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關于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心得實用一
1、政治意識,就是要做到對黨忠誠。要始終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要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忠于黨、忠于人民,特別是在一些重大是非問題上,要始終旗幟鮮明,在路線原則上立場堅定,始終擁護黨的集中統一。
2、大局意識,就是要做到從大局出發,敢擔當敢作為,履職盡責。黨的集中統一就是最大的大局,必須正確認識大局、全面把握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要善于從全局高度,用長遠眼光觀察形勢、分析問題,自覺在顧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職工作。
3、核心意識,就是要明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領導核心。要把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根本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模范遵守黨章、黨紀、黨規,自覺維護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權威,堅決執行中央的決定,注重發揮黨組織和領導班子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切實做到政治上堅定自信,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動上高度自覺,使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更加有力。
4、看齊意識,始終堅持看齊標準、做好看齊動作。
“群力誰能御,齊心石可穿”。看齊意識是最要緊的政治。領導干部強化“四個意識”,就是要自覺向黨中央和習主席看齊。以“踏實留印、抓鐵有痕”的力度、“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的作風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出實策、鼓干勁、辦實事,不圖虛名,不誤虛功。
堅持“四個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的歷史結論。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各單位一致表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重要講話精神,就必須堅持“四個自信”,堅持不移走中國道路。
1、道路自信,就要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深刻認識到經濟建設是興國之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想問題,辦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基本路線來檢驗,必須有強烈的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在當愛黨、在黨言黨、在黨為黨、在黨護黨,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勇于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
2、理論自信,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深入學習習近平重要講話精神,做到真學、真做、真懂、真用,自覺按照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任曦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從實際出發,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解決全面建成小康等重大問題,使理論對實際工作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
3、制度自信,就要深刻認識到堅持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觀念,在工作中自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使廣大人民群眾充分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好處,自覺聽黨話、跟黨走。
4、文化自信,就是要善于打造行之有效的形式、平臺和載體,讓廣大群眾參與到文化建設中,使中華文化的創造力、凝聚力和影響力充分展現出來,讓中華優秀文化融入到每個人的血脈,影響每個人的思維。
做到“兩個維護”,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全黨核心、軍隊統帥、人民領袖的崇高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要夯實政治根基,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鍥而不舍加強作風建設,以新擔當新作為,更好的擔負起新時代黨和人民賦予的政治責任。
人民有了好書記是中國的一幸事,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軍隊,要有人站出,要統帥全黨全國全軍,習近平同志重任在肩,全國人民要真心擁護,聽黨的話,跟黨走,服從習總書記的指揮,才能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更明確了我今后的努力方向,我要自覺學習黨遵守黨貫徹黨維護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積極做到“兩個維護”,學好用好理論武裝,把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思想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上下功夫,做到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才會找對人生的方向,才會堅定我的追求,抵達自己的初衷。
關于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心得實用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入闡述了黨和國家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些重要講話是對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進一步深化和拓展,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旗路的莊嚴政治宣傳和對大政方針的全面系統解釋,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果的最新進展。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我們會深切地感受到其中所體現出來的兩個最突出的特點,這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鮮明的政治立場。
堅定的理想信念,既表現為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也表現為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和社會主義的信念,特別是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和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強調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不能丟失,丟失就會失去根本,還強調學會應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解決問題,在其系列重要講話中到處體現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精髓,不僅貫穿了永不動搖信仰的紅線,還強調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歷了什么樣的考驗的精神支持者,中國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團在旗幟、道路等重大問題上的鮮明態度和莊嚴宣言,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團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
堅定理想信念,保護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應該充分肯定,我們大多數的黨員和干部理想信念是堅定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在我們的黨員和干部隊伍中,也有的對共產主義心存懷疑;有的不信馬列信鬼神;有的甚至對社會主義前途命運喪失信心;有的在涉及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原則性問題的政治挑釁面前態度曖昧、消極躲避、不敢亮劍,甚至故意模糊立場、耍滑頭,等等。事實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黨的建設,解決黨員、干部中存在的這樣那樣的問題,最根本的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正確的政治路線、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頭等大事。每一個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牢固樹立黨章意識,自覺用黨章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這里所講的政治立場,就是馬克思主義立場,就是人民大眾立場。堅持這個根本立場,就是始終站在人民大眾這一邊,自覺代表和維護人民的利益,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服務人民、造福百姓作為最大責任。這是由人民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主體地位,以及我們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所決定的。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興衰成敗也在人民。堅持以人民群眾為本,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共產黨人應有的根本政治態度和政治立場。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執政,就是要帶領人民把國家建設得更好,讓人民生活得更好。我們為什么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因為這是歷史的選擇,也是人民的選擇。只有走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道路,走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最終才能走得通、走得好。人民為什么會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既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又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保證。”
我們都清楚地記得,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中,特別強調了“對人民的責任”,明確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人民期盼過上更美好幸福生活的積極回應,也是鄭重的宣示和莊嚴的承諾,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對人民的尊重,體現了我們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不變宗旨,更體現了我們黨始終站在人民群眾這一邊、站在人民利益這一邊的根本政治立場。習近平總書記還多次強調 “永不脫離群眾”,對群眾要有真感情,同人民群眾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不能沽名釣譽、不能作秀,這既是對我們黨執政為民理念的生動詮釋,也是他本人堅定人民群眾立場的自
然體現和對人民群眾真摯感情的自然流露。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體現出來的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鮮明的政治立場這兩個最突出的特點,具有內在的統一性,是高度統一的。講話本身雖然沒有明確闡述過這兩者的統一問題,但這種內在的高度的統一,確實又蘊含在講話之中。這兩者內在的高度的統一,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得到說明:
一方面,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堅定的理想信念與人民群眾立場統一的根本途徑。換言之,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與人民群眾立場統一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實踐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在今天,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都集中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也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奮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集中體現和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此,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也就是從根本上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立場,堅持了人民群眾立場。
另一方面,堅定的理想信念與人民群眾立場的統一同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是根本一致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重申了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黨性和人民性既是一個重大理論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現實問題。改革開放30多年來,無論是認識上還是實踐中,都存在著把黨性與人民性割裂開來甚至對立來的錯誤傾向。改革開放之初,有人提出“人民性高于黨性”。同時,既有理論權威認為“人民性”是一個“含混不清的概念”,因而建議“最好不要再用這個提法”在前;又有人發出“你是站在黨的一邊,還是站在群眾一邊”的質問聲在后,公然把黨性和人民性割裂開來、對立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從根本上廓清和糾正了長期以來把黨性和人民性割裂開來、對立起來的錯誤認識。
黨性和人民性的一致和統一是由黨性和人民性的內在本質所決定的。黨性是政黨固有的本質屬性,是階級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現,是區別于其他政黨的最本質的特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中國共產黨黨性的本質所在。人民性是人民立場和人民利益的集中的表現。從根本上說,兩者是一致的、統一的。黨性既體現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也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立場、人民群眾立場。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黨性,核心就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堅定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堅定宣傳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堅定宣傳中央關于形勢的重大分析判斷,堅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堅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這里所說的政治立場,既是黨性立場,馬克思主義立場,同時也是人民群眾立場、人民利益立場,無論是堅持黨性還是堅持人民性,最終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所以,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同堅定的理想信念與人民群眾立場的統一是根本一致的。
關于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心得實用三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習近平同志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江河萬里總有源,樹高千尺也有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
搞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淵源和發展演進,就能明白,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進程中,是怎樣經過反復比較和總結,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的;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道路的;是怎樣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既是歷史的結論,也是未來的昭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含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可或缺的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標志,必須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來源于實踐、來源于人民、來源于真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堅定“四個自信”,我們就能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就能堅定不移開辟新天地、創造新奇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么主義。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在中華民族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時期,各種主義和思潮都進行過嘗試,資本主義道路沒有走通,改良主義、自由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民粹主義、工團主義等也都“你方唱罷我登場”,但都沒能解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引導中國人民走出了漫漫長夜、建立了新中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中國快速發展起來了。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找到一條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這條道路更不容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過去,我們照搬過本本,也模仿過別人,有過迷茫,也有過挫折,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覺醒,一次次實踐、一次次突破,最終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之路。現在,有些人議論這個道路、那個道路,有的想拉回到老路上,有的想引到邪路上去;有的是思想認識誤區,有的是別有用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我們看準了、認定了,必須堅定不移走好這條道路,與時俱進拓展這條道路。要始終保持政治定力,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決反對一切削弱、歪曲、否定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斷發展、不斷前進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接續奮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黨領導人民持續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歷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必須一以貫之進行下去。
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一場社會革命要取得最終勝利,往往需要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著今后能夠永遠成功,過去的輝煌并不意味著未來可以永遠輝煌。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但同時是馬克思主義革命黨,要實現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必須永遠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拼命精神,緊跟時代步伐,決不能因為勝利而驕傲,決不能因為成就而懈息,決不能因為困難而退縮,勇于改革創新,勇于迎難而上,勇于擔當盡責,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以貫之進行下去。
關于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心得實用四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黨員心得體會認真學習習近平講話精神,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四種意識之間是一個有機整體。政治意識是根本、大局意識是關鍵、核心意識是保障、看齊意識是基礎。
1、政治意識,就是要做到對黨忠誠。要始終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要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忠于黨、忠于人民,特別是在一些重大是非問題上,要始終旗幟鮮明,在路線原則上立場堅定,始終擁護黨的集中統一。
2、大局意識,就是要做到從大局出發,敢擔當敢作為,履職盡責。黨的集中統一就是最大的大局,必須正確認識大局、全面把握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要善于從全局高度,用長遠眼光觀察形勢、分析問題,自覺在顧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職工作。
3、核心意識,就是要明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領導核心。要把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根本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模范遵守黨章、黨紀、黨規,自覺維護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權威,堅決執行中央的決定,注重發揮黨組織和領導班子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切實做到政治上堅定自信,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動上高度自覺,使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更加有力。
4、看齊意識,始終堅持看齊標準、做好看齊動作。
“群力誰能御,齊心石可穿”。看齊意識是最要緊的政治。領導干部強化“四個意識”,就是要自覺向黨中央和習主席看齊。以“踏實留印、抓鐵有痕”的力度、“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的作風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出實策、鼓干勁、辦實事,不圖虛名,不誤虛功。
堅持“四個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的歷史結論。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各單位一致表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重要講話精神,就必須堅持“四個自信”,堅持不移走中國道路。
1、道路自信,就要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深刻認識到經濟建設是興國之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想問題,辦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基本路線來檢驗,必須有強烈的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在當愛黨、在黨言黨、在黨為黨、在黨護黨,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勇于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
2、理論自信,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深入學習習近平重要講話精神,做到真學、真做、真懂、真用,自覺按照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任曦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從實際出發,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解決全面建成小康等重大問題,使理論對實際工作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
3、制度自信,就要深刻認識到堅持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觀念,在工作中自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使廣大人民群眾充分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好處,自覺聽黨話、跟黨走。
4、文化自信,就是要善于打造行之有效的形式、平臺和載體,讓廣大群眾參與到文化建設中,使中華文化的創造力、凝聚力和影響力充分展現出來,讓中華優秀文化融入到每個人的血脈,影響每個人的思維。
做到“兩個維護”,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全黨核心、軍隊統帥、人民領袖的崇高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要夯實政治根基,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鍥而不舍加強作風建設,以新擔當新作為,更好的擔負起新時代黨和人民賦予的政治責任。
人民有了好書記是中國的一幸事,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軍隊,要有人站出,要統帥全黨全國全軍,習近平同志重任在肩,全國人民要真心擁護,聽黨的話,跟黨走,服從習總書記的指揮,才能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更明確了我今后的努力方向,我要自覺學習黨遵守黨貫徹黨維護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積極做到“兩個維護”,學好用好理論武裝,把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思想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上下功夫,做到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才會找對人生的方向,才會堅定我的追求,抵達自己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