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個問題,我有一些建議可以提供給你。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大學生公益勞動感想篇一
金秋十月,我院為培養學生做事的進取性和提高自我動手的本事,舉行了一次公益勞動周課。我就被分配到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
經過幾天的勞動,我深有體會,也懂得了許多。萬事都不是那么容易,僅有自我不斷克服困難才能成功,做事要認真、塌實。高興的是,“大小姐、公子哥”的我們在教師的帶領下經受住了考驗,大家工作都很認真、進取!工作的。同時也讓我們鍛煉了自我、認識了自我。很感激學校給了我們這次鍛煉自我的機會,讓我們體驗了工作的不易,思索著爸媽的辛苦。
我相信:我們終有一天回超越自我,一步一步,塌塌實實干出自我的風采!
大學生公益勞動感想篇二
勞動周不是能夠不上課的“休息周”,更不是大玩一場的“娛樂周”,而應當是投身勞動的“實踐周”、“學習周”。這對每個大學生都是很有意義的。我們學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各個部門的協調工作。在各個崗位上,需要許多人做簡單而平凡的事。參加勞動的同學就被分到這些崗位。有的同學去收發室每一天都要整理大包大包的信件;有的到圖書館整理書籍;還有的在學生宿舍打掃衛生。在這些崗位要做的事情都很小,也很瑣碎,需要耐心和認真。可能很多同學不屑于做這樣的小事,總想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其實做什么事都需要腳踏實地,需要把每個細節做好。沒有在每件事情上的認真負責精神,任何事情都不會辦好。古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嗎?我們要培養的。就是這種做事情干工作的良好品質。這對我們以后的工作是大有裨益的,也正是學校安排勞動周的目的之一。
大學生公益勞動感想篇三
【導語】勞動是什么?很多人并不能真正了解,他們都認為勞動是苦的,是累的。但是殊不知,勞動可以磨練一個人的意志,使其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擔當的人。下面本站為您分享了大學生公益勞動心得體會范例,歡迎您的參考。
大學生公益勞動心得【一】
學校組織的公益勞動讓我從中學到很多,也得到了許多深刻的為人處世的道理。
學校把社會作為實踐的場所,讓我們參與社會,在公益勞動的實踐中有所啟示。通過小組為單位的社區志愿服務,啟發了我們在公益勞動中尋找能使我們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點,引導我們去了解社會、感受社會。在敬老院中,我們小組的同學毫不嫌臟。耐心、仔細地幫助老人們洗腳、剪指甲。這些都讓我們體會到了老一輩的孤獨、我們的幸福和自私。我們在那里盡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談心,竭盡所能使老人感到溫暖。我們還幫助敬老院的職工一起打掃敬老院。雖然我們滿頭大汗,但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這種自豪感不是在學校里能夠體會到的。
公益勞動是不記報酬、不謀私利、不斤斤計較的;公益勞動是忘我的勞動,也是培養我們關心公共事業熱情的。參加公益勞動的光榮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靈。這些都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另一個雷峰。
處于這個時代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對待一些人際關系和自我評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這次的集體公益勞動,使我體會到了集體的力量、集體的溫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讓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光榮感。這些都促進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錯誤,正確認識自己。而現在,由于一切向錢看的思想的影響,在一些人的頭腦中裝滿了金錢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講錢,干活不講報酬認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勞動”也變相要錢。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有意識地組織了我們去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對于抵制一切向錢看的思想腐蝕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讓我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和勞動創造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們輕視勞動和不勞而獲的思想的侵蝕,避免了我們形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公益勞動也同樣加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公益勞動同樣培養了我們的競爭意識和開拓進取的精神。
學校這次組織的公益勞動讓我懂得了公益勞動不僅能造福社會,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靈。而我們也該為了公共利益而自覺自愿地參加勞動,因為那是我們中學生的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征。不記報酬也是我們中學生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征。我們講的公益勞動,就是以不記報酬為前提的;那是根據以公共利益而勞動;我們必須為公共利益而勞動,自覺要求進行勞動。積極參加公益勞動是為社會盡力,是熱愛勞動的表現。
社區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了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而學校組織的勞動,更讓我們明白了學會獨立的重要性。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于我們這些出生牛犢的中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么的重要。在這個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也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困難。對于現在的我們,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著我們越能適應它。
大學生公益勞動心得【二】
當踏入大學校門時,心中充滿好奇,好像個孩子來到這五彩的世界一樣。對于公益勞動這門從沒接觸過的課程來說,其實心中不免懷著同樣的好奇。
從課程題目上來看:“公益”,也許你看它時覺得很遠,其實它離我們很近。公益廣告遍布街頭大街小巷,偶爾你也會看到一些公益志愿者在做著各樣的事,在汶川大地震時我們都深切體會到公益的力量,并為此感動,而我們其實也在做著公益的事,比如勸募,捐款。“勞動”,那就更熟悉不過了,從小就明白勞動最光榮,會在家長的教導下反反復復背誦那首耳熟能詳的《憫農》,即使到初中沒有勞動課之后,我同樣每天勞動著。如此一來,我仔細一想,覺得公益勞動這門課程是最貼近我們生活,最有延續性的課程。它延續在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中,延伸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并且將在以后依然延續。
我就懷著小小的好奇心去上這門既陌生又親切的課,漸漸去體會公益勞動其實際帶給我們的教育意義。
第一次,我被分配去打掃休息室,一走進去,覺得會議室挺干凈的,不用我們干太多事,覺得應該挺輕松的。我撩起袖管就開始賣力干起來,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擦得干干凈凈,連柜子頂我也搬個椅子站在上面把它擦干凈了。原以為老師會來大加贊賞一番,不想老師一來就是一個殘酷的打擊,重做。我不知道是怎樣重新拿起拖把的,但我開始做了就依然要做好。終于,老師發現了問題,雖然我很賣力,其實人在走動,拖過的地方便又臟了。小事情里也有大學問。怪不得,有句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重新干下來,人已滿頭大汗,老師關切地問一句:“很累吧?”我看了看這敞亮的休息室,覺得挺溫暖的,也許這就是“勞動最快樂”的內涵所在吧,我笑了笑:“不累,不累。”
一開始,其實我并不太明確應該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參加到公益活動中去。一次公益勞動課上出現“溪水”這個公益性組織時,對于這個問題我開始明晰起來。現代的公益,是人人參與的公益,不管是個人還是集體,人們通過各種方式都可以參與到公益中來。關鍵一點就是有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這來源于內心,來源于對于社會,對于他人的愛本身。只要我們有心,那么我們同樣能做出努力,為公益事業作出貢獻。當然高中時我就參加過志愿者活動,同時還是市紅十字會會員,但這都是大團體,大組織,讓我深深震撼的是,只要我們有志向,有愛心,我們同樣能組成一個民間團體去干出自己想做的公益事業。
8周就這么一步步走過,每一步踏出的都是掛著汗水的甜蜜,掛著快樂的艱辛,我在這一次次公益勞動中也慢慢體味著這門課本身具有的意義。
大學生公益勞動心得【三】
11月28日我們開展了我們的公益勞動,我們勞動的內容是打掃圖書館及附近的校道。雖然這看似一個很普通很簡單的勞動,卻使我從中產生以下心得。
首先,此次活動增強了我的服務意識。勞動中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要牢記黨的根本宗旨,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的重要性。這不是從口上說說就行,還要從實際勞動中體現出來。作為黨課培訓的對象,我們應該時刻牢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雖然我們是在學校中進行的勞動,這也是為同學服務的表現。我們每一位同志都十分認真地對待著。我們在認真學習增強黨性修養的同時還要時刻謹記用實際行動來樹立黨的形象,保持黨的先進性。
其次,我們要起到帶頭作用。要有“團結、拼搏、務實、創新”的工作態度,要有“領頭、嚴己、開拓、實干”的工作精神,雖然此次勞動只有我們在進行著,但是我相信,在我們的帶領下會有很多同學向我們學習的。此次雖然是一次平凡的勞動,但在我們每一位同志的心中卻是一件不平凡的事情,我們的每一位同志都是黨的形象的體現和代表,我們都以黨員的標準嚴格地要求自己。黨的形象是好是壞,人民心中有一桿秤:形象好,就會得到人民廣泛的認可和支持;形象不好,人民就會感到不滿和失望。所以,形象問題不是個小問題,直接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雖然我還沒有成為一名黨員,但是我的思想和行動告訴我:我要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要樹立好良好的形象,努力做到讓自己滿意,讓同學滿意。
最后,我認為此項活動不僅僅給我帶來感觸,我相信,我的每一位同志也能從中有所收獲。我們牢記黨課上學習的:1保持先進性,發揮先鋒模范作用。2、在思想和行動下都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3、積極起到帶頭作用,要肯干、愛干,并且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上就是我從此次勞動中得到的一些感受和體會。
大學生公益勞動心得體會公益勞動心得體會1500
大學生公益勞動感想篇四
11月3日星期六xx愛心社舉辦了支教活動,而我能夠參與本次支教活動,確實“得之我幸”。作為一個外省人,支教給了我一個機會走出校園,去領略這時節的自然風光,去體驗北方人的熱情似火。同時,和小朋友在一起,讓我感受到最純真的`心靈,看到最美的笑臉,一切都很值得。
初次與小朋友見面,慌張是在所難免的,因為我擔心自己會“毀人不倦”。小學的時候,我教同學寫錯了作業,她怨恨的眼神,時至今日,我仍舊無法忘懷。但是來之前,我們都知道我們所擔負的責任,小朋友無條件地信任著我們,這使我們倍感欣慰。他們既然選擇了相信,那么我們決不會讓他們失望。
到支教地點的時候,由于是周末,將要被輔導的小朋友剛剛起床,頭發亂蓬蓬的,趿著拖鞋就出來了。我提議讓他先去洗漱,他果斷拒絕,說先寫題。這使我驚訝,我在他這個年紀的時候,絕不會主動學習,安排好的寫作業的時間往往被壓縮,再壓縮。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比不上一個小孩子。也正因為這樣,我們才更要走近他們。他們向我們汲取知識,我們也同樣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刻苦的精神。
在支教的幾個小時里,每個人都盡心盡力,爭取給孩子們的學習帶來更多的幫助。在支教結束回學校的路上,大家都說起自己輔導的小朋友,交談甚歡——有關于小朋友的機靈可愛,也有關于想要再來支教的愿望,希望以后還能夠參與到這么有意義的活動中等等。
大學生公益勞動感想篇五
在這個星期里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積極參加校園勞動活動。我們用自己的雙手認真的打掃學校操場,教室一樓的捆書的垃圾,雖然工作都不是很累,但當我們第一眼看到教室一樓有那么多的垃圾時,我還是表現出一種詫異的神態,當時心里只是想著這么多的垃圾究竟何時才能打掃完?這一屢想法在我的腦海里轉眼間而過,看到自己的同學開始爭先恐后的勞動起來,自己立刻投入到勞動中去。你一捆,我一抱,三下五除二的將垃圾裝滿了整整的一車。望著那一車的垃圾遠去,回頭看原處,地面上的垃圾已經消失了小半。當地面重新變得干凈的那一刻,我看了看手表,這項活動緊緊忙活了一個鐘頭,再抬頭看看同學和老師,笑容在他們的臉上此刻正在綻放。望著被我們收拾干凈的地方,我們總是用手輕輕擦去自己臉上辛勤的汗水,在那一刻,我們從內心中感到一種欣慰。
午后的陽光格外耀眼,我們又開始新的勞動。這一次我們的任務是將教學樓的大門擦拭干凈,使之整潔如新。我們被分成兩個小組,我們小組負責的是b座的教學樓大門,雖然我們這一組的男生人數少,但是在生活委的帶領下,我很快有了勞動的激情,自己拿把椅子,馬力的站在上面,用抹布仔仔細細的擦拭大門高處的各個角落。雖然水是冰涼的,但我們在那一刻揮灑的是自己火熱的激情。我們的心里就好像被這一輪明媚的太陽照得暖洋洋的。
俗話說得好,大學生就應該多吃苦,多耐勞。今天我們終于迎來這有苦又累的臟活,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依舊是重復先前的準備工作取掃帚,拿鐵鍬的準備活動。我們班的兩名同學依舊是騎著回收垃圾的三輪車早早的趕到體育場。當我們到時,他們已經早早的守候在那里等候著老師和其他同學的到來。在老師的號令下,我們立刻動手拿著掃帚“哐哐”地掃起了樹葉,殘存的樹葉被我們掃起來幾羅,接下來我們的工作就是將它們全部運走,這活干起來一點也輕松不得,當活干完后,才發現自己的雙手都已經成灰手,在望望自己的身下,全都漸滿了土灰,回到宿舍后忙活半天的清理工作,萬事大吉之后,才懶洋洋躺在床上進入自己的夢鄉。
接下來幾天的任務就不像清掃樹葉那樣辛苦,依舊是重復著以前的準備工作,幸運得是我們不用再吃灰土。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在圖書館,教學樓,操場附近的地方清掃垃圾,活雖然不多,但我們的積極勞動性卻從未減弱,反而越干越興奮。
一周勞動如白駒過隙,但它讓我對勞動有了更深的轉變,讓我的思想發生了質的轉變。它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勞動人民的不易,更讓我們要尊重清潔工人每天勞動的成果。要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校園,保護校園中的環境需要你我共同來維護。勞動讓我體會到只有吃苦耐勞,靠自己的雙手去努力才能創造自己美好的未來,同時它讓我明白個人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的,人多才力量大!
大學生公益勞動感想篇六
湖北省的這個夏天,福彩公益精神注定成為一群可愛大學生的青春注腳。日前,由湖北省福彩中心開展的“2016年暑期孤兒大學生公益售彩體驗活動”圓滿結束。活動以勤工儉學的形式,讓孤兒大學生在中福在線銷售廳參與公益售彩活動,零距離接觸社會,感受福彩公益,在實踐中感受人生成長的苦與樂。
小實踐有大收獲,公益售彩讓他們接觸社會
參加這次公益售彩體驗活動的,絕大部分是湖北省福彩公益金資助的孤兒大學生,共有26名,他們分別就讀于華中師范大學、中南民族大學、重慶師范大學、湖北民族學院、黃岡師范學院、湖北中醫藥大學等高校。湖北省福彩中心將這些大學生安排在就近的中福在線銷售廳,開展宣傳單派送、彩民服務、游戲講解、營銷策劃及文案撰寫等工作,活動為期30天。
為保證活動實際效果,湖北省福彩中心要求各中福在線銷售廳妥善安排孤兒大學生崗位,開展崗前培訓,加強日常管理和服務;同時要求活動期滿后,銷售廳根據大學生表現出具鑒定意見,并按標準發放勞務報酬。活動期間,大學生要每周按時向省福彩中心提交一篇工作日志,體驗活動末需提交一篇調研報告。
小世界有大道理,公益售彩讓他們更知生活不易
為期30天的公益售彩活動中,湖北省福彩中心不斷收到來自孤兒大學生情真意切的工作報告。在一份份凝聚著實踐感悟的報告中,展現了公益售彩活動給大學生們帶來的成長體驗。
大學生劉俊樺在售彩實踐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不管與同事還是與彩民相處時,都需要換位思考。“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也都有情緒波動,我學會了去換位思考,相互體諒。”劉俊樺告訴筆者,活動結束即將進入社會的他,愿能以真修心,以勤修為般一步一個腳印,明明白白做事,踏踏實實做人。
“在中福在線銷售廳實踐的機會對我們既是一種社會實踐的鍛煉,也讓我們品嘗到了付出和收獲的甘甜,讓我們感受到成長的苦與甜。”在十堰市進行公益售彩的穆宗偉對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獲十分珍視,“通過活動,我得到與社會真實接觸的機會,了解到在以后的生活中會遇到困難,遇到選擇,也相信自己能戰勝困難,堅持選擇。”穆宗偉說,他希望以后能將自己得到的溫暖、關愛和對公益的理解傳遞給更多的人。
同樣在工作中感受到“生活不易”的馬維華同學,在面對筆者的采訪時顯得頗為動情:“從心底感謝湖北省福彩中心給我們提供的這次公益售彩的機會。在實踐中,我親眼見到、親身感受到了福彩一線工作者的辛苦,每一分公益金來之不易。”馬維華說,通過公益售彩體驗活動,他更加堅定了要繼續多學習、多思考,要為將來參加工作打下基礎。
“一個月的實踐時間很短,實踐中遇到的事情也不都不大,但我們收獲的體驗卻無法比擬。”即將結束售彩實踐的謝向琴說,中福在線銷售廳的工作瑣碎而重要,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到精致,才能為彩民提供更周到的服務,自己才能得到更大提高。“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小小的實踐積累起來就是大大的收獲,售彩實踐讓我既獲得了勤工儉學的報酬,又得到了踏實做事的人生經驗。”謝向琴說。
小善舉有大能量,公益售彩讓他們更好成人成才
如據湖北省福彩中心相關人士介紹,根據調研和鑒定,這一個月里,參加活動的大學生們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在中福在線銷售廳里體驗做好“福彩主人翁”,以飽滿的熱情服務彩民,贏得了銷售廳同事和彩民的一致贊許。
恩施市建始縣業州大道中福在線銷售廳對在該廳參加活動的大學生崔勇做出了這樣的評價:“本月由于城網改建,大廳頻繁停電。崔勇主動要求值班,在大熱天和其他同事冒著炎炎烈日,在戶外派發宣傳單,是一個非常能吃苦的好孩子。”
湖北省福彩中心收到的鑒定報告,各中福在線銷售對大學生們無一例外地進行了贊許。一名銷售廳工作人員向筆者介紹,在店里體驗售彩的大學生給他最大的印象就是勤勉努力,懂得感恩。他說:“大學生對實踐崗位和工作機會十分珍惜,對彩民也特別細心、耐心,總是把‘謝謝’掛在嘴邊。”
湖北省福彩中心主任助理喻長詠告訴筆者,每年受到資助的孤兒大學生有1000多名,資助款項全部來自于福彩公益金。喻長詠說:“”這次孤兒大學生公益售彩體驗活動是‘湖北省福彩中心資助孤兒大學生活動’的一個延伸,主要是想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勤工儉學的機會,通過一個月的售彩體驗活動,增長才干,另一方面獲取一定的勞動報酬,幫助他們減輕生活壓力,更好地完成學業,更好地成才。”
喻長詠還表示,通過這次活動,可以讓孤兒大學生在實踐的中感受福利彩票銷售的酸甜苦辣,感受福彩公益金的來之不易,讓他們更好地感恩社會,回報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大學生公益勞動感想篇七
20xx年7月18日,我參加了學校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為期九天的社會志愿服務工作中,我收獲了很多,有心酸也有快樂,有憤怒也有無奈。
一,在學校,收獲了很多
7月18日,我們經過將近五個小時的“顛簸”,終于到達了此次志愿服務的目的地——六枝特區梭戛鄉梭戛中學。這里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學校比我曾經上過的任何一所學校都好,這里三下鄉社會實踐的經濟狀況應該不會很差吧。但是后來發生的事卻讓我改變了自己最初的這種想法。
接下來的幾天就是我們這次活動中的主要部分——教學,我們都知道,短短的九天,我們根本改變不了學生的成績狀況,但是我們每個隊員都很努力,爭取教會學生怎樣去提高學習成績,怎樣去改變生活現狀。最讓我感動的是我分到了一個很乖,很聽話的班級,我給他們當班主任,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對學習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熱愛。
我答應他們說會回去看他們,但是我知道可能我們即將會是后會無期,因為我也有自己的事業。不過我想,最起碼能給他們一個希望,也是讓我自己承擔一份承諾,隨時提醒自己:有一個地方,有一群人是自己的掛念,他們在期待著我的歸去。
心中有一份牽掛,肩上就多了一份責任。
我上的是歷史課和體育課。每次上課我們都很認真地備課,甚至在出發前我們就已經做好了九天的教案,為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我們所有的隊員都會在上課的時候很努力地把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傳授給學生們,每個隊員都很愛自己的學生。
當我第一次走上講臺的時候,我心里是很激動的。從來三下鄉社會實踐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會走上那三尺講臺,那已經塵封了的曾經的當一名教師的夢想又在心里澎湃著。站在講臺上,看到下面一雙雙對知識如此渴望的眼神,我知道自己的責任很重,我知道我必須得對得起學生們對我的信任。幾次課上下來,我發現自己似乎越來越喜歡教師這份職業,因為我覺得傳授學生知識真的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那種和學生亦師亦友,那種從上課中學會更多東西的感覺深深地吸引著我;特別是知道我那些學生中最遠的每天早上都要走兩個多小時來上課時,我更是被這種堅持給深深震撼著。我對自己說,如果可以,我真的寧愿選擇當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而不是穿梭于喧鬧的都市為生活四處奔波。
二,走訪,為誰歡喜為誰憂
如果說這次三下鄉能夠有什么東西讓我無法忘懷的話,那就是給學生做家訪了。
我們踏著泥濘的小路,冒著漫天紛飛的額雨滴,翻過一座大山到達一個叫做“灣子頭”的地方,因為那里有一個我們都很掛念,期待很高的學生——汪海。當我們在向導學生段菊的帶領下到達汪海家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副只能用慘淡來形容的景象:屋子里一片冷清,房子后面的墻壁已被坍塌的土石壓垮,屋里到處都是泥巴。我們在出發前就已經了解到了汪海家的困難,但當一切真實的擺在眼前時,我們的心很不是滋味。汪海的媽媽在他小的時候就離家出走了,父親也出門打工,基本上不回家看他們,從小家庭教育不是很到位的汪海卻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班上名列前茅。我們所有隊員都被他三下鄉社會實踐的事跡深深的感動著,除了捐贈給他一些學習用品外,我們的個別隊員還自己拿出一點錢來算是對他的鼓勵。但是要改變生活現狀,只有靠他自己,我們能做的不是很多,我們只能讓他看到一種希望。
三,返程,離別的味道彌漫了整個天空
為期九天的志愿服務很快就在我們的的指尖溜走了,離別是一首淺淺的憂傷的歌,要走了,要離開那些在一起學習,一起玩樂了九天的學生們,心里有太多的不舍,但是我們不得不離開,因為前面還有很多東西在等著我們,我們還得努力,拼搏。
走的那天,我給我的學生們上了最后一節課,我說了很多,是因為我太舍不得,是因為我對他們的期望都很高,我希望他們有朝一日能超越我,讓我能以他們為驕傲。我告訴他們,我希望在六年后的高考中,他們一個都不少,希望我回去看他們的時候,他們能讓我看到所有我熟悉的身影。
7月23日,由我,何月,范琳琳,王廷昌,徐灝,龍廖健組成的家訪小隊開赴梭戛鄉平寨村對學生進行家訪。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跋涉,我們拖著沉重的腳步終于到達了平寨村——一個依山傍水的美麗村寨。
一個叫做汪海的學生,一個生活在大山深處的男孩子,一個與三下鄉社會實踐妹妹和爺爺相依為命的男孩,他用他的生活經歷,他對學習的堅持和對生活的不妥協,震撼著我們從每一個下去做家訪的隊友。
走的時候,天空出奇的沒有下雨,可能是老天也不愿用眼淚來點綴我們心中的悲傷吧。學生們用淚水為我們送別,而我卻沒有揮手,沒有說再見,因為我怕再見會是永遠,我怕自己會失去下一次揮手的機會。
當離別的大巴車拖著我們苦澀的身影離開時,我們卻把自己的愛和牽掛留給了梭戛,留給了我們那些可愛的學生們;當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在視線中模糊時,我們用幾滴淚水愛撫那片土地,帶走一份眷念。
沉重的車廂里,所有人都沒說話,很安靜。但是我知道每個人的心里都在流淚,因為我們都深深地愛著那片土地,那一群人。哪怕在不舍,但有些東西我們是必然得放下的,即使我們心里有多么的不愿意。即使再苦,只要我們堅持心中的那份愛與堅持,我相信:再大的困難,再難邁過的坎,我們都能克服。
我將把我們對梭戛的那一份愛與眷念永遠帶在身邊,刻在心里。
大學生公益勞動感想篇八
我們都是經歷了九年義務教育后按部就班的上高中、考大學,如今自己以一個過來人得身份面對這群還處在懵懂時期的孩子時,或許更能體會到他們的心情吧。在這里,帶班的大都是在校大學生。他們年輕、富有活力和熱情,當然還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和理念。
孔子講“因材施教”,在這里,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當然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方式。比如說對于一二三這三個年級的小學生來講,鼓勵和獎勵是他們最喜歡的方法。做的好的,適當給予相應的獎勵,做的不好的,則要給予鼓勵。批評是需要的,但非必要。而對于四五六這三個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他們雖然還小,但腦子里應經有了一定的是非觀念和自己的想法。
所以一塊糖,一個大拇指這樣的獎勵對他們來說就有點幼稚了。不過,你可以獎勵他們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比如一塊聊聊穿越火線,一起做個游戲,講個他們感興趣的故事等等。而對于初中生,正是個性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一定要注重他們的個人感受。一味的批評無疑是他們最反感的。所以平時的教育中,既要想辦法引起他們的興趣,又要把知識傳授給他們,同時還要搞好和正處于叛逆期的他們的關系。
一期班下來,收獲的不僅僅是他們的信任和喜愛,還有面對他們成績時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一直記得最初輔導班負責人的話:一定要用心。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家長和學生的信任,只有這樣,我們的事業才會長久和發展。當然,不僅僅是做教育需要用心,從事任何行業,都需要我們用心去做好每一件小事,只有做好了每一件小事,才能成就大事。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
只有真正的用心注意好細節,才能將事情做好。因此說“走心”,這不僅僅是演員們演戲時的要求,也是平時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想要做好每一件事情的一個前提和必要條件。孔子說“有教無類”,確實一個班里總會有幾個學習成績差點的,幾個學習成績優秀的。當然,自己的親身體會也證明,老師喜歡學習好、懂事的孩子是有道理的。但這并不能成為我們放棄其他孩子的理由。
看到成績好的孩子取得好成績,我們當然會高興;但當你看到經過自己的努力,那些成績差的小孩成績有了進步時,心里更多的確實驕傲和自我的滿足。我們都曾經經歷過,所以知道小孩子會喜歡怎么樣的老師,會討厭怎么樣的老師。也知道他們更容易接受哪種教育方式。所以這是我們的一個優勢,也是我們應該好利用和開發的資源。時間雖然不常,但學到的東西,卻不僅僅局限于教育上。相信這些人生的經歷會讓我在以后步入社會的道路上,給我以啟迪和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