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猜他是誰猜他是誰字篇一
這次的習作圍繞“猜猜他是誰”的游戲選擇一個同學,用幾句話或一段話寫一寫他。不可以寫出名字,但別人讀了你寫的內容后,要能猜出你寫的是誰。這其實是在指導學生初步學會用人物語言、動作、神態來表現人物特點,體現個性。同時教會學生正確的寫作格式。
學生會寫關于人的作文,但是只能籠統地筆力均等,所以大多寫出的寫人作文沒有特性。而且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作文,所以需要老師仔細地講解引導,特別是對“開頭空兩格”等格式的要求,必須讓每位學生熟悉。
本次習作可以由游戲開始,引導學生回憶同學,點燃真情,引發寫作興趣。在課堂上給予學生一定的作文格式指導,寫人作文方法指導,讓學生初步學會用人物語言、動作、神態來表現人物特點,體現個性。
知識與技能
1.能選擇一兩點特別的地方,寫幾句話或一段話介紹自己的同學。
2.能注意寫一段話時開頭空兩格。
過程與方法
通過游戲激起學生習作的興趣。通過引導學生觀察,了解對象的外貌、性格、品質和愛好。通過習作展示促進學生的互相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
重點
能選擇一兩點印象深刻的地方,寫幾句話或一段話介紹自己的同學。
難點
能注意寫一段話時開頭空兩格。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觀察同學的外貌、性格、品質和愛好,并選擇一兩個作為重點觀察對象。
2課時
第一課時
1.能選擇一兩點印象深刻的地方,寫幾句話或一段話介紹自己的同學。
2.能注意寫一段話時開頭空兩格。
重點
能選擇一兩點印象深刻的地方,寫幾句話或一段話介紹自己的同學。
難點
能注意寫一段話時開頭空兩格。
1.同學們,老師請大家來玩一個“猜猜他是誰”的游戲。
2.教師提供學生熟悉的兩個人的信息,請學生猜出他們的名字。
3.這個游戲好玩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順勢導入。
1.出示游戲內容及規則。
(1)選擇一個同學,用幾句話或一段話寫一寫他。
(2)不可以寫出他的名字。
2.小組內進行游戲。
3.教師巡視指導,總結。
1.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次習作的要求。
(1)他有哪些地方讓你印象深刻?選擇一兩點寫下來。
(2)寫好以后,讀給同學聽,看看他們能不能猜出來你寫的是誰。
(3)寫的時候,注意開頭要空兩格。
2.學生審清要求,指名匯報。
3.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評議指導。
我有一個朋友。他身材勻稱,不胖不瘦。他的頭發烏黑發亮,眼睛像兩個黑葡萄,高挺的鼻子下面有一張靈巧的小嘴。
他是個熱情大方的人。有一次,我忘記帶圖畫本了,正發愁呢!恰好他有兩個圖畫本。他說:“別著急了,我有兩個圖畫本,借你一個吧!”“真的?”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他最喜歡下圍棋了。不管是誰來向他挑戰,我的朋友都會把他打得落花流水。有一次,我向他挑戰,本來我勝券在握了,可惜有一步關鍵的棋我沒有看見。最后,我輸了,氣得直跺腳,他還笑著安慰我呢!
1.學生根據游戲情況,完善自己的構思。
2.學生動筆列提綱,完成習作。
3.教師巡視指導,注意發現有代表性的習作。
第二課時
1.講評習作。
2.辦一期習作專欄。
重點
講評習作。
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賞析優秀的習作,能修改自己的習作。
1.談話: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兩千多年前的荀子說:“人之于文學也,猶玉之于琢磨也。”很多留下來的經典文章我們今天再看,真是“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看來,習作的修改是十分重要的。這節課,我們來評改我們完成的習作。
2.出示習作提示,明確習作要求。
1.范文展示。教師挑選優秀習作,實物投影儀展示。
2.請有代表性的一兩位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要求讀正確,聲音響亮,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想,這篇文章好在哪里,哪些方面值得學習。
3.師生共同評議修改。逐一評議,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學習。
教師示范修改的要點:
(1)材料是否合乎要求,即是否寫出了同學特別的地方。
(2)內容是否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清楚了。
(3)用詞造句是否妥帖、順暢。
(4)同學們有沒有猜出習作中人物的名字。
1.教師出示典型問題習作。
2.師生共同評價,交流修改。
3.學生讀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
4.教師小結。這就是修改作文,讀一讀,想一想,就會發現作文中的錯字、病句、用錯的標點等,然后改正過來就可以了。
1.四個人為一個小組,互相交換習作,朗讀交流,互評互議,分別指出作文中的優點與不足,提出自己的意見。
2.評選出本組內優秀的習作。
3.全班交流優秀習作,共同評價。
讓學生將修改后的習作再認真謄寫一遍,然后在“學習園地”張貼展覽,同時也鼓勵學生向當地報紙及雜志投稿。
材料要合乎要求?用詞造句要妥帖、流暢
這是學生小學階段的第一次習作,因此,開課伊始,我通過游戲導入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再通過小組游戲,實現人人素材的積累。當學生有了寫作的興趣后,我注意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好習慣,引領學生在自己豐富的素材里選擇自己最想表達的內容。隨后給出一篇例文作為示范,并借助例文教給學生一些寫作方法。學生完成習作后,我讓他們先欣賞佳作,再學習自檢,最后修改習作。另外,我在激勵評價的基礎上,對學生的習作興趣加以細心呵護,讓學生感受到習作的快樂。
猜他是誰猜他是誰字篇二
班里有各色各樣的同學,每人都獨具一番風格。面對這個令人為難的題目,我到底該寫誰?又應從何處落筆?想來想去,最終終于想到了一個同學,我們班的一位“人才”。
他的數學天賦
無可置疑,他的數學絕對是他的強項。他解難題的能力連我都自嘆不如。記得有一次數學老師留給我們一道思考題。我冥思苦想了一個中午,卻怎么也找不到切入口來解開這道題。最后,我無奈,只好使用借鑒的手段——我走到他面前,光明正大地看他解題。只見他先細細地看了一遍題目,然后作思考狀,不慌不忙地拿出了一本草稿本。他一只手在原題上飛快地點來點去,另一只手用鉛筆在草稿本上面不知涂畫了些什么,緊接著他又在原題上標注了許多角度。不一會兒,他那緊鎖的眉頭就舒展開來了,以極其潦草的字跡(他自稱為飄逸)龍飛鳳舞地寫下了一連長串的答案,隨即把本子一合,就開始寫其他作業了。留下一臉茫然、根本沒反應過來的我傻愣在原地:這這這怎么可以這么快?沒天理啊!不過有點可惜的是,他有這么好的數學能力,卻在考試時總是要這兒錯一點那兒少一步,總是讓人心生憐惜之情。
他的體育能力
他身材不高,在體育方面本是完全不占據優勢的,可是他跑步時的步頻卻十分快一點也不弱。每次跑1000米,盡管他不能像臧謝晗那樣甩我一圈,卻也可以領先我二三十米。他跑步時也非常認真,像是在完成一件天大的任務似的。跑到最后一圈時,他的神情都有點恍惚了,明顯是體力不夠了。可是他的步伐一點都不減,把頭一晃一晃,似是拼了命在奔跑。面對操場邊的橫桿,許多同學都望而生畏,他卻可以巧妙避免因杠桿原理(腿太長)而導致的重量加大。別人都說腿短不好,他卻能將劣勢轉換為優勢,實在是難能可貴。
他的書寫水平
他沒真正學過的硬筆書法,卻能寫出一手飛揚的鋼筆字來。上次他和我一起參加學校藝術節時舉行的硬筆書法比賽,他以他最好的字,一絲不茍地交出了滿意的答卷,最后贏得了二等獎。他碰都沒碰過毛筆,卻也能夠評價我的書法作品,且十分準確,與張大師的評價所差無幾。
猜他是誰猜他是誰字篇三
我們班有一位同學,他是個聰明的少年。短短的頭發下,閃著一雙充滿智慧與活力的眼睛,一張紅潤的小嘴能說會道,他的個子不高,身體不胖不瘦。
他酷愛學習,一般情況下每學科分數都不會低于95分,因此我又叫他“行走的小百科”。他學習那么好,會不會很驕傲呢?當然不會。而且他十分善良,且樂于助人。有一本書中說過:善良的人永遠不會驕傲自大的。
他十分有正義感,如果你犯了錯,從不會因為你是他的好朋友而不告訴老師。有一回,他的后桌和另外一位好朋友交頭接耳地說話。被他發現,提醒了一下她們,可他剛轉過身去學習,后桌又開始說話了。他又提醒了一次,可后桌不聽,繼續說話。他只好舉手要告訴老師,后桌拉著不讓他告訴老師。可他還是不顧情面。老師走過來,耐心地教育了他的后桌一番,并表揚了他,后桌改正了錯誤,再也不交頭接耳的說話了。
猜他是誰猜他是誰字篇四
他,中等個子,身材結實。圓圓的腦袋上長著烏黑發亮的頭發,臉蛋胖嘟嘟、紅撲撲的,像個成熟的蘋果;濃濃的眉毛上長著一雙清澈透明的大眼睛,帥氣極了!他,經常穿t恤、牛仔褲和運動鞋,可精神了!
他膽子大,好沖動。高年級大哥哥找他麻煩,他一點也不畏懼,有時他們打得不可開交,有時跟大哥哥們吵得面紅耳赤,挨過老師不少批評。,還理直氣壯的說:“是他們先挑釁我的!”你看,今天他又沖動了,又被叫到老師辦公室挨訓了。
他經常樂于助人。有一次,高昊吐得滿地都是,同學們紛紛捂著鼻子躲開了,只有他從食堂拿來煤灰,倒在地上,小心的踩了幾下,然后彎著腰,拿起掃把仔細的掃了起來,老師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贊他,同學們也把贊揚的目光投向他,他開心的笑了。
你猜出他是誰了嗎?他就是我們班上的扈凱同學。
作者:湖南省邵陽市三八亭小學三年級159班,張一格
指導老師:曾艷春
郵箱:
猜他是誰猜他是誰字篇五
1、在猜的過程中,讓孩子們體會到什么是成長,而由照片講述的成長中的故事,又會引發他們不少的感觸和聯想。
2、在講的過程中,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3、培養學生敢于表達、樂于表達、善于表達的品質。
在猜的過程中,讓孩子們體會到什么是成長,在講的過程中,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培養學生敢于表達、樂于表達、善于表達的品質。
小時候的照片。
一、導入。
1、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就叫“猜猜他是誰?”
2、你們看,老師手中拿的都是咱們班上同學小時候的照片,老師隨意抽一張,先用你們的火眼金睛猜猜他是誰?猜到以后,我們就請他們到前面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照片上的自己幾歲?照片中藏著一個怎樣有意思的故事,好不好?聽老師提要求:在說的時候聲音洪亮,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三、講講你的故事。
2、同學們上臺說自己的照片。
3、學生點評他們說得怎么樣。
4、學生分小組互說,組內評出好的來展示。
四、把故事寫下來。
1、原來你們每一張照片背后都藏著一個那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快快把自己照片背后的故事寫下來吧!讓我們都來分享你的快樂!(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2、學生動筆寫,教師巡視指導。
3、優秀作品展示。
猜他是誰猜他是誰字篇六
《他是誰》更新時間(一覽)
《他是誰》更新時間在什么時候?《他是誰》更新日歷提醒你追劇不要落后!他是誰劇情涉及了什么案件原型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他是誰》更新時間,如果喜歡請收藏分享!
電視劇《他是誰》于3月14日首播,該劇在優酷、央視八套播出,優酷會員首更四集,連更九天,非會員和央視八套每晚更新一集。優酷連更九天之后,每周一到周三更新,其中周一、周二每天更新兩集,周三 更新一集。《他是誰》一共有二十四集,會員大概在4月4日就收官了,央視八套則是4月6日播到大結局。
3月14日,張譯、陳雨鍶領銜主演的電視劇《他是誰》發布追劇日歷。官方微博配文稱:即日起cctv-8每日21:30更新1集,18:00優酷全網獨播,vip會員首更4集,連更9天,快來跟隨寧江警隊視角還原案件真相吧!”該劇共24集,將于4月4日迎來會員收官,4月6日央視收官。
該劇圍繞“八八連環殺人案”和“寧江醫學院碎尸案”展開,主創團隊以多起真實連環兇殺案為故事背景,拼接后進行二次加工改編,戲劇化創作,并給出結論與觀點。
目前從時間線,到重要故事節點與真實案例相映照,可推測出6起案件原型,《他是誰》用“碎尸”的方式,將其拼湊在一起,令原案件的解答過程顯得更加觸目驚心!
一、1988年
《他是誰》的開篇故事線定在1988年。
初出茅廬的衛國平(張譯飾)與好兄弟陳山河夜遇連環兇案嫌疑人,陳山河追捕過程不幸犧牲,“八八案”成衛國平一生夢魘。
從1988年至1996年,系列殺人案,受害者全部為年輕女性,兇手作案時間皆選擇在雨夜,手法殘忍熟練,侵犯后一刀割喉。
而在第三名受害者尸體被發現后,兇手突然銷聲匿跡,無影無蹤。“八八案”兇手身上至少背了4條人命,但因當時刑偵技術手段有限,直到1996年,此案依舊懸而未破。
以時間線來定位,第一起對號入座的就是同在1988年發生的甘肅省白銀市連環殺人案,在14年時間里,共有11名女性慘遭殺害,大部分受害者生前都曾遭受過侵犯。
兇手高承勇殺掉第一名受害者開始,獸性逐漸被激發,由偷竊轉變為殺人取樂。
多次犯案后不僅膽子變大了,手法也愈加熟練,切頸放血,剜肉剝皮,殘忍至極。
他會割下受害者的皮膚或者器官來當作紀念物品,以此獲得內心滿足。
不久后坊間流傳,白銀市出了個變態狂魔,專挑穿紅色衣服的女性下手,很長一段時間里,白銀市女性上街都不敢穿紅衣服。
這與劇集中打著紅傘的小雅,穿著紅色高跟鞋,紅色外套的場景不謀而合,更印證了《他是誰》取材白銀案的故事設定。
2002年,高承勇突然沉寂,不再犯案。
直到2016年,刑偵科技手段有了重大突破,原有生物物證再次成為研究調查方向,全國刑偵專家齊聚白銀市,利用刑偵先進技術重新排查,這才讓真兇高承勇浮出水面。
如果不是警方鍥而不舍,二十幾年追查真兇,如果不是刑偵技術發展進步,恐怕,高承勇就此真的逍遙法外,安享晚年了。
2019年,經高法核準,高被執行死刑。
二、雨夜
關鍵詞“雨夜”對應的是香港最知名“奇案”,雨夜屠夫案,這個案件就太有名了。
后來在廣州還出了一個模仿犯。
搞得如都市傳說般,把屠夫案兇手林過云塑造成了聞風喪膽的夜魔形象。
1982年,香港警方接到報警于沙田城門河,發現一顆女性頭顱和一對手臂。
作為肢解犯,林過云的心理變態程度與高承勇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以夜班出租車司機作為掩飾,先后殺害了4名夜歸女性,并將其紛紛肢解,因犯案時候總在雨夜,被港媒稱為“雨夜屠夫”。
林過云的作案過程是先殺掉受害者,然后侵犯尸體,拍照留念,再進行分尸拋尸。
正是因為這一病態嗜好,留下重要線索,去洗相片時被香港警方抓獲。
《他是誰》沿用了“雨夜”元素作為劇集懸疑部分推進劇情的輔助工具,這讓許多觀眾觀看完后第一時間就聯想到了雨夜屠夫案,而故事里戶外場景出現最多的也是雨雪天氣,惡劣環境會沖洗掉一切痕跡,大大增加破案難度,為劇集平添一絲肅殺感。
三、艾卿
《他是誰》與時間線并行的第二起案件就是“寧江醫學院碎尸案”。
環衛工人撿到裝滿肉的塑料袋,拿回家打算解凍食用,結果發現了人類牙齒。
衛國平帶領刑事三組來到現場,接連巡查后,又在多個垃圾站點與下水渠,發現大量人體組織,包括臟器與顱骨。
這起碎尸案對照真實案例,與發生在南京的“南大碎尸案”可以說高度一致。
1996年,1月19日,大雪天。
環衛工人于南京大锏銀巷13號垃圾堆發現一包裝完好的黑色塑膠袋。
里面裝有上百片“肉片”,帶回家清洗時洗出了三根人類手指,于是報警。
警方得知情況后迅即展開大規模巡查。
前后共發現12個或旅行包或塑膠袋,分別裝著人類皮肉器官,還有完整的人體骨架,以及一顆面部保存完好的人頭。
但身體被切得很碎,大概有2000多塊。
尸源鑒定,受害者正是前不久在南大失蹤的大一女學生,刁愛青。
時間對得上,發現尸體情形對得上,就連被害者名字也對得上,案件線索“艾卿=愛青”,暗指的就是“刁愛青被碎尸案”。
不過,這起懸案至今未破,既然鮑成志導演拿此案作為故事素材,結局處應該會給出指向性推測,也會為觀眾預留想象空間。
四、醫學院
“醫學院”,本就是各大恐怖題材喜歡設置的場景,放在懸疑刑偵劇中再恰當不過。
這里有形形色色的大體老師,擺放在實踐教學區內,空氣充斥著福爾馬林的味道。
醫學院匹配懸疑劇=“尸體”。
1992年,南京市醫學院,林玲在1號教學樓教室獨自一人上自修,結果被兇手潛進教室侵犯殺害,尸體被頭朝下按在了學校下水道里,此案時隔28年才宣布告破。
兇手系徐州沛縣人士麻繼鋼。
28年前他游蕩進醫學院,看到了一個人在教室里自習的林玲,于是見色起意,逼迫對方發生關系后,用鐵棍將其打死。
該案發生在1992年,正是劇中“八八案”兇手犯下第三起案件后消失匿跡的時間點。
踩中了時間線,也踩中了關鍵詞。
那么我們不妨大膽設想一下,“八八案”三號受害者,兇手作案后將尸體轉移至亞口店,而第一案發現場則是在醫學院附近。
如此關聯,將“八八案”與“碎尸案”聯系在一起,為并案調查做足支撐。
說明,兇手時隔8年后再次出現,在心理與作案手段上,完成了進階。
這樣案件和故事情節才能完美結合,所提取素材方顯意義與價值,關注后續劇情,“醫學院”會是解答謎題的關鍵突破口。
五、黑白
《他是誰》除了連環殺人案這條主線,還有一條“黑幫”輔助線,對于以聶寶華(趙陽飾)為首的犯罪集團,小聶總聶小雨(陳雨鍶飾)無奈被卷入黑白對決之中。
一邊是自己的親哥哥,一邊是想以身相許的救命恩人,她在兩難選擇下不斷游走掙扎,而作為當年“八八案”唯一的幸存者,聶小雨更是通過黑幫勢力助警方查找兇手。
此情節像極了2019年上映的《惡人傳》
“警匪”在非正式接觸下達成了合作關系,正所謂盜亦有道,惡人還需惡人磨。
當然我們內地是不會這么拍的。
“一鍋端”才是犯罪分子的結局,銀手銬鐵籠子才是他們的最終歸宿。
而這部《惡人傳》同樣有一個“殺人魔”作為背景支撐,那就是號稱韓國頭號兇犯的柳永哲,曾經在一年內最少殺掉了19個人!
柳永哲有仇富心理,手段殘忍,作案頻率密集,他喜好分尸,更喜好食用尸體,被捕后交代被害者缺失的臟器是被他煮熟吃掉的,目的為了提神醒腦,簡直變態到極點。
《他是誰》對于《惡人傳》和它背后的案件,確有重合之處,應該有所借鑒。
六、人設
最后聊聊《他是誰》里張譯飾演的刑偵隊長衛國平,這個角色的人物設定,有很多網友說,跟《狂飆》中的安欣很像。
其實在角色本質上還是有區別的,衛國平是對案件偏執,“八八案”破了,他的心結也就開了,而安欣是性格偏執,凡事跟自己過不去,他的理想主義太過高尚,非常人能及,相比,衛國平更有血有肉一些。
但“八八案”沒破之前,他依然深陷心魔不可自拔,他背著兄弟情負重前行,沒日沒夜,玩命折騰自己,是救贖,也是懺悔。
這就不得不提另外一個經典角色《殺人回憶》里的樸斗滿,在調查華城連環殺人案中,他幾經崩潰,站在絕望邊緣瘋狂嘶吼,不甘心糅雜憤恨情緒,化作一抹幽藍,用他那毫無神采的眸子盯著鏡頭直至落幕。
巧得是,韓國最知名的華城連環殺人案與甘肅白銀案,在作案動機,作案手法,以及兇手隱匿和最終落網過程,相似度竟高達80%,如今衛國平走的路,正是樸斗滿當年走的路,但衛國平是幸運的,他會親自將兇手繩之以法,而樸斗滿心心念想抓到的兇手,卻早已在監獄里服刑了,這無疑是對他頗為偏激的調查行為最大的諷刺。
案件相似,兩個角色相比也更加貼合。
《他是誰》主創團隊參考華城案與白銀案汲取靈感,使劇作表達更具張力。
隨著劇情推進,阻礙加深,衛國平內心的掙扎與痛苦也會逐漸顯現。
真相與答案可能就隱藏在這些真實案件中,他回來了,也許他從未離開。
高承勇是一個普通人,屬于扔在人堆里你都不會看他一眼的那種普通。他家有七個孩子,高承勇是最小的那個。他話不多,但十分孝順。父親癱瘓在床的時候,高承勇每天都會給父親擦拭身體,在床前端屎端尿。高承勇在學校的表現也差強人意。他成績一般,但勝在性格文靜,基本不會給老師添麻煩。
1984年,復讀了一年的高承勇再次落榜,以一分之差錯過了他夢想中的學校。這之后,高承勇的人生就開始失控。他結了婚,卻沒有自己的事業,只能靠打零工來賺錢,然而賺到的錢只能糊口,根本不能讓一家過上好日子。
夢想,財富,親情,甚至是愛情,高承勇都不曾擁有,他想要的太多,然而得到的太少,他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高承勇不允許自己失敗,而他挽回自尊的方式就是殺人,殺比他還弱的人。他每天都會騎著自行車穿梭在白銀市的大街小巷,在漂亮的單身女性中尋找他的獵物。
1988年,高承勇遇到了第一個受害人并將她殘忍殺害。刀子沒入女孩腹部的那一瞬間,高承勇找到了掌控的快感。受害人激烈反抗后,高承勇有了失控的感覺。
于是,他切開了受害人的喉嚨,徹底“掌控”了她。然后,他像是對待自己的所有物一般,對受害人進行了猥褻。這次的殺人經歷徹底打開了高承勇的思路,他對主宰他人生死的感覺迷戀不已,逐漸變成了一個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