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思念思念篇一
又是一年清明節,我站在父母的墳墓前,獻上一束鮮花,點上一炷香,倒上一杯清酒,燃上一堆冥紙。看著父母的墳墓,還未來得及和父母說一句心里話,眼淚已落了下來。心底涌起了無限的思念。
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可是他們的一生卻用最樸實的愛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著我、呵護著我、疼愛著我。用他們那并不高大的身軀支撐著這個家。用他們那并不厚實的肩膀庇護著我。
父親雖然算不上少言寡語,但是和我交流的時候卻不多。我對父親總有一種怯怯的畏懼感,這種感覺一直持續到我參加工作 。他的性格堅毅、倔強,無論生活多苦多難,他都一個人默默的承擔,從不抱怨。父親的身體不算太好,尤其是在他晚年的時候。每年春、秋兩季,隨著季節的更替就是父親的氣管炎病發病的時期。后來,慢慢的發展到心臟衰竭。在他患病時,每一次患病對他來說都是一次痛苦的折磨,可他卻從來沒有說過一句疼。每次看到我們為他的病情感到焦慮,他反而會安慰我們。父親的堅強讓我們仿佛看到了一絲的希望,然而事與愿違,最終無情的病魔還是奪取了他的生命。父親臨終前語言的表達能力全部喪失了。那天他一句話也沒說只是盡力的用他那近乎呆滯的眼睛看著我,像是有所牽掛又像是已安心。
母親是典型的 賢妻良母。母親的身體從我懂事的時候就一直不好,雖然說母親的身體一直不好,但是我卻從未想到母親也會這么快、這么早、這么無情的拋下我。因為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母親最疼愛的人是我。
不知道,我是不是冷血的,父母的離去在人前我竟然沒有流一滴眼淚。只是事后痛哭了好久、好久。那幾天仿佛是在冰冷的淚水中不能自拔,人更是憔悴了許多。幸虧有愛人一直在身邊陪伴我。隨著至親至愛的人一個個的離去,我越來越怕清明節的到來,怕再次勾起縷縷傷感和深深的思念。
父親離開我們已近有整整七年了 ,母親離開我們也已有六年了。每逢佳節或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總是會不自覺的想起我的父母,想起他們的音容笑貌,想起他們的諄諄教誨。他們走了,匆匆的走了,不舍得走了。留給我的是太多的遺憾和無盡的思念。
隨著街上擺滿的燒紙,路人哀傷的眼神。我知道清明節又到了。清明如期而至,傷感心碎。站在父母的墳墓前,有那么多的話想要對他們說,紛飛的紙錢,燃盡的香灰,滑落的淚水,順著臉頰滾落。
爸爸,媽媽,女兒好想好想你們,你們知道嗎?你們聽到了嗎?
思念思念篇二
窗外的月亮不知從何時起變得又大又圓,也不知從何時起,我對父親的思念也越來越濃烈。
小時候和母親背井離鄉來到他鄉生活,沒有父親的陪伴。看到別的小伙伴,個個都有父親陪伴,我時常心生感慨。我曾問過母親,為什么看不到父親?母親面帶微笑,淡淡地說:你爸爸忙于工作,沒有時間來看我們。”我知道母親定是不想和我多說,我也沒多問。直到父親來的那一刻,我才懂得。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成長為了懵懂少女。但我仍舊不明所以,礙于母親,我并沒有深究,然而對父親的.思念卻與日俱增。
那一天,我對父親的思念化為了現實中的相見。父親留給我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刻,但我大概記著他的模樣,很模糊,很遙遠。其實,我曾瞞著母親藏著一張全家福,而今一家人卻不能在此團聚。但那張和父親在一起的畫面,卻成為我思念父親時的寄托。
中秋節到來了,于我來說并不意味著大團圓。沒有父親在身旁,一切都是這么暗淡。可不知為何,母親異于反常在家中忙碌著準備飯菜。我不想多問,便慢慢地走向院中,看著院中的景物,不禁想起父親。聽到一陣敲門聲,一邊尋摸著是誰,一邊走去開門。當看到來人的一剎那,我傻了眼。這張陌生又熟悉的面孔,不就是我心心念叨的父親嗎?那是真的父親!不是在夢中的父親,是我心心想念的父親!父親伸出手摸摸我的頭,想不到娃長這么高啦!”他笑呵呵地看著我說道。父親轉身的那一刻,我的淚水奪眶而出,這大概就是我所沒感受到的父愛吧!
相見雖短,但回憶卻很漫長。思念,是美妙的,亦是感傷。
思念思念篇三
時間飛逝,一轉眼奶奶離我而去已兩年多了。我一直戀戀不忘我們在一起相處的日子,是如此的美好,卻又是如此的令我內疚、自責和慚愧。
春雨濛濛,我的思緒也飄落到那一天:早餐過后,我依然像往常一樣,踏著輕盈的步子,哼著快樂的歌曲,穿上那件令人羨慕的春秋裙,準備去學校。正在這時,奶奶看見了,走過來對我說:“誠誠,快把衣服換一下,今天也許會下雨,你多穿點兒子衣服,不然的話,到了學校會著涼的。”我挪了一下裙子,心里想:這么漂亮的裙子我才不會換呢!于是我便反問:“您怎么知道呢?”奶奶說:“我的關節炎又犯了,腿很疼,這是變天的征兆,說不到會變到……”她還在絮絮叨叨地“傳授”她那古老的“經典”,我早已到了學校。
到了學校,上午還是陽光燦爛,白云朵朵,我正為自己的“明智”抉擇而暗地高興,可是,到了下午卻是烏云密布,大雨傾盆。“唉,當初如果聽奶奶的話該多好啊!”我不禁打了個寒顫。我正為自己不能盡快回家而想入非非,突然,我瞥見在雨幕中有一個熟悉的身影向我這邊走了過來。
原來是奶奶。她手里打著一把傘,全身濕透了,頭發上還淌著雨水。或許是她腿疼的緣故吧,蹣跚地走來時,在路上摔了幾跤,身上到處是泥。她一邊走來一邊還說:“你這個死丫頭,盡給我添麻煩。”我本來心情就不太好,加上她又這么一嘮叨,更增加了我心底的煩悶。于是我生氣地說:“誰要你送來的,你不來我還是照樣回去。真是狗咬耗子——多管閑事。”說完后,頭也不回,走進紛紛雨幕之中,只留下一個正在為孫女吃驚的行動而發愣的她。
回到家,奶奶便發起了高燒,滿口胡言。我當時還以為她是裝的,于是便沒有告訴爸媽。直到一天,她竟然吐出了血,聽醫生說后,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她已是癌癥晚期,已經活不到一個月了。
此后,我內心感到深深的自責和悔恨。果然,一個月過后,她溘然長逝了。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的話,我一定用實際行動來彌補我的過失。可惜,一切都太遲了。
不會了,失去了才曉得它是那么寶貴啊!即使把所有的愛加在一起,也抵不過奶奶的愛;即使我享受了人間一切的愛,也忘不了那永遠的悔恨和內疚。
思念思念篇四
中秋節的夜晚,風沙沙地吹著。我一個人坐在椅子上,不由得想起了在遠方工作的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會想到我和弟弟嗎?會的,一定會的。
我怕奶奶看到我眼角的淚花,趕忙拿了一塊月餅,輕輕的咬下去,想止住啜泣,但又有點哽咽了。我放下月餅,來到院子里,抬頭望著皎潔的月光。月亮這么圓,這么亮,它象征著一家團圓,為什么我們一家就不能團圓過一個快快樂樂的中秋節呢?想到這里,淚水不可抑制的流了下來,這傷心的哭泣,不知幾時能停下來。
爸爸媽媽呀!我們雖然不能人月兩團圓,不能一起度過這個夜晚,但我知道我們之間的心靈是相通的,此時此刻,你們一定在思念家鄉的親人。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的笑臉又在我臉前浮現了。爸爸您那濃濃的眉毛,睿智的眼睛;媽媽您那親切的笑容,溫柔的面孔……雖然我們不能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但是我們能一起欣賞到這中秋的明月,此時此刻,我不由得想起張九齡的詩句:海上升明月,開涯共此時。
你們看那月亮多圓多亮啊,周圍的小星星一閃一閃,好像在說:明年你一定會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中秋節的夜晚靜悄悄地,風還是沙沙的吹著……
評語:作者善于感悟生活中的情,把握了作文的真諦——我筆寫我情,在平直、樸實的敘述中飽含著對親人的思念與深情,讀來令人感動。
思念思念篇五
在喧鬧的街頭,看錯身而過的人群.
相似的身影,片刻的失神,心晃悠跌進時光的隧道。
囚禁自我在昏暗的小角落,看每一件事物,聽每一陣聲響。
思念起那個人。
我的思念的膽子很小,只敢在黑夜里悄然地吻上你濕潤的嘴唇;
我的思念的膽子又很大,敢于在白天里長驅直入你溫存的懷抱。
我的思念,
葡匐在這個冬天的背后,
靜默地閉上雙眼,
等待你的喚醒。
無法自制地呢喃一個熟悉的名字。
思念,是和分離連在一起的,
學習承受分離,卻學不會承受思念;
思念,是和痛苦緊連一起的,痛苦的磨刀石,把思念磨礪得老繭堅厚;
思念,是和幸福緊連一起的,心毫不防備地被撩撥著。
思念,是和寂寞緊連一起的,渲染的寫意圖淋漓盡致
《下雨天》怎么辦?
讓無意飄入傘下的雨淋亂了;
讓無意穿過纖維的風吹濕了《睫毛彎彎》。
時光將生活消磨得索然乏味,無聊演繹成一種情調,
虛無是感受分明卻觸摸不到的空洞,
空洞衍生的思念,和冬季一樣的冰寒。
回憶復活,刺痛塵封的傷口。
你那匆匆的身影,是否只給我留下,那永遠無法割斷的癡戀。
《后來》,
《寂寞在唱歌》,我輕唱寂歌,
寂寞病變成一種癌癥,
寂寞掩蓋面容,試圖掩蓋悲傷,
悲傷一路蔓延……
盡頭盡是你的臉。
我未曾蛻變
一個人的夢里發現寂寞是一種癮,
戒不掉
思念,冰冷的疼痛。
思念思念篇六
我是一個很少離開家的人,更別說在學校住宿了。盡管只有一個星期,但陌生的環境使我不斷地想念著家和爸爸媽媽。
夜,靜的很,連知了都睡了,舍友也睡著了,只有我一個人睜著眼睛。我在想,想家。媽媽和爸爸睡了嗎?他們上班一定很辛苦吧。媽媽的嘮叨,爸爸的教導,終于不在耳邊響起了,可我卻那么失望,那么難過,為什么?那嘮叨和教導仿佛已經成了我每天必聽的音樂,仿佛已經成了習慣。沒有了“音樂”和這個“習慣”,卻覺得那么地無助。閉上眼,腦海中浮現的,是爸媽的笑臉,是媽媽的嘮叨與辛苦,是爸爸的嚴肅與認真。他們為了我,付出那么多,而我卻那么任性;現在離開了他們,才知道父母都是為我好。現在想想,才知道我的任性多么地可恥。
想著想著,淚水默默地流下,沒有聲音,就像我默默地想念父母一樣。
淚水流到嘴角,咸咸的。
咸咸的思念,陪我度過那個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