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家鄉的霧家鄉的霧的說說篇一
故鄉二字,一出口就飽含深情,一想起就感觸深深,一談起就滔滔不絕,一憶起就心魂震顫。如果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港灣,那這個最溫暖,最溫馨,最治愈的地方就是故鄉,是自己土生土長的家鄉,是自己難以忘懷,難以拋棄,難以忘卻的家鄉。
我的老家在山西,可是山西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如果非要給我的家鄉定一個范圍,那我只能說在別人眼里,那是一個不知名的小縣城。對于其他人來說,這個小小的貧窮的縣城很是微不足道,但對我來說,那卻是一個讓我覺得這是一個大的可以容納整個世界的小天地。
我的家鄉是靜樂縣,所謂靜謐安詳,樂在其中,“靜樂”這兩個詞真的在適合不過了。與我而言,在自己安靜質樸的小縣城里面,無拘無限的成長著,感受著,這是一件再幸福不過的事情了。
在我的家鄉有一個名聲赫赫的“天柱山”,這個山當然無法與安徽真正的天柱山相媲美,但是不可小覷的是,它可是我們這個縣城最佳的代名詞。對于方圓幾個市區和縣城,沒有人沒有聽說過“天柱山”,不說當地人一有時間就去山上消遣度日,就是外地人來了都要慕名去游玩一番不可。
天柱山很高,站在山頂可以俯瞰整個縣城,尤其是在早上太陽生升起來的那一瞬間,整個縣城被金光籠罩著,真是美不勝收。就算你趕不上日出,可是當你看著霧氣慢慢地一點點消散而去,隱入深山之中的時候,你的心就會莫名感到一陣安逸,一陣平靜,那種靜謐、安詳的感覺真的是再好不過了。山上有很多高大茂密的松柏,那些老樹一年四季長青,靜靜守護著這一方天地,不為四級而苦惱,也不為繁華與寂寥所困擾。在那隱隱綽綽的樹林之間,有著幾座端莊典雅的廟宇,那些廟宇常年香火不斷,那琉璃瓦在太陽下迸射著金光,使得整個主殿熠熠生輝起來,莫名讓人多了一絲敬畏。除此之外,那低沉的的念經聲和嗡嗡的敲鐘聲時常隨著山風飄蕩在山野里,頗有一番趣味。
除了寺廟之外,天柱山上還有一個龍泉,人們傳說那是龍王的佳釀,喝了有治愈疾病的奇效,所以人們每次一去,就會多多少少帶一點龍泉水回來,好讓自己心安。我不知道龍泉水有沒有奇效,但是高山上的泉水總歸是對了一絲冷冽,多了一份甘甜,多了一分美味,著實好喝的不得了。
天柱山是一座美山,它風景優美壯觀,給了人們歡樂,也給了人們閑趣;天柱山是一座神山,它讓人們有了禱告心愿的地方,也讓人們有了祛病治邪的良藥;天柱山是一座奇山,它讓靜樂縣城變得與眾不同、美不勝收,也讓靜樂人民因為它而感到自豪,感到驕傲。
我的家鄉是靜樂縣,天柱山就是靜樂縣的代言人,而我就是家鄉的代言人,我和天柱山一樣,熱愛著家鄉,守護著家鄉,祝福著家鄉。我為家鄉代言,但愿家鄉也能因為我增添一點歡顏。
家鄉的霧家鄉的霧的說說篇二
小時候我常常會帶著一群小伙伴來到后山的那條河玩耍,在河里打水仗,捉魚蝦,在河邊的花田玩捉迷藏,喝花蜜,一旦有人出洋相,整個后山就都是我們的歡笑聲;那時的河水清澈見底,魚蝦滿河,讓人流年忘返。
記得有一次,我和幾個姐姐們一起去小河玩,我獨自一人在河邊的花田里嬉戲,我興奮的在花田里穿梭著,游玩著;而在河中央,幾位姐姐在那嬉戲玩鬧,“所謂伊人,宛在水中央。”很快我便加入了姐姐們的行列,我們歡快的捉著魚蝦,可小魚小蝦卻仿佛能夠提前預知我們的行動一般,躲閃極快,讓我們一次次地撲空,一次次的失敗;有了多次的失敗經驗后,我們也漸漸有了技巧,看到魚蝦不再是莽撞地撲空,而是在等它們游近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捉起它們,不知不覺,魚蝦們的命運都掌握在我們的手中了,透明塑料袋成了它們的歸宿,姐姐們高高舉起,透過陽光,我知道這一袋袋裝的是魚蝦,還有我們的歡樂,更是家鄉水的情懷。
一直到夕陽西下,小河的水泛起了最后一絲波紋,我們踏著夕陽的足跡,收獲滿滿地乘興而歸。
也許是河中的水太調皮,盡往我身上撲,回家時我已經全身都濕透了,在老媽憤怒的目光中,我故作鎮定的回到房間,換好衣服,有模有樣地學起了電視里古人的樣子,對老媽說:“女兒不孝,惹母親大人生氣,請母親大人責罰!”讓老媽打也不是,罵也不是的,最后也只好哭笑不得地放過我了。
家鄉的河,它也許不像長江一般偉大,不像黃河一般宏偉,不像雅魯藏布江一般久遠,但對于我這種久在他鄉之人來說卻是另有一番情感,它帶著我寶貴的童年記憶流淌在家鄉中,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條滿載我童年歡樂的家鄉河!
家鄉的霧家鄉的霧的說說篇三
“巍巍的鐘山紫氣從東來,浩浩的長江華彩飄玉帶。美麗的畫舫牽出那蕩影的秦淮,一磚一瓦都透著那千年的氣派。。。”這就是我的家鄉——南京。
南京,這座大都市。又秀氣,又美好。每天睜眼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在窗戶上反射出彩色的光暈,灑在身上暖洋洋的。大街上車水馬龍,喧鬧聲一片,每個人都面帶微笑。這微笑使人一天都充滿活力。
一月,漫步在梅花山上,看著一朵朵開的正旺的梅花,空氣中浸透著梅花淡淡地清香,以及青草與泥土混雜的氣息,也許這就是大自然的味道吧。向前望去,滿山的游客,都是為這純潔高雅的梅花而來。站在山的最高端,看向山下、山腰,一片使人憐惜的粉。哦,不。準確的說應該是一團,看上去軟綿綿的,仿佛像一大朵云彩,飄飄欲仙。一陣微風吹過,這朵云彩下起了雨,這使得整座梅花山又粉了一片,多么爛漫。
雨后,慢慢爬上紫金山,樹上的露水流過樹枝留到樹葉,最后彈到了地面上。山中的霧氣很大,白茫茫的一片。空氣中的潮濕,似乎用手可以捏住,流出清新的氣息。來到山頂,俯視山下這城市,已是旁晚,天漸漸黑了。馬路上,街道邊燈火通明,美得窒息。
或許這是南京最美的一面吧。大南京,我們的驕傲。你真美。
家鄉的霧家鄉的霧的說說篇四
五一這天,爸爸提議帶我們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我的眉頭立刻鎖了起來:那地方,打死我也不愿意回去!
可不是我不孝順,實在是他們住的地方太讓人受不了了!
說起我們新店鄉,那可是遠近聞名的養豬大鄉。特別是爺爺住的那個小村子,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豬。通過勤勞致富,每家都蓋起了小樓房。可是村子也變得像個垃圾場:房前屋后、村道兩邊,到處堆著豬糞。爺爺家西邊的小河變成了臭水溝,烏黑的河面上漂浮著小豬的尸體和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整個村子到處臭氣熏天。更讓人無法忍受的是:剛到五一,蒼蠅、蚊子就開始“群魔亂舞”,一不小心,你就會遭到蚊子的“親吻”,送你幾個大大的 “紅包”,讓你奇癢難忍,坐立不安。
“真的?!”我和妹妹半信半疑,那就回去看看吧!大不了再收幾個“紅包”!于是,我們就不情不愿地坐上了爸爸的小轎車。
二十分鐘后,我們已經跑到了村口。我和妹妹不約而同地捂住了鼻子。咦?真奇怪,怎么聞到了月季花的香味?我連忙打開車窗,眼前的景象讓我懷疑走錯了地方:以前狹窄的村道變得寬敞整潔,兩旁栽上了我叫不上名字的風景樹,樹干刷上了白石灰,樹上枝繁葉茂,像一把把綠色的大傘。在樹的間隙里種上了月季花,正肆意怒放著,五顏六色,煞是好看!
“這是哪兒呀?”妹妹一邊下車,一邊東張西望,遲疑地問媽媽。
臭糞堆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小菜園,里面種著綠油油的蔬菜。還有我特別愛吃的黃瓜和番茄呢!小河里的水沒有原來那么黑了,雖然還沒有清澈見底,但是垃圾已經不見了,小河兩邊的蒲公英正仰著金黃色的笑臉給我們打招呼呢!
走進院子,就仿佛走進了一個小花園:斑斕多姿的月季花,粉紫的丁香花,紅白相間的芙蓉花……香味沁人心脾,花叢中,蝴蝶翩翩起舞,蜜蜂忙著采蜜。
啊!實在是太美了!
妹妹忙不迭地求媽媽和她一起捉蝴蝶,我纏著爺爺,問,
“爺,咱們村為啥變化這么大?”
“因為南水北調大河從咱村前過,咱得叫北京的人們吃上干凈水呀!”
爺爺的話讓我恍然大悟。是呀,為了大家生活得更加美好,我們要注意保護環境,讓天更藍,水更清!
家鄉的霧家鄉的霧的說說篇五
家鄉是一幅畫,自然是筆,江海是墨,月作其表,又有星光點綴,柳在一畔婀娜其姿,花在一壇簇擁歌唱,成雙之鳥在一旁欣賞,倩影幢幢;家鄉是一片樂章,江海拂碣石,海風響萬里,海鷗在空中盤旋,時而點水,激起粼粼細浪,時而回轉,仿佛要起兼天之涌;家鄉又是一段情,六股河水從它一旁流過,海洋是它的依靠。我生于這水韻之鄉,長于這水韻之鄉,吮著它的乳汁便會愛于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濱遼東灣,東隔六股河與興城相望,南臨渤海,西與山海關接壤,北枕燕山余脈,這便是綏中,它孕于水便會有水之韻。
綏中縣內有一條河承載者無數人的回憶,那便是六股河。父親曾經說過,他小時候經常在河比較淺的地方摸魚,水清澈透明,確有“光下澈,影布石上”之感。現如今捧著六股河的水,仍能聞到甘甜的清香。在六股河畔建成了一個公園,成了老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蒼翠欲滴的數目,碧草如茵的綠地,都讓人精神抖擻,心曠神怡。
順著六股河水而去,便是渤海了。站在海邊,讓海風輕撫著你的臉頰,穿過你的耳,拂過你的心,你似乎飄了起來,又慢慢地沉了下去,你已被這種輕松征服,這便是它給你帶來的舒適。“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朝陽從海平面上冉冉升起,夕陽又在晚霞的縈繞中徐徐落下,這種水光接天的壯闊便會給你帶來豁達與豪放。到了晚上,明月浸在海中,星辰為它左點綴,仰望星空,你能感到銀河的深邃;遙望海洋,你能感到滄海的廣袤,,它們給你的內心便會帶來一絲寧靜。
這水的韻味,何人體會不到呢?
這水之韻在城中便是一種祥和。在城中沒有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沒有時時不息的車水馬龍,更沒有讓人眼花繚亂的霓虹彩燈。但是,我卻能感到他鄉無法帶來的愜意:清晨孩子們蹦蹦跳跳地去上學,與老師們親切的問好,看到如此生機勃勃的孩子們,令人愜意;在公園里,老人們打太極或是下象棋,呵呵茶水,每一場景都讓人暖心。我不僅愛我故鄉的水韻,更愛這人文薈萃。
我的家鄉,沒有億萬富翁,更多是像我一樣知足而愜意的平凡人,他都愛他的家鄉,愛那水韻家鄉。
家鄉的霧家鄉的霧的說說篇六
水是家鄉甜,月是家鄉圓。吾愛家鄉美,飲水乃思源。
——題記
每次想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時,李白的思鄉之情,都令我感動,于是我又想起了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在一個不出名的地方。那里沒有燈紅酒綠的'街道,沒有絢爛奪目的霓虹燈,沒有車水馬龍的公路,但是在我心里她美麗迷人。我愛她。
家鄉美,美在山和水。當太陽冉冉升起,灑下萬道金光,山被照得燦爛奪目,金色給山繡上了花邊,勾勒出它的輪廓,綠色被陽光賦予了生機。霧,奶白奶白的,給山蒙上了神秘的面紗。一條清澈的小溪在山腳下歡快的流著,溪水打在石頭上,飛濺起朵朵浪花。小溪兩旁的野花在風中搖曳,仿佛隨著溪流在歌聲中翩翩起舞。在山水環繞下的家鄉,生氣勃勃。小販的吆喝聲有力而沉穩,街道上賣豆花的銀鈴“叮鐺叮鐺”,為早晨拉開了帷幕。
家鄉美,美在人和睦。你若有什么難處,只要你開口,必定有人來幫你。熟悉的人,陌生的人,其實,都是家鄉人。我們這兒的人,都愛吃豆花。大街上,公路旁,老有人吆喝“豆花——豆花”。累了,餓了,來一碗白嫩白嫩的豆花,滿足的笑容就會掛在大人孩子的臉上。要是你沒帶錢,沒關系,盡可以賒帳。趕集的人不一定是本地人,小販也不管,日后你到底會不會給錢,不在乎。在這日復一日的信任下,銀鈴響遍了整個家鄉。大家都樂呵呵的,大概是信任讓人們特別滿足吧。有次,爸爸的朋友來這兒,玩了一天后拉著爸爸說:“你們潼南的人真不錯。”爸爸自豪的笑了。
也許,以后我會離開家鄉,但當我望著天邊的月亮,我一定會想起家鄉。
家鄉的霧家鄉的霧的說說篇七
我的家鄉在蒼南龍港,我最喜歡的節日是春節。
春節到,人們笑意盈盈、喜氣洋洋。
家家戶戶,大門兩側,貼著紅彤彤的春聯。窗門中倒貼著一個大大的“福”字。
最高興的要算我們小朋友了。許多小朋友鬧著,笑著,來回奔跑著,就像許多快樂的小鳥,不停地唱著美妙的贊歌。
我最喜歡打鞭炮了。我叫來幾個朋友,聚集在一起。我膽子大,自告奮勇打頭炮。小心翼翼地用火柴點燃鞭炮,線頭吱吱地冒著白煙,趕緊往地上一扔,連忙竄到一旁。大家緊緊捂住耳朵,只聽“轟”地一聲,炸開了,我們又蹦又跳!
爸爸又搬來一盤花,“砰砰”,一個個小火球沖向天空炸開了,就像一瓣瓣已經綻開的花朵,天女散花般落下,雪白的、金黃的、鮮紅的……真是五光十色!
我特迷ufo小煙花。它一放起來就不停地旋轉,還會在空中飛呢,就像是有人在里面駕駛一樣!
家鄉的霧家鄉的霧的說說篇八
與你一萬次擦肩,終于有一份緣分讓我躺在你懷里睡去。
———題記
不經意間,一根悲傷的琴弦觸動了天空的淚腺,于是,雨悄然降臨到家鄉。沉睡中的家鄉便醒來,輕輕地呼喚我。
我赤著腳走在家鄉的田埂上,輕輕摩挲她溫柔的胸脯。好久好久,沒有這樣靜靜看她了,欣賞她的美與風情。
踏著吐出芳香的泥土,雨珠在我的腳尖舞動,綠幽幽的青草忍不住照了個影,從雨珠里折出仟影。我淡淡地微笑,張開手臂,仿佛與家鄉手牽手,天地間,有雨聲為我們唱歌。
家鄉的天空是濕潤的。即使是下著小雨,也遮不住天空的溫秀之氣。一兩絲灰色的云為它拉上一層薄紗,又舍不得將它掩蓋,于是,有一縷縷天外的光芒降臨到大地上。大地慢慢地舒展開來,沒有一絲保留地向天空吐露著心聲。這是我們的秘密,我只是靜靜地立著,微笑地看著他們,看著家鄉土地與天空的和諧。
是這場雨讓我有機會躺在家鄉的懷中,讓我感受到溫柔的家鄉的情。家鄉的雨不只是“潤如酥”,它懂得我與家鄉的依戀和愛。
我輕輕地問候家鄉,輕輕地撫摩田埂上散落的青石。他們是黑暗中隕落的星辰,一瞬間便滑落到這里,在平凡的家鄉的懷中,訴說著它們的經歷。我撫過那滑滑的沒有棱角的青石,這種熟悉的感覺,就仿佛撫過身上的紐扣。是的,我對家鄉太熟悉了!
我生在這里,長在這里,家鄉,用她甘美的乳汁哺育了我強健的身軀;家鄉,用她美妙的歌喉培育了我對美的渴求;家鄉,用她的偉大的愛筑就了我對人類思想的探索。我如何才能報答她?然而,我卻將要離開,為了知識,為了美好的事物,為了用強健的身軀為祖國作貢獻。我竟然沒有辦法留下來陪伴她!我無法用她給予我的雙眼和審美能力來欣賞她。
時代在變遷,家鄉還是守著這一方山水。雨中,凝聚著我對她的愛,感恩和愧疚,于是,我靜靜地立著,與她作一次心的交談,讓我慢慢走,欣賞她的美。
雨漸漸淋濕了我與家鄉,但我舍不得離去。天邊吹來一陣涼風,仿佛是一只青鳥,帶領著我走進家鄉的心坎。
一輩子無法忘懷情,一生都還不了的情,一世都訴不盡的情。我愿永遠躺在她懷中,傾聽她的心跳。
家鄉的霧家鄉的霧的說說篇九
在這世界的每個人心中,都懷著一種對家鄉的難言的情懷。那是難舍的,不可分離的,就像一棵樹一樣,無論它的枝葉向何處發展,根須仍舊與大地緊緊相連。就像孩子與母親一樣,無論孩子走的多遠,他與母親的心仍然緊緊牽掛在一起。正如我們和家鄉的關系,也是這樣的親密不可分。
為了讓我們班的同學們更加的親近家鄉,了解家鄉,老師們組織了一次特別之旅——參觀我們諸暨名人陳道政的故居。
出行的那天,天氣晴,不冷也不熱,讓人舒服得恰好。空氣也清清爽爽的,帶著些泥土,樹葉,油菜花的香味,那是暖春時節特有的氣息。薄薄的陽光灑在地上,成片成片的,同學們排著隊,臉上掛著笑,井然有序地登上校車,踏上了體驗家鄉的旅程。
在鄉村小路上,校車不緊不慢的前進著,時不時的顛了幾下。身后傳來小女生興奮的竊竊私語,透露出孩子們滿心的期待。我把車窗打開,任風柔柔地吹拂我的臉頰,吹起我的發絲。窗外的風景徐徐地往后退去,那汪綠水映著青山,那抹紅花襯著綠樹,孩子們的瞳孔里滿是春色。校車繼續顛著,卻不令人感到厭煩,反而讓人覺得是在搖籃里。沒過幾分鐘,便到了我們的目的地--陳道政故居。一邁進大門,我們便嗅到了一陣古樸的氣息,是這所故居所散發出來的。 歲月的磨練,使這棟四合院式的宅子顯得愈發蒼桑,也顯得越發的有內涵。又因為這棟宅子原先的主人的緣故,又讓人覺得帶著些文人的氣息。
宅子四面環合,分為上下兩層,黛瓦白墻。宅子懷抱著的是院子,院子寬而敞,地面略有破損卻很干凈。院中有一石,大約只有人膝蓋那么高。殘破的井壁長著青綠色的青苔,偶爾還有幾塊黃色裸露出來,那是水泥剝落后露出的.黃磚。井中的水極綠,甚至綠得有些發黑,井水靜靜的,像一只深邃的眸子。井旁的一株古樹長得又高又大,像是經歷了許多的歲月。枝葉與枝葉之間沒有一絲空隙。一陣風吹來葉子與葉子之間相互摩挲,發出沙沙的聲響。每片葉子好似一個美妙的音符,組成了一首和諧的樂曲。
在我沉醉于眼前之景時,耳畔忽然響起了一陣響亮整齊的朗誦聲,那是同學們在來之前就準備好的小表演。聲音時而高昂,時而婉轉。整個世界都寧靜了下來,風不吹了,樹枝不晃動了,小鳥也停止了私語,仿佛它們都在靜靜凝著。
回程的路上,客車依舊顛個不停,田間的光景依舊燦爛,一切仿佛未曾改變。然而,我們知道,我們對家鄉的理解更透,感情更深,更加知家鄉,愛家鄉了。原來,家鄉這般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