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學習中一定要善始善終,只有總結才標志工作階段性完成或者徹底的終止。通過總結對工作學習進行回顧和分析,從中找出經驗和教訓,引出規律性認識,以指導今后工作和實踐活動。怎樣寫總結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總結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河長制工作總結匯報材料篇一
糧食生產穩定。收獲小麥24.80萬畝,比去年增加1260畝,單產388.80公斤,總產9.64萬噸。種植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種植糧飼專用玉米13萬畝,油料作物1.4591萬畝,蔬菜5.16萬畝,其中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面積5萬畝。農業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三夏”期間投入各類農機具1.17萬臺,完成機收小麥24.61萬畝,機播玉米19.67萬畝。土地流轉工作穩步推進。完成5個試點鎮,所轄96個行政村的土地流轉平臺建設,全市土地流轉面積11605畝,完成總任務的52.75%。戶用沼氣建設進展順利。目前已確定了北降壁一個精品村,精品戶率達到80%,全市共建沼氣540戶,完成總任務的67.5%。
1、堅持以項目建設為中心,積極跑辦實施適合發展的項目
2247.6萬元其中,年農作物良種補貼592.5萬元,中央、省、市農機購置補貼435萬元,農業部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示范縣100萬元,年沼氣國債120萬元,大中型集中供氣工程188萬,農機深松補貼100萬元,農機監理裝備標準化建設示范100萬,年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100萬元,測土配方施肥、沼氣物業服務體系建設、省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試點建設等項目512.1萬元。正在重點謀劃聯戶秸稈氣化工程、農業部植保工程建設等項目,預計可引入資金1370萬元。目前農機補貼項目已落實資金330萬元,補貼農機具435臺;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項目,已組織100名技術指導員對1000個典型示范戶開展6次入戶指導;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已取菜地土樣1000個,完成晾曬過篩處理,正在進行有效磷、有效硫、ph值等項目化驗工作。今年,我局結合上級政策及我市實際,謀劃跑辦了25個重點項目,爭取資金
2、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不斷提高為農服務的水平和能力
一是針對小麥凍害,開展小麥管理“百日會戰”。成立了領導小組,落實了“包鄉、包村、包戶”督導制度;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基層,指導農民開展了澆水追肥、吸漿蟲防治、“一噴三防”等田間作業;組織發放了農業部弱苗澆水追肥補助65萬元、價值74.7萬元的省、市、縣“一噴三防”補貼物資共4大類31.45噸;檢修各類農機具6058臺,調度引進外縣市小麥收割機100余臺,保障了“三夏”期間農機供應和農機安全。二是開展了小麥高產創建活動。以鎮、鎮為中心,建立了南北兩個萬畝高產示范方。制定了實施方案,明確了專人負責、駐點指導制度,落實了專家會診、技術指導、專業化統防統治等配套技術措施。小麥實際畝產分別達到556公斤、500公斤。三是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信息服務。上半年共組織1950余名技術人員,舉辦培訓班110期,培訓農民1.06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5.6萬份,手機短信11萬余條,錄制專題講座4期,更新農業信息網站各類信息3500條。
3、嚴把三道關,加強生產基地、市場流通、農資市場監管力度
一是從生產環節入手抓好源頭管理。到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標準化村,舉辦培訓班7期,培訓520余人次,發放技術資料5000余份,書寫無公害蔬菜宣傳欄11個,提高了農戶安全生產意識和責任意識。二是從流通環節入手抓好農產品市場準入。組織召開了農產品市場準入工作會議,印發通告1200份。上半年,城區內實行了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抽檢蔬菜樣品210個,其中5個樣品農藥超標,合格率為97.6%。三是從監管環節入手抓好農資市場監管。制定農資經營“黑名單”、“行業自律”等制度,組織開展了5次農資市場大檢查,出動車輛60輛次,人員275人次,檢查農資門市396個次、農資企業19個次,處理違法經營案件7起。
4、狠抓農經管理,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維護農村穩定
一是做好農民合作組織管理工作。對我市農民合作組織進行摸底調查,上半年我市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2個,共計127個;對我市6個合作社項目進行了審核,預計可獎補資金7萬元。二是規范農村財務管理。修訂印發了《市村級財務管理制度》,重點抓好鎮、鎮、、“兩鎮兩村”制度樣板建設;組織各鄉鎮農經人員254人參加了農村財務培訓班;確定26個財務收支情況被審計村,已審計11個,審計金額1110萬元。三是嚴格一事一議籌資項目驗收工作。上半年,共驗收年度一事一議項目村40個。四是做好信訪接待工作。共接待土地承包信訪40件,復查件3件,受理仲裁案件2件。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有力的維護了農村穩定。
5、抓好班子,帶好隊伍,為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提供組織保證
結合干部作風建設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出臺了相關政策,舉辦了一系列相關活動。一是堅持了定期例會制度。即:每周一次局務會,每月一次調度會,半年一次總結,全年一次考察考核,不斷統一思想,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為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舉辦了政治理論學習專題講座。邀請省委黨校徐慈賢教授來我局進行專題講座,幫助我局在城鎮化進程中充分發揮作用理清了思路。三是開展了兩項“四個一”活動。即:“多給農民送一項技術,多為農民辦一件實事,多幫農民解一個難題,多為農村跑一個項目”和“通讀一本書籍,撰寫一篇文章,提出一條建議,創新一項工作”。
1、狠抓思路創新,土地流轉工作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順利推進
一是抓土地流轉,推動農業規模經營上新水平。開展了土地流轉宣傳月活動,發放宣傳資料37040份、書寫標語2840余條,制作電視專題片一期;組織各鄉鎮長、農經站長、流轉規模經營主體負責人召開了土地流轉現場會;印發了《土地流轉獎補資金兌現方法》并組織農戶進行申報,目前共申報10戶,驗收9戶;組織鎮、鎮、鎮、鎮、村鎮5個試點鎮,建立了土地流轉管理服務中心,所轄96個村建立了土地流轉服務站,均做到有人員、有牌子、有場所、有辦公設備,能正常開展工作。二是抓示范帶動,開創農民合作組織發展新局面。重點抓好聯民土地托管合作社發展,合作社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入托面積進一步擴大。截至今年6月,加入聯民土托社的農戶發展到9個鄉鎮(其中縣3各鄉鎮),入托農戶達到2萬余戶,入托面積10萬余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近3000畝。農業園區經營模式進一步完善。制定了聯民農業園區規劃,致力于打造集科技研究、觀光采摘、農事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科技園區。三是抓創新引導,鼓勵興辦了西山開心農場。今年以來,我局把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園區作為重點工作,制定了《市現代都市農業園區建設發展規劃》,鼓勵市民在鎮建立了集農事體驗、生態休閑等多功能為一體的西山開心農場。農場以土地流轉的方式建立基地,現已流轉到農場土地300余畝;以每15平方米為一個種植小區的形式對外出租,目前已有600戶簽訂了認種合同,占地13.5畝,畝創收益1.33萬元。為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閑旅游新場所,為農民增加了一條致富新途徑。
2、統籌城鄉發展,農村新能源建設有序開展
一是沼氣國債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制定了實施方案,確定了8個項目村,提前開始建設。目前已建成戶用沼氣池540戶,完成任務的67.5%。確定北降壁一個精品村,在搬遷新區內建設生物質壓塊和秸稈沼氣示范,精品戶占有率達到80%。二是大中型集中供氣工程建設順利。積極在我市選點籌建,確定南故邑一個試點,投資200余萬元,完成了項目前期工作和地下管網建設。三是沼氣服務體系逐漸完善。謀劃并組織在我市建設5個沼氣物業服務站,為全市農戶提供建池、抽料、維修服務等一條龍全方位綜合服務。目前,鎮沼氣區域服務站已建成,、、、服務站正在建設中。
上半年,“市統防統治現場會”、“市保護性耕作現場會”、“市農村沼氣工作會議”等一批市級會議在我市召開,全國各地區多次到我市參觀學習,我市工作受到了各級領導和外來參觀人員的.肯定與好評。7月份,農業部確定在我市召開全國沼氣服務現場會。目前,各項會議準備工作已經基本結束。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查找到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是思想解放程度還不夠,工作創新力度還不大。上述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們將在今后工作中著力解決。
1、加強聯戶秸稈氣化工程、農業部植保工程建設等項目的謀劃和跑辦力度,認真組織實施好沼氣國債、良種補貼、基層農技推廣示范縣等項目,確保項目爭取來,實施好,收效高。
2、做好大秋作物管理,實施好良種補貼項目,提高優良品種普及率,繼續開展高產創建活動,落實玉米高產攻關技術措施,進一步提升全市糧食生產水平,力爭全年糧食豐產豐收。
3、抓好“三秋”農機檢修和調度工作,積極推廣農機新機具新技術,重點推廣保護性耕作和玉米聯合收獲技術,玉米機械化收獲面積達到6萬畝,小麥免耕播種面積達到1萬畝。
4、加強農產品安全管理,加快農產品綜合質檢站實驗儀器的安裝調試進度,爭取早日投入運行;全面推進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力爭今年年底在全市范圍內推行農產品市場準入;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力度,確保農資質量安全。
5、以聯民土地托管合作社、億家福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等合作組織和龍頭企業為重點,認真謀劃、大力扶持農業園區建設,推動土地流轉,培育帶動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6、組織實施好農村沼氣建設工程,改善農民生活環境,服務新農村建設。舉辦好7月份在我市召開的全國沼氣服務現場會,爭取把我市典型經驗宣傳出去。
7、加強對農村財務、農民負擔和農業承包合同的監督管理工作。
8、認真組織開展好干部作風建設和“創先爭優”活動,確保活動實效。
河長制工作總結匯報材料篇二
縣農業局積極貫徹和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消防工作考核辦法》文件精神,認真配合縣委、縣政府抓好消防安全工作,把消除火災隱患、改善消防安全環境、提升火災抵抗能力作為重中之重。現將縣農業局開展消防工作的情況匯報如下:
縣農業局十分重視消防工作,通過有力的組織領導和扎實的工作措施,全面推動消防事業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我局成立了消防安全工作小組,局長任組長,紀檢組長任副組長,以及局屬各站股為工作人員。建立和健全消防安全工作體系,明確崗位職責,定期召開消防安全工作會議。
縣農業局以宣傳貫徹《消防法》為契機,通過法制宣傳日、農能辦進農村宣傳沼氣安全知識、進社區講解消防知識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層次的開展消防宣傳“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家庭”活動,通過以點帶面,提高全民消防意識。
縣農能辦定期召開沼氣安全工作會議,對各鄉鎮沼氣安全的責任人、管理人和專兼職消防安全從業人員進行專門培訓,并對如何安全合理使用沼氣、如何使用滅火器、如何使用水槍、面臨火災如何逃生等對村民進行現場講解,村民通過現場觀摩,能更直觀的了解消防知識。
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項應當常抓不懈的工作,我局將在今后的工作之中狠捉落實,確保我局消防管理工作圓滿完成。
河長制工作總結匯報材料篇三
20xx年,我鄉嚴格按照省、市、縣河(湖)長制工作相關要求,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xx貫徹落實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圍繞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和涉河湖執法監管六大任務,認真開展清河、護岸、凈水、保水四項行動,河(湖)環境顯著提升,河道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州河、巴河匯東段以及皮家河溝等6條小河流水質明顯改善。現將20xx年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我鄉境內轄8條河流,其中50km2以上河流2條(州河、巴河),小河流6條,分布在全鄉9個行政村,1座小二型水庫(太平村黃家溝水庫),其中巴河縣級河長為縣人民政府王飛虎縣長,州河縣級河長為縣副書記熊長虹。我鄉主要開展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強化
(三)建立了鄉、村兩級河長體系。根據縣上統一安排,結合我鄉實際,巴河與州河匯東段鄉級河長分別
(六)開展河道巡查。鄉、村兩級各自按職責要求開展河道巡查,并抓好問題整改落實工作,鄉級河段長巡河時間做到了每旬不少于1次,村級河段長巡河次數做到了每周不少于1次。編制了轄區河流“一河一策”檔案,完善工作臺帳和巡查記錄,對發現的問題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上報、及時處理。
(七)為扎實有效開展好鄉、村河長制工作,積極開展了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染源普查,詳細摸清轄區各條河流污染源發生地址、污染類型,理清并形成了問題清單。針對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分解明確河段長的責任,形成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結合實際,形成了河庫管理“四張清單”。
(八)強力整治河庫突出問題。1、針對轄區畜禽養殖場、沿河企業單位(煤礦)污染問題,鄉河長制辦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制定整改目標,召開涉及的業主會議,我鄉畜禽養殖場、煤礦企業排污設施基本整改達標,同時由縣環保局負責修建的2座小型污水處理站也已建好,待投入使用,目前無超污排放現象。2、集中開展了打撈流江河水上漂浮物工作。特別是我鄉各河段長高度重視,全力以赴,
一是繼續加強宣傳教育,努力提升河長制工作氛圍。加強對治水護河工作的宣傳,著力提高沿河居民的意識,努力引導群眾關心、支持、參與、監督“河長制”為此項工作創造的良好氛圍。
二是堅持落實“河長制”,強化長效機制。我鄉將以強化落實“河長制”為切入口,實現河長制工作的常態化和長效性。定時組織日常巡查,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定期組織聯合整治,水岸齊抓、標本兼治、治管并舉,同時根據日常巡查中發現的急需解決的問題,不定期開展專項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