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家有老外婆篇一
外婆還是會習慣性的每天吃魚,仍然會留下一些,紙箱還安靜的躺在角落里,不曾拆除,門口的飯碗越來越滿,它卻再沒吃過。
外婆仍然會習慣性的出門找貓,仍然見人就問,見到我們家貓咪了嗎?可是可是得到的答案卻都是否定。
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站在初春的冷風中,渴盼一個奇跡,她一聲一聲,聲嘶力竭,努力喚著貓咪,貓咪。
此時貓咪失蹤好多好多天了,聽說新村附近有人抓貓殺了賣到餐館成為某些人的食物。
我不知道那些盜獵團伙對小動物下手的時候會不會有那么一刻鐘的不安,那么一刻鐘的懺悔,那么一秒鐘的心疼。
這個夾雜著細雨的三月天,因為貓的失蹤,我感到微微心疼。
忍不住的想它剛來的時候不過兩個巴掌大,被人遺棄在車站旁的垃圾堆里,眼神哀怨,長短腿,一瘸一拐的摸樣,那一刻外婆經過,于是有了這些年的塵緣。
然后它在歲月河里慢慢長大,陪伴老人走過這許多個春夏秋冬。
貓咪,不知道你現在在塵世還是天堂,姐姐希望你快樂,我們還是會在未來千篇一律的某一天想起你,想你的可愛,你的調皮,你的愚鈍,你的眼神,你的聲音,你的爪子,你的愛曬太陽,愛舔身子的習慣。
從那以后,我便有了一個習慣,但凡有貓叫,我都會循聲望去,看看是否是那個我所熟悉的身影。
家有老外婆篇二
俺外婆家養了十只母雞,俺非常喜歡它們,而且還給它們取了名字呢!
一只胖敦敦的,尾巴稍有點翹的黃雞叫“喜愛雞”。它性情溫和,喜歡主動接近人。每當俺喂食時,它就跑到俺跟前,雙眼瞧著俺,嘴里“咯咯”地叫著,向俺要食呢。它跑步算是最慢的,不是慢慢地走,就是左蹦右跳,顯出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
在俺喂食的時候,除了“喜愛雞”敢接近俺,還有一只雞。它是一只黑雞,尾巴上有點黃色。因為它膽大,所以俺稱它為“勇敢雞”。它可經常搶“喜愛雞”的食呢!
知道了第二,想知道跑步冠軍嗎?它就是“瘸腿雞”,看到這里,你可能會感到很奇怪了,它不是瘸腿了嗎?是的,但是它總被別的雞欺負,就要趕緊逃呀,所以,長久下來,它跑步就成了第一。它以前瘸腿的時候,照樣也得逃命,所以,即使是瘸腿的時候,也一瘸一拐地跑著。
因為俺非常喜歡這些雞,所以俺經常來喂它們。每次,俺把菜切好,撒下去時,所有雞全部飛奔而來,以最快的速度的吃著,有時它們還互相啄著,怕別的伙伴把食物吃了,自己沒食了。所以,沒幾分鐘,菜就被雞兒們搶光了。
啊!俺喜歡俺外婆家的雞!
家有老外婆篇三
我非常喜歡去外婆家,那是因為外婆家養了一只橘黃色的小貓,我叫它“小橘”。
小橘今年兩歲了,摸著它橘黃色的毛發,毛茸茸的像棉花一樣特別舒服。一雙水靈靈的眼睛,如同兩顆晶瑩剔透的寶石。眼睛下是一個心形般粉嘟嘟的鼻子,小巧玲瓏的,當它聞到食物的味道,就會一蹦而出,把食物吃個精光。小橘的三辨嘴還有幾顆鋒利的乳牙,餓的時候還會發出喵喵的聲音。讓人一看心生憐愛。
有一天,我和媽媽來到外婆家。我什么都不管,因為我想盡快見到小橘。我飛快的跑到小橘身邊,它還是一如既往地乖乖待在籠子里。
這次我可是有備而來的,我帶了一顆粉色的小毛球,本以為小橘會喜歡,可是看它那不理人的模樣,我就知道小橘不喜歡這顆毛球。我仿佛看透了小橘的心思:我要出去!你要是不讓我出去,我就不理你了。只見小橘用它鋒利的小爪抓著籠子,頭使勁頂著出口。
這時,我的心里浮現了一個念頭:把小橘放出來。我小心翼翼的打開籠門,小橘發現了,一下子生龍活虎,把頭和手使勁伸出來。完了!它出來了,我想盡辦法讓它回去,可它好奇心太大了,到處亂竄。所以沒辦法,我只好叫外婆把小橘關回籠里。
這就是外婆家既可愛又頑皮的小貓——小橘。
家有老外婆篇四
因舅舅們都外出打工了,母親和兩個姨商量著輪流接外婆到家里來住。
外婆今年87歲,頭腦還算清楚,可身體卻真的很不好。因了年歲大了的原故,外婆的腦血管收縮的特別厲害,經常性的頭暈頭疼,每天都得靠藥物來緩解。外婆剛到我家時天氣正冷,頭暈癥狀嚴重。我們陪她到人民醫院看過醫生,醫生給開了類似于她以前吃過的藥,說不能保證能收到好的療效。
外婆是從來沒有去過大醫院的,也從來沒坐過小汽車。這次的“享受”讓外婆喜出望外,掉得只剩幾顆牙的嘴是樂得合不攏:哎呀,看到我的這些后代過得好,我打心里高興啊,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坐小車子到大醫院看病,這是何輩子修來的福喔!隨后的好久,外婆都是開開心心的,頭暈癥狀好了很多。
其實,外婆以前就嘮叨著到人民醫院來看病,舅舅們都覺得這鄉下醫生看了好幾回了,老年病想治好是不可能了,所以沒有搭理她。這次我帶外婆去人民醫院看病最初的想法也只是安慰一下老人家,免得她老嘮叨,想不到竟是如此效果。
老外婆是個性子極要強的人,如果不是舅舅他們都外出打工了家里沒人照料,她是斷不會到這幾個女兒家里住的。總記得以前,她只有在女兒們家里辦喜事時才過來一趟,而且從不過夜,說自己住不慣——其實是不愿麻煩女兒女婿們。如果哪家留她過了一夜,那絕對是臉上有光的事,其他幾個姊妹可是羨慕得不得了。
的確,老外婆可是我們晚輩心目中的女強人。她和外公一起在那個飯都吃不飽的年月里硬是把七個子女拉扯成人,而且每個子女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外婆經常不是接濟這家就是安撫那家。
她,就像一把傘,不管是天晴還是下雨,總是那么強大地庇護著傘下的親人,包括我們這些后代。而此刻,外婆卻真的老了,瘦小的身子倦縮在椅子里,深陷的雙眼昏昏欲睡,沒了神采。
由于我們都要上班,母親也是里里外外忙個不停,老外婆經常是一個人呆著,大多的時候總是孤獨陪伴著她。只有在雙休日的時候,在我們得空的時候,才會湊在一起大聲地和外婆說話。
只要我們隨便拉扯上一個話題,老外婆就能連篇累牘地聯想過去,抒發感慨,而且是周而復始,不斷重復。母親聽煩了,找點家務去做避之;愛人聽煩了,約幾個好友出去逛去;小女兒是沒時間聽的,老師布置的作業讓她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只有我老老實實地陪老外婆說著話。其實也不用說什么,只要在關鍵點上大聲地應和一聲就行,讓老外婆知道我在聽她說,我在和她聊。
和外婆說話成了我得空時的一堂必修課。母親和愛人問我跟她說話累不累?不煩嗎?我說有什么辦法呢,總不能讓她悶死吧。
坐在老外婆的身邊,看著她的眉飛色舞,我明顯感覺到老人家的生命憑添了幾份活力。這是一種需要在得到滿足后的毫不掩飾的釋放。我心中的五味瓶被打翻了。我是要騰出更多時間來陪伴老外婆的,哪怕是一種神不守舍的陪伴,都是值得的,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