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一等獎教案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兩課時篇一
1.學習怎樣圍繞中心選擇作文材料。
2.學習圍繞中心取舍材料的方法。
一、導入新課:
寫作的材料源自生活。生活中的各類人物、各種事情,都可以作為我們寫作的素材。怎樣選擇寫作素材呢?今天,我們將進行這方面的訓練。
寫作指導:
閱讀寫作指導,歸納選材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項。
1.選擇生活中真實的材料,最好是自己的親身經歷。
2.要圍繞中心選材。跟中心無關的,舍棄不用;跟中心相關的也要分清主次,選取其中最有利于表現中心的材料作為重點展開,其他可以略寫。
3.此外,還要注意材料的新穎。
作文一、學會選材
圍繞你熟悉的某條街道寫篇作文,你打算怎樣選材?
寫作提示:
1.可以為你熟悉的街道做素描,要注意選取能反映街道特點(清幽、熱鬧、環境優美、有地方特色等)的事物作為材料,如街道的環境、兩旁的建筑、街上的行人等。
2.也可以記敘在這條街道上發生的事,記事時要寫出街道的特色,展現事情發生的環境,這樣才不會跑題。
3.要注意材料的真實、新穎,敘述或描寫要生動、有趣。
作文二、曬曬我們班的“牛人”
寫作提示:
1.可以只寫一位“牛人”,選取最能表現其“牛”的材料,突出其特點;如果這個人很多方面都“牛”,就要注意分清主次、詳略,合理安排。也可以寫幾位“牛人”,每位牛人只寫一件事,但要突出他們各自不同的特點。
2.語言可以詼諧、幽默一些,甚至帶點兒調侃的味道,這樣會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例文欣賞:
曬曬我們班的“牛人”
高手出武林,“牛人”在我班。說起我們班的牛人們,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沒有人不豎大拇指。哈!說得那么神,你可能也不信,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們吧!
風一般的人物劉玉
劉玉,盡職盡責,她可是我們班的班長。班長事務繁忙,每天爬上跑下,不是開會就是有事兒,一天不知上上下下多少回呢!“咚咚咚咚……”你聽,劉玉開完會剛回來。只見她從我身旁飛回她的座位,然后一陣涼爽的清風從我耳邊拂過,每天都能享受這種清風,真是愜意啊!不過可真是苦了劉玉。所以嘛說她是風一般的人物,可一點都沒錯。
開心果丁文皓
每個班都少不了一個幽默搞笑的人物,給我們班送來歡樂的人是誰呢?你瞧,她來了。幾個同學嘻嘻哈哈地圍在她身旁,嘴里嘟囔著什么。“在聊什么?”我也湊了上去。“猜謎語呢,你也來吧!嗯!什么情況下,0大于2,2大于5,5大于0?”0大于2,2大于5,5大于0?“當然是在錯的時候嘍!哈哈,我一定是對的。”我不假思索,直截了當。
“no,no,no,no,no,no……錯啦,再好好想想。”5大于0對了,0大于2,2大于5?這怎么可能?一番冥思苦想之后,丁文皓終于公布答案了:“答案是,此處省略幾個字。”“啊!你就別賣關子了,話可不能說一半,能急死人的!”經過一番軟磨硬泡后,終于知道答案了,原來是在石頭剪刀布的時候啊,“怎么早沒想到呢?”“你們可真是,哎!說你們什么好呢?算啦!本小姐大人不記小人過,看在我們是同學的份上,就……”還沒等丁文皓說完,一場追逐戰就已經展開了,一圈又一圈,終于跑不動了,幾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哈哈大笑起來。正因為多了這么一個“開心果”,我們的學校生活才會更多姿多彩。
“書迷”楊黎明
說起“書迷”,那可是我們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他就是楊黎明,一個白白胖胖的帥氣男生。因為他喜好讀書的程度讓人驚訝,只要一提到看書,他就兩眼放光,好像自己就是為看書而生的。
他讀起書來專心致志如入無人之境,好像根本不受別人干擾,甚至會鬧出許多笑話。一次下午放學,由于最后一節是自習課,他做完作業便拿出《橡樹上的逃亡》看了起來,下課了也渾然不知,結果大家收拾完書包下去時,他的同桌才發現他還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地看著書,叫了他幾聲沒反應,于是推了他一下,沒想到他竟然大聲地叫道:“你別欺人太甚,喬密西!”嚇得他的同桌一下子愣住了,這時他才發現自己迷到故事情節中了,連聲向同桌說“對不起”。急急忙忙收拾好書包離開教室出門等車,等車時他拿起書又看了起來,公汽走了他仍然站在原地,同學們大聲地喊他,他才回過神。
由于他愛讀書,知識越來越淵博,成了大家十分佩服和喜愛的“才子”。
怎么樣,我們班身懷絕技的同學們“牛”不“牛”?
【點評】本文選擇班上的三個有代表性的人物:班長劉玉、開心果丁文皓、“書迷”楊黎明,用典型事例突出了“牛人”的突出特點,人物形象鮮明,語言活潑。
作文三、我的一天
寫作提示:
1.可以寫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天,圍繞“特殊”選擇恰當的材料,注意材料的新穎;也可以寫平平常常的一天,但要寫出你生活的特點以及你對平凡生活的獨特感受,選擇的材料應真實、可信。
2.寫作時要突出重點,不能讓材料游離中心,或把文章寫成流水賬。為了便于把握,可以先列出提綱。
3.可以運用多種表現手法,著力展現需要突出的部分;與要展現的生活特點沒有緊密關系的部分,可以用概括式的描述。
例文欣賞:
我的一天
今天是文學社團的最后一次戶外活動。也許是老天爺想給我們畫上一個圓滿的記號,于是讓這一天多姿多彩。
酸
當我們懷揣著興奮的心情來到集合地點時,卻發現天空是灰蒙蒙的。唉!今天我們計劃要爬毛公山,千萬不要下雨啊!我們都在心里默默祈禱。可惜,天公不作美,車到半路的時候下起了大雨。坐在車里的我真的有點怨恨老天的無情,我們好好的計劃眼看就要泡湯了。此時的我,忽然想起古人的一句話:“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現在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了。
辣
由于大雨一直沒有停下,我們只好改變原先的計劃,先進行下一個項目:野炊、親手做飯。這對于我們來說可是個難題啊。不要說做飯,估計我們這幫獨生子女進廚房的都很少。我們隊的幾個女生自告奮勇去做飯,可是到了鍋前就亂了陣腳。“先加點鹽,快點啊!”“鍋要用油過一遍啊!”“雞蛋,雞蛋哪去了?”那場面真的好像是一堆實習醫生在手忙腳亂地搶救病人一樣,心急火燎卻不知先干哪一樣。經過了30分鐘的“戰斗”,三道菜終于出鍋了:西紅柿只切成了塊,雞蛋太多了;油菜有點生,味太淡……呵呵,問題是數不勝數。不過隊友們吃得還是津津有味的,畢竟是一起做的飯啊!不過不能高興得太早,辛苦可在后面等著呢!
苦
吃罷午飯老天終于露出了笑臉:雨停了,此時已是晴空萬里。我們坐上車,浩浩蕩蕩向著毛公山進軍。
本以為我們會勢如破竹,順利到達山頂。誰知因為上午剛剛下過雨,山路上是一片泥濘,道路很不好走,怕摔倒我們爬山的速度比較慢,大概這就是在“勞其筋骨”吧!
終于,我們大隊人馬全部到達了山頂。雖然也有人掉隊,卻都頑強地趕了上來。站在山頂,遙望山下螞蟻大小的人群,不由得感嘆:“無限風光在險峰”啊!
甜
如果說這一天僅僅是吃苦受累,就沒有什么意思了。最后當然要“happy”一下嘍!
我們來到了葡萄園。眼前盡是又大又甜的葡萄,每個人都能吃上一大把。不一會兒,桌子上、地上就全是葡萄皮了。有些隊友還順便買了幾斤,準備帶回家和家人一起享用這新鮮的葡萄。
這一天,有期待、有焦慮、有辛苦、有快樂。真可謂有苦才有甜,先苦后甜也!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一等獎教案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兩課時篇二
1.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統一概況、隋初經濟繁榮的表現
2.了解大運河的開通和科舉制的創建
3.知道隋朝滅亡的原因
4.理解隋朝實現統一、開通大運河的條件以及科舉制的歷史影響
【學習重點】大運河的開通;科舉制的興起及影響
【學習難點】大運河開通的基本情況和運河地圖的內容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1.581年,楊堅建立 ,以長安為都城,楊堅就是 。
2. 年,隋文帝滅掉陳朝,統一全國。
3.隋統一后,發展經濟,編訂 ,統一南北 和度量衡制度;加強 ,提高行政效率。
4.為了加強 ,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從 年起,陸續開鑿了一條貫通南北的 。
5.大運河以 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
6.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過 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時 科的創立,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
7.在起義軍的打擊下,隋朝的統治面臨瓦解。 年,隋煬帝在江都被叛軍殺死,盛極一時的隋朝隨之滅亡。
二、合作探究
1.想一想,隋朝能夠統一南北的原因有哪些?
2.相傳,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只是為了去揚州欣賞一種綺麗的瓊花,所以有人認為運河的開鑿對人民帶來的只有災難。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談談你的看法。
三、練習鞏固
1.隋朝大運河的開鑿開始于( )
a.589年 b.601年
c.605年 d.611年
2.隋煬帝乘“龍舟”從洛陽巡游到揚州,要經過大運河的哪幾段( )
①通濟渠 ②永濟渠 ③邗溝 ④江南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3.隋朝大運河的河段中,從洛陽到涿郡的一段是( )
a.通濟渠 b.永濟渠 c.邗溝 d.江南河
4.魏晉時期,選拔官員的主要標準是( )
a.才能 b.財產 c.門第 d.民族
5.科舉制誕生時,統治者選拔人才的考試內容注重考察的是( )
a.儒家經書 b.學識
c.科技知識 d.風俗民情
6. 下列有關隋朝歷史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隋朝的建立者是楊堅,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開鑿大運河
c.隋文帝時,人民負擔較輕,社會繁榮
d.隋朝的都城在長安
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皮日休《汴河懷古》
詩人贊頌的“此河”是哪項偉大的工程?該河開鑿時的皇帝是誰?
8.科舉制度的創立有什么意義?
參考答案:
二、1.(1)南北經濟發展,北方民族大融合。(2)隋文帝勵精圖治,隋朝經濟和軍事力量迅速增強。(3)陳后主荒淫無道。(4)人民渴望統一。
2.不對。大運河的開通雖然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隋朝的滅亡,但是它加強了南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三、1.c 2.c 3.c 4.b 5.b 6.b
7.隋朝大運河。隋煬帝。
8.(1)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2)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3)推動了教育的發展。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一等獎教案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兩課時篇三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記述的葉圣陶先生的過人品性。
2.掌握本文對人物因小見大的刻畫方法。
教學重點
1.領會本文行文平易、深厚的寫作特點。
2.領會文中所記葉圣陶先生的語文觀點。
3.學習葉圣陶先生待人寬、律己嚴的品德。
一、導入新課
我們是否能深刻的認識自己的優缺點?我們又想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當你離別之時,你希望別人是怎樣評價你呢?今天我們一起跟隨張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葉圣陶。
二、資料助讀
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蘇蘇州,現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1920xx年,考入草橋中學。1920xx年,進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尚公學校執教,推出第一個童話故事《稻草人》。1920xx年,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春宴瑣譚》。1920xx年,發表長篇小說《倪煥之》。
張中行(1909-20xx),原名張璇,學名張璿,河北省香河縣河北屯鄉石莊(今屬天津市武清區河北屯鎮)人,學者、哲學家、散文家。主要從事語文、古典文學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參加編寫《漢語課本》《古代散文選》等。合作編著有《文言文選讀》《文言讀本續編》;編著有《文言常識》《文言津逮》《佛教與中國文學》《負暄瑣話》等。是二十世紀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與季羨林、金克木合稱“燕園三老”。季羨林先生稱贊他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三、預習檢測
1.生字注音
丁卯年(mo)譬如(pi)朦朧(ménglóng)
商酌(zhuó)鞠躬(jn)
顛沛流離(pèi)感慨(ki)累贅(zhuì)拖沓(tà)
2.生詞注解
生疏:沒有接觸過或很少接觸而不熟練。
商酌:商量斟酌。
修潤:修改潤色。
懇切:誠懇而殷切。
累贅:(事物)多余麻煩;(文字)不簡潔。
拖沓:做事拖拉;不爽利。
妥帖:妥當合適。
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作出榜樣。
顛沛流離: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不恥下問: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為可恥。
四、合作探究
1.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緣由是什么?他主要選擇了哪些材料?
緣由:葉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給他寫紀念文。
選材:與作者相關的,不見于或不明顯見于高文典冊的。
明確:待人厚,律己嚴。
待人厚:
(1)第三自然段:修改文章
(2)第四自然段:送客
(3)第五自然段:復信
律己嚴: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則,鞠躬盡瘁
3.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來表述葉圣陶先生的語文主張?這種風格具體講的是什么?(用書上的原話回答)
“寫話”平易自然,鮮明簡潔,細致懇切,念,順口,聽,悅耳,說像話還不夠,就是話。還特別重視“簡潔”。
從現實看,葉先生“寫話”主張是切中時癥的。(時癥:宣揚朦朧、順勢朦朧,對于以簡明如話為佳文的主張,就必付之一笑)
5.根據對文章的理解,為文章劃分層次。
第一部分(第1段):談寫作本文的緣由和選材。
第三部分(第3-6段):詳寫葉圣陶先生為人寬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7-10段):從語文方面詳寫葉圣陶先生為人的另一面——律己嚴。
第五部分(第11段):談學習和仿效葉先生品德的思考。
五、本文寫作特點
1.在感情表達方面: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顯其真摯。
2.在人物刻畫方面,用具體的典型事例進行記敘,以小見大,凸顯出人物的精神風貌。
3.在文風方面:態度誠懇,敘述平實,語言樸素,所寫正是簡明而有條理的口頭語,同時又不失其深致。本文的文字轉換之處,下筆至簡,如“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樣是一以貫之,寬厚待人”。又如“以上說待人厚,是葉圣陶先生為人的寬的一面。他還有嚴的一面,是律己”。這些地方都是文意轉換的地方,而張中行先生均以一句話就完成了轉折,簡潔有力,深顯功力。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一等獎教案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兩課時篇四
1、理解相交線、鄰補角、對頂角的概念;
2、理解對頂角相等的性質.
3、通過對頂角性質的推理過程,提高推理和邏輯思維能力;
4、通過變式圖形的識圖訓練,提高識圖能力。
重點:鄰補角、對頂角的概念,對頂角性質與應用。
難點:理解對頂角相等的性質。
一、情景誘導
學生欣賞圖片(多媒體投影汕頭大橋的圖片、圍棋的棋盤),閱讀其中的文字。
它們的關系。
教師板書:5.1.1相交線
引發了什么變化?進而使剪刀刃也發生了什么變化?
二、探究指導
探究提綱(請同學們利用8分鐘時間自學課本第2頁至第3頁練習以前的部分,并完成探究提綱)
2、你用量角器分別量一量各個角的度數,發現“相鄰”關系的兩角_____,“對頂”關系的兩角_______。請同桌比賽說說鄰補角和對頂角的定義,并快速寫下來。
3、對頂角有何性質?并用一句話敘述。
4、對頂角性質證明:(學生獨立寫出已知,求證并證明)
已知:
求證:
三、展示歸納
1、找有問題的學生逐題匯報。老師板書。
2、發動學生評價,完善。
3、教師畫龍點睛地強調。
四、變式練習
(一、二、三題口答,四題先讓學生做,教師巡回指導,然后讓有一定問題的學生匯報展示,發動其他學生評價完善,教師情調關鍵地方,總結思想方法)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一等獎教案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兩課時篇五
1.識記文中字詞,了解作者的有關知識。
2.認真閱讀課文,了解文中所記葉圣陶先生的語文觀點。
3.理解文章,掌握本文對人物以小見大的刻畫方法。
【教學重點】掌握本文以小見大、通過具體事例展示人物全貌的寫人方法。
【教學難點】領會本文夾敘夾議、行文平易、內涵豐富的寫作特點。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部分【課前預習】
一、人物介紹:
二、基礎知識梳理:
1、給劃線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草率( ) 生疏( ) 商酌 ( ) 懇切 ( )
( )pì如 朦朧( ) 累 zhuì( ) 拖tà( )
妥帖( ) 誨人不倦 ( )( ) 不恥下問 ( )
jū gōng jìn cuì( ) diān pèi liú lí( )
2、解釋下列詞語或句子。
商酌:
顛沛流離:
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學而不厭,誨而不倦,何有于我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2.根據對文章的理解,為文章劃分層次,每一層都寫了什么內容?
第二部分【課文探究】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大家看我們語文課本封面的“語文”二字,知道是誰寫的嗎?它出自我們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之手。字體渾厚圓潤,氣概凜然,正如葉老先生的品格:寬厚待人,嚴于律己。今天,讓我們一起跟隨張中行先生,看看他眼中的葉圣陶先生。
二、預習檢測
草率(shuài) 生疏(shū) 商酌 (zhuó) 懇切 (kěn)
譬如(pì rú ) 朦朧 (lóng) 累贅( zhuì ) 拖沓 (tà)
妥帖(tuǒ tiē) 誨人不倦 (huì juàn) 不恥下問 (chǐ)
鞠躬盡瘁 (jū gōng jìn cuì) 顛沛流離(diān pèi liú lí)
小結:請同學們注意以下重點詞語:譬如、朦朧、累贅、拖沓、顛沛流離
商酌:商量斟酌。
顛沛流離: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做一個身體力行的君子,那我還沒有做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要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要使別人事事行得通。
三、略讀課文,整體感知
同學們,本單元我們重點學習略讀。略讀側重觀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它要求讀者可以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可跳過某些細節,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從而加快閱讀速度。
2.本文通過葉圣陶先生的哪些事,表現他的特點?
點撥:
為呂叔湘先生描文章標點。
親自和“我”謙虛懇切的商量修潤課本的意見。
親自送客到大門外。 寬厚待人
及時給“我”回信表達悔恨和悲傷。
嚴格執行自己“寫話”的主張。
強調“簡潔”的文風。 嚴以律己
統一“做”和“作”的使用體例。
3、根據對文章的理解,為文章劃分層次。
點撥:
第一部分(第1段):葉老去世自己內心的悲哀。
第三部分(第3-5段):詳寫葉圣陶先生待人寬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6-8段):詳寫葉圣陶先生律己嚴的一面。
第五部分(第9段):談學習和仿效葉先生品德的思考。
4、作者眼中的葉圣陶先生是怎樣的形象?
點撥:作者通過一些典型事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躬行君子、堪為師表的忠厚長者,寬以待人、嚴于律己的精神風貌。
第二課時
導入:
葉圣陶熱切的主張規范現代漢語包含規范的語法、修辭、詞匯、標點、簡化字和除去異體漢字。最重要的是,葉圣陶在出版領域提倡使用白話文。 他的雜志和報紙大多使用白話文,這極大地方便了記者和讀者的閱讀。所有的這些貢獻促進了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
上節課文,我們從總體上了解了葉老的德行以及在寫作方面的主張,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要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學習他在為人與為文方面的風范。
一、為人:(同學們,文中有哪些句子簡潔明了的體現了葉圣陶先生的德行品質,找出來讀一讀品一品,談談你的看法。)
例如:
(1)有一天到葉先生的屋里去,見葉先生伏案執筆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標點。
“描”這個字的解釋為“依照原樣摹畫或重復地畫”,“描”與“改”不同,“改”是直接變換更改,這一個“描”字就能體現葉圣陶先生的嚴謹認真,絕不草率了事的做事態度,同時也顯示了他對作者的尊重。
(2)其時他剛到北方來,跟家鄉人說蘇州話,跟其他地方人說南腔北調話。可是他寫文章堅決用普通話。
和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能夠看出他在生活方面隨和的品性,易于相處;但是在工作方面堅決用普通話,對比表現了先生的這種工作認真嚴謹的態度。
(3)普通話他生疏,于是不恥下問,讓我幫他修潤。
作為一個頗有成就的大家,能夠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與別人商討課本的修潤,不厭其煩,足可見他的謙和以及一絲不茍的態度。
語言描寫,表現了葉圣陶先生的直爽,對待工作的時候并不拘泥于情面,不厭其煩,努力工作--待人厚。
總結:從語言、動作這些描寫體現了葉圣陶先生的嚴謹認真,謙和誠懇的品質,足見其律己嚴和待人寬的德行。
二、為文
作者用什么詞來表述葉圣陶先生的語文主張?這種風格具體講的是什么?(用課文中的原話回答)本文有這樣的“寫話”風格嗎?請舉例說說。
點撥:
“寫話”
平易自然,鮮明簡潔,細致懇切,念,順口,聽,悅耳,說像話還不夠,就是話。還特別重視“簡潔”。
三、理解寫法,把握形象。
點撥:這是因小見大的寫法,這些具體而細微的小事,表現了人物的高尚的品德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四、出示自己的疑難問題,請大家討論解決。
例如:
強調葉圣陶先是躬行君子,又能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人之師表,并為寫他行為的單一作鋪墊。
對葉老去世的悲哀,對失去這樣一位教育大家而悲哀,也暗示了他與葉老的關系非比尋常。
五、學以致用,獲得啟發
文中,為了表明葉老在文風上追求“簡潔”,作者舉了“了”和“太”兩個例子。讀后,相信你也頗受啟發,那么,請打開你的作文簿,看看文字中有無“累贅”之語,并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