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是指向上級機關匯報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工作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問題的報告,報告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報告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調查大學生睡眠質量的報告總結篇一
一項研究調查顯示,大學生存在睡眠質量問題的有11.4%,而高達55.7%的大學生白天存在著瞌睡(睡在床上不想起來)現象。
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19xx年x月x日《關于改善各級學校學生健康的決定》中規定學生每日睡眠時間:高等學校學生8小時,中等學校9學生小時,小學生10小時;夏季酌量增加午睡時間。
教育部、衛生部19xx年x月x日《中小學生衛生工作暫行規定(草案)》規定學生每日睡眠時間應保證:小學生10小時,中學生9小時。
19xx年x月x日國務院批準,國家教委、衛生部發布施行的《衛生工作條例》
第5條規定:學校應當合理地安排學生的學習時間,學生每日學習時間(包括自習):小學不超過6小時,中學不超過8小時,大學不超過10小時。學校或者教師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課時間和作業量,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這份文件中雖然沒有明確規定學生的睡眠時間,但是規定了不能超過的學習時間,也就等于規定了休息時間。
為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于發起一項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并將每年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中國睡眠研究會將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國。
32%至50%,英國為10%至14%,日本為20%,法國為30%,中國也在30%以上。
失眠對生活質量的負面影響很大,但相當多的病人沒有得到合理的診斷和治療。失眠障礙已成為威脅世界各國公眾的一個突出問題。醫學研究表明,偶爾失眠會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動作不協調,長期失眠則會帶來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出現障礙和工作力不從心等后果。
此外,失眠與軀體疾病關系密切。睡眠不足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復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并加重其他疾病或誘發原有疾病的發作,如心血管、腦血管、高血壓等疾病。實踐還證明,手術后的病人如睡眠不好,傷口愈合的時間會明顯延長。兒童如患有嚴重睡眠不足,可影響其身體發育。因為在睡眠時,特別是在深睡期,兒童腦內分泌的生長激素最多,這是促進孩子骨骼生長的主要物質。
大學生活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睡眠不足不僅影響學習成績,而且會嚴重損害學生的健康。大學生中較普遍存在的睡眠不足現象,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在此背景下,本期聚焦大學生睡眠不足問題,期望引起社會的關注。我們呼吁各高校及有關部門采取切實措施保障青年學子的健康睡眠。
結果表明,大學生存在睡眠質量問題的有11.4%,而高達55.7%的大學生白天存在著瞌睡(睡在床上不想起來)現象,而白天思睡(總想睡覺)的發生率為21.6%,會影響學生的學業、日間功能和生活質量。
究其原因,巨大的學習壓力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睡眠。居住環境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47%的學生抱怨宿舍環境嘈雜,影響休息。
此次調查還發現,存在睡眠問題的學生就醫意識淡漠,盡管意識到睡眠問題已影響到體力、生活滿意度、人際關系等,但沒有人通過醫療手段來解決,所采取的措施是減少飲茶,但效果甚微。
主持調查的譚曉東教授認為,睡眠問題是一個長期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和良好解決的公共衛生和公眾健康問題,曾有調查表明:43%的中國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問題。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生物節律,造成內分泌紊亂,最后有可能導致失眠、機體代謝不正常,還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有睡眠問題的學生無人就醫,學習壓力、居住環境、心理及健康狀況是大學生睡眠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
20xx年底,該校團委等對約200名本科生睡眠狀況的另一調查顯示,同樣近六成的同學在晚上12點以后就寢,其中以大二、大三的學生最為典型,他們12點以后就寢的比例接近70%。
經調查,熬夜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學習,尤其大一、大二的理工科課程較多。二是社會工作,有社會工作的比一般同學晚睡1小時,有時到深夜1點。三是沉迷游戲,許多同學一玩就是通宵。
“熬夜已成了一種習慣。”許多同學都表示,不少寢室每個時候都有睡覺的人,如今熬夜成了常態,不熬夜反倒很少見了。調查顯示,熬夜現象在北京其他高校中普遍存在。
少睡眠導致亞健康
“由于熬夜,導致身體疲勞和心理抑郁的亞健康狀態在學生中普遍存在。更加嚴重的是,疲勞成疾導致早衰、早病、早逝的現象也不斷增多。”清華大學體育教研部副主任張威說。有研究顯示,18歲到22歲期間,睡眠時間從理論上要保證8小時,至少不能低于七個半小時。
然而,同學們中存在著趁著年輕時不要浪費青春的想法,經常熬夜。還有的同學認為,偶爾少睡一點,以后再補回來,不會影響健康。但并非如此,“熬夜對健康損害極大,而健康損害了就很難再修復”,張威說。
“睡眠不足或者作息時間不規律的危害,對精神的影響比身體更嚴重。如果僅僅是一兩天,對身體的影響并不大,但時間長了會造成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問題。如果是半年到一年都如此的話,還會造成高血壓等疾病。”校醫院保健科徐勤醫生說。
睡眠不充足,在一項根據該校團委的調查中顯而易見。調查顯示,許多同學都有上課打瞌睡的經歷,或者由于睡覺導致第一節課遲到,這一比例呈現出隨年級升高而上升的特點:大一為6%,大二為15%,大三為28%,大四為30%。5月x日,20名清華學生接受隨機調查,18位同學晚12點后睡覺,16位同學稱白天上課、自習精力不濟;由于較長時期的睡眠不足,9位同學表示曾出現暈眩、煩躁、抑郁,以及身體虛弱易感冒。
保證睡眠需良好氛圍
調查還顯示,經常在夜間12點后睡覺的同學中,34.4%認為是受到宿舍同學的影響。部分大一和大二的同學提出,希望學校采取一定的強制措施限制應急燈的使用,經常性地檢查熄燈后的寢室紀律,制止大聲喧嘩的行為。
大學生如何改善睡眠狀況?徐勤提出建議:睡眠時間保證在6到10個小時,11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是最佳睡眠時間。有的同學從凌晨兩三點睡到十點左右,看似也睡了8個小時,但對健康也是有害的。睡眠不足后,一定要在一周內通過補覺等恢復過來,超過一周或者更久會危害健康。
大學生應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提高自身心理素質以及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努力營造一個舒適安靜的宿舍環境,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亞健康狀態。在病情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廣大醫務工作者和教育者應該重視大學生的睡眠問題,在學生中開展關于睡眠的健康教育。
這次的實踐我們學習到了很多,如何向陌生人提問,如何可以讓陌生人聽完你的話,讓我們更大膽更自信,這次實踐為我們融入社會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這次的社會調查也讓我們了解到想要永久的駐足在這個優勝劣汰的社會環境中,只有不斷的去充實自己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才能永遠的與成功攜手共進,創造美好的明天。雖然只是短暫的一天,然而這一天卻教會了我在困難面前思考,在失敗中尋找經驗,如何通過與他人溝通來展示最好的自己。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們在社會中成長。
1、要善于溝通2要有耐心和熱情我們總共實踐了5天,在這5天中我們每個人都是盡量配合這個團隊來活動,其實在實踐期間我們不是住在一起的,我們都要從不同的地方趕到實踐地點,有些人還是比較遠的,但都是準時趕到,不會因為謀事而拖大家的后腿,就算對自己有一點犧牲。其實大家不都是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搞活動的嗎?這次我做得都非常好,大家都懷著把活動搞好,讓更多的群眾了解食品安全的宗旨而努力工作。讓我深刻認識到團結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點就是鍛煉了我的交際能力,我本身的交際能力就不是很強,通過這次活動與廣大的群眾打交道很好得鍛煉了我交際能力為以后到復雜的社會中打了一定的基礎。經過了這次的暑期社會實踐考察我從中體會到現在的大學生最缺乏的是實踐,但是在各高校中的實踐機會卻是少之又少,而這恰恰說明了我國內地高校與國外高校的差距所在了。在現實高校教育體制不可能有太大的改革現狀下,我們在校大學生應該多多利用大學生活的空閑時間走進社會多多實踐,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在培養實踐能力的同時我們應該扎實自己的專業基礎與其他相關知識,為在踏入社會與自己的職業生涯前多做準備。
作為大學生我們要了解社會,認識社會。此次實踐之行,是學校給我們的難得的學習實踐機會,給我們畢業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一路的艱辛與微笑,雖有所收獲,然所學是開始,我們的學校生活馬上就要結束了,但我們人生的實踐還遠沒有結束。在新的考驗和抉擇面前,要奮斗不息、磨礪前行,把理論知識和實際結合起來,在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中做一個奮發有為的青年!讓學校放心,讓老師放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將近一個月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道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這些與實踐還有一段距離。
等問題。我們回到學校后會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并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鍛煉自己的能力,為今后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調查大學生睡眠質量的報告總結篇二
人進入睡眠狀態后,機體部分活動節奏放慢,進入休息狀態。如果睡前吃得過飽,胃腸要加緊消化,裝滿食物的胃會不斷刺激大腦。大腦有興奮點,人便不能安然入睡,正如中醫所說:“胃不和,則臥不安”。
2忌枕頭過高
從生理角度上講,枕頭以8至12厘米為宜。枕頭太低,容易造成“落枕”,或因流入頭腦的血液過多,造成次日頭腦發漲、眼皮浮腫;枕頭過高,會影響呼吸道暢通,易打呼嚕,而且長期高枕,易導致頸部不適或駝背。
3忌睡前用腦過
晚上如有工作和學習的習慣,要把較傷腦筋的事先做完,臨睡前則做些較輕松的事,使腦子放松,這樣便容易入睡。否則,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即使躺在床上也難以入睡,時間長了,還容易失眠。
4帶飾物入睡
一些女性在睡覺時沒有摘卸飾物的習慣,這是很危險的。
一些有夜光作用的飾物會產生鐳輻射,量雖微弱但長時間的積累可導致不良后果;
帶飾物睡覺會阻礙機體的循環,不利新陳代謝,這也是帶飾品的局部皮膚容易老化的原因。
調查大學生睡眠質量的報告總結篇三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但人們對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認識。動物試驗表明,小白鼠如果超過6天不睡眠,就會出現運動失調的癥狀,直至腦電波電壓降低、消失而死亡。相比之下,一個人只喝水不進食可以存活7天,而不睡眠只能存活4天。失眠障礙已成為威脅世界各國公眾的一個突出問題。醫學研究表明,偶爾失眠會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動作不協調,長期失眠則會帶來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出現障礙和工作力不從心等后果。
當學生們的睡眠時間不夠時,時常會在上課時間打瞌睡,不僅影響學習,還影響了生活。我們不難發現,中學生的周圍有許多的“特困生”,而選擇在課上硬撐、下課瘋狂補眠的學生們因此少了許多能感受課外活動應有的樂趣,減少了與同學們相處的時間,也會與同學們的關系越來越冷淡,甚而形如陌生人;不僅如此,還會因此嚴重影響下一節課的聽課質量。
經過專家的臨床研究,正常的睡眠休息時間一般在8小時左右。但是現在許多中學生并不能達到這一點,一般只在6小時甚至5小時以下,使人難以置信。
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的睡眠時間并不合理,但是無可奈何;并且大多數學生都選擇了利用合理的睡眠時間去額外地做一些事情,例如學習、寫作業等等,挑燈夜戰是許多學生喜歡用的辦法。但是,經過大量實驗報告顯示,挑燈夜戰并不是合理的辦法,還會影響到學生的睡眠和生活。
許多學生表示,睡眠的好壞影響到了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同時希望應該增加他們的休息時間;但是更多的學生在選擇之后也表示,那只能是他們的愿望,因為現實并不能如此,學習壓力迫使他們將睡眠時間轉化成為學習時間。他們同時表示,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會選擇借用其他時間補眠。在此次調查中,我們發現90%的學生都有在上課時間睡過覺的現象。他們表示,雖然也不愿意,但是已經到達了極限,無奈之下才只能選擇了上課補眠的舉動,而同時下課又將花費更多的時間來補上這些落下的課程……這樣不斷地惡性循環。
那么,是什么使他們做出了如此矛盾的舉動,明明知道這是惡性循環卻還是將此進行到底呢?學生們都表示這是無奈之舉。現在的學生學習壓力過大,不跟上就會被淘汰。父母的壓力、老師的壓力、學校的壓力,甚至于同學之間力爭上游的表現,都使他們不得不硬著頭皮地繼續這樣下去。可想而知,這樣不斷發展下去的結果顯而易見。
二、中學生睡眠存在的問題
(一)問卷調查
有人說,學生是最“困”的群體。為了解中學生的睡眠狀況,筆者近期對本校學生的睡眠方面進行了調查,共發放80份調查問卷,收回的60份有效答卷中顯示,78.7%的學生存在睡眠障礙或睡眠時間不足。調查結果表明,包括午休時間在內,60名中學生中有38名有睡眠障礙,其中有25名睡眠不足8小時,占調查人數的41.7%。
(二)調查結果分析與思考
筆者對調查結果進行了數據統計和分析,結果發現八成學生有睡眠障礙現象,近六成學生因睡眠質量問題而出現日間功能障礙現象(日間感到疲倦和精力不足),而這些直接會影響學生成績并導致心理問題。通過調查發現,目前中學生睡眠嚴重不足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大多數學生都在6點左右起床,睡覺時間約為晚上11~12點,因作業過多而睡眠不足,能保證標準8小時睡眠的學生甚少。中學生自我控制能力還未達到成人狀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年級越高睡眠越不足。統計表明,初中生、高中生睡眠不足的比率分別為30.5%和78.7%,高中生睡眠不足的比率明顯高于初中生,其中93名初中生的平均睡眠時間為8.2個小時,而81名高中生的平均睡眠時間僅有7.4個小時。
2.畢業班學生睡眠明顯偏少。所調查的3個學校中,初三一個班級學生的平均睡眠時間為7.9小時,而初二一個班級學生的平均睡眠時間為8.6小時。高中的對比更是明顯,高一的一個班級平均睡眠時間為7.7個小時,而高三的一個班級平均睡眠時間只有6.9個小時。除去午休時間,53名高三學生晚上平均睡眠時間僅僅6個小時。
3.影響睡眠的主要因素。調查顯示,影響學生睡眠質量的因素主要是學業負擔過重、環境影響以及個人情緒三大因素。睡眠時間少的學生主要是由于晚睡。統計表明,95%的高三學生、80%的高一學生和81%的初三學生經常要晚于23時睡覺,61%的初二學生每周至少有4天晚于23時睡覺。課外作業過多是睡眠不足的主因,主要集中在考試測驗以及作業過多兩方面。學習壓力過大,學習負擔加重,精神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導致中學生睡眠質量下降。
調查大學生睡眠質量的報告總結篇四
近幾年來大學生睡眠質量的問題日益突出,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廣泛重視,大學生睡眠質量差,睡眠不足已經嚴重影響了廣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并且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學習效率乃至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都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針對大學生睡覺遲,睡眠質量差的現象,我們通過問卷的方法隨機調查了本校學生的的睡眠狀況。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我們隨機抽取本校四個年級學生進行調查。
2、調查方法
采取隨機抽樣調查的方法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由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引起睡眠問題的原因、睡眠習慣狀況、睡眠問題帶來的影響、大一到大四各年級睡眠狀況分析對比組成。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由數據可以看出女生睡眠質量明顯由于男生的睡眠質量。男生在晚上10點之前睡覺的只占調查人數的7.5%,而女生在晚10點之前睡覺的占12.5%;因此在一天中,男生睡眠時間明顯少于女生,從而睡眠質量較女生差許多。
由數據可知,睡眠質量隨年級的增長而不斷下降。晚上12點之前睡覺的學生中大一占得比例是65%,大二是60%,大三是50%,大四是30%;隨著年級的升高,大學生睡的越晚,而起的越早,因此睡眠時間越來越短,睡眠質量越來越差。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女生睡眠質量高于男生,低年級睡眠質量優于高年級睡眠質量。男女差異主要的原因首先是,首先女生比男生有著較好的睡眠習慣,其次是女生玩電腦游戲的較少,而且男生易受其他因素的影響睡眠;年級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隨著年級的增長擁有電腦的學生數量增加,而且年級越高所接觸的事物越多,受到舍友的影響也越大,還有一個就是就業學習的壓力也隨年級的增長而增加。
3、結論
通過調查統計,我們得到的結論:
1、學生普遍睡眠情況不容客觀,普遍無法保證充足的睡眠,睡眠質量也不好。
2、多數學生會因為學業,游戲等原因影響睡眠的時間。
3、女生睡眠質量高于男生,低年級睡眠質量優于高年級睡眠質量。
4、睡眠質量不好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
4、睡眠不足對大學生的影響
大學生睡眠時間至少要保證7小時,但是調查結果顯示睡眠時間少于7個小時的大學生高達42.5%,8個小時左右的占51.25%,這樣少的的睡眠時間,其質量必然很差,必然影響期一天的工作學習跟生活。
從數據可以看出,大學生上課心不在焉的學生比例竟然高達37.5%,對比大學生睡眠時間統計,可知較少的睡眠時間必然造成上課的精神恍惚,即使有其他因素影響,但是睡眠對上課情況的影響應該是占絕大部分的。
綜上可得,大學生睡眠質量會對其學習產生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差,必然導致課堂上的低效率,甚至會影響課堂出勤率。睡眠不足還會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易受疾病感染,記憶力下降等等。
通過對數據的進一步分析,我們看到大學生的睡眠狀況不容樂觀,可以說睡眠時間不夠,睡眠質量有不理想,大學生普遍沒有一個良好的作息習慣,失眠,睡眠很淺都是大學生睡眠中存在的問題,這些睡眠問題也直接導致學生的睡眠質量不高,睡眠狀況不容樂觀,而直接帶來的后果,就是早晚自修,上課精神不集中,產生了倦意困意,最終就是上課效率低下,可以說是得不償失,睡眠是人類每天都必須進行的一種自然性生理行為。睡眠不足只會導致學生身體疲勞和心理抑郁的狀態。而導致大學生睡眠狀況不理想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自身因素主要有學業壓力,網絡娛樂,戀愛的原因,學業上的壓力主要是表現在考試前學生的“臨時抱佛腳”上,原先平時沒注意每日復習,考前只有犧牲睡眠來補了。由于遠離父母,老師也不像以前那么管著學生,學生難免產生貪玩的心理,沉湎網絡游戲,熱衷于網上聊天,愛好看電影的學生此時就有釋放的空間了,于是他們就開始顧不著睡眠了。
三、解決我校學生睡眠不足的建議
1、輔導員加強教育管理,找同學進行談話或以開班會的形式提倡同學早睡早起,對生活不規律的同學進行談話教育,同時不定期的進行檢查,嚴格控制同學睡眠時間,進行獎懲機制,對生活規律的同學進行表揚,對晚上不睡早上影響上課的同學進行批評懲罰。同時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對心理有起伏的同學進行開導。
2、學校嚴格限制上網斷電時間,學生的指控能力固然重要,但學校也應采取強制手段限制學生上網時間,以避免學生因為上網而晚睡的情況。
3、學校也應盡可能的改善學生的住宿條件,晚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同學間的相互影響,我校還存在六個同學同寢的的寢室,大大增加了同學間互相影響睡眠的幾率,應改善住宿條件盡量把六人間改為四人間減小同學間相互影響睡眠的.幾率。
調查大學生睡眠質量的報告總結篇五
摘要:人人都說大學生活是人一生中當中最愜意的時間段,但現實卻并非這樣,每個人都有自己過生活的方式,生活在大學睡眠質量不一定會比之前好。因此,我們此次通過一份簡單是問卷來探索下大學生睡眠的秘密。
關鍵詞:大學生 睡眠質量 問卷 情況
引言:大學的變化足夠影響人一生,大學生做為一個特殊的群體,睡眠質量問題也是影響其心身健康和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大學生睡眠習慣;
經歷了高三遲睡早起的歷練之后,轉身變成了大學生,有著大把大把的時間與精力,但總是會有人白天看上去萎靡不振,像是高三學生為了作業通宵寫試卷,這一點也不像是生活在大學里的孩子,這種勞累程度比上班族還要深,這是典型的大學生睡眠不足現象,從而導致一些高中三年上課一直認真聽講的學生在大學課堂里睡覺的現象。究竟是睡眠原因讓他們顛倒呢?讓我們從大學生的睡眠習慣看起。
大部分大學生感到自己睡眠質量一般,卻又極少數人感到很差和不穩定。
此圖反應大學生的入睡時間
多數人睡眠時間在6至8小時
不同學校的作息時間與課程安排影響著不同的學生的起床時間
以上我們不難看出在一般情況下大學生的睡眠習慣表現良好,而睡眠質量變現為很差與不穩定的群體則是應該找找原因的人。有許多因素影響大學生的睡眠。
值得注意的是成年人睡覺時間7-8小時,然而多數人睡眠時間在6~7小時以內,同時我們也不排除有人睡眠時間少于6小時。由于大一新生學習任務較大二大三輕,以至于游戲人睡眠時間偏長。太長或者太長的時間的睡眠都是不好的不好的生活習慣。根據相關定義,睡眠不足是指每天睡眠不到6小時;睡眠過多是指每天睡眠超過8小時。
睡眠不足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誘發多種疾病,并加速大腦老化。
睡眠過多成為垃圾睡眠,會增加患一些疾病的幾率,比如呼吸道、心臟和消化疾病。睡眠時間過長的人,就會變得懶惰、軟弱無力,甚至智力也會隨之下降。經常睡懶覺的人,因肌肉組織錯過了活動良機,起床后會感到腿軟、腰骶不適,周身無力。睡懶覺的人睡眠中樞長期處于亢奮狀態,而其他神經中樞由于受到抑制時間太長,恢復活動的功能就會變得相對緩慢,因而會感到終日昏昏沉沉、無精打采,甚至智力下降。睡得太多也許是一個課堂出現學生睡覺的原因。
同時,一些資料顯示夜晚睡眠時間需要看時間:
四、凌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藥,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從進入睡眠所需時間來看,大多數學生能夠馬上或在床上呆一小段時間后進入睡眠,也有部分同學在床上呆半小時后才能睡著,這是個不好的現象。還有部分同學每天進入睡眠的時間不確定,這也許和周圍或自身的某些因素有關。
此圖說明人或多或少會失眠。
失眠在上班族里是職業病,而如今大學生也受到了失眠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