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應知應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應知應會
1.這次主題教育的總要求是: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
2.開展主題教育的重要意義是:
開展主題教育,對于推動全黨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足“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開展主題教育,是推動貫徹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的有力舉措,是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大部署,對于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始終與人民同心,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使全黨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完成黨在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3.開展主題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斗力,努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4.開展主題教育要達到的具體目標是:凝心鑄魂筑牢根本,
錘煉品格強化忠誠,實干擔當促進發展,踐行宗旨為民造福,廉潔奉公樹立新風。
5.開展主題教育要著力解決的6個方面問題是:著力解決理論學習、政治素質、能力本領、擔當作為、工作作風、廉潔自律等方面的問題。
6.主題教育的4種必讀書目是:重點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黨章、《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及第二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4種必讀書目。
7.主題教育的4種選讀書目是:通讀精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總書記《論黨的自我革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和《習近平關于調查研究的論述摘編》4 種選讀書目。
8.主題教育的時間安排是:在全黨自上而下分兩批開展,第一批從2023年4月開始,2023年8月基本結束;第二批從2023年9月開始,2024年1月基本結束。主題教育不劃階段、不分環節,把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等貫通起來,有機融合、一體推進。
9.黨的二十大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10.“兩個確立”指的是: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
11.“兩個維護”指的是: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12.“四個意識”指的是: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13.“四個自信”指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
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4.“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
15.“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16.“五大發展理念”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17.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是:富強、民主、文明、
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18.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19.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三個務必”指的是: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20.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
21.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兩個結合”是: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2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是: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
23.“十個明確”是指:
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全黨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
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明確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
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
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明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
24.“十四個堅持”是指: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25.“十三個方面成就”是指: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經濟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政治建設、全面依法治國、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維護國家安全、堅持“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外交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26.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體現在“六個必須堅持”: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
27.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回答了哪些重大時代課題: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8.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9.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的“五個必由之路”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30.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31.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特色: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32.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兩步走”戰略安排是: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33.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發展。
34.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高質量發展。
35.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
36.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是:教育、科技、人才。
37.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是:物質富足、精神富有。
3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39.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是:人民性。
40.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全過程人民民主。
41.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為民造福。
42.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43.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強大法寶是:
統一戰線。
44.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
45.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的4項戰略部署: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46.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集中體現在堅持“八個觀:堅持“生態興則文明興”的深邃歷史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自然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觀,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整體系統觀,堅持“實行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嚴密法治觀,堅持“共同建設美麗中國”的全民行動觀,堅持“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的共贏全球觀。
47.我們黨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是:自我革命是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48.黨的行動指南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49.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并且為此而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方面和環節。
50.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的立國之本,指的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51.新形勢下黨面臨的“四大考驗”是指: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
52.黨面臨的“四大危險”是指: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
53.黨的“三大作風”是指: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
54.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
55.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
56.新時代黨的建設包括: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
57.黨的建設必須堅決實現以下六項基本要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從嚴管黨治黨。
58.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擺在首位的是:黨的政治建設。
59.提高“政治三力”具體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60.“四好一強”領導班子指的是:政治堅定好、學習創新好、勤政為民好、清正廉潔好、執政本領強。
61.“五好黨支部”指的是:政治功能發揮好、基本制度落實好、黨員隊伍建設好、服務中心工作好、廉潔自律形象好。
62.“四講四有”合格黨員指的是: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
63.黨的思想建設的根本任務是: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
64.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需要解決的“總開關”問題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65.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指的是:嚴密的組織體系。
66.黨支部的職能定位是:黨支部是黨的基礎組織,是黨組織開展工作的基本單元,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
67.黨支部的職責是: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
68.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必須堅持和完善的基本制度是:“三會一課”制度、主題黨日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組織生活會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談心談話制度。
69.民主生活會開展的程序是:通報上一次民主生活會整改措施落實情況和本次民主生活會征求意見情況;主要負責人代表領導班子作對照檢查;領導班子成員逐一進行對照檢查,作自我批評,其他成員對其提出批評意見;主要負責人總結會議情況,提出整改工作要求。
70.“三會一課”指的是:“三會”指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一般每季度召開一次)、黨支部委員會(一般每月召開一次)、黨小組會(一般每月召開一次);“一課”指按時上好黨課(黨員領導干部應當定期為基層黨員講黨課,各級黨委、黨組書記每年至少講 1 次黨課)。
71.支部主題黨日一般多久開展一次:每月開展一次。
72.黨員的黨齡從什么時候算起:從預備期滿轉正為正式黨員之日算起。
73.談心談話制度是: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之間、班子成員和黨員之間、黨員和黨員之間要開展經常性的談心談話,坦誠相見,交流思想,交換意見。領導干部要帶頭談,也要接受黨員、干部約談。
74.“兩新”組織指的是: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
75.黨的基層委員會,黨的總支部、支部委員會每屆任期是:黨的基層委員會任期一般為5年,其他類型黨總支、黨支部任期一般為3年。
76.黨的基層組織任期屆滿,如需延期或提前進行換屆選舉,應報上級黨委批準,延長或提前期限一般不超過多久:不超過1年。
77.黨費繳納要求:按時、自覺、足額。
78.“兩準則四條例”指的是:“兩準則”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四條例”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
79.《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對黨員的要求是:堅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堅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凈做事;堅持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獻。
80.《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對黨員領導干部的要求是:廉潔從政,自覺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廉潔用權,自覺維護人民根
本利益;廉潔修身,自覺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廉潔齊家,自覺帶
頭樹立良好家風。
81.黨的紀律包括: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
82.“三不腐”指的是: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83.黨最根本、最重要的紀律是:政治紀律。
84.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基礎是:遵守黨的政治紀律。
85.對嚴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的紀律處理措施有:改組、解散。
86.“四風”是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87.黨的紀律處分有: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
88.黨員受到嚴重警告處分的,幾年內不得在黨內提升職務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于其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一年半。
89.黨員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幾年內不得重新入黨:五年。
90.行政處分的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91.對不合格黨員的組織處理方式有:限期改正(時限一年)、勸其退黨、除名。
92.組織處理主要有:批評教育、通報批評、調離、降職、責令辭職、免職等形式。
93.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包括:檢查、通報、改組。
94.對黨的領導干部的問責方式包括:通報、誡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
95.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
96.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是: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過程中,黨組(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
97.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包括: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第一種形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第二種形態);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第三種形態);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少數(第四種形態)。
98.“三個區分開來”具體指的是:要把干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
99.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是: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
100.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