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在成長和進步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寶貴財富。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人人急救心得體會和方法篇一
本周學校組織了急救知識的培訓和學習,通過這次的學習讓我深刻的意識到懂得如何急救的重要性,以及學習急救知識的必要性。通過醫(yī)生深情并茂的講解以及一系列的操作指導,是我受益匪淺。
急救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被人忽略的一項重要技能,其在危急時刻往往能挽救人們一個人的生命,為接受進一步治療贏得寶貴時間。
掌握一些必要的救護常識,就相當于給自己和家人賣了份大保險,在關鍵時刻還可以救助一些發(fā)生意外事情的人。
平日里大多數人對急救常識及操作缺乏必要了解,許多城市都緊缺懂得基礎急救知識的人士。特別在現在車輛比較多的時代,大大小小的`車禍時有發(fā)生,當發(fā)生車禍的時候,如果有人員傷亡,在救護車和醫(yī)護人員無法及時到達的情況下,自己或周圍的人懂得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識就尤為重要,甚至還可以挽救垂危的生命而不至于留下遺憾。
如果我們把這個“關于怎樣急救?”的知識普及開來,持久開展群眾性自救、互救技能訓練學習活動;爭取讓救護培訓普及率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這對保證人民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減少災難和損失,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促進國際紅十字運動在中國的大力發(fā)展具有極大的意義。
作為社會的新動力,年輕的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到這樣的培訓當中,學習了解更多的急救知識和生活技能,不僅能為身邊的人帶來一份小小的安全感!古人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在生活中,醫(yī)生的數量是有限的,救護車的速度是交通決定的,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會讓一個生命稍縱即逝。因此,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實際行動起來,掌握急救知識,為了每一條神圣的生命。起碼讓我們在面對緊急情況時,能做的不再是無奈和等待。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生病或者遇到什么生命危險的事,那么在送往醫(yī)院之前應該做好一些準備,這就需要我們對院前急救的一些知識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總之,這一次的培訓有很多收獲,雖然現在可能不會用上,但總有一天我們可以用現在學的只是去救助生命,這將會是很值得驕傲的事。為自己為他人的生命,我覺得這次培訓讓我提前接觸到了社會生活中的醫(yī)學,了解了面對緊急情況我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不會做一個幫倒忙的人,而是實實在在幫助別人的人。雖然我還有很多東西都沒記住,但是,一旦發(fā)生該類事件,我一定會知道應該怎么做,不會對傷者造成更大的傷害。
作為一名普通公民,我們更有必要懂得急救,在身邊一切都來不及預料,也許某天你可以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為病人延長壽命,給他們的生命再創(chuàng)一次機會,這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同時也可以將自己的懂的急救知識教給身邊的人,讓急救知識得到傳播、普及,給每個人多一次再生的機會。
人人急救心得體會和方法篇二
1、火燒傷急救
火場燒傷處理的當務之急是盡快消除皮膚受熱,具體措施如下:
(1)有潔凈的水充分冷卻燒傷部位。
(2)用消毒紗布或干凈布等包裹傷面。
(3)傷員發(fā)生休克時,可用針刺穴位或使用止痛藥止痛;呼吸道燒傷者,注意疏通呼吸道,防止異物堵塞。
(4)傷員口渴時可飲少量淡鹽水;緊急處理后可使用抗生藥物,預防感染。
2、化學物品燒傷急救
當受到酸、堿、磷等化學物品燒傷時,最簡單、最有效的處理辦法是用大量清潔冷水沖洗傷員傷口處。
3、有毒氣體中毒后的急救
(1)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躬身向與咽氣相反的方向的安全出口逃生。
(2)中毒者搶救出來后,放在空氣流通好的地方實施搶救。
(3)傷員若停止呼吸,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可能時供給氧氣。
4、火場休克的急救
火場休克是由于嚴重創(chuàng)傷、燒傷、觸電、骨折的劇烈疼痛和大出血等引起的一種威脅傷員生命,極危險的嚴重綜合癥。雖然有些傷不能直接置人于死地,但如果救治不及時,其引起的嚴重休克常常可以使人致命。休克的癥狀是口唇及面色蒼白、四肢發(fā)涼、脈搏微弱、呼吸加快、出冷汗、表情淡漠、口渴,嚴重者可出現反應遲鈍,甚至神志不清或昏迷,口唇肢端發(fā)紺,四肢冰涼,脈搏摸不清,血壓下降,無尿。預防休克和休克急救的主要方法是:
有內出血的傷員,要迅速送往醫(yī)院救治。
2.對急救后的傷員,要安置在安全可靠的地方,讓傷員平臥休息,并給予親切安慰和照顧,以消除傷員思想上的顧慮。待傷員得到短時間的休息后,盡快送醫(yī)院治療。
3.對有劇烈疼痛的傷員,要服止痛藥。也可以耳針止疼,其方法是在受傷相應部位取穴,選配神門、枕、腎上腺、皮質下等穴位。
4.對沒有昏迷或無內臟損傷的傷員,要多次少量給予飲料,如姜湯、米湯、熱茶水或淡鹽水等。此外,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防暑,有條件時要及時更換潮濕的衣服,使傷員平臥,保持呼吸通暢,必要時還應做人工呼吸。已昏迷的傷員可針刺人中、十宣、內關、涌泉穴以急救。
緊急救護常識
我們都有必要掌握一些緊急救援的基本知識,以便在緊急時刻出手拯救垂危的生命。
一、傷者被救出火場后,我們首先要做三件事火場中的被困者可能受到的傷害是:吸入濃煙造成中毒,呼吸道和肺部被熾熱濃煙灼傷,一些被困者還可能直接被火燒傷。被抬出火場的傷者若已進入昏迷或半昏迷狀態(tài),我們要做三件事:
1、解開傷者上衣,暴露-胸部,松開皮帶以散熱;
3、將耳貼近傷者口鼻傾聽有無呼吸聲,觀察胸部是否起伏,瞳孔是否有放大,檢查是否有心跳、脈搏,確認有沒有出現心跳和呼吸停止。
二、心跳和呼吸停止,馬上進行人工呼吸,一秒鐘也不能等。在
常溫下,心跳停止3秒鐘病人感到頭昏;10-20秒病人發(fā)現昏厥;30-40秒瞳孔散大;40秒左右出現抽搐;60秒后呼吸停止。腦組織對血缺氧十分敏感,在呼吸循環(huán)停止4分鐘-6分鐘后,腦組織即可發(fā)生不可改變性損害。復蘇開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大量資料證明:在心跳呼吸驟停4分鐘內進行心肺復蘇者可能有一半人被救活;4分鐘-6分鐘開始心肺復蘇者可能有10%被救活;超過6分鐘開始心肺復蘇者可能有4%被救活;10分鐘以上開始心肺復蘇者幾乎無存活可能。心跳呼吸停止,是最緊迫的急癥,心肺復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便是對這一急癥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一旦確認傷者心跳、呼吸停止,必須爭分奪秒進行急救,時間就是生命。
三、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首先要懂心肺復蘇術的原理。人的心跳停止后,全身血液循環(huán)即停止,腦組織及許多主要器官因得不到新鮮氧氣和血液供給而將發(fā)生細胞壞死。此時,必須在病人肺內有新鮮氧氣進行氣體交換的情況下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因此實施心肺復蘇時,首先要做人工呼吸,再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人工呼吸的原理:正常人吸入的空氣含氧量為21%,二氧化碳為0.04%;肺臟只吸收所吸入氧氣的20%,其余80%的氧從肺臟呼出。因此,當正常人給病人吹氣時,只要有較大的氣量,則進入病人心跳肺內的氧氣量是足夠的。在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后,肺處于半萎縮狀態(tài),給病人做人工呼吸能在呼吸道暢通的情況下將新鮮空氣吹入病人肺內以擴張肺組織,有利于氣體交換。胸外心臟按壓的原理:胸外心臟按壓是利用人體胸腔及心血管系統(tǒng)的.特點來起作用的。當做胸外心臟按壓時,由于是用外界的壓力將心臟壓在胸骨與脊柱之間,心臟內的血液自然向動脈流去,放松時,心臟恢復原狀,靜脈血被吸回心臟。
《火場急救方法》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人人急救心得體會和方法篇三
急救方法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挽救生命。我最近參加了一次急救培訓課程,學習了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這項技能的重要性。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學習急救方法的體驗和感悟。
第一段:急救方法的重要性
急救方法能夠在緊急情況下挽救生命,這是不可否認的。在事故或突發(fā)疾病的情況下,及時的急救操作可以極大地減少傷亡人數和病情的加重。然而,很多人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常常會感到手足無措,毫無所可依賴的感覺會讓人感到恐慌和無助。學習急救方法可以讓我們在緊急情況下保持冷靜,迅速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操作,有效地救助受傷或生病的人。
第二段:學習急救方法的過程
學習急救方法是一項系統(tǒng)的學習過程。在急救培訓課程中,我學習了基本的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技巧,以及如何處理出血、燒傷、骨折等常見的急救情況。我們還進行了模擬練習,通過模擬真實情況來訓練我們的反應能力和急救技巧。在這個過程中,我發(fā)現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的結合非常重要,只有真正親自動手才能更好地掌握急救技能。
第三段:急救方法的應用場景
急救方法可以應用于各種緊急情況中,不僅僅包括道路交通事故和突發(fā)疾病,還包括偶發(fā)事件或日常生活中的緊急情況。比如,突然暈倒的同事、窒息的小孩、心臟驟停的行人等等。學習急救方法可以讓我們在這些應急情況下能夠迅速做出反應,提供必要的救助,爭取時間等待醫(yī)療救援到來。急救方法不僅在救助他人時有用,也可以在我們自己遇上緊急情況時提供自救的機會。
第四段:急救方法給我的啟示
學習急救方法不僅提供了一項實用的技能,更讓我體會到了責任與關愛的重要性。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無法預知會遇到什么困難和危險,但我們可以通過學習急救方法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緊急情況下成為那個有用的人。從急救方法中我感受到了關愛,對于無助的人來說,一雙能給予急救幫助的手是多么重要。
第五段:急救方法的普及和推廣
急救方法的普及和推廣是非常必要的。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和不可預見事件的發(fā)生幾率不斷提高,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需要和受益于急救技能。政府和社會組織應該加大對急救培訓的投入和推廣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和資源,讓更多的人學習和掌握急救方法。此外,學校、公司、社區(qū)等單位也應該組織定期的急救培訓活動,提高員工和社區(qū)居民的急救意識和能力。
總結:
學習急救方法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它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急救技能,還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冷靜和自信,在緊急情況下挽救生命。我將把這些知識與技能深深地銘記在心,并且鼓勵身邊的人也學習急救方法,共同為社會的安全做出貢獻。只有讓急救方法普及到每一個角落,我們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更加安全和有愛心的社會。
人人急救心得體會和方法篇四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于急救知識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因為在生活中突發(fā)狀況總是難以避免。掌握急救知識,能夠在危險時刻救人一命,尤為重要。我也是一個急救志愿者,經常參加各種急救知識培訓和實踐活動。在實踐中,不僅讓我更深入的了解到急救方法,更讓我有所體會,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急救流程要清晰明了
在急救實踐中,我們首先需要掌握的方法是清晰的流程,心肺復蘇、止血、及時轉送,等。在現場救援時,維持好冷靜狀態(tài)是關鍵,從基本要素入手,做到流程清晰,每個步驟都不能出錯。在訓練中我們經常進行模擬,不斷加強對流程的掌握技能,保證在真正緊急的情況下能夠做出正確的急救方法。
第二段:技能要熟練掌握
急救工作非常注重技能培訓。我們需要熟練掌握如何正確使用急救用品,如急救箱、呼吸機、除顫器等等。在學習急救技巧時,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上,還要通過實踐來強化技能。在訓練時,教練會模擬各種不同的場景,讓我們通過親身實踐來鎮(zhèn)定自己,減少因為慌張而導致錯誤。
第三段:風險評估要全面合理
在進行急救時,情況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因此需要全面評估風險。我們需要了解和識別現場的常見危險因素,包括如避開高溫或者火焰,尋找安全區(qū)域等安全事項。了解這些因素,在救援過程中我們可以更加有效地減少風險。
第四段:溝通協(xié)調也是關鍵
在救援場景中,不僅需要我們清晰的思路和熟練的技巧,還需要我們參與多方面的協(xié)調。特別是在團隊合作中,溝通和協(xié)調尤為關鍵。有效的溝通和協(xié)調能夠確保救援流程更為順暢,加強救援團隊力量。
第五段:心態(tài)穩(wěn)定才能發(fā)揮急救的最大作用
每個人在遇到危險時都會感到緊張,但是急救志愿者必須保持冷靜。鼓勵自己、并引導現場的人們保持冷靜,是必要的。如果志愿者因為恐慌而不清晰,那么當下所做的信息處理和辦法行動肯定不會恰當,這無異于雪上加霜。
結語
急救路上充滿挑戰(zhàn)和危險,因此,志愿者在掌握好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需要不斷地提高個人素質和鍛煉技能,全面明確情況、準確把握現場,既迎接危難挑戰(zhàn),又能讓眾生重獲新生。急救員的辛勤和專業(yè)付出,讓我們社會得以更為溫馨和有愛。
人人急救心得體會和方法篇五
由于中風病發(fā)突然,用針灸先急救再去住院治療是一個很保險的方法。對普通大眾,可參考救急用的“十宣放血”法及耳垂放血,操作簡單而有效,這就是在網絡上廣泛流傳的“放血救命法”。開始我以為放血療法可能只適用于腦出血,近來同事朱瑾醫(yī)師告訴我,她看到一位患者,在發(fā)病暈倒的那一刻,丈夫記起聽人說咬破指尖可以急救,就把妻子各個指尖咬破出血,妻子很快蘇醒,送醫(yī)院檢查發(fā)現大面積腦梗,但是沒有任何后遺癥,讓醫(yī)生都頗為驚奇。可見本療法對缺血性和出血性腦中風統(tǒng)統(tǒng)可以治療。
放血救命法
患了中風,無論在什么地方(不管是浴室、臥房或客廳),千萬不能搬動患者。如果移動,會加速腦部微血管的破裂。要先原地使患者躺平或坐穩(wěn)(本來躺著的患者切勿扶起坐),防止再摔倒,這時開始放血。
取針消毒(注射用針、三棱針,或縫衣針均可,無消毒棉球可用火燒一下),一次握住五個手指,在患者的十個手指尖上刺,再用手擠出血來,即十宣放血(每指一滴),約幾分鐘后,患者大多自然清醒。
如果嘴也歪了,就拉他的.耳朵,把耳朵拉紅,在兩耳的耳垂部位各刺兩針,也各流血兩滴。幾分鐘以后,嘴就可恢復原狀。等患者一切恢復正常,感覺沒有異狀時再送醫(yī),大多可以轉危為安。如果還是不能蘇醒,建議百會放血(見倪海廈暈厥的急救法介紹),耳后三焦經青筋處放血也有促醒效果。
放血救命法,是住在新竹的中醫(yī)師夏伯挺先生介紹的,是經自己親身實驗的,他認為非常有效。本方法也見于《急救危癥簡便驗方》,《十一師秘要》也提到:卒中風,若足心呈紫黑色,挑破出血即好。蒙醫(yī)認為對于腦出血患者,放血有較好療效。據說蒙古人不怕腦出血,就是因為有“放血”這個治療法寶,可選擇頭部或上肢靜脈放血,放血100-200ml。
反觀一般腦中風患者,都是送醫(yī)院治療時,經過一路震蕩血管急速破裂,以致多數患者一病不起,所以腦中風在死因排行榜上高居第二位,其最幸運者,也僅能保住性命,而落得終身殘廢。如采取放血救命法進行施救,或可在短時間內起死回生。
人人急救心得體會和方法篇六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休克的危害。休克的共同特征是有效循環(huán)量不足,組織和細胞的血液灌注雖經代償仍受到嚴重的限制,從而引起全身組織和臟器的血液灌注不良,導致組織缺氧、微循環(huán)瘀滯、臟器功能障礙和細胞的.代謝功能異常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休克的發(fā)病規(guī)律一般是從代償性低血壓(組織灌注減少)發(fā)展到微循環(huán)衰竭,最后導致細胞膜的損傷和細胞死亡。
對休克病人必須保持呼吸道通暢,把頸部墊高、下頜托起,使頭部后仰。同時,將病人的頭部偏向一側,以防止嘔吐物吸入呼吸道。
休克病人首先應取平臥位。如病人呼吸困難,可先將頭部和軀干抬高一點,利于呼吸;兩下肢略抬高,利于靜脈血回流。
休克病人體溫降低、怕冷,應注意保暖,給病人蓋好被子。但感染性休克常伴有高熱,應予以降溫,可在頸、腹股溝等處放置冰袋,或用酒精擦浴等。
對于煩躁不安者,可給予適量的鎮(zhèn)靜劑,成人可用魯米那鈉0.1克肌注。因創(chuàng)傷、骨折所致的休克,病人疼痛劇烈時,可適當應用止痛劑,如杜冷丁50毫克肌注。但若休克原因不明,尤其是懷疑有腹內臟器穿孔者,用止痛劑可掩蓋其癥狀而易誤診,應慎用。
醫(yī)院外或家庭搶救條件有限,對休克病人搬動越輕、越少越好,盡量避免長途運送。在運送途中應有專人護理,隨時觀察病情變化,給病人吸氧及靜脈輸液。
火場休克是由于嚴重創(chuàng)傷、燒傷、觸電、骨折的劇烈疼痛和大出血等引起的一種威脅傷員生命,極危險的嚴重綜合癥。雖然有些傷不能直接置人于死地,但如果救治不及時,其引起的嚴重休克常常可以使人致命。休克的癥狀是口唇及面色蒼白、四肢發(fā)涼、脈搏微弱、呼吸加快、出冷汗、表情淡漠、口渴,嚴重者可出現反應遲鈍,甚至神志不清或昏迷,口唇肢端發(fā)紺,四肢冰涼,脈搏摸不清,血壓下降,無尿。預防休克和休克急救的主要方法是:
1.在火場上要盡快地發(fā)現和搶救受傷人員,及時妥善地包扎傷口,減少出血、污染和疼痛。尤其對骨折、大關節(jié)傷和大塊軟組織傷,要及時地進行良好的固定。一切外出血都要及時有效地止血。凡確定有內出血的傷員,要迅速送往醫(yī)院救治。
2.對急救后的傷員,要安置在安全可靠的地方,讓傷員平臥休息,并給予親切安慰和照顧,以消除傷員思想上的顧慮。待傷員得到短時間的休息后,盡快送醫(yī)院治療。
3.對有劇烈疼痛的傷員,要服止痛藥。也可以耳針止疼,其方法是在受傷相應部位取穴,選配神門、枕、腎上腺、皮質下等穴位。
4.對沒有昏迷或無內臟損傷的傷員,要多次少量給予飲料,如姜湯、米湯、熱茶水或淡鹽水等。此外,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防暑,有條件時要及時更換潮濕的衣服,使傷員平臥,保持呼吸通暢,必要時還應做人工呼吸。已昏迷的傷員可針刺人中、十宣、內關、涌泉穴以急救。
人人急救心得體會和方法篇七
一、活動主題
二、組織安排
為使活動達到預期效果,我會制定了活動方案,明確了工作人員的分工和職責,并組織培訓師資人員提前進行了練習,統(tǒng)一了培訓內容,從而使活動得以順利開展并取得了實效。
三、活動情況
領導,老師和同學們都對這次活動的形式給予了充分肯定,得到了師生們共同的歡迎和好評,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實基礎。
人人急救心得體會和方法篇八
第一段:引言(100字)
幼兒園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而孩子們在這個階段時常會發(fā)生各種意外事故。為了保證孩子們的生命安全,幼兒園對于急救方法的培訓顯得尤為重要。最近,我參加了幼兒園急救方法的培訓課程,并且有幸在實際操作中運用到了所學的知識,深深感受到了這些知識的重要性與實用性。在此,我想分享我在急救方法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二段:正確的應急反應(200字)
在幼兒園工作期間,孩子們不可預測的意外經常發(fā)生,例如:摔倒、嗆咳等。這些時刻需要我們及時采取有效的急救方法。首先,要冷靜下來,不要恐慌,迅速分析形勢,評估傷害程度。如果孩子只是輕微受傷,例如擦傷或者被刺傷,可以用干凈的紗布包住傷口,并使用石膏固定。然而,對于更嚴重的傷勢,如深度割傷或嚴重的呼吸困難,我們必須迅速向醫(yī)務人員報告,并在等待醫(yī)務人員到達之前,采取緊急救護措施。
第三段:急救技巧理論與實踐(300字)
在幼兒園急救培訓課上,我學到了如何正確運用人工呼吸、心肺復蘇以及骨折固定等急救技巧。通過講解和模擬實踐,我對這些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在實際應用中,我才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掌握程度。例如,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一名幼兒不慎窒息,我立刻運用所學的急救技巧,按照步驟進行了人工呼吸,使得孩子的生命得以保住。這個經歷使我更加確信學習急救技巧的價值。
第四段:急救意識的培養(yǎng)(300字)
在幼兒園工作,我發(fā)現培養(yǎng)幼兒急救意識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通過小游戲、繪本以及故事講解等方式,向孩子們灌輸基本的急救常識,讓他們能夠掌握一些簡單的急救技巧。此外,我們還應該給孩子們示范急救的正確姿勢和操作,并鼓勵他們在模擬情境中自己嘗試。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僅能夠提高孩子們的自救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心和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
第五段:總結與展望(200字)
通過參加幼兒園急救方法的培訓,我對于緊急情況下的急救處理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急救方法的掌握讓我在工作中更加自信和有把握,同時也為幼兒園提供了更好的安全保障。接下來,我會繼續(xù)加強自己的急救知識,學習更多的急救技巧,以提高自己的急救能力。同時,我也會通過日常教育活動,不斷培養(yǎng)幼兒園幼兒的應急意識和自救能力,為他們的安全保駕護航。
結論(100字)
總而言之,幼兒園急救方法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工作需要,更是為了給予孩子們最好的保護和照顧。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我深刻體會到急救方法對于幼兒園工作者的重要性。急救技巧和急救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關愛和關注。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每個幼兒園都能夠加強急救培訓,為孩子們的生命安全帶來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