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年包餃子小學生小年包餃子活動篇一
大年初一,有親自從遠方來,我們大家全都聚集在外婆家,高高興興過大年。中午又像往年一樣要吃餃子。
外婆在廚房張羅大鼓:做餃子皮、剁肉餡、包餃……忙得不亦樂乎。我擔心外婆累壞了,便主動請求幫忙,外婆心疼我,但經不住我的請求,答應了。
我吃過餃子,看過別人包餃子,卻沒有親手動過,這回我可得大顯身手了。我隨手拿了一張餃子皮,用勺子舀了滿滿一勺肉餡放在餃子皮上。我心里十分得意:嘿嘿,沒學就會,天才啊!
正在我得意非凡的時候,那肉餡就像個不聽話的孩子,讓我束手無策:當我把左邊的皮捏好,肉餡從右邊鉆了出來;等我捏好右邊的皮,肉餡又從左邊逃了出來。這可讓我為難了,怎么辦才好呢?我左思右想,傷透了腦筋,還是一點頭緒也沒有。
正在我疑惑不解的時候,姐姐看到了我這般模樣,無奈的說:“我的小妹妹啊,用腦子想想,少放點餡兒,不就不會多出來了嗎?”說得對呀,我怎么沒有想到呢,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我找姐姐說的,放回一半肉餡,包起了人生的第一個餃子。大功完成,但是不太對勁,因為我根本不會捏餃子的先后順序,包的就是個“四不像”。外婆在一旁耐心的教我,可是我怎么都學不會,凡是不能強求,這是沒有辦法的,我包的“四不像”只好自個兒吃了。
我雖然包得是四不像,但這是我第一次包的餃子,它凝聚了我的心血。嚼著它,這碗“四不像餃子”別提有多好吃了!
新年包餃子小學生小年包餃子活動篇二
水餃—是中國人過春節時必不可少的食物。
今天,是一年當中的最后一天,我玩回來時,媽媽正在包餃子,我就湊上去學著包,只見媽媽包出的餃子一個個的,活像一排小元寶,我怕包不好,就先拿搟面杖搟餃子皮。
我從桌子上取了一個面團,先往桌子上摁了一下,面團變扁了,再用搟面杖把它搟成圓片,雖然不那么圓,但搟薄了就好了嘛!再往面片上放一些餡,用手把面片對角一折,從頭到尾捏到一起,哈哈,像新月一樣的小餃子包成了。
但是,它的形狀與媽媽包出來的餃子比起來丑多了,不行,再來一個!這回我多加了餡,餃子也變得豐滿了一些!我耐心地包了起來,一個比一個漂亮,花邊整齊,亭亭玉立。我心里那高興勁就不用提了,媽媽也表揚我學得快,包得好。
這時,鄰居家的鞭炮聲響了,在這個美麗、祥和的日子里,我學會了包水餃,我興奮極了。
凡事都要用心學習,否則,再小的事也學不會、做不成。
新年包餃子小學生小年包餃子活動篇三
今天是大年二十三,傳統包餃子吃餃子的日子,小區物業特意為小區的老年人舉辦了包餃子比賽。
“咚咚鏘,咚咚鏘,咚鏘咚鏘咚咚鏘”隨著一陣激烈的鑼鼓聲響,一場別開生面的包餃子大賽開始了。
會場布置在小區中央,呈一個日字形,周圍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彩帶。參加比賽的爺爺奶奶陸續進場,個個神采奕奕,胸有成竹。比賽共分為八組,分別是開心組、美麗組、長壽組、平安組等。
比賽開始了,各個組的選手互不相讓,井井有條。瞧!美麗組的那位老奶奶包餃子的動作多么嫻熟啊!左手攥著勺子,右手托著面皮,包一個餃子僅需三秒鐘,一個個餃子在她手中猶如變魔術般行云流水地操作著。不一會兒,一個個餃子排著整齊的隊伍,都在咧著嘴沖奶奶笑呢。長壽組的爺爺也不甘示弱,“唰唰唰”一張面皮就搟好了,既薄又圓,一個人搟,三個人都來不及包呢!
別開生面的餃子比賽結束了,我感觸很多,現在我們國家上至中央,下至社區,都對老人給予了各種關愛,組織了各種活動,豐富他們的老年生活。最美不過夕陽紅,我也衷心的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們平安幸福,健康長壽!
新年包餃子小學生小年包餃子活動篇四
“哈哈哈”笑聲從我們班傳了出去,你一定很想知道我們在干嗎吧!
告訴你吧,我們正在舉行元旦“包餃子”比賽。
瞧!
我們班的'王俊超同學那一組,她們包起來很認真,雖然你們看到的她還是個孩子,但是她比大人包餃子都好。所以,我班同學都稱她“包餃子大王”呢!
再看看我們那個組,分工多明確呀!
有的搟面,有的包餃子,而且我們包的餡兒也是一點點,就是皮太厚了。到最后,我們包完一數,啊!
才包了六十多個?我們組員都已經快被氣暈了。
不到半個小時,全班同學都停手了,我們大功告成。再看看同學的餃子,有傳統的長餃子,圓餃子,更有同學獨創的太陽餃子,元旦餃子,螃蟹餃子……各種各樣,漂亮極了。
餃子終于出鍋了,肉香撲鼻而來。同學們都抄起筷子吃了起來,教室里彌漫著餃子的香味。“好吃,太好吃了!”“吃自己包的餃子,感覺就是不一樣!”教室里蕩漾著歡樂的氣氛。此時此刻,比賽的結果已經不再重要,同學們都在享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享受著成功的喜悅。真希望學校能多組織一些像這樣有實際意義的活動,來豐富我們的課余生活,提高我們的生活能力。
新年包餃子小學生小年包餃子活動篇五
大年初一,我們全家到外婆家,高高興興的過大年,中午又要像去年一樣包餃子吃。
外婆在廚房忙著:做餃子皮、剁肉餡、包餃子,忙得不亦樂乎。
我看過別人包餃子,吃過餃子,卻沒有自己動手包過。我隨便拿勒一塊餃子皮,用勺子舀了一勺滿滿肉餡,放在餃子皮上,用手捏好。就在這時候,我得意極了,正在我得意的時候,餃子就不聽話了,肉餡就從左邊鉆了出來,我把左邊的皮捏好,肉餡又從右邊鉆了出來,這可為難我了。
正在我為難的時候,爸爸說:“我的乖女兒啊,用腦子想想,不會放少點肉餡嗎?”對啊!我怎么沒想到。我拿掉了一點肉餡,包起餃子,大功告成!可是我根本就不會包餃子,包得就是個“丑八怪”。
外婆在一旁教我,可我怎么也學不會,沒辦法,我包得“丑八怪”只好自己吃了。
餃子雖然有點丑,但這是我親手包的,吃下去,別提有多高興了!
新年包餃子小學生小年包餃子活動篇六
雙休日到了,外婆從青島回來了。我閑著沒事干,忽然想到外婆會做餃子,并且她做得餃子又大又鮮美,我便讓外婆教我包餃子。
我原以為包餃子很簡單,只要把肉包進餃皮里就可以了,可外婆告訴我,包餃子是有技巧的,不專心學是不會的。
外婆見我對自已十分有信心,便開始教我該怎么包,讓我看著她。只見外婆左手拿著餃皮,右手的食指沾了一點兒水,沿著餃皮的邊緣畫了一個圈,再把一些肉,菜醬放到餃皮的中間位置,然后用手把餃皮的一角捏緊,又把另一角也捏緊,再一直往上捏,這樣,一個餃子就包好了。
我看了,興奮地拿起餃皮,說:“就這么簡單呀!”然后,照著外婆的樣子做了起來,沒想到剛包完第一個肉汁就擠了出來,害得我手上都是肉汁。我氣得直跺腳。外婆見了,笑著說:“我說過包餃子是有技巧的,你這樣不懂技巧亂做是不行的。”我急忙去向外婆請教。原來,這個技巧十分簡單,就是水放少點兒,肉、菜醬也放少點兒,這樣肉汁就不會擠出來了。于是,我照著外婆教我的技巧又做了一遍,終于包成了一個沒露餡兒的餃子。
盡管我包得餃子沒有外婆包得那么飽滿,但吃著自已做得餃子,心里美滋滋的。
新年包餃子小學生小年包餃子活動篇七
每個人的家庭都各有不同。我的家就是個幸福的大家庭。
每年過春節的時候,我們家有個傳統,那就是包餃子。媽媽和嬸嬸早早準備好了材料:和好的面,菜肉餡,以及案板、搟面杖。
開始包餃子了!媽媽坐在沙發上,開始揉面,然后揪成小劑子,用搟面杖搟成圓圓的餃子皮。爺爺、爸爸和嬸嬸搬來小椅子,大家圍坐在方桌旁,個個摩拳擦掌,準備一展身手。
我也躍躍欲試,把手洗干凈,學著爺爺的樣子,揪了一小團面,放在手心里搓。可看著容易,到我手里,面團不是大了,就是小了。爺爺急忙趕來幫忙。我就跟著爺爺一起,把面團搓成小團。大叔只管把它搟成薄薄的皮,然后就是流水線上的最后一道工序——包餃子了。媽、爸,還嬸嬸,嫻熟地加肉餡,捏緊皮,還捏出很多褶子,像芭蕾舞演員的裙擺,很漂亮。
一家人在其樂融融的氣氛中包出了很多美味的餃子,煮熟了,端上餐桌。我們三下五除二,不一會兒就干了個精光。
一次包餃子,一次港灣里的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