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可愛的企鵝篇一
《可愛的企鵝》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加與減(一)中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習了8、9的加減法后,第一次出現的帶大括號和問號的圖畫式應用問題。要讓學生在理解主題圖圖意的基礎上,說一說圖中大括號、問號各表示什么。在一定的情景畫面中解決應用問題,鞏固8、9的加減法。
由于本課第一次出現大括號和問號,學生理解其意義有一定困難,因此我將本次課設計為一次登冰山活動,學生分組進行登山比賽,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合作和探索。對首次出現的大括號和問號,教師作適當指導和介紹。
1. 通過學習讓學生理解括號和問號的含義;
2. 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解決簡單的數學學問題;
3. 在學習教程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5. 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于探索的信心和勇氣。
對括號和問號的理解
結合圖和圖中括號、問號對圖意的理解。
情境掛圖,吹塑紙做成的括號和問號,
現在我們成功地翻越了第一座冰山,插上第一面紅旗。
現在我們繼續翻越第二座冰山。第二座冰山是考考你,這有一幅圖,看看你從圖中知道些什么?要求什么?小組同學討論2分鐘,相互說一說再分組匯報。對說得好的組以表揚??磥淼诙揭搽y不到小朋友。我們再插上一面小旗。
看看第三座冰山有什么?出示圖2。看看這幅圖里有幾個括號?這個括號怎樣?這個括號呢?再仔細看看這個大大的括號下面寫的是什么?從這里我們知道什么呢?(讓學生說說)從圖上還可以知道什么?前面有幾只?這個小的括號上面有什么符號?表示什么呢?誰來完整的說一說從這幅圖中我們知道什么?還知道什么?要求什么?那怎樣求出冰山后有幾只企鵝?你會列式計算嗎?(讓學生說說算式和算式中各部份的意義)
看來今天我們小朋友,已經成功翻越第三座冰山了,我們快到達最高的冰山了。要去最高的冰山,得渡過這條河流,能不能過去,要看看小朋友會不會看圖,用剛才學過的知識,觀察從這幅圖中知道了什么,還知道什么,要求什么?怎樣列算式?現在,分組討論,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學生討論后,分小組匯報,小結,小朋友真能干,已經到達最高的冰山了。
怎樣才能登上最高的冰山?插上最大的紅旗呢?那要比比誰會動腦筋了!
每組小朋友的組長來領一幅圖,這幅圖上沒有括號,也沒有問號,同學們商量一下,在哪兒畫括號?在哪畫?號?添上括號和問號把這幅圖編成完整的數學問題并且解答出來。
分組討論合作解決再進行全班交流。
[鍛煉學生對新認識的符號的應用能力,每組學生添的括號和問號都可能不同,所編出的問題就不同,通過交流達到啟發學生思維的作用。
本課最成功之處:
2、 強化了學生初步認識的兩個符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3、 全程的情境教學,調動了每個學生的探索欲望,小組每個成員都力爭為本組的登山出力,團隊合作、集體克服困難得以充分發揮。
可愛的企鵝篇二
1.結合情境圖,進一步體會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豐富對加減法意義的理解。
2.鞏固8和9的加減法,能夠正確地計算;會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引導學生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師:同學們,想玩猜謎語的游戲嗎?
生:(齊說)想。
生:企鵝。
師:你們喜歡企鵝嗎?
生:喜歡。
師:知道企鵝生活在哪里嗎?
生:南極。
師:比一比,看誰今天幫小企鵝解決的問題多。
(掛圖上左邊原來有6只企鵝,師在冰山上又貼了3只企鵝,演示是從冰山后面走來的。)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雪地上原來有6只小企鵝在玩耍,后來又從冰山后面走來3只。
師:那么誰能幫助小企鵝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呢?
生:請問冰山上現在一共有幾只企鵝?
師:在圖上怎樣表示剛才提的問題呢?(師畫大括號和問號。)
1現在圖上多了什么符號,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嗎?
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答出:
大括號的樣子好像要把上面的這些企鵝怎么樣?(合起來。)
問號的作用是什么?(生:要求的問題。)
師:誰能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這個問題呢?
(同桌兩人討論,把算式寫在作業本上,并匯報。)
師:哪兩個同學愿意展示一下你們討論的結果呢?
生:我和的算式是6+3=9(只),雪地上一共有9只企鵝。
師:同學們真能干,那么多同學都在幫企鵝解決問題,企鵝們可高興了。
2出示第2幅圖。
生:雪地上有9只企鵝,左邊有6只,冰山上有幾只呢?
師:誰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生:9-6=3(只)。
3出示第3幅圖。
師:大家認真看一看小問號又跑到哪里去了?(生:跑到左邊上去了。)
這幅圖表示一個怎樣的數學問題呢?怎樣解答小問號提出的問題呢?
(學生解答,教師板書:9-3=6(只)。)
4觀察3幅圖,比一比,找規律。
師:看來生活中有些問題需要用加法解決,有些問題需要用減法解決。那么什么時候用加法,什么時候用減法呢?請小組討論一下,匯報。師總結。
生:愿意。
生:可以分成1只和8只,2只和7只
師:今天,同學們幫助小企鵝解決了這么多的問題,它們非常滿意,它們請老師轉告大家,如果你們能在數學王國里連闖四關,它愿意留下來做我們的好朋友,你們歡迎嗎?大家努力吧!
《可愛的企鵝》一課,繼續鞏固8、9的加減法,孩子們對單純的計算題掌握得還不錯,難點是根據情境圖能列出正確的算式。在突破這個難點的過程中,我采用先讓孩子講清圖意,然后再寫算式的方法,感覺還不錯,不過仍有少數孩子不能理解,我相信通過后面的練習和孩子們認知的成熟,能夠解決這種現象。
可愛的企鵝篇三
1.結合情境圖,進一步體會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豐富對加減法意義的理解。
2.鞏固8和9的加減法,能夠正確地計算;會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引導學生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想玩猜謎語的游戲嗎?
生:(齊說)想。
生:企鵝。
師:你們喜歡企鵝嗎?
生:喜歡。
師:知道企鵝生活在哪里嗎?
生:南極。
(二)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師:比一比,看誰今天幫小企鵝解決的問題多。
(掛圖上左邊原來有6只企鵝,師在冰山上又貼了3只企鵝,演示是從冰山后面走來的。)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雪地上原來有6只小企鵝在玩耍,后來又從冰山后面走來3只。
師:那么誰能幫助小企鵝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呢?
生:請問冰山上現在一共有幾只企鵝?
師:在圖上怎樣表示剛才提的問題呢?(師畫大括號和問號。)
現在圖上多了什么符號,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嗎?
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答出:
“大括號”的樣子好像要把上面的這些企鵝怎么樣?(合起來。)
可愛的企鵝篇四
1、嘗試利用紙蛋糕盤和輔助材料制作小企鵝。
2、體驗制作過程的愉悅。
3、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小企鵝的玩具或圖片,雙色紙盤2個,彩色即時貼2張(見幼兒活動資源包),制作小企鵝的步驟圖,剪刀,膠棒。
1、出示企鵝的玩具和圖片,請幼兒說一說有關企鵝的知識。
2、請幼兒觀察有關“可愛的小企鵝”的制作材料和步驟圖,相互交流制作方法。
3、幼兒進行制作活動。
①將紙盤上方兩邊向里對折,在折痕一半處剪開,向上折,形成企鵝的一對翅膀。
②給企鵝的兩個翅膀涂上顏色。
③用彩色卡紙做出企鵝的嘴巴、眼睛、腳,并粘貼在紙盤上。
4、幼兒相互欣賞、交流作品。
5、欣賞詩歌《奇妙的服裝》。
奇妙的服裝
好好瞧一瞧,
小企鵝多么愛漂亮呀,
他穿著晚禮服,
從來也不脫下。
每次遇到它,
你別想能猜透:
他正要出門呢,
還是剛回家?
今天的活動中及時挖掘其中閃光的東西,激勵幼兒主動地參與集體活動,維持了寬松、愉快的活動。
可愛的企鵝篇五
《可愛的企鵝》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加與減(一)”中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習了8、9的加減法后,第一次出現的帶大括號和問號的圖畫式應用問題。要讓學生在理解主題圖圖意的基礎上,說一說圖中大括號、問號各表示什么。在一定的情景畫面中解決應用問題,鞏固8、9的加減法。
設計思路:
由于本課第一次出現大括號和問號,學生理解其意義有一定困難,因此我將學生喜歡的動畫人物喜洋洋作為活動的引線,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合作和探索。對首次出現的大括號和問號,教師作適當指導和介紹。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理解括號和問號的含義;
2、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解決簡單的數學學問題;
3、在學習教程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5、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于探索的信心和勇氣。
教學重點:對括號和問號的理解
教學難點:結合圖和圖中括號、問號對圖意的理解。
課前準備:課件、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看喜洋洋圖片引入
課件演示:喜洋洋圖片
課件繼續演示:喜洋洋問:“你知道哪種小動物生長在南極嗎?”
生:小企鵝
師:大家喜歡小企鵝嗎?
師:是啊,小企鵝白白的肚子,胖乎乎的身子,確實很招人喜愛。這節課,老師就帶領小朋友們到南極走一趟,去瞧瞧可愛的企鵝。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指導學生觀察主情境圖
課件演示:先出示主情境圖中海岸上左邊的6只企鵝圖,再出示右的3只企鵝圖。師引導學生觀察圖意。
師: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左邊有6只企鵝,右邊有3只企鵝。(在學生還沒有學習左右的情況下,可能有一小部分學生弄不清楚左右,學生在敘述圖意只要正確就可以。)
課件演示:出現大括號
生:表示問我們兩部分合起來,一共有幾只企鵝。
師:對了,說得很好!哪個小朋友可以把圖上畫的和問題連起來說一說。
引導學生完整地表達:左邊有6只企鵝,右邊有3只企鵝,合起來一共有幾只企鵝。
(讓學生獨立思考)
師;說一說你是怎樣列式的。
生:6+3=9
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
(引導學生把算式聯系具體的情境中來理解其含義)
2、求部分數
生:小企鵝們在玩捉迷藏的游戲,有幾只躲起來了。
師:總共有幾只企鵝呢?你從哪里可以看出有9只企鵝?
(引導學生關注大括號下面的9)
生:從大括號下面的9可以知道一共合起來有9只企鵝。
生:要我們求藏起來的幾只企鵝?
(引導學生找出圖中的問號,并理解這個問號所表示的意義。)
(讓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整幅圖的意思)
師:怎樣才能知道藏起來幾只呢?
生:用總共的9只減去冰山外面的6只,就可以知道藏起來的企鵝。
生:我是想6只加上幾只得到9只呢?
師:兩種想法都很好,能列個算式嗎?
生:9-6=3
(有的學生可能列出6+3=9,也要肯定學生的算法,不過我們為了突出3是我們所求的得數,在3這標上小括號,或做上其他記號。)
3、比較兩幅圖
師:對比這兩幅圖,找找他們的不同之處?
這兩個問號打在不同的地方,分別表示什么?
師:說得好極了。兩個問號在不同的地方所求的是不一樣的。用的解題方法也就不一樣。求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求其中的一部分用減法。
三、趣味練習、實踐操作
1、分鉛筆,說8的組成
師拿出8只鉛筆,讓學生數一數一共有幾只鉛筆?
2、實踐操作,分香蕉
課件出示:9根香蕉和一個9的分成的表格
師:這有9根香蕉,你能把它分成兩部分嗎?
請小朋友們用學具9個小圓片分一分,并完成9的分成的表格。
4、練習計算
課件出示:練一練第1題。
3、小組交流、說一說
課件出示:書本第37頁的小白兔圖
師:喜洋洋看到小朋友們表現的可真棒,于是它邀請了一群小白兔來和大家交朋友。
課件出示第3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圖意,同桌互相交流從圖中觀察到的)。
師:小朋友們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師: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嗎?請先自已想想然后四人小組討論。討論時請注意:一個人說的時候,其他人要認真聽,等他說完了,別人再說。
(小組同學思考,互相討論。教師行間巡視,傾聽,并與交流,適時啟發。)
小組匯報。
4、數學游戲
(1)游戲準備:4人一個小組,每組9個圓片。
(2)游戲規則:小組成員輪流扮演圖中的笑笑,蓋住部分圓片,讓其他學生猜一猜,蓋住了幾個,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游戲過程中可以從9個圓片,過渡到8個,7個,6個。
四、總結收獲,滲透聯系。
1、通過這節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獲?
可愛的企鵝篇六
《可愛的企鵝》這一課是在“跳繩”這一課的基礎上進行鞏固和提高的。本課的教學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第36~37頁。本課時的主要內容是鞏固8或9的加減法,認識并理解大括號和問號的含義。
二、說教學目標
1、理解問題情景中的大括號和問號的含義。
2、學會做有關的加減法。
3、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鞏固8和9的加減法。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說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從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并能用8和9的加減法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計算問題。
四、說教學難點
看圖正確理解數量關系;并能正確表達圖意;知道圖中大括號、問號的含義。
五、說學情
由于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剛學習了8和9的加減法,并初次接觸圖畫應用題,根據教材情景讓學生提問題,對一年級的學生有很大的挑戰性。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學生樂與提問題,激發學生關心生活,關注身邊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數學眼光。因此,我們在出示“企鵝圖”以后可讓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鼓勵學生大膽地嘗試,提出不同的看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創“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課堂新局面。
六、說教法、學法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法與學法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教法與學法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根據本節課教材特點,我采用情境引入法——猜謎語引入或播放企鵝奔跑視頻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接著采用引導觀察、直觀操作等探究學習、合作交流法、問題牽引法來教學,使學生充分理解問題情景中的大括號和問號的含義,鍛煉學生自學和解決疑難的能力;這樣就能較好地落實教學目標。
“問題解決”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探索、發現創新的合作和機會,在學習活動中,教師應留足學生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的時間,讓他們的個性得到滿足,限度地發揮自主性和潛在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書上“試一試”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有的學生可能會有困難。我們可以用學具代替實物動手分一分,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能力。對于“練一練”中的題目,教師可以利用生動的語言進行引導,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鞏固已有的知識,發散思維、拓寬思維。例如:第3題就是一題開放性問題,只要學生的解釋合理,教師應予以肯定。
七、說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盒等
八、說教學過程
(一)、口算復習(課件以游戲的形式出示,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避免了計算的枯燥乏味。)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猜謎語引入或播放可愛的企鵝奔跑視頻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揭示課題----可愛的企鵝)
白襯衣,黑大褂,走起路來左右擺,冰天雪地也不怕。
師:猜猜是什么動物?你們喜歡企鵝嗎?你們知道企鵝生活在哪里?這節課,老師就帶著小朋友們到南極走一趟,去瞧瞧“可愛的企鵝”。
(三)、探究學習,獲取新知
1、活動一:觀察討論,學習新知1
指導學生觀察主題情境圖------第一幅圖。
師:仔細觀察圖,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從圖中還能發現什么?說說圖的意思。
2、理解大括號和問號,解決問題。
(1)、求和。
教師板書:6+3=9
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自由交流)
3、活動二:加深理解,強化新知。
(2)、求部分數。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第二幅圖與第三幅圖。
(1)仔細看圖,說說你看懂了什么?總共有幾只企鵝?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完整地說一遍圖意。
(2)圖中的大括號表示什么意思 問號又表示什么意思。
(3)怎樣算出藏起來多少只企鵝呢 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嗎?
(3)、比較圖1與圖2和圖3的異同。
(四)、反饋、強化
1、鞏固練習,啟發思維:完成練一練1---3題。]
2、數學游戲(書p37下)“猜一猜我蓋著了幾個”
(五)、小結
1、這節顆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獲?
2、這些知識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六)、板書設計:(略)
可愛的企鵝篇七
教學內容:可愛的企鵝(教科書p36~37)
教學目標:
1、學會看圖提出問題并列式解決,學會用8、9的組成來計算有關8、9的計算題。
2、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設計有趣的數學關卡,培養學生積極探索,解決、數學數學問題的勇氣和興趣。
教學重點:學會看圖提出問題并列式解決,學會用8、9的組成來計算有關8、9的計算題。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具準備:每人10支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師:你們知道企鵝嗎?他們生活在什么地方?(如果學生不能說出企鵝,老師通過問題引出)
二、觀察情境圖,探究新知
1、講解第一幅圖
(1)看第一幅圖,你看到了什么?(認識大括號)
(2)從圖中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請小組討論,并派出1名代表說說。
(3)想一想,你能用算式把這幅圖的意思表示出來嗎?(板書:6+3=9 3+6=9)
(4)運用我們學過的算法,你怎么求出企鵝的總數是9?(數手指,數圖)
師:小企鵝看到小朋友們那么聰明,它們就躲起來,和我們玩捉迷藏。
2、講解第二幅圖
(1)這個大括號告訴我們剛才的企鵝有幾只?(9只)
(2)現在,我們看右邊這幅圖,發現了什么?(只有4只了)
(3)猜一猜這個大括號想說什么?(板:冰山后面還有幾只小企鵝)
(4)那誰能猜到?有幾只?(板:5只)
(5)你是怎么猜出來的?(9-4=5)
(6)誰能再具體地、完整地說一說這兩幅圖的意思?
(7)你用什么方法算出“5”的?(數手指)
3、聯系兩幅圖
(1)人發現有什么不同?小組交換意見,派表回答。
(2)提問:什么不同?(列式計算不同,上一幅圖用的是加法,下一幅用的是減法)為什么不同?(因為它們提出的問題不同)
(3)對,因為它提的問題不同,所以列式計算也不同。上一幅圖求的是總數用(加法),下一幅圖求的是部分數用(減法)。
師:剛才,小朋友們在找不同點時,找得真好!但,在我們計算的時候,用數手指,數圖書的方法來計算,陳老師覺得還是慢了一點。現在,老師有一種更妙的方法,你們想學嗎?那就請小棒來幫幫你們。
三、合作合踐,獲得知識
1、分小棒
(2)問:哪位小朋友愿意當記錄員?
(3)請小朋友來說說:你把8分成了什么和什么?上來邊分邊說?
2、分香蕉
師:看大家這么聰明,老師要獎勵大家香蕉了,不過要先請大家幫著分一分。
(1)看哪個組分的方法最多。
(2)交流匯報,錯的改正。
(4)問:你能用9可以分成4和5,結合生活實例說說數學問題嗎?
(5)小朋友們看9可以分成4和5,能列出幾道算式呢?(4道:4+5=9 5+4=9 9-4=5 9-5=4)
四、練習鞏固,強化知識
1、開火車——口算。
2、練一練第2、3、4題。
3、對數游戲——數的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