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我和爸媽比童年我和爸媽比童年字篇一
童年是我們偷偷寫下的日記,里面蘊含著我們最初美好的夢想;童年是書架上一本本陳舊的書,里面記載著我們的歡樂與悲傷;童年時淡淡的茶香,細細品味中,里面有我們歡笑的影子,隨香氣飄蕩。
從小時候開始,我的記憶中便一直存在著父母說起他們童年的情景,如滔滔江水般說都說不完,讓小小心靈的我一直對此懷有憧憬。
是啊,時代在不斷的進步,從黑白到彩色,從科技的一次次創新從他國不敢再輕視中國就可以看出,如今的中國正在以無法想象的速度飛速發展,只在逐步變得強大,變得富強。相信在未來,童年比起如今,又會有很大的變化,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如今的我們,作為正在茁壯成長的幼苗,終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推動社會的進步,為創造美好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和爸媽比童年我和爸媽比童年字篇二
今天中午的菜不合我的胃口,我只象征性的吃了一點點就氣呼呼拖起書包去學校了。
開飯了,爸爸媽媽都往我碗里夾菜,他們笑瞇瞇的問我:“好吃嗎?”我心滿意足的點點頭說:“要是每餐都這么豐盛就好了。”爸媽聽了我這話,沉思了一會兒,和顏悅色地對我說:“孩子,你知道這盤中飯菜是怎么得來的嗎?”我無言以對,臉和脖子刷的一下全紅了。看到我的窘態,爸爸語重心長地說開了,爸爸告訴我,糧食是人們用辛勤勞動和汗水換來的,要經過浸種、犁地、播種、施肥、除草、滅蟲、收割、晾干等管理過程。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否則影響收成。俗話說,一滴汗水一滴谷,粒粒皆辛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聽爸爸說,他小時候八歲就在生產隊掙工分,早晚還要割豬草、砍柴、挑水、帶弟妹。一年之中只有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兩天休息。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是粗布破褲,住的是土筑瓦屋,出門靠的是雙腳。生活雖然清苦,精神生活卻是充實,有成就感。現在的孩子是甜水里長大的,不知道生活艱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又挑食又浪費糧食,物質豐富卻精神頹廢。再不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如何肩負起復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歷史責任﹗古來興衰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聽了爸爸一席話,我仿佛一下子長大了。
【簡評】
小作者以第一人稱手法剪切平時生活中常見的吃飯細節,巧妙地引出話題,非常自然非常貼切地展開對話,在與父母一起回憶今昔童年的對比中水到渠成地在篇末點明文章中心思想。這對于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難能可貴﹗在這篇文章里,小作者采用普通的語言有條不紊地娓娓道來,夾敘夾議,使文章顯得立意新穎,結構緊湊,主題鮮明。
我和爸媽比童年我和爸媽比童年字篇三
一天,吃完晚飯,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各自的童年。
我望向老爸,老爸一臉沉思,好像在回憶什么,想了一會兒說:“我們以前上學在學校做寄宿生,挑著擔子,一頭是米袋、一頭是腌菜、書包,高一腳、低一腳,走上十幾里坑坑洼洼的山路,有時腳都會起泡。哪像你現在城里讀書,還有小車接送呀!我們小時候,平時吃飯只有蘿卜、白菜等青菜,過年過節或者有客人來時,才有葷菜吃啊。不像你們天天大魚大肉,還喊著沒菜吃。”老爸停了一下后,又接著說:“我們沒有什么玩具,只能玩沙子或者自已制作一些木頭玩具,不像你要什么都可以買到,而且還不愛惜,說扔就扔了。”爸爸說完看著我,好像要從我眼中找到答案。
聽了爸爸媽媽的一番話,我在心里暗暗地進行了對比。相對他們的童年來說,我的童年有溫馨的家,有五彩的衣服,還有吃不完的零食,有漂亮的學校、寬敞的教室,每天上學還有小車接送,真像公主一般!
為什么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這么幸福?我思忖良久,終于得出了結論: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實行了改革開放,才得以實現的!如今,不僅城市發生了變化,農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正走向一個全新的時代。
我暗暗發誓,我要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學會更多的本領,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