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不僅僅是總結成績,更重要的是為了研究經驗,發現做好工作的規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誤的教訓。這些經驗教訓是非常寶貴的,對工作有很好的借鑒與指導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進提高,趨利避害,避免失誤。怎樣寫總結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總結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新冠肺炎第九版試題及答案總結一
(一)保障防護物資配備。準備口罩、消毒劑、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劑、體溫計等防控物資。強化人員培訓。安排專人進行消毒操作規程和疫情防控措施的培訓,提升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
(二)在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入口處要提醒人員,必要時佩戴口罩。在醒目位置張貼健康提示,利用各種顯示屏宣傳新冠肺炎及其他傳染病防控知識。
(三)可增設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用于投放使用過的口罩,并注意及時清理。
(四)預防性消毒。日常以通風換氣和清潔衛生為主,同時對接觸較多的公用物品和部位進行預防性消毒。必要時對地面、墻壁等進行預防性消毒。
(五)對員工進行健康監測。實行每日健康監測制度,建立體溫監測登記本。外地返回工作人員需進行登記,并按屬地管理原則進行管理。每天上班前應當對員工進行體溫測量。
(六)健康教育。對復工人員發放宣傳手冊,在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人流量大的地方張貼衛生防護海報,播放宣傳視頻,以及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定向推送防護知識資料。
(一)通風換氣。
1.優先打開窗戶,采用自然通風。有條件的可以開啟排風扇等抽氣裝置以加強室內空氣流動。
2.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時,應當保證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運轉正常。應關閉回風,使用全新風運行,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風量。
3.應當保證廂式電梯的排氣扇、地下車庫通風系統運轉正常。
(二)空調運行。
1.采用全新風方式運行并關閉空調加濕功能,確保新風直接取自室外、進風口清潔、出風口通暢。
2.定期對空調進風口、出風口消毒采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加強對風機盤管的凝結水盤、冷卻水的清潔消毒;空調通風系統的清洗消毒按照《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規范》進行。
(三)垃圾收集處理。
1.分類收集,及時清運。普通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口罩等防護用品垃圾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垃圾筒及垃圾點周圍無散落,垃圾存放點各類垃圾及時清運,垃圾無超時超量堆放。
2.清潔消毒。垃圾轉運車和垃圾筒保持清潔,可定期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噴灑或擦拭消毒;垃圾點墻壁、地面應保持清潔,可定期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
(四)自動扶梯、廂式電梯。
1.建議盡量避免乘坐廂式電梯,乘坐時應當佩戴口罩。
2.廂式電梯的地面、側壁應當保持清潔,每日消毒2次。
3.電梯按鈕、自動扶梯扶手等經常接觸部位每日消毒應當不少于3次。
(五)地下車庫。
地下車庫的地面應當保持清潔。停車取卡按鍵等人員經常接觸部位每日消毒應當不少于3次。
(六)會議室、辦公室、多功能廳。
1.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
2.工作人員應當佩戴口罩,交談時保持1米以上距離。
3.減少開會頻次和會議時長,會議期間溫度適宜時應當開窗或開門。建議采用網絡視頻會議等方式。
(七)餐廳餐飲場所(區域)、食堂和茶水間。
1.保持空氣流通,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
2.采取有效的分流措施,鼓勵打包和外賣,避免人員密集和聚餐活動。
3.餐廳每日消毒1次。
(八)衛生間。
1.加強空氣流通。確保洗手盆、地漏等水封隔離效果。
2.每日隨時進行衛生清潔,保持地面、墻壁清潔,洗手池無污垢,便池無糞便污物積累。
3.物品表面消毒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對公共臺面、洗手池、門把手和衛生潔具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干凈。
(一)設置應急區域??稍谵k公場所或公共場所內設立應急區域;當出現疑似癥狀人員時,及時到該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相關規定處理。
(二)加強健康監測。員工在崗期間注意自身健康狀況監測,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原則做好自我管理。經營單位應當合理安排員工輪休。
(三)出現疑似病例應對。當員工出現發熱、乏力、干咳等可疑癥狀時,要及時安排就近就醫,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對其工作活動場所及使用的物品進行消毒處理。經營場所須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對密切接觸者開展排查,實施隔離觀察。
關于新冠肺炎第九版試題及答案總結二
將校外培訓機構從業人員(包括負責人、管理人員、培訓教師在內的所有工作人員以及物業人員,以下簡稱員工)與培訓對象(以下簡稱學員)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嚴格執行國家、省、市和當地疫情防控工作各項指令和部署要求,落實復工復課前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到思想不松、要求不降,扎實做好校外培訓機構疫情防控和有序復工復課,確保平穩過渡,逐步恢復正常培訓秩序。
1.全員摸底調查。根據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返崗返學人員健康監測防控指導意見》(省疫情防控辦〔2020〕7號)以及我市防控工作要求,校外培訓機構應在復工復課前組織全體員工、學員填報《校外培訓機構員工和學員健康申報表》(詳見附件4),做好師生健康全覆蓋監測工作,做到一人一表,不漏一人。
2.場所清潔消毒。正式復課前,校外培訓機構應根據省教育廳防控辦《校園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衛生清潔與消毒指南》(浙教防控辦函〔2020〕5號)要求,選用含氯類、過氧化物類等高效消毒劑或復合雙鏈季銨鹽類消毒劑,按照作用濃度和作用時間對各類教學、生活場所和食堂進行全面消毒。
3.防控物資準備。校外培訓機構要高度重視復課前后防疫物資保障工作,建立健全防疫物資保障工作機制,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需求和機構規模,配備充足的防護口罩、消毒液、紅外測溫儀等疫情防控用品;做好發熱患者“臨時隔離”方案,明確隔離辦法、要求,條件允許的機構須在衛生疾控部門的指導下設置“臨時隔離室”;要熟悉就近定點醫院發熱門診聯系方式,做好應急處置預案。要切實加強疫情防控期間物資管理,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確保防疫物資采購、驗收、入庫、出庫、保管等過程規范有序。要切實加強對消毒液、酒精等有毒、易燃物品的管理,規范采購渠道,落實專人保管,加強業務培訓,明確操作過程,避免出現學員誤食,杜絕中毒、火災等事故發生。
4.實施“封閉式”管理。校外培訓機構要全面實施場所“封閉式”管理制度,嚴控人員進出,除員工、學員外,禁止其他人員進入培訓場所。所有進出培訓場所人員(含保安、保潔等)均須落實“身份核實→掃碼或亮碼+測溫→登記→放行”等工作流程。
5.做好復課提示。校外培訓機構具體復課時間明確后,要通過“告家長書”等方式告知學員和家長復課時間以及復課后應注意的事項,確保平穩有序復課。
1.實施錯時錯峰培訓。校外培訓機構要按照培訓學員的人數,錯時錯峰安排培訓場次和班級人數,切實防止出現校門口交通擁擠、學員和家長大量聚集等情況。停止舉辦任何進培訓場所的家長會和家長開放日等活動。
2.繼續實施“封閉式”管理。除本機構的員工和學員以外,其他無關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校外培訓機構內。對進入機構的員工和學員進行體溫檢測,并做好登記。未取得健康碼“綠碼”的員工和不符合條件的學員,應予以勸返。相關人員須佩戴口罩,并嚴格測量體溫??爝f、外賣實行無接觸配送,一律不得進入機構內。疫情防控期間,對外地來杭學習考察的團組,應婉言拒絕或請其推遲來杭。
3.嚴格衛生消毒制度。校外培訓機構要參照《校園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衛生清潔與消毒指南(試行)》(浙教防控辦函〔2020〕6號),每天對培訓場所實施消毒。實施消毒處理時,操作人員應當采取有效防護措施。要妥善保管消毒劑,明確標識,避免誤食或灼傷。每天做好各類教學、生活及工作場所(如教室、辦公室、公共活動區等)的通風換氣,嚴禁安排學員在密閉環境下學習和活動;嚴格執行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的《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指南》,所有教室內無新風的風機盤管系統暫停使用。
4.加強衛生健康教育。校外培訓機構要開展多種形式健康宣傳教育活動,利用現有的官網官微、走廊宣傳欄等平臺,普及衛生保健常識,依法依規開展科學防控。組織員工和學員學習省教育廳防控辦《校園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師生個人防護要點指南》(浙教防控辦函〔2020〕3號),指導員工和學員加強個人防護。要求每一名員工和學員養成勤洗手習慣,嚴禁隨地吐痰,注意咳嗽、打噴嚏時的衛生禮儀,人際交談應保持適當距離。
5.建立缺課登記追訪制度。校外培訓機構必須掌握所有未正常到崗到課的員工和學員的健康狀況,對缺勤、請假、早退的員工和學員,落實專人每天做好電話、網絡訪問,了解其身體狀況,進行情緒安撫,提出健康建議,并記錄、匯總相關情況。
6.強化疫情防控應急處置。若發現有發熱等癥狀的疑似患者,校外培訓機構應根據《校外培訓機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預案》(詳見附件6),立即啟動應急處置工作,并及時聯系當地衛生疾控部門請求指導處理,協助開展相關調查處置工作。
1.復工時間。校外培訓機構復工專指機構員工復工,不含學員線下復課。
營利性校外培訓機構落實xxx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企業和建設工程復工復產的通知》的“六個到位”要求,且通過“xxx市企業嚴格防控有序復工數字平臺”復工申請核準的,即可有序復工,同時須第一時間向屬地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報備;非營利性校外培訓機構復工申請由屬地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核準,復工時間不得早于中小學校開學時間。
復工不等于線下復課。疫情防控期間,鼓勵校外培訓機構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網上辦公、遠程辦公和居家辦公。校外培訓機構可利用復工時間做好線下復課的各項準備工作,但不得擅自提前進行線下復課。
2.復課時間。全市校外培訓機構線下培訓復課時間不得早于中小學校開學時間,具體復課時間按省教育廳、市政府有關部署執行。
1.提高思想認識。要充分認清當前疫情防控的嚴峻性、復雜性,強化“守土有責”的使命擔當,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確保把各項工作落實落細,增強主動性、前瞻性、科學性,構筑起校外培訓機構疫情防控嚴密防線。
2.健全組織領導。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建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并成立相應的工作組。根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盡快制定校外培訓機構疫情防控工作預案,建立健全培訓場所日常篩查機制、疫情防護措施、疫情處置機制,將防控工作抓實抓細。
3.加強聯防聯控。要建立與政府、醫院、社區、家長等多級防控工作網絡,各培訓機構應及時掌握屬地教育主管部門、衛生健康管理部門、疾控機構、就近發熱門診/定點醫院、所在社區的疫情防控人員名單及其聯系方式,暢通信息渠道,加強協同配合。
4.強化督導檢查。各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當地有關部門,及時組織力量,在復工復課前后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明查暗訪,重點加強以中小學生為對象的校外培訓機構疫情防控工作檢查指導。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弄虛作假、推諉扯皮、把關不嚴、不敢擔當、落實不力的要督促整改、嚴肅問責,確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
以上工作方案中的相關要求,如與省、市疫情防控的最新工作部署、工作要求不一致,則按省、市最新部署和要求執行。
關于新冠肺炎第九版試題及答案總結三
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強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阻斷疫情在校園內發生、蔓延,確保師生員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根據上級工作要求和學校安排,開學后擬對全校師生員工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和技能專題培訓。特制定本方案。
開學初(具體時間根據上級要求確定)
全校師生員工
經新冠肺炎疫情處置領導小組多次研討,提出“12321”專題培訓規劃,切實提升師生員工自我防護能力、提高學校疫情防控專業化水平。
第一個“1”是一個中心,即“統一認識、服從安排、精準施策、眾志成城,堅決打贏校園疫情防控阻擊戰?!?/p>
第一個“2”是兩方覆蓋,即校內人員全覆蓋、工作流程全覆蓋。
“3”是三項內容,即通識培訓、專題教育、差異輔導。通識培訓:《平陰縣職教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知識問答。
專題培訓:
(1)公共衛生安全教育;
(2)醫學知識普及教育;
(3)心理健康教育。
差異輔導:組建心理健康團隊,開展一對一輔導。
第二個“2”是兩種方式,即線上、線下。
線上培訓:
方式一:以公眾號、班級q0群或二維碼掃描推送培訓資料包為主(包括文本、視頻或視頻網址、ppt等相關資料)。
方式二:遴選講師,通過空中課堂,實現在線、在本班級、在辦公(工作)場所接受培訓(備注:需要技術、專業人員支持)。
線下培訓包括面對面、宣傳欄兩種形式。面對面培訓:實施人員分流(師生分開,專業部學生分開)。宣傳欄:分區域、分專題,遴選適合內容設計制作展板。
第二個“1”是一份答卷。對應知應會知識和技能進行書面測試,結果應用于考核和評優樹先等。
四、培訓實施
教職員工由辦公室統一通知、組織參加;學生由專業部統一安排。時間根據上級和學校安排待定。
五、組織保障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各專業部、處室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責任感、擔當精神,切實加強領導,確保本次培訓的覆蓋面、質量和效果。
(二)認真備課,創新路徑。承擔培訓任務的教師要責無旁貸,主動克服困難,圍繞學校擬定的主題,充分搜集資料,合理遴選,確保實用。同時,創新授課方式方法。
(三)強化督導,擴大宣傳。進一步加強督導督查組對培訓的巡視指導,杜絕懈怠、拖沓、不服從安排等現象發生。同時,充分挖掘培訓中的亮點,積極擴大宣傳。
關于新冠肺炎第九版試題及答案總結四
將校外培訓機構從業人員(包括負責人、管理人員、培訓教師在內的所有工作人員以及物業人員,以下簡稱員工)與培訓對象(以下簡稱學員)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嚴格執行國家、省、市和當地疫情防控工作各項指令和部署要求,落實復工復課前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到思想不松、要求不降,扎實做好校外培訓機構疫情防控和有序復工復課,確保平穩過渡,逐步恢復正常培訓秩序。
1.全員摸底調查。根據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返崗返學人員健康監測防控指導意見》(省疫情防控辦〔2020〕7號)以及我市防控工作要求,校外培訓機構應在復工復課前組織全體員工、學員填報《校外培訓機構員工和學員健康申報表》(詳見附件4),做好師生健康全覆蓋監測工作,做到一人一表,不漏一人。
2.場所清潔消毒。正式復課前,校外培訓機構應根據省教育廳防控辦《校園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衛生清潔與消毒指南》(浙教防控辦函〔2020〕5號)要求,選用含氯類、過氧化物類等高效消毒劑或復合雙鏈季銨鹽類消毒劑,按照作用濃度和作用時間對各類教學、生活場所和食堂進行全面消毒。
3.防控物資準備。校外培訓機構要高度重視復課前后防疫物資保障工作,建立健全防疫物資保障工作機制,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需求和機構規模,配備充足的防護口罩、消毒液、紅外測溫儀等疫情防控用品;做好發熱患者“臨時隔離”方案,明確隔離辦法、要求,條件允許的機構須在衛生疾控部門的指導下設置“臨時隔離室”;要熟悉就近定點醫院發熱門診聯系方式,做好應急處置預案。要切實加強疫情防控期間物資管理,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確保防疫物資采購、驗收、入庫、出庫、保管等過程規范有序。要切實加強對消毒液、酒精等有毒、易燃物品的管理,規范采購渠道,落實專人保管,加強業務培訓,明確操作過程,避免出現學員誤食,杜絕中毒、火災等事故發生。
4.實施“封閉式”管理。校外培訓機構要全面實施場所“封閉式”管理制度,嚴控人員進出,除員工、學員外,禁止其他人員進入培訓場所。所有進出培訓場所人員(含保安、保潔等)均須落實“身份核實→掃碼或亮碼+測溫→登記→放行”等工作流程。
5.做好復課提示。校外培訓機構具體復課時間明確后,要通過“告家長書”等方式告知學員和家長復課時間以及復課后應注意的事項,確保平穩有序復課。
1.實施錯時錯峰培訓。校外培訓機構要按照培訓學員的人數,錯時錯峰安排培訓場次和班級人數,切實防止出現校門口交通擁擠、學員和家長大量聚集等情況。停止舉辦任何進培訓場所的家長會和家長開放日等活動。
2.繼續實施“封閉式”管理。除本機構的員工和學員以外,其他無關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校外培訓機構內。對進入機構的員工和學員進行體溫檢測,并做好登記。未取得健康碼“綠碼”的員工和不符合條件的學員,應予以勸返。相關人員須佩戴口罩,并嚴格測量體溫??爝f、外賣實行無接觸配送,一律不得進入機構內。疫情防控期間,對外地來杭學習考察的團組,應婉言拒絕或請其推遲來杭。
3.嚴格衛生消毒制度。校外培訓機構要參照《校園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衛生清潔與消毒指南(試行)》(浙教防控辦函〔2020〕6號),每天對培訓場所實施消毒。實施消毒處理時,操作人員應當采取有效防護措施。要妥善保管消毒劑,明確標識,避免誤食或灼傷。每天做好各類教學、生活及工作場所(如教室、辦公室、公共活動區等)的通風換氣,嚴禁安排學員在密閉環境下學習和活動;嚴格執行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的《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指南》,所有教室內無新風的風機盤管系統暫停使用。
4.加強衛生健康教育。校外培訓機構要開展多種形式健康宣傳教育活動,利用現有的官網官微、走廊宣傳欄等平臺,普及衛生保健常識,依法依規開展科學防控。組織員工和學員學習省教育廳防控辦《校園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師生個人防護要點指南》(浙教防控辦函〔2020〕3號),指導員工和學員加強個人防護。要求每一名員工和學員養成勤洗手習慣,嚴禁隨地吐痰,注意咳嗽、打噴嚏時的衛生禮儀,人際交談應保持適當距離。
5.建立缺課登記追訪制度。校外培訓機構必須掌握所有未正常到崗到課的員工和學員的健康狀況,對缺勤、請假、早退的員工和學員,落實專人每天做好電話、網絡訪問,了解其身體狀況,進行情緒安撫,提出健康建議,并記錄、匯總相關情況。
6.強化疫情防控應急處置。若發現有發熱等癥狀的疑似患者,校外培訓機構應根據《校外培訓機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預案》(詳見附件6),立即啟動應急處置工作,并及時聯系當地衛生疾控部門請求指導處理,協助開展相關調查處置工作。
1.復工時間。校外培訓機構復工專指機構員工復工,不含學員線下復課。
營利性校外培訓機構落實xxx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企業和建設工程復工復產的通知》的“六個到位”要求,且通過“xxx市企業嚴格防控有序復工數字平臺”復工申請核準的,即可有序復工,同時須第一時間向屬地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報備;非營利性校外培訓機構復工申請由屬地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核準,復工時間不得早于中小學校開學時間。
復工不等于線下復課。疫情防控期間,鼓勵校外培訓機構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網上辦公、遠程辦公和居家辦公。校外培訓機構可利用復工時間做好線下復課的各項準備工作,但不得擅自提前進行線下復課。
2.復課時間。全市校外培訓機構線下培訓復課時間不得早于中小學校開學時間,具體復課時間按省教育廳、市政府有關部署執行。
1.提高思想認識。要充分認清當前疫情防控的嚴峻性、復雜性,強化“守土有責”的使命擔當,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確保把各項工作落實落細,增強主動性、前瞻性、科學性,構筑起校外培訓機構疫情防控嚴密防線。
2.健全組織領導。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建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并成立相應的工作組。根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盡快制定校外培訓機構疫情防控工作預案,建立健全培訓場所日常篩查機制、疫情防護措施、疫情處置機制,將防控工作抓實抓細。
3.加強聯防聯控。要建立與政府、醫院、社區、家長等多級防控工作網絡,各培訓機構應及時掌握屬地教育主管部門、衛生健康管理部門、疾控機構、就近發熱門診/定點醫院、所在社區的疫情防控人員名單及其聯系方式,暢通信息渠道,加強協同配合。
4.強化督導檢查。各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當地有關部門,及時組織力量,在復工復課前后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明查暗訪,重點加強以中小學生為對象的校外培訓機構疫情防控工作檢查指導。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弄虛作假、推諉扯皮、把關不嚴、不敢擔當、落實不力的要督促整改、嚴肅問責,確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
以上工作方案中的相關要求,如與省、市疫情防控的最新工作部署、工作要求不一致,則按省、市最新部署和要求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