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450字篇一
我認為最值得閱讀的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這本書是蘇聯作家尼·奧斯洛夫斯基創造的。他整整花了三年的心血和汗水,才完成了這一部優秀的長篇小說。
主人公保爾是一位倔犟的少年。在革命的浪潮中,保爾漸漸成長為一名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他在戰爭中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忍受著身體與精神上的雙重痛苦。他也曾動搖過,但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后,他終于戰勝了自己,開始了新的生活——文學創作。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人的一生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經把自己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這就是全部書的中心思想。
這本書讓孩子更加懂得如何去為理想奮斗,如何面對艱難困苦,如何讓自己的一生更有意義!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450字篇二
今天,我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
故事當中的德國人每天晚上都用一輛車把那些因為戰爭而被抓到的健康的人們運到一所被德國人占領的醫院,供德國實習醫生做手術,德國人不管他們的死活,也不管他們愿不愿意。車離開時,車上的人都裝在了麻袋里,麻袋還滴著血。
看到這里,我的心很沉重,那些德國人難到不知道嗎?那些被抓來當“試驗品”的人都有血有肉有爸爸媽媽也有兄弟姐妹。跟他們一樣啊!
有一個地方很令我感動。
保爾在戰爭中失去了右眼。大家都在為他保爾還活著而高興,可他卻說應該失去左眼,失去了右眼以后怎么打槍。保爾一次又一次的生病,可他還是一次次回到了自己的戰友中。
故事中有感人的地方,當然也有令人氣憤的地方。
有一次,一個團隊的戰士去修軌道。兩個星期后,一個人堅持不下去了,于是,把自己的團證給了隊友們,就走了。
難到,這個人當初加入這個團,就沒想過作為一名戰士,連這點苦也吃不了嗎?
我們現在這么好的生活,都是那些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要學保爾那種永遠打不敗的精神。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450字篇三
書是知識的源泉,智慧的鑰匙,思想的寶庫,歷史的遺產。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想以及一生。
在寒假里,我讀了一本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不僅使我的寒假充實,還令我受益匪淺。
書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他參加了革命,在一次激戰中,他的頭部受傷,但他頑強地戰勝了死神。后來,他積勞成疾,不得不回鄉休養。寫了一本書《暴風雨中所誕生的》。
我們雖然沒生活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但我們還是應該學習保爾那種不屈不撓的生活態度。
在困難面前,要勇敢的與命運作斗爭。保爾就是這樣的一名戰士,事實也證明他成功了,它最大限度的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讀完這本書,反思自己,我真是一個膽小、軟弱的人。
這本書不僅僅是本小說,還使我受益匪淺,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只有生活中戰勝自己,才能成為鋼鐵般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