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是一種為了實現特定目標而制定的有條理的行動方案。計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方向,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和管理時間、資源和任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計劃書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幼兒園殘疾兒童保教工作計劃 殘疾軍人特殊工作總結篇一
1、根據縣殘聯工作安排,對村專職委員及村會計進行核查知識培訓,對全鄉持證殘疾人入戶調查,填寫服務需求調查表,經審核無誤后,錄入殘疾人信息核查系統,并進行二次復錄工作,并于3月底將檔案全部上交縣殘聯存檔。
2、在春節前,對貧困殘疾人家庭進行慰問,給他們送去了油和面。組織全鄉專職委員及部分肢體殘疾人,參加縣殘聯組織的專職委員及康復知識培訓會。于4月底前,上報縣殘聯殘疾人護理補貼審批表,為16-60周歲的殘疾人申請護理補貼。
3、在全國助殘日期間,根據助殘日“關注孤獨癥兒童,走向美好未來”的活動主題,為兩名殘疾兒童聯系市福田康復學校,到該校進行康復訓練。
4、與縣殘聯積極協調,為一名肢體殘疾人和一名腦癱兒童各配備了一臺輪椅,以解決他們生活上的不便。近半年,由于上級殘疾人辦證信息的泄露,一些不法分子,借此進行詐騙活動,為防止殘疾人上當受騙,鄉殘聯與村干部聯系,通過廣播及電話等方式進行宣傳,提醒殘疾人提高警惕,以免上當。
5、上報殘疾人就業人員檔案,并建立電子臺帳,篩選符合條件殘疾人為助殘志愿者,并建立電子檔案。
1、繼續做好殘疾證辦理工作。
2、積極做好殘疾人的各項康復工作。
3、積極做好殘疾人的各項培訓工作。
幼兒園殘疾兒童保教工作計劃 殘疾軍人特殊工作總結篇二
特教班主任要甘于為特殊教育事業奉獻,甘于為殘疾孩子付出。如果沒有這種愛心,是不可能走進殘疾孩子的心靈,不可能做好我們從事的特殊教育工作。因此,具備愛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動力,具備愛心是我們搞好特殊教育工作的前提。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于一群過早體驗身體殘疾帶來的痛苦,需要比正常人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艱難求學的殘疾學生來說,教師的愛是他們拾起生活信心的希望,是他們生活的勇氣。因此,我們應該是用發展的眼光和善待的態度去對待殘疾學生,努力去發現和捕捉學生的點滴進步。 在教育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處在成長期的殘疾孩子的自尊心會比普通孩子顯得更加敏感和脆弱,需要老師以真誠、平等、信任的態度對待每一位殘疾孩子,全心全意地為殘疾孩子服務,真心實意地熱愛、尊重和關心每一位殘疾孩子,設身處地地為殘疾孩子著想,把愛灑向每一位殘疾孩子的心田。用愛感化、教育殘疾孩子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和尊重,就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
對班級學生情況的了解既包括對學生殘疾程度的了解,也包括對殘疾形成原因的了解。要充分掌握學生在校、家庭行為表現情況,要對學生的家庭背景進行調查。另一方面,班主任還要對所掌握的學生情況作深入地分析研究。班主任只有對學生情況了如指掌,才能對癥下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殘疾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肢體運動方面有障礙,這對他們學習、生活都會帶來很大影響,因此,班主任應注意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班級每個學生在殘疾程度、學習能力、身心素質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班主任要堅持不放棄班級任何一個殘疾學生,盡最大能力照顧好班級每一個殘疾學生。同時,要注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要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注意從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抓起,把思想品德教育貫穿教書育人的全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學生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
班主任要通過學生的自我服務勞動、家務勞動等形式,努力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態度和勞動習慣,養成殘疾學生熱愛勞動的美德。要加強有針對性的培訓,使他們學到一技或多技之長,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班主任要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讓他們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社區活動,讓他們更多地了解社會,融入社會。只有學校、家庭和社會密切聯系,發揮教育的合力,殘疾學生才能更好地發展。
總之,班主任在殘疾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他們今后的成長至關重要。只要班主任正確對待每一個特殊孩子,給予每一個特殊孩子最大的關愛,班級管理工作就一定能夠做好,殘疾學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復,為他們將來的生存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幼兒園殘疾兒童保教工作計劃 殘疾軍人特殊工作總結篇三
做好殘疾人的康復工作,善于抓住工作的著力點。為此,我們不斷探研康復工作的契入點,抓關鍵性工作的落實,從而推進工作的全面完成。
一是提前謀劃計劃做好相關康復工作。年初以來,我們在下鄉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往年相關完成康復任務數,以文件形式制定和下發了20xx年康復工作計劃。盡可能科學合理地安排縣級和各鄉鎮的康復任務數,保證年度康復工作任務能全面完成,使得縣級和鄉鎮工作有目標和依據。
二是加大培訓康復人員業務技能。今年以來,我們共舉辦了殘疾人專職委員、康復協調員、殘疾人及家庭成員、盲人定向行走、邀請康復專家講課等各種技術和業務培訓,160人次參加了各種形式的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了基層康復服務指導員對殘疾人進行施訓和服務能力,促使對殘疾人的康復達到“指導有方法、康復有效果”工作目標要求。
三是拓展了部分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和學習場所。為了滿足智障等殘疾兒童學前康復和訓練的需求,**縣殘聯籌辦了公助民辦的和祥殘疾兒童康復中心,收治學前智障兒童18名進行有效的康復訓練和學習,探索按市場化建設康復機構新路子。積極配合縣教育局開辦我縣特殊教育學校,目前該校正在緊張裝修,最遲明年可以投入教學。這些康復機構的成立將極大改善我縣殘疾人的康復訓練和學習生活。
四是以創建文明城市為契機,加大公共設施無障礙建設,達到了基本能夠滿足殘障人士外出活動。
(1)精神病防治工作方面,為140名貧困精神病患者提供了基本用藥免費服藥救助,完成任務數的100%。
(2)安裝假肢和矯形器方面,全年任務數105例,已報名人數110例,占任務數的104%。
(3)殘疾人康復站方面,在縣編制辦公室批準成立了縣康復服務指導中心,為縣殘聯下屬事業單位。縣殘聯依托鄉鎮衛生院或中心社區,在全縣建立了20個殘疾人康復站,配送了相關的成套康復器材,相關制度噴繪上墻,在全縣建立起了縣鄉村三級康復網絡。
(4)殘疾兒童康復中心方面,創建了1所殘疾兒童康復中心,完成任務數的100%。
(5)輔助器具供應方面,全年配發輔助器具95件,完成任務數的100%。
(6)康復訓練與服務方面,康復需求評估建檔已完成650名,超額完成任務數。
(7)加強康復力量方面,配備了15名政府購買的公益崗位—康復協調員,專門負責康復站的管理和指導。
(8)落實康復工作經費方面,財政每年按全縣行政人口每人0.3元標準將康復經費納入年度預算,按人均1元的標準將殘疾人事業經費納入年度預算,這兩項明確寫入縣委縣政府有關文件。并且每年及時撥入民生工程殘疾人康復配套經費。
(1)相關康復補助標準較低。特別是精神病患者免費服用基本用藥補助標準備額偏少,每人每年才650元,只夠正常服用藥的一兩個月左右,達不到長期預防、控制精神病突發效果,精神病人監護人普遍反映基本服藥補助標準達到20xx元/年,才符合實際達到貧困精神病人正常服藥預防。
(2)康復站、康復技術人員與縣鄉衛生系統技術人員協作機制需要相關部門聯合行文予以明確。
(3)基層康復硬件設施和設備基礎薄弱,結合殘疾人個體真正所需康復器材與家庭訓練點的結合還沒有探索出符合實際可行的途徑。
幼兒園殘疾兒童保教工作計劃 殘疾軍人特殊工作總結篇四
xx年上半年走訪殘疾戶50余戶60人左右,電話問訊62人次,白內障手術通知3人,辦理第二代殘疾證入戶通知34人,電話通知30人,填寫二代殘疾人證申請表100份,基本完成第二代換證任務。
xx年上半年我社區協助殘聯及各專門協會,組織開展了各個節日期間的活動,帶領我社區殘疾人參加了如“元旦聯歡”、“慶三八聯歡”等活動,使他們感受到了殘聯和協會大家庭的溫暖。“愛耳日”、“助殘日”期間,我社區出設咨詢臺,走上街頭發放宣傳單、康復手冊等,宣傳殘疾人保障法和殘疾康復及殘疾預防知識,使廣大社區居民及全社會更進一步了解殘疾人和殘疾人事業,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節日期間還走訪了殘疾人張帥、耿福貴、葛眩東、侯曉龍、張延旭等。
xx年上半年,為了能讓更多的殘疾人自主創業,帶動更多的殘疾人就業,了解如何創業。市殘聯、市就業局培訓中心3月10日聯合舉辦了“一傳十帶百”即“創辦你的企業”培訓班。我社區的徐文君、張海波、孫少軍、張慧娟參加了培訓。經過兩天的培訓使他們學到了很多知識,了解了如何去創業,創業會遇到那些問題,如何解決問題,為他們今后自主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了提高自身素質xx上半年參加了“全市殘疾人工作者培訓”等多個培訓班,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本事。
以上是我社區xx年上半年的工作總結,半年的工作已經過去,我社區將繼續努力把下半年的工作做好、做實。
幼兒園殘疾兒童保教工作計劃 殘疾軍人特殊工作總結篇五
1、整體規劃隨班就讀,明確學校、教師自己的工作職責,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規范對隨班就讀的管理。
2、專人負責隨班就讀的行政管理工作,有專人負責隨班就讀的教育教學研究、科研工作。有隨班就讀學生的普通學校要有專人負責隨班就讀學生管理和教育教學工作。
3、將隨班就讀教師的培養與骨干教師培養工程結合起來,要發現和推廣隨班就讀教師的先進經驗和研究成果,鼓勵教師形成隨班就讀的教育特色,積極創造一支隨班就讀教師的骨干隊伍。
4、健全隨班就讀管理機制,建立以校長室、教導處、班主任共同參與的隨班就讀管理體系。聘請由教育行政、醫務、教研人員、特教學校、普通學校有經驗的教師等專業人員組成的專家指導組。
1、隨班就讀對象的確定應嚴格執行殘疾標準(參照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殘疾標準》),必須依據殘聯部門指定的殘疾鑒定醫療機構的鑒定結論,由家長向學校提出申請,學校審核學生情況、家長申請,如果學生情況符合標準可同意其作為隨班就讀學生,取得隨班就讀學籍,如果學生情況不符合殘疾標準則不能作為隨班就讀學生,學校應及時做好學生的安置工作,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家長。
2、殘障學生(除了聾、低視力、肢體殘疾等存在明顯殘障的學生以外)一般從小學二年級開始申請隨班就讀。此類隨班就讀學生一般兩年進行一次復測,由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專家對復測結果進行審核,如果學生的殘障情況有所好轉已不符合殘疾標準,就視為普通學生,不再確定其隨班就讀學生的學籍;如果學生的殘障情況仍然符合殘障標準,仍繼續視為隨班就讀學生,保留隨班就讀學籍,學校應及時將結果反饋給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