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博物館字篇一
陜西省歷史博物館是一個占地1萬多平方米的博物館,那里的歷史文物不計其數(shù),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知識的寶庫。從藍田人、大荔人、先周(即夏朝、商朝)、西周起,到秦、漢,再到隋、唐、宋,最后到元、明,每一樣,都是無價之寶。
正好,今天外邊的天氣不太好,不適合在外邊活動。我和媽媽便“明智”地選擇了再去一次陜西省歷史博物館。
館中有幾件藏品令我印象尤其深刻。它們是:獨孤信的多面體煤一精一組印、白地黑彩玉壺春瓶、白釉“官”字款五瓣碟、獸首瑪瑙杯和舞馬銜杯紋銀壺。
“白地黑彩玉壺春瓶”,這個名兒可真長呀!白釉“官”字款五瓣碟,這個名字似乎更長。這兩件文物不有名,也沒有太多的歷史背景,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顏色素凈、形態(tài)優(yōu)美。我正是被這它們美麗的形狀和素雅的色彩所吸引。真的很好看!一個是白地瓶上描黑紋,一個是白瓷盤中刻梅花。我站在玻璃柜前,翻來覆去地看著它們,直到媽媽開始催我了,才肯離開。
那塊紅色的、十四面的“石頭”吸引了我的目光。這又是啥?我走近一看,嚇得跳了起來!這就是“中國第一老丈人” 獨孤信的多面體煤精組印!我在雜志《博物》上看到過它,記下了它的名字。這個獨孤信可真的不得了:他有七個女兒,大女兒是北周明帝的夫人、七女兒是楊堅的妻子,四女兒嫁給了李淵的爸爸!他一定肩上有各種各樣的官職,才會有這么多頭銜吧。
我們又到了大唐遺寶館,這個館的由來十分值得一提。1970年,西安的一個工地上,一群工人在打地基。突然,他們的工具敲在了一個土中的大陶器上。工人們立刻挖出了它,打開后,看見里面全是文物,他們立刻打電話找來陜博的文物負責人,拿走了這些文物。后來,他們又挖出了兩個同樣的陶罐,它們中的文物,單獨放在大唐遺寶館。神奇的是,這三個陶罐就在市區(qū),埋在離地面八十厘米的地方,一千多年來,竟然無人發(fā)現(xiàn)。
大唐遺寶館里的獸首瑪瑙杯和舞馬銜杯紋銀壺,都是鎮(zhèn)館之寶。它們不可以被拿到外面展出。它們做工精細、原料上好,都是難得的好寶貝。獸首瑪瑙杯最早出現(xiàn)在胡人的畫上,這個杯,體現(xiàn)了唐代文化的包容。而舞馬銜杯紋銀壺,表現(xiàn)了唐玄宗時代的一種消失的禮儀,在宴會上,舞馬口銜酒杯,為皇帝倒酒。它們做工精湛,讓我驚嘆。
說陜博是個知識寶庫,不如說是一片海洋,它是我們偉大祖先的智慧結(jié)晶,它向我們展現(xiàn)了華夏文明的源遠流長。
博物館字篇二
太陽慢慢地從東方的地平線上緩緩升起,快樂的一天又重新開始了! 今天我們要去博物館參觀,看看我們國家燦爛而又輝煌的歷史文化和文物!
上海博物館是中國四大博物館之一。它的規(guī)模非常大。它總體分成十多個館,有古代家具館,有暫得樓陶瓷珍藏,還有民族風俗館······等等。
首先我們?nèi)サ氖乔嚆~器館。其中有一個鎮(zhèn)館之寶,叫大克鼎。它的模樣有一莊嚴的感覺。兩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由于時間的流逝,再加上長時間被埋在土里的緣故,給它增添了一絲銅綠,加上了一抹古老悠久的味道,更是給人增添一種神秘的感覺!這個館里還有許多青銅器,讓我們眼花繚亂。
最后我們?nèi)チ斯糯衿黟^。古人把玉器看得最重。以配玉的顏色、硬度、品種來看這個人的地位。他們認為玉是人與神溝通的神器,甚至認為食玉能益壽成仙,所以玉器件件都雕刻的精美華麗。其中有一件玉如意特別漂亮。這件玉如意通體雪白,白得就像日曲卡雪山上終年不化的積雪。兩頭的花紋雕刻得非常精美,讓人不禁停下腳步來細細觀看這件簡直讓人贊不絕口的工藝品。
太陽就要落山了,把最后一抹陽光灑下來,穿過窗戶。我們也結(jié)束了一次愉快的博物館之旅 。下一次我還要去博物館,去看看那些沒有去過的館,去了解我們國家歷史文化,去看看我們國家歷史保護文物。
這真是一次愉快而又有趣的博物館之旅呀!
篇二:游上海博物館_
期待已久的暑假終于到來了,我要去大上海博物館的計劃要實現(xiàn)啦。
我迫不及待的從安檢口進入,爸爸帶著我找到了導(dǎo)航圖,清晰的了解到上海博物館真大啊,陳列面積有12000平方米。它分四層,一樓為中國古代青銅館、中國古代雕塑館,二樓為中國古代陶瓷館,三樓為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繪畫館、中國歷代璽印館,四樓為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歷代錢幣館、中國明清家具館、中國少數(shù)民族工藝館和中國明清家具館。
爸爸帶著我首先去租了一個解說器,我們進入了青銅館。這里的青銅器很多啊,大的,小的,方的,圓的。解說器說從商,西周,春秋,戰(zhàn)國等各個時期的青銅器都藏有。忽然,我眼前一亮,難道這就是“尋寶記”中說到的鎮(zhèn)館之寶“大克鼎”嗎?沒錯,解說器說,現(xiàn)存西周青銅器中第二大器“大克鼎”是于1890年在陜西扶風出土,重公斤。最為珍貴的是它內(nèi)腹壁鑄銘文290個字,記載了大貴族頌揚其祖先師華父輔助周王的功德、周夷王賞賜他命服、土地及奴隸等史實。太偉大了!我驚嘆古人的智慧與造詣。
接著我們來到了陶瓷館,我邊走邊聽解說,造型各異的陶瓷讓我目不暇接,最吸引眼球的“唐三彩”讓我停了下來,聽解說道,以前的唐三彩主要是作為陪葬品,以馬的形象最為生動,而駱駝也很常見。眼前的這尊駱駝馱著貨物,在行進中仰首嘶鳴,兩只駝峰左右分開,這形象的特征,被永恒地保留下來。
我們又細細地游看了古色古香的明清家具館,充滿民族色彩的少數(shù)民族館......這些展示我們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窗口,讓我受益匪淺。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從大上海博物館,我了解到了我們祖國的博大,我們民族的優(yōu)秀。我愛上海博物館!
篇三:參觀上海博物館_
2月14日,我和爸爸媽媽去上海博物館。
我們坐了車子又坐了地鐵,終于到了。我們先去借了兩個講解器,我開始覺得熱了,就把外套寄存了起來。我們先去青銅器展館,參觀了150件精品青銅器,其中最早的青銅器是商朝初年制造的。據(jù)我所知,商末周初就是青銅器制造的顛峰,在這個青銅器的黃金年代,上海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大克鼎”誕生了。大克鼎是一個叫克的人在滅商興周的戰(zhàn)爭中立了大功,周天子就賜給他許多土地、牲口和奴隸,于是,克就造了這樽鼎,以感謝祖先的靈魂。
好了,參觀完青銅器,我們又去了臨時展館,我們在那兒轉(zhuǎn)了一圈,就出去了,我們又去了陶瓷展館,在陶瓷展館里知道了陶瓷是由泥巴經(jīng)過1000度左右的溫度烤出來的。我看了唐代的彩陶馬,說“比我畫的還好看!”爸爸說:“當然了,要不然它是不會被展出的。”我們又來看了瓷器之都——景德鎮(zhèn)的許多瓷器。其中有一個瓷器上面畫著彩色的劉備招親圖。我就奇怪了,制造者是如何將顏色“染”上去的呢?我也很不解。我還得知了景德鎮(zhèn)本來是一個無名小村莊,后因瓷器做得好,宋朝的景德皇帝喜歡村子里的瓷器,因為如此,村子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小鎮(zhèn)。景德皇帝太喜歡小鎮(zhèn)里的瓷器了,故取名為“景德鎮(zhèn)”。
接下來,我們又去書法展館。那兒有許多名作,其中有一幅是臨摹《蘭亭集序》的。他只從“永和九年”寫到“流觴曲水”,我就奇怪了,紙那么大,為啥不繼續(xù)寫下去呢?那么“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去哪了?會不會被誰給吃了?會不會長腿跑了?都不是。
參觀參觀又參觀,俯仰之間,已為下午。我們又去看了畫展。我站在了一幅畫面前,是一幅山水畫。山連綿不斷云霧迷漫,若隱若現(xiàn),起伏不平,讓我感覺自己身處其境,出神入化,也讓我聯(lián)想起范仲淹那三起三落、起伏不平的一生。我繼續(xù)參觀畫展,看到一幅畫,畫的是梅花,王安石的那首《梅花》寫得真不假,可真是“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啊!
之后,我們又去了少數(shù)民放族服裝館、錢幣館和家俱館。然后我們?yōu)g覽結(jié)束,還了講解器,把衣服拿了回來,然后去避風塘吃了飯,就坐了地鐵又坐車,回了家。
這次參觀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也讓我感受到了中國5000年來的歷史有多么燦爛!
篇四:參觀上海博物館有感張一多_
上海博物館,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想必大家都有過很多參觀的經(jīng)歷。
上周三,我和另幾位同學組隊踏上我的上海博物館參觀之旅,經(jīng)歷三個多小時,將博物館內(nèi)大小各種展館一一瀏覽。
上海博物館位于上海市的市中心——人民廣場南側(cè),也算是一個地標性的建筑,象征“天圓地方”的圓頂方體基座構(gòu)成了不同凡響的視覺效果,整個建筑把傳統(tǒng)文化和時代精神巧妙地融為一體,在世界博物館之林獨樹一幟。并且它與北京、南京、西安齊名的四大博物館之一。他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shù)博物館,設(shè)有十一個專館,三個展覽廳,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內(nèi)珍藏了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另外還有錢幣、玉器、雕塑、少數(shù)民族工藝。并且收藏了來自青銅器之鄉(xiāng) —— 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銅器,藏品非常的豐富,在國內(nèi)外都享有盛譽。
上海博物館所有展品分為12個專館,即青銅器館、陶瓷館、繪畫館、書法館、雕塑館、錢幣館、玉器、家具館、璽印館、少數(shù)民族工藝館、胡惠春先生捐贈瓷器陳列室、西方藝術(shù)館。
印象比較深刻的還屬書法館。一進場館,看著那些鐫刻在宣紙上的龍飛鳳舞、端莊雄偉,感受那些流露在字間的酣暢瀟灑、自然天成,只能感概書法悠久歲月下的青春永駐。
陶瓷館,它是一部中國陶瓷史的縮影,從原始社會的彩陶至商、周原始瓷,東漢、三國、西晉的青瓷,沿著陶瓷發(fā)展的軌跡,一直到明、清兩代景德鎮(zhèn)的官窯器,都有展出。同時還有古代瓷器制作作坊和窯爐的模擬陳列。看著先人在當時的制造工藝,令我們驚異的不僅是古人的智慧,更有祖輩們那巧奪天工般的雙手。
雕塑館內(nèi),除了部分木雕、陶塑外,主要以石刻塑像為主。這里有北魏、北齊、北周和隋唐雕塑,以及為難得的南石刻、金銅佛像等。看著面前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塑,盡是能讓我們了解到當時的民風習俗,不禁再一次感嘆前人祖輩們給我們后代留下了多少諸如此類的瑰寶。
12個展館,我們都一一用心去看,用心去體會,不知不覺盡是在博物館內(nèi)游覽了三個多小時,這次的參觀雖說是作業(yè)需要,但是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又一次將中華民族悠久而又燦爛的歷史文明重新溫故知新了一番。
篇五:游上海博物館_
中華五千年傳統(tǒng)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多少多少的奇珍異寶,多少多少的青銅寶玉,多少多少的名畫名雕誕生于這五千年中。涼風習習的那天,我們小組為參加“經(jīng)典巡訪”活動而來到了位于人民廣場的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建筑總面積 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米,象征“天圓地方”的圓頂方體基座構(gòu)成了新館不同凡響的視覺效果,整個建筑把傳統(tǒng)文化和時代精神巧妙地融為一體,讓我們刮目相看。
走進館內(nèi),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小場館,上上下下的電梯川流不息。我們先來到了中國古代青銅館。據(jù)說,在中國商周時代,青銅器是古代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館內(nèi)古色古香的深墨綠色的色調(diào),古樸典雅的木質(zhì)展柜,以及頂部的射燈和柜內(nèi)的燈光照明所營造出的氣氛,散發(fā)出濃郁的青銅時代的文化氣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銅藝術(shù),介紹員告訴我們:“這段時期的青銅藝術(shù)是最為鼎盛的。”的確,這滿布器身的紋飾大量采用浮雕和平雕相結(jié)合的方法,精美絕倫。
緊接著,我們又來到了中國古代雕塑館、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歷代錢幣館等許多場館,看的我們眼花繚亂。不過,最讓我們記憶猶新的場館還是中國歷代繪畫館。
館頗有傳統(tǒng)古建筑風格和儒雅的書卷氣息。據(jù)說,展廳內(nèi)共陳列歷代繪畫精品120余件,從唐代至近代,各種繪畫門類均有所體現(xiàn),反映出中國繪畫的悠久傳統(tǒng)和深厚底蘊。介紹員還告訴我們,中國繪畫有著深厚的傳統(tǒng)和獨特的民族風格,它是以毛筆、墨、絹紙為主要工具、以點線結(jié)構(gòu)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的造型藝術(shù)。這讓我們對古人的眼光和智慧深入了解并刮目相看。
博物館字篇三
今天,我們參觀了陜西歷史博物館。早耳聞藏物的珍貴和多樣,我很期待今天的活動。
隨著大巴的前進,博物館霧灰色的頂部在一排松柏的縫隙間不時地顯露,一會兒就到了大門口。黑底金字的長匾,白色的柱子,博物館的壯觀盡在眼前。
走進博物館,我首先關(guān)注到的是大廳內(nèi)的墻紙。鮮紅的底色,有墨黑色的塔城綿延在之間,長著細長腿的仙鶴悠悠飛過,別具特色。整個廳內(nèi)都顯出歷史的氣韻。
我們跟隨講解人員前往第一展廳,開始參觀。秦朝的箭矢讓人驚嘆,根據(jù)介紹,這些箭的剪頭都做成規(guī)整的等腰三角形,更不可思議的是,磨制的痕跡是平行的,說明這箭可能是用類似砂輪的工具打磨出的。我佩服不已,早在那時竟然就有了如此巧妙的制造手藝!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是無限的。
接著看見的是唐朝著名的工藝品——唐三彩,其名為“三彩載樂駱駝俑”。在偌大的方形玻璃罩中,一只昂首挺胸的棕毛駱駝邁著優(yōu)雅的腳步,在駱駝身上有吹笛子的,彈胡琴的,吹風管的……還有一個站著歌唱的女人。他們神情歡愉,演繹著美妙的異域歌舞,迷人的音樂仿佛穿越千年歷史傳入我的耳朵。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們身下鋪著的毯子,擁有著綠色、黃色、藍色等鮮艷的色彩,色澤光亮,變化無窮。
在這次參觀中,我更深地體會到古代人民的智慧浩渺。
漫步在歷史的殿堂,從前的古老記憶仿佛浮現(xiàn)在眼前,那面含微笑的胡人好像牽著汗血馬,慢慢地朝盛世走來。
博物館字篇四
假期,我去了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在去的路上,我問舅媽:那些化石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舅媽還沒有開口,弟弟就搶著回答:肯定是真的。我一聽,心里更高興了,我能見到真正的恐龍化石,我真想趕快趕到博物館。
到了恐龍博物館,我們走進大廳,身上感覺一陣涼快。舅媽鄭在買票的時候,我看見架子上擺了了一個很小很小的恐龍骨頭。我以為那是化石,舅媽走過來說:這個恐龍是假的,真的恐龍化石在后面。我笑了笑,迫不及待的向早點見到真的恐龍化石。
到了化石參觀廳,我向四周看了看,到處都有各種形狀的恐龍化石:四川龍在打架、翼龍在空中飛舞速龍在跑步........我們來到中廳,看見一個食肉恐龍正在吃一個食草的恐龍。在看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食草恐龍的牙齒是平平的,而食肉恐龍的牙齒是尖尖的。
我在旁邊看到一個以多欺少的景象,兩個恐龍打一個食草恐龍,娜兩只恐龍是霸王龍。那兩只霸王龍左右攻擊,食草恐龍也只有做最后的掙扎了。
我一轉(zhuǎn)眼又看到了一副以大欺小的景象,一只四川龍吃掉了一只很小的速龍。化石的形狀在四川龍把速龍叼在嘴里,那是我的心里感到一陣陣心酸。
下面的恐龍化石看完了,我們又到樓上看植物化石和動物化石。我看到動物和植物的化石都是在板子上,我還以為是假的呢,舅媽走過來說是真的。
哪天,雖然看的不夠,但是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所以我的收獲是很大的。
博物館字篇五
我們第一站是西安,是陜西省的省會。許多景點都在那兒,一行人在漢庭酒店安營扎寨。
休息片刻后。大家乘上游8公交前往西安歷史博物館。可惜那車很擁擠!我們一路上很艱辛。
終于到了,總算可以透口氣了。可惜眼前的景象讓我們驚呆了。只見外面的隊伍成了一條龍。看看似乎里面還有更長的隊伍在等著我們。于是,家長們開始商議,經(jīng)過一番商議后,讓艷萍阿姨去買票。我們則在門口原地休整,經(jīng)過一番等待,終于票到手中。順利進入博物館。
展廳是模仿古代宮殿的樣子建造的。里面有一輛青銅馬車放在那據(jù)講解員說:“當時出土的時后,這輛青銅馬車已經(jīng)碎成無數(shù)片。我國科學家用了好幾年才把它復(fù)原哩!博物館內(nèi)最讓我喜歡的器。我看到展品柜里有兩個石球,而且是滾圓滾圓的。我不經(jīng)感嘆道:“我們的老祖宗可真厲害啊,這么圓的石球是怎么弄出來的?”接著,我把視線轉(zhuǎn)移到一個類似于螺帽的東西。我走進一看,原來不是螺帽,是其他玩意兒,另外還有石斧,石刀等。
先人好偉大,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博物館字篇六
暑假我去過了很多好玩的地方,比如動物園和游泳館。但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地方就是生物博物館。
我記得那是7月19日的時候,那一天非常非常的熱,我和媽媽一起坐爸爸的車去的。里面非常的涼快,我們先去了螞蟻標本和蝴蝶標本所在的位置。
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標本,還有關(guān)于螞蟻和蝴蝶的解說。我看到讓我感到非常驚訝的解說,有一種螞蟻居然和人類的手掌一樣大,還有一種螞蟻叫火蟻,我聽到這一個名字還以為是一種身上會著火的螞蟻,后來聽了媽媽的解說后我才知道火蟻不是會著火的螞蟻,是一群會建設(shè)東西的“小專家”。
過了一會兒我又和媽媽往蜘蛛洞去了,里面都是真的蜘蛛而不是標本。有的蜘蛛有毒,有的蜘蛛沒有毒。
我又和媽媽一起來到了野生動物標本館,一進去就有一只獅子對著我們大叫了一聲,好像在對我說“我”是森林之王,害怕了吧!
里面不僅有獅子,還有河馬,蛇之類的,總而言之里面完全模擬了野生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
不知不覺已經(jīng)到了中午了,我和媽媽也去吃飯了。
媽媽說:“兒子,你想去看關(guān)于生物的電影還是要去看其它的動物。”我想都不用想當然是去看其它的動物。
媽媽就帶我去看了鱷魚的標本,鱷魚可是動物界的大嘴冠軍,鱷魚的大嘴和它那堅定的眼神真是太霸氣了。
看完了鱷魚,依依不舍,但我喜歡生物博物館。
博物館字篇七
上午,我們來到了陜西博物館。在這晴空萬里的一天,我格外興奮。
館內(nèi)燈光四射,真是太美麗了。有一位穿著橙色衣服,臉上布滿皺紋,面帶微笑的陳爺爺。他為我們講解了一個長安城相當于一百個故宮,外國人在古代被叫做“胡人”。
我后來又領(lǐng)略了大唐王朝的博大精深,令我收獲滿滿。三彩騰飛馬,上面所講述的是一個胡人少年正騎著一匹駿馬正在飛馳,馬的做工十分精美,材料也十分上乘,體現(xiàn)出了大唐的繁榮昌盛。
在唐代,有以胖為美,宮女都是比較胖的,唐代人的眼光真是獨特。
唐代人用大鼎煮食物,用攫喝酒,生活真是與我們有大有不同。
博物館字篇八
正午過后,陽光燦爛,大家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早早的來到了學校,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踏上了參觀博物館的路。
一進入博物館,現(xiàn)代氣息極濃,這里有許多高科技產(chǎn)品,完全與古代扯不上干系。可剛一進入第一展館的入口,一個入眼簾的八個大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把我們直接扯回了遠古時代,風格來了個三百六十度大轉(zhuǎn)彎。
博物館共有八個展館,分別是原始社會時期,夏商時期,西周時期,東周時期,兩漢魏晉南北朝等。讓我為之驚嘆的是被稱為“逐鹿與爭鳴”的東周時期展館里的“蓮鶴方壺”。
進入第四展館,我隨著人群來到了被里三層,外三層的人群包圍的人稱“鎮(zhèn)院之寶”的“蓮鶴方壺”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了進去,當時還在疑惑不解:是什么東西這么有吸引力?隨之,便情不自禁的失聲驚嘆起來,多么精妙絕倫的藝術(shù)品啊!它是一個大概高一米,寬二十厘米的瓶狀物體,造型巧異精妙。壺身上有很多圖形,但雜而不亂,神龍怪虎,形態(tài)各異。在這些龍,虎……的襯托下,壺頂,那只被二十片帶有鏤空花紋的蓮花瓣托起的鶴,就成了這個壺的主角了。它被銅匠鑄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仿佛只要有人大叫一聲,就會拍拍翅膀,驚恐而飛。
我在那里左轉(zhuǎn)轉(zhuǎn),右轉(zhuǎn)轉(zhuǎn),在哪里足足端詳了十分鐘,我為當時古人那樣的巧奪天工而驚嘆。那樣奇妙的造型,那樣精致的鑄造,就在我們這個科技發(fā)達的時代,也不敢保證能做出來。
要與這些文物告別了,我依依不舍的走出了博物館,心中,又多了一次震撼。
作文欄目為大家?guī)碜顧?quán)威、種類最多的單元作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博物館字篇九
就在星期五,我參加了一次外出訪問的活動,使我受益頗多。
首先,我參觀了廣東省博物館,博物館外觀可令人震撼了。走進博物館,先參觀歷史方面的,令我感觸較深的就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泥娃娃組成的歷史圖,有婚禮的——抬花轎進門又給父母敬茶,一張紙生動滑稽的小臉,一個個逼真的動作,令我一下子進入到舊時廣東那充滿文化的時代。從中,我感受到濃濃的廣東文化,并為這種有趣的文化而驕傲,自豪。這證明了廣東多么悠久的歷史與多么濃郁的文化呀!然后,是自然方面的。有龐大而震撼的恐龍模型骨,恐龍骨頭大小不一,但有的體型龐大。雖然嚇人,但也有著侏羅紀世界的氣息。它們龐大而靈巧,可怕又神秘。仿佛給我們開啟了一道道心靈大門,進入到里面,傾聽恐龍講故事。
心靈的談話令我更想迫不及待地解謎,解開未知的門鎖。
參觀完博物館,我邁進美術(shù)館那繽紛、有趣的大門。
其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古靈精怪的創(chuàng)作——保鮮膜迷宮。它巧妙地分割成各種小洞,令心靈有無限遐想。結(jié)點相互糾纏,形成有趣的`東西。令大家的心靈也糾纏在這有趣無比的世界里。啊!多么奇妙啊!多么夢幻啊!還有另外一個令我記憶猶新的創(chuàng)作——報紙堆。把一些報紙粘好,組裝成一堆堆紙堆,十分創(chuàng)新,有新意。蔓延著濃郁藝術(shù)氣息也漸漸蔓延進我的心房。被藝術(shù)包圍,所陶醉。還有各種形形色色的畫——《花鳥》。它有古代詩意,充滿著鳥語花香。令人也想進去聞聞香味、聽聽鳥叫、看看山水。人在畫前,但心早已飛到畫里的世界上徜徉。藝術(shù)面對面的心靈對話,讓我懂得藝術(shù)美,藝術(shù)的更深概念。
回到中山,我收獲了知識,收獲了心靈中最動人的章節(jié),也收獲了難忘的心靈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