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最好的座右銘(精)一
多希望這是一場夢啊
暑假過去了,你也過去了,再也回不來了;開學的日子到了,別的同學都來了,只有你的座位空空的。我連你的最后一面都沒見到,多希望這是一場夢??!
奕敏,我最好的伙伴。你知道嗎?當我聽到你因食物中毒而不幸去世的噩耗時,我的心好像碎了一地,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但事實就那么真切地擺在我的面前。
你走了,我時常想起我們一起上學的時光,那時的你笑得多燦爛。放學了,我們走在幽靜的小路上,歡樂的笑聲撒滿了小路?,F在,我們上學的小路還是那么幽靜,可卻沒有了你的笑聲,我的回家之路變得無比孤寂。
還記得我們一起去西秋元廟會上玩。廟會上真熱鬧呀!人山人海,我們好不容易才擠了進去。我們倆最喜歡玩套圈游戲了!從攤主手里買來套圈,朝他擺好的東西扔過去,只要套住了,里面的東西就是你的了!我們倆買了20元的套圈,我套住了一個小倉鼠,你套住了一個小金魚。為了養好你的小金魚,你還特意問了老板小金魚愛吃什么,你還說:“如果天天有廟會,那該多好啊!”是呀,多好啊!那天,夕陽西下,余暉照在回家的路上,照在我們的身上,我們就像兩個沐浴在余暉中的天使!
還有一次,我父母不在家,我就去了你家。一到你家,你就對我說:“藝,你吃什么呀?我讓我媽給你做!”吃完飯,我們一起寫作業。你不會的,我教你;我不會的,你教我。做完作業,我們又比賽跳繩。不用說,鐵定是我贏,因為我的戰績輝煌,我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可你也是不怕輸的,每每都說:“再來!”
……
奕敏,我最好的伙伴!想想過去,我們的日子多么美好;可現在呢,一想起你,我就又忍不住流淚了。多希望這是一場夢??!
奕敏,我好想你!
本文來源:http:///gongwenjiqiao/19818/
關于最好的座右銘(精)二
【--講話】
地球給以人類生存所需的一切,這是一份“沉甸甸”的禮物,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在無邊無際的天空中,總能看見湛藍湛藍的天和可愛的白云結伴而行。對于他們而言,對方都是自己寶貴的“禮物”。于我而言,最幸運的是:想來是我花光了幾輩子存的運氣,來到了我家。
我是天上的小仙女兒,為了下凡“渡劫”,我尋了一對凡間的夫婦。投生在了這個家,湊巧的是,我在這個溫暖的小房子里還遇上了另外一位“住客”。于是,我的人生變得有趣了起來。
“我是卡?啦咔奧特曼!是宇宙的霸主,妖精,拿命來!……”弟弟的一聲大喝后,便拿起晾衣服的桿子向我襲來,而我也不是吃素的。眼疾手快的抽下一個衣架,便開始了一場激烈的戰爭,打成一團。一時間,打的熱火朝天。而媽媽和姐姐則圍著圍裙在廚房里打轉兒,爸爸正揮舞著大斧頭砍柴。這樣和諧溫馨的時候卻被一聲聲清脆悅耳的聲音打破。茶杯們的尸首“四分五裂?!?/p>
“碰!”我聽到這清脆的聲音,嚇得一抖,雞皮疙瘩都起了。突然想起之前與爸爸媽媽的約定——不可以破壞物件兒。不然就要打屁屁……顯然我們已經打破了這個規矩。弟弟眼睛瞪得賊大,仿佛看見了他汗毛豎起的樣子。爸爸是最先趕來的,隨后姐姐和媽媽聞聲尋來。媽媽平息的呼吸后,松了口氣。三雙帶著審視的目光看了看地上的一片狼藉。呼吸突然凝靜了一秒后,媽媽的河東獅吼再現于世……
我們仿佛看見了那個頭上冒火的“妖精?!奔饧獾睦?,恐怖的氣息撲面而來。我們兩個一溜煙便跑了,卻耐不住腿短被追趕上了??粗@一個鬧劇,爸爸忍不住笑出了聲,姐姐則是對著媽媽勸說道:“他們肯定不是故意的,爸爸我們先把這里收拾一下吧!”這一道天使般的聲音瞬間解放了我們。姐姐一定是天使!
兒童時期的快樂遠遠不是現在可以比得上的。現在爸爸媽媽和我們都離開了家鄉,在外地打工上學,他們天天早出晚歸。姐姐去別的地方上班,只有寒假國慶才能回來團聚。但即便是這樣,老爸老媽他們都會把最好的留給我們,為了不讓我們感到無聊,雙周的星期天都帶我們去玩。因為他們那時候才會有一天假。不是沒有和他們說過,好不容易有一天的休息不如就在家里待著好了。但他們都是笑著回絕了。姐姐還總是給我們這兩個貪吃鬼買吃的,也可真是中華好姐姐!
轉眼間,我們都已經都是大人了。在生活中,也如平凡的家庭一般,有小打小鬧也有甜甜蜜蜜。來人間一趟不容易,且行且珍惜,往后余生我就是你們的“禮物”。
本文來源:http:///gongwenjiqiao/20675/
關于最好的座右銘(精)三
我記得曾經去一個遠房伯伯家玩,伯伯家有個兒子,我應當叫堂哥的,他眼睛不太好,嚴重弱視。伯伯家東西收拾得都很整潔,東西擺放也都遵循嚴格的位置,為的是堂哥方便。
可惜當時我不懂,那時候人也小,覺得這也好玩,那也新鮮,這個也想動,那個也想動。媽媽勸我不要亂動人家東西,可那時我太淘氣了,得到伯伯允許后,禁不住好奇,把堂哥的玩具玩了個遍。
我們要回家的時候,媽媽要求我把玩具都回歸原位,伯伯忙說不用,媽媽還是要求我必須將玩具收好,我當時還挺不樂意的,因為伯伯明明說不用了,覺得媽媽太小題大做。
回去的路上,媽媽語重心長地和我說:“在得到允許后可以玩別人家的玩具,但是你堂哥眼睛不好,你不將玩具回歸原位,他就會找不到,一則會給他帶來麻煩,二則還會給人留下沒教養的印象。”
很久之后,我才明白這是很重要的一堂課:盡量別讓人幫你收拾爛攤子,這不止涉及到一個人的修為,還可以上升到教養問題。
什么是教養?不給人制造麻煩就是最好的教養。
這話聽上去很簡單,做起來也不難,然而很多人卻無法做到,無非因為我們太利己了。
而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卻要麻煩很多。誰都想圖省事,人人都圖省事的結果是注定有人不省事兒,因為爛攤子總要有人收拾。
想不給人制造麻煩,設身處地的想一下就ok了。試想一下,你愿意給人收拾爛攤子嗎?如果不愿意,那么就盡量從不給人制造爛攤子做起吧。
關于最好的座右銘(精)四
最近在做到理科作業時,總感到有相悖的命題存在,就此,把它引到書面層次上談。
就好比有的人盡力學習,成績不好;那些悠哉的學子卻成績斐然;有的人常受身邊人關注,到頭來卻還沒有默默不語的人得到的掌聲多;像有的人,常時是得空,在他“跌股”時的尖叫浪潮高過那美譽聲聲。
老師和家長的眼中,總有一把衡量標尺,沒有任何偏差,差的與好的比,好的與更好的比?!皼]有最好,唯有更好”是縈繞身邊的一句家訓,許多人會為它所困。長期受到一種束縛是苦不堪言的,我曾以為自己有一幅金剛不壞之身,跳入這太上老君的煉爐,但我的體質與回報不成正比。
所以想在這個該綻放青春的年紀,放飛不一樣的自我,我仍然沿著父母既定的路標前進,但不再循著古書上許多舉人一樣的腳步。而是走出自己的影子。
學習上,我不再有初一時那么認真,按著老師要求做錯題本、上課聽講等,對于課堂內容簡單的科目,我屏心塞耳,鉆入自己的世界,完成精神的作業。冗長而繁雜的作業整理過程也被我刪減,對于簡單題,征得老師同意后打個勾過去就是。難題會好好研究,但有時懶心上來,趕忙睡覺了。
生活上,我棄暗投明,拒絕了已成“慣性”的低俗愛好。如看電視、玩手機等,取而代之的是深澀難懂的古文、以前嗤之以鼻的大家文篇。雖然看得很累、很苦,但常從其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文化的底蘊在心底積淀是相當放松和美好的感受,至少比公式定理舒心,還有其他美好的享受相隨,比如戲曲和聽歌。單單一項,足夠享受大半天。
悅心的時光卻是短暫的,享受不了多久,便無奈的將一切時間又投入無休無盡的學校生活中去。更快更高的完成速率只是祈求不會因它們而阻斷了我心靈上應有的享受。
適應這種體制的同時,我也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過著自己的生活。兀兀窮年,對自己所求之物不遺余力的靠近。此中本應有黃亞南等人勤勉之例,但為避沾上它們文章的光,不援例了。
我本以為生活穩定了,但很幼稚,冷不丁的來個噴嚏,我知道自己火候還不到家。于是這兩心兼備的生活成了我的印泥,里里外外都是這樣。
數次跌倒與爬起,我堅定了心中曙光之地,那才是我行程終點,在那里我才能歇息。我便帶著一身的泥濘,身邊常感到有涼風陣陣。我轉目看去,除了自然神力,原來其中還有好友說三道四。這也是正常的,這種環境很容易發生人性散失,而人性散失的第一特征就是詆毀他人。面對詆毀,傾聽就是鼓勵,爭辯則是牟利。
難得有這種膽識,在上交的周記中直言胸臆,這種感覺真的很好,也算是自我鼓勵。面對朝霞下醞釀的紅日,那熟悉的聲音又響在我耳畔:
珠丸之珍,雀不祈彈;金鼎之貴,魚不求烹;富貴長生,天做主由不得我;鋼骨正氣,我作主由不得天!
關于最好的座右銘(精)五
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獲,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后,使我受益匪淺。
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
在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里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為一位勇于自我批評、善于積累、善于反思、有愛心、勇于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著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里,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著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于急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發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遠了,這哪是愛學生?反思后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于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
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為愛,冰雪會消融;因為愛,枯木會逢春;因為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為愛,能撥云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為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獲了圓滿。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
關于最好的座右銘(精)六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小學分校教師劉舒航。我演講的題目是“樹葉都是綠色的嗎?”
首先來聽聽我的故事吧。讀高中時,我是播音特長班的一個不起眼的學生,相貌平平、資質平平的我無法和大多數多才多藝的同學相媲美,甚至還被老師說“沒天賦”,并勸說我轉專業。在一次專業考試的前一天,我興沖沖地拿著練習了半個月的稿件讀給朋友們聽,他們臉上那不屑一顧的表情仿佛在對我說,就憑你這樣子也想做播音員!我的心仿佛被人用尖刀狠狠地刺了一下,當晚我失眠了。輾轉反側的我索性起床拿起文稿來,忘了那些機械的專業知識和朗讀技巧,把自己設想成那個故事里的人物,讓自己進入到情景之中一次又一次地反復練習……第二天考試,當我讀完稿件時,分明感受到了同學們意猶未盡、刮目相看的樣子,隨即而來的是雷鳴般的掌聲。從未看好過我的專業老師落淚了,她說:“謝謝你用真誠、執著和不懈的努力打動了我!”那天我明白了,做最好的自己不是失敗后的自暴自棄,不是不甘時的憤憤不平,而是用你的實力來證實自己、去征服別人。
我非常感激我高中時期的一位語文老師,每次寫作文他都會以小組為單位布置任務,要求每人收集素材然后分工,有的制作ppt,有的進行講述和分享,而我的任務是負責把收集好的稿件進行整理歸納后交給主持人。正是這項工作鍛煉了我的寫作能力。還有我曾經的數學老師,不僅沒有因為我的數學成績差而嫌棄我,反而看重了我的負責和踏實,“提拔”我做課代表。而正是她那與一般的老師不同的視角和決定,讓我的數學成績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因為她知道我會很在意她對我的態度,知道我在努力、在改變。
今天,我要感謝江漢大家庭,她不僅讓我實現了做教師的夢想,還讓我把學生時代老師對我的影響傳遞到我現在的孩子們身上。當我在班級開展各種活動、挖掘各類人才時,我總是會想到自己曾經遇到過的那些好老師,然后便用如他們一樣的方法來攻克我所遇到的難題。
記得著名影星孫儷在拍攝“時尚芭莎”時說過這樣一句話:我還在過程中,贏家要到80歲,才有資格說。我播種不代表來年能開花,或許很多年后才開花,或許中途枯掉了,不能拿結果評判過程。這句話讓我感觸頗深,并啟迪我給予學生包容與等待。還清楚地記得剛帶班時,一次批改單元檢測卷,最高的只有70分。這么差的成績猶如當頭一棒給了我重重的一擊。我開始懷疑,懷疑學生不行,懷疑自己不行。惆悵了很久,最后說服自己,我要和自己比,同時也要我的學生們和昨天的他們比。于是我開始轉變教學方式,把更多的精力傾注在學困生身上。通過不斷的鼓勵與交流,通過結對幫扶以優帶差,通過有針對性的個別輔導,慢慢地,那些學困生進步越來越明顯,期末考試90多分的孩子也越來越多了。我欣喜地感悟到,當你為孩子們的學習或品行發愁時,不用著急,等一等吧,換種方式,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實,作為一名剛剛走上講臺的青年人,工作壓力不僅僅體現在教學上,如果擔任班主任,時常還要和各類家長“斗智斗勇”。還清楚地記得自己第一次流淚,是因為一個學困生的家長。連續一個多月為那位孩子進行單獨輔導卻沒什么效果,讓我覺得自己的耐心“賬戶”已經虧空了。我試圖和他的家長溝通,竟然招致他對我惡語相向,真的覺得委曲之至。之后靜下心來一想,家長是家長,孩子是孩子,我不能放棄他呀。于是,我經常把他在學校一點一滴的進步通過微信傳給他的家長看,我知道自己在唱“獨角戲”,你不看沒關系,你漠視我的付出也沒關系,但我“任性”地做是我的責任,并且我就這么堅持做下去。后來這個孩子因為身體原因要轉學,那個“不買賬”的家長來接他時對我說:“你發給我的微信我一次都沒回,但每一次我都認真地看了。沒料到你能堅持這么久!我的孩子是幸運的!”這學期新分了班,我發了一段話到朋友圈里:“對于學生來說,老師也許只是他們生命中的過客,如若能留下點點星光,一切都有了意義?!彼ⅠR回復了我:“您不是孩子人生中的過客,您是孩子人生的指引者,您的教導就是孩子以后成功的基礎,您是我孩子一生中的恩人?!蔽医K于明白了,后來好長一段時間,他總是在家長群里協調那些不同的聲音,默默地支持我的工作。原來他已經從心底里和我達成了共識。他不是被我征服的,是被教育的無限可能所感化的。通過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摸索,我找到了最好的自己!
講到這里,我想到了一個問題:樹葉都是綠色的嗎?當然不全是;同時我又想到了我們學校食堂前的那棵楓樹,春夏有生機勃勃的翠綠,秋冬有熱情似火的玫紅,不同的季節呈現著不同的顏色,而每一種顏色都給予人以美的享受。所以觀察事物可以有多種角度,最好的標準不是唯一的,教育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做江漢學校的教師,我是幸運的;做一個平凡而不平庸的人,我是幸福的!我愿意做一個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平凡人,愿意和所有的老師、同學一起共同努力,在不斷的收獲和超越中做最好的自己,讓我們的人生色彩豐富,艷麗繽紛!
謝謝!
關于最好的座右銘(精)七
對李鎮西老師聞名已久,但真正拜讀他的作品,通過閱讀他的作品而感受他獨到的教育智慧,這還是第一次。李老師是一位才華橫溢、熱情洋溢、激情滿溢的班主任,這本書便充滿“平凡的詩意”地記敘了他獨到的教育哲學和教育人生。
一、品味閱讀人生
初讀李老師的這本著作,我便被他洋溢著溫馨氣息、閃耀著智慧火花的文筆所打動。都說李老師是一位充滿書生氣、書卷氣的班主任,不僅如此,他字里行間又何嘗不折射出一種老師特有的哲學氣、浩然氣、人文氣呢?不管是對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的如數家珍,還是對陶行知等老一輩教育家教育理論的信手拈來,都表現出李老師的文學底蘊之深厚,這自然離不開李老師長久以來手不釋卷的閱讀積累。不光是讀,李老師也堅持筆耕不輟,天天毫無功利之心地堅持寫教育隨筆,已經成為他難以舍棄的習慣,就像他對教育的執著那樣根深蒂固不可動搖。竇桂梅老師也曾說過,是閱讀給了她飛翔的翅膀。李老師身體力行地告訴我們,做最好的班主任,首先要學會閱讀,熱愛閱讀與寫作。
閱讀是成就一名優秀班主任的必需條件。只有善于閱讀,喜愛閱讀,才能在課堂上“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有足夠的話語和思想來啟發學生,引導學生。作為一名班主任,雖說不上“日理萬機”,但每天的雜事瑣事經常讓人心力交瘁,時常因為這樣的借口而放棄了閱讀,遺忘了那一份沉浸在書海里的寧靜與美妙。古人有言,士三日不讀,則其言無味,其容可憎。如若這樣,望望鏡中的自己,該是多么的面目可憎了。老師要讀書,班主任更要讀書,擬一份書單,覓幾本值得久讀咀嚼品味的好書,從現在開始,與李老師共同沐浴于智慧的燈下讀書。
二、品味大愛人生
李老師是一位有大愛的人,他愛學校、愛老師,尤其愛學生。當他將凌飛從不太優秀的學生轉化為優秀學生的典型,當他充滿耐心地教育好張超威,當他勸回那位厭世抑郁的小閔一樁樁,一件件,無不展示了李老師毫無保留的師愛。他常常在繁忙的旅途中給學生寫信,與學生分享快樂與憂愁。他也會在百忙中抽空與學生在qq上無拘無束地交心長談,為他們解開心結,排憂解難。他與學生的關系,甚至比友誼比羅曼蒂克的愛的體驗更能深刻地影響學生。
論起愛學生,我也許還能自信地挺起胸膛。但是,我能擁有像李老師那樣“一個也不能少”的耐心和毅力嗎?假如我遇到李老師的那些學生,也許只會無謂地發火,將師生矛盾激化,讓問題更加嚴峻而已。教育智慧的差異難道不就是師愛的差異嗎?不能教,教不好,那便是愛得不夠,對學生傾注的心血還不夠。這也許就是李老師隱藏在字里行間的題中之義吧。
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說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難,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說“你是不可救藥的”;“作為教師,永遠面對的是朝氣蓬勃的臉龐,這多么令人欣喜;作為班主任,永遠面對的是晶瑩的童心,這多么令人驕傲;作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遠面對的是挖掘不盡的寶藏,這多么令人自豪!獻身于這平凡而崇高的事業,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要讓我教的每一位學生都有一種幸運感。讓他們感到,在李老師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驕傲,也最值得懷念的一段時光”李老師這些充斥著滿滿師愛的話,總是在我耳邊繚繞,令人時刻難忘。
李老師從一位普通的班主任做到一位著名的校長,他不光愛學生,他還深深地熱愛著自己的同事,熱愛著所有的班主任,所有的老師。他總是不斷地思索著教師的幸福,班主任的幸福。在外出講學中,他總是坦然而堅定地表示,他從未對教育失去興趣和幸福感。他竭力主張提高班主任待遇,甚至曾經提出,在一個學校,同等條件下,收入最高的應該是班主任。他總是以他自己的方式不斷支持著班主任和老師們。
三、品味智慧人生
李老師的智慧,是一種將心比心的理解智慧,是一種以心換心的談話智慧,是一種厚積薄發的教育智慧。他秉承著“教育——這首先是人學”的理念,在與學生的心心相印中,不斷升華發展著他的教育智慧。他善于思考,這從他那一篇篇內容充實的教育日記上就能明顯看出來。處處留心皆學問,李老師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積累,使自己成功成為一名智慧型班主任的典范。
像我這樣的班主任,最大的不足,也許就是缺了那點教育智慧。有時候,明明能看見能清楚地知道學生的難處,但苦于沒有良好的補救和應對,只得擱置下來,待耐心耗盡,便就此作罷。多思考、多學習、多理解、多求學,如此我也能滋長些智慧,收獲些能解學生燃眉之急的方法了么?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讓我們跟隨著李老師的步伐去“路漫漫其修遠兮”,也許“上下求索”的路上并不是那么平坦,至少有李老師與我們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