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精神一般指偉大建黨精神。 偉大建黨精神,指的是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新時代青年如何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調研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新時代青年如何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調研
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自覺把偉大建黨精神融入血脈和靈魂,走在新時代繼承發揚偉大建黨精神的前列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自覺把偉大建黨精神融入血脈和靈魂,走在新時代繼承發揚偉大建黨精神的前列。
對黨的肌體而言,血脈流通,才能身強體壯。毛澤東同志說:“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對黨員領導干部而言,血脈里流淌著偉大建黨精神,靈魂中融入了偉大建黨精神,才能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涵養崇高的精神境界,錘煉堅強的黨性修養。也只有這樣,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信仰才能更崇高、政治品格才能更鮮明、政治定力才能更堅定、政治慧眼才能更明亮,時刻按照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
自覺把偉大建黨精神融入血脈和靈魂,是對黨員領導干部奮進新時代的基本要求。在求索和追尋中熔鑄,在奮斗和犧牲中砥礪,在奉獻和擔當中淬煉,偉大建黨精神,貫穿于百年征程,彪炳于萬里江山,錘煉出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政治品格,引領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航程。偉大建黨精神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砥礪前行提供著強大精神動能。黨員領導干部把偉大建黨精神融入血脈和靈魂,就會信念堅定、信仰如磐、品格高尚、志向遠大,精神振奮、氣宇軒昂、渾身上下洋溢著青春活力,充滿蓬勃朝氣、浩然正氣、昂揚銳氣。
自覺把偉大建黨精神融入血脈和靈魂,首要的是自覺。將偉大建黨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在任何時候都發自內心、堅定不移地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是融入,必須是實實在在的真融入。黨的各級組織都要把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感悟信仰的偉力、真理的光芒。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我們要更好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努力創造新的輝煌業績。
【篇二】新時代青年如何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調研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首次提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一百年來,在偉大建黨精神的激勵下,一代代中國青年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成為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先鋒力量。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時代青年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以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豪邁誓言。
新時代青年傳承偉大建黨精神,要筑牢“一心向黨”的政治忠誠。“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我們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從“如果需要為共產主義理想而犧牲,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也可以做到臉不變色,心不跳”的江姐,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雷鋒,再到將青春和生命獻給黨和人民脫貧攻堅事業的黃文秀,一代代共產黨人堅守初心不改,永葆本色不變,堅定信念不移,創造了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彪炳偉業。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的接班人,新時代青年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牢記“國之大者”,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的忠誠之心、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新時代青年傳承偉大建黨精神,要堅定“一諾千金”的理想信念。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我們黨一路走來,無論是處于順境還是逆境,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從未放棄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執著追求。我們黨之所以能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之所以能夠在一次次挫折中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無數共產黨人赴湯蹈火、毫不畏懼,舍生忘死、意志彌堅,堅守平凡、無私忘我,都源于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在新征程上,新時代青年要堅持真理、堅守理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品味真理之甜、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真正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
新時代青年傳承偉大建黨精神,要厚植“一葉知秋”的為民情懷。“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黨始終把“人民”鐫刻在了自己的旗幟上,長征途中“半條被子”的溫暖故事、淮海戰役中“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偉大勝利、抗洪搶險中舍小家保大家的大愛情懷、脫貧攻堅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無不體現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凝聚著黨和人民的血肉之情。新時代青年要厚植“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貫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場,堅持與人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血肉相連,為增強人民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而不懈努力。
新時代青年傳承偉大建黨精神,要強化“一馬當先”的責任擔當。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回望歷史,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一代代共產黨人帶領人民艱辛求索、奮發圖強,開辟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人間正道和康莊大道,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新時代青年要奮進新征程,勇擔新使命,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斗、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把踐行初心、擔當使命變成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原動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勇爭先、再立新功,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新時代青年傳承偉大建黨精神,要增強“一決勝負”的斗爭本領。敢于斗爭是我們黨的鮮明品格。我們黨依靠斗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回首過往,無論是革命年代的硝煙彌漫、艱苦卓絕,還是建設歲月的一窮二白、篳路藍縷;無論是面對滔天的洪水、肆虐的疫情,還是越過改革急流、攻克發展難題……每當嚴峻形勢擺在面前時,我們總是有“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英雄氣概,有“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精神,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思想解放,這些都是我們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面臨的風險和考驗一點也不會比過去少。新時代青年必須為應對當前及未來瞬息萬變的國際國內形勢,自覺加強斗爭歷練,在斗爭中學會斗爭,在斗爭中成長提高,勇于戰勝一個又一個“婁山關”“臘子口”,努力成為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勇士。
新時代青年傳承偉大建黨精神,要永葆“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奮斗是艱辛的,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沒有艱辛就不是真正的奮斗,我們要勇于在艱苦奮斗中凈化靈魂、磨礪意志、堅定信念。”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偉大抗疫精神等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接過艱苦奮斗的接力棒,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以年輕人獨有的活力,在奮斗中釋放激情,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留下許黨報國的奮斗足跡。
新時代青年傳承偉大建黨精神,要錘煉“一身正氣”的品德修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青年“要把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不斷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遠”。從建黨到新中國成立,犧牲的共產黨員和仁人志士共有2100萬人,可查到姓名的烈士370多萬。這些英雄人物或以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英勇而令人敬佩,或以不懼危難、舍生取義的忠貞而讓人崇敬,為中華民族樹立起一座座道德燈塔,發揮著巨大的精神引領作用。青年學生處在人生的“拔節孕穗期”,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錘煉“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品德修為,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篇三】新時代青年如何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調研
通過深情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光輝歷程,高遠展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明前景,高度概括、深刻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形成的偉大建黨精神,號召全體員要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定不移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這是殷切囑托,也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使命。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路上,傳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首要在于完整把握其基本內涵,深刻理解其本質要義。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是黨的性質、宗旨、綱領、使命在黨的百年奮斗實踐中的集中反映,也是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戰斗性的典型體現。偉大建黨精神是一個完整的思想系統,其全部思想內涵是緊緊圍繞中國共產黨是什么、干什么、為誰干、怎么干這一邏輯主線展開的。我認為主要包括了四個方面:
一是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堅持真理,就是堅持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的百年奮斗歷史表明,追求真理、堅持真理、捍衛真理、發展真理是中國共產黨的本質使命。堅守理想,就是堅守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信仰,就是堅定社會主義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堅持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馬克思主義真理,堅守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求真守正的道義高度和精神緯度。
二是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堅守的初心使命,就把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人民幸福、國家富強的歷史重任扛在肩上。初心易得,始終難守;使命在肩,任重道遠。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飛躍,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性成就。這既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舍我其誰”的英雄情懷,也突出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敢作敢為、善作善成的擔當精神。
三是不怕犧牲,英勇斗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怕難,“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既是中國共產黨人大無畏英雄氣概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共產黨人最豪邁的精神追求。
【篇四】新時代青年如何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調研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首次提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并闡述了其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作為基層黨員干部,如何在新時代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值得思考。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必須堅定理想信念。政治上的堅定、黨性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切實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認識和領會其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深刻理解其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多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經典文獻,讀懂原文原意、掌握理論要義,堅定理想信仰信念。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必須永遠對黨忠誠。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放在首要位置。新時代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不斷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必須敢于擔當奉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擔當作為,要求我們基層黨員干部不僅要熱愛本職工作、熟悉本職工作,還要精通本職工作,對待每一項工作都要做到有思路、有措施、能落實;要求我們將擔當奉獻作為價值追求,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災等重大風險挑戰面前挺身而出,竭盡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求我們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需所盼,身體力行地為居民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
【篇五】新時代青年如何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調研
新時代青年傳承偉大建黨精神,要筑牢“一心向黨”的政治忠誠。“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我們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從“如果需要為共產主義理想而犧牲,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也可以做到臉不變色,心不跳”的江姐,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雷鋒,再到將青春和生命獻給黨和人民脫貧攻堅事業的黃文秀,一代代共產黨人堅守初心不改,永葆本色不變,堅定信念不移,創造了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彪炳偉業。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的接班人,新時代青年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牢記“國之大者”,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的忠誠之心、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新時代青年傳承偉大建黨精神,要堅定“一諾千金”的理想信念。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我們黨一路走來,無論是處于順境還是逆境,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從未放棄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執著追求。我們黨之所以能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之所以能夠在一次次挫折中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無數共產黨人赴湯蹈火、毫不畏懼,舍生忘死、意志彌堅,堅守平凡、無私忘我,都源于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在新征程上,新時代青年要堅持真理、堅守理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品味真理之甜、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真正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
新時代青年傳承偉大建黨精神,要厚植“一葉知秋”的為民情懷。“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黨始終把“人民”鐫刻在了自己的旗幟上,長征途中“半條被子”的溫暖故事、淮海戰役中“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偉大勝利、抗洪搶險中舍小家保大家的大愛情懷、脫貧攻堅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無不體現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凝聚著黨和人民的血肉之情。新時代青年要厚植“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貫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場,堅持與人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血肉相連,為增強人民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而不懈努力。
新時代青年傳承偉大建黨精神,要強化“一馬當先”的責任擔當。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回望歷史,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一代代共產黨人帶領人民艱辛求索、奮發圖強,開辟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人間正道和康莊大道,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新時代青年要奮進新征程,勇擔新使命,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斗、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把踐行初心、擔當使命變成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原動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勇爭先、再立新功,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新時代青年傳承偉大建黨精神,要增強“一決勝負”的斗爭本領。敢于斗爭是我們黨的鮮明品格。我們黨依靠斗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回首過往,無論是革命年代的硝煙彌漫、艱苦卓絕,還是建設歲月的一窮二白、篳路藍縷;無論是面對滔天的洪水、肆虐的疫情,還是越過改革急流、攻克發展難題……每當嚴峻形勢擺在面前時,我們總是有“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英雄氣概,有“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精神,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思想解放,這些都是我們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面臨的風險和考驗一點也不會比過去少。新時代青年必須為應對當前及未來瞬息萬變的國際國內形勢,自覺加強斗爭歷練,在斗爭中學會斗爭,在斗爭中成長提高,勇于戰勝一個又一個“婁山關”“臘子口”,努力成為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勇士。
新時代青年傳承偉大建黨精神,要永葆“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奮斗是艱辛的,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沒有艱辛就不是真正的奮斗,我們要勇于在艱苦奮斗中凈化靈魂、磨礪意志、堅定信念。”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偉大抗疫精神等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接過艱苦奮斗的接力棒,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以年輕人獨有的活力,在奮斗中釋放激情,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留下許黨報國的奮斗足跡。
新時代青年傳承偉大建黨精神,要錘煉“一身正氣”的品德修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青年“要把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不斷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遠”。從建黨到新中國成立,犧牲的共產黨員和仁人志士共有2100萬人,可查到姓名的烈士370多萬。這些英雄人物或以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英勇而令人敬佩,或以不懼危難、舍生取義的忠貞而讓人崇敬,為中華民族樹立起一座座道德燈塔,發揮著巨大的精神引領作用。青年學生處在人生的“拔節孕穗期”,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錘煉“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品德修為,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篇六】新時代青年如何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調研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首次提出并闡述了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他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歷史源頭,蘊含著百年大黨依然朝氣蓬勃的精神密碼。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建黨100周年大會上提出,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著力推動青年大學生傳承偉大建黨精神,努力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讓青年大學生深刻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基本特征偉大建黨精神,是對中國共產黨先驅心路歷程的高度概括,承載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不同于世界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精神標識。偉大建黨精神具有人民性、科學性、開創性、時代性等主要特征。第一,偉大建黨精神具有鮮明的人民性。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人民是歷史的締造者,我們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偉大建黨精神中,堅守理想就是要實現共產主義,踐行初心就是要為人民謀幸福,不負人民就是要兌現自己的承諾,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第二,偉大建黨精神具有鮮明的科學性。中國共產黨是擁有科學理論指導,有著遠大理想、嚴密組織、嚴明紀律,有著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敢于自我革命的無產階級政黨。偉大建黨精神恰恰就是中國共產黨建設科學性的精神表達和文化呈現。第三,偉大建黨精神具有鮮明的開創性。偉大建黨精神是在創建中國共產黨過程中形成的,開創性體現在中國共產黨人臨危不懼、勇往直前,敢于創造驚天動地的偉大事業,推動中華大地發生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第四,偉大建黨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偉大建黨精神是在近代以來中國迫切需要新思想、新組織的背景下形成的。
二、讓青年大學生深刻體會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之源正確認識偉大建黨精神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關系是理解把握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之源的關鍵所在。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之源頭。偉大建黨精神是在創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黨的創建是中國共產黨奮斗征程的起點,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開篇。我們黨在長期的奮斗中,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偉大精神。這一系列偉大精神,是偉大建黨精神“源頭”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活水”涌流,是中國共產黨在完成不同歷史任務中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具體表現,共同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這種精神又引領我們推進偉大的事業。在黨的精神譜系中,偉大建黨精神貫穿始終,并與精神譜系中的其他偉大精神緊密相關。正是在偉大建黨精神的引領下,在應對各種困難挑戰中,中國共產黨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品質,不斷探索實踐,在困頓逆境中毅然奮起,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最終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漫漫長夜。
三、讓青年大學生堅定不移地繼承好發揚好偉大建黨精神一是高校要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理論研究。高校要深入做好學習宣傳闡釋工作,打造偉大建黨精神研究高地,要以馬克思主義學院為研究主力,借助大文科智庫和社會資源形成研究合力,引導青年大學生從偉大建黨精神中升華理想信念。二是高校要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校園文化。明確將偉大建黨精神作為立德樹人第一資源,做好頂層設計,有效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融入人才培養,融入校園物質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中,讓文物史料成為教材,讓英烈模范成為榜樣,讓青年大學生在日常校園文化中將偉大建黨精神內化于心。三是高校要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高校要切實用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指導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高校思政教師要結合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思政課程體系,以問題為導向,以價值為引領,在教學內容設計上具有前瞻性,在教學方式上發揮創造力,既要講好偉大建黨故事和建黨精神,又要講好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和生動性。四是高校要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融媒體平臺。要發揮好高校融媒體平臺等網絡渠道,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偉大建黨精神,提升傳播偉大建黨精神的靈活性、生動性、互動性,創造富有吸引力的系列網絡作品,讓高校融媒體平臺講好偉大建黨精神蘊含的故事。五是高校要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社會實踐。高校要在第二課堂中開展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踐教學活動,倡導學生到紅色勝地,到革命老區去進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從建黨歷史、建黨事跡中感悟建黨精神,讓青年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將偉大建黨精神外化于行。
【篇七】新時代青年如何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調研
中國共產黨成立已經整整100年了。100年對于不同政黨具有不同的意義。對于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來講,百年只是宏偉事業的開始,只是威武雄壯活劇的序幕。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那么,中國共產黨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訣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總結、概括、提煉了我們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形成的偉大建黨精神,這就是“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偉大建黨精神,思想精辟、內涵豐富,意義重大、意境深遠,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的特質,是我們全面認識和準確把握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一把金鑰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對于我們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史的全面總結
偉大建黨精神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中國共產黨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是什么?就是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偉大建黨精神,一直激勵全黨為完成這兩大歷史任務而奮斗。這兩大歷史任務,是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后提出來的。為了實現民族復興,挽救中國于危難之中,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仆后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毅然肩負起近代以來中國其他階級及其政治力量不能肩負的這兩大歷史任務。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之后,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繼續奮斗。經過新中國成立后7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40多年的持續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偉大建黨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歷史的主流和本質。中國共產黨歷史的主流和本質是什么?就是不懈奮斗史、不怕犧牲史、理論探索史、為民造福史、自身建設史。不懈奮斗史,就是10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為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的歷史;不怕犧牲史,就是100年來我們黨為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不怕犧牲的歷史;理論探索史,就是100年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行理論探索的歷史;為民造福史,就是100年來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不渝為民造福的歷史;自身建設史,就是100年來我們黨為了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勇于推進自我革命,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的歷史。偉大建黨精神,在黨的百年奮斗史中得以鑄造和不斷弘揚。不懈奮斗史,始終激勵全黨矢志踐行初心使命;不怕犧牲史,始終激勵全黨堅持理想信念;理論探索史,始終激勵全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為民造福史,始終激勵全黨堅持光榮革命傳統;自身建設史,始終激勵全黨堅持推進自我革命。
偉大建黨精神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歷史性貢獻。100年來,中國共產黨作出的偉大歷史性貢獻,主要體現在對國家、對中國人民、對中華民族、對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進步事業等方面。我們黨對國家的偉大歷史性貢獻,就是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國積貧積弱、落后挨打的悲慘命運,使國家日益走向繁榮富強;我們黨對中國人民的偉大歷史性貢獻,就是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被壓迫、被奴役、被剝削的悲慘境地,使人民翻身解放、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我們黨對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性貢獻,就是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任人宰割、任人欺凌的歷史,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黨對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進步事業的偉大歷史性貢獻,就是深刻改變了世界的發展趨勢和格局,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為建設美好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歷史性貢獻,是偉大建黨精神發揮作用的必然結果。
中國共產黨特質的生動寫照
中國共產黨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就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100年來,我們黨就是按照這樣的性質宗旨、初心使命、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來建設黨的。因此,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特質的生動寫照。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體現的是我們黨思想先進、信仰堅定的特質,展現的是黨的強大思想優勢。我們黨之所以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就是認定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100年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我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確立了思想旗幟和行動指南。我們黨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是:黨的事業每發展一步,黨的理論創新就前進一步;黨的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黨的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真理是我們黨在領導人民群眾進行的偉大實踐中獲得并堅持的,理想是我們黨在進行理論武裝中確立并堅守的。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體現的是我們黨初衷不改、本色依舊的特質,展現的是黨的強大政治優勢。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100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相統一,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相統一。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的是踐行初心、擔當使命。黨團結帶領人民,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同樣為的是踐行初心、擔當使命。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體現的是我們黨意志頑強、作風優良的特質,展現的是黨的強大精神優勢。由于中國的特殊國情,由于紛繁復雜的國內外環境,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異常艱巨。要奮斗就會有犧牲,要進步就必須付出。世界上沒有哪個黨像我們這樣,遭遇過如此多的艱難險阻,經歷過如此多的生死考驗,付出過如此多的慘烈犧牲。據不完全統計,從1921年至1949年,全國犧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達370多萬人。在脫貧攻堅斗爭中,1800多名同志將生命定格在了脫貧攻堅征程上。10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才取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一系列勝利,抵御和打破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國進行的政治孤立、經濟封鎖、軍事威脅,我們才在應對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科技的、意識形態的、文化的、社會的、自然界的、國內的、國外的各種風險挑戰中贏得了優勢、贏得了主動、贏得了未來。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體現的是我們黨品德高尚、情系人民的特質,展現的是黨的強大道德優勢。中國共產黨聚集了中華民族眾多最優秀的兒女,他們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黨無限忠誠,對人民無限熱愛。忠誠是共產黨人崇高的政治品質,人民在共產黨的心目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道德靠忠誠滋養,靠奮斗培育;忠誠靠道德支撐,靠實踐錘煉。我們黨來自于人民,黨的根基和血脈在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100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忠誠內涵,展現了共產黨人的人民情懷。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高度凝練
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精神構筑史。100年來,我們黨鑄就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這些偉大精神一脈相承、代代相傳,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是黨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深深融入我們黨、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之中,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我們要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源和本。歷史從哪里開始,精神就從哪里產生。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圍繞完成不同歷史任務,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形成了井岡山精神、古田會議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東北抗聯精神、延安精神、偉大抗戰精神、太行精神、呂梁精神、紅巖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紅旗渠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王杰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形成了改革開放精神、特區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北京奧運精神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形成了塞罕壩精神、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這些精神,都是偉大建黨精神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突出表現和具體體現。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根和魂。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產生的偉大精神,盡管內涵不盡相同,但其本質內容和精神實質是相通的、統一的、一致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定信仰、堅守理想、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清正廉潔、秉公辦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無私奉獻、擔當使命、顧全大局、嚴守紀律、同心同德、齊心協力、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敢于斗爭、敢于勝利、舍生忘死、視死如歸、大膽實踐、勇于創新、敢闖敢干、敢為人先、開拓進取、埋頭苦干、以人為本、人民至上、堅持真理、不怕犧牲、自強不息、永遠奮斗等關鍵詞、核心語,是各種精神的內核和基本要素。偉大建黨精神成為貫穿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一條紅線,是黨的各種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凝練。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繼續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現在,我們已經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正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宏偉目標催人奮進,但要勝利實現還需付出更為艱苦的努力。我們必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保持良好精神狀態,不懈怠、不驕傲,一鼓作氣、再接再厲,奮勇向前。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是接近民族復興越不會一帆風順,越充滿風險挑戰乃至驚濤駭浪。”“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過程。”當前,我國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既有國內的也有國際的,既有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的也有來自自然界的,既有傳統的也有非傳統的,“黑天鵝”“灰犀牛”還會不期而至。要更好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必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敢于斗爭、敢于勝利,堅決頂起自己該頂的那片天,不斷取得斗爭新勝利,不斷打開事業新局面。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確保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我們黨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內部變質、變色、變味,喪失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本色,背離黨的根本宗旨而失去最廣大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黨的百年歷史,也是我們黨不斷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險的歷史。面對“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要解決黨的建設面臨的現實問題,確保我們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必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篇八】新時代青年如何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調研
通過建黨精神學習,可以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深切感受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作為黨員干部,要深刻領會“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增強“四個自覺”,從黨史學習中源源不斷汲取奮進的力量。
繼承建黨精神,增強“旗幟鮮明講政治”的自覺性。黨員干部要學習學好革命先烈“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勇氣、舍生忘死保家國的偉大情懷、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要明晰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黨能創造世紀偉業的關鍵所在。要銘記歷史,珍惜當下,從黨史學習中深刻總結黨百年來解決自身問題、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歷史經驗,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始終聚焦“兩個維護”政治任務,高質量高標準推動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地落實。
繼承建黨精神,增強“為民服務守初心”的自覺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是一切依靠人民的鏗鏘宣誓,也是以人民為中心的行動指南。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初心和使命,堅決扛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大責任。無論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多大犧牲和代價,都要讓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要始終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以真摯的人民情懷滋養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識踐行初心、以明顯的實績實效詮釋初心。
繼承建黨精神,增強“主動作為擔使命”的自覺性。“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從革命歷史中可以獲得許多震撼心靈的啟示,激勵黨員干部不斷擔當使命、砥礪作為。黨員干部要保持斗爭精神,敢于直面各種風險挑戰,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要不斷強化政治擔當、歷史擔當、責任擔當,樹立起勇挑重擔、啃硬骨頭、接燙手山芋的擔當精神和踏石留印、埋頭苦干的實干精神。要樹立“群眾工作無小事”“真抓實干才是硬道理”的理念,把強烈的責任心完完全全地投入到緊張有序的工作中去,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到想干事上,體現到會干事上,鎖定到干成事上。
繼承建黨精神,增強“廉潔自律守規矩”的自覺性。周恩來同志“三付飯費”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是廉潔自律。對于黨員干部來講,廉潔自律是必備的政治品格,是防腐防變的第一道防線,既是“安全帶”,又是“緊箍圈”,更是權力的“方向盤”。打鐵還需自身硬。黨員干部只有自己練就金剛不壞之身,不搞特權、不謀私利、不徇私情,才能把腰板挺直,贏得群眾的信賴,有力推動黨和人民的事業良好健康發展。相反,擋不住誘惑、守不住底線,干事創業就難有底氣,與群眾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欲望的背后是陷阱,貪婪的盡頭是毀滅。因此,黨員干部必須自覺地常懷敬畏之心、增強憂患意識、筑牢思想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