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我家這個寶貝家長字篇一
我家里有一只已經三歲的小烏龜,它是我過9歲生日時爸爸送給我的禮物,我給它取名叫“萌寶”,它在我家里已經生活了9個月了,成了我最好的伙伴。
萌寶個頭不大,只有我的拳頭大小。它身上有一塊墨綠色堅硬的“盔甲”,“盔甲”被一道道不規則的花紋分成一小塊一小塊。“萌寶”的尾巴更是小的可愛,在它沒有事情可做時,它就會用尾巴在盆底掃來掃去,就像迷你掃把一樣。別看它的四肢小巧玲瓏,但卻異常靈活。
“萌寶”很挑食。有一次,媽媽剛起床,矇眬著雙眼讓她把一塊肥肉當成瘦肉放進了龜盆里。當時,還在夢中的萌寶大概聞到了肉的香味,馬上睜開眼晴,伸出小腦袋四下張望。當它看清食盆里的確有一塊肉的時候,如同猛虎下山一般,迅速游到肉旁,一口咬住肉,狼吞虎咽地把肉一條一條撕下來,準備大快朵頤。突然“萌寶”好像發現了問題:咦?咋這么膩?它立馬把嘴里的肉吐出來。媽媽看見了只好去給“萌寶”洗盆換肉,而烏龜則在水槽里不停地的搖著小尾巴,仿佛在責備媽媽的粗心。
“萌寶”有時候也會做一些惡作劇。有一次,老爸把“萌寶”放在手里任它爬,可“萌寶”非但不爬,竟趁老爸不注意時,一口咬住他的指甲。這時,老爸才回過神來,定睛一看,好啊!你竟敢咬我?看我怎么收拾你。“萌寶”看見老爸這副暴跳如雷的樣子,眼巴巴地望著我。我趕緊伸出手,“萌寶”乖乖地爬到我的手上,小嘴一張一翕的,好像在說:“小主人,救救寶寶,你可不能見死不救啊!”我看看“萌寶”,又看看爸爸臉上這幅非哭似笑的滑稽相,不禁失聲大笑。
小烏龜“萌寶”雖然不會說話,但卻給我們家帶來了許多歡笑。
我愛“萌寶”!
我家這個寶貝家長字篇二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傳家寶是那掛在白壁上的千古詩篇;傳家寶是那手捧怕摔的古董玉器;傳家寶是那飽經風霜、泛黃的手稿;傳家寶是《梅花魂》中外祖父心心念念的情懷……而我,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看不透具有歷史感的古物,也無法深刻感知大愛的那份觸動,有的只是我對小愛的深情。
從小,因為爸爸媽媽工作很忙,我都是寄居在姑姑家。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但是在姑姑家里,我覺得自己是幸運、幸福的孩子。在這里,所有的人都把我當做家里的一份子,可不會對我“另眼相待”哦!
在這里,我觸摸到“不加修飾”的愛!每年我生日當天,很少下廚的姑丈爺都會跑進廚房給我煮了一碗長壽面,外加兩個大雞蛋,為我慶賀。也許在很多人眼里,生日要有定制的蛋糕,要有精美的禮物,那才算慶祝,那才叫過生日。但是,在我的心底里,這碗面不再是一碗普通的面,它已經蓋過了那美味的蛋糕,超越了那精致的禮物。一碗面,無盡的情。
在這里,我聞懂了“慈父”般的愛。姑丈,一個很隨和的人。每每與我交談,總是面帶笑容。姑丈很關心我的學習。有一段時間,我的學習退步了。姑丈知道了,不但沒有批評我,還很耐心地跟我說:“沒關系,學習退了,我們自己找找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對自己一定要有信心,課堂要抓住那40分鐘,平時還要多看課外書哦。”話語雖短,雖樸實無華,但是卻讓我覺得意義非凡,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
在這里,我感受到了“雙面伊人”的愛。姑姑,個頭高高的,一頭短發,整個人看過去很干練。平常看到她時,雖然對我很嚴厲,一副冷冰冰的范兒,但是心里可愛我了。記得那一次演講比賽,老師要求過兩天比賽穿裙子。可因為我這“假小子”長大了不愛穿裙子,因此衣柜里根本找不到裙子的蹤跡。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況且姑姑所在的村子離外面的服裝店可遠了,再加上最近一直修路,出行又不方便,真是一籌莫展,該怎么辦?后來姑姑知道了我比賽要穿裙子的事后,第二天二話沒說坐車出去跟媽媽會合,幫我買裙子。嚴、柔合一,這“雙面伊人”的心可真暖。
在這里,我得到了一份“知心”的愛。表姐,一位大美女。我們的關系好得勝過了親姐妹。平常表姐在家的話,她會指導我的學習,當我在學習上感覺“山重水復疑無路”之時,表姐總會認真給我講解,使我瞬間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她真是我學習的好幫手!除此之外,她還是我的知心姐姐呢。無論我遇上什么難事,或者不開心,表姐都會開導我、安慰我,而且她也會把她的故事分享給我,因此我們倆人之間沒有什么秘密是對方不知道的。
姑姑的家,就是我的家。這個家里的愛,無處不在。它不斷地影響著家里的每個人,匯聚了一個家的溫暖,如春風拂面,讓我不斷地享受著,不斷地成長著,也不斷地感恩著。它讓我深深明白:愛,給予;愛,無私;愛,凝結著一家的和睦。這份愛,比山高,比海深,它不能用金錢去衡量,不能用任何東西所替代,我要把這樣無私地給予不斷傳承,因為這是我家的傳家寶。小愛匯聚,最不該淡忘的傳家寶。
我家這個寶貝家長字篇三
我有一個銀項圈,它是我媽媽的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至今可能也有一百年左右的歷史了。
不記得是爸爸還是媽媽給我套上了這個銀項圈的,總之是很小的時候吧!就像魯迅筆下的閏土所戴的那個銀項圈一樣:“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耶穌面前許下心愿,用圈子將他套住了。”我的項圈也是明晃晃的,我的父母給我戴上這個玩意,卻不是想在耶穌面前許下什么心愿,用這個圈子將我套住呢,聽爸爸說這是想讓我茁壯成長的意思。
從我記事起,這個銀項圈就像是長在我脖子上似的。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一天二十四小時,它和我共同度過每一個晨昏,伴著我成長,也見證著我成長過程中身體和心靈的每一個奇妙的變化。傳說,銀飾戴久了,會和佩戴的人連結成一體,通過銀飾光亮的變化反應出佩戴的人的身體狀況。這種說法我覺得是有些道理的,我的銀項圈大多數時候都是明晃晃的,可是如果我生病了的話,它就會變得暗黑發沉,我母親只要一見我的項圈不那么明亮,就知道我肯定是哪里不適了。我小時的體質還算不錯,就是偶爾感冒而已,所以這個銀項圈就被認定為我的護身符了。
銀項圈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每天跟它在一起,也成了我的習慣。直到上幼兒園小班的時候,我都沒想過要拿掉它。可是上了大班以后,也不知道是自己審美的那部分功能突然開竅了,還是因為有一個老師每次見到我都叫我“圈寶寶”的原因。我記得有一天我在家里大鬧過一回,非要母親拿掉它。我自己是拿不掉它的,因為很小的時候就戴上了,我長它又不長。差不多快要把我的頭擠碎了,我也沒能把它拿下來。父母一是因為這個項圈有著護身符的意義,另外一個拿掉它實在很麻煩吧,所以堅決不同意幫我去掉它,于是我只好繼續戴著直到上小學為止。
一年級時我強烈要求摘下銀項圈,費了好大勁,終于說動爸媽將這個套在我頸上差不多四、五年的銀項圈拿掉了。一開始我真的很不適應,總覺得身體上好像少了一樣東西似得,空落落的難受。
直到現在,有時回老家我還會翻媽媽的箱底去看看我的銀項圈。離開了我脖子的項圈也不那么明亮耀眼了,讓我很是惆悵。
銀項圈,懷念你陪伴我的美好童年!
我家這個寶貝家長字篇四
那天,我正在埋頭收拾一個小箱子,突然發現了那個寶葫蘆。我不禁想起了它那不平凡的經歷和它那多姿多彩的人生道路。
要是說起它的年齡可要比我大多了。聽媽媽說,她小時候葫蘆就有了。那時姥姥家種了一棵葫蘆,有一年葫蘆長得格外好。在一個最向陽的地方,長著一個完美無缺的葫蘆:它勻稱的身材,不胖不瘦,飽滿圓滑的外殼……姥姥想選一個最漂亮的給媽媽做生日禮物。終于,經過千挑萬選姥姥選中了它。在葫蘆成熟的季節,也就是媽媽的生日,姥姥小心翼翼地摘下了那個葫蘆當做生日禮物送給了媽媽。媽媽小時候還沒有現在這么多小巧玲瓏的工藝品,一個漂亮的葫蘆對媽媽來說已經是最棒的生日禮物了!媽媽就像得到了一個寶貝一直珍藏著它。
直到我五歲那年,媽媽又把它當做生日禮物送給了我。在我的印象中,它輕輕的,棕黃色,拿在手里滑滑的,十分漂亮。因為當時我正在看動畫片《葫蘆娃》,所以我經常拿著那個葫蘆頂在頭上,對著妹妹大喊一聲:“收——”然后發出“嗖嗖”的聲音,仿佛妹妹被收了進來,過幾分鐘我還煞有介事的晃幾下,每到這個時候,我和妹妹總是哈哈大笑。
還記得有一次,我突然非常好奇葫蘆里面到底什么樣,居然想把它從中間鋸開,可是當我看到它那可愛的模樣,好像在對我說:“小主人,可千萬別把我砸開,我可是你的好朋友啊!”最后,我還是沒做讓自己后悔的事,現在想想,真是萬幸啊!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每年都會得到很多的生日禮物,漂亮的布娃娃,高科技的電動汽車等很多時尚的玩具。可是這些都比不上寶葫蘆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直到現在,這個寶葫蘆還陪伴著我,給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我們一直都那么喜歡它!
我家這個寶貝家長字篇五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寶貝,爸爸、媽媽、外婆和我都有自己的寶貝。你們想知道我們的寶貝的話,就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爸爸的寶貝就是我家那臺黑色的電腦。每天,他一下班,就直奔那臺電腦。玩著一盤又一盤的軍旗游戲,當我在旁邊的時候,他總是會說:“別碰,別碰!”嗨!這個老爸呀!也實在太夸張了一點,都不讓碰一下。
聊天。真是百玩不厭啊!
外婆的寶貝就是我這個大活寶了。她什么事都依著我,可寵我了!每次大家吃白米飯,外婆就給我吃蛋炒飯。大家吃干飯,我卻有湯喝。
我的寶貝可多了!有手表、貼紙、儲蓄罐……不過,我最寶貴、最寶貴的要數書和手表了。有一次,手表進了水,壞掉了。我哭了整整一天一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寶貝。當你無聊的時候,把寶貝那出來欣賞一番,會感到很快樂。
我家這個寶貝家長字篇六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我似乎一下子就長大了。
后來,太爺爺在醫院里得到了戰勝美軍的捷報,他什么也沒說,只是走下床,從盒子里拿出用手帕包著的子彈,在陽光的映照下,子彈的銅壁被照得格外锃亮,他望著朝鮮的方向,慢慢地舉起自己的手,敬了個禮。
爺爺將這顆子彈拿了出來,透過那顆子彈,我似乎看到了太爺爺,看到了當年的志愿軍戰士奮勇前行的魄力和信念。對于一個軍人來說,輝煌可以是一枚勛章,一張獎狀,而對太爺爺來說,卻是一顆子彈,它包含著一個軍人的自豪和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