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三顆枸杞豆讀后感字篇一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文中字詞。
2.學習文章生動、細致的語言描寫。
能力目標:
1.領悟文章的語言,理解其深刻含義。
德育目標:
通過課文的學習,明白要珍惜時光,把握金色年華。
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的學習,明白要珍惜時光,把握金色年華。
教學難點:
領悟文章的語言,理解其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
自讀感悟,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前播放歌曲《童年》。
2.一首《童年》將我們帶回了如詩如畫的歲月。童年是美好的,是有趣的,是懵懵懂懂的。而程海筆下“我”的童年是什么樣子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三顆枸杞豆》這篇課文。
二、檢查預習,出示學習目標。
1.字詞檢查:
gǒuqǐliǔnìzhà měngáichá n
xiǎnyānhuàbāo
鮮為人知殷紅樺木苞
學生作答
3.三叔在他生命垂危之際,悟出了什么?“我”從與三叔的交往、從三叔的話語里又悟出了什么?這節課通過《三顆枸杞豆》的學習,要探究完成以下三個目標。(出示學習目標)
(1)、領悟文章的語言,理解其深刻含義。
(2)、通過課文的學習,明白要珍惜時光,把握金色年華。
三、學生自讀課文,賞析、感悟文章的語言,在語言理解中對文章的主旨進行把握。
師生交流對語言的感悟:
(1)它經常躲避我,藏在野高梁墨綠色的葉鞘里。但我終于發現了它的秘密,于是躡手躡腳地走過去,閃電一般捏住葉子的上半部,把它堵在里面,任它嗡嗡地哀啼,也不理睬。
地寫出了我的淘氣與頑皮。
(2)春天幾乎從山溝里溢出來了。
“溢”字把無形的春意寫得可見可感,“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黃四娘家花滿,千朵萬朵壓枝低”等詩句表達出濃濃的春意,上課時引導學生用詩句回答。
(3)我趕忙追上去,書包在屁股蛋上“咣咣當當”跳,練習本、鉛筆、橡皮,從里邊飛出來,撒了一路。我顧不得去撿,一股勁兒向前追去。
生動細致的描寫,生活氣息濃郁,又與學生兒時的淘氣相吻合,讓人有一種親身體驗的感受。
(4)誰在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尖眼睛的女老師?“我”一是心里有鬼,二是在家受爸爸、在校受老師的管教,所以心理描寫合情合理,真實而又生動。心理描寫是學生寫作中欠缺比較大的地方,此處應重點引導學生品味。
(5)13——21自然段中“仔仔細細地望”、“凝神望”、“仔細看看、仔細看看”等詞語可以看出三叔對故鄉一草一木的留戀,對世界、對人生的留戀。只有經歷過坷坎和不幸的人,往往對生活和自然界中美好的東西極為珍視,常常投入比一般人多的熱情、關注,甚至偏愛。三叔晚年時對植物就流露出這樣的感情。
(6)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書,一株彎彎扭扭的樹。
三個生動的疊詞,隱隱透出三叔三個理想的遺憾。
(7)第42自然段,著重分析“討厭”、“放棄”、“灰心喪氣”、“頹唐”等詞,讓生明確三叔三個理想實現不了的真正原因所在。
(8)透過林隙,我看見它像一個紅色的車輪,就要滾進西邊的山溝里去了。身邊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陽!”接著,兩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三叔把“太陽”比作“車輪”,意味著時光在悄然流逝。此處引導學生多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教師補充朱自清《匆匆》中的語句: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9)是呵,有點燙手,還得費點力氣。但把它一捉到手,就變了,變成一個圓圓的金盤子,里面放滿了五彩的寶石。
“燙手”、“還得費點力氣”說明做事要想成功必須付出辛勤的汗水、艱辛的努力。作者采用比喻句說明了時間的珍貴,“里面放滿了五彩的寶石”說明只要珍惜時間,你就會擁有掌聲、鮮花、歡呼、成功、喜悅、輝煌??就能讓夢想成真,而夢是五彩繽紛的。從這幾句比喻句中可以看出要想抓住時光、抓住生命,必須付出艱辛的代價。只有付出艱辛的代價才能讓夢想成真,生命才變得有價值、有意義,生命的光彩才能比金子更美麗,比寶石還耀眼。
(10)這也是太陽?這也是太陽!
結合上述三點在此著重分析三叔產生捉太陽的想法以及捉住與否的結局,對48——53自然段讓學生分角色朗讀。
(11)它是生命告終的句號!是三個遺憾的“0”!但“0”也是一切事物的起點。
“遺憾”是因為三叔確立的三個人生目標都因為半途而廢沒有實現,留下了終生的遺憾,留下了終生的悔恨。只有把握好今天才能讓遺憾不再重來;“起點”的內涵是我奮斗的起點,更是我心靈震撼的起點。
齊讀57—59自然段。
前一句用問號,表明三叔在思考,但結果還沒確定,后一句肯定了“我”就是太陽,就是希望。
2.夸父是失敗的英雄,文中為什么把三叔跟夸父相提并論?
三叔在前一段時間并沒有追尋到理想,當他得了癌癥后,在失敗的基礎上已經開始覺醒,在他生命的盡頭想捉住太陽,抓住時間,這一點跟夸父相似,所以把三叔和夸父聯系在一起。
教師小結:
三叔一生屢立志向,但都因為沒有持之以恒,而最終一事無成。為了不使三叔的悲劇在我們身上重演,我們必須把握時間,珍愛生命,讓我們的人生更有價值。
升華主題,暢談感想(出示投影)
悟一悟,寫一寫: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
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清 錢泳《明日歌》)
教師總結:
“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天如何,是今天來掌握的。三叔的悲痛、遺憾,文中“我”的成功,都在告訴我們要把握好今天。希望同學們能從文中有所體悟,把握時間,珍愛生命,為自己的人生描繪青春年華最絢麗的一筆。
作業:
1.課后讀一讀,寫一寫
2.閱讀朱自清的《匆匆》,結合文章,寫讀書筆記。
三顆枸杞豆讀后感字篇二
一、目標要求:
1、繼續學習寫實文學和虛構作品的區別;
3、理解本文的深刻含義,珍惜時光,熱愛生命,勤奮學習,永不放棄。
二、布置預習
1、熟悉課文詞語,把生字表上的詞語在文中找出來,并注上拼音;
2、默讀課文,找出文中表示時間地點的詞語,想一想文章的順序是什么;
3、用一句話概括課文內容。
三、具體步驟:
(一)檢查詞語預習情況
(二)導入課文
有一句話這樣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個成功的女人”,其實每一個成功人士后面都有一個或者幾個人,這些人可能成就斐然,也可能是個可悲的失敗者,正是這么一個人,指引著他走上成功之路。
什么是成功?努力過了,奮斗過了,可以不必為浪費生命而后悔了,那就是成功。至于能不能成就光輝偉大的事業,那是另一回事了。
(三)初步了解課文
1、文中的“我”是作者嗎?為什么?
3、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寫了我和三叔的幾次相遇?(2次)這一部分文章以什么為順序來敘述故事的?(以事情的發展為序)根據這一點,給這一部分劃分層次。討論發言。
(四)分析課文內容
第一層:
1、指名朗讀。思考:這時的“我”是個怎么樣的孩子?(板書三:頑皮淘氣,不愛學習,但很會觀察事物,熱愛大自然)
2、這一部分可以不寫嗎?
第二層:
1、指名朗讀,思考(1)三叔是個什么樣的人?
(2)在與三叔相遇的過程中,我的心理有怎樣的變化?(3)說出這一部分的起因、經過、結果,并劃分層次。
1、這一部分的起因與上一部分有什么不同?說明了什么?
2、讀37-47,試著畫一幅三叔的畫,并模擬三叔的語氣向同學解說畫的意義。解說前的指點:(1)三叔此時的身體狀況如何;(衰弱)(2)三叔的語氣是怎樣的(悔恨自責痛苦)
(3)三叔的神態是怎樣的?(凄然一笑、微微一笑、滴下淚水)
4、聽三叔解說的過程中,“我”有心理有怎樣的變化?說明了什么?(悲傷----沉默)
6、三叔為什么要對我講這些?你理解他的用意嗎?
(3)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記了去捉它,讓它在我頭頂上溜走了幾千次,上萬次,我仍沒有想到要捉住它!(加點字能否刪掉?)(4)有點燙手,還得費點力氣。
(5)一個圓圓的金盤子,里面放滿了五彩的寶石。
1、朗讀
4、讀夸父逐日的故事,想一想,三叔和夸父有怎樣的不同?
5、你從三叔的故事中獲得怎樣的啟示?
(五)總結課文:
本文通過敘述三叔的悲劇故事,告誡我們要珍惜時間,熱愛生命,勤奮學習,永不放棄。
(六)誦讀下列古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 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 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清 錢泳《明日歌》)
(七)作業:結合課文內容和上述古詩,寫一段學習本文的體會。
三顆枸杞豆讀后感字篇三
一、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現代生活中,幾顆紅色的枸杞豆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你可曾想到,三顆紅色的枸杞豆卻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讓他從一個出了名的“淘氣鬼”變成以后的植物學家。個中原因何在?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小說《三顆枸杞豆》,相信你一定會解開其中的奧秘。(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作者介紹
程海,1947年生于陜西省乾縣大墻鄉程家村,1968年畢業于乾縣師范。歷任乾縣大墻中學教師、縣文化館創作組組長,咸陽市藝術研究室副研究員。1970年開始發表作品。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陜西作協常務理事,國家一級作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政府有突出貢獻專家、咸陽市作家協會主席。
7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先后在《詩刊》、《解放文藝》、《延河》等刊物發表詩作500余首,其中數首詩選入《解放軍文藝30年詩歌選》《戀歌》、《陜西新詩選》等數種選集。
80年代開始小說創作。至今共發表中短篇小說70余篇(部),其中《三顆枸杞豆》、《漆彩》等小說先后被《小說月報》、《小說選刊》《新華文摘》轉載,并獲《小說林》優秀作品獎和延河第一屆文學獎。
89年由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部小說集《我的夏娃》,并獲雙五文學獎。
93年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熱愛命運》,發行量近百萬冊,火暴全國,成為“陜西東征”主將之一。
96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苦難祈禱》。97年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程海散文》。2000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人格粉碎》。2000年出版《程海文集》四卷。
短篇小說《三顆枸杞豆》獲1983年《小說林》優秀作品獎,《詩彩》獲《延河》第一屆文學獎,《我的夏娃》獲陜西省第一屆雙五文學獎。
2、閱讀課文,理清思路(速讀課文,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請一名同學口述故事梗概。如有遺漏,其他同學加以補充或更正。
倒敘寫法,可形成懸念,引出回憶,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三、整體感知,把握主旨
1、說說這是怎樣的三顆枸杞豆?(可以用原文中的詞語來回答)
2、這三顆有著特殊意義的枸杞豆,征服了年少的“我”,最終使“我”成就了一名植物學家。但在這之前,“我”是什么樣的人呢?(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
三叔,是一個身患癌癥最終離開人世的人。他有多個理想和志向,但由于沒有抓緊時間,不夠勤奮,見到困難就退縮,最終一事無成,只留下對生命的悔恨。
3、這篇小說的主旨是什么?怎么分析出來的?
本文記敘了“我”童年時候怎樣受三顆枸杞豆的啟示,懂得生命的意義,轉而勤奮好學的故事。作者通過這個故事,告誡我們要珍惜時間,熱愛生命,勤奮好學,勇于克服苦難,不斷奮斗才能實現理想這個道理,形象而又富有哲理。
通過三叔臨終前對自己虛度一生、毫無成就的悔恨分析出來。
四、品析景物,學習寫法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找出描寫景物的句子,分析其特點,體會作者是怎樣形象地表現小樹林是“我”的樂園的。
(1)春光幾乎從山溝里溢出來了。
“溢”是“充滿而流出來”的意思。在這里,形象而生動的表現了春季小樹林里花草樹木蓬勃生長、欣欣向榮的勢態,飽含了“我”對小樹林的喜愛之情。(2)一綹一綹的陽光,像金色的絲綢。
量詞“綹”是寫陽光的形態,“像金色的絲綢”則寫出了陽光的色澤和質感,形象生動的體現了天氣晴朗、陽光明媚,也烘托出人物此時輕松愉快的心情。
2、文章開頭有關春天山谷里的小樹林的描寫有什么特點、又有什么作用?
課文對小山溝、小樹林、陽光、蝴蝶、太陽這些自然環境的描寫生動、細致,從視覺、聽覺的角度來寫,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重點寫捉金巴牛,追大花蝴蝶,寫出了“我”在小樹林里的各種有趣的生活,使文章很有文采,富有感染力,符合孩子的童心、童趣,生動、形象的襯托了孩子在大自然中的愉快生活,表現了大自然對一個孩子巨大的吸引力。
3、景物描寫的作用
(1)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小樹林是“我”的樂園,是三叔表示悔恨、給我啟示的地方。(2)渲染了一種濃烈的充滿活力的生命的氣息。在這樣一個充滿生命氣息的環境中,“我”充滿了活力,三叔感受到了生命的充實,悟出生命的真諦。(3)刻畫人物形象。“我”的淘氣及后來成為植物學家,三叔對生命的留戀,我們對生活的熱愛,都是借助于景物描寫完成的。
五、作業
1、字詞作業
2、《學用通》
3、揣摩三叔留給“我”的三顆枸杞豆給“我”怎樣的啟示?
一、設計對話,概括情節
快速瀏覽課文,根據課文內容,用下面的句式概括三叔和“我”的經歷。三叔年少時,;成年時。
“我”遇到三叔之前,;遇到三叔之后。(引導學生理出故事情節,關注細節。)
二、人物尋蹤
(一)初遇三叔
1、速讀9~34段,思考初遇三叔“我”明白了什么?
“我”明白了三叔仔細的觀察花花草草是他對生命的留戀,是對生命的熱愛、渴求。“我”隱約感到了時間的寶貴、生命的重要。
2、作者是從對三叔的哪些描寫當中體會到這些的?
(1)外貌:
瘦弱不堪的病體,眼睛像開得大大的窗戶。分析:心靈的窗戶是眼睛,側面寫消瘦,又說明了想把看到的一切都記在自己的心里。
(2)動作:
①“狡猾地一笑”
分析:表現了三叔有了主意,想考一考“我”的心理,實際上這也表現了三叔對“我”的喜愛,對年輕的生命的喜愛,對“生”的渴望,渴望與人交流,渴望把自己的秘密告訴別人,與別人探討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
②“眼睛閃射出一種異樣的光輝,瘦瘦的臉頰上升起兩朵紅暈。”
分析:三叔仔細觀察后有所發現的興奮,把他自己的發現告訴“我”,他知道“我”也是一個熱愛自己的孩子。
③“嘆息”“怪異的聲音”“時間不多了”“太遲了”。
分析:表現出悔恨的心理。
(4)語言:
三叔的語言,體現出對生命的留戀、生活的充實,隱含對“我”的期望。
3、在和三叔的交往中,“我”的反應是什么?(1)“我”驚訝于三叔把花看得那么仔細,在這驚訝中,已有了對三叔的敬意。(2)“呆呆”既有對三叔知道的如此之多的驚訝,也有對三叔嘆息太遲了的不理解。(3)“感到很乏味”三叔知道的那么多,而“我”經常在樹林里玩,對這些秘密卻不知道,三叔這時也不再告訴“我”,“我”的興趣被打斷了,所以感到乏味。不是對“樂園”感到乏味,而是對自己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感到乏味。這才和下文的“想念我的小樹林”“想念我的可敬的三叔”的心理一致。
(二)再遇三叔
1、閱讀思考以下問題
(1)三叔的神態表現了什么心情?
從三幅畫和畫下面的三個圓圓的“○”里,我們可以體會出三叔總結出的自己一生的教訓和悔恨三幅畫和三個“○”的含義三叔自己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三幅畫是過程,三個“○”是結果。這就是三叔一生教訓形象的說明:遇難而退,一事無成。“微微一笑”“只有這些樹葉、小草,還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評我說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太不了解它們了”“眼眶里滴下幾滴淚水”從這些描寫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三叔在臨死前對自己虛度一生的無限悔恨之情。
(2)三叔的話語包含了怎樣的深刻內涵
①兩次說“時間不多了”兩次說“太遲了”,從這些話語可以體會到三叔對其一生庸碌無為的悔恨之意。
②由三叔多出關于“太陽”的話語,體會“太陽”的比喻義,含有時間總不斷流逝的意味,也表現出三叔對時間、生命的認識:時間和生命就像太陽一樣是抓不住的,能夠捉住的是學習、工作、生活等等。
③三叔對三個理想破滅的回顧,感悟充分:執著一念比想入非非的理想來的重要,任何淺嘗輒止的行為都將導致一事無成。
2、辨別三個“太陽”的含義,體會三叔內心復雜的感情。
三叔和“我”關于太陽的對話含義深長,這里的“太陽”在不同的語境中有著不同的含義。
“這時,太陽快要西沉。”這里的“太陽”是指自然界的太陽。因為每天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傍晚從西邊落下,所以太陽的運動也可以理解為時間的流逝。把太陽比喻為“一個紅色的車輪”,含有時間總是在不斷流逝的意思。
“身邊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陽!?接著,兩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這里三叔喊的、要捉住的實際上不僅僅是自然界的太陽,在他的意識里,太陽就是時間,就是生命。想要捉住,是悔恨以前虛度光陰的一種潛意識的表現。
“這也是太陽?這也是太陽!”這兩個句子,第一個是設問句,第二個句子是回答。這里的“太陽”喻指“我”,因為“我”還是個孩子,我生命的路還很長,“我”有的是時間,有的是希望。
(三)三叔贈豆
三顆紅色的枸杞豆是什么意思?給“我”什么啟示?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三叔的一生,樹立理想----遇事而退-----遺憾終生------充滿希望 三顆枸杞豆象征了他生命的終結——“生命告終的句號”,象征了他一生的教訓——“三個遺憾的‘○’”,象征了他對“我”的諄諄告誡——“‘○’也是一切事物的起點”。
三、結語:
確實,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時間匆匆的腳步誰也無法遮挽得住。不錯,就像保爾說的: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當我們回憶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世上總有人拋棄了理想,理想卻從來不拋棄任何人。珍惜時間,把握今天,每一個無愧的今天,將鑄就金色的成功的明天。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希望能與大家共勉。
四、作業
1、總結關于告誡我們要“珍惜時間,熱愛生命,勤奮學習,永不放棄”的詩句。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文嘉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 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清 錢泳《明日歌》)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2、學用通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