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一
王城公園門口,彩燈高懸,大門上安裝了一排彩燈,燈火通明。大門上面,用霓虹燈制成的幾個大字“2011春節王城燈展”。門前四根高大的彩色燈柱,美麗無比。走進大門,是燈的海洋,是快樂的世界。正中央一個高大明亮的“九兔送福”,兩側各個花燈都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每棵樹上都掛上了許多燈籠。
首先是一個“鬧紅火花燈”展現了民間的傳統風俗,接下來是“龍騰虎躍花燈”,每當老虎吼叫一聲,老虎就會前爪躍起,而龍則向空中騰飛。白馬寺花燈呈現在我們眼前,四個和尚坐在那里念經,中間一個爐子,里面還竄著火苗。最前面是兩匹白馬,兩邊還有兩座房子,里面有和尚在撞鐘、打鼓。
女皇花燈、福滿人間花燈、動物狂歡節花燈……讓我看的如癡如醉。突然一個熟悉的身影進入我的眼簾,我定眼一看,那不正是我們藍天明月老師嗎,還有快樂雪娃娃。我們和老師在一起沿西邊的一條小路走,平日里看著那么平凡的牡丹仙子雕像現在也這么美麗。牡丹仙子周圍,全是牡丹燈,一朵朵的牡丹燈把牡丹仙子的雕像照的絢爛奪目。前面突然傳來一陣熟悉的音樂,啊?這不是閱兵進行曲嗎?難道王城公園里也開始閱兵了?我們急忙跑上前去,哦,原來是祖國萬歲花燈,展現了2009年的國慶時的景象,一座袖珍型的天安門城樓巍然屹立,城樓前一面升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三名儀仗隊員站立在國旗旁,各種裝甲車從他們身后開過,太壯觀了!
我們經過動物園門口時,突然聽見有人喊:“動物園不要門票,免費進!”哦,動物園里面還有個花燈呢,好像是個中國結。我們隨著人群走進了一看,九龍中國結。最上面是一條龍,中間的結由8條龍盤成,最下面有兩條張牙舞爪的龍,體現了中華民族敬仰龍的美好信念。早就聽說王城公園里有個仙鶴花燈,是唯一在水上的花燈。我們來到一個湖旁,終于找到了仙鶴花燈了!在湖里,有好幾只亭亭玉立的仙鶴,還有一朵一朵的蓮花。湖上一座小橋把兩岸連為一片,站在小橋上看仙鶴湖,真美啊……
花燈可真多啊,兔子之家花燈、鯉魚跳龍門花燈、中國騰飛花燈、百鳥朝鳳花燈、玉兔迎春花燈、雄獅起舞花燈……看的我們眼花繚亂。通過這次賞燈展,讓我大開眼界,一飽眼福,同時讓我又一次的體會到了喜慶中國年的氣氛,百姓們的生活也過得更紅紅火火了。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二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今天我就很有幸的來到了洛陽的龍門石窟,進去轉一轉吧。
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進入景區,一直往前走,可以看見一座門上面有“龍門”兩個字,導游跟我們講這個不是鯉魚跳龍門的龍門,而是左手是香山,右手邊是龍門,中間夾著的那條河叫做伊河。
穿過龍門往前走,看到了第一個洞是窟是古陽洞,龍門石窟的佛像分為北魏時期和唐代時期,如何區分呢?北魏時的人的人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所以當時的人們以輕瘦為美,而唐朝是以胖為美,區別就在于脖子上有沒有肉紋。有的是唐朝修建的,沒有的,則北魏時修建的,過了古陽洞,我們來到了最丑的佛像,為什么說是最丑的佛像呢?因為他兩眼無神,像是一具死尸坐在那里,所以被稱為最丑的佛像。
再繼續往前走,我們看到了蓮花洞,蓮花洞上是按照1:20的比例進行雕刻的,據說人民大會堂的蓮花燈也是按照這個比例去做的呦。
跟著導游繼續往前走,我們來到了最小的佛像跟前,最小的佛像只有倆厘米高,可也有鼻子有眼,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呀!
到了盡頭后,就是最大最美的佛像------盧舍那大佛,那可真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大佛高米,頭部高達米,耳長米,被稱為東方的蒙娜麗莎。當時是武則天捐贈兩萬貫的胭脂粉錢用來加速完工,所以是按武則天相貌雕刻的。嚴肅中帶著慈祥、平靜、淡然。
游玩結束了,雖然有點累,但學會了很多東西呢,你們喜歡洛陽龍門石窟嗎?快來瞧一瞧吧!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三
我和爸爸去了白馬寺后,隨后就乘53路公交車到了離洛陽市區南12公里的龍門石窟。這里兩山對峙,滿山翠柏,長橋飛架,清泉綠水,伊水從其間北去,形成了一座天然門闕。秦大將白起戰韓魏聯軍的“伊闕大戰”,就發生在這里。隋朝建都洛陽,宮南門正對伊闕,因皇帝都自喻“真龍天子”,從而開始把“伊闕”改稱“龍門。”
據資料記載:龍門石窟現存洞窟兩千四百三十五個,造像十萬余尊,碑刻題記共八百余塊。此外,龍門石窟還保存著豐富的佛教藝術建筑和書法等方面的實際資料,是人們公認的石刻藝術博物館。它和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崗石窟被稱為我國的三大藝術寶庫。
龍門石窟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火燒洞、蓮花洞、摩崖三佛、吐火羅僧龕、千手千眼觀音龕等等、等等。在眾多佛窟中,我最喜歡的是雄偉、壯觀、體態最大、型態最美、藝術價值最高的露天石刻奉先寺。奉先寺的主尊佛像為盧舍那,聽講解員說:大佛高1714厘米,頭部400厘米,僅耳朵就長達190厘米,比一個人還要高出一截。在佛經中,盧舍那的含意是“諸惡皆除,眾德悉備,凈色遍照法界”,是佛在顯示美德時那種理想的化身。盧舍那一泓秋水般深邃的雙目向下俯視,默默傳導著他的安祥與慈愛。盧舍那全身著衣的雕刻,只是隨衣掛線,僅寥寥數筆,顯得樸實無華,洗煉流暢。我仰望著大佛,他面容飽滿,眉目修長,身披輕紗,一雙睿智的雙目向胸下俯視,似乎在向人們傳送著慈愛和安祥。我對的我們祖先竟能開創出這么高大、這么精美的大佛,實實令人嘖嘖稱奇。但令人可惜的是,這樣一尊莊嚴、樸素、美麗的大佛小臂以下,幾乎崩塌殆盡。盡管如此,可在人們的眼里,依然泯滅不了盧舍那的美貌。反而讓人更感到了美的聯想,所以大佛盧舍那在世界的東方,永遠是一顆璀燦的藝術明珠。
在奉先寺,盧舍那是主尊佛,他的左側是她的大弟子迦葉。迦葉的刻石造像高1030厘米,立于履蓮束腰臺上。現在的迦葉像已經十分殘破,但從殘存的面部依稀可見他飽經滄桑的神韻。
主尊佛盧舍那的右側,是釋加牟尼一位最小的弟子阿難。阿難刻像高1030厘米,赤著雙足,立于束腰臺上。阿難出家時只有十幾歲,是個小王子,養尊處優。出家后,盡管經過磨煉,還是擺脫不掉少年的稚氣。他頭光圓,面頰豐滿,眉目疏朗,睿智中依然透出著幾分稚樸與憨厚,讓人看了憐愛之情油然而生。在奉先寺的佛像中,阿難的刻像算是保存得完好的了。除了他的雙手殘破外,其神態、外貌都雕刻的栩栩如生。
在正面三尊佛像的兩側,還有文殊和_兩位菩薩侍從待立。他們的面部豐滿圓潤,雙目俯視,雕刻精美細致。
除此而外,奉先寺的左右兩廂,各是一天王一力士,都是佛的護法神,雕刻的手法上同樣獨具匠心。天王頭束髻,戴寶冠,身披甲,面目威嚴,形象顯露出一個“武”字,力士兇悍怒目,令人望而生畏。這里的菩薩端莊、文雅,天王力士的威風凜凜,全讓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演義的淋漓盡致。
游覽完了龍門石窟西區,過了漫水橋,又看了東區的擂鼓臺南洞,擂鼓臺中洞,擂鼓臺北洞,千手千眼觀音佛龕,香山寺和白園等景點后,我站在高處,俯視著龍景區的翠柏遍山與伊河北水相映,宛如看到了一幅美麗的畫圈,我感到我們古代勞動人民太偉大了。它使我們詳細了解了各個方面的歷史,為我們這些后代人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當我了解到龍門石窟的文物,遭到美、英、日、法、德等國的文物盜竊者,在我國的民族敗類的協助下成功的盜竊到世界各地,被他們私人收藏或陳列在他們的國家博物館里時,多么希望我們中華民族那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能早日回到自己祖國。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四
“瑰寶珍窟百丈巖,神工鬼斧歷千年。”
在多朝古都洛陽,有這樣一處驚天地泣鬼神的地方,它歷盡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心血,令人心馳神往,它就是坐落在伊河兩岸的龍門石窟。
趁著金秋國慶假期,爸爸媽媽帶我到了龍門石窟游玩。
走進龍門,兩排林木郁郁蔥蔥,石板小道更增添一種韻味。墻上的每個小窟中都有佛像。別看這窟小,佛的神情和手勢都是非常清晰的。有的雙手放在腿上,目視遠方,讓人感到溫暖;有的雙手合十,虔誠閉目,仿佛在祈禱什么;有的眉頭緊皺,面目猙獰,盯著什么地方,讓人毛骨悚然……
行至奉先寺,那尊最高最大的佛占據了我整個眼睛。那尊佛名叫盧舍那,它通高17。14米,光頭部就足足高4米。他發髻呈波浪形,面部圓潤,眉毛如那彎彎的明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睜半閉,像在打瞌睡,又像是在俯視山下的伊水。嘴角藏著隱約的笑容,顯現出他的慈祥與平靜。他的表情就如蒙娜麗莎的微笑,讓人捉摸不透,嚴肅中帶著一份慈祥,慈祥中又有一絲神圣與威嚴。我不僅贊嘆這驚人的高度,也佩服這精湛的技藝。
漫步伊水邊,夕陽的余暉灑滿水面,猶如一位少女披上素裝,優雅而平靜。微風輕拂湖面,層層漣漪蕩在水面上,就像少女臉上漾起的微笑,讓人舒適。水中的魚兒成群結隊,在水中嬉戲打鬧,給平靜的水面增添了一絲生機。
這次洛陽之行,不僅讓我領略到自然風光的美麗,也讓我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五
我和爸爸來到白馬寺后,接著就乘53路公共汽車來到離洛陽市城區南12千米的龍門石窟。這里兩座山對峙,漫山遍野翠柏,長橋飛架,山泉清山,伊水從期內北去,造成了一座天然門闕。秦將軍白起戰韓魏聯軍的伊闕對決,就產生在這兒。隋朝定都許昌市,宮南門正對伊闕,因皇帝都自喻真龍天子,從而一開始把伊闕改叫龍們。
據原材料記敘:洛陽龍門石窟目前洞穴兩千四百三十五個,石雕佛像十萬余尊,碑刻作文題記共八百余塊。除此之外,龍門石窟還儲存著豐富多彩的佛家造型藝術工程建筑和書法藝術等層面的具體材料,是大家認可的石刻藝術博物館。它和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崗石窟被稱作在我國的三大造型藝術寶庫。
洛陽龍門石窟有很多珍貴的歷史歷史時間歷史文化遺產:火燒洞、蓮花洞、摩崖三佛、吐火羅僧龕、千手千眼觀世音龕這種、這種。在諸多佛窟中,我最喜歡的是雄壯、壯闊、體形較大、型態最美麗、藝術價值最大的室外石刻奉先寺。奉先寺的主尊佛象為盧舍那,聽解說員說:大佛高1714厘米,頭部400厘米,僅耳朵就長達190厘米,比一個人還要高過一截。在佛書中,盧舍那的寓意是諸惡皆除,眾德悉備,素色遍照法界,是佛在顯示美德時那種理性化的變為。盧舍那一泓秋水般深遂的雙眼往下俯視,默默地傳輸著他的安祥與慈愛。盧舍那渾身上下著衣的手雕,只是隨衣掛線,僅寥寥數筆,看上去質樸無華,洗練暢順。我凝望著大佛,他容顏圓滑,眉眼修長,身穿薄紗,一雙聰明的眼睛向胸下俯瞰,仿佛在向大伙兒傳送著仁慈和永明。我對的大家先祖竟能開辟出那么偉岸、那么精致的大佛,實實讓人嘖嘖稱奇。但讓人遺憾的是,那樣一尊莊重、質樸、漂亮的大佛小臂下列,基本上坍塌殆盡。即便如此,可在大家的眼中,仍然泯滅不上盧舍那的容貌。反倒令人更覺得了美麗的想到,因此大佛盧舍那在全球的修真,始終是一顆璀燦的造型藝術明珠。
在奉先寺,盧舍那是主尊佛,他的左邊是她的大徒弟迦葉。迦葉的刻石石雕佛像高1030厘米,立身履蓮束身地上。如今的迦葉像早已十分殘破,但從殘留的臉部依稀可見他飽經滄桑的風韻。
主尊佛盧舍那的右邊,是釋加牟尼一位最少的徒弟阿難。阿難刻像高1030公分,赤著雙足,立于束腰臺子上。阿難出家時僅有十幾歲,是個小王子,養尊處優。出家后,雖然歷經磨練,還是解決不掉青少年的稚氣。他頭光圓,臉頰豐腴,眉目疏朗,明智中仍然顯出著一些稚樸與憨厚老實,令人看過憐愛之情溢于言表。在奉先寺的佛像中,阿難的刻像算作儲存得完好無損的了。除開他的兩手殘破外,其神情、容貌都手工雕刻的惟妙惟肖。
在正臉三尊佛像的兩邊,也有文殊和_倆位菩薩侍從待立。她們的臉部豐腴圓滑,雙眼俯視,手工雕刻精致細膩。
除此而外,奉先寺的左右兩廂,各是一天王一力士,都是佛的護法神,手雕的方法上一樣匠心獨運。天王頭束髻,戴寶冠,身披甲,相貌威勢,品牌形象顯露出一個武字,力士強悍怒目,讓人望而卻步。這里的菩薩端莊、溫潤如玉,巨星力士的神氣十足,全讓我國古代員工演義的淋漓盡致。
去玩完后洛陽龍門石窟城東區,過去漫水橋,又看了城東區的擂鼓臺南洞,擂鼓臺中洞,擂鼓臺北洞,千手千眼觀世音佛龕,香山寺和白園等游玩景點后,站在高處,俯瞰著龍旅游景點的翠柏遍山與伊河北水交相輝映,宛如看到了一幅美麗的畫圈,我認為大伙兒古代員工太優秀了。它使大家詳盡了解了各個領域的歷史時間,為大家這種后代人留有了一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當我們掌握到龍門石窟的珍貴文物,遭受美、英、日、法、德等國的珍貴文物盜竊者,在中國的民族敗類的幫助下取得成功的偷盜到世界各國,被她們個人個人收藏或陳列設計在她們的國家博物館里時,多么的期待大家中華文化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能盡早返回自身中華民族。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六
洛陽一日
因為聽說洛陽正在舉辦牡丹節,所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到洛陽游玩。
爸爸說洛陽是九朝古都,可玩的地方很多,但由于時間短,加上天又下著小雨,我們只好選擇到王城公園看一下。進了公園一看,這里可真大呀!四周都是牡丹花叢,可惜的是這里的花已開敗了,滿目殘花,蕭條極了。
我們若有所失地順著一座橋向前走,居然在前方看到了一大片盛開的牡丹,花兒競相開放,香氣撲鼻。我在這里了解到牡丹花有四大品種:姚黃、魏紫、趙粉、豆綠。在這姹紫嫣紅的世界里,每一個品種,每一朵花,都有自己豐富多變的美麗的色彩。據說,還有一種黑牡丹,是一種非常名貴的品種雖沒親見,但眼前的收獲已足以告慰我們先前失落的心情了。
我們觀賞完牡丹,就來到游樂場坐摩天輪。摩天輪漸漸升高了,我朝下看去,覺得自己好高好高,細雨籠罩的房子就像一張張課桌那么大,人也不比一支筆大多少。
從摩天輪上下來后,我們又來到了動物區。這里有許多動物我都沒見過。在這個籠子里有一只黑豹,你看它尾巴舉得比旗桿還直呢!再往前走是一家子牦牛,那只身強力壯的黑牦牛是爸爸,體型較小的白牦牛是媽媽,那只最小的就是牦牛寶寶了。一家人在一起是其樂融融。還有一個籠子里是一只猞猁,也許是怕雨吧,所以怎么也不肯出來。在這個動物園里還有斑馬,它似乎也很怕雨,躲在窩里我只能遠遠地望見它身上的黑白紋。再往前走是一只河馬,它把整個身子都泡在水里,只留著眼睛、鼻子在水面上呼吸。
不過,這些還不夠稀奇。我們朝前走了沒多久,發現了一個熊貓館,這可把我高興壞了,我是天天都在想熊貓呀,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能見到熊貓。我立刻拉著爸爸就進去了。的只見里面有一只胖乎乎的大熊貓,特別可愛,樣子憨態可掬。它搖搖晃晃地在那走來走去,許多人都想給它拍一張正面照,可它總是把屁股對著別人,拒絕拍照。于是我用一個假花環來引它,把它引到一叢竹子里,然后把花環拿走,它卻一屁股坐在了臺階上,啃起了竹子,大眼睛呆呆地望著我,仿佛在說:“我讓你們拍照,你讓我看看行不行?”由于旁邊的人都在大笑,它又仿佛在說:“你們笑什么?有那么好笑嗎?”
暮色降臨時天居然晴了,西天邊出現了一抹晚霞,整個洛陽城仿佛被涂抹了一層金色,美麗極了。而我們也該起程返回了,留戀不舍中我向洛陽城揮了揮手,洛陽我愛你!明年的牡丹節我還會來的!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七
次日清晨,我們乘大巴來到華山腳下。我們坐上“亞洲第一索道”直接到達南峰的半山腰。
大家一鼓作氣爬上南峰頂上。媽媽和許多阿姨體力透支,只好稍做休息。我和爸爸、許多叔叔卻“精力旺盛”,繼續向北峰(華山最高峰)前進。
歷盡千辛萬苦,我們總算爬上了“蒼龍嶺”。“蒼龍嶺”的階梯險峻難攀,我只覺得雙腳像灌滿了鉛似的,只好抓著粗粗的鐵鏈慢慢向上“蠕動”著。
好不容易“翻”過了“蒼龍嶺”,我們又來到了“金鎖關”。”金鎖關“旁邊的鐵鏈上掛滿了大大小小、花花綠綠的鐵鎖,有圓的,有方的,有愛心型的……
聽說這些鎖可以鎖住平安,鎖住幸福。這么多小朋友只有我和一個弟弟上了“金鎖關”,但我和弟弟已經筋皮力盡,只好在這里等候大人們回來再一起下山。
這次爬西岳華山不僅讓我領略到華山的奇險峻秀,還磨練了我的毅力,真是一舉兩得!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八
洛陽市南郊十三公里處,座落著聞名世界的龍門石窟。今天我們就瀏覽了四大窟之一的龍門石窟。
到了那里,買過票以后,我們乘坐觀光車去景區,道路旁邊有一種樹,這種樹的樹葉有黃色和紅色樹葉,非常漂亮。
到了景區門口,我先看到了一條河,這條河叫伊河,河面又長又寬,長得看不到盡頭,河面上碧波蕩漾,波光粼粼。河面有一座橋,叫龍門橋,這座橋是仿照趙州橋建造,比趙州橋要長要寬。
往里走,我們看到了一個水池,這個水池叫禹王池,是為紀念大禹治水修建的。接下來,一群群石洞映入眼簾。這些洞有大有小,里面有許多佛像,形態百千,有的端坐,有的站立。但遺憾的是有些佛像被遭到了破壞,殘缺不全,有的沒有了頭或者手。走著走著,我看到了一座雄偉壯觀的大佛,這個大佛叫“盧舍那”大佛,佛像高米,光耳朵就米,比爸爸的個子還高呢!這尊大佛慈眉善目,面帶微笑。旁邊有幾個小佛,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真讓人驚嘆呀!
還有一個萬佛洞,中間是一尊阿米托佛,旁邊有四個稍小點佛像,兩邊的墻壁上密密麻麻的許多小佛,總共有一萬五千個呢!所以叫做“萬佛洞”。
游覽過西山的石窟,我們通過一座橋,來到了東山。東山有香山和白園。白園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墓園。走進白園,里面有許多竹林茂密,松柏蒼翠,景色十分優美。里面有許多石壁,其中一塊石壁上記得著白居易寫的古詩《草》。
龍門石窟是世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我想,那么高大的大佛,以前也不發達,古代人是怎么雕刻的呢?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可真聰慧呀!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九
昨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游覽了中國三大石窟之一的“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南郊十三公里處的伊河兩岸。這里東(香山)、西(龍門山)對峙,伊水中流,是中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指示牌上面介紹,龍門石窟南北長一公里,共有9700余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題記和碑刻3600多處。它經北魏、北周、北齊,隋唐等六個朝代,前后用四百多年的時間完成的。
奉先寺是中國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用自己的私房錢捐修的。當中最大的盧舍那佛像高17。14米,光她的頭部就有4米高。他和她周圍的弟子、菩薩、天王都雕刻的慈眉善目、栩栩如生,真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讓人驚嘆不已!而蓮花洞中上千個的小佛像最小的只有兩厘米高,但個個千姿百態,更讓我們對那些雕刻他們的工匠敬佩萬分!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他們經過了千百年的風雨洗禮,這些大佛身上的顏色已經脫落了,而百分之七十的佛像遭到了破壞和盜賣,至今這里還有許多佛像還在國外的博物館里收藏著,真讓人惋惜!
我們先看了一個名叫賓陽三洞的洞窟。堅硬的石頭上有三個大窟,窟上刻著一尊尊佛像,大的佛像旁邊還有許多小佛像,刻工非常精細。連佛的神情、衣服、姿態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大的石窟旁邊還有幾個小的石窟,里面的佛跟人差不多大,雖然小一點,但還是非常精致。
我們向前走,走到了萬佛洞。萬佛洞是有很多佛的洞。里面最小的佛像僅僅有兩厘米。我一開始以為是洞內的墻壁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東西是花紋,但仔細一看原來是許多尊佛像。每個只有兩厘米的佛像都雕刻得非常細致。真是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啊!
最后,我們來到了最大的石窟——奉先寺。奉先寺里最大的佛高達米。佛的一個耳朵就有米。佛的穿著很樸素,面帶微笑,像一位和藹的老奶奶。石窟內壁的花紋雕刻得非常漂亮,最大的佛左右兩邊各有一個菩薩和一個徒弟,非常壯觀!
這次的旅游,讓我學到了不少有關歷史的知識,更是一次難忘的經歷!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十
游洛陽龍門石窟
王軒宇
我和爸爸去了白馬寺后,隨后就乘53路公交車到了離洛陽市區南12公里的龍門石窟。這里兩山對峙,滿山翠柏,長橋飛架,清泉綠水,伊水從其間北去,形成了一座天然門闕。秦大將白起戰韓魏聯軍的“伊闕大戰”,就發生在這里。隋朝建都洛陽,宮南門正對伊闕,因皇帝都自喻“真龍天子”,從而開始把“伊闕”改稱“龍門。”
據資料記載:龍門石窟現存洞窟兩千四百三十五個,造像十萬余尊,碑刻題記共八百余塊。此外,龍門石窟還保存著豐富的佛教藝術建筑和書法等方面的實際資料,是人們公認的石刻藝術博物館。它和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崗石窟被稱為我國的三大藝術寶庫。
龍門石窟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火燒洞、蓮花洞、摩崖三佛、吐火羅僧龕、千手千眼觀音龕等等、等等。在眾多佛窟中,我最喜歡的是雄偉、壯觀、體態最大、型態最美、藝術價值最高的露天石刻奉先寺。奉先寺的主尊佛像為盧舍那,聽講解員說:大佛高1714厘米,頭部400厘米,僅耳朵就長達190厘米,比一個人還要高出一截。在佛經中,盧舍那的含意是“諸惡皆除,眾德悉備,凈色遍照法界”,是佛在顯示美德時那種理想的化身。盧舍那一泓秋水般深邃的雙目向下俯視,默默傳導著他的安祥與慈愛。盧舍那全身著衣的雕刻,只是隨衣掛線,僅寥寥數筆,顯得樸實無華,洗煉流暢。我仰望著大佛,他面容飽滿,眉目修長,身披輕紗,一雙睿智的雙目向胸下俯視,似乎在向人們傳送著慈愛和安祥。我對的我們祖先竟能開創出這么高大、這么精美的大佛,實實令人嘖嘖稱奇。但令人可惜的是,這樣一尊莊嚴、樸素、美麗的大佛小臂以下,幾乎崩塌殆盡。盡管如此,可在人們的眼里,依然泯滅不了盧舍那的美貌。反而讓人更感到了美的聯想,所以大佛盧舍那在世界的東方,永遠是一顆璀燦的藝術明珠。
在奉先寺,盧舍那是主尊佛,他的左側是她的大弟子迦葉。迦葉的刻石造像高1030厘米,立于履蓮束腰臺上。現在的迦葉像已經十分殘破,但從殘存的面部依稀可見他飽經滄桑的神韻。
主尊佛盧舍那的右側,是釋加牟尼一位最小的弟子阿難。阿難刻像高1030厘米,赤著雙足,立于束腰臺上。阿難出家時只有十幾歲,是個小王子,養尊處優。出家后,盡管經過磨煉,還是擺脫不掉少年的稚氣。他頭光圓,面頰豐滿,眉目疏朗,睿智中依然透出著幾分稚樸與憨厚,讓人看了憐愛之情油然而生。在奉先寺的佛像中,阿難的刻像算是保存得完好的了。除了他的雙手殘破外,其神態、外貌都雕刻的栩栩如生。
在正面三尊佛像的兩側,還有文殊和_兩位菩薩侍從待立。他們的面部豐滿圓潤,雙目俯視,雕刻精美細致。
除此而外,奉先寺的左右兩廂,各是一天王一力士,都是佛的護法神,雕刻的手法上同樣獨具匠心。天王頭束髻,戴寶冠,身披甲,面目威嚴,形象顯露出一個“武”字,力士兇悍怒目,令人望而生畏。這里的菩薩端莊、文雅,天王力士的威風凜凜,全讓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演義的淋漓盡致。
游覽完了龍門石窟西區,過了漫水橋,又看了東區的擂鼓臺南洞,擂鼓臺中洞,擂鼓臺北洞,千手千眼觀音佛龕,香山寺和白園等景點后,我站在高處,俯視著龍景區的翠柏遍山與伊河北水相映,宛如看到了一幅美麗的畫圈,我感到我們古代勞動人民太偉大了。它使我們詳細了解了各個方面的歷史,為我們這些后代人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當我了解到龍門石窟的文物,遭到美、英、日、法、德等國的文物盜竊者,在我國的民族敗類的協助下成功的盜竊到世界各地,被他們私人收藏或陳列在他們的國家博物館里時,多么希望我們中華民族那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能早日回到自己祖國。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十一
游 洛 陽
我叫陳思翰,是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幸福路小學一名即將升五年級的小學生。因為爸爸和叔叔從事旅游行業,所以我自小喜歡旅游,已經游覽了許許多多的美麗風景。我的家鄉河南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在這片土地上矗立著許許多多的文化歷史名城。我最喜歡的,就是位列七大古都的洛陽。
記得兩年前的五一,一大早,我們全家都早早的起了床,吃了飯,因為今天媽媽要帶我們去洛陽游玩,我高興極了。那天的天氣很好,微風吹拂著路邊的楊柳。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的麥田綠油油的,麥苗隨著微風翩翩起舞,真好看啊!我的心情就像離籠的小鳥,激動萬分。過了不久,我們就來到了洛陽。
中午,住在洛陽的姑姑和姑父請我們全家去老洛陽面館吃飯。這是一家老字號飯店,專門做洛陽的地方風味小吃。從外面看,店面的裝修古香古色,處處流露出濃濃的中國傳統元素。走進去,飯店里的人真多呀,多虧姑父預先訂了包間,在這里我了解很多小吃的來歷,其中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鹵面的來歷,原來鹵面是當地的一種快餐,因為使用簡單,方便攜帶,所以博得人們的喜愛。又因為此面多在巷口街邊叫賣,所以又叫路面。
下午,我們來到了麗景門,麗景門是一座仿唐建筑。它有著高高的城墻和大大的城門,門口有條清澈見底的護城河,走進城去,窄窄的小巷,干凈而整齊,商店里擺放著琳瑯滿目的商品,大多是些地方土特產,巷邊上豐富多彩的傳統小吃吸引著大家的眼球,路上行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出了麗景門,我們又參觀了洛陽市博物館,在這里我知道了洛陽悠久的文化和歷史。洛陽真是一座絢麗多彩的城市啊!
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吃完晚飯,就匆匆忙忙地離開了洛陽,聽姑父講洛陽還有好多的名勝古跡,龍門、白馬寺還有關林等等,期待著我下一次游覽。我發覺自己已經慢慢地喜歡上了這座古老的城市。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十二
聽說洛陽牡丹甲天下,洛陽牡丹究竟有多美呢于是,我懷著好奇心來到了洛陽牡丹園。
剛到門口我就發現人太多了,簡直比到北京觀看升旗儀式的人還要多,我們廢了好大的勁了才擠進去。
此時正是早晨,整個牡丹園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在霧中看花,花朵猶如一個個害羞的姑娘。
不知不覺的,時間已過去了兩個小時,太陽升起來了,牡丹花綻開了,花朵在太陽的照耀下,更加艷麗了,這里的花有黃的、紅的、白的、紫的還有黑的。
中午,我們在牡丹園的一家餐廳里,吃起了洛陽的風味小吃―流水席。
傍晚,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牡丹園。在回家的火車上,我想起白天看到的情景,心里想到:洛陽牡丹雍容華貴,不愧是我國的國花。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十三
7月20日,我來到河南洛陽,游聞名全球的龍門石窟。
出了洛陽城大約3公里,就漸漸入山。窄窄的公路盤曲而上,山上的草木一叢一簇,像在和花兒比美似的。遠遠的,就瞧見東西兩山崖壁上密如蜂房,星羅棋布的窟龕。仰頭一望,氣勢磅礴的“龍門”二字高高立在了這座仿趙州橋的大橋頂上。
我們往里走,導游一邊走一邊講道:“這龍門石窟,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它始鑿于公元493年前后,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現存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萬余尊……我一聽迫不及待地趕忙往里趕,想早點大飽眼福。
沿著石塊鋪成的小路,拾級而上,嘿!一個個佛像都是儀態端莊,兩只蒲扇似的大耳朵垂在肩上,沖著我們微笑!經“古陽、賓陽”兩洞,我們一路順著伊河,來到了赫赫有名的萬佛洞。萬佛洞,顧名思意,就是一萬尊佛像的洞,但實際有14000尊佛。沿口南壁上,是龍門石窟里最美的一尊佛像,它就是一尊很小的菩薩像,手提凈瓶舉塵尾,體態圓潤豐滿,姿勢優美,十分傳神。不愧為最美的佛像呀!
既然來到了龍門,那就一定得去奉先寺看一看。奉先寺又稱盧舍那大佛,建成時為公元675年。這尊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據說它是按武則天的形象雕刻成的。此尊高達米的大佛眼瞼下垂,雙目俯視,嘴巴微翹而又含笑不露,她莊重而文雅、睿智而明朗,右手掌心向前,手指向上,中指及無名指彎曲與大拇指相合。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高的藝術造詣。
導游還告訴了我一個不算秘密的秘密,那就是北魏的佛像,清瘦略長,衣紋折疊規整而稠密,而唐王朝的就面容豐腴飽滿,佛像衣紋更加流動飄逸。龍門石窟斷斷續續開鑿了四百多年,經過了四百多年的苦心營造,不同時期的能工巧匠在龍門石窟創造出不朽的藝術作品。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國的雕刻藝術就有如此精深,我也相信,這散發著無數光彩的龍門石窟,定會在每個游人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跡!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十四
幾度斜陽盡,幾回殘月消,你在多少個世紀里伴著日月的輪回,放肆的冷風依然揭不開你神秘的面紗。
我踩著你不變的容顏,任青春的腳步在你的身上留下痕跡,而你不朽的軀干在漲潮時隨便海水怎么猛擊,也不曾老卻。
從古至今,你承載了多少風霜,來來往往的人們使你成為了一道風景線,卻誰都不能把你蒼老。
我站在蔡襄的雕像前,用靈魂和他進行著無言的對話,始終不知道你被遺忘在歷史角落里的秘密。
洛陽老街
歲月在你身上走過,什么也沒留下,什么也沒帶走,你還是你,但你的外表卻滄桑了,繁華落盡,你留不住自己的青春。
看著荒涼的街道,我可以想象得出你昔時是多么的熱鬧,真怕你承受不了秋風蕭瑟啊,路邊破舊的房子里不就住著你的嘆息聲嗎,久久回蕩。
越來越多的人從你的視線消失,遺留下空白,你不記得任何一個模樣,在你的盡頭也已經找不到天涯游子的身影了。
那天,我一個人來到你的身旁,想給你點安慰,卻更孤單了你,你寧愿自己靜靜地躺著。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十五
洛陽的鯉魚跳龍門本是一絕,但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旁邊的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在龍門河的右邊,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窯洞在龍門石壁上,雜亂中帶著有序。導游邊走邊說:“整個壁長約有1公里,碑刻題記約有2800余品,這些都是古代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啊!”
往前走,普通一般高低的石像長約2米,寬1米,高米。走著走著,我發現了一尊最小但又最獨特的石佛像。只見這尊石像左手拿著一本經書,右手托著下巴,眼睛微閉,神態安詳的看著經書,栩栩如生。仿佛這尊石像就在你的旁邊默念著經書。
最令我震撼的是,眾多石像里最大最寬的那尊。導游給我們講解到:“這尊石像長8米,寬米,高15米。是十尊石像中最大的一尊。”這尊石像的左手豎立于前胸,好似一位寺廟里的禪師方丈,在教導一位位小和尚做人的道理!
一直往前走,這一尊尊的石像,或站、或坐、或臥......有些石像像一尊尊一位位教書的禪師,有些像看書的學生,有些像道高一丈,悟透人間事物的老和尚......
我不停地往前走,一路上看到許許多多的石像,直到走到臨近中午,我才和家人們離開了這里,離開了鬼斧神工做出來的龍門石窟。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十六
前些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河南,雖然那里沒有北京、上海的都市繁華,但是我被那里古老的文化氣息深深地迷住了。
我們游歷了好幾個古跡,開封的開封府,清明上河園。
登封的少林寺,洛陽的白馬寺……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洛陽的龍門石窟。
在導游的講解下,我們慢慢進入了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共有2300多座窟龕,其中最大的佛高17米,最小的佛才兩厘米,全世界僅中國有。我最喜歡其中的“萬佛洞”和“奉先寺”。
先說說萬佛洞吧!在萬佛洞里,你猜有多少佛?一萬五千零一尊佛像,那些高不盈寸的小佛密密麻麻卻又整齊地雕刻在南北兩側的墻壁上,生動細致,栩栩如生。在萬佛洞中間,還有一尊主佛,就是_,安詳地端坐在蓮花座上。望著眼前這些巧奪天工的宏偉巨制,我不禁驚嘆起來!
和萬佛洞的小佛比起來,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算得上巨佛了。它身高17米,頭高4米,耳朵兒米。哈!光耳朵就比我高很多呢!這尊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雙眉彎如新月,一雙秀目微微注視下方。高高的鼻梁,小小的嘴吧露出祥和的笑意。因為形態圓滿、安詳、溫存,所以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
看完龍門石窟,我覺得古代的能工巧匠真是太有智慧了,恐怕有些能力連現代人也望塵莫及吧。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十七
五一假期,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洛陽市龍門石窟游玩。
剛進入龍門石窟,一眼就可以看到一條明如玻璃的綠帶子——伊河。河水清澈見底,兩岸垂柳婆娑,遠遠就聞到一股淡淡的大自然的清香。伊河西岸的峭壁就是我們要看的主體景區——龍門石窟。
那一排排,一列列的佛像,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胖有的瘦……形態各異。走近看,就不難發現,這些雕像比電視上的畫面還要逼真,每個神態,每個動作,甚至每個節骨眼兒上都雕的栩栩如生……還有些佛像則靜靜地坐在蓮花臺,閉著眼上,雙手合在一起在鼻子的正前方,像似在修煉什么東西一樣,如醉如癡,讓人留連忘返。
繼續往前走,就來到我們大家盼望已久的奉先寺。剛進入奉先寺,我的眼球就被眼前的景物所吸作文吧引住:一尊尊高大無比的佛像呈現在我的眼前。中間最大的佛像叫盧舍那,旁邊是他的兩位弟子,分別叫迦葉和阿難。還有觀音菩薩和文殊菩薩,它們外面還有四大天王,個個看起來英勇無比,眼睛里充滿著正義的光芒。
更讓我驚訝的是,有兩個天王踩著兩只陰間的魔鬼:魑魅和魍魎。這兩只魔鬼面目猙獰可惡,露出鋒利的獠牙。但是,他們卻被兩位天王制服在腳下……中間最大的佛像---盧舍那,是中國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為自己而設計的,它象征著大周的繁榮和富強,召示著女王的威武和權力。
龍門石窟,是中國的石刻藝術古跡之一,龍門石窟已有千余年的歷史,雖在多個朝代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但也依然把超絕的藝術水平以及曼妙的形態展現的淋漓盡致。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十八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我一直非常憧憬他的壯觀。今年暑假,媽媽終于有空帶我去游玩了。
龍門石窟人山人海,游人如織,這里果然名不虛傳!我迫不及待地跑進大門,映入我眼簾的是那大大小小的圓形洞,這些洞都雕刻在陡峭的石壁上。遠遠望去,那些佛像聚集在一起,就像一座天然的歷史博物館,一片藝術的海洋!
據我了解,這里的大約有97000座佛像,他們有的慈眉善目的注視著你,有的雙眼緊閉盤腿打坐,還有的站地筆直雙手合十,雕刻的十分生動、細膩。然而令我很好奇的是,大部分佛像的頭部都缺失了。聽導游說,是被外國侵略者盜取的。我聽后十分憤怒,那個時候,祖國落后就會挨打,所以才會丟失這么寶貴的文化遺產。
我們接著往前走,一座雍容大氣的佛像出現在眼前,她座落在龍門西山南部山腰,這座佛像有18米高,僅她的頭就4米高。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盧舍那大佛。她博大而壯美,慈祥和善,方額寬頤。傳說是按照唐朝女皇武則天的相貌雕刻的。
我真佩服古代的勞動人民,他們是多么偉大啊!他們就是用雙手一點一點的開鑿出來,每一個佛像都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夜晚,我躺在床上輾轉難眠,問媽媽:“那些丟失的佛像的頭部,還能找回來嗎?”媽媽對我說:“唉,但愿都能找回來吧!”接著,她又說:“少年強則中國強,明白嗎?”聽著媽媽的話,我進入了夢鄉,夢見我把那些丟失的佛像頭部從世界各地都找了回來,讓殘缺不全的佛像恢復了原來的完美形象……
洛陽著名景點作文篇十九
星期天,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到洛陽去觀賞牡丹花。我想,牡丹花不就是花嗎,有什么可看的?還有,它為什么又被稱為“國花”呢?
我們走進花園,就有一股濃濃的花香飄了過來,我一看,呀!好多五顏六色的鮮花呀!它們個個爭奇斗艷,好像在比誰開得最大,比誰開得最鮮艷!它們長得都很好看,頓時提起了我的觀賞興趣。它們的顏色有很多,有國旗紅、有潔白的、有翠綠的、有鵝黃的等等,這些花都太鮮艷了,我都被這些花迷住了。這景色讓我想起了一句詩“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這些花各具特色,如潔白色的牡丹,花瓣稀少,碩大的花蕊突出來,黃白相間,冰清玉潔,猶如八月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有的層層疊疊,雍容華貴;如紫石英般的牡丹,令人流連忘返。
我最喜歡的就是紫色的牡丹花,它不僅僅長得好看,而且開得也最大,花瓣也最多,大約有七八十瓣呢!”
牡丹為什么被稱為“國花”呢?爺爺告訴我:據傳,牡丹早在南北朝時就有記載,到了唐朝,牡丹更是艷壓群芳,被譽為“花王”,所以后人就稱牡丹為“國花”了。
牡丹被譽為“國花”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它的大氣,雍容華貴,象征著我國繁榮昌盛,所以我愛牡丹花,我更愛我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