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愚公移山讀后感100字篇一
這些神話故事中,我最喜歡愚公移山。這則故事講的是九十歲的愚公家門前有兩座大山,太行和王屋,擋住了他家的去路。愚公決定把山移走。他帶著家人每天運山上的土石。有一個智叟看見了愚公說:“你這么老了,又沒有力氣,還想對付那些土石,真是不自量力。”愚公卻說:“我死了,有我的兒子,兒子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而山則不會增高。哪有平不掉的道理?”智叟啞口無言。玉帝為愚公的堅韌毅力所感動,就命令天神把這兩座巨大無比的山背走了。
愚公移山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有意志有恒心,就不怕戰勝不了困難。以前我一遇到難事就膽小退縮,唉聲嘆氣。見到稍有點復雜的題,就找媽媽幫忙解答,以至于做過的題還經常出錯。
讀了這則神話故事后,我明白了,我決定要向愚公學習,學習他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學習他的堅強意志和恒心。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有專心的做一件事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才會為我們將來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堅信,如果我們每個人對前途未來都能像愚公那樣充滿信心、不畏困難,最后勝利一定會屬于我們。
奮斗吧!同學們。讓我們像愚公一樣為自己的理想不停地奮斗。
愚公移山讀后感100字篇二
故事說,有一名老人,名叫愚公,快九十歲了。他們家門口有兩座山,人們進進出出很不方便。
一天愚公對全家說:”這兩座山,擋住咱家的門口。咱們不如全家出力,移走這兩座大山,的家看怎么樣?“愚公兒子、孫子都說:” 你說的對,咱們明天動手吧!“可是,愚公妻子卻說搬兩座山太難了,這么大兩座山可以一點點移走,你又放的下這么多石頭和泥土?
第二天,于公開始搬山了。但愚公一個月下來跟以前沒什么兩樣。有一個老頭,處事精明。有一天,他就對愚公說:”你這么大歲數了,走路都不方便,怎么可能搬兩座大山。“愚公說”我覺得你還沒小孩子聰明。我雖然快死了,但我還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一直傳下去,無窮無盡。
愚公帶著一家無論嚴寒酷暑,每天起早貪黑挖山不止。他們的行為終于感動了上帝。上帝于是派兩名神仙到人間去,把兩座山搬走了。
讀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我明白了,只要有決心,有恒心,不要被困難嚇倒。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愚公移山讀后感100字篇三
我讀了成語通里愚公移山這篇故事,它講述了一位叫愚公的老翁,他家門前有太行、王屋兩座方圓七百里的高山,出入十分不方便。
一天,愚公召集人家,商定要搬走這兩座山。于是,他家祖孫三代一起上陣開始挖山。他們長年累月的干著,從不歇息一天。
有一位叫智叟的老翁對愚公說:“你怎么這么傻呢?像你這樣一家人干下去就能搬走這兩座大山嗎?”
愚公說:“我們家子子孫孫一代接一帶的干下去,能不成功嗎?”
智叟無言以對,羞愧的走了。這件事被天上的玉皇大帝知道了,他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動,派了兩名大力天神,把山搬走了。
從此,這一帶也沒有什么突起的高山阻塞交通了,真是一馬平川。
我的故鄉在河南濟源,愚公移山這個故事也是發生在這里。一進濟源市在車站旁邊有一個愚公的雕塑。人民忘不了他,人民懷念他。
愚公真是偉大,他不管千辛萬苦,改造世界的雄心壯志和堅定不移的奮斗精神,永遠鼓舞著我們。
有人說為什么愚公不搬家,而要搬走這兩座大山?我覺得因為他想讓全村的人民都方便,不僅僅為自己方便。大山移走后,家家戶戶不再為出行苦惱,他們可以駕著車來到山外的集市上,賣山上的特產,從此生活幸福,家家富裕,每一個山村的孩子都可以走出大山到城里上學,告別貧窮落后。
我們要學習愚公移山的精神,一旦確定了目標,就全力以赴、堅定不移,不怕吃苦、勇往直前,直到目標實現。“無限風光在險峰。”
愚公移山讀后感100字篇四
暑假里,我讀了《中國神話傳說》這本書,其中《愚公移山》這個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
故事說的是一個叫愚公的老人移山的事情。兩座大山在愚公的家門口,擋住了他家的風景,也影響了他一家人的出行,于是愚公決定把山挖平。這兩座山可大了,有一萬多丈高,可是愚公都已經快九十歲了,他能成功嗎?我不禁替愚公擔心起來,心想:難怪人們都叫他“愚公”。
我繼續往下讀。愚公的決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們開始熱火朝天地移山了,連鄰居家的小孩子也加入進來。他們先用斧頭把山上的石頭砍下來,然后用竹筐和推車把挖出來的土石運到遙遠的渤海。村里有個叫智叟的笑話他說:“你這樣挖下去,什么時候才能挖完呢?”愚公就這樣,日復一日,挖山不止。愚公的行為感動了上天,后來天帝派了兩個大力士把兩座山背走了。
愚公的這種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十分敬佩。想想自己在學習古箏的事情上也遇到了不少困難:作業多的時候沒時間練、周末練習時間一長手就很酸、好幾天都彈同一首曲子有些枯燥,后來在爸爸媽媽的督促下,好不容易才考了四級。和愚公相比,我真感到羞愧。
愚公移山的故事雖然是個傳說,但是愚公的精神卻很值得我學習。今后,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勇敢面對,想辦法克服,而且要堅持不懈,這樣才能不斷進步,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愚公移山讀后感100字篇五
在今天一口氣讀完了《愚公移山》這則成語故事,心中受益匪淺。
這則成語故事主要講了:一位名叫愚公的人,在他的家門口前有一座大山,大山擋位了他們一家的路,早出晚歸總要在那座山上爬來爬去。于是愚公決定把山移走,這個想法經過全家人的一致贊同,后來,他們開始挖山,世世代代的挖,終于有一天,山被他們移走了,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其實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人只要有恒心、毅力和決心,無論多困難的事都可以解決。所以我們應該做每一件事時都要有恒心、毅力和決心。要有勇氣去面對每一件事情。不可以逃避,用決心去推倒那座使你困惑的大山吧!
我記的得《三國演義》這本書中的第二十九回寫的是:劉備三顧茅廬使諸葛亮深受感動,成為輔佐他的軍事,取得許多戰役的勝利。劉備若沒有堅持就不會感動諸葛先生。
還有運動員們,他們每一次比賽不一定都會取得好的成績,但他們沒有因一次次的失敗而放棄,他們雖然很難過,但他們堅持,堅持終于會有成功的一天。
恒心、毅力和決心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是特別重要的,我們只要有恒心、毅力和決心就戰勝不了的困難。
愚公移山讀后感100字篇六
古時候,有位名叫愚公的老人,他家門前有兩座伸入云霄的大山,兩座相連的大山正好擋在愚公的家門口,家人每次出門都要繞很遠很遠的路。這個問題一直讓愚公很不開心。一天,愚公對家人說:“大家一起合作,把它們移走,開出一條路怎么樣?”兒孫們聽了,都非常贊同。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愚公就領著他的家人一起扛著鋤頭,挑著扁擔,開始挖起山來。這時候,住在另一個村子里,一位名叫智叟的老人聽說了這件事,嘲笑愚公說:“愚公呀,你也太自不量力了,這兩座山哪是那么容易就移走的?你們一天能挖多少呀?”
愚公笑笑說:"子子孫孫堅持不懈,再高再大的山也會被我們移走的。天下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總有一天,一定會把路開通!”
智叟沒有話可反駁,只好羞愧地走開了。
后來,愚公堅決移山的事情被天帝知道了,天帝也很佩服愚公的恒心和毅力,決定幫助他。于是,天帝派天神使用仙法,把太行山和王屋山整個移走,放到別的地方去了。而愚公家的門前也就變成了開闊的平原了。
“愚公移山”這個成語,比喻做事要不怕困難,有頑強的毅力。這個故事也教育我們:有志者事竟成。對待困難,要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只要具備堅定的決心和頑強的毅力,堅持不懈,就能成功!
愚公移山讀后感100字篇七
大家好!我今天要為你們講一個寓言故事名叫:《愚公移山》!
傳說古時候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著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歲了。他每次出門,都因被這兩座大山阻隔,要繞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來,說:“我準備與你們一起,用畢生的精力來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條通向南方的大道。你們說好嗎!”
大家都表示贊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大家的力量加起來,還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搬掉呢?再說,把那些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放到哪里去呢?”討論下來大家認為,可以把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扔到東方的`海邊和北方最遠的地方。
有個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這件事后,特地來勸愚公說:“你這樣做太不聰明了,憑你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這兩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說:“你這個人太頑固了,簡直無法開導,即使我死了,還有我的兒子在這里。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而山卻不會再增高,為什么挖不平呢?”
當時山神見愚公他們挖山不止,便向上帝報告了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動,派了兩個大力神下凡,把兩座山背走。從此,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無論什么困難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