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最新氣象局安全生產小結實用一
一、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各級安絡健全,確保安全責任層層落實
根據市安委會文件精神,我局成立了市氣象局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和安全生產委員會,負責組織、指導、協調本局范圍的安全生產工作,局級一把手負全面責任,局里專門設置了安全管理辦公室,明確了專職安監員,具體負責全局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各科、中心負責人都是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大大加強了安全管理力度,目前我局三級安全管理網絡已基本形成。在安全生產月活動中,從上到下都能夠切實加強組織建設,加強對各類活動的領導,全局上下形成一個齊抓共管、責任共擔、人人參與的安全生產良好局面。
二、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落實安全責任追究制,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明確了各項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管理人員的職責和責任,建立了安全生產例會制度、教育制度、檢查制度等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年初,局里與各科、中心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下發了《市氣象局20xx年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制定了具體目標和考核辦法,通過這些制度的制訂和落實,逐步使我局的安全生產工作步入了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軌道。
三、科學規范、周密細致,落實安全生產制度
嚴格執行安全生產例會制度。每季召開一次安全專題會議,分析、布置、督促、檢查全局的安全生產工作,并形成會議紀要,對某些存在的安全生產隱患及時召開會議研究,做到有決議、有檢查、有落實。
建立和完善各類安全生產工作臺帳。目前,我局已初步建立了各類培訓人員臺帳,持證上崗,事故隱患排查及整改臺帳等,同時督促各科、中心做好各類臺帳,做到規范齊全。
四、切實增強安全生產的監管力度,扎實抓好各項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實
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宣傳,提高全員參與意識,確保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一是成立百日安全賽領導工作小組,一把手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職能科室負責人擔任,分工負責,明確責任;二是多次利用局務會議組織全體職工認真學習省、市關于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文件,領會精神實質和氣象防雷減災“三強化”精神內涵;三是走向街頭發放宣傳單,懸掛橫幅標語,并借助電視、電臺、報紙等新聞媒體,向社會廣泛宣傳防雷安全知識及防雷減災的重要性。市防雷管理中心對全市防雷圖紙審核158家,施工監理80多家,竣工驗收了52家,對全市361多企事業單位的防雷設施進行了檢測,其中化工企業28家,易燃易爆單位44家,機關行政事業單位12家,寄送檢測通知300份,簽發檢測合格證214家,責令其整改并經過復檢合格率達95%以上,有效地控制了因雷擊造成的人身和財產損失,達到了發展經濟建設保駕護航的目的。我局不僅自身要警鐘長鳴,長抓不懈,而且還要深入開展全市防雷防靜電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五、貼近實際認真貫徹延展防雷減災知識受眾面
為了將“國資集團杯”百日安全競賽活動有的放矢的宣傳貫徹落實到位,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戶曉,我們能結合工作實際和經濟發展的特點,不失時機的抓住縫隙,走近社會進行宣傳貫徹。
第一,借助“園區”作橋梁,分管領導促推進
江陰—工業園區是省兩岸聯動的特殊產物,針對幾年來安全管理歸屬不清、防雷安全工作進展緩慢、雷擊災害時有發生的問題,八月上旬,我局與市安監局、江陰—工業園區聯合召開了有50多家企業的安全負責人參加的“園區防雷減災工作會議”。會上,明確了防雷減災工作屬地管理原則,我局負責人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意見》以及省、市政府有關防雷減災工作的規定,并從“強化防雷安全責任意識、強化防雷安全考核制度、強化防雷安全執法力度”三個方面要求園區各企業要切實做好雷電災害的防御工作。安監局副局長鞠俊也在會上對園區的防雷減災工作作了具體部署。
第二、防范未然長遠教育放大防雷減災宣傳效應
為了讓防雷減災科普知識在全社會得到認知,使其達到長遠教育的目的,我局與教育局、安監局以及市政府應急辦于7月1日在市第二中學聯合舉行了向全市95所中小學校贈送防雷科普dvd光盤和科普掛圖儀式。市政府應急辦主任姚東輝、市安監局副局長戴敏榮、市教育局副局長王鵬翼、校管中心主任張坤、市第二中心副校長朱俊和我局吳金鳳副局長出席了贈送儀式,并分別作了發言。在這次活動中,我局就如何提高廣大師生的防雷減災意識,增強自我保護和救助能力,限度的預防和降低雷電災害造成的損失等方面作了科普知識宣傳,并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借助廣大師生的知識宣傳,放大防雷減災宣傳效應,達到惠及全社會的根本目的。會議最后市應急辦姚東輝主任要求氣象、教育部門要高度重視學校防雷安全工作,堅持“預防主、防治結合”的宗旨,進一步加強協作,攜手辦好學校防雷減災安全教育,使其制度化、長效化。
另外,我局還利用開展提高行政效能監督活動的契機,姚珙局長應邀走進電視《對話》欄目,通過電視熒屏宣傳防雷減災知識,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率,為《防雷減災管理辦法》宣傳起到了助推作用。
第三,直面農民作宣傳,工作人員釋原因
今年的7月8日,我市長達3個多小時的強雷擊天氣,使處于西北部的紅光鎮新義村十多戶農屋遭雷擊,致屋脊兩端被擊穿,各類電器被擊毀。特別是岔尖圩的顧振華家近年來屢遭雷擊,而這次雷擊直接損失達2萬元。我局得知情況后,立即派防雷專家趕赴現場。經勘察,農戶房頂檐角上安裝的“避雷針”并非科學意義的避雷針。僅是建房時的考慮辟邪風俗習慣,將魚叉狀的金屬體直接安裝于屋脊的混凝土中,即無引下線,更沒有接地保護裝置,當雷擊時,該金屬體反倒成了引雷針而擊毀房屋和電器設備。為此,我局防雷工作人員,在村里農民家現場解說雷電危害,防雷知識及防雷減災的重要性、必要性,引導教育村民尊重科學,規范防雷設施的安裝、使用及建房時必要的防雷設計、圖審、工程驗收,為農民現場上了一堂生動而有現實意義的防雷安全教育課。
回顧一年來的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市安委會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不足之處。來年我們將以xx大精神為指導,繼續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與時俱進,強化觀念,狠抓落實,確保安全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新貢獻。
最新氣象局安全生產小結實用二
一年來,我局堅持認真貫徹黨的xx大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針,緊緊圍繞上級氣象部門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市安委會的具體指導和監管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對安全生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廣泛開展安全生產教育,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專項治理,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不斷加大全局安全生產監管力度,及時排查各類事故隱患,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生產形勢,為地方經濟建設創造了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現將我局今年的安全生產工作總結如下:
一、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各級安絡健全,確保安全責任層層落實
根據市安委會文件精神,我局成立了市氣象局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和安全生產委員會,負責組織、指導、協調本局范圍的安全生產工作,局級一把手負全面責任,局里專門設置了安全管理辦公室,明確了專職安監員,具體負責全局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各科、中心負責人都是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大大加強了安全管理力度,目前我局三級安全管理網絡已基本形成。在安全生產月活動中,從上到下都能夠切實加強組織建設,加強對各類活動的領導,全局上下形成一個齊抓共管、責任共擔、人人參與的安全生產良好局面。
二、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落實安全責任追究制,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明確了各項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管理人員的職責和責任,建立了安全生產例會制度、教育制度、檢查制度等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年初,局里與各科、中心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下發了《市氣象局20xx年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制定了具體目標和考核辦法,通過這些制度的制訂和落實,逐步使我局的安全生產工作步入了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軌道。
三、科學規范、周密細致,落實安全生產制度
嚴格執行安全生產例會制度。每季召開一次安全專題會議,分析、布置、督促、檢查全局的安全生產工作,并形成會議紀要,對某些存在的安全生產隱患及時召開會議研究,做到有決議、有檢查、有落實。
建立和完善各類安全生產工作臺帳。目前,我局已初步建立了各類培訓人員臺帳,持證上崗,事故隱患排查及整改臺帳等,同時督促各科、中心做好各類臺帳,做到規范齊全。
四、切實增強安全生產的監管力度,扎實抓好各項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實
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宣傳,提高全員參與意識,確保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一是成立百日安全賽領導工作小組,一把手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職能科室負責人擔任,分工負責,明確責任;二是多次利用局務會議組織全體職工認真學習省、市關于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文件,領會精神實質和氣象防雷減災“三強化”精神內涵;三是走向街頭發放宣傳單,懸掛橫幅標語,并借助電視、電臺、報紙等新聞媒體,向社會廣泛宣傳防雷安全知識及防雷減災的重要性。市防雷管理中心對全市防雷圖紙審核158家,施工監理80多家,竣工驗收了52家,對全市361多企事業單位的防雷設施進行了檢測,其中化工企業28家,易燃易爆單位44家,機關行政事業單位12家,寄送檢測通知300份,簽發檢測合格證214家,責令其整改并經過復檢合格率達95%以上,有效地控制了因雷擊造成的人身和財產損失,達到了發展經濟建設保駕護航的目的。我局不僅自身要警鐘長鳴,長抓不懈,而且還要深入開展全市防雷防靜電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五、貼近實際認真貫徹延展防雷減災知識受眾面
為了將“國資集團杯”百日安全競賽活動有的放矢的宣傳貫徹落實到位,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戶曉,我們能結合工作實際和經濟發展的特點,不失時機的抓住縫隙,走近社會進行宣傳貫徹。
第一,借助“園區”作橋梁,分管領導促推進
江陰—工業園區是省兩岸聯動的特殊產物,針對幾年來安全管理歸屬不清、防雷安全工作進展緩慢、雷擊災害時有發生的問題,八月上旬,我局與市安監局、江陰—工業園區聯合召開了有50多家企業的安全負責人參加的“園區防雷減災工作會議”。會上,明確了防雷減災工作屬地管理原則,我局負責人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意見》以及省、市政府有關防雷減災工作的規定,并從“強化防雷安全責任意識、強化防雷安全考核制度、強化防雷安全執法力度”三個方面要求園區各企業要切實做好雷電災害的防御工作。安監局副局長鞠俊也在會上對園區的防雷減災工作作了具體部署。
第二、防范未然長遠教育放大防雷減災宣傳效應
為了讓防雷減災科普知識在全社會得到認知,使其達到長遠教育的目的,我局與教育局、安監局以及市政府應急辦于7月1日在市第二中學聯合舉行了向全市95所中小學校贈送防雷科普dvd光盤和科普掛圖儀式。市政府應急辦主任姚東輝、市安監局副局長戴敏榮、市教育局副局長王鵬翼、校管中心主任張坤、市第二中心副校長朱俊和我局吳金鳳副局長出席了贈送儀式,并分別作了發言。在這次活動中,我局就如何提高廣大師生的防雷減災意識,增強自我保護和救助能力,限度的預防和降低雷電災害造成的損失等方面作了科普知識宣傳,并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借助廣大師生的知識宣傳,放大防雷減災宣傳效應,達到惠及全社會的根本目的。會議最后市應急辦姚東輝主任要求氣象、教育部門要高度重視學校防雷安全工作,堅持“預防主、防治結合”的宗旨,進一步加強協作,攜手辦好學校防雷減災安全教育,使其制度化、長效化。
另外,我局還利用開展提高行政效能監督活動的契機,姚珙局長應邀走進電視《對話》欄目,通過電視熒屏宣傳防雷減災知識,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率,為《防雷減災管理辦法》宣傳起到了助推作用。
第三,直面農民作宣傳,工作人員釋原因
今年的7月8日,我市長達3個多小時的強雷擊天氣,使處于西北部的紅光鎮新義村十多戶農屋遭雷擊,致屋脊兩端被擊穿,各類電器被擊毀。特別是岔尖圩的顧振華家近年來屢遭雷擊,而這次雷擊直接損失達2萬元。我局得知情況后,立即派防雷專家趕赴現場。經勘察,農戶房頂檐角上安裝的“避雷針”并非科學意義的避雷針。僅是建房時的考慮辟邪風俗習慣,將魚叉狀的金屬體直接安裝于屋脊的混凝土中,即無引下線,更沒有接地保護裝置,當雷擊時,該金屬體反倒成了引雷針而擊毀房屋和電器設備。為此,我局防雷工作人員,在村里農民家現場解說雷電危害,防雷知識及防雷減災的重要性、必要性,引導教育村民尊重科學,規范防雷設施的安裝、使用及建房時必要的防雷設計、圖審、工程驗收,為農民現場上了一堂生動而有現實意義的防雷安全教育課。
回顧一年來的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市安委會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不足之處。來年我們將以xx大精神為指導,繼續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與時俱進,強化觀念,狠抓落實,確保安全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新貢獻。
最新氣象局安全生產小結實用三
一年來,我局堅持認真貫徹黨的xx大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針,緊緊圍繞上級氣象部門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市安委會的具體指導和監管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對安全生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廣泛開展安全生產教育,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專項治理,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不斷加大全局安全生產監管力度,及時排查各類事故隱患,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生產形勢,為地方經濟建設創造了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現將我局今年的安全生產工作總結如下:
一、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各級安絡健全,確保安全責任層層落實
根據市安委會文件精神,我局成立了市氣象局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和安全生產委員會,負責組織、指導、協調本局范圍的安全生產工作,局級一把手負全面責任,局里專門設置了安全管理辦公室,明確了專職安監員,具體負責全局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各科、中心負責人都是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大大加強了安全管理力度,目前我局三級安全管理網絡已基本形成。在安全生產月活動中,從上到下都能夠切實加強組織建設,加強對各類活動的領導,全局上下形成一個齊抓共管、責任共擔、人人參與的安全生產良好局面。
二、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落實安全責任追究制,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明確了各項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管理人員的職責和責任,建立了安全生產例會制度、教育制度、檢查制度等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年初,局里與各科、中心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下發了《市氣象局20xx年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制定了具體目標和考核辦法,通過這些制度的制訂和落實,逐步使我局的安全生產工作步入了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軌道。
三、科學規范、周密細致,落實安全生產制度
嚴格執行安全生產例會制度。每季召開一次安全專題會議,分析、布置、督促、檢查全局的安全生產工作,并形成會議紀要,對某些存在的安全生產隱患及時召開會議研究,做到有決議、有檢查、有落實。
建立和完善各類安全生產工作臺帳。目前,我局已初步建立了各類培訓人員臺帳,持證上崗,事故隱患排查及整改臺帳等,同時督促各科、中心做好各類臺帳,做到規范齊全。
四、切實增強安全生產的監管力度,扎實抓好各項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實
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宣傳,提高全員參與意識,確保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一是成立百日安全賽領導工作小組,一把手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職能科室負責人擔任,分工負責,明確責任;二是多次利用局務會議組織全體職工認真學習省、市關于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文件,領會精神實質和氣象防雷減災“三強化”精神內涵;三是走向街頭發放宣傳單,懸掛橫幅標語,并借助電視、電臺、報紙等新聞媒體,向社會廣泛宣傳防雷安全知識及防雷減災的重要性。市防雷管理中心對全市防雷圖紙審核158家,施工監理80多家,竣工驗收了52家,對全市361多企事業單位的防雷設施進行了檢測,其中化工企業28家,易燃易爆單位44家,機關行政事業單位12家,寄送檢測通知300份,簽發檢測合格證214家,責令其整改并經過復檢合格率達95%以上,有效地控制了因雷擊造成的人身和財產損失,達到了發展經濟建設保駕護航的目的。我局不僅自身要警鐘長鳴,長抓不懈,而且還要深入開展全市防雷防靜電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五、貼近實際認真貫徹延展防雷減災知識受眾面
為了將“國資集團杯”百日安全競賽活動有的放矢的宣傳貫徹落實到位,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戶曉,我們能結合工作實際和經濟發展的特點,不失時機的抓住縫隙,走近社會進行宣傳貫徹。
第一,借助“園區”作橋梁,分管領導促推進
江陰—工業園區是省兩岸聯動的特殊產物,針對幾年來安全管理歸屬不清、防雷安全工作進展緩慢、雷擊災害時有發生的問題,八月上旬,我局與市安監局、江陰—工業園區聯合召開了有50多家企業的安全負責人參加的“園區防雷減災工作會議”。會上,明確了防雷減災工作屬地管理原則,我局負責人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意見》以及省、市政府有關防雷減災工作的規定,并從“強化防雷安全責任意識、強化防雷安全考核制度、強化防雷安全執法力度”三個方面要求園區各企業要切實做好雷電災害的防御工作。安監局副局長鞠俊也在會上對園區的防雷減災工作作了具體部署。
第二、防范未然長遠教育放大防雷減災宣傳效應
為了讓防雷減災科普知識在全社會得到認知,使其達到長遠教育的目的,我局與教育局、安監局以及市政府應急辦于7月1日在市第二中學聯合舉行了向全市95所中小學校贈送防雷科普dvd光盤和科普掛圖儀式。市政府應急辦主任姚東輝、市安監局副局長戴敏榮、市教育局副局長王鵬翼、校管中心主任張坤、市第二中心副校長朱俊和我局吳金鳳副局長出席了贈送儀式,并分別作了發言。在這次活動中,我局就如何提高廣大師生的防雷減災意識,增強自我保護和救助能力,限度的預防和降低雷電災害造成的損失等方面作了科普知識宣傳,并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借助廣大師生的知識宣傳,放大防雷減災宣傳效應,達到惠及全社會的根本目的。會議最后市應急辦姚東輝主任要求氣象、教育部門要高度重視學校防雷安全工作,堅持“預防主、防治結合”的宗旨,進一步加強協作,攜手辦好學校防雷減災安全教育,使其制度化、長效化。
另外,我局還利用開展提高行政效能監督活動的契機,姚珙局長應邀走進電視《對話》欄目,通過電視熒屏宣傳防雷減災知識,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率,為《防雷減災管理辦法》宣傳起到了助推作用。
第三,直面農民作宣傳,工作人員釋原因
今年的7月8日,我市長達3個多小時的強雷擊天氣,使處于西北部的紅光鎮新義村十多戶農屋遭雷擊,致屋脊兩端被擊穿,各類電器被擊毀。特別是岔尖圩的顧振華家近年來屢遭雷擊,而這次雷擊直接損失達2萬元。我局得知情況后,立即派防雷專家趕赴現場。經勘察,農戶房頂檐角上安裝的“避雷針”并非科學意義的避雷針。僅是建房時的考慮辟邪風俗習慣,將魚叉狀的金屬體直接安裝于屋脊的混凝土中,即無引下線,更沒有接地保護裝置,當雷擊時,該金屬體反倒成了引雷針而擊毀房屋和電器設備。為此,我局防雷工作人員,在村里農民家現場解說雷電危害,防雷知識及防雷減災的重要性、必要性,引導教育村民尊重科學,規范防雷設施的安裝、使用及建房時必要的防雷設計、圖審、工程驗收,為農民現場上了一堂生動而有現實意義的防雷安全教育課。
回顧一年來的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市安委會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不足之處。來年我們將以xx大精神為指導,繼續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與時俱進,強化觀念,狠抓落實,確保安全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新貢獻。
最新氣象局安全生產小結實用四
一年來,我局堅持認真貫徹黨的xx大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針,緊緊圍繞上級氣象部門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市安委會的具體指導和監管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對安全生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廣泛開展安全生產教育,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專項治理,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不斷加大全局安全生產監管力度,及時排查各類事故隱患,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生產形勢,為地方經濟建設創造了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現將我局今年的安全生產工作總結如下:
一、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各級安絡健全,確保安全責任層層落實
根據市安委會文件精神,我局成立了市氣象局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和安全生產委員會,負責組織、指導、協調本局范圍的安全生產工作,局級一把手負全面責任,局里專門設置了安全管理辦公室,明確了專職安監員,具體負責全局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各科、中心負責人都是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大大加強了安全管理力度,目前我局三級安全管理網絡已基本形成。在安全生產月活動中,從上到下都能夠切實加強組織建設,加強對各類活動的領導,全局上下形成一個齊抓共管、責任共擔、人人參與的安全生產良好局面。
二、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落實安全責任追究制,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明確了各項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管理人員的職責和責任,建立了安全生產例會制度、教育制度、檢查制度等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年初,局里與各科、中心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下發了《市氣象局20xx年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制定了具體目標和考核辦法,通過這些制度的制訂和落實,逐步使我局的安全生產工作步入了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軌道。
三、科學規范、周密細致,落實安全生產制度
嚴格執行安全生產例會制度。每季召開一次安全專題會議,分析、布置、督促、檢查全局的安全生產工作,并形成會議紀要,對某些存在的安全生產隱患及時召開會議研究,做到有決議、有檢查、有落實。
建立和完善各類安全生產工作臺帳。目前,我局已初步建立了各類培訓人員臺帳,持證上崗,事故隱患排查及整改臺帳等,同時督促各科、中心做好各類臺帳,做到規范齊全。
四、切實增強安全生產的監管力度,扎實抓好各項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實
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宣傳,提高全員參與意識,確保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一是成立百日安全賽領導工作小組,一把手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職能科室負責人擔任,分工負責,明確責任;二是多次利用局務會議組織全體職工認真學習省、市關于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文件,領會精神實質和氣象防雷減災“三強化”精神內涵;三是走向街頭發放宣傳單,懸掛橫幅標語,并借助電視、電臺、報紙等新聞媒體,向社會廣泛宣傳防雷安全知識及防雷減災的重要性。市防雷管理中心對全市防雷圖紙審核158家,施工監理80多家,竣工驗收了52家,對全市361多企事業單位的防雷設施進行了檢測,其中化工企業28家,易燃易爆單位44家,機關行政事業單位12家,寄送檢測通知300份,簽發檢測合格證214家,責令其整改并經過復檢合格率達95%以上,有效地控制了因雷擊造成的人身和財產損失,達到了發展經濟建設保駕護航的目的。我局不僅自身要警鐘長鳴,長抓不懈,而且還要深入開展全市防雷防靜電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五、貼近實際認真貫徹延展防雷減災知識受眾面
為了將“國資集團杯”百日安全競賽活動有的放矢的宣傳貫徹落實到位,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戶曉,我們能結合工作實際和經濟發展的特點,不失時機的抓住縫隙,走近社會進行宣傳貫徹。
第一,借助“園區”作橋梁,分管領導促推進
江陰—工業園區是省兩岸聯動的特殊產物,針對幾年來安全管理歸屬不清、防雷安全工作進展緩慢、雷擊災害時有發生的問題,八月上旬,我局與市安監局、江陰—工業園區聯合召開了有50多家企業的安全負責人參加的“園區防雷減災工作會議”。會上,明確了防雷減災工作屬地管理原則,我局負責人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意見》以及省、市政府有關防雷減災工作的規定,并從“強化防雷安全責任意識、強化防雷安全考核制度、強化防雷安全執法力度”三個方面要求園區各企業要切實做好雷電災害的防御工作。安監局副局長鞠俊也在會上對園區的防雷減災工作作了具體部署。
第二、防范未然長遠教育放大防雷減災宣傳效應
為了讓防雷減災科普知識在全社會得到認知,使其達到長遠教育的目的,我局與教育局、安監局以及市政府應急辦于7月1日在市第二中學聯合舉行了向全市95所中小學校贈送防雷科普dvd光盤和科普掛圖儀式。市政府應急辦主任姚東輝、市安監局副局長戴敏榮、市教育局副局長王鵬翼、校管中心主任張坤、市第二中心副校長朱俊和我局吳金鳳副局長出席了贈送儀式,并分別作了發言。在這次活動中,我局就如何提高廣大師生的防雷減災意識,增強自我保護和救助能力,限度的預防和降低雷電災害造成的損失等方面作了科普知識宣傳,并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借助廣大師生的知識宣傳,放大防雷減災宣傳效應,達到惠及全社會的根本目的。會議最后市應急辦姚東輝主任要求氣象、教育部門要高度重視學校防雷安全工作,堅持“預防主、防治結合”的宗旨,進一步加強協作,攜手辦好學校防雷減災安全教育,使其制度化、長效化。
另外,我局還利用開展提高行政效能監督活動的契機,姚珙局長應邀走進電視《對話》欄目,通過電視熒屏宣傳防雷減災知識,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率,為《防雷減災管理辦法》宣傳起到了助推作用。
第三,直面農民作宣傳,工作人員釋原因
今年的7月8日,我市長達3個多小時的強雷擊天氣,使處于西北部的紅光鎮新義村十多戶農屋遭雷擊,致屋脊兩端被擊穿,各類電器被擊毀。特別是岔尖圩的顧振華家近年來屢遭雷擊,而這次雷擊直接損失達2萬元。我局得知情況后,立即派防雷專家趕赴現場。經勘察,農戶房頂檐角上安裝的“避雷針”并非科學意義的避雷針。僅是建房時的考慮辟邪風俗習慣,將魚叉狀的金屬體直接安裝于屋脊的混凝土中,即無引下線,更沒有接地保護裝置,當雷擊時,該金屬體反倒成了引雷針而擊毀房屋和電器設備。為此,我局防雷工作人員,在村里農民家現場解說雷電危害,防雷知識及防雷減災的重要性、必要性,引導教育村民尊重科學,規范防雷設施的安裝、使用及建房時必要的防雷設計、圖審、工程驗收,為農民現場上了一堂生動而有現實意義的防雷安全教育課。
回顧一年來的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市安委會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不足之處。來年我們將以xx大精神為指導,繼續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與時俱進,強化觀念,狠抓落實,確保安全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新貢獻。
最新氣象局安全生產小結實用五
一年來,我局堅持認真貫徹黨的xx大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針,緊緊圍繞上級氣象部門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市安委會的具體指導和監管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對安全生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廣泛開展安全生產教育,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專項治理,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不斷加大全局安全生產監管力度,及時排查各類事故隱患,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生產形勢,為地方經濟建設創造了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現將我局今年的安全生產工作總結如下:
一、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各級安絡健全,確保安全責任層層落實
根據市安委會文件精神,我局成立了市氣象局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和安全生產委員會,負責組織、指導、協調本局范圍的安全生產工作,局級一把手負全面責任,局里專門設置了安全管理辦公室,明確了專職安監員,具體負責全局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各科、中心負責人都是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大大加強了安全管理力度,目前我局三級安全管理網絡已基本形成。在安全生產月活動中,從上到下都能夠切實加強組織建設,加強對各類活動的領導,全局上下形成一個齊抓共管、責任共擔、人人參與的安全生產良好局面。
二、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落實安全責任追究制,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明確了各項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管理人員的職責和責任,建立了安全生產例會制度、教育制度、檢查制度等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年初,局里與各科、中心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下發了《市氣象局20xx年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制定了具體目標和考核辦法,通過這些制度的制訂和落實,逐步使我局的安全生產工作步入了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軌道。
三、科學規范、周密細致,落實安全生產制度
嚴格執行安全生產例會制度。每季召開一次安全專題會議,分析、布置、督促、檢查全局的安全生產工作,并形成會議紀要,對某些存在的安全生產隱患及時召開會議研究,做到有決議、有檢查、有落實。
建立和完善各類安全生產工作臺帳。目前,我局已初步建立了各類培訓人員臺帳,持證上崗,事故隱患排查及整改臺帳等,同時督促各科、中心做好各類臺帳,做到規范齊全。
四、切實增強安全生產的監管力度,扎實抓好各項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實
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宣傳,提高全員參與意識,確保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一是成立百日安全賽領導工作小組,一把手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職能科室負責人擔任,分工負責,明確責任;二是多次利用局務會議組織全體職工認真學習省、市關于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文件,領會精神實質和氣象防雷減災“三強化”精神內涵;三是走向街頭發放宣傳單,懸掛橫幅標語,并借助電視、電臺、報紙等新聞媒體,向社會廣泛宣傳防雷安全知識及防雷減災的重要性。市防雷管理中心對全市防雷圖紙審核158家,施工監理80多家,竣工驗收了52家,對全市361多企事業單位的防雷設施進行了檢測,其中化工企業28家,易燃易爆單位44家,機關行政事業單位12家,寄送檢測通知300份,簽發檢測合格證214家,責令其整改并經過復檢合格率達95%以上,有效地控制了因雷擊造成的人身和財產損失,達到了發展經濟建設保駕護航的目的。我局不僅自身要警鐘長鳴,長抓不懈,而且還要深入開展全市防雷防靜電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五、貼近實際認真貫徹延展防雷減災知識受眾面
為了將“國資集團杯”百日安全競賽活動有的放矢的宣傳貫徹落實到位,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戶曉,我們能結合工作實際和經濟發展的特點,不失時機的抓住縫隙,走近社會進行宣傳貫徹。
第一,借助“園區”作橋梁,分管領導促推進
江陰—工業園區是省兩岸聯動的特殊產物,針對幾年來安全管理歸屬不清、防雷安全工作進展緩慢、雷擊災害時有發生的問題,八月上旬,我局與市安監局、江陰—工業園區聯合召開了有50多家企業的安全負責人參加的“園區防雷減災工作會議”。會上,明確了防雷減災工作屬地管理原則,我局負責人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意見》以及省、市政府有關防雷減災工作的規定,并從“強化防雷安全責任意識、強化防雷安全考核制度、強化防雷安全執法力度”三個方面要求園區各企業要切實做好雷電災害的防御工作。安監局副局長鞠俊也在會上對園區的防雷減災工作作了具體部署。
第二、防范未然長遠教育放大防雷減災宣傳效應
為了讓防雷減災科普知識在全社會得到認知,使其達到長遠教育的目的,我局與教育局、安監局以及市政府應急辦于7月1日在市第二中學聯合舉行了向全市95所中小學校贈送防雷科普dvd光盤和科普掛圖儀式。市政府應急辦主任姚東輝、市安監局副局長戴敏榮、市教育局副局長王鵬翼、校管中心主任張坤、市第二中心副校長朱俊和我局吳金鳳副局長出席了贈送儀式,并分別作了發言。在這次活動中,我局就如何提高廣大師生的防雷減災意識,增強自我保護和救助能力,限度的預防和降低雷電災害造成的損失等方面作了科普知識宣傳,并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借助廣大師生的知識宣傳,放大防雷減災宣傳效應,達到惠及全社會的根本目的。會議最后市應急辦姚東輝主任要求氣象、教育部門要高度重視學校防雷安全工作,堅持“預防主、防治結合”的宗旨,進一步加強協作,攜手辦好學校防雷減災安全教育,使其制度化、長效化。
另外,我局還利用開展提高行政效能監督活動的契機,姚珙局長應邀走進電視《對話》欄目,通過電視熒屏宣傳防雷減災知識,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率,為《防雷減災管理辦法》宣傳起到了助推作用。
第三,直面農民作宣傳,工作人員釋原因
今年的7月8日,我市長達3個多小時的強雷擊天氣,使處于西北部的紅光鎮新義村十多戶農屋遭雷擊,致屋脊兩端被擊穿,各類電器被擊毀。特別是岔尖圩的顧振華家近年來屢遭雷擊,而這次雷擊直接損失達2萬元。我局得知情況后,立即派防雷專家趕赴現場。經勘察,農戶房頂檐角上安裝的“避雷針”并非科學意義的避雷針。僅是建房時的考慮辟邪風俗習慣,將魚叉狀的金屬體直接安裝于屋脊的混凝土中,即無引下線,更沒有接地保護裝置,當雷擊時,該金屬體反倒成了引雷針而擊毀房屋和電器設備。為此,我局防雷工作人員,在村里農民家現場解說雷電危害,防雷知識及防雷減災的重要性、必要性,引導教育村民尊重科學,規范防雷設施的安裝、使用及建房時必要的防雷設計、圖審、工程驗收,為農民現場上了一堂生動而有現實意義的防雷安全教育課。
回顧一年來的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市安委會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不足之處。來年我們將以xx大精神為指導,繼續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與時俱進,強化觀念,狠抓落實,確保安全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新貢獻。
最新氣象局安全生產小結實用六
一年來,我局堅持認真貫徹黨的xx大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針,緊緊圍繞上級氣象部門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市安委會的具體指導和監管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對安全生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廣泛開展安全生產教育,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專項治理,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不斷加大全局安全生產監管力度,及時排查各類事故隱患,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生產形勢,為地方經濟建設創造了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現將我局今年的安全生產工作總結如下:
一、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各級安絡健全,確保安全責任層層落實
根據市安委會文件精神,我局成立了市氣象局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和安全生產委員會,負責組織、指導、協調本局范圍的安全生產工作,局級一把手負全面責任,局里專門設置了安全管理辦公室,明確了專職安監員,具體負責全局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各科、中心負責人都是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大大加強了安全管理力度,目前我局三級安全管理網絡已基本形成。在安全生產月活動中,從上到下都能夠切實加強組織建設,加強對各類活動的領導,全局上下形成一個齊抓共管、責任共擔、人人參與的安全生產良好局面。
二、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落實安全責任追究制,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明確了各項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管理人員的職責和責任,建立了安全生產例會制度、教育制度、檢查制度等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年初,局里與各科、中心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下發了《市氣象局20xx年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制定了具體目標和考核辦法,通過這些制度的制訂和落實,逐步使我局的安全生產工作步入了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軌道。
三、科學規范、周密細致,落實安全生產制度
嚴格執行安全生產例會制度。每季召開一次安全專題會議,分析、布置、督促、檢查全局的安全生產工作,并形成會議紀要,對某些存在的安全生產隱患及時召開會議研究,做到有決議、有檢查、有落實。
建立和完善各類安全生產工作臺帳。目前,我局已初步建立了各類培訓人員臺帳,持證上崗,事故隱患排查及整改臺帳等,同時督促各科、中心做好各類臺帳,做到規范齊全。
四、切實增強安全生產的監管力度,扎實抓好各項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實
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宣傳,提高全員參與意識,確保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一是成立百日安全賽領導工作小組,一把手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職能科室負責人擔任,分工負責,明確責任;二是多次利用局務會議組織全體職工認真學習省、市關于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文件,領會精神實質和氣象防雷減災“三強化”精神內涵;三是走向街頭發放宣傳單,懸掛橫幅標語,并借助電視、電臺、報紙等新聞媒體,向社會廣泛宣傳防雷安全知識及防雷減災的重要性。市防雷管理中心對全市防雷圖紙審核158家,施工監理80多家,竣工驗收了52家,對全市361多企事業單位的防雷設施進行了檢測,其中化工企業28家,易燃易爆單位44家,機關行政事業單位12家,寄送檢測通知300份,簽發檢測合格證214家,責令其整改并經過復檢合格率達95%以上,有效地控制了因雷擊造成的人身和財產損失,達到了發展經濟建設保駕護航的目的。我局不僅自身要警鐘長鳴,長抓不懈,而且還要深入開展全市防雷防靜電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五、貼近實際認真貫徹延展防雷減災知識受眾面
為了將“國資集團杯”百日安全競賽活動有的放矢的宣傳貫徹落實到位,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戶曉,我們能結合工作實際和經濟發展的特點,不失時機的抓住縫隙,走近社會進行宣傳貫徹。
第一,借助“園區”作橋梁,分管領導促推進
江陰—工業園區是省兩岸聯動的特殊產物,針對幾年來安全管理歸屬不清、防雷安全工作進展緩慢、雷擊災害時有發生的問題,八月上旬,我局與市安監局、江陰—工業園區聯合召開了有50多家企業的安全負責人參加的“園區防雷減災工作會議”。會上,明確了防雷減災工作屬地管理原則,我局負責人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意見》以及省、市政府有關防雷減災工作的規定,并從“強化防雷安全責任意識、強化防雷安全考核制度、強化防雷安全執法力度”三個方面要求園區各企業要切實做好雷電災害的防御工作。安監局副局長鞠俊也在會上對園區的防雷減災工作作了具體部署。
第二、防范未然長遠教育放大防雷減災宣傳效應
為了讓防雷減災科普知識在全社會得到認知,使其達到長遠教育的目的,我局與教育局、安監局以及市政府應急辦于7月1日在市第二中學聯合舉行了向全市95所中小學校贈送防雷科普dvd光盤和科普掛圖儀式。市政府應急辦主任姚東輝、市安監局副局長戴敏榮、市教育局副局長王鵬翼、校管中心主任張坤、市第二中心副校長朱俊和我局吳金鳳副局長出席了贈送儀式,并分別作了發言。在這次活動中,我局就如何提高廣大師生的防雷減災意識,增強自我保護和救助能力,限度的預防和降低雷電災害造成的損失等方面作了科普知識宣傳,并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借助廣大師生的知識宣傳,放大防雷減災宣傳效應,達到惠及全社會的根本目的。會議最后市應急辦姚東輝主任要求氣象、教育部門要高度重視學校防雷安全工作,堅持“預防主、防治結合”的宗旨,進一步加強協作,攜手辦好學校防雷減災安全教育,使其制度化、長效化。
另外,我局還利用開展提高行政效能監督活動的契機,姚珙局長應邀走進電視《對話》欄目,通過電視熒屏宣傳防雷減災知識,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率,為《防雷減災管理辦法》宣傳起到了助推作用。
第三,直面農民作宣傳,工作人員釋原因
今年的7月8日,我市長達3個多小時的強雷擊天氣,使處于西北部的紅光鎮新義村十多戶農屋遭雷擊,致屋脊兩端被擊穿,各類電器被擊毀。特別是岔尖圩的顧振華家近年來屢遭雷擊,而這次雷擊直接損失達2萬元。我局得知情況后,立即派防雷專家趕赴現場。經勘察,農戶房頂檐角上安裝的“避雷針”并非科學意義的避雷針。僅是建房時的考慮辟邪風俗習慣,將魚叉狀的金屬體直接安裝于屋脊的混凝土中,即無引下線,更沒有接地保護裝置,當雷擊時,該金屬體反倒成了引雷針而擊毀房屋和電器設備。為此,我局防雷工作人員,在村里農民家現場解說雷電危害,防雷知識及防雷減災的重要性、必要性,引導教育村民尊重科學,規范防雷設施的安裝、使用及建房時必要的防雷設計、圖審、工程驗收,為農民現場上了一堂生動而有現實意義的防雷安全教育課。
回顧一年來的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市安委會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不足之處。來年我們將以xx大精神為指導,繼續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與時俱進,強化觀念,狠抓落實,確保安全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