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設計和課件制作教學設計和課件的區別篇一
為促進教師更好地掌握教育教學理論,進一步熟悉課程標準、提高教師處理教材、合理選擇教法、學法的實際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水平,更新教師教學手段,提高教師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水平,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根據省、市、縣關于開展教師"崗位練兵"活動的有關通知要求,結合我校"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學校決定舉行教學設計和課件制作比賽。
1、領導小組
組長:劉秋林
副組長:劉麟
成員:張金林、蘭石橋、孟江
2、工作小組
組長:劉麟
副組長:張金林、蘭石橋
成員:丘林生、鐘洪海、鄭火火、孟江、潘花、王俊
全校45周歲以下全體科任教師(學校將按績效考核方案進行考核)
任課老師所任教科目的相關課題,課型不限
1、教學設計
(1)教學內容分析:分析具體的教學內容及其地位和教育功能。
(2)學生學習情況分析:分析學生學習該內容的認知起點、學習興趣、學習障礙、學習難度等。
(3)設計思想:根據教師自身特點和學校實際教學條件,結合教學內容,依據高效課堂"充分預習、自主合作、少講精練、限時激勵、當堂檢測"的原則,概述教學過程中擬實踐的教育理念、教學原則、教學方法。
(4)教學目標:依據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對教學目標進行描述,注意將三維教學目標有機地聯系在一起。
(5)教學重點和難點:說明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
(6)教學過程設計: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針對教學內容、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學媒體(含資源)的分析,描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力求做到: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體驗,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主要特征;教學中既注重學科基本能力的培養和基礎知識的掌握,又注重學科思想與方法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較好地體現過程性評價對學生發展作用,體現教師有效的指導;突出教學內容重點、巧破難點,內容安排合理、有序,容量安排恰當;教學媒體使用適時、適量、適度,教學設計體現創新性和可操作性;教學課件的設計要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突出實用性。
(7)教學小結與反思:重點總結反思教學設計的特色和亮點。
2、課件制作
(2)課件需完全自主制作,不允許抄襲、修改、剽竊他人作品。
(3)內容科學、表述準確、術語規范。內容呈現的結構應能符合學習認知規律,滿足教學要求;素材選用適當,表現方式簡捷合理。
(4)構圖合理,色彩協調,風格統一;視頻、動畫形象生動,聲畫同步,有感染力。應與教學藝術相融合,具有美感,教學有創意,課件有新意。
(5)課件的片頭應出現規范的課程或知識點名稱,樣式不限。
(6)易用性:操作簡便,可直接使用。
1、5月3日——5月6日,宣傳動員;
2、5月9日——26日,全體參加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和課件制作;
4、5月30日——6月3日,由比賽領導小組組織評選、表彰。
教學設計、課件制作比賽各設一等獎3名(各獎勵績效分40分)、二等獎6名(各獎勵績效分30分)、三等獎9名(各獎勵績效分20分)。
教學設計和課件制作教學設計和課件的區別篇二
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積極建構“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的課堂教學模式,大力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促使教師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技能,充分調動我校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熱情。
1979年1月1日后出生的所有青年教師。
分組分科命題,賽后集中評比。語文、數學、英語在崇德樓3樓計算機房
1月7日(周三)下午3:00開始。
(一)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符合課程標準要求、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狀況,體現對學生知識、能力、情感與思維等方面的發展要求。行為動詞使用準確。
2.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把握準確,分析清楚;學生學習水平表述、學習習慣和能力分析準確、切合實際。
3.教學過程設計層次分明,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各個教學流程之間有設計意圖的表述,能反映教學內容、師生互動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4.教學方法選用適當,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有利于教學難點的解決,有利于教學重點的突出,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激發。
5.注重形成性評價,能夠合理地設計出衡量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評價方法和手段。
6.文檔內容完整,條理清楚,格式美觀整齊;文字、符號、單位和公式符合國家標準,文字敘述簡潔、明了,字體和圖表等運用恰當。
(二)課件制作
2.課件的取材適宜,內容科學、正確、規范。
3.課件的設計新穎,使用恰當,在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啟發性,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4.操作簡便、快捷,交互方便,適用于教學。
5.畫面設計美觀,有一定的藝術性。
1、由教務處組織評委評分(評委名單另行通知)。
2、評分時課件去掉老師真實信息,采用編號;
3、根據比賽成績評比出一、二等獎。
教學設計和課件制作教學設計和課件的區別篇三
為了檢驗和提高我校青年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及應用能力,同時給青年教師一個實踐、提高和展現自我的機會,提供一個交流多媒體課件制作經驗的平臺,豐富課余文化生活,為州徐市課件制作大賽推薦選手,結合我校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面向全校舉辦多媒體課件制作大賽。
主要面向我校全體青年教師(78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其他老師也可自愿參加。
作品上交截止時間:20xx年6月20日
1、作品具有實用性、穩定性和兼容性。作品在基本配置的電腦(windowsxp系統,內存256兆,cpu 2.0mhz)中能順利運行,無意外中斷;響應及時有效,無錯誤鏈接或空鏈接。如需對電腦的配置特別要求,請提前告知。
2、教學定位明確。教學目標與學習對象明確,能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能結合實際深入淺出地分析問題,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3、組織結構清晰。符合教學內容內在邏輯體系,體現認知規律。
4、作品具有一定的技術性。作品應體現一定層次的技術水平,突出我校教學特色;針對教學內容恰當選擇和使用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等各種媒體表現形式。
5、作品具有創新性。能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創新。
6、作品美觀大方、布局合理。界面整體風格統一,符合學科與年級特點,色彩協調,布局合理,層次清晰,簡潔美觀,可控性、交互性強,界面直觀、友好。
7、作品符合科學性和規范性。內容準確,無科學性錯誤;語言、文字和符號規范。
8、不抄襲、剽竊。
1、參賽選手把課件打包,詳細列出作品所屬科目,使用年級,教學內容章、節,教學內容的類型(如:課堂演示型,訓練復習型、模擬實驗型等),課件制作工具,文件的大小,運行環境的要求等詳細信息。
2、參賽者將課件打包后用移動硬盤把參賽課件拷好,然后在課件作品上交時間段(2013年6月20日之前)交到電教信息中心辦公室。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xxx。
3、電教中心將邀請評委對參賽作品進行技術測試、作品思想內容的審核,并對參賽作品打分,最終按一定比例計入基本功大賽總成績。
4、選出若干特別優秀的作品報送市電教館參加市級評比。
其他未盡事宜將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