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重陽節活動教案大班篇一
1、知道農歷9月9日是重陽節,了解七寶的一些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2、教育幼兒尊敬老人、長輩;知道關心他人。
對重陽節的`風俗習慣有一定的了解
一、說一說——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1、小朋友,你們知道農歷9月9是什么節日嗎?有哪些重陽節的風俗。
2、幼兒自由表述。
師小結:看來孩子們都很了解,那我們今天就開一個有關重陽節的智力競猜吧。
二、智力競賽——鞏固重陽節知識
1、分組。幼兒根據意愿進行分組,六人一組。
2、必答題:(每組商量好選派一個代表進行回答)
聽故事:名人敬老故事
a名人是怎樣尊敬老人的?(復述或概括故事主要內容)
b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尊敬老人?(具體到做哪些事。)
3、搶答題:重陽節智力競賽
a重陽節在哪一天?
b重陽節那天人們會有哪些活動?
c重陽節人們吃些什么?
d我們小朋友懂了一些什么道理?
4、手工題:看圖制作壽桃
以速度、質量作為評價標準進行給分
三、頒獎——感受為爺爺奶奶制作禮物的快樂
1、計算得分,各小組頒獎。
2、請還沒有制作完成壽桃的孩子繼續加油。
3、請幼兒送壽桃的時候,說上一句能讓爺爺奶奶高興的心里話。
重陽節活動教案大班篇二
1、知道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行動困難,有愛護老人的愿望。
2、感受老人對小輩的關愛,樹立尊敬老人的觀念。
一些老人用的物品(拐杖、老花鏡等)、幻燈片
1、觀看幻燈片
“他們是誰?”“在做什么?”
“臉上有什么變化?”“動作呢?”
2、出示物品:“這些東西是誰用的呢?”
3、請幼兒模仿老人的動作:慢慢地走,手拄拐杖。
對比小朋友的動作
小結: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行動不方便,我們應該幫助他們
4、討論:平時爺爺奶奶做什么?
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動作,如:做飯、打掃衛生等。
老師做動作,幼兒猜一猜。
“除了這些事情,他們還做什么?”(接送幼兒)
“爺爺奶奶辛苦嗎?”“我們應該怎么做?”
5、對爺爺奶奶說一句心里話
重陽節活動教案大班篇三
1、知道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行動困難,有愛護老人的愿望。
2、感受老人對小輩的關愛,樹立尊敬老人的觀念。
一些老人用的物品(拐杖、老花鏡等)、幻燈片
1、觀看幻燈片
“他們是誰?”“在做什么?”
“臉上有什么變化?”“動作呢?”
2、出示物品:“這些東西是誰用的呢?”
3、請幼兒模仿老人的動作:慢慢地走,手拄拐杖。
對比小朋友的動作
小結: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行動不方便,我們應該幫助他們
4、討論:平時爺爺奶奶做什么?
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動作,如:做飯、打掃衛生等。
老師做動作,幼兒猜一猜。
“除了這些事情,他們還做什么?”(接送幼兒)
“爺爺奶奶辛苦嗎?”“我們應該怎么做?”
5、對爺爺奶奶說一句心里話
重陽節活動教案大班篇四
1、知道重陽節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2、學習如何幫助老人。
3、激發尊敬老人的情感。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5、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1、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2、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課前和幼兒園的爺爺奶奶取得聯系,到重陽節這一天把他們請來。
4、幼兒人手一份自制禮物。
一、請幼兒觀看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1、剛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什么內容?(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團圓的情景)
3、引出老人節:我們小朋友有自己的節日,老人也有自己的節日,介紹農歷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4、你們知道老人節是怎么來的嗎?
二、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做詩來紀念。
2、教師講述:在這一天,許多地方的人們都有登高、爬山、賞菊、吃重陽糕的習俗,其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愿,為表示對老人的敬意,我國將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3、觀看專題錄像片《百歲老人》(老人們歡樂度晚年的情景)
教師講述: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我們國家非常重視和關心老人,各地都為老人修建了敬老院,我們小朋友要尊敬長輩,知道在長輩生病時要表示關心,老人過生日,送一些禮物給他們。
4、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周圍的老人是怎樣過重陽節的。(扭秧歌、跑旱舸、打腰鼓等等)
5、在重陽節,你是如何做的?(給老人送禮物等)
6、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尊敬老人的?
三、敬老愛老活動。
1、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是姥姥、姥爺、奶奶、爺爺的節日,在過節的時候,我們在家里可以給老人買許多東西,和他們一塊過節。我們這里的爺爺奶奶們天天為我們做菜做飯很辛苦,我們一起來孝敬一下他們吧。
2、給老人送禮物,并對老人說句祝福的話。
3、請小朋友一起跟爺爺奶奶們合影留念,活動在《常回家看看》樂曲聲中結束。
四、延伸活動。
1、取得家長配合,讓家長和幼兒一塊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買禮物,表達孝心。
2、在家中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和諧社會的基本道德要求。我們很容易做到“愛幼”,但幼兒卻往往不懂得“尊老”。即使知道“尊老”,很多時候也并不能真正做到關心和愛護老人,不知道如何尊重老人。所以,對幼兒實施“尊老”教育有著重要意義。
正逢“九九重陽節”,為了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進一步增強幼兒的敬老意識,我們舉辦了以“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的主題活動。 我們從孩子們的身邊的老人開始講起,孩子們熱情高漲,分分介紹自己家里的老人,當問到他們是如何尊敬老人的時候,孩子們沉默了,有幾個孩子說“我給爺爺捶背”,“我給奶奶倒水喝”,“我逗奶奶笑”。于是,我播放事先做好的ppt,請孩子們觀看,這里有多種方式:攙扶老人的、給老人過生日的、和老人聊天、陪伴老人過節、帶老人出去轉轉、幫老人做家務、關心老人身體經常問問情況、 給老人泡泡腳、父母給老人買舒服的衣服等等。孩子們看過后好像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了,分分討論著自己最想做的事。為了讓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情感,我們又組織孩子們制作了敬老愛心卡,孩子們把自己最想說的話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活動在溫馨的氛圍中結束了,孩子們好像還意猶未盡。
今天活動唯一感到遺憾的是沒有請來我們孩子家里的老人,沒能讓孩子們更直接的表達自己對老人的愛。相信這次重陽節的“敬老”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也讓孩子們體驗一份愛的情感,感受著爺爺、奶奶們的辛苦,學會感恩和尊敬長輩,從而萌發關心老人的美好情感。
小百科:重陽節,中國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重陽節活動教案大班篇五
農歷九月初九中國老人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由于現在獨生子女“四合一”結構家庭教育不當造成幼兒“小皇帝”意識,不知尊敬熱愛長輩的現象不少。開展此次教學。培養幼兒尊敬熱愛長輩,促進他們健康全人格和社會性發展。
1.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
2.幫助老人。
3.尊敬老人。
光盤《常回家看看》。
2.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重陽節這天請來幼兒的爺爺奶奶。
4.人手一份自制禮物。
(一)觀看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1.你看到的是什么?
2.什么內容?
3.介紹農歷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4.老人節是怎么來的?
(二)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做詩來紀念。
2.在這一天,許多地方的人們都有登高、爬山、賞菊、吃重陽糕的習俗,其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愿,為表示對老人的敬意,我國將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3.觀看專題錄像片《百歲老人》(老人們歡樂度晚年的情景)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我們國家非常重視和關心老人,各地都為老人修建了敬老院,我們小朋友要尊敬長輩,知道在長輩生病時要表示關心,老人過生日,送一些禮物給他們。
4.幼兒說出自己周圍的老人是怎樣過重陽節的。(扭秧歌、跑旱舸、打腰鼓等等)
5.重陽節,你是如何做的?(給老人送禮物等)
6.你是怎樣尊敬老人的?
(三)敬老愛老教學
1.重陽節是姥姥、姥爺、奶奶、爺爺的`節日,在過節的時候,我們在家里可以給老人買許多東西,和他們一塊過節。我們這里的爺爺奶奶們天天為我們做菜做飯很辛苦,我們一起來孝敬一下他們吧。
2.給老人送禮物,并對老人說句祝福的話。
3.跟爺爺奶奶們合影留念,教學在《常回家看看》樂曲聲中結束。
(四)延伸教學
在家中為姥姥、姥爺、奶奶、爺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重陽節,又稱敬老節,顧名思義是尊敬老人,孝敬長輩的傳統節日。通過教學培養孩子尊敬長輩的情感。引導幼兒加深對老人的尊敬與熱愛,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去關心,愛護老人;其次感知體驗重陽節的各種習俗,從多個角度了解中國傳統民俗節日習俗;再是增強家園間的溝通交流,教學在老人和孩子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敬老、愛老的美德也深深的印在了孩子們的心里。
重陽節活動教案大班篇六
1、初步了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嘗試用各種方式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表達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3、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1、教師介紹重陽節:
明天是重陽節就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們要為爺爺奶奶慶祝這個有意義的'節日。
2、送祝福幼兒學說一句祝福的話,對爺爺奶奶送上祝福。
3、感恩活動小朋友,平時爺爺奶奶為小朋友燒飯、洗衣、接送我們上幼兒園,還會給我們買好吃的。在今天這個節日里,我們回家也為爺爺奶奶做一件事。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重陽節帶給我們的是一種信息:老年人更需要愛、需要快樂。孩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這成長的過程都離不開爺爺、奶奶的愛。所以在重陽節,為了讓孩子們感恩自己的爺爺、奶奶,我們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關心和愛意。
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都在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的給奶奶捶捶背、有的幫奶奶撿菜、有的幫奶奶拖地,有的給爺爺倒茶喝,爺爺奶奶的臉上寫滿了笑意。相信這個重陽節會在爺爺奶奶們的記憶中留下美好的回憶,它也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尊敬老人,增進與老人間的濃濃親情。
重陽節活動教案大班篇七
1、初步了解重陽節的基本習俗,懂得尊敬長輩,關心老人。
2、品嘗重陽糕,體會香、甜、糯的特色。
3、學習團、壓的技能,樂意參加手工教學。
1、教學重點:初步了解重陽節的基本習俗,懂得尊敬長輩,關心老人。
2、教學難點:學習團、壓的技能。
1、重陽糕切成小塊放在小盤子里。
2、歡快、喜慶的民間音樂。
3、橡皮泥若干。
4、教學前幼兒把手洗干凈。
(一)導入:(出示重陽糕)
1、師: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么嗎?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上面有些什么?
2、介紹為什么要吃重陽糕?
師:今天是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重陽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年的這一天我們都要做重陽糕,吃重陽糕。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就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們每個小朋友都要對年紀大的爺爺、奶奶有禮貌。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3、讓幼兒說說在家是怎樣關心爺爺奶奶的?
4、引導幼兒對爺爺奶奶說一句祝賀的話。
(二)品嘗重陽糕,感受重陽糕香、甜、糯的特色。
1、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嘗一嘗重陽糕。
2、播放音樂,幼兒品嘗重陽糕。
3、提醒幼兒注意:嘗的時候,要慢慢地嚼,品一品是什么味道?嘗完后把牙簽放在盤子里。
小結:重陽糕是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
(三)制作重陽糕。
1、重陽糕真好吃,小朋友想自己做嗎?
2、老師示范做重陽糕。
3、幼兒用橡皮泥制作重陽糕。
(四)結束。
通過家校通讓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制作重陽糕,送給爺爺奶奶,培養幼兒尊敬長輩、老人的良好品德。
重陽節活動教案大班篇八
1、讓幼兒知道重陽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有其獨特的活動和風俗習慣。
2、知道“重陽節”的由來。
3、讓幼兒懂得“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要尊敬長輩。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重陽節的日子。
1、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2、剪輯中央電視臺夕陽紅欄目中,百歲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電腦課件《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課前和幼兒園退休教師劉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聯系,到重陽節這一天把她請來.
5、幼兒人手一份自制禮物
一、請幼兒觀看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談話:
1、剛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什么內容?
(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團圓的情景)
3、引出老人節:我們小朋友有自己的節日,老人也有自己的節??日,介紹(農歷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4、你們知道老人節是怎么來的嗎?
二、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當時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以后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都做詩來紀念。
2、播放
課件: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萸少一人。”讓幼兒領略詩中重陽節插的風俗和詩人身處異地的兄弟想念之情。
重陽節活動教案大班篇九
1、知道農歷9月9日是重陽節,了解七寶的一些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2、教育幼兒尊敬老人、長輩;知道關心他人。
對重陽節的風俗習慣有一定的`了解
一、說一說——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1、小朋友,你們知道農歷9月9是什么節日嗎?有哪些重陽節的風俗。
2、幼兒自由表述。
師小結:看來孩子們都很了解,那我們今天就開一個有關重陽節的智力競猜吧。
二、智力競賽——鞏固重陽節知識
1、分組。幼兒根據意愿進行分組,六人一組。
2、必答題:(每組商量好選派一個代表進行回答)
聽故事:名人敬老故事
a名人是怎樣尊敬老人的?(復述或概括故事主要內容)
b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尊敬老人?(具體到做哪些事。)
3、搶答題:重陽節智力競賽
a重陽節在哪一天?
b重陽節那天人們會有哪些活動?
c重陽節人們吃些什么?
d我們小朋友懂了一些什么道理?
4、手工題:看圖制作壽桃
以速度、質量作為評價標準進行給分
三、頒獎——感受為爺爺奶奶制作禮物的快樂
1、計算得分,各小組頒獎。
2、請還沒有制作完成壽桃的孩子繼續加油。
3、請幼兒送壽桃的時候,說上一句能讓爺爺奶奶高興的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