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未成年保護法字篇一
最近,在學習完了《教師法》之后,我又認真學習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此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未成年人處于身心發育的特殊階段,決定了其始終處于一種被撫養、被監護、被教育、被保護的地位。在生活中,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常常受到監護人、教師及其他成年人的侵犯,嚴重傷害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和自尊心。如:在一些學校里,侵犯學生權利、傷害學生自尊心的現象時有發生,或多或少存在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為。如有時罰站,有時一個學生違紀全班同學挨批,優待尖子生,有時對后進生態度粗劣等.這些做法不僅違背了有關法律的規定,嚴重危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們教師要全面準確地理解自身的權利和義務,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的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杜絕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
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已逐步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然而,社會各方面的保護和幫助還要通過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家長、教師和社會不可能時時刻刻呵護著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長本事,才能有效防范來自社會生活中的侵權侵害,應該讓他們懂得,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自我保護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維權不僅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維護法律的尊嚴。所以,在加強來自家庭、學校、社會保護的同時,增強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則十分必要。
學校是對青少年傳授文化科學知識的園地,但是,學校還必須更注重向青少年進行道德素質教育,既做學問也教做人,兩者不可偏廢。棍棒教育與言教身教的關系。“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中國傳統的教子經典?,F在有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家長若用棒教,大打出手,是侵犯人權,子女可以將你告上法庭。棒教行不通,還是言教身教靠得住。言教就是像對待朋友一樣,平等對待子女,通過交流思想,講明道理,以理服人,不要居高臨下,施以壓服。身教比言教更顯效果。如果做家長的成天圍著麻將轉,而要求子女安心寫作業;夫妻若成天為雞毛蒜皮吵嘴打仗,能讓子女不受干擾嗎?家長如虐待父母,對父母不孝,卻要子女敬重自己,只能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凡此種種不良的身教,都將影響子女的道德素質培養。教師也是一樣,教師若平時口出臟話,或衣衫不整、隨意打罵學生,對學生的一生都影響重大,不但對學生的認知產生了影響,更侵犯了學生的權利。
作為教師每一天都面對的是未成年人,因此解讀《未成年人保護法》,對于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應該放在首位!對這部法律,我覺得還應該多讀、多想才能認識得更深刻,才能更好的指導我的教學和工作。
未成年保護法字篇二
我校不斷完善健全學校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領導隊伍建設和制度落實,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其它領導班子成員和班主任為組員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定期和不定期地召開專題會議,分析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存在問題,并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xx華僑小學保護未成年人工作實施方案》,積極構建學校與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網絡,定期研究學生思想動態,密切注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協調各方力量,妥善解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出現問題。
學校重視校園文化、營造各利環境氛圍,重視學生的基礎道德和行為規范的訓練和養成教育。為了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進一步抓好教師值周制度、門衛制度、少先隊值日崗等,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學校結合實際,在校園內懸掛了“我們不僅要關愛未成年人的身體,更要呵護他們的心靈”、“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的社會環境,切實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標語,并制定了“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十禁”的匾牌掛到每一個教室,切實讓整個校園融入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來。
一個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學校教育,更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我校在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注意與家庭教育形成合力,針對華小學生家長主要是進城務工的農民工這一特點,學校向家長發放了826份《告學生家長書》,《書》中向家長介紹了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在保護未成年人工作家庭教育應該承擔的責任和注意事項。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聯系,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全面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全面發展。
為進一步規范學校管理,加大對未成年人保護的針對性,我校為全校學生制作了“學生身份卡”,身份卡中具體表明學校、學生姓名、班級,并在背面標上《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十禁”》,學生憑卡進出校門,既規范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又引起了社會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關注,使社區等積極參與到該工作來。
學習積極通過黨支部和工會等組織,抓住學習新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契機,加大對教職工的宣傳教育力度,嚴格教師的教學行為,禁止教師歧視、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通過一系列法規條例的學習,使教師提高認識,進一步明確法律賦予的各項責任,充分理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重要性,明確保護的內容和要求,從而使教師更積極主動地參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來。
理想信念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等納入班會和主題教育中來,同時向學生進行有關未成年人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課堂上積極通過思品課、晨周會、班隊會等,有針對地進行宣傳教育,提高學生認識,努力把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貫徹到學校整個工作之中,充分發揮學校、家庭和社區的作用,為關心愛護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一學期以來,在洛陽市澗西區教育局的關心指導下,在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的學習習慣逐步得到規范,學習積極性逐步得到提高,社會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的保護意識也逐漸得到提高,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全社會的廣泛參與下,我校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一定會更加協調發展,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未成年保護法字篇三
;一、單選題(請選擇一個正確答案填入括號內)
1.我國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于(b)年。
a、1949年 b、1954年
c、1950年 d、1982年
2.(b)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刑法 b、憲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a)。
a、人民 b、中國共產黨
4.中華人民共和國(b)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 b、公民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b)尊嚴不受侵犯。
a、人身 b、人格
6.《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于(c)正式施行的。
a、1991年1月1日 b、1991年9月4日
c、1992年1月1日 d、1999年11月1日
7.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運用(b)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a、武力 b、法律
8.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b)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a、贍養 b、撫養
9.(a)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a、任何組織和個人 b、學校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在(a)頒布的。
a、1986年 b、1978年
11.教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依法(a)處罰。
a、從重 b、免除
12.我國的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其中附加刑包括罰金、(c)和沒收財產。
a、管制 b、拘役
c、剝奪政治權利 d、賠禮道歉
13.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在(b),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并應當設置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
a、任何時候 b、國家法定節假日外
14.禁止在(c)附近開辦營業性歌舞廳,營業性電子游戲場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
a、居民住宅區 b、廠礦企業
c、中小學校 d、商業區
15.對于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的未成年學生,在人民法院的判決生效以前,(b)取消其學籍。
a、可以 b、不得
16.(b)不得在中小學的教室、寢室、活動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室內吸煙。
a、學校老師除外其他人 b、任何人
17.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負有(a)責任。
a、直接 b、間接
18.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文化館、美術館、體育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b)對中小學生和兒童優惠開放。
a、可以 b、應當(必須)
19.對有違法或有輕微犯罪行為的中學生,不宜留在原學校學習的,應當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送工讀學校學習。家長(a)支持,( )阻攔。
a、應當 不得
b、可以 也可以
20.工讀學校的學生在升學、就業等方面,同普通學校的學生享有(b)的權利。
a、不同等 b、同等
21.法律規定:"對擾亂學校教學秩序的或者對學生進行攔截強索財物、侮辱、毆打的,學校、教師(a)教育制止,或者向公安機關報告。"所以,同學受到侵害一定要報告老師。
a、應當(必須)
b、可以
22.法律規定"對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對其造成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損害的,應當依法賠償或者承擔其他民事責任(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恢復原狀等)"。那么,未成年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因其本人沒錢或過失(不是故意)(b)賠償損失。
a、可以不
b、也應當(必須)
23.《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規定,要把青少年培養成(b)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a、品德、智力、體質、美育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24.法律的制定一般要經過(a)個階段。
a、2 b、3
c、4 d、5
25.我國法律規定不滿(c)的公民為未成年人?!颈Wo未成年人法律知識競賽試題(附答案)】 保護未成年人法律知識競賽試題(附答案)。
a、14周歲 b、16周歲
c、18周歲 d、20周歲
26.人民法院對(a)周歲以上不滿( )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
a.14、16 b.16、18
c.14、18 d.14、20
27.學校對(d)的未成年人應當加強教育、管理,不得歧視。
a、不聽話 b、有疾病
c、身體有缺陷 d、有不良行為
28.如果我才12歲法律規定不負刑事責任,即使我做了嚴重犯罪的壞事,法律規定也可以(b)處理。
a、沒有辦法 b、收容教養
c、拘留 d、勞動教養
29.《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讓不滿(c)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
a、14 b、15
c、16 d、18
30.學校組織的社會公益勞動、法制教育、軍訓等活動,法律規定沒有正當理由也(b)參加。
a、可以不 b、就有義務
c、可以家長請假就不
31.我國年滿(c)周歲的公民,可以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a、14 b、16
c、18 d、20
32.在上課時有同學搗亂,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權利遭到侵犯由(b)來保護。
a、家長與老師 b、老師與同學
c、警察與老師 d、家長與同學
33.學生在學校違反校規(如未按規定存車),法律規定學校(c)對學生進行罰款。
a、應當 b、可以
c、禁止
34.法律規定:"父母依法有對未成年的子女有撫養監護的職責"。那么,養父母,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a)撫養監護的職責。
a、也有 b、沒有
c、有一定的35.法律規定:父母、監護人必須保證適齡未成年人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如果未成年人自己不愿意上學,(c)就違法了。
a、未成年人
b、父母、監護人
36.1999年6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b)。
a、《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護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37.(c)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
a、娛樂 b、健身
c、任何經營 d、商業
38.中小學生(b),學校應當及時與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取得聯系。
a、上課講話 b、曠課
c、吸煙 d、不交作業
39.對未成年犯應當在(b)執行刑罰。
a、監獄 b、少管所
c、勞教場所
40.未成年人(d)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學校應當及時查找,或者向公安機關請求幫助。
a、逃學 b、曠課
c、不在家中 d、擅自外出,夜不歸宿
41.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c),情節嚴重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a、批評 b、指責
c、體罰或變相體罰 d、教導
42.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c)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a、未滿10周歲 b、未滿14周歲
c、未滿16周歲 d、未滿18周歲
43.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a)。
a、由政府依法收容教養 b、送工讀學校
c、行政拘留 d、罰款
44.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c)。
a、留級 b、休學
c、輟學 d、轉學
45.對流浪乞討或者(a)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應當負責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
a、離家出走 b、小偷小摸
c、逃學曠課 d、打架罵人
二.多選題(請把正確答案填在括號內,每題正確答案在兩個以上,多選或少選均為錯)
1.(a )是國家的基本法律,(c)是國家的行政管理法規,任何法律、法規都不能與憲法相抵觸。
a、《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b、《憲法》
c、《刑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e、《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的(abcd )原則。
a、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c、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
d、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3.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堅持互相尊重主權和(acd )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
a、領土完整
b、互相幫助
c、互不干涉內政
d、互不侵犯
4.(abcd ),不得有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
a、廣播 b、電影
c、電視 d、戲劇節目
5.對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應當分別組成專門的(abd),采取適合未成年人特點的方式進行訊問、審查、審理。
a、預審組 b、起訴組
c、合議組 d、合議庭
6.人民法院對(b)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對(c)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a、14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
b、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
c、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
d、16周歲以上滿18周歲
7.《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件》分別自(bc)正式頒布。
a、1992年1月1日
b、1991年9月4日
c、1988年10月20日
d、1989年1月1日
8.違法行為就是(b),犯罪行為就是(c)。
a、打人致傷、搶劫財物、偷竊等行為
b、違反《刑法》規定的行為,是嚴重危害社會應當受到刑法處罰的行為
c、凡是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9.對同犯罪行為作斗爭以及舉報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abc)應當加強保護,保障其不受打擊報復。
a、司法機關 b、學校
c、社會 d、家庭
10.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bcd)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a、打擊 b、挽救
c、感化 d、教育
11.未成年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范,樹立(abc)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
a、自尊 b、自律
c、自強 d、自力
12.《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規定應當禁止未成年人的行為有(acdef),如果學生違反就屬違法。
a、擅自夜不歸宿、未經父母或監護人同意離家遠游或未滿16周歲未經父母或監護人同意22時以后外出
b、盜竊、搶劫
c、吸煙、飲酒
d、打架斗、毆辱罵他人
e、賭博
f、閱讀、觀看、收聽宣揚色情、淫穢的書報、雜志、音像制品
13.《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嚴重不良行為"是指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就有可能犯罪的行為有(abcde)等。
a、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
b、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
c、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強行索要他人財物,多次偷竊
d、傳播淫穢的讀物或音像制品等
e、參與賭博,屢教不改
f、進入游戲廳g、經常曠課
14.未成年人有效行使法律規定的權利時的條件是,要在不妨害(ace)的權利,才受法律保護。
a、國家 b、學校
c、他人 d、家長
e、集體
15、法律規定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名譽權,當學生違法、犯罪出現時,學校公開處理就是(b)法律(c)的行為。
a、違反
b、符合
c、正當履行職權
d、侵犯了學生權利
16、當我在街上看見其他同學被人搶劫時,我應當(c),因為我這樣做是(d)
a、趕快離開
b、保護自己
c、想辦法制止,如報警
d、見義勇為
17、撿拾東西要還給失主這是道德要求的,如果不還就是不當得利的行為,行為的法律性質是(b);在失主要求反還而拒不反還的則可能構成(c)行為。
a、不道德 b、違法
c、犯罪 d、違紀
18.各級人民政府支持和鼓勵社會組織為培養教育未成年人開展(abcd)等服務活動。
a、生理咨詢 `b、心理咨詢
c、法律咨詢 d、教育咨詢
19.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行體罰、變相體罰或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但某學生上課搗亂、致同學都無法上課,老師應當采取(abd)。
a、批評教育
b、停課寫檢查
c、罰站
d、與家長取得溝通,共同教育
三.判斷題(請在括號內填入對或錯)
1.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圣職責。(√)
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3.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有關主管部門和經營者應當采取措施,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4.我違反了校紀,但我沒有違反法律,學校對我沒有辦法進行處理,如果學校對我進行處理就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5.只有14歲的人,以大欺小搶劫同學僅10幾元,肯定不會構成犯罪,被搶劫的同學告發也沒用。(×)
6.《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都是規定保護未成年人權利的條款,是要求大人的,我們知道了也沒用。(×)
7.當"我"獨自在家時,要鎖好防盜門;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入夜開燈后要拉好窗簾;如果竊賊已進屋,沒有發現"我"時,要迅速躲好,伺機逃走求救。(√)
8.《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件》規定對有特殊天賦或者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有關組織和個人應當為他們的發展創造條件,并可以自行支配他們的智力成果或者其他成果。(×)
9.法律規定我享有多少受保護的權利,同時法律就規定我要履行多少遵守法律的義務。(√ )
10.我被人家搶過錢,所以我必須再從他人身上搶回來,這也是一種正當防衛的手段。(×)
11.同學在公共場交談時,千萬不要將自己家地址、電話號碼等一些具體情況大聲說出來,更不要輕易把家里的電話號友告訴陌生人。(√)
12.李剛經常欺負我同學并把我同學打傷,同學讓我幫助解決,我才去打了李剛,這應該說是見義勇為。(×)
13.放學路上遇到有人攔劫,盡量不要與其發生正面沖突,可以先把錢物給他們,然后報告老師、家長。同學們上下學最好結伴一起走。(√)
14.14歲甲同學和乙同學一塊放學回家,乙同學說"一會我搶一個孩子的錢,你和我一塊去不用你搶"。甲同學想:"去了我不動手就不會犯罪"。(×)
15.我國第一部刑法是1979年頒布的,我國現行刑法是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新修訂的。(√)
16.大家都認為初三的甲某比較厲害,有一天,甲某向初一的乙某借錢,乙某因懼怕甲某,被迫將每天吃早點錢和其他零錢,共1000余元交給了甲某。事發后,甲某說:是乙某主動給的,我又沒犯罪。(×)
17.不要用鐵、銅等金屬制品去試探家中一切電源插座;不要用手觸摸電線皮的剝落處;但可以用鐵絲、銅絲等替代正規保險絲。(×)
18.年滿18周歲以上,或者16周歲以下不滿18周歲但已經參加勞動,以勞動收入養活自己,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19.法律是由國家有權機關制定和認可的,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人人都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那么,法律規定你做的必須履行,法律規定不能做的必須禁止。(√)
20.打人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負法律責任,打人致傷,經法醫鑒定分為輕微傷、輕傷、重傷。對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致人輕微傷可以行政拘留,致人輕傷可以判刑,致人重傷應當勞動教養,但都應該賠償損失。(×)
四、填空題(請將正確的答案填入括號內)
1.公安機關是國家的(行政機關)。
2.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3.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造成犯罪的是(故意)。因為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發生了危害社會的結果,造成犯罪的是(過失)。
4.國家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分為(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
5.父母不讓子女上學,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6.監護人的義務有(監護義務)和(撫養義務)兩項。
7.《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
8.為保護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有些公共場所禁止未成年人進入,例如(營業性舞廳)、(歌廳)等場所。
9.任何單位或個人隨便對別人進行搜查,是對(人身權利)的侵犯。
10.今年6月26日,是第十五個國際禁毒日,其的主題是(體育、毒品)。
11.未成年人遇到嚴重侵害自身權益的事,可以直接到(公安機關)報案,或者到(人民法院)起訴。
12.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護),從小抓起,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及時進行預防和矯治。
13.學校應當聘任從事(法制教育)的專職或者兼職教師。
14.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在接到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學校報告,發現有人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時,應當及時依法查處,對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應當及時采?。ㄓ行Т胧?,保護其人身安全。
15.對于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或者品行不良,影響惡劣,不適宜在學校工作的教職員工,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予以(解聘)或者辭退。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