抓獲。
該輪到我這個新手出馬了,不一會兒,爸爸在一棵茂密的桃樹上發(fā)現(xiàn)了一只知了,我小心翼翼地靠近,10厘米、8厘米、5厘米,隨著知了的叫聲,我松了一口氣,把桿子放下來一看,糟糕!原來我速度太快,把知了嚇跑了。后來爺爺一直成功,而我呢,卻一直失敗著。
天邊布滿紅彤彤的的晚霞,它們仿佛是時間的使者,告訴我們應(yīng)該回家了。或許,你認(rèn)為我的收獲只有這幾只知了,但我卻覺得,我最大的收獲是這些歡樂的時光!
捉知了篇三
作者:李金盛
知了猴是蟬的幼蟲,知了猴是我們老家夏天最常見的昆蟲,【可以食用】,它的肉質(zhì)非常鮮美,它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zhì),我非常喜歡吃。這一天我在里沒事聽奶奶說:“今天晚上帶你們?nèi)プ街撕铩保衣犃朔浅8吲d。盼著天能快快黑下來,我心里非常著急等了幾個小時天終于黑下來了,我急忙拉著奶奶去捉知了猴,奶奶說:“還早呢”?吃過晚飯再去。那時,知了猴剛剛出洞上樹才是捉它的最佳時候,我催著奶奶趕快吃飯,奶奶把飯菜張羅好了。我就迫不及待地吃起來,我不一會就吃飽了,奶奶讓我去拿兩個手電筒和一個小木桶,我和奶奶就出發(fā)了,我們來到一片小樹林,奶奶說“:知了猴是從地下爬出來的,要用手電筒從樹根向上照才能看到它”。
奶奶照了幾棵樹捉了好幾個,我一個也沒捉到,我非常著急,就問奶奶我怎么就捉不到,奶奶說那幾棵樹我都捉過了,你當(dāng)然捉不到了。我們要分開來捉,于是我就跑到前面幾棵大樹哪里用手電筒開始照了,哇“這里有一個正在向上面爬我心里非常高興”。我就把它捉到我的小木桶里,這幾棵樹上真多啊!不一會我就捉了好多知了猴,我心里非常高興,我給奶奶說這晚我們的收獲不少啊!明天我可以美餐一頓了,我高興提著半桶知了猴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