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在經歷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種感悟和領悟。我們應該重視心得體會,將其作為一種寶貴的財富,不斷積累和分享。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前臺工作心得體會篇一
社科部直屬黨支部直接接受學校黨委領導,現有黨員25名,設三個黨小組。
支部始終注重加強自身建設,近年來通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有效發揮。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要不斷加強支部建設,以“三型黨支部”為建設目標,著力于做好黨員教育管理和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發揮好思想引領作用,為教學、科研等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1、支部委員(按姓氏筆畫為序):
xxxxxxxxxxx
2、支部書記:
xx
3、黨小組長:
第一黨小組組長:xx
第二黨小組組長:xx
第三黨小組組長:xx
前臺工作心得體會篇二
1.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和執行黨中央、上級組織和本組織的決議,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團結、組織黨內外的干部和群眾,努力完成本單位所承擔的任務。
2.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決議,學習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學習科學文化、法律和業務知識。
3.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提高黨員素質,嚴格黨的組織生活,維護和執行黨的紀律,監督黨員切實履行義務,教育引導黨員踐行“四講四有”、做到“四個合格”。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落實黨員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監督權,切實發揚黨內民主和保障黨員權利。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
4.密切聯系群眾,經常了解群眾對黨員、黨的工作的意見,維護群眾的正當權利和利益,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
5.充分發揮黨員和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發現、培養和推薦他們中間的優秀人才,鼓勵和支持他們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6.對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和培養,做好經常性的發展黨員工作,重視吸收在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第一線工作的優秀分子入黨。
7.監督黨員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員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不得侵占國家、集體和群眾的利益。
8.教育黨員和群眾自覺抵制不良傾向,堅決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學校黨的基層組織的最基本單位,是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黨在學校工作中凝聚人心、共同奮斗的戰斗堡壘。
??/在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促進學校的改革與發展等方面,黨支部肩負著重要的責任。黨支部應按照黨章規定和便于開展工作、發揮作用的原則設置。凡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單位、部門或學生班級均應組建黨支部。
一支部(會計黨支部)
二支部(工商管理黨支部)
三支部(英語黨支部)
四支部(環境工程黨支部)
??/除去畢業班畢業轉走部分黨員后,現一支部目前有正式黨員3名,預備黨員11名,二支部目前有正式黨員1名,預備黨員4名,三支部目前有正式黨員2名,預備黨員6名,四支部目前有正式黨員3名,預備黨員5名。
學生黨支部的工作職責
??/學生黨支部要引領大學生刻苦學習、團結進步、健康成長。
1.宣傳、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的決議,推動學生班級進步。
2.實施“黨建+”、“先鋒創績”、黨建項目化制度,積極開展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引導學生黨員做“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表率。
3.組織學生黨員參與班(年)級事務管理,努力維護學校的穩定。
4.培養教育學生中的入黨積極分子,按照標準和程序發展學生黨員。
5.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前臺工作心得體會篇三
巴音鎮友聯村位于陰山腳下,地處臨賽線和固察線的交匯地帶,全村有3個村民小組826人,黨員31人,有耕地2120畝。村“兩委”班子三人,支書、主任一肩挑,兩委成員交叉任職。
近年來,村黨支部認真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依托自身優勢,積極響應上級黨委號召,扎實開展“雙鏈雙推”活動,并延伸活動鏈條,和東礦公司建立了村企聯建機制,深入開展“村企互助鏈”活動。開展活動以來,村黨支部根據村實際情況,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將活動內容落實到增加農民收入上,落實到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上,使村企雙方實現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雙向服務,互惠互助,推動了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村企互助鏈”加快了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步伐,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村黨支部建立了勞動力儲備庫,健全了“雙向選擇”的用人機制。聘請了勞務協管員,將各類用工信息及時送到農民手中,成功實現了求職、用工信息有效對接,完成了村剩余勞動力轉移80多人,使全村農民人均增收400多元。村民有事干有錢花,社會上偷盜、賭博、上訪滋事等不良現象大大減少,團結互助、維護社會穩定、帶頭致富幫扶等文明風氣越來越濃,為促進地方和諧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村企互助鏈”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通過建立“村企互助鏈”,村黨支部與片內企業協商,通過租賃土地、共同開發資源等形式增加集體收入,甩開了依靠農業稅收增加集體經濟深入的“原始積累”方式,村集體收入年均5萬元以上,加快了集體經濟增收步伐,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村支部連續三年被評為旗級先進基層黨組織,今年又被命名為市級“五個好”嘎查村黨支部。
“村企互助鏈”有效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由于片內企業和村民住宅區緊緊相連,飲用水水源以及生活環境受到污染,形成老大難上訪問題。村黨支部先后有效調解了5起村與企業、村民與企業的矛盾,沒有影響到企業的生產,使企業生產順利。村黨支部爭取企業幫扶資金33萬元,為三組村民安裝了自來水,有效解決了村民吃水問題。修建了5公里村級路,解決了農村夏季下雨出行難的問題。
“村企互助鏈”活動增進了村企之間的相互理解,加強了村企之間的溝通和聯系,村企之間建立起了友誼的橋梁,成為村企加強黨建、共同進步的良好平臺。
編辦黨支部共有黨員13名,其中男黨員8名(包括1名少數民族),女黨員5名(包括少數民族1人),入黨積極分子1名。
支部黨員中有黨員領導干部5人,具有研究生學歷2人,本科學歷的7人,專科學歷的3人,中專學歷的1人。年齡分布在25-45周歲之間的有7人,45-65周歲之間的有6人。
支部委員會由黨支部書記、支部副書記、組織委員、宣傳統戰委員、紀檢青年委員5人組成。
建設一支黨性強、奉獻精神強、大力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成為改革和發展的先鋒黨員隊伍。
前臺工作心得體會篇四
東干村位于河灘鎮下游,是一個純漢族村,也是整體文化程度較高的一個村。毗鄰劉家峽水庫,距東鄉縣城33公里,與河東、祁楊村相鄰。截止2011年末,全村轄14個社、740戶、3691人,總耕地面積為2487.3畝,人均耕地0.67畝,人均純收入2290元,略高于全鎮平均水平。
東干村現有黨員88人,男性黨員68人,女性黨員20人,61歲以上黨員35人,61歲以下55人,最低學歷小學,最高學歷本科。村支部班子成員5名。通過換屆選舉,村兩委班子在鎮黨委、政府領導和指導下,努力實踐科學發展觀,全村干部群眾團結一致,開拓進取,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使村民生活和人居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村級組織分類定級工作中,東干村支部被定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一)村級組織規范化管理取得實效
今年來,我村認真落實《村級干部選拔使用管理辦法》、《村級干部管理考核辦法》、《村務公開制度》、《村級民主議事制度》等一系列管理辦法和制度,以制度達到“五個規范”:一是規范“兩委”關系。正確處理好“兩委”領導核心與村民自治的關系。二是規范工作程序。村級重大事務的決策,嚴格按照“支部領導,民主決策”的原則和有關規定貫徹執行。三是規范財務管理。實行“村帳鄉(鎮)管”,村級財務公開。四是規范干部管理。村級干部的選拔、任用、撤免、考核必須依照有關程序進行。五是規范村務監督。村務工作全面公開,受村民監督。
(二)“設崗定責”為農村無職黨員發揮作用建平臺在具體實施中,我們根據農村工作特點和黨員隊伍的實際,一是合理設置崗位,制定切實可行的崗位職責。依照“按需設崗,因事設崗,以崗定責,責任到人”的原則,把農村工作劃分為“十崗一區”,“十崗”即雙培雙帶示范崗、農業科技推廣崗、治安民事調解崗、文明道德建設崗、安全生產監督等10崗。“一區”即黨員責任區。每個崗位都制定了職責,每個責任區確定1—2名黨員分包。二是建立管理考評機制。由鄉、村采取“自我監督、崗位監督、黨內監督、群眾監督”四種方式,對履崗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村級活動陣地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該村全體黨員每周不少于兩次集中學習,使該村黨員的理論文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并在長期的學習中掌握了很多先進的種植和養殖技術。
(四)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取得實效
針對流動黨員人數多、去向難掌握、管理難落實、作用難發揮、組織難健全等問題,我們采取建立黨員管理信息卡、黨員外出登記制度、流動黨員證管理制度、外出黨員跟蹤聯絡、跟蹤考核制度和設立流動黨組織等措施,有效地加強了流動黨員管理工作。明確要求各基層黨組織對外出流動黨員按規定及時出具有關證明。對黨員外出地點或工作單位相對固定,外出時間6個月以上的,一律開具黨員組織關系介紹信;對黨員外出6個月及6個月以內的,一律開具黨員證明信;對黨員外出地點、時間不確定的,一律出具流動黨員活動證。對集體外出黨員人數在3人以上、從業相對集中、地點相對固定、駐地從業6個月以上的建立流動黨組織,找準了農村黨建與經濟工作的結合點,有效地促進了農民增收,增強了外出黨員的在黨意識,使每個黨員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能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取得了較好效果。
(五)建立和完善村級組織檔案
東干村把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組織檔案,保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作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
前臺工作心得體會篇五
東干村位于河灘鎮下游,是一個純漢族村,整體文化程度較高。毗鄰劉家峽水庫,距東鄉縣33公里,毗鄰河東、祁陽村。截至2011年底,全村共有14個社會、740戶、3691人,總耕地面積2487人.人均耕地0畝3畝.67畝,人均純收入2290元,略高于全鎮平均水平。
東干村現有黨員88人,男黨員68人,女黨員20人,61歲以上黨員35人,61歲以下55人,最低學歷小學,最高學歷本科。村支部團隊成員5人。通過換屆選舉,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指導下,村兩委努力實踐科學發展觀。全村干部群眾團結一致,開拓進取,一心一意,一心一意,村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村級組織分類分級工作中,東干村支部被指定為先進的基層黨組織。
(一)村級組織規范化管理取得實效
今年,我村認真落實了《村級干部選拔使用管理辦法》、《村級干部管理考核辦法》、《村務公開制度》、《村級民主議事制度》等一系列管理辦法和制度,實現了五個標準:一是規范兩委員會關系。正確處理兩委員會領導核心與村民自治的關系。二是規范工作程序。嚴格按照支部領導、民主決策的原則和有關規定執行村級重大事務決策。第三,規范財務管理。實施鄉(鎮)村賬戶管理,開放村級財務。第四,規范干部管理。村級干部的選拔、任用、免除和考核必須按照有關程序進行。第五,規范村務監督。村務工作全面開放,受村民監督。
每個崗位都制定了職責,每個責任區確定1—2名黨員分包。二是建立管理考評機制。由鄉、村采取“自我監督、崗位監督、黨內監督、群眾監督”四種方式,對履崗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村級活動陣地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該村全體黨員每周不少于兩次集中學習,使該村黨員的理論文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并在長期的學習中掌握了很多先進的種植和養殖技術。
(四)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取得實效
針對流動黨員人數多、去向難掌握、管理難落實、作用難發揮、組織難健全等問題,我們采取建立黨員管理信息卡、黨員外出登記制度、流動黨員證管理制度、外出黨員跟蹤聯絡、跟蹤考核制度和設立流動黨組織等措施,有效地加強了流動黨員管理工作。明確要求各基層黨組織對外出流動黨員按規定及時出具有關證明。對黨員外出地點或工作單位相對固定,外出時間6個月以上的,一律開具黨員組織關系介紹信;對黨員外出6個月及6個月以內的,一律開具黨員證明信;對黨員外出地點、時間不確定的,一律出具流動黨員活動證。對集體外出黨員人數在3人以上、從業相對集中、地點相對固定、駐地從業6個月以上的建立流動黨組織,找準了農村黨建與經濟工作的結合點,有效地促進了農民增收,增強了外出黨員的在黨意識,使每個黨員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能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取得了較好效果。
(五)建立和完善村級組織檔案
東干村把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組織檔案,保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作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