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案范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畢業典禮活動方案及反思篇一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世界環境日宣傳周領導小組。
1、利用班隊會課開展環保教育,讓學生了解環保成就,增強學生環境保護的信心。
2、在國旗下講話中,結合6月5日世界環境日進行環境保護重要性的教育,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3、爭當“綠色衛士”活動也是少先隊組織的一項環保教育活動,全積極投入到活動中,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當看到水龍頭在滴水時或者沒人時燈仍亮著,就順手關掉;生活用品用完后,就分類處理而不隨手扔掉;購物時,能自覺不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制造白色垃圾;不用一次性筷子……用實際行動美化環境,凈化心靈。
4、學校“綠色衛士”積極參與綠化、凈化、美化校園的勞動,他們每天巡邏衛生清潔和保潔工作,為校園的綠化、美化、香化、凈化盡心盡力。
5、利用早會課教育學生進行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益鳥益蟲等野生動物的教育。教育學生不亂涂亂寫,不追逐狂奔,不大聲喧嘩,自覺維護校園正常的教學秩序。
在今后的環保教育中,我們將進一步的發揮家長的作用,更深入地開展“小手牽大手“的活動,使學生、家長的環保意識共同提高,為保護我們的環境作出一份貢獻。
幼兒園畢業典禮活動方案及反思篇二
童年,是一段“快樂來得很多,憂愁去得很快”的純真年代, 20__年8月20日,是一個難忘的日子,因為我們聰慧幼兒園20__屆的孩子們將滿載老師和家長們對他們殷切的期望和衷心的祝福,即將從聰慧展翅飛翔!聰慧幼兒園20__屆學前班畢業匯報演出在祝福聲中圓滿落下帷幕。
孩子們的表演情緒高漲,在舞臺上揮灑著他們的熱情和即將離開幼兒園的無比不舍之情,孩子的哭聲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家長。
為了能更好的開展這次的活動,做到人人參與,我們老師精心地設計活動方案,齊心協力排練,舞臺上孩子們非常投入的演繹著,臺下的家長們紛紛地為小朋友們的表演鼓掌,有的看到了自己孩子一張張稚嫩的笑臉,優美的動作,情不自禁地站起來拍照,有的離開了自己的位置來到前頭拍照,家長的喜悅之情難以言表。
為使表演的質量有所保證,我們的老師放棄休息時間一有時間就排練,孩子們也能認真的參與排練,有的甚至在生病的情況下也堅持排練。在我們和孩子的努力下,這臺大班幼兒畢業典禮圓滿地結束了,當聽到孩子們說:“老師謝謝您!我會想您的。”家長說:“老師您辛苦了!今天小朋友們老師表演得很好。”“老師謝謝您這幾年來對我家寶貝的教育,謝謝了!” 我的眼睛濕潤了,不由的讓我覺得平時老師們工作的一點一滴,雖然很辛苦,是值得的。
在這次活動中幼兒的情趣高漲,集體榮譽感很強,學前班小朋友知道自己長大了,即將入小學,成為一名光榮的小學生。充分感受到離園的惜別之情,尤其在最后朗誦畢業獻詞、演唱畢業歌時,也激發幼兒對幼兒園及老師的熱愛之情。
幼兒園畢業典禮活動方案及反思篇三
區域活動反能給予幼兒自由的游戲空間長自主的游戲氛圍,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區域活動反思,歡迎閱讀。
我們班的每個孩子都愛玩區域活動,但是由于他們年齡小,生活經驗有限,如果沒有老師正確的引導,區域活動就會成為沒有組織沒有紀律沒有目標的玩!孩子什么都學不到,而且會養成自由散漫的習慣,因此區域活動時更需要老師的積極引導。開學初我們就商量制定好了本學期活動區的內容,所以各項活動在開展時都比較順利。
近兩個月來,區域活動開展比較好的地方是:
1.活動有目標性
我們把開學初定的特色計劃中關于游戲、區域活動的目標細化。九月份,我們的活動目的就是讓幼兒熟悉區域,了解區域活動。十月份,引導幼兒自主選擇區域活動;活動中不隨便更換自己選擇的區角,逐步培養對活動的堅持性。通過兩個月活動,目標基本達到。
像美工區,九月份到十月中旬我們的重點是玩色,十月份重點是撕紙,十一月份是填色,十二月份重點是線條畫。有目標活動才能順利開展。
2.建立合理必要的活動區規則
有序的環境是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我們通過觀察制定出幼兒可以理解能夠遵守的區域活動規則,多引導、多督促、多贊賞來讓幼兒遵守規則和各種行為,逐步建立起班級區域活動的有序環境。
3.注重講評工作
小班幼兒不能很好的評價自己的行為和能力,也不能很好地表訴自己和其他人在區域中的表現。所以我們很注重區域活動后的評價。我們的評價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還為幼兒創造了分享經驗的機會。
比較困惑的地方:
材料的投放——區域活動我們都知道投放材料要多,要有層次性,幼兒有充分選擇的余地。但是小班孩子缺乏自主性,動手能力和生活經驗也比較缺乏,我們在材料的準備上也很有局限性。在操作時,材料投放過多,孩子就容易分心,而且會影響操作能力,所以在材料的選取、投入方面不能很好地把握。
培養幼兒的常規。我們考慮在幼兒基本掌握操作工具使用方法后再開展分層活動、幼兒自主選擇活動。
不足的地方:
1.對孩子的觀察還是不夠深入和細致,特別是針對個別孩子或針對某件事物的觀察。
2.開學初的區域活動還是比較處于老師主導的階段,接下來要考慮怎樣更好地引導幼兒自主地探索學習方法。通過區域活動培養他們的思維活躍。
3.要在幼兒興趣點上不斷生成和改進材料,要考慮幼兒的發展水平提供具有層次性的材料,保證每個幼兒都有機會體驗成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使幼兒樂于參加區域活動。
2
通過孩子們的介紹、設計,一幅“美麗的家鄉”的圖紙呈現出來了。在建構時孩子們都非常認真,各自都在忙著完成自己的任務,只見邵懷玉小朋友拿著雪花片積木在搭花和亭子,她先用紅色的雪花片做花蕊,并且嘴巴里孩子數“一、二、三、四、五、六,一共用了六片,接著她再用黃色的雪花片來搭花瓣,并且也數好了數。我走過去問:“你為什么要數個數呢”她說:“這樣,我再搭的時候就可以搭一樣大的花了。”我聽完夸她真會動腦筋。經過這么一來。邵懷玉小朋友到游戲結束,一工搭了八朵花,每朵花都進行了合理地顏色搭配,并每朵花都一樣大,放在馬路旁邊看上去很勻稱,非常美麗,所以在點評時,我重點掌握了合理的運用數學知識,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游戲法指出:“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和幼兒的學習、勞動等活動不是絕對獨立的,教師必須有意識地把這些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他們成為相輔相成的教育手段”。這是結構游戲本身的發展趨勢,也是它進一步完善的保證。在幼兒園,結構游戲是作為一種獨立的游戲出現的,但結構游戲的開展又同時是滲透在其它各類游戲和各科教學活動中的,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緊密配合的。
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多應通過游戲的形式,組織幼兒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因此,作為游戲活動之一的結構游戲也應密切配合語言、數學、美術等各學科,互相滲透,互相作用。
幼兒建構游戲的主題,通常是以教師的語言啟發,故事講述,物體認識,情景渲染等形式烘托產生的。語言、數學教學所形成的知識印象是結構游戲開展的基礎,而美術的構圖、布局,計算的空間圖形及數量認識又是結構游戲得以發展的條件。
各科教學活動為幼兒建筑游戲的順利開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反過來,建筑游戲的開展也同時鞏固深化了各科教學。幼兒在裝飾美化游戲環境和建筑物的活動中,必須充分運用美術教學中所學到的造型設計、布局變化、色彩搭配、整體與局部的正確處理等一系列知識技巧,來提高建筑水平,這樣,同時也促進了美術教學的發展。因而,游戲的開展和教學是對立而又互為統一的。
總之,結合各科教學活動進行建筑構造,在利用建筑成果進行其它游戲,不僅提高了孩子的建筑興趣,而且促進了孩子的思維和想象的發展,發展了游戲,使孩子身心各方面得到極大的滿足。
幼兒園畢業典禮活動方案及反思篇四
隨著幼兒教育方式的深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廣大幼兒工作者的歡迎,也越來越能在教學過程中體現教育的價值。
在眾多現代靈活的教育中,區域活動成為了一種趨勢,它給予幼兒自由的游戲空間和自主的游戲氛圍,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平臺。同時它具有靈活性,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是實施個別化教育的有效形式。當然在區域活動中,會出現各種的問題。在這兒,我根據自己的一些教學中的感受和心得總結一些常見的問題。
1、活動的規則、環境與目的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教學更是如此。在為幼兒營造一個好的區域活動的環境時,作為教育工作者更要制定出幼兒可以理解能夠遵守的區域活動規則,逐步建立起班級區域活動的有序環境。如此,才能達到活動的目的,幼兒才能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活動內容和活動伙伴,主動地進行探索和交往。
2、活動的指導
由于幼兒年齡較小,一些還不能完全的理解,沒有老師正確的引導,很大程度上是達不到幼兒教育的教學成果的。首先,在活動材料的準備上,我們必須觀察幼兒對材料的態度,適時的更新和豐富活動材料,以至于不讓幼兒有枯燥感,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其次,老師在活動中要明白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我們只是“綠葉”,活動本來就是幼兒自我發展,自我想象,自我探索的過程,過多的干預反而達不到教學效果。最后,活動中,老師要仔細的觀察,同時進行適度的交流,在點滴中了解幼兒的內心。
3、活動的講評
幼兒園畢業典禮活動方案及反思篇五
8月15日上午,金兆幼兒園舉行了第五屆大班畢業典禮。來自大班80多名幼兒、老師和家長參加了此次活動。
畢業典禮在抒緩的音樂聲中拉開了序幕。首先是園長和教師代表致辭,抒發了老師對孩子們的依依惜別之情,接著大班任衡岳和鄧浩東的媽媽代表家長上臺發言,用樸實的話語真誠地感謝全體教師為孩子的成長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然后大班畢業生代表為園長和老師獻花,表達濃濃的感激之情。接下來孩子們帶來了好看的舞蹈和體操,全體小朋友朗誦畢業詩,表達了孩子們三年的幼兒園生活及對老師、家人的感謝。老師為幼兒頒發畢業紀念冊,表現出深厚的師生情誼。最后,小朋友一起以“明天更美好”為主題畫畫并寫下祝福語,把畢業典禮推向高潮,看到孩子們即將踏上成長的道路,老師們感到無比欣慰和驕傲。
畢業的日子,是感恩的日子,是離別的日子,也是喜悅的日子,幼兒園是人生長途中的第一站,愿孩子們努力學習,不斷進步,走出一條精彩的人生之路。
幼兒園師生懷著欣慰、眷戀、希望之情,在幸福e家廣場舉行了隆重、熱烈的20xx屆大班畢業典禮。對于大班的小朋友來說這是極其難忘的一天,因為今天舉行的畢業典禮,象征著這些孩子們在幼兒園的生活結束了,從此他們將要跨入人生的學習階段。
在畢業慶典中,孩子們、家長們、老師們紛紛展示了自己的才藝,演唱了畢業歌、演繹了英語童話劇、親子舞蹈、健美操表演、小品等精彩節目。 歡聲笑語、嘖嘖稱贊充滿了整個會場,濃濃的師生情、親情在畢業典禮中涌動。本次畢業典禮中,教師、家長、幼兒都有了全新的認識和定位。教師是畢業典禮的引導者、策劃者和組織者;家長是活動的和參與者,幼兒是舞臺上真正的主角。從主持人到文藝演出處處是孩子們可愛的身影和稚嫩的聲音,充分體現了孩子的成長、快樂和自信。孩子們的表現讓各位家長十分感動,孩子們在這里有了成長,有了收獲,孩子們收獲著幸福,家長收獲著希望。最后一曲《今夜無眠》將整個演出推向高潮。
畢業典禮結束了,這是一次相聚的盛會,也是一次離別的盛會,孩子們的幼兒園生活,在這里劃上了一個美麗的句號!孩子們,你們馬上就要走了,會去一個另外的一個環境,老師們希望你們有機會常來看看這里,這里永遠都是你們的家。最后祝20xx屆畢業的小朋友們在以后的日子里能開開心心、健健康康、幸幸福福的 !
幼兒園畢業典禮活動方案及反思篇六
尊敬的各位家長、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好!
一、 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在坐的許多小朋友就即將結束幼兒園的學習生活了。不知小朋友還能否記得你們當初來園時的情景,你們初來園時有的連走路都不是太穩,上下樓梯要老師扶著、抱著,大多數小朋友都哭著鬧著不愿上幼兒園,有的甚至在地上打滾,抹得滿臉都是鼻涕眼淚。如今小朋友不僅講文明、有禮貌,而且學會了唱歌、跳舞、寫字、畫畫講故事等許多本領,懂得了許多的道理。
這一切都與你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幼兒園老師的教育是分不開的。特別是你們班里的老師,從你們入園起,老師就充當了“媽媽”這一角色。在園里老師們幾乎完全承擔了照顧孩子一日生活的職責,從飲食起居到大小便無一不在操心之列,其細微周到確實如同自己的媽媽,現如今你們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幼兒園與小學是兩個不同的生活與學習環境。你們在幼兒園得到老師精心照料,學習的方式主要是以游戲為主。是寓教于樂的,而小學主要是以課堂學習為主的活動方式,到了小學則必須嚴格遵守作息時間,連續幾天不去就會落下很多功課,以上種種差異,就必然形成一個坡度,要求孩子去適應一種變化了的學習生活,為了減緩這一坡度,增強孩子的適應性,我們希望家長能在這一個假期內逐漸培養和幫助孩子們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準備。
一、各種能力的準備
1、 心理準備
小學對幼兒來說是完全陌生的,小學生怎么當,孩子心理沒有數,因此,首先要讓孩子了解小學,從了解小學到喜愛小學。了解小學上課、作業、考試等情況,從而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適應小學的學習與生活。其次,家長須注重兒童自信心和任務感的心理基礎培養。同時要培養孩子承擔任務的意識,形成接受、完成命令和指示的習慣。如掃地、穿衣、系鞋帶、整理衣櫥、收拾碗筷、購買簡單物品等,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逐漸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
2、 學習能力
這里所說的學習能力的準備包括: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思維能力的準備,也包括閱讀、書寫和初步計算能力的準備。
入學之前教師與家長要特別注重對孩子的有意注意、記憶的要求。幼兒園老師常以游戲為教育手段,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到了小學一節課45分鐘,要求孩子要能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有意注意力就顯得很重要了。在小學低年級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并非智力落后,而是注意力渙散,上課思想不集中、走神、坐不住等,是影響學習的大敵,家長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多與孩子玩玩棋類游戲、拼圖游戲、把今天下了一半的棋在明天再擺出來、讓孩子觀察房間里物品的擺放,并用講故事、提問等方式讓幼兒講出來。還可以與孩子做一些訓練性游戲,如讓幼兒閉目聽自然的聲音或成人有意發出的聲音;聽成人指令做事,成人提示孩子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幼兒一次聽完記住,再按順序完成。
閱讀是小學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調查發現,孩子入學后適應性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閱讀跟不上。所以入學前讓孩子作好閱讀準備不是教孩子識字,主要是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首先應讓孩子感到書面符號,對符號感興趣,從觀察具體實物到觀察書面的圖形,再從看圖的文夾雜的內容。訓練時成人應從孩子喜歡看書開始,然后會一頁一頁、一個內容一個內容地看書。還可以讓幼兒接編故事,仿照講述,看圖講述等。書寫準備也是入學前學習能力準備之一。但早讓孩子執筆寫字,超越孩子的成熟水平,常常會事倍功半。主要還是培養孩子對書寫的興趣,重點可以放在發展孩子關于書寫的空間方位知覺上,可以讓孩子畫畫、說說、寫寫、做做,認識田字格、四線格等。從在田字格中畫圖開始感知空間方位,通過在田字格和四線格里描紅、書寫拼音字母、數字和簡單的漢字,體驗筆畫結構的空間定位。培養書寫的初步能力。
計算能力的準備。我們過去側重在數字知識準備,忽視思維能力的訓練,這對孩子而后的學習不利。因此在學前班活動中我們主要以思維訓練為核心。如讓孩子做數的守恒判斷、按順序選圖、傳遞推理、數的組成及應用題等方面的練習。
3、 自理能力
進入小學后,孩子不僅要盡快適應新的學習要求,還有能獨立解決原來由幼兒園老師幫助解決的許多日常生活問題。因此在如小學之前關注兒童自理能力的發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孩子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前提。除了會自己吃飯、穿衣、睡覺外,還要學會根據天氣的變化增減衣服,管理好自己的物品,由事大膽地說,懂得講衛生和注意保護自己,等等。特別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關念,有良好的作息習慣,做事干凈利落、不拖沓。
4、 交往能力
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面臨著新的伙伴群,要使孩子順利過度,處理好新伙伴的關系很重要。因此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在家就要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幼兒階段孩子的社會化程度不高,他們在群體中習慣接受別人的幫助,而很少想到幫助別人,有了糾紛常常求助老師,缺乏自行解決矛盾的能力,因此家長要有針對性的培養。入學前的準備對成人對孩子不是小事,但也不要操之過急,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循序漸進地訓練、培養,作好準備。
二、 提前入學弊多利少(主要針對一部分年齡不夠和智力發育較晚的兒童)
幾乎每年到這個時候就會有部分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是否上學而拿不定主意、或者是直接作出決定讓孩子提前上學。對早上學這一話題,日本學者曾進行過長期的追蹤調查,結果是晚上學的孩子在取得好成績的比率及工作后取得高成就的比率高于早上學的孩子。這一道理其實不難理解,早上學的孩子在班上常常以需要“照顧”的角色出現,選干部沒有他們的份,系紅領巾也要晚一班車,自理能力差,搞什么活動大多數也只能列席旁觀,這樣一來,不知不覺地就產生依賴和自卑感。
幼兒上學,因他不認得更多字,理解能力也差,他們上課主要靠聽,而聽講需要相應的條件,如語言能力,日常生活知識、反應速度、理解能力等,而這些條件的具備與否,與年齡有直接的關系,在幼兒階段,這些能力就決定于孩子的成熟性,“年齡差”就意味著“能力差”。在座的父母你們大都是親手把自己的孩子一手帶大的,孩子在半歲前,一個月、兩個月,一天、兩天的差別是非常大的,有的人也許會這樣說,孩子大了,不說一個月、兩個月看不出來,就是一兩歲的差別在表面上也是看不出來的。這話說起來是這樣,其實讓孩子提前上學,猶如強行讓孩子參加了一場不公平不公正的長跑,“未起跑,已落后”,現實生活和我們身邊有許多現生事例足以證明這一點如,憑著年齡的優勢及連帶而來的能力的優勢能夠建立較強的自信心和勝任感,如果說,依賴性和自卑感時孩子成長的減速器,那自信心和勝任感則時孩子成長的推進器,這應該說晚上學的孩子在校取得好成績的比率高于早上學的孩子的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在生活中有一部分家長當初不聽我們的勸告,到了小學一二年級孩子在家長的輔導下費勁的學到還勉強過得去,到了高年級,甚至初高中在來考慮留級,既傷孩子的面子孩子,心靈也受到傷害。以上觀點僅個人長期工作中總結的一點淺識,最后決策權取決于我們的家長。我們不著強求,但請家長三思而后行,因為你們的決策即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最后我再次代表幼兒園感謝各位家長幾年來對我園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有照顧不周的地方,盡請家長多多寬容和包涵。謝謝大家!
幼兒園畢業典禮活動方案及反思篇七
上周我們幼兒園全體中班組織一次秋游活動,那天清晨我們踏著清新的露珠,呼吸著秋的氣息,孩子們排著隊在老師的帶領下,有秩序的穿過馬路,沿著河邊來到了鎮中心的小公園――柏樹園。雖說天氣稍微有點冷,刮著微風,但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按耐不住的興奮和喜悅.
秋天豐富而多彩,她是個豐收的季節,是個充滿喜悅的季節,是個處處都蘊涵著教育契機的季節。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不僅知道秋天到來的季節特征,體驗發現秋天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美,比如:樹葉變黃,一片片樹葉從樹上落下來,大雁排著隊伍南飛等等,同時還認識了多種花草樹木,還有秋天成熟的幾種農作物。在觀察秋天的變化中,我們培養孩子親近自然的情感。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及動手能力,最后我們發動孩子,在地下撿一些自己喜歡的落葉,帶到學校里做出粘貼畫,孩子們聽說后興趣很高,結果是滿載而歸。最小游園旁邊,有一小塊菜地,我們帶孩子認識了白蘿卜、紅蘿卜等菜。
活動結束后,孩子們遵守紀律,有秩序的排著整齊的隊伍安全返回學校。
總之,孩子興致非常高,這次的秋游的活動又給孩子增貼了一段美好的回憶,也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相信通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們肯定能健康、樂的成長。
6.幼兒園秋游活動總結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