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最新大一新生軍訓結束個人心得體會(精)一
我叫---,是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的一名普通的大三學生,20--年很榮幸的成為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新生,在激動與奮斗中,懷著自信和對未來的希望開始了我的大學生活。在過去的兩年中,我一直積極主動的學習,敢于探索,始終保持著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除此之外,我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妥善處理好學習,生活二者之間的關系,努力做到全面發展,讓我感到慶幸的是我在學習和生活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向著自己的理想一步步邁進。很幸運的是我符合申請獎學金的基本條件,于是今天我想申請這份對我很重要的榮譽,也是對我這一年努力的一份肯定和鼓勵,現將本人的基本情況介紹如下,作為各位領導評審參考。
一、思想情況
在思想上,我一直都是積極向上,跟著黨的路線走。在入學之初我一直希望加入中國共產黨,于是我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我很榮幸地加入黨積極分子的隊伍。同時又榮幸的加入了我院的學生管理委員會成為了生活部的一名干事。
大一第二學期又承蒙老師同學們的支持至今擔任本班班長一職。生活作風嚴謹自覺遵守學校及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道德觀,永遠保持與時俱進,學習正確貫徹黨的方針政策,時刻關注黨和國家的發展趨勢以及國內外局勢變化。
二、學習情況
在學習方面,我有計劃的安排學習時間,經常與同學交流,積極思考,認真的向老師請教,在課堂上保持端正,謙虛的態度,積極配合老師教學,認真預習并完成老師所留的作業,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經過了一年不懈的努力學習,并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我獲得了良好的成績。一年以來,我的成績和綜合測評都一直名列前茅。
同時在空余時間里經常在圖書館或通過上網查去資料來充實自己,及時補充課堂知識的不足,通過這樣的方式豐富知識,拓寬視野。但這樣的成績并不能使我滿足,我知道自己跟優秀生的差距還很遠,所以我會繼續努力,以獲取更好的成績。我一直認為,我們是學生,我們最大的天職就是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三、實踐情況
在大學的時光中,我利用課余時間去做兼職,參加周六周日的課余兼職比如做會場布置、發傳單等活動來豐富自己的經驗并獲得一份相應的報酬,加強自身的能力,在學校的每期實踐教學活動中我都是積極參加,并且認認真真負責。
同時身為一名班長和院學生干部的我更加懂得自我約束與團結協作以及對同學們的無私奉獻,這些都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實踐中展現自我,生活中團結同學,學習中尊敬師長的原則性絕對不能改變。我熱愛我們的校園,大學里的社團活動里、文學社、英語社、創業社、學院讀書者協會以及學院的志愿者協會都有我的身影,這些社團的活動中,我真的提升了不少能力。
四、生活情況
在生活上,我節儉樸素,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尊敬師長,從來不與同學比物質上的條件,積極與同學交流,溝通,融洽和睦的相處,幫助同學,建立了比較好的人際關系。雖然有過評選獎學金的機會并獲得了,而且也獲得了學院的一等獎學金,但我把他們用在了該用的地方。而我也想通過自己的雙手來減輕家庭的負擔。
今我有幸申請獎學金,特別感謝老師的大力培養和在專業知識方面的指導,以及我親愛的同學們在生活中給予的幫助。同時,我也做過兼職,賺取生活費來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在做兼職的過程中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這些東西是課堂上學不到的,通過工作時與別人的交流與互動讓我性格開朗很多,提高了我與人交往,為人處世的能力,因此,大學的學習生活是我人生中一個極為重要的階段。今后,我應該要更加努力。
五、家庭情況
我來自于寧夏彭陽縣的農村家庭,我的家人都是農民,父母親都已經年過半百,勞動能力大不如從前,家中所種植的農作物都處于山地之上,每年的產量只能是川地的三分之一,所在的寧夏銀南地區就這樣成了典型的靠天吃飯。我和妹妹在上學期間基本都是向國家申請生源地助學貸款作為支付學費的保障。隨著父親一年比一年顯得蒼老,外出打工早已成為了泡影。面對家庭的正常開支和我們兄妹兩人的教育費用真正的造成了家里的一個經濟負擔。
因而我們二人每年高額的學費是家里人的心頭病,雖然家庭經濟情況不好,但我從來都不曾放棄過,始終相信有努力就會有收獲。為了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和可以順利的進行下去的學業,也為了將來可以更好的回報父母、感恩社會和回報所有給予我不少幫助的同學,現在,我鄭重地向學校遞交申請:申請獎學金,請院、系領導給予審核。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以求有更優異的表現!
我希望能夠得到學校和學院的批準,因為這不僅是一種莫大的榮譽,更是對我在學校生活和學習中所取得的成績的一種鼓勵和肯定,激勵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乃至整個人生奮斗路程更加努力,更加執著和充滿激情及奮斗的力量。
此致
敬禮!
最新大一新生軍訓結束個人心得體會(精)二
有淚、有歡、有苦乃五味俱全了。軍訓讓我們洗去了許多酸甜苦辣,我們將會把它當做是生活中最美好的日子。
軍訓的日子就會把自己當做是部隊上的軍人一樣看待,在這里的命令是絕對服從的,有種紀律叫:絕對嚴明,雖然條條框框,卻把我們訓練的堂堂正正,猶如中國的漢子,橫平豎直,坦蕩有力,只有團結的力量,在這里沒有婉轉的歌喉,卻有高歌蕩氣的回腸。
有苦才有甜,只有每天的軍姿站立,縱然兩腿發酸的日子,才會換來未來的光輝,每次堅持到底都會感到已經超越了曾經,有過斜風細雨的曾經,卻沒有潮濕我火紅的心,有過炎炎夏日的直射,卻沒有像曬黑的皮膚一樣,曬著我的執著,如果沒有這種訓練,間隔休息的時間將會成為施舍,與平時休閑時相比,那才是真正的“奢侈”。
軍訓只是逝去我們青春的一部分,但逐漸成熟的我更加渴望保有持久的軍訓體驗,軍裝的美麗,軍歌的嘹亮,軍人的自豪,而軍訓的日子就像風雨后的泥土,先后洗刷,然后沉淀直至融入我生命的最底層。
經過幾天的大學軍訓生活,我深深地體會到軍人們的不容易,而我更加佩服的是他們堅定的意志。鮮艷的紅旗隨著風盡情的飄蕩,顯示出我們軍人的風采和氣魄。然而面對酷暑,我們大一新生毫無遜色,整齊的軍姿、豪邁的步伐更加表現出我們青春昂揚的氣質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幾天下來同學們早已習慣了汗水的浸泡和訓練的艱辛,只要首長一聲令下,同學們必須服從命令,一切行動聽指揮。嘹亮的歌聲唱響了我們心中的向往,堅定地眼神體現出我們必將戰勝一切困難。
學校給了我們一次展現自我活力的機會,而我們也不斷的加強自己,盡管汗流浹背,盡管腰酸背痛,盡管困難重重,但是我們照樣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同學們勇敢地向前沖,帶上我們朝氣,帶上我們的活力,邁著整齊的步伐勇敢的前進,勝利就在前方。
15天的軍訓需要我們的堅持,需要我們堅定的意志,同學們,堅持、努力、前進吧!
最新大一新生軍訓結束個人心得體會(精)三
對剛入學的大一新生來說,沒有了高中那種緊張忙碌的課業壓力,一下子變得很放松,而大學的老師也不像高中老師那樣整天跟在學生后面督促學習,沒有“監管”加上自我放松,不少學生就開始迷茫,不知道怎么安排大學的學習和生活了。這種情況該怎么辦?
實際上大學一年級在我看來是高三的升級版,學生們根本沒有時間去“花花綠綠”。但“迷茫”卻好像是大一新生的一個通病。大一新生大致分兩種,一種是循規蹈矩的學生,家教比較嚴,高三的生活習慣比較好,膽子不太大,大一還能沿襲以前的習慣好好學習,很順利地拿到在大學里的第一個獎學金。還有一種學生是一到大學就開始“綻放”,覺得“大學不玩就虧了,得行萬里路,然后再讀萬卷書”。一般來說,如果迷茫調整得快,大二能夠回歸到正確的道路,后來發展也還是會比較好的。
我認為從大一就應該開始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社會緊缺的是適銷對路的人才。為了使自己不遺憾,大一一進來就得特別清醒地知道你將來要去哪兒。而職業規劃也不是做好后就永遠不變,而是需要不斷去調整,根據社會的發展調整成適合自己的規劃方案。
對于選擇大學的選修課,大一的學生也應該根據職業的發展出發。在大學里,有兩個途徑可以幫助學生確定自己的職業定位。第一個是選修課,第二個就是利用好寒暑假,真正去一個喜歡的工作單位實習兼職,來確定自己能不能干這個職業。有些學生說“我也愿意在大一的暑假、寒假去兼職,但是我不知道干什么”。我不建議你去街邊小店實習,建議去一個比較正規的單位實習。正規的單位對于員工的要求都是很規范的,與私人小企業小公司是不一樣的。
另外,在我看來,讀大學只要學好三件事就可以了——能說、能寫、能做事。能說,指的是規范地說,正確地說,不能隨便“拍磚頭”;能寫,我建議大學四年要不間斷地寫,任何專業都要不間斷地寫,能多發表幾篇文章,還要不間斷地學外語,學好外語可以學到很多國外先進的理念,如果英語作品被發表,這樣的學生畢業后將更有市場;能做事,就是像真正的職場人那樣去做事,凡事都有規矩,以一個職場人的標準要求自己,等到你真正參加工作后,才不會被當成“職場菜鳥”。
專業并不決定你的`未來
大一新生入學前,或許因為不了解情況就選擇了一個專業,或許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發現并不喜歡所選的專業,于是有些同學開始意志消沉,嚴重的甚至整日逃課,最后導致考試掛科,畢業時未能順利拿到學位證書。很多學生畢業后還會抱怨之所以自己工作不順,前途無光是因為當初專業選擇有問題。
誠然,你可以利用轉專業的機會重新來過,但也要考慮轉專業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價”,轉專業并不一定成功,選擇堅持也不一定就失敗,所有成功的要素中都包括“努力、堅持、付出”,如果你沒有這三個要素,即使是在自己喜歡的專業就讀,也難保能夠學有所成。
作為過來人的我,本科所讀專業是哲學,和不少大學生一樣,當時我并不喜歡這個專業,也曾經抵觸了兩三年,但我現在會說“我一輩子都在用哲學”。我的學生梁延東,就讀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即使同樣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變消沉為主動,專業學習扎實努力,成績優異,保研成功還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為知名媒體撰稿。
梁延東大一報到時,就一直在念叨著要轉專業。而我卻主張不讓他轉,因為就我的經驗,學習哲學我也抵抗了兩三年,但是我一輩子都在用哲學去指導我的工作和研究。我想關鍵是任何一門,哪怕是特別枯燥的學科,只要是招生,一定有一些方法是沉淀在里頭的,學生需要把這些方法、思維、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學到,而專業只是一個載體。梁延東現在采訪人物,寫人物傳記,能跟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多大關系?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讓你寫的東西方向是主流的,方法是正確的,這才是最重要的。當你沒有學完一個專業,沒有把這門專業的精髓學到手的時候,輕易地評價一個專業是不合適的。
反思自己打開思路
回想高三那年,每當我們埋頭苦讀、幾乎要葬身題海的時候,身邊總會出現一個長得帥、打球好、唱歌好、考試總是全年級前幾名的男生,亮閃閃地被女生矚目,被男生嫉妒,被老師愛護,你會覺得他們是天才。可以想象,這樣的人即使到了大學,也會是叱咤校園的風云人物。
我們反思,為什么他們能做到這種程度而我不行?我認為這樣的學生,說白了就是他的方法好,他把高三老師傳授的方法“干貨”都儲存到自己腦子里,然后見題拆題,見招拆招,就像掌握了一門武林絕學,可以笑傲江湖;即使到大學階段,依然會如魚得水,遠遠走在同齡人前面。而你所應該做的,就是研究他的方法、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路徑。
進入大學,你想成為什么樣的大學生?有人說,我要拿獎學金拿到手軟;有人說,我要享受浪漫愛情,不虛度青春大好時光;也有人說,我要打工實踐,為工作做準備……而我的建議是,大學生就要成為具有思維配置的人。
你在高三階段是怎么學習的?大多數人是復制型選手,老師教什么我做什么,背公式、背課文、背單詞……除了背誦,似乎沒有什么特殊學習方法。盡管這類學生也能順利考入大學,但其實他們根本沒有找到學習的路徑,說得玄幻一點,就是沒有“靈光一閃”去參透學科背后的意義。
大學不同于中學的一點就是,中學老師永遠是學生的“拐杖”,能提升學生的分數是多數老師的終極目標;而大學老師沒有做你“拐杖”的義務,能夠參透多少完全靠學生的自覺學習。所以到大學階段,你不能按照高中時期的方法去死記硬背,而是要學著去打開思路,升級自己的“思維配置”。
其實人的個性和興趣,以及各方面的選擇、理想、信仰都太不一樣,對于中國的年輕人來講,能夠獨立生存下來,發展自己,直到實現職業夢想,這個要貫穿于職業規劃的始終。所以在大學階段學生起碼應該培養自己具備自我生存的能力,大四一畢業靠自己的本事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