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作文能夠啟發讀者的思考,拓寬他們的視野和思維方式。小編為大家搜集了一些膾炙人口的優秀作文例子,一起來品味吧。
西安城墻游記(精選14篇)篇一
今天是我們西安游泳的第一天,我們游玩了大雁塔,古城墻,兩個地方都很好玩,但是相比之下,我還是更加喜歡古城墻。
從大雁塔到古城墻沒有多少路,我們進了大門,來到城墻上,導游給我們介紹了城墻的歷史。據說,西安城是歷史有名的都城,有很多朝代都在這里定都過。城墻是西安的一道美麗的風景。它將古城西安分成兩半,里面是古城,外面是新城,大廈林立,與內城的風格相差極大。聽完解說,我們開始自由活動。大家看到有自行車可以租,就一起去租車玩。我和爸爸租一輛雙人的,媽媽租了一輛單人的。租玩車,我們大家就一起從東門出發了,過了沒多久,大家就散開了,我和爸爸騎在最前面,我的好朋友棟棟和他爸爸也和我們同樣快。我們一路騎,一路說笑,還進行比賽,別說有多好玩了。我們繞著城墻足足騎了一個小時,騎得精疲力盡,都相放棄了,但最終還是堅持下來了,當終點就在眼前的時候,我們象是打了氣似地,飛快地向目的'地沖去。這種感覺就象考試得了滿分一樣,非常興奮。
一天的旅程結束了,古城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里不但景色優美,而且還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可以讓我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西安城墻游記(精選14篇)篇二
今天,我和爸爸去觀賞了唐都不夜城舉辦的西安古城墻燈會。
因為是觀燈,所以,我們是下午五點才出發的。一路上,我的情緒特別高,不停地問爸爸這個那個。半個多小時后,我們到達了目的地。真是一片燈火輝煌啊!
燈會在城墻上,我和爸爸走上去后,看到的是一扇一扇的拱形門,里面有各式各樣的燈,多的我都看不過來了。到處都一閃一閃的,有的是燈在閃,更多的是照相機的閃光燈在閃。觀燈的人太多了,在好看的燈前照相還要排隊呢。
我和爸爸一邊走著,一邊看著,一邊議論著。有一扇拱形門上寫著“故都華夏”。路邊的彩燈各式各樣,有氣勢磅礴的、活靈活現的龍燈,有美麗的蓮花燈,有威武的秦始皇燈,奇異的瓶子燈,寫著毛筆字的宮燈,可愛的娃娃燈,氣勢洶洶的兵燈,還有馬燈、女奴燈、皇后燈、婢女燈、仙女燈等等,都好看極了!
在這些燈里,我最喜歡的是龍燈和仙女燈。龍燈做的非常精細,看著它,好像要變成真龍,馬上要騰云駕霧去天庭呼風喚雨了。那個仙女燈,“長得”眉清目秀。大大的眼睛,紅紅的嘴唇,細細的眉毛,面帶微笑,極為標致,手里拿著一個琵琶,似乎在唱歌,而我,真的好像聽到她的美妙歌聲了!
很晚了,該回家了,真是意猶未盡啊!
西安城墻游記(精選14篇)篇三
初春,金色的陽光透過枝葉灑落在校園的馬路上,我踩著單車追逐著移動的光斑,斑駁疏離之間,時光仿佛回到第一次學騎單車的午后。那是去年暑假,媽媽帶著我去西安旅游,在距今600多年歷史的西安古城墻上,我開啟了人生的第一次單車之旅。
一走進永寧門,我直接被墻壁包圍,我以為這就是古城墻主體了,可媽媽卻說比起整個古城墻,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甕城而已,用來射殺敵人的“甕中捉鱉之計”就是從這兒來的呢!登上城墻的那一刻,古城風光盡收眼底,厚重的墻磚整齊有序地鋪在地上,凹凸不平的磚面滿是歷史的印記。歷經歲月淘洗,四邊的棱角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鋒芒,變得光亮圓滑。有的墻磚上還刻有捐贈人的姓名和捐贈的.時間,仿佛作為一個時間的見證者,替主人守候著這份歷史的回憶。城墻兩邊厚實的垛口好似一道歷史的屏障,讓我們停留在歷史的間隙中。
當媽媽提出租自行車環游城墻的時候,我心中還有些忐忑,畢竟這是我第一次騎車上路,之前幾次摔跤的經歷讓我心存顧慮。但一想在古城墻上飛馳的獨特體驗,心中又有了許多期待。剛開始的時候,不管我多么用力抓住車頭,它總是吱呀一下歪向左邊,有時又突然偏向右邊。單車在我的控制下搖頭擺尾地行駛。我一邊往較寬敞地方騎,一邊撥動車鈴,朝迎面走來的游客大喊:“麻煩讓一下,有車來了,讓一下。”來往的人都微笑地看著我,趕忙避讓。“放松一些,看看風景。”媽媽說。令人驚奇的是,當我的眼睛不再盯著路面和車頭時,單車竟開始乖乖地按照我的指令前進了。有時不過分糾結于難處,朝遠處看看,放松的時候能學到更多。
沒有了那股緊張感,控制好把手方向和把握好腳踩踏板節奏的我,頓時輕松了許多,城墻上一些小細節開始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在高大的墻體外側,每間隔一定距離總會有一些突出的平面或是樓臺。媽媽告訴我這是馬面,整個城墻上一共有大大小小的98個。這是為抵御敵人進攻屯集軍隊的地方。當敵人爬墻入侵時,藏在馬面上的弓箭手立刻將其射殺,而兩個馬面間距120米,是因為考慮到了弓箭最遠射程為60米而設計的“無死角射擊”.我在一個馬面邊停下來,想象著士兵們為保護城池瞄準一個一個敵人的樣子,不免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
我們的自行車越踩越快,馬面和垛口飛一般的閃過,車輪的齒輪聲,風兒吹過臉龐的呼呼聲,以及城墻上傳遞出的悠悠古韻,已經匯成一曲優美的旋律,伴我在古老的城墻上飛馳。夕陽的余暉,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恍惚中,我身下的單車化為戰馬,仿佛穿越到鐵馬金戈,四面廝殺的古戰場,那一刻我突然體會到那股古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氣概。仰望天空,停留在時光軸前,內心聽到了時間老人深情的呼喚:孩子,你今天的經歷也會成為明天的歷史,請你抓住時間的影子,努力成為棟梁之才,終有一天你也會被歷史銘記。
立在城墻上,霞光照在我的身上,我許了一個心愿:時間老人,等我長大,還會回來和你相遇,向你匯報我和時間賽跑的成績。悠悠歷史的長河中,也會有我們的故事。
廣州市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六年四班朱哲昊。
西安城墻游記(精選14篇)篇四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王。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今天我帶大家去參觀西安城墻。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墻,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建筑起來的。它是我國中世紀后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防御設施。
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筑城墻。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我們現在看到的城墻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陜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為西安,意為“西方長治久安”。開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墻的序幕。歷時8年修筑完的城墻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墻高15米,頂寬12—14米,底寬16—18米,周長13。9公里。最底層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異常堅固。
西安古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好了,現在讓我們親自來感受這座科學、嚴密、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
這就是我們今天游覽的西安城墻,它是世世代代陜西人的驕傲,是唐代文明的象征。
400字秦兵馬俑導游詞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古城西安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黃,叫我小黃或偉群都行。我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很高興,希望我能和各位一起度過這一段美好的`時光。今天我先帶大家去最著名的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在我國西安臨潼出土,今天我就帶領你們游覽這舉世無雙,享譽世界的歷史文物。
看!這就是將軍傭,它身體魁梧,頭戴鶴冠,身上披著鎧甲,手里還握著寶劍,看它若有所思的樣子,好象在考慮如何打退匈奴大軍呢!
瞧!這個兵馬俑是陶馬,它的大小跟真馬差不多,個個形體鍵壯,肌肉豐滿,看它躍躍欲試的樣子,好象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哩!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這,檔案,先的景點不知這一關額,還有先古城墻,華清池等等,這些景點我都會帶你們去的,今天我們就先到這里,大家回去好好休息,然后有一個好的狀態再繼續我們明天的行程,希望大家今晚能休息好,我們明天見。
400字清華池導游詞三:
哈嘍!歡迎大家來到西安,我是你們的小導游劉琳,我和大家初次見面,請大家多多關照,下面我們就前往清華池吧!
朋友們,我們正在走廊,請大家往前看,那就是黃河母親,她一身雪白,還抱著不到一歲的孩子,用乳汁哺育這他,這黃河母親大概有兩米多高。我們聯想一下我們小時候,媽媽肯定也這么愛你吧!
黃河母親大家已經看過了,我們就去對面那座山吧!它叫作鳥山,必須坐纜車去。請大家做好準備,纜車要出發了!請大家往下看,這就是清華池,很美麗吧!
好了!大家該下纜車了,我們已經到達鳥山了。請大家往里面走,看!那是八哥!多么可愛呀!大家自己看吧!可不要掉隊哦!好了!大家應該看完了,我們下山吧!
look!那是青春泉!聽說只要用哪里的泉水洗臉,臉上永遠不會有皺紋哦!青春泉的左面是皇上和他的妃子洗澡地方,只要往里面頭一兩個硬幣,就會來年有好運!
好了!今天的清華池一日游結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說再見了!請大家不要忘記今天哦!
400字秦始皇陵導游詞四: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到家來到西安,西安是著名的古城,我將帶領大家游覽幾天,那么首先我們就去秦始皇陵觀光。
始皇陵位于西安市臨潼區東約五千米處,它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地勢險峻,環境優美。陵園規模宏大,陪葬品重多,像一座豐富的地下文物寶庫。據史書記載,秦始皇趙政從13歲就開始營建陵園,修剪時間長達38年。工程浩大,氣魄宏偉,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1974年在其東側發現兵馬俑坑,轟動了中國,震驚了世界,是20世紀最偉大的考過發現之一。1978年,法國前總統希克參觀后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建立在兵馬俑坑原址上的遺址型博物館,于1979年10月開館。1987年12月聯合國教文組織將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家在游覽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不要大聲喧嘩。2。不要擁擠,要有秩序的參觀。3。不要亂寫亂畫,保護文物。現在我就帶大家一起參觀一下吧!
400字碑林博物館導游詞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現在我們的目的地是——西安碑林博物館。
孔廟遺址是西安碑林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置歷史可追溯到北宋末年,南門照壁上的“孔廟”兩字是由清代書畫家劉暉書寫的。現在的大門東西開,俗稱“禮門”、“義路”。走進博物館大門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雕梁畫棟的木牌枋,名叫“太和元氣坊”。
西安碑林因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它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石質書庫”、“書法的故鄉”。西安碑林是為保存唐代《石臺孝經》、《開成石經》而建,經歷代不斷的整修充實,集中展出了漢魏至明清的碑石墓志1000多件。
游客朋友們,碑林博物館的參觀講解就到這里,謝謝大家的配合,歡迎大家下次再來參觀,謝謝大家!
西安城墻游記(精選14篇)篇五
湘西之行的第二天,我們來到了有“天下第一漂”之稱的猛洞河漂流。看到了“天下第一漂”這個名字,我心里想:這次漂流一定會很刺激的,而且是第一次漂流,我真的好害怕啊!我們的團有中有十幾個小朋友,在那么多的小朋友的鼓勵下,我決定去漂一漂。
我們穿上雨衣褲、草鞋、救生衣,戴上帽子。我們12人坐上一條橡皮艇,開始向下游漂去了。橡皮艇的船頭和船尾都有一個舵手,這好像給我吃了一個定心丸。前一小段,河面很平靜,河水清澈見底,我們可以輕松地欣賞兩岸的風景。突然,小菲喊道:“前面有急流。”我回過神來,看見前面真的有急流和旋渦,大家都緊緊地抓住艇上兩旁的扶手,身體稍向前傾,瞬間我們漂過了第一個急流。還沒有緩過氣來,又來到一個瀑布下,我們要求舵手把艇劃進水簾洞里,水“嘩啦啦”地飛落下來,就像小石頭掉下來打在我們的身上,全身都濕透了。我們又一漂過一個急流,這時水涌進橡皮艇了,把吳叔叔的一只鞋子沖走了,幸好下一條艇的團友幫他撿回了鞋子呀!我們又駛進了一段沒急流的河面,聽到了兩岸傳來的“知了,知了”,還看到許許多多蔥蔥蘢籠的樹木呀!不知不覺間,3個多小時的漂流到了終點,我們該上岸了。
我們上了岸,換下了全身的.濕衣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天下第一漂”。我本來以為“天下第一漂”是最刺激的,漂過后才覺得并不是那么回事。可能由于漂的時間長達3個小時,所以有“天下第一漂”之稱呢!第一次漂流,我玩得真開心!
西安城墻游記(精選14篇)篇六
首先,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西安古城墻,西安古城墻又稱為西安明城墻,位于陜西省西安市中心區,墻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輪廓呈封閉的長方形,周長13.74千米。城墻內人們習慣稱為古城區,面積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鐘鼓樓就位于古城中心。
請大家緊跟我不要掉隊,我們前面的是城墻的主城門,像這樣的城門共有四座:我們面前的長樂門(東門);還有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它們四座城門作為明城墻的原有城門,因當時的軍事,防御需要,都是單門洞,且都修建了三道城墻,兩道城墻之間又形成了翁城。至今為止,四座城門中除永寧門外,其余三座城門都只剩下兩道城墻。
好了,下面是大家自由活動的時間,請大家一個小時后在這里集合。
本次游覽結束,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謝謝大家,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以后有緣再見。
西安城墻游記(精選14篇)篇七
在今年春節期間,西安的古城墻上舉行了為期15天的“唐都上元不夜城”燈展活動,今天是初十,我準備和爸爸、媽媽到城墻上去看看這次燈展活動。
晚上7點我們準時出發了!
坐在車上我透過車窗往外看去,雖然天色已晚,但街道上人群依舊熙熙攘攘,很是熱鬧。還有沿途的樹木上都被裝扮上了彩燈,到了晚上一閃一閃的,非常的漂亮!很快我們在南門站下了車。
一下車,我們的眼前就被一片燈的海洋所遮擋了,南門里到處燈火輝煌、絢麗奪目。我們來到了南門甕城的大門外,在大門的左手邊工人師傅在這里安裝了許多的昆蟲燈,有:蝸牛燈、蜻蜓燈、蝴蝶燈等好多種燈,簡直就是一個昆蟲樂園。走進甕城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盞碩大的蓮花燈,還不時的閃著紅光和綠光,非常漂亮,還有真人武士在四處站立,身處在甕城里,感覺就像回到了盛唐時代!
我們沿甕城里的臺階登上了城墻,站在城墻上向四周看去,整個西安城都籠罩在一片燈的世界里。我們沿城墻向西走去,沿途中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許多種燈,有可愛的小老虎鬧春燈、民間皮影燈、孫悟空大鬧天宮燈等等,我都看的眼花繚亂了。
我們一直走到了含光門處,這里的被裝點成了一個海底世界,各式各樣的魚類燈應有盡有。在海底世界的旁邊是熱帶雨林世界,花燈被做成了各種樹木的形狀,走進其中,讓人不由想起了“阿凡達”里面的場景。今天的西安就是昔日大唐王朝的國都,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古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絲綢之路等展前,這個燈展做的非常壯觀,總共下來有近100多米長,各式各樣的商人手牽駱駝依次列隊排開,各個形態各異、造型奇特。最后是小朋友們喜歡的“喜洋洋與灰太狼”、“101只斑點狗”、“貓和老鼠”等一系列比較現代和卡通的花燈。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過去將近3個小時了,也該到回家的時間了,可是我還是覺得意猶未盡,走下城墻,在出城門的時候我依依不舍的回頭望了望城墻和上面的花燈,心里不由的對我們的古人產生敬佩的同時,更對我們現代社會的文明發展倍感自豪!
西安城墻游記(精選14篇)篇八
各位游客:
中國擁有數百座古代城墻,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墻規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墻先后被拆毀或嚴重殘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墻迄今仍保存完整。下面請大家跟我一起實地去參觀西安古城墻。
西安城墻游記(精選14篇)篇九
西安城墻,是古都西安的符號性景觀。現存的城墻建于明朝初年,是中國現存最完備的古城墻。城墻總周長約14公里,是在唐代皇城的基本上建成的,包羅護城河、角樓等一系列辦法。
今朝西安城墻共有八處可以登城,別離是:東門(長樂門)、南門(永寧門)、西門(安寧門)、北門(安遠門)、含光門、文昌門、僻靜門、尚德門,旅客可以就近登城。個中南門是西安城的迎賓門,也是旅客選擇最多登城的一個門。
除了步行,在城墻上騎自行車是一種很不錯的游覽方法,在騎行中,你會有一種年華穿越的感受。今朝在東、南、西、北等四門都有租借自行車處事,騎行竣事后在上述任一門都可以返還自行車(景區劃定會有變革,提議租借時再咨詢確定)。同時這四個門還提供參觀車環抱處事,你可以乘坐參觀電動車,在城墻上繞城一圈,全程約50分鐘。
在西安城墻游覽,尚有機遇撫玩到一些特有的表演勾當,如仿古開城典禮展演、城墻習慣展演,表演所在都在南門,詳細表演時刻可參照官網或電話咨詢。
西安城墻游記(精選14篇)篇十
古城游記,興奮不已,湯圓老師,帶領我們,講述須知,發現春天,感受自然,萬物復蘇。
一、城門觀賞。
來到城門,烈日炎炎,撫摸著千年歷史的城墻,仿佛來到當時戰爭的時代。海市迎薫,看著灰色城墻與江南園林風格建筑的指揮屋,不由想到當時指揮家們汗水淋漓,和敵人殊死搏斗的情景。是它們讓阜寧度過一難,度過了歲月滄桑,感受此境,感慨萬千。
二、古老小橋。
還有一座古老的橋,黃埔橋,橋上雕刻精美的花紋,這可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河水波光粼粼,連嬉戲的魚兒都看得一清二楚。清澈溪邊,美麗桃花,獨占一角,驚艷人們,深紅花朵,雖不美麗,可是獨特,翠綠草葉,散發清香,這就是古老小橋,這就是廟灣古城的小橋。
三、博物之賞。
來到了博物館,我們期盼已久的博物館收入眼中,其中一個博物——麋鹿角讓我印象深刻,他是金沙湖挖掘出來的,到現在已有千年,竟還保存完整,可真是奇跡啊!麋鹿還是我國三級保護動物,我們要保護動物,人人有責。還有很多博物,如,青花瓷,碗……,古代許多文物要珍惜,要保護,博物之賞,大開眼界,讓廟灣古城充滿歷史氣息。
賞游之后,心滿意足,夕陽西下,彩霞美麗,回家之路,現在走起。
西安城墻游記(精選14篇)篇十一
墻先后被拆毀或嚴重殘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墻迄今仍保存完整。下面請大家跟我一起實地去參觀西安古城墻。
各位游客,這幾天我們已經在車行晨曦或晚霞中領略了古城墻的多彩多姿和古樸深沉。現在我們來到城墻腳下,請大家走上城墻游覽。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墻的真正含義是什么。“城墻”一詞原是從“城”字引申而來。“城”按《說文》解釋,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納民,所以“城”字的本義是土圍民而成國,由此引出城墻一義。被譽為中華民族脊梁的萬里長城的“城”宇,同樣是城墻的.意思。只是后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釋。“城”字最早出現在周朝的金文中,從字形看活生生地體現了古代城墻的軍事用途。城墻的軍事作用是保衛私有制,而在意識形態上看,城墻的形體規模又是等級森嚴的宗法制的嚴格體現。顯然統治者營造城墻,是用它來保護自己,宣示國威。現在我們看到的西安城墻,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詔修城開始動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歷時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礎上擴筑而成的,經過歷代修葺,基本上保持著完整的封建社會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國古代筑城技術的杰出成就。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墻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結構又是怎樣的?據測算,西安城墻周長11.9千米,其中東城墻2590米,西城墻2631.2米,南城墻3441.6米,北城墻3241米。這樣的規模在國內外都是比較少見的。大家看見城墻四門外筑有護衛城門的小城,那叫甕城。所謂甕城,意為敵人一旦進入,就會受到甕城城墻上面的四面夾擊,猶如甕中之鱉,無法逃脫。甕城外還筑有拱衛甕城的小城,古稱羊馬城。古時候大城門的啟閉有規定時間,關閉城門后尚未回城的人可連同自己牽的羊、趕的馬等,進入羊馬城以及今環倡園地帶歇息,等候開城門后再進城。西安的羊馬城在清末已全毀。記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門(西門)甕城北門外約17.5米處發現羊馬城北側門道,長5.5米,寬2.4米。現在大家能看到南門甕城外側已修復的羊馬城,墻體長198米,高9.5米。
西安城墻游記(精選14篇)篇十二
國慶節的時候,我們一家到西安玩。一路上我們一邊吃著零食一邊觀賞著窗外的美景,但是很快我們就到西安了。
西安是聞名于天下的古城,是秦朝、西漢、隋朝、唐朝的首都。歷史悠久,還有許多名勝古跡。今天,我們就要到西安的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城墻。走到城墻面前,我才正真見識到了他的高大、宏偉。在它眼前我也只能仰視它了。
哇!好雄偉呀,一看就是已經存在好久了,這些磚頭都不一樣,灰色的,有的部分都裂開了,摸起來也不像是新的。我們從含光門往上走,領略到了許多風景。這個城墻有許多門。比如:南門、和平門、西門等,城墻是個正方形,像四條長龍一般,而我感覺我就是其中一條龍的主人,我看了看四周,突然,我的注意力定在了一塊地方,這坑挖的應該就是古時候戰士們射箭的地方吧!我撿起一根很細的樹枝當作長矛一樣扔出去,我有順勢往下看,這一排排整齊的樹像士兵一樣護著城墻,還有一條護城河。然后我們就開始了我們的路程,在路上我看有的人在吹泡泡;有的人在騎自行車,還有的人在聊天嬉戲,我和哥哥還有兩個表弟就在聊天,我們商量好要超過父母所以我們也加快了腳步。
過了不知多長時間,我往天上一看,火燒云都已經跑上了天空。看來時間不早了,我們也該回家了。
這西安還真配做這么多朝代的首都,我才游了一個地方就已經很滿足了。
西安城墻游記(精選14篇)篇十三
西安城墻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隋、唐都皇城的遺存,歷經八年擴建而成的,是我國現存局限最大而又生涯完備的古代城池構筑,為國度級重點文物掩護單元。
西安城墻構筑型制雄偉,成果計劃周密,矩形城池,墻體全長13.74公里,南、北垣稍長于東、西垣。每隔120米有一座12米x20米的突出部,稱“敵臺”,全城共98座敵臺;每座敵臺上建有屯兵敵樓1座。城四隅各建角樓1座。東、西、南、北垣各建有城門1座,各門外均建有護門甕城,甕城上建有城樓、箭樓各1座。甕城外臨內側護城河岸,建有節制“吊橋”的閘樓(亦稱譙樓)1座。孔廟(即“碑林”)旁側城頂建有魁星樓1座。
城墻頂面以三層大磚墁砌,稱“海墁”。海墁外沿建垛墻,全城共有垛口5984個,內沿建“女兒墻”。城垣內面建有登城馬道和供排水用的“溜水槽”等。西安明城墻歷經六百年的風雨剝蝕和工錢粉碎,破壞嚴峻。1983年省、市人民當局創立西安環城建樹委員會,開始對西安城墻及護城河、環城林舉辦全面整修。憑證籌劃,將慢慢規復這一古城墻的舊有風采。
西安古城墻包羅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辦法,組成精密完備的軍事防止系統。游覽西安古城墻,對形象詳細地相識古代戰爭、都市建樹及構筑藝術都很故意義。城門名稱由來:西安城墻從隋唐至今已有14汗青。在漫長的汗青光陰里,城門產生各種變革。細數這些城門的名稱泉源,也從一個側面反應了古城的沉浮喪衰。
西安城墻游記(精選14篇)篇十四
我爬過北京的城墻,那里的城墻是為了防御敵人不進到國里來,是繞著山的。而西安的城墻是為了保護城里,是圍著城的。
我們已經到了西安的城墻上,我知道西安城墻又稱西安明城墻。廣義的西安城墻包括西安唐城墻和西安明城墻,但一般特指狹義上的西安明城墻。西安明城墻位于陜西省西安市中心區,墻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輪廓呈封閉的長方形,周長13.74公里。城墻內人們習慣稱為古城區,面積11.32平方公里,著名的西安鐘鼓樓就位于古城區中心。西安城墻有主城門四座:長樂門,永寧門,安定門,安遠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墻的原有城門。從民國開始為方便出入古城區,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門,至今西安城墻已有城門18座。
我們租了一輛自行車,本來是我騎的,結果我太小了,還沒有達到可以騎的年齡,爸爸就帶著媽媽騎了。外公想去左邊看看,我和外婆卻想往右邊走。所以我們就分成了三個小隊分別參觀。等爸爸媽媽和我們會合了。外公外婆也很想騎自行車,他們也騎了一會兒。
哪里的長城并不是一樣的,哪里的東西也不一定一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