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端午的粽子字端午的粽子字篇一
“粽葉買好了嗎?”“買好了!”“糯米買好了嗎?”“ok了!”“蜜棗買了嗎?”“當然買了”。
粽葉一插,蓋在“漏斗”上,結果由于粽葉太小,蓋不滿。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跟粽子“硬斗”最后粽子灑了一地,“身體”也全軍覆沒了。
和粽葉“搖身一變”成了胖乎乎的“粽子小姐”。再過兩小時就可以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嘍!想到這里我心里甜滋滋的。
這就是包粽子的過程!
端午的粽子字端午的粽子字篇二
隨著夏季的到來,在不知不覺中,端午節的氣息漸漸的濃了。大街上、超市里,隨處可見精美的粽子,花樣甚多。有桶狀的竹桶粽子,還有三角式的三角粽子,還有制作好的粽糕和粽飯。總之一條,就讓你垂涎三尺,百吃不厭。每年,我們總是吃奶奶爺爺包好的粽子,每次包粽子,他們都累得腰酸背痛。
本周,我們的家庭小課堂一致決定包粽子。
我就想,我一定要學會包粽子,好讓端午節的時候,爺爺奶奶休息一下,讓家人品嘗我自己做的粽子,和家人一起分享快樂。
周五下午放學后,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到了孔阿姨家。一進門就看見孔阿姨早就把材料準備好了。只見地板上有兩個盆,一個盆子里用水泡著糯米、大棗、花生……等等粽子餡兒,真是多種多樣;另一個盆子里裝著幾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和一大堆粽葉。那些粽葉和材料似乎正在向我們招手,我們迫不及待地放下書包,沖進洗手間洗完手,懷著期待的心情圍坐在盆子的周圍,聽孔阿姨講解,看孔阿姨包粽子。
只見孔阿姨左手拿起一片粽葉,用右手輕輕捏住粽葉尖,把粽葉卷成圓錐形,圓錐形的底部只留一點兒細縫為止,先放一些糯米墊底,然后放上幾顆花生米,和一瓣大棗,再鋪上一層糯米,最后用水在上面澆一澆,等水漏完了,就把上面剩余的粽葉蓋在糯米的上面,接著全部都纏繞著包在三角形的立體上,直到沒有縫隙為止,這樣,一個粽子的雛形就出來了。然后,再用棉線把粽子捆上,防止粽葉散開,里面的粽子餡兒漏出來。就這樣,一個精致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觀察的很仔細,覺得超級簡單,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于是我就搶先拿起一片粽葉,學著孔阿姨的樣子,開始包了起來。
我每次包粽子時,總是都快包好了,卻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一個大縫隙,餡兒全都從縫隙里逃走了。原來,包粽子并不是那么簡單呀!我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眼高手低。我包了好久都沒有包成一個,就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一樣,把粽葉一扔,坐在凳子上,呼哧呼哧直喘粗氣,干脆不包了。
孔阿姨看見了,語重心長地說:“別泄氣,我之前也不會,我今天研究了整整一個下午,才包好了那么幾個。”我一聽,連大人都費了這么長時間才學會,我這才剛開始,一定要努力加油,把粽子包得漂漂亮亮的!經過我反復試驗,我終于知道了我的粽子為什么老是露餡了。原來,我每次包粽子,到快包好的時候,手就很酸了,總會不由自主的放松,粽子就會趁機張開大嘴,把肚子里的餡兒吐出來了。我知道了這個原因以后,在手酸的時候,忍住酸痛不松手,這樣我的粽子就不會再露餡了。哈哈!我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我包粽子越來越快,我數了數,我一共包成功了七個粽子呢!我觀察我的寶貝粽子,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用了兩片粽葉,有的用了一片粽葉,洋相百出,非常好笑。我發現有一個竟然用了四片粽葉,里頭的餡兒不多,可是皮夠厚的,包得挺光溜,像一個大胖子。一股淡淡的清香味直沖我的鼻孔,我貪婪地看著它們,真盼望著趕緊把這些粽子煮了,好讓我嘗到自己的成果。
本周的家庭小課堂非常成功。我們不僅體驗了包粽子的快樂,還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去親身體驗,才能知道它的辛苦,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只要努力,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端午的粽子字端午的粽子字篇三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最吸引人的就是包粽子了。
當日,媽媽準備好了香菇、蝦米、蘿卜干、大蒜、干貝、綠豆、花生、還有黑糯米和白糯米等材料準備包粽子。
首先,媽媽把竹葉放在水里泡上幾個小時,然后洗干凈晾著。其次,把各色各樣的豆子和黑米都泡上大約五個小時,把糯米洗干凈,再把香菇、大蒜和蘿卜干放到油鍋里炒香,接著,就把這些材料和糯米攪拌均勻,放調料調味。這些準備工作做好后,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
包粽子的時候,要先把竹葉折成像三角形一樣的斗形狀,再往最底層放一點攪拌好的糯米,第二層放一小勺黑米,第三層放一塊淹制好的五花肉,最上面一層再放白糯米填滿,之后把另一頭的竹葉折好,捆成一個四角形狀的粽子,用繩子捆緊,一個可愛的粽子就做成了。
幾個鐘頭后,媽媽把所有的粽子全部包完了。
接下來是煮粽子。媽媽把粽子放進鍋里,加上浸到粽子八分滿的水,最好要漫過粽子。熬煮一個小時左右,打開鍋蓋,濃濃的粽香和糯米的清香撲面而來,真是“粽香艾香滿堂飄”哦。
看著媽媽從鍋里提出粽子,我不由得咽了下口水,真想趕緊嘗一口。
剝開翠綠的竹葉,白色的糯米中間夾著一層黑米——這黑白分明的粽子映入眼簾,“色香味”俱全;咬上一口,滿嘴留香。真是大飽口福了!
端午的粽子字端午的粽子字篇四
翠綠的葦葉包著晶瑩剔透的糯米,再加上潔白的砂糖,這就是端午節一道獨特的風景——粽子。
賽龍舟、五彩繩、桃樹枝、插艾蒿,這都是端午節的習俗。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年輕人都不喜歡做了,但是只要一提到端午節,人們第一個還是想到粽子,吃粽子是解不開的一個情結。
蘆葦的清香,蔗糖的甘甜,糯粘的口感,這些都是粽子獨有的魅力。我呢,歷來對這些古老的傳統食品就是“來者不拒”,我是很喜歡吃粽子的。
粽子,人們俗稱“掙子”,諧音“掙”,寓意著掙大錢,寄托了美好的愿望。所以開業的時候,每一個門店都要買兩個大粽子掛上,喜慶吉祥,期盼著開門大吉掙得多掙大錢。
我們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他力主聯齊抗秦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后流放,當國家滅亡的時候他就投汨羅江自殺了。人們為了不讓魚吃他的尸體,就包了粽子給魚吃。從此,就演變成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的粽子讓我懂得了愛國的道理,讓我知道了對富裕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很喜歡端午節的粽子。
端午的粽子字端午的粽子字篇五
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每年這一天,我們都會伴著賽龍舟的鑼鼓,吃著軟糯糯的粽子,到處都是一片歡騰的樣子。
端午節的早上,我剛一起床,就看見門上插了一些艾葉,據說五月為惡日,可驅邪除穢。這時,媽媽已經在廚房喊我吃早飯了,我一路小跑,來到廚房,只見餐桌上放滿了剝好的粽子和咸鴨蛋,還有一些白糖,我迫不及待在散發著撲鼻香氣的粽子上均勻的撒上一些白糖,然后咬了一口,真好吃!
下午的時候,媽媽還要包一些粽子,于是我好奇的湊上前看媽媽包粽子,在包粽子前,媽媽先在糯米里,依次放下一些花生、黑豆、肉……等材料攪勻,接著,媽媽把粽子葉折成三角形,流下一個空洞,放一些糯米和餡兒,然后又把糯米添滿,再將粽子葉包在糯米上,用線一綁,就形成了一個小腳行的粽子。樣子很可愛,我也來幫忙,可是我包了好久,還是沒有媽媽包得好看,最后直到做得糯米沒了,餡料空了,才停下來。我望著一個個粽子,饞得直流口水。媽媽把包好的粽子一個一個地放入鍋里,上面放了許多的咸鴨蛋,媽媽說:這樣煮出來的咸鴨蛋好吃。接著再放入一些水,就開始燒了起來,一會兒,就聞到了一陣陣撲鼻而來的香味,彌漫了整個廚房,屋子里,院子里頓時都彌漫著粽子葉和粽子的香氣,媽媽告訴我晚上粽子要放在爐子上,燜整整一個晚上。我只有耐心地等待。
爸爸對我說,端午節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不愿離開生他養他的故土,為了祖國,為了民族,投江殉國。我想,愛國主義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著國家和民族的團結支柱,屈原精神的偉大,在于他心憂天下,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家鄉的端午節實在是有趣極了,我喜歡吃端午粽子,也喜愛過端午!
端午的粽子字端午的粽子字篇六
一看見大院樓下坐滿了提著一只桶的阿姨和奶奶,我就明白端午節沒幾天就要到了。因為只有這個時候,常年甩著手在樓下散步的她們會變成忙活得不得了的“織女”,給我們整個大院里的人們包端午節必吃的一種食物——粽子。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家鄉是一定會吃粽子的。然而,粽子不是每家每戶都有人會包的。我們大院里的阿姨和奶奶們,平日里是喜歡多管閑事的“八婆”,在這個日子里,卻變成了喜歡樂于助人的好人,她們會笑盈盈地接過你交給她們的裝有粽葉和糯米的桶,一字排開坐在大院樓下進行“編織”,一個不會包粽子也許要包上好幾天的粽子,在她們的巧手下,一兩個小時全部搞定。
還有的熱心阿姨,她們會邀請你提著她們為你包好的粽子,去她們家用專門的鍋,把握時間將粽子煮成一咬下去就滿口留香的粽子。這一環節如果是不懂粽子如何煮的人,也許就會將粽子煮成半生不熟的狀態,將一桶包好的粽子給浪費掉了。
每年到了端午節的這個時候,往日里對那些喜歡議論是是非非的阿姨奶奶們的積怨也一并在她們的熱情下融化散開了。她們雖然喜歡八卦,但她們包的粽子是真的好吃。如果我不是腸胃不怎么好的話,我一次就能吃兩三個。
端午節來我家的客人也愛吃這些粽子,每次吃了之后會問我媽媽是怎么做的,媽媽告訴她們是大院里的阿姨奶奶們幫忙做的后,她們也會想要那些阿姨奶奶們幫忙包粽子,而每一次媽媽不好意思說明白的請求,那些阿姨奶奶們都笑盈盈地接過,一會兒就包好了,從不覺得麻煩。
我不知道未來我或者我的媽媽會不會包粽子,但這些阿姨奶奶們包的粽子是真的好吃,而且她們的好也融化了我對她們的積怨,粽子似乎是專門來化解一切的禮物。
端午的粽子字端午的粽子字篇七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一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的,是不是有型的。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的粽子字端午的粽子字篇八
第一次包粽子,就像背著千斤重的貨物在茫茫田野下行走一樣,我覺得好困難。
過了幾分鐘,舅舅用威嚴的語氣把我叫下樓去包粽子,我才依依不舍地把電腦關機了。
在學包粽子的進程中,我總是一邊包一邊被媽媽輕聲責備:“包就包好一點,別這樣心猿意馬的。多看看,多問問,多學學,未來呀,外婆、我和你舅媽都老得做不動了,每年的端午節還不都是要你親 手包粽子嗎?”好可怕的聲響啊!我不得不默默搖頭起來。
粽子都包完了,她們包得既快又好,都是整劃一齊的。而我包的粽子卻是七歪八倒的,真是要多好看有多好看呀!后來,從來做事嚴謹的媽媽又把我包的粽子逐一拆開來,接著她更耐煩地教我重包一遍 ,直到把一切的粽子都包得方方正正為止。
經過這次考驗,我想:今后我會把粽子包好的,不管在哪個方面,我一定要想方設法超越他人,努力成為一個任何時分都是自食其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