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關于在村黨支部組織生活會上點評講話范本一
我們在局黨組的領導下,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切實實地開展了幫扶工作,簡要匯報如下:
一、上顯村的基本情況 :
上顯村位于縣城東1公里處,距鄉鎮2公里,屬于省級貧困村,全村共有957人、224戶,4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615畝。每人耕地面積不足3分地。本村轄自然村1個,村間街道硬化8條,全長20xx米,裝路燈38個,修花壇197個,文化娛樂廣場260㎡,集中排污管網1700米。現有醫療室1個、圖書室1個、殘疾室1個,無幼兒園學校等。
(一)村級組織建設情況。村委會現有村室5間,村兩委班子健全,村支部班子成員3人,其中一名支部書記,兩名支委。村委會班子成員4人,其中村長、會計、文書、計生專干各 1 人。全村黨員共有31人,其中50歲以上的20人占65%。
(二)經濟發展情況。全村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 2180 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萬元,貧困戶75戶,324人,貧困發生率33.5%,經調查,符合省級貧困村標準。也沒有集體企業,是一個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村。
1、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情況。全村經濟結構單一, 以第一產業為主,第二、三產業為輔。在第一產業中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由于受傳統習慣的影響,村里種植經濟作物很少。在蔬菜種植方面,種植簡單,大多為露天種植,反季節性蔬菜少。
2、農民收入情況。該村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有以 下三個方面:一是種植業。該村以種植玉米、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為主,以種植蔬菜、花卉、畜牧養殖為輔, 農民收入的 80%來源于種植糧食、蔬菜生產作物。二是 養殖業。全村具有一定的養殖業基礎,主要是蛋雞和肉雞的養殖,此外,全村農戶還養殖一些生豬、羊、鴨等、畜牧業,畜牧養殖業占全村農民收入的 15%左右。三是外出打工。
二、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健章立制,規范管理。
駐村以后,我們從健章立制入手,重點建立了四項工作制度:
一是例會制度。規定每周一為工作隊例會日,要求工作 隊員對上周開展的工作進行匯報,討論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安排部署下周工作。二是學習制度。每周三下午為學習日,學習有關的理論、方針、政策,以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論水平。三是工作制度。嚴格按照縣里的統一要求,工作隊員堅持吃住在村,堅決做到不吃請、不擾民,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四是請假制度。切實做到有事請假,不遲到、不早退。
(二)調查研究,吃透村情。
根據縣里統一安排, 我們及時研究制訂 三年幫扶規劃和本年度工作計劃。提出了調研工作“十 必到”的工作要求。即:對黨員骨干分子的門要進到,交流談心的深度要達到; 對村里致富能人的致富項目要看到,致富真經要討到;對村里的貧困戶、困難戶,困難根源要找到,貧困癥結要挖到;對村兩委班子幾年來的工作得失要總結到,努力方向要找到。
按照這“十 必到”的工作要求,我們重點采取五種方法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工作。一是召開工作隊隊員會,由村領導、包村干部講解農村工作的一些方法,虛心向他們學習,盡快熟悉農村工作;二是召開村兩委班子座談會,聽取村兩委對村里基本情況的介紹,逐步熟悉村情; 三是采取與個別干部談心的方法,聽他們對村里發展情況的介紹;四是走訪典型戶,對村里在養殖、種植方向有代表性的農戶深入家中或田間地頭,進行個別交流;五是普遍調查,對全村的農戶逐一走訪,聽取意見和建議。
在此基礎上,我們召開工作隊會議進行認真討論,在聽取鎮里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初步吃透了村情,找出了村里貧困的根源。有了切實可行的扶貧思路。
為此我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培訓力度,半年來我們共組織各類培訓3期,培訓群眾60余人,提高了群眾養殖、種植等方面的技能。二是關心群眾疾苦。勤走訪、多親近、交實心。先后走訪幫扶戶400余次,收集總結村民意見60余條,為幫扶戶送去價值4000于元的幫扶物資。三是為群眾排憂解難。幫助4戶群眾解決了住院報銷的問題,解決3戶群眾子女上學問題,還為5戶群眾幫忙聯系解決了就業問題。
我們搞好了四個引導:
引導更多農民棄農經商,到縣城做生意;引導村民進城打工、勞務輸出,讓更多的村民走出土地,開闊眼界,轉變觀念;引導農民搞一些小加工;引導農民學技術,通過學習,讓他們掌握一定的實用技術,以增強自己發家致富的本領。在我們的幫扶引導下,新上了1戶養雞專業戶,目前雞舍已基本建成,另有幾戶也有養雞的強烈愿望。蔬菜種植、冷庫產業也擴大了規模。村里外出務工人員也增加了許多。同時也增加了3戶食品小加工企業。本村的經濟狀況有了明顯的提高。
三、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年,我局幫扶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也存在諸多的不足:一是與扶貧辦聯系較少,交流少,工作思路有待創新,幫扶能力有待提高;二是幫扶結對效果不明顯,未及時掌握結對戶信息,結對幫扶進展緩慢;三是推動幫扶村主導產業發展進度緩慢,我們將進一步攻堅克難,進一步提高上顯村產業發展。
20xx年,我局將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部署,縣扶貧辦的具體要求,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立足實際、整合資源,加強與幫扶鄉鎮的聯系,加大對群眾的幫扶力度,力爭幫扶工作取得更大成效。我們力爭做到:一是促進幫扶村兩委班子工作新突破,行政效能要有新提高;二是加大培訓力度,進一步增加農民在增收、就業、技能等方面的知識;三是加強“一對一幫”扶工作的進一步開展,落實“一對一”幫扶的各項任務;四是為幫扶村做好食品藥品宣傳工作,保障村民用藥飲食安全;五是著重抓好突出貧困群眾幫扶力度,減小貧富差距帶來的矛盾爭端,優化扶貧資金、項目的分配和落實。六是加強幫扶隊伍建設,組織幫扶隊多學習,提高幫扶的能力。
關于在村黨支部組織生活會上點評講話范本二
同志們:
今天非常高興到我們x黨支部與同志們一起上黨課。今天的黨課,我認為既是一堂黨課,也是一次學習交流,還是一次談心談話。今天我給大家講的題目是《堅持黨性原則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接下來,我想圍繞三個方面,講一講我今天要講的主題。
回想我們入黨初期,從找入黨介紹人開始,就樹立了人生的標桿。我們要找的介紹人一定是我們身邊最值得尊敬、最優秀的同志,這不正是我們的人生標桿和導師嗎?從入黨申請書一遍一遍的修改,唯恐沒有把對黨的認識、對黨的向往和對黨的忠誠表達充分。當我們一次又一次接受組織考驗的時候,沒有埋怨,也沒有灰心,仍舊那么執著和堅定。當我們最后如愿以償,一個光輝的名字:“中共黨員”就刻在了我們身上。之所以要給大家講這些,是想幫助大家找回那份初心,是想告訴大家不要忘記我們是怎么進入黨組織的。
我們為什么入黨?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走過了波瀾壯闊的近百年,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歷經了太多太多的苦難,收獲了一個又一個的喜悅,走向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革命戰爭年代,一批又一批的共產黨人前赴后繼,奮戰在血雨腥風的沙場,他們只有一個信念,讓千千萬萬勞苦大眾翻身得解放。和平建設時期,無數的共產黨人公而忘私、鞠躬盡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們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美好。為什么老百姓這么歡迎我們,就是因為這些樸實而堅定的信念,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入黨。
我們都是普通黨員,我們在入黨初期,也許并沒有那么遠大的理想,也沒有這么一個看似宏偉卻又實在具體的目標,可能當初就是想當一個好青年,當一個讓人稱贊的優秀分子,就是這么一個簡單質樸、追求上進的想法,這就是我們當初入黨的理由。也有可能當時入黨,就是為了能夠在黨的組織中得到更多的鍛煉成長,能夠為黨分憂,實現一個又一個的人生目標。我們很多人入黨就是這種想法。一句話,就是要奮斗。我們也不妨常常問自己,當年那份激情還在不在?當年那份上進還有沒有?當年我們入黨的時候,舉起右手在黨旗下宣誓的場景還記不記得?我們有多少人能夠把我們的入黨誓詞背下來?誓詞需要重溫,這些誓詞里面就有我們共產黨員遠大的目標: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
這就是我講的第一部分,我想用一句話來小節一下,那就是:共產黨員是我們第一身份,不管我們身處何方,不管我們身處何境,也不管我們職位高低,我們都應當始終扛起共產黨員這面旗幟。
黨的初心是什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就是我們黨的初心。我們黨走過的道路是一條紅色的道路,蘊含著紅色基因。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從入黨那天開始,黨組織就把一個記錄著紅色基因的芯片植入了我們的心臟,我們有責任把這個紅色基因保護好、傳承好。
從紅船到井岡山,從遵義會議到長征,從延安再到西柏坡,一幕幕記錄著歷史的標志性事件和充滿了流血犧牲的紅色土地,仿佛就在我們眼前,仿佛在向我們訴說那段光輝的歲月。大慶鐵人王慶喜,不知疲倦堅持為人民做好事的雷鋒,縣委書記的光輝典范焦裕祿等等的身影,凝結成了一種精神、一種力量,激勵我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帶著我們走向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這就是我講的第二部分,我想也同樣用一句話來小結一下,這就是:我們黨的歷史是一段奮斗的歷史,需要包括每一個人在內的千千萬萬的共產黨員堅持不懈追求革命理想,我們要始終保持這種斗爭精神,去爭取更大的勝利。
作為一個普通黨員,黨對我們的囑托是什么,我們的職責使命是什么,我們怎樣才能干好我們的工作,不愧對共產黨員的稱號,我想用“三句話”與同志們一起共勉。
第一句話:一心向黨。我們都是共產黨員,我們都是在黨旗下宣過誓的人,所以我們的心,始終跟共產黨拴在一起,系在一起。一心向黨,他不是抽象的,應當是具體的。一要堅決擁護和執行黨的章程。《黨章》規定了我們黨員的權利和義務,特別是在履行黨員的義務方面,要反思我們做得怎么樣?要從主觀上剖析自己,深入查找原因,堅持立說立行,做一個合格黨員。二要堅決執行黨的決定。不管是哪一級的黨組織所作出的決定,我們都不能說三道四,而是堅決堅定的去擁護黨的決定、執行黨的決定。三要堅決響應黨的號召。黨要求我們怎么做,怎么做得更好,我們就應當按照黨的要求做得更好,更完美,要創造性的開展工作。一心向黨體現在時時處處,體現在細微細小的工作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個共產黨員要在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現實生活中,常常會碰到這樣一種人,口口聲聲說自己的政治意識很強,說擁護黨的領導,但是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就把握不住了,社會上的一些人講一些攻擊黨的話,污蔑黨的話,我們也不敢抵制了,甚至有時在全局利益影響了個人利益的時候,更是另一幅嘴臉了,這不是一個共產黨員應該做的。每一個共產黨員,要按照黨員的權利和義務里面的要求,堅決抵制低級趣味,堅決抵制攻擊黨、對黨不滿的一切言論,自覺服從大局,服從黨的利益。共產黨員在社會上是一面旗,在村里是主心骨,我們時時處處都要做好表率。
第二句話:一心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宗旨,也是我們黨一直以來堅持的一種精神,這個精神的來源是毛澤東同志給張思德的題詞,張思德犧牲以后,毛澤東作了一篇《為人民服務》,實際上是表達了黨的宗旨。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共產黨員就要踐行黨的為民宗旨。
怎么為民服務,我們鄉鎮農村更加直接。我們常講基層工作全部涉及到人,絕大多數涉及民生。既然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涉及到人,我們怎么把人的工作做好?其中我就講,首先要關注人的感受。關注人的感受,我想不外乎三個方面,第一要尊重人,第二要方便人,第三要服務人。“尊重人”是講我們的服務態度,從感情上尊重群眾;
“方便人”是講我們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盡量要快捷高效;
“服務人”是講我們的工作理念,我們跟群眾的關系是服務而不是管理,是“公仆”而不是“老爺”。我想說的是,我們激勵人要營造一種公平公正的的環境,做不到公平,厚此薄彼,怎么能說是為民?我們鎮前張家岳河村支部書記張繼利的五個一工作法,第一條就是一碗水端平。最近我們開展的戶戶通工作,這項工作是上級有要求,群眾有期待,我們黨員干部也想干好,下一步上級還有補貼,通過老黨員發揮監督協調作用,村民大力支持,這項民生工程在全鎮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這樣一些在工作中積極主動開展的創新,實際上體現了為民,所以我講一心為民也不是口號。包括有些同志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但是在背后給村干部支持,為群眾發聲這也是體現我們盡職盡責,也是體現為民服務。
第三句話:一身正氣。共產黨員一定要有一身正氣,一個地方、一個單位都要有正氣。沒有正氣的地方,邪氣就會上升。我們每一個人,抱怨的多了,消極的多了,勢必影響風氣、影響身體、影響家庭、影響周邊的朋友,看這不順眼,看那也不滿意,到處都是磕磕絆絆。所以我講人一定要有正氣,無論我們在哪里,都要一身正氣,我們對身邊的同志都要有這個要求。我們每一個人一定要光明磊落,一個人光明磊落,就是要心不藏私、心不藏事、心不藏奸。心不藏私就是不要把個人的東西看得最重要,不顧大局。心不藏事就是有什么話就要說出來,要和大家溝通交流。如果因為某一件事情有一點分歧和隔閡,不及時的溝通和交流,長了就會變味,就無法溝通了,就變成矛盾了,所以大家彼此之間一定要坦誠相待。心不藏奸就是不能有整人害人之心,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從善從德。與人為善,我們工作的環境就會寬松,工作就會有干勁,思維就會敏捷,這些都是我們工作出成績的動力和源泉。
最后,我想用習近平總書記的兩段話作為今天黨課的結束語。第一句話:我們都是追夢人,我們在努力奔跑。第二句話: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