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中的回憶字篇一
今天老爸說要回老家,我從高高的資料書里探出頭,說我也要去,老爸很欣慰地笑了。我累得模糊的雙眼又看到點點綠色,那是家鄉獨有的標志,誰都不能侵犯。
往前走就看到明凈的河,不寬,卻一直通到路的盡頭。清澈的河水已經快要干涸了,只有深深的河溝證明它曾經容納過很多水精靈,任它們從自己身上流過,春去秋來,不斷地流淌,凝固,融化,又駛向遠方。以前下鄉,哥總喜歡帶我去河里游泳,他讓我背過身,自己脫了衣服,撲通一聲跳進河里。這時我就知道可以回頭了,于是我就咧著嘴傻傻地看哥在水里沉浮。金色的陽光撒下零碎的金子,在哥黝黑的皮膚上跳躍,當時的我覺得這樣的圖畫,真美。每次游完,哥總是千叮嚀萬囑咐,讓我千萬別告訴二伯講他游泳的事。我偷偷抿著嘴笑,他就狠狠地瞪我,“笑啥呢?聽見沒?”我就仰起臉,伸出手,哥很無可奈何地從口袋里摸出一個糖,放在我手心里。我騎上他,把糖放進嘴里,甜膩的味道充滿了全身,也把心兒塞的滿滿的。
到了家,我就嚷著要給奶奶上墳,大人不讓,我便撒開腳丫子先跑去地里了。奶奶的墳墓在一大片麥地的中間,周圍安靜得連風聲都是靜悄悄的,一說話就有遠方的回音傳來。對奶奶我是沒有什么回憶的,當她離開時,我還不知道什么是死亡。以至于當奶奶枯枝般的手漸漸變冷,全家哭聲一片時,我還在擺弄自己的玩具。但我確信奶奶生前很愛我,因為她的相貌至今我還記得,尤其是當她把熱紅芋放在我嘴里時,幸福的笑容。于是我每年都會很積極地來給她上墳,當紙灰滿天飛舞,炮聲陣徹山野時,我默默地祝愿這位老人幸福。
臨走時我用爸爸的手機錄下了這里的田野,山谷,小河和風聲。我想它們把我的記憶分走了,我得把它們帶回去,因為這是我對家鄉的全部感情。
高中的回憶字篇二
彩虹是受了挫折的陽光,花開是花心傷口的綻放。我在點滴的痛苦中學習成長。
我很特殊,為什么呢?因為我的母親是位老師,我就是普通同學中的另類——教師子弟。從小學開始,我的學習水平就處于中游。我媽恨鐵不成鋼,改用套又一套的試卷來訓練提高我的成績,但這樣的效果并不是理想。于是,我的臉上寫滿憂郁,老媽的臉上寫滿了憂傷。
這句話深深警醒了我,做了一套又一套的試卷又怎樣,我一有不會的題就去問老媽,自己從來不主動思考。
學習的過程是辛苦的,靜靜的夜里,只有那盞臺燈與我為伴。遇到了難題,我剛想叫“媽”,老師的那句話又在耳畔響起。于是我又靜下心來一遍一遍地讀題,看看自己到底忽略了個條件,再去翻翻書看看自己是不是沒有落下知識點。我無數次地徘徊在數字與數字之間,符號與符號之間,每每做出一道難題,或者做出一道讓我反復思考的題,我那種成功的喜悅感比吃了蜜還甜,會讓我有想做下一道題的沖動。原來經過自主思考后做出題來的感覺那么好!“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深感數學的曼妙與偉大,便重新握起冰涼的筆桿,每一道我攻克的難題流瀉出來的筆跡都已化作我成長的足跡。
夜深人靜時我還在奮身題海;每日清晨,我便起身誦讀。為了成功,我要堅持。
不經歷風雨能見彩虹,不綻放花蕊怎么結出碩果,我學會了在學習中成長,我要堅持,在學習中成長!
高中的回憶字篇三
還記的.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我和同班同學在操場上玩樂的時光,一起共同留下了許多快樂、悲傷和一些不太愉快的回憶。雖然現在都把回憶留在相簿里,但一回想起來還是令人感傷;不過這也告訴我,時間是不會停止流逝的,想要把握的話,只能現在趕快記起來,等著以后回憶。
回憶,是人一生中最可觀、巨大而且無價的收藏;因為有回憶,我們這些人才得以成長;因為有回憶,我們才得以進步和改進。雖然回憶包含了許多辛酸和痛苦,但是這些回憶也讓大家懂得去面對,也成了滋養我們的最佳肥料。
這些回憶,可能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被沖刷掉;但是當我們翻起那本泛黃的相本時,可能因為那張泛黃的相片而想起一切。而這些相片也在我的心中烙印著不可抹滅的證據,因為這些回憶,不可能輕易地被完全沖刷掉。
回憶,是人生中最寶貴的物品之一。在漫長的歲月中,累積的回憶,比世上的任何財富都重要;因為有了這些回憶,我們的人生才能變得豐富和美麗,不會像空白世界一樣虛無。
高中的回憶字篇四
小學快畢業那陣,書本什么的都亂七八糟的,爺爺讓我收拾一下書本,然后一起下地下室放好。我答應了爺爺。
不一會我和爺爺到達了地下室,推開我家那間的門,撲面而來的就是一股不好聞的味道,沒辦法,答應了爺爺就一定要做完啊。20分鐘后,最后一批書本搬到了地下室,這意味著我的小學生活馬上就要告一段落了。累的氣喘吁吁的我彎下了腰,但就因為這一彎腰讓我看到了墻角的那一個顯眼的物品。那是一個廢棄的旅行箱,掛著一把密碼鎖,顯然因為地下室的潮濕鎖上已經有了很多鐵銹。箱子頂部又有很多的灰塵堆積。為什么我會注意到那個箱子,因為那箱子曾經是我的,我是小學上二年級的時候擁有的那個箱子,因為那時的我玩具什么的亂丟,所以爸爸特地給我了一個他用舊了的旅行箱來裝我的雜物。但在剛上六年級的時候這個箱子莫名失蹤了,我去問爺爺箱子上哪去了,爺爺半開玩笑的說他把箱子丟掉了。當時的我是嚎啕大哭啊,因為里面的東西都是我的心頭愛。
“喂,你,你在干什么呢,快上來,吃飯了!”這時我才從回憶中醒來,爺爺叫我吃飯了。“馬上!”我回答道。然后我拿起抹布抹干凈箱子后拖了上去。
“你這熊孩子,怎么把這玩意拿上來了啊?”爺爺問道。我假裝沒聽到,把它拖到了我的臥室里。然后就去吃飯了。
我三口兩口的就把飯吃完了,接著就又去看我的那個寶貝箱子。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箱子的密碼鎖,那是個三位數的密碼鎖,記得當時是買了一個新鉛筆盒,鎖是鉛筆盒的贈品。憑著記憶想起了密碼然后懷著激動的心情打開了它。第一個注意到的東西就是一個陀螺發射器,咦?但是陀螺呢?坐在地上我使勁拍腦袋想。哦,我突然想起來了,當時這個陀螺是三年級的時候入手的,當時是因為小秦同學和我玩打卡游戲輸了然后送我的。但為什么陀螺本尊沒了呢,那是因為當時的我嘴饞喜歡吃辣條,于是我就把我的這個寶貝陀螺賤賣給了一個好朋友,得到了3塊小錢,因為怕家長發現,分六天買了六包辣條,但最后一天還是在小賣部被爸爸抓了現行,當時的場面一度尷尬。
放下陀螺發射器,又看到了那個游戲機,那游戲機是爸爸給我買的,當時的我拿著這個游戲機滿世界炫耀,很多我的同學們都爭著搶著想和我一起玩我的游戲機,每逢周末,到庭院里和小伙伴躲在樓道里一起玩,那種感覺是現在的玩耍無法比較的,我試圖打開游戲機,但是這個老古董似乎已經結束了他的使命,這也代表了一個舊的年紀的結束。
游戲機被我擺在了寫字桌上當飾品。接下來又拿出了一封信,主題是致家長的一封信,因為這個讓我想起了我無法忘懷的經歷。當時的致家長的一封信是老師統一發的,但是因為我的大意沒有及時上交這個東西,所以被老師教訓了一下,也是因為這個,我學會了要信守諾言,說到做到。
我再一抬頭,太陽快落山了......
我只好放下手中的東西,將箱子放到了床底。
幾天后,我正式畢業了,我帶著畢業照回來了。我將畢業照放到了那箱子里,并把箱子放回了地下室,箱子又靜靜的呆在了地下室的角落,就像......就像小學的美好回憶,靜靜的留在了我的腦海中。
高中的回憶字篇五
我的家鄉在貴州貴陽百花湖畔的一個小山村里。聽爺爺說,在很多年以前,鄉親們大多住在茅草房里,條件好一點的人家就住在瓦房里,一遇到下雨的天氣,外面下大雨,屋內下小雨是常有的事。
整個村子里只有一條通向外面的泥巴路,天晴的時候,車輛一過,灰塵滿天,最受罪的是上學路上的學生,無處可逃,只能眼睜睜地在漫天塵土中繼續走著;下雨的時候,鄉親們有事外出,只能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泥濘不堪的“水泥路”上,出門時干干凈凈的一身打扮,回家時身上總有斑斑點點的泥污和臟水。
在村子的西北角,有一棵高大的皂角樹,樹下有一口老井,整個村子里人畜用水都要來這里挑取。每到枯水的季節,老井里冒出的水供不應求了,挑水的人就會排起長長的隊伍,甚至在半夜三更的時候,都有村民打著手電來挑水。
至于吃的東西,聽爺爺說更是簡單得可憐,一碗米飯要摻入半碗玉米渣,條件艱苦一點的人家戶,飯里還要放一點野菜。往往一年的糧食,一家人大半年就把它吃得干干凈凈。剩下的日子怎么過?爺爺就去私人的小煤窯打零工,奶奶在家喂豬、洗衣做飯,操持一家人的飲食起居,小小年紀的爸爸和姑姑們,也要放牛打豬草,一起分擔大人肩上的重擔。
而現在的村子,已經找不到爺爺口中家鄉的影子。離我們村子不到2公里,一條便捷、干凈、快速的地鐵線已經開通了,叔叔阿姨們出門上班,不是開私家車,就是坐地鐵。村子里原來通向外界唯一的“水泥路”,現在變成了雙向行駛的柏油路,馬路兩邊安裝了新型的太陽能路燈,鄉親們晚上出來散步和跳廣場舞可方便了。
站在村子的入口處放眼望去,整個村子都是錯落有致的`兩三層以上的小樓,家家戶戶的陽臺上、圍墻邊、院子里,都種著各種各樣的花草,如果你留心一點就會發現,品種最多、最受歡迎的花草就是各式各樣的多肉植物。媽媽說,多肉好養活,不用花費太多的心思。
現在,只要你有空閑、有心情,隨便去村子里的哪一家串串門,你會發現:屋子里窗明幾凈,有清晰的液晶電視,柔軟的皮質沙發,便捷的飲水機、洗衣機,儲藏蔬菜食物的電冰箱,燒菜的電磁爐……日常的家用電器應有盡有。
聽著爺爺的故事,看看現在的生活,我們真的很幸福,很滿足。我們生逢太平盛世,更應該珍惜學習的大好時光,學好一身本領,長大建設家鄉,報效祖國。
高中的回憶字篇六
帶給我貧窮無憂的童年更多的色彩和遐想。
我喜歡烈烈的夏日,盡管有時候曬得睜不開眼睛,去聞聞沙土的味道,去感受青草的氣息,看著一排排的異蟲的腳印,在墻角尋找它們,用手把沙土挖起來,把它裝在瓶子里,拿回家去觀察它。唧唧咕咕的聲音,我總是光著腳丫子,在扎乎乎的麥茬地里去捉螞蚱。
還有帶給我無限快樂的小蟲子。尤其是飛來飛去的漂亮的蝴蝶,總是我的最愛,在苜蓿花開的時候,整個田野都會被各種色彩鮮艷的蝴蝶包圍,我趕快脫下外套,用衣服把它打到在地里,然后趴下身子努力的找到它,把它放在瓶子里養在家里,認真的觀察它,觀察它的習性。
最有意思的就是綠毛毛蟲了,它那小小的身體卻有那么的胃口,一口一口的咬著葉子,我一動不動生怕打擾到它,一會功夫,就能把整個苜蓿的葉子給侵略干凈了。這些統統都被我搜集在了我童年的記憶里。
麥子也成熟在酷暑的夏日,田野里黃燦燦的一片,一陣大風吹過,麥浪高興的在歌唱:豐收了。爹媽總是帶著草帽在田地里收割,而我們孩子的任務就是把收好的麥捆一個一個從地里抱出來,再一個個的排好,我們總是穿梭在套玉米的麥田里,還可以抓到螞蚱,玉米葉子的綠色總是染綠母親做的花衣服。
拖拉機把我們排好的麥田捆子拉到了場上。蔴成草垛,村里人都比賽著誰家的麥子多。
西瓜泡饃是我們當時的早點,天蒙蒙亮的時候就帶個西瓜和燒好的饃饃出門割麥子了,割累了就吃點西瓜泡饃饃,當時我覺得那是夏天最美味的食品了。在城市里生活習慣的我還是很懷念那種味道。
在烈日炎炎下,打場就開始了,汗水淹沒了整個麥子,拖拉機在場上一圈圈的飛快的轉著,生怕會漏下一顆麥子,最開心的就是下午太陽快落山的時候了,把碾好的麥子推到一起,借助風的力量,把一顆顆的麥子都揚出來,爹說,“孩子們,你們知道為什么麥子是黃色嗎?因為它和皮膚一樣的顏色,是汗水的結晶。”因為氣候的原因,現在家鄉都不種小麥了,也許這種記憶就定格在了我們的記憶里。
夏天的景色,映入我眼簾的就是院子里那些紫色的,粉紅色的牽牛花,像喇叭一樣,掛在又高又干的樹枝上,清早叫我們起床,告訴我們“勤勞才能致富。流汗才能成功”。
高中的回憶字篇七
我被關進了一個黑黑的屋子里,號啕的哭聲在屋頂像幽靈一般盤旋不散,窗邊長長的落地窗簾像人的影子一樣,直逼我幼小而恐懼的心靈。我不哭了,安靜下來叫爸爸放我出去。門終于開了,我又看到了光明。
那一年,我八歲。一個懦弱的女孩開始變得堅強。我明白了:尊重是要靠自己來爭取的。
我在老師的辦公室里,望著老師那嚴厲的面孔,我有些害怕。那是我第一次接受這樣審問。同桌的錢不見了,我成了嫌疑犯!盡管我屢次聲明不是我偷的,老師仍然半信半疑。從此,我不得不接受四周異樣的眼神,直到真相大白的那天。
那一年我十歲。一個幼小的心靈受到了的傷害。我無法忍受委屈,因為我是一個很倔強的女孩,我發誓:以后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武斷,以免誤傷任何人。
那段時間,我心情極度地糟糕,一本新買的書放在抽屜里卻不翼而飛。為此我一直耿耿于懷,一天到晚地翻箱倒柜,弄得家里雞犬不寧。后來,媽媽告訴我書找到了,我那近乎爆炸的心才總算平靜下來。
如今,我十四歲,一個生活在夾縫中的時代。在學海中遨游的日子,我過得繁忙而充實。我知道,滿腹的牢騷是永遠也發不完的,不如抓緊時間,吸收那從夾縫中透出來的點滴陽光,做學海中的一名快樂的遠航者!
高中的回憶字篇八
我出生在1995年的秋天,剛剛呱呱落地的我,倒也是白白胖胖,耳聰目明,惹人喜愛,彈指十三年,我卻早已成了一個肌膚微白的小伙子,此刻我和別的同學一樣應該上初一,可是我現在卻上六年級,留了一級。因為我經歷了別人沒有經歷過的事情。
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一個星期五的下午放學回家出了車禍,被送往人民醫院。媽媽下班回來聽說我出了車禍差點暈了過去,而爸爸在銀川出差聽了我出車禍,開的警車,拉的警笛連忙往回趕,車都快飛了起來。就這樣我眼睛下方縫了二十多針,住了一個星期的院。直到現在左眼下方還留著一道傷疤。
上五年級的時候又得了急性闌尾炎,有住了一個星期的院,這下可好上了一次手術臺,肚子右下方挨了一刀子。
媽媽說我多災多難我不信,但是這次我信了。
上六年級的時候,我得了過敏性紫癜后在古城醫院給耽誤了后轉成了紫癜性腎炎,這下可好沒完沒了的住院,先到人民醫院治療沒什么效果,又轉到銀川附屬醫院治療住了兩個月,媽媽又帶我到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住了兩個月,后來找到當地的名醫羅興黨爺爺那里,經過喝了過一年的中藥終于起了效果,現在我的病情控制住了,這是我全家最高興的事情。
怎么樣聽了我的故事后,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嗎?
高中的回憶字篇九
花生米粑是家鄉特有的一種食物。米粑并不太難做,可裹滿在米粑上的花生碎,卻極難尋得。春季的凌晨六點,月色尚未隱去、晨曦又已微露頭角,正是在這樣的時間花生才最壯實,我隨爺爺來到花生地前挖花生。這花生,也像那古時的劉子驥,隱居于山林深處,它把自己隱藏在幾尺深的土壤里。手握一把小鐵鏟,掘入松軟的土中,掘至極深的地方,都尚未掘到。在看似無果之時,鏟子頭上又像觸到了些什么,如幾個硬疙瘩。剛挖出來的花生,全身裹滿了泥土,又微微帶點清露的濕潤。
思念于勞作看似發現不了你那種無奈,而不久后,又發現你就在我們身邊的那種驚喜。
挖完花生回到那座紅磚房時,已是正午了。草草結束中飯,全家人便坐在院子里,幫花生剝出去外殼,花生的外殼就像河底的一塊塊坑洼的小石子,甚至可以說它是那么的丑陋,伴著不時的鳥鳴和剝殼的“嗒嗒”聲,一粒粒飽滿圓潤的果實很快就在瓷盤上堆成一座小山。可不一會兒,坑洼堅硬的外皮就將大家的手磨出了一個個血泡,扎心般的痛!可大家都忍著,怕擾到其他人的工作。約莫一個時辰后,外殼已然全褪去。
思念于將你褪殼時,手指上被磨出血泡的勞苦以及褪完所有殼時,心里隱泛起的欣慰和歡喜。
為了使花生更加香脆,當然還需對花生進行烹任炒制,炒制花生是一門技術活:若炒制過程中細鹽撒多了,花生便會過于入味;若火候沒有把控到位,花生就會穿上“華貴的黑西服”。我站上小木椅,學著爺爺的樣子想把花生翻動。沉重的鍋鏟在我的手中不斷顫動,最終倒是連花生的身子都沒碰到。爺爺笑得樂呵呵的,從我手中接過鍋鏟,只輕輕一翻,花生便在鍋中跳起舞來。沒一會兒,花生就炒制完畢了。我不顧花生的滾燙,便往嘴里塞。花生在嘴里炸開,濃烈的香氣在舌尖縈繞。若將米粑添上,甜與香咸相結合,構成了獨制特的風味——故土的味道。
思念于享受你時,那種強烈的滿足感。
出來城市后,是愈發懷念故土,更懷念那花生米粑。市面上售賣的花生,吃著便總少了一種“先苦后甜”的意味,就似乎無滋無味。故鄉的水土孕育了世世代代的人,在那兒種出來的花生,才有鄉土的情啊!
你,令我如此思念!思念于你帶給我的滿足感,更思念于你那濃厚的鄉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