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經歷一段特殊的時刻,或者完成一項重要的任務時,我們會通過反思和總結來獲取心得體會。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常見急救心得體會篇一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意外事故隨時可能發生。盡管我們無法預測,但我們可以通過學習急救知識來預防和處理這些情況。急救是一個廣泛的領域,其中包括了許多技巧和技能。在本文中,我們將講述一些常見的急救心得體會,以幫助大家面對緊急情況并及時處理。
第二段:成人心肺復蘇
在心臟停止跳動的情況下,心肺復蘇是急救的關鍵技能。在進行心肺復蘇之前,我們需要確保病人的空氣道暢通,并尋找呼吸和心跳。如果病人沒有呼吸,我們首先需要進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包括2次呼吸,每次呼吸后需要等待病人吐氣,然后再進行下一次呼吸。如果病人沒有心跳,我們需要進行胸外按壓,按壓頻率大約100-120次/分鐘。在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的配合下,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心肺復蘇成功的幾率。
第三段:止血
止血也是急救的重要技能之一。在面對切割、撞傷、外傷等情況時,止血是最緊急且最重要的處理方法。首先,我們要用干凈的紗布或繃帶將傷口包扎起來,同時保持傷肢的固定。對于深度切割及清洗后無法止血的傷口,應盡快就醫或尋求專業救援。
第四段:中毒處理
中毒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急診情況,包括誤食、吸入毒氣、皮膚接觸等多種情況。通過在病人身上記錄癥狀和進行身體檢查,我們可以確定中毒病因。針對不同的中毒情況,我們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處理。例如,對于飲酒中毒者,可以先讓其喝大量的清水,促進尿液排泄,同時確保其飲用足夠的水,從而幫助其恢復體力。
第五段:燒傷處理
燒傷是極其痛苦的,同時也是緊急情況之一。在處理燒傷時,我們要首先將燒傷的部位放在流動的清水中,將其清洗干凈。同時,在處理疼痛的同時,使用緊急藥品來減輕病人的疼痛感。對于較大的燒傷傷口,我們需要立即尋求專業救援。
結論:
以上是幾種常見的急救心得體會。在了解這些技能和技巧后,我們可以更好地面對城市生活中的各種緊急情況。盡管我們可以盡力預防事故的發生,但總是有些事情是無法避免的。掌握急救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在面對緊急情況時迅速應對,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記得,當事情發生時,請保持鎮靜并迅速行動。
常見急救心得體會篇二
當關節周圍的韌帶被拉伸得過于嚴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會發生扭傷,扭傷通常還伴隨著青紫與水腫。
急救辦法:在扭傷發生的24小時之內,盡量做到每隔一小時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時。將受傷處用彈性壓縮繃帶包好,并將受傷部位墊高。24小時之后,開始給患處換為熱敷,促進受傷部位的血液流通。
任何細小的物體或液體,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滌劑進入眼中,都會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損傷眼角膜。
急救辦法:首先是用力且頻繁地眨眼,用淚水將異物沖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將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龍頭下沖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將隱形眼鏡摘掉。
發生在家庭中的中毒一般是由于誤食清潔、洗滌用品,一氧化碳吸入或是殺蟲劑攝入。
急救辦法:如果患者已經神志不清或是呼吸困難,應迅速呼叫救護車,并準備好回答如下問題:攝入或吸入什么物質,量是多少,患者體重、年齡以及中毒時間。
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較常見的小意外。
急救辦法:身體微微前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軟骨部位,持續約5~15分鐘。如果有條件的話,放一個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常見急救心得體會篇三
噎住了
果凍、湯團、粽子、葡萄、小番茄等食物對于老人和孩子來說特別危險,容易進入氣管。氣管異物引起窒息后,如果是孩子,可以讓他臉朝下,托下頜,頭低于身體,用食指和中指并攏,在肩胛骨聯線中點背部拍擊;如果是成人,救護人從背后抱住其腹部,一手握拳,將拇指一側放在病人腹部(肚臍稍上),另一手握住握拳之手,急速沖擊性地、向內上方壓迫其腹部,反復有節奏、有力地進行,以形成的氣流把異物沖出。
動脈出血
外傷發生后,如果出血呈噴射狀且為鮮紅色,說明是動脈出血,應馬上采取措施,可用相對干凈的衣服、領帶、圍巾等進行包扎。如果是上肢出血,可以扎在上臂上三分之一處,如果是下肢出血,可以扎在大腿根部。
心跳驟停
溺水、觸電、心腦血管疾病等原因引起心跳驟停時應做心肺復蘇,之前務必使患者平臥在硬平板床上或地上(水泥地好過軟的席夢思),然后解開病人領帶、衣領、皮帶等束縛,將病人的頭偏向一側,除去口中嘔吐物。然后把頭部往后仰直到病人鼻孔朝天,保證病人氣道完全打開,給予叩擊心前區1次,實施胸外心臟按壓、口對口人工呼吸。
按壓分三步,第一步找到兩乳頭連線與胸骨交點;第二步按壓胸廓30次,頻率為每分鐘100次(每秒近2次)。注意每次按壓須壓低四五厘米,不要完全按壓左側肋骨,否則肋骨斷裂易刺破心包;第三步捏住病人鼻子,向其口中吹氣2次。
其間,旁人可搭病人脈搏,并把耳朵貼向病人鼻子檢查心跳、呼吸是否恢復。如果沒有恢復,要接著做,在呼吸心跳恢復之前不要停止。
心肺復蘇是最常見也是用得最多的急救方法,如果措施得當,40%以上的猝死都可以挽救。家里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市民,應該學一點心肺復蘇的技巧,以備不時之需。
骨折了
車禍等意外傷害發生后,如果患者頸部或腰部明顯有疼痛感,說明此處可能骨折,最好暫時不要動,等醫生來處理。如果一定要立即轉移,那么搬動時應特別小心:要保持頭頸部與軀干成直線(最好用頸托固定頭、頸部,防止骨折移位壓迫頸部脊髓,造成突然死亡或高位截癱);若是腰部骨折,則應在保持脊柱穩定的情況下,將病人輕巧平穩地移至硬板擔架上,用三角巾固定。切忌扶持傷者走動或躺在軟擔架上。
煤氣中毒
立即打開門窗,移病人于通風良好、空氣新鮮的地方,注意保暖。松解衣扣,保持呼吸
燒燙傷:
生活中像燙傷,燒傷是最常見的,一般受傷之后我們很多人都是直接在受傷的地方涂抹香油,醬油,黃醬,牙膏等,其實像這些日用品對我們的燒燙傷并無任何治療作用.發生燒燙傷后,一般正確的方法是用自來水沖洗,沖洗時間越早越好,可持續10~20分鐘左右。當遇到各種化學燒傷,傷及眼睛、食道等處時,在現場要及時用大量清水沖洗,決不可等去到醫院再處理。
中毒:
當發現是中毒的時候,應該先找出中毒的原因,必要的時候可以保留中毒者的嘔吐物或者排泄物.如果是藥物中毒,還只到胃里,沒有到達腸道可以采取以下催吐方法,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后壁或舌根誘發嘔吐,prada以清除胃內毒物。如果是生物堿或重金屬中毒,可飲茶。如果是腐蝕性毒物中毒,首先應保護胃黏膜,可喝牛奶、豆漿或雞蛋清。如果是堿性藥物中毒,可及時用食醋加水沖淡服下,或用橘子汁等酸性物質進行中和。
溺水
當發現有人溺水,將溺水者救上岸后,應先檢查溺水者的身體情況,并立即清除口鼻內淤泥雜草和嘔吐物,然后再進行控水處理。最簡便的'方法是:救護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出膝,將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救護者的膝蓋上,使其頭下垂,然后再按壓其腹背部。對呼吸停止的溺水者,應在控水后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急救者將手掌置于胸骨中段進行心臟按壓,下壓要慢,放松時要快。
車禍、高空墜落:
車禍、重物壓砸或高空墜落容易導致脊柱和脊髓的損傷,對于因這些原因而受傷的應非常小心,否則,很可能因救護不當而造成損傷加重。在懷疑出現脊柱損傷時,救助人員切莫馬上抱起傷者,而應按照以下步驟救助:若有傷口,應緊急包扎,不能輕易翻動受傷者;如出現呼吸困難和昏迷者,要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救助人員在搶救傷者時,懷疑有脊柱骨折的,應按脊柱骨折傷處理。千萬不要對傷者任意翻身和扭曲身體。一人托抱式的搬運,或兩個人一人抬頭部、一人搬腿的搬運方式,都是嚴禁使用的。
常見急救心得體會篇四
急救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它能夠在緊急情況下保護人們的生命安全。掌握常見基本急救知識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在日常生活中,我不斷學習和實踐急救知識,積累了一些心得體會。以下是我對常見基本急救知識的幾點心得體會。
首先,在急救場景中保持冷靜是至關重要的。在面對突發狀況時,人們往往會感到驚慌失措,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應對。然而,保持冷靜是急救的基本要求之一。只有冷靜下來,我們才能準確地判斷事態的嚴重程度并采取正確的行動。因此,無論面對何種事故,我們都應學會控制情緒,保持冷靜。
其次,了解常見傷病的急救辦法是必不可少的。急救并非只針對特定的情況,而是廣泛應用于各種傷病狀況。掌握常見傷病的急救辦法可以幫助我們迅速采取適當的急救措施。例如,燒燙傷是一種常見的事故,我們應該學會用冷水沖洗傷口、避免使用冷卻劑等。對于出血的情況,我們需要用干凈的紗布進行止血并保持患者平臥。只有熟知常見傷病的急救辦法,我們才能在緊急情況下及時有效地救助傷者。
此外,基本的急救技能是急救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了解各種急救技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急救狀況。例如,心肺復蘇術是一項關鍵的急救技能,它可以挽救突發心臟驟停的患者的生命。在進行心肺復蘇時,我們應掌握正確的按壓深度和頻率,以確保心臟得到足夠的血液供應。另外,正確的創口包扎和人工呼吸等基本技能也是急救過程中應掌握的重點。學習和掌握這些基本技能可以提高急救效果,保護傷者的生命安全。
此外,急救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急救雖然是為了救助他人,但我們不能因此忽視自身的安全。在處理狀況時,我們應時刻注意周圍的環境,確保自身不會受到傷害。對于在高處墜落導致骨折的患者,我們應當先確保自己的安全,然后再進行相應的急救處理。只有保護好自己,我們才能更好地救助他人。
最后,急救不僅僅是一項技能,更是一種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給予他人必要的幫助和救助。學習常見基本急救知識,掌握急救技能,不僅可以在危急時刻挽救生命,更能夠培養人們的責任感和樂于助人的精神。只有每個人都擔當起自己的責任,我們才能共同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總之,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我深刻體會到掌握常見基本急救知識的重要性。保持冷靜、了解常見傷病的急救辦法、掌握基本急救技能、注重個人安全以及將急救作為一種責任,這些都是我在急救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我相信這些經驗將會派上用場,為他人的生命保駕護航。希望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到急救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到急救技能的學習中來,為社會的安全與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常見急救心得體會篇五
一、活動主題
二、組織安排
為使活動達到預期效果,我會制定了活動方案,明確了工作人員的分工和職責,并組織培訓師資人員提前進行了練習,統一了培訓內容,從而使活動得以順利開展并取得了實效。
三、活動情況
領導,老師和同學們都對這次活動的形式給予了充分肯定,得到了師生們共同的歡迎和好評,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實基礎。
常見急救心得體會篇六
急救知識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幫助我們在緊急情況下正確迅速地處理傷病,保護生命。在學習和應用急救知識的過程中,我有一些心得體會。下面我將從重要性、應用技巧、培訓機會、常見錯誤以及勇敢與冷靜這五個方面進行闡述,希望能與大家分享我的經驗和想法。
首先,急救知識的重要性不可估量。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意外傷病時有發生。掌握急救知識可以幫助我們及時救助傷病者,減少事故的嚴重程度。有時候,幾分鐘的急救就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我記得有一次,我在街頭目擊了一起交通事故,一位年輕女性受了重傷。當時沒有人敢動手,我立刻運用所學的急救知識展開了急救措施,包扎了她的傷口,并成功穩住了她的傷勢。這個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急救知識的重要性。只要我們學會了正確的應急救助技巧,就能及時救助傷病者,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其次,學習急救知識并不難,但運用技巧需要一定的實踐和經驗。在學習急救知識時,我們要先掌握一些常用的應急處理方法,比如心肺復蘇術、止血和包扎等。這些基本技巧十分重要,我們要通過反復練習,才能夠信手拈來。同時,我們還要學會識別不同類型的傷病,比如心臟病發作、中風、骨折等。只有具備了這些基本技能和知識,才能在緊急情況下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應對。因此,我們要不斷練習,提高自己的應急處理能力。
第三,要提到的是培訓機會。為了提高社會公眾的急救意識并普及急救知識,很多社會機構、志愿組織以及醫療機構都會開展急救培訓。大家可以通過參加這些培訓課程來學習關于急救的知識和技能。與此同時,一些應用程序也提供了在線學習急救知識的渠道。這些培訓和學習機會不僅能讓我們積累寶貴的急救知識,還能提高自己的應急反應能力和技能水平。
此外,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常見的錯誤。有些人在急救過程中存在著慌亂、不專注、無知等問題,這會影響到傷病者的生命安全。急救時,我們要保持冷靜的心態,不能受到外界因素的擾亂。我們要注意與傷病者建立有效的溝通,了解其病情和需求,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正確的處理。此外,我們還需注意自己的安全,提前做好防護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傷病者,避免因不正確的急救措施而對其傷害。
最后,我認為急救需要勇敢和冷靜。在應急的環境下,我們可能面對各種復雜的傷病情況,這時候要保持勇敢和冷靜是非常重要的。勇敢是應對急救挑戰的內在動力,而冷靜是保持頭腦清晰、抱有正確態度的關鍵。只有勇敢地面對困難,才能在危急時刻挽救生命;只有冷靜地思考,才能做出明智的抉擇,不誤傷病者。
在學習和運用急救知識的過程中,我深刻認識到了它的重要性、應用技巧、培訓機會、常見錯誤以及勇敢與冷靜的重要性。掌握這些基本知識和技能不僅能保護他人的生命安全,也能使我們在危急時刻表現得更為從容和堅定。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和實踐,提高自己的急救能力,我們就能成為更有價值和意義的人。因此,我鼓勵大家學習急救知識,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常見急救心得體會篇七
1,交了一群好朋友。
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但相同的事業給了我們共同的目標。這幾天我們一起生活,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一起進步。不僅增進了相互了解和友誼,還交流了思想和成果。特別是在小組活動和實踐活動中,大家暢所欲言,激發思維,開闊視野,啟迪思想,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2.學到了一個好技能。
人生如此美好,但意外總是不期而至。如果你不想它發生,它總是在等待機會。為了普及和掌握急救技能,在紅十字會工作后學習急救知識成為我強烈的愿望。這一次紅十字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忘而寶貴的學習機會,我很珍惜。從開班,到理論講課,到拓展訓練,到實際操作,我都努力學習,努力學習,做好每一個學習筆記,免得錯過老師教的東西;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組織羅田同學咨詢認識的同學,指導他們實踐實踐技能;同時,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準備試講課件。經過七天的訓練和學習,羅田的學生掌握了急救技能,表現良好,考試及格。
3.表現出一種精神。
在學習期間,以齊主席為代表的紅十字會領導以身作則,積極參加各項活動,起到了帶頭作用。正是因為領導帶頭以身作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熱情。在學習、活動和實踐中,學生積極、團結、合作、挑戰、進取,充分體現了紅十字會的團結、拼搏、進取精神,尤其是團隊精神。
4.信號燈亮了。
學習,無論是理論思考還是實際操作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不僅讓我們掌握了扎實的技能,更是教會了我們如何授課、如何進行師資管理、如何進行救護員及健康知識普及。可以說是為我們以后的普及應急救護培訓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了一場及時雨,點亮了一盞航標燈。
揚帆啟航正當時。沒有比挽救生命更崇高的事業,為了讓更多的意外患者獲救成功,讓更多的人成為生命守護者,作為紅十字工作人員、紅十字志愿者,學習、宣傳、實踐、推廣、傳播應急救護知識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實踐是的課堂,我們將以本次培訓活動為新的起點,不忘初心,切實擔當起時代責任,奮發有為,開創新局面,把羅田的師資力量化作滿天的繁星,推動應急救護知識走進千家萬戶,真正讓“救”在你我身邊。
常見急救心得體會篇八
戒因小失大
當遇到急重病人時,首先應著眼于有無生命活動體征,知道現場急救時必須對病人作哪些初步檢查,看病人是否還有心跳和呼吸,瞳孔是否散大,如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則應馬上作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戒自作主張亂處理
如敵敵畏、敵百蟲中毒時,忌用熱水及酒精擦洗,而應立即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清潔水洗干凈;小而深的傷口切忌草率包扎,以免引起破傷風;腹部內臟受傷脫出,切戒還納腹部,而應用干凈紗布覆蓋,以免繼發感染等。
戒隨意搬動
搶救傷病之時,時間就是生命,應該就近送醫院,特別是當傷病員心跳呼吸瀕臨停止時,更不該遠送。
戒濫進飲料
不少人誤以為給病人喝點熱茶熱水會緩解病情,實際上毫無必要。 戒亂用藥
遇事慌張,于事無補,如慌慌張張用手去拉觸電者,只能連自己也觸電。此時應首先切斷電源,用木棍、竹竿等絕緣物將病人離開電線,方可進行急救。
戒一律平臥
并非急重病人都要平臥,至于以什么體位最好應該根據病情來決定,可以讓病人選擇最舒適的體位。如失去意識的病人讓其平臥,頭偏向一側;急性腹痛者可讓其屈膝以減輕疼痛;腦出血病人則讓其平臥,但可取頭高腳低體位;心臟性喘息者,可讓其坐著,略靠在椅子上。
[家庭應急處理]
(1)盡量屏氣,有時可止住打嗝。
(2)讓打嗝者飲少量水,尤其要在打嗝的同時咽下。
(3)嬰兒打嗝時,可將嬰兒抱起,用指尖在嬰兒的嘴邊或耳邊輕輕搔癢,一般至嬰兒發出笑聲,打嗝即可停止。
(4)如打嗝難以止往,倘無特殊不適,也可聽其自然,一般過會兒就會停止。如果長時間連續打嗝,要請醫生診治。中老年人或生病者突然打嗝連續不斷,可能提示有疾患或病情惡化,需引起注意.
腳踩鐵釘
[家庭應急處理]
(1)拔除釘子后,應擠出一些血液,因為釘子常扎得很深,容易感染。
(2)去除傷口上的污泥、鐵銹等物,用紗布簡單包扎后,速去醫院進一步診治。
(3)踩到細鐵釘或鐵針,如鐵釘或鐵針是斷釘、斷針,切勿丟棄,可將相同的釘針一起帶到醫院,供醫生判斷傷口深度作參考。
(4)扎進釘子,尤其是銹釘子、帶泥土的釘子,最易患破傷風,須速去醫院注射破傷風毒素。
腳跟磨破
[家庭應急處理]
(1)如腳跟發紅,可在襪子外面擦上一層肥皂,并在鞋子與腳跟接觸的在方貼上一塊膠布條,使腳跟避免進一步磨擦破潰。
(2)腳跟磨破且出現水皰時,水皰不要弄破,可用消毒紗布包扎后讓其自行吸收;大水皰可用碘酒擦一次,消毒酒精擦二次,再用經過火燒消毒過的針尖刺破,用消毒紗布包好,注意清潔,防止感染。
(3)腳跟磨破時,應換穿舒適的鞋子,并盡量少走路。
流鼻血
[家庭應急處理]
(1)將流血一側的鼻翼推向鼻梁,并保持5~10分鐘,使其中的血液凝固,即可止血。如兩側均出血,則捏住兩側鼻翼。鼻血止住后,鼻孔中多有凝血塊,不要急于將它弄出,盡量避免用力打噴嚏和用力揉,防止再出血。
(2)讓患者坐在椅子上,將雙腳浸泡在熱水中,可止鼻血。
(3)如經常流鼻血,需去醫院進一步診治。
門窗夾手指
[家庭應急處理]
(1)如果夾傷較輕,只有輕微出血,可先行傷口周圍消毒,再用消毒紗布包扎。
(2)避免傷指浸水和過熱。
(3)如夾傷較重,壓痛明顯,不能活動,應速去醫院診治。
皮膚曬傷
[家庭應急處理]
(1)如皮膚曬得很紅,但并未起泡,可用冷濕毛巾、紗布等敷于患處,或將患處浸泡于涼水中(或用冰塊冷敷),以減輕疼痛。
(2)可用利康液等局部涂抹。
(3)如果嚴重,應速去醫院治療,且不可再曝露曝曬過的皮膚。
[家庭應急處理]
(1)如傷口較小,出血不多,傷口干凈,可用酒精消毒傷口周圍,不要將消毒液弄進傷口內,待干后用消毒紗布覆蓋包扎,傷口小可用創可貼粘貼(注意使傷口合攏)。
(2)不干凈的傷口,要先用碘酒沿周圍皮膚消毒一次,再用酒精消毒二次,然后用生理鹽水沖洗消毒傷口,沖洗時用藥棉輕輕擦拭傷口,去除泥土和其它異物,最后再對傷口周圍的皮膚消毒一次,以紗布覆蓋包扎。
《提示家庭急救常見錯誤方法》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