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的快樂,產生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不同而已。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50字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300字篇一
一天,天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放學了,天總算晴了。小紅還沒有走到小河邊,遠遠就聽見了“哇—哇—”的哭聲。她連忙三步并作兩步地朝河邊跑去,跑到河邊一看,原來是同村的小明和小芳,他們在同一個學校讀書。小紅連忙走到他們身邊,親切地問:“小明小芳你們為什么哭呀?”小明和小芳異口同聲地說:“河水把小橋淹沒了,我們過不了河。”小紅說:“不用怕,我來背你們過河吧!”說著,她連忙脫掉鞋子,卷起了褲腿,讓小芳爬到她的背上,然后,慢慢地向河對岸走去。小紅覺得小芳壓在背上很吃力,但是她還是咬咬牙,深一腳淺一腳地把小芳背上岸。這時,她已經累得滿頭大汗,可她看看河對岸的小明,二話沒說,又下河把小明背過了。這時,她已經累得筋疲力盡,可她沒有一點怨言。
他們三個手拉著手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秋天到了,小螞蟻去外面找吃的。
忽然,吹來一陣風。小螞蟻被吹到了小河對岸。小螞蟻想回家,可是,它過不了河。就大哭起來。
這時,小兔走過這時,見了問:“小螞蟻,你為什么哭啊?”小螞蟻吞吞吐吐地說:“我回不了家了。”小兔靈機一動,腦子里冒出一個金點子。它連忙脫下一只鞋子,說:“這個你當‘船’吧!”小螞蟻說:“謝謝你,小兔。”然后找來一根樹枝,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今天,鴨子和猴子還有小象玩捉迷藏。有的躲在樹上,有的躲在大樹旁邊,還有的躲在坑里,猴子和小熊看見鴨子躲在坑里怎么上來呢?猴子用木棍把鴨子拉上來,可是木棍會斷的,小熊用桶把鴨子提上來,可是,提不動,小猴子靈機一動提出了一個好辦法,讓大象媽媽來幫忙,大象媽媽用水倒在坑里把鴨子浮上來,鴨子說:“謝謝你大象媽媽。”大象媽媽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
星期天,天氣晴朗。小胖開開心心地走出了家。他看見了一片樹林就走了過去,小胖看見路旁有一朵火紅的玫瑰花,花上面有一只美麗的蝴蝶正在飛舞。小胖想去采那朵花,突然,小胖跑著跑著,被腳下一塊石頭絆倒了,他的手臂受傷了,疼得哇哇大叫。這時在一旁玩的小毛看見了,急忙跑了過來,她解下自己心愛的小手帕為他包扎傷口,小胖說:“謝謝你,你真是助人為樂呀。”小毛聽了,親切地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小胖和小毛就手拉手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叮鈴鈴——”下課了,同學們如潮水般涌出教室。小蘭和小紅高高興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就在小蘭和小紅的前面,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拄著拐杖一瘸一拐艱難地向對面走去。
小蘭和小紅看見了,想起了老師說過的一句話:助人是快樂之本。她們爭先恐后地跑過去,扶著老爺爺過了馬路。
到了對面,老爺爺感激地說;“小朋友,你們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小蘭和小紅異口同聲地說;“我叫紅領巾,就住在中國。”
一陣風兒吹過,樹木擺動,小鳥嘰嘰喳喳,好像都在夸獎小蘭和小紅呢!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50字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300字篇二
我們小區的王大伯是個面容慈祥,幽默風趣,樂于助人的人,小區里的人都很愛戴他。
大家之所以都那么愛戴他和尊敬他,是因為他對每個人都很好,誰家有什么困難,他總會毫不猶豫的伸出援助之手。
王大伯年過七旬了,是我們小區的居委會組長。他臉圓圓的,皮膚黑黑的,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眉毛又濃又粗,鼻子大大的,嘴巴整天都是一個“大笑臉”。他對每個人都是笑盈盈的,很有親和力,人們都尊稱他“王叔”,“王爺爺”。
有一次,我和媽媽從市場上買回來一大袋50斤的大米,可回到小區了,卻不知怎么搬到我們家。我們打電話給爸爸,可不巧,爸爸正在很遠的地方吃午飯呢!一時半會兒趕不回來,我和媽媽只能站在太陽底下焦急地等著爸爸回來。太陽似乎比平時更炙熱,更像一個大大的笑臉在嘲笑著我們:“哈哈,叫你們力氣小,我可沒法可憐你們,誰讓我身上這么熱呀!”太陽光猶如一把把火燒在樹上,雖然戴著帽子,可我們還是熱得難受,汗水如一顆顆斷了線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滾。
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了我的眼簾。啊!是王大伯。王大伯走了過來,見我倆站在太陽底下不回家,便疑惑地問:“你們站在這兒不回家,有事需要我幫忙嗎?”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他。他拍拍我的肩膀,說:“有事就找我幫忙嘛!我又沒啥事兒”。說罷,他一口氣扛起了那袋大米,媽媽趕緊說:“王叔,你不用幫的,過一會兒,孩子她爸就回來了,您的身子行嗎?”王大伯把手一揮,說:“沒事兒,我就喜歡忙活兒,你們可別小瞧我老頭哦”。沒一會兒功夫他就把大米送到了我家門口,我媽媽想給他20元,感謝他的幫助。可他硬是不收,還說:“做好事兒,幫助別人是不需求回報的!”
王大伯不但樂于助人,還默默無聞地維護小區的環境。小區里干凈的小路,美麗的花壇都是他的汗水換來的。或許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可他那默默的付出,我卻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里。
一個午后,吃完午飯我下來散步,大家都午休了,可本應安靜的街道,卻傳來聲聲細微的“唰~唰”聲。我應聲循去,一個身影在我面前晃動,只見那個人一會兒彎下腰去撿地上的垃圾,一會兒弓著腿,手拿著掃把掃著地上的落葉,汗水滲透了他的衣服。他是誰呢?這個如此美麗的身影是誰呢?我定睛一看,哦,原來是王大伯。我沒有走過去,只是在遠處靜靜地看著他,心里涌動出一股暖流。
這就是王大伯,一個普普通通卻又令我感動不已的人。他做的事不難,可是要真正的去做卻沒有多少人能做到。他做這些不是為了什么,就是因為他樂意,他愿意樂于助人,為別人著想。
王大伯是一個令我敬佩的人,他樂于助人的品格,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我!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50字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300字篇三
為善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付出”;而最樂呢?那就是當我們看到別人快樂時,心里也覺得溫暖,那種快樂是用再多金錢也買不到的。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記得在一次回家的途中,我在公車上看到一名乘客正因為忘了帶零錢不能下車而煩惱,一位小姐看到了立刻從她的錢包裏拿出錢出來幫助他,令對方感動莫名;還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爺爺正要過馬路,但他因為行動不方便而差點跌倒,幸好有位好心的先生馬上過去扶他,讓我看了很感動。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為善最樂的例子還真是不勝枚舉,相信大家都記得一位賣菜的阿姨:她每天辛苦的賣菜,卻還能從微薄的收入中撥出一些錢來救助其他的人;還有棒球明星王建民,雖然名滿天下,但他還是謙卑為懷,捐出部份收入來做公益,讓大家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擁有數億身價,住著高級豪宅就會快樂嗎?穿金載銀,出門以高級轎車代步,就能擁有幸福嗎?也許會!一開始的時候會有一種興奮的感覺,但是這都是短暫、曇花一現的。因為他們擁有的只是一些身外之物,并不是從內心感到真正的滿足與快樂;相反的,當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這些有形或無形的布施,卻能讓受益的人打從內心感激,也能帶給我們真正的快樂,因為真誠的善行善念可以帶給我們實在的幸福感。
“施比受更有福”、“助人為快樂之本”,雖然我們每天的生活都過的平平凡凡,但是我們卻能從平凡的助人行動中擁有真正的快樂,因為“為善最樂”,不是嗎?
今天,我、莫嘉穎和鄧樂行走在小區的花園里,突然一片垃圾出現在我們的視線當中,一眼望去我發現竟然有一大片的垃圾。我們無話可說,心里想著有誰那么缺德仍一大片垃圾呢?這次我們就當一下好人吧!我們立即彎下腰去,小心翼翼的撿著每一片垃圾。垃圾很多,過了一會兒我們還沒撿完反而有些累了,可是為了小區的環境,我們還是決定堅持下去吧,所謂堅持就是勝利,果然過了一會兒我們就撿完了。我們很高興,相互對視了一眼,眼里閃著興奮的光芒。
突然下雨了我們趕忙跑到了垃圾桶旁,飛快地把垃圾到在垃圾桶里飛快地跑去躲雨。
忽然我瞟到了,經常有人晾曬衣服的地方,那些人竟然還沒收衣服呢!我跟莫嘉穎和鄧樂行說:“有人的衣服沒收,趁著雨還不大趕快收吧!”她們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我們飛快地沖進雨中,不敢有片刻的停留,飛快地、刻不容緩地收衣服,我們互助衣物,不讓雨淋濕它們。沒過多久我們就收完了,井井有條的放在一個可以避雨的地方。雨漸漸大了。我心想:還好我們及時收了衣服,不然這些衣服都該濕了。我長嘆了一口氣。
第二天我們去給乞丐錢,我們給了很多人,雖然只有一點,但他們很高興,我們也一樣。他們說謝謝,我也想說謝謝,我們在幫助他們的同時,不也快樂了自己嗎。看到他們快樂我們也快樂啦!
雖然衣服都濕了,但我心里依舊很高興,因為我們幫助了別人也會很高興的,讓大家都行動起來吧!讓世界充滿愛,讓愛把世界相連,別人的笑臉我們也會快樂,何樂不為呢?讓人間再多些愛,多些溫暖吧!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50字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300字篇四
每年的三月,我們總少不了談“學雷鋒”,“雷鋒月”。到了三月,班級,學校,社會上,都會組織不少這樣的活動。而現在,有不同的聲音出現了,我們到底還要不要學雷鋒?雷鋒精神在我們的新時代還適用嗎?
什么是雷鋒精神?雷鋒精神是中國共 產主義戰士雷鋒在實踐中表現出來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 產主義精神。其實質是:忠于共 產主義事業,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在各種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干一行愛一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在平凡的工作中為社會主義、共 產主義的事業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雷鋒精神應該是熱愛祖國,熱愛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無私奉獻精神。而今天,有些人只把讓位這件事當作學雷鋒。當然,謙遜禮讓,做好事當然是在學雷鋒。但是不要忘了,它還有更加豐富的。雷鋒的“釘子”精神是什么?這不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崗位精神么?它過時了嗎?
雷鋒,作為助人為樂的模范,對我們的影響絕對不小。記得小學的時候,每次號召學雷鋒的時候,我們還要拿著掃帚去掃馬路,去孤寡老人家幫忙打掃。今天,人們為什么會有“還要不要學雷鋒”的疑問,這關系我們做事的方式和時間。
前不久,我聽說有學校組織小學生去幫高齡老人打掃房屋。一群小學生熱熱鬧鬧的忙了一陣,心里也覺得做了好事很高興。這當然是助人為樂了。然而對于老人,對于老人的家人,也許不一定是好事。要知道,老年人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東西不擺在原來的地方可能他就找不著了。而他的家人,在眾人忙完之后,還是要再從新做一遍,把一切恢復原狀。對于他們而言也是辛苦。并不是說學校組織學生幫助老人不好,而是,在做之前,是否應該更加全面地考慮一下呢?否則,可能會事與愿違,這并不是我們樂意看到的。
再說到,學雷鋒的時間,只是三月嗎?一月、二月、四月、五月就不能學雷鋒了嗎?很高興,現在有越來越多志愿組織在努力著為社會各群體服務。也許,在我們提倡學雷鋒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更清楚明白地告訴大家雷鋒精神是什么呢?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我們可以助人為樂呢?當我們已經把它內化為我們的一部分時,大概就沒有人再去質疑雷鋒精神還適不適用了。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50字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300字篇五
要說助人為樂的人,那要數小明了。在校內,他關心同學。在校外,他總是幫左鄰右舍排憂解難。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次爬山的事。
那時學校組織了一次爬山活動。到了山腳,爬山開始了。那天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山坡,使人感到灼熱唯愛。我們一邊往上爬,一邊高聲地說笑著,心里非常高興。可是沒爬多久,就感到口干舌燥,嗓子里像撒了一把干面粉,渴得直冒煙,于是我們捧起水壺,擰開蓋,大口喝了起來。我在無意中看到小明不說不笑,也不喝水,只是默默地向上攀登。
中途休息的時候,我走到小明面前。掂了掂他的軍水壺,小聲對他說:“你的水壺怎么這么沉啊?是舍不得喝吧!”“需要水的時候還多著呢,我現在又不太渴,能留一點就留一點兒吧”小明說。我心暗想:小明也真是的,都爬了一半了,怎么會不渴呢?有水不喝,真是個怪人。
快爬到山頂了,可是我們已經精疲力盡了。我再一次抱著希望想倒出一點水,可是水壺上連一滴水也沒有了。我再望望其他同學,也像我一樣,坐在石頭上,懶得挪移了。
正在這時,小明快步走到大家面前說:“誰要喝水?我這有!”“我要,我要!”大伙一聽,如獲如寶,一擁而上,把小明緊緊地圍了起來。小明打開水壺,小心翼翼地向大家的杯子里倒水,此時我才知道小明省下水來,是為了大家最需要水時,讓大家潤潤嘴,鼓鼓勁兒,他想得多細呀!
小明的水壺也空了,他立端著最后一小杯水走到我眼前,遞給了我,我望著那干澀的嘴唇,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喝了水,同學們的勁頭又來了,大家一鼓作氣,登上了山頂。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50字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300字篇六
助人為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閃光點,亦是做人的道德。
助人為樂,是正直善良的人懷著道德義務感,主動去給他人以無私的幫忙,并從中感到快樂愉快的一種道德行為和道德情感。我國古代先賢們有許多關于助人為樂、成人之美的處世格言,如“忽已之慢,成人之美”,“貴人而賤已,先人而后已”,“趨人之急,甚于已私”,“憫濟人窮,雖分文升合亦是福田;樂與人善,即只字片言皆為良藥”。兩千年前墨子就倡導:“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其意思是說,對別人有利的事,即使從頭頂到腳跟都受到損傷,也要干。這種精神發揚到此刻,就是我們所提倡的“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精神。
助人為樂要有一種忘我的奉獻精神,并要把它貫穿在自己的生活中,作為為人處世的一種準則。當見人遇風險時,要先人后已。《三國志·蜀書》中有句名言:“每有患急,先人后已。”它要求人們,臨危不懼,見義勇為,這是助人為樂最高思想境界的體現。《世說新語》上記載著這樣一則故事:華歆、王朗二人一齊乘船避難。半途遇有一人想要搭乘便船,華歆感到很為難。王朗說:“幸而船上還有空余,為什么不許可呢?我們要多做幫忙人的好事才對。”這個人上船后不久,就聽到后面殺氣四起,原來是盜賊追來了。只見盜賊離船越來越近,在這事態險惡之時,王朗想拋棄之后的這個人,但是華歆說:“我原先之因此猶豫,正是正因思考到這種狀況,既然已經理解他的請托,怎樣能夠正因形勢危急而見死不救呢!”最后,他們最后使那被盜賊追趕的人獲救。
見人遇到災難時,要排他人之憂。我國古代名醫華佗,不僅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他的助人為樂精神感動了許多人。華佗行醫不像當時其他醫生那樣,必須要病家尋上門來才給醫治。他經常是主動去給病人治玻為減輕病人的痛苦,他常常跋山涉水,餐風宿露,到幾千里、上百里以外去給人醫傷治玻有一次外出看病回來,天已經很晚,途中碰到一個人蹲在路邊呻吟,他就主動走上前去詢問。路人說:“肚子突然痛得厲害,什么東西也不想吃。”華佗就在路旁為他診斷,告訴他說:“你肚子里有蟲,可向附近小店要三小杯醋酸,喝下去就會好了。”那人照辦,果然肚子不疼了。當這位病人要感謝時華佗時,華佗卻連名字也沒有留下就走了。類似這樣的事情在華佗的一生中不知有過多少次,經他搶救而生存下來的病人不計其數。
一個人,在助人為樂的道德實踐中,會自然地使思想道德境界得到升華。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說:“一個人給予別人的東西越少,而自己要求的越多,他就越壞。”世界是個展覽。我們從人品的“展覽”中看到:世間的助人為樂者都不是庸庸碌碌、自私自利之徒。
要做到助人為樂,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快樂觀,把為他人謀福利當作自己的義務和快樂;其次,要樹立正確的處事觀,遇事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再有,要樹立正確的知行觀,要到社會的大課堂中去鍛煉、去實踐,在千百次的實踐中去鑄造自已良好的道德品質。
一個人的潛質有大小,但是有了助人為樂的品德,就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50字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300字篇七
為善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付出”;而最樂呢?那就是當我們看到別人快樂時,心里也覺得溫暖,那種快樂是用再多金錢也買不到的。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記得在一次回家的途中,我在公車上看到一名乘客正因為忘了帶零錢不能下車而煩惱,一位小姐看到了立刻從她的錢包裏拿出錢出來幫助他,令對方感動莫名;還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爺爺正要過馬路,但他因為行動不方便而差點跌倒,幸好有位好心的先生馬上過去扶他,讓我看了很感動。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為善最樂的例子還真是不勝枚舉,相信大家都記得一位賣菜的阿姨:她每天辛苦的賣菜,卻還能從微薄的收入中撥出一些錢來救助其他的人;還有棒球明星王建民,雖然名滿天下,但他還是謙卑為懷,捐出部份收入來做公益,讓大家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擁有數億身價,住著高級豪宅就會快樂嗎?穿金載銀,出門以高級轎車代步,就能擁有幸福嗎?也許會!一開始的時候會有一種興奮的感覺,但是這都是短暫、曇花一現的。因為他們擁有的只是一些身外之物,并不是從內心感到真正的滿足與快樂;相反的,當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這些有形或無形的布施,卻能讓受益的人打從內心感激,也能帶給我們真正的快樂,因為真誠的善行善念可以帶給我們實在的幸福感。
“施比受更有福”、“助人為快樂之本”,雖然我們每天的生活都過的平平凡凡,但是我們卻能從平凡的助人行動中擁有真正的快樂,因為“為善最樂”,不是嗎?
今天,我、莫嘉穎和鄧樂行走在小區的花園里,突然一片垃圾出現在我們的視線當中,一眼望去我發現竟然有一大片的垃圾。我們無話可說,心里想著有誰那么缺德仍一大片垃圾呢?這次我們就當一下好人吧!我們立即彎下腰去,小心翼翼的撿著每一片垃圾。垃圾很多,過了一會兒我們還沒撿完反而有些累了,可是為了小區的環境,我們還是決定堅持下去吧,所謂堅持就是勝利,果然過了一會兒我們就撿完了。我們很高興,相互對視了一眼,眼里閃著興奮的光芒。
突然下雨了我們趕忙跑到了垃圾桶旁,飛快地把垃圾到在垃圾桶里飛快地跑去躲雨。
忽然我瞟到了,經常有人晾曬衣服的地方,那些人竟然還沒收衣服呢!我跟莫嘉穎和鄧樂行說:“有人的衣服沒收,趁著雨還不大趕快收吧!”她們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我們飛快地沖進雨中,不敢有片刻的停留,飛快地、刻不容緩地收衣服,我們互助衣物,不讓雨淋濕它們。沒過多久我們就收完了,井井有條的放在一個可以避雨的地方。雨漸漸大了。我心想:還好我們及時收了衣服,不然這些衣服都該濕了。我長嘆了一口氣。
第二天我們去給乞丐錢,我們給了很多人,雖然只有一點,但他們很高興,我們也一樣。他們說謝謝,我也想說謝謝,我們在幫助他們的同時,不也快樂了自己嗎。看到他們快樂我們也快樂啦!
雖然衣服都濕了,但我心里依舊很高興,因為我們幫助了別人也會很高興的,讓大家都行動起來吧!讓世界充滿愛,讓愛把世界相連,別人的笑臉我們也會快樂,何樂不為呢?讓人間再多些愛,多些溫暖吧!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50字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300字篇八
我們小區的王大伯是個面容慈祥,幽默風趣,樂于助人的人,小區里的人都很愛戴他。
大家之所以都那么愛戴他和尊敬他,是因為他對每個人都很好,誰家有什么困難,他總會毫不猶豫的伸出援助之手。
王大伯年過七旬了,是我們小區的居委會組長。他臉圓圓的,皮膚黑黑的,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眉毛又濃又粗,鼻子大大的,嘴巴整天都是一個“大笑臉”。他對每個人都是笑盈盈的,很有親和力,人們都尊稱他“王叔”,“王爺爺”。
有一次,我和媽媽從市場上買回來一大袋50斤的大米,可回到小區了,卻不知怎么搬到我們家。我們打電話給爸爸,可不巧,爸爸正在很遠的地方吃午飯呢!一時半會兒趕不回來,我和媽媽只能站在太陽底下焦急地等著爸爸回來。太陽似乎比平時更炙熱,更像一個大大的笑臉在嘲笑著我們:“哈哈,叫你們力氣小,我可沒法可憐你們,誰讓我身上這么熱呀!”太陽光猶如一把把火燒在樹上,雖然戴著帽子,可我們還是熱得難受,汗水如一顆顆斷了線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滾。
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了我的眼簾。啊!是王大伯。王大伯走了過來,見我倆站在太陽底下不回家,便疑惑地問:“你們站在這兒不回家,有事需要我幫忙嗎?”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他。他拍拍我的肩膀,說:“有事就找我幫忙嘛!我又沒啥事兒”。說罷,他一口氣扛起了那袋大米,媽媽趕緊說:“王叔,你不用幫的,過一會兒,孩子她爸就回來了,您的身子行嗎?”王大伯把手一揮,說:“沒事兒,我就喜歡忙活兒,你們可別小瞧我老頭哦”。沒一會兒功夫他就把大米送到了我家門口,我媽媽想給他20元,感謝他的幫助。可他硬是不收,還說:“做好事兒,幫助別人是不需求回報的!”
王大伯不但樂于助人,還默默無聞地維護小區的環境。小區里干凈的小路,美麗的花壇都是他的汗水換來的。或許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可他那默默的付出,我卻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里。
一個午后,吃完午飯我下來散步,大家都午休了,可本應安靜的街道,卻傳來聲聲細微的“唰~唰”聲。我應聲循去,一個身影在我面前晃動,只見那個人一會兒彎下腰去撿地上的垃圾,一會兒弓著腿,手拿著掃把掃著地上的落葉,汗水滲透了他的衣服。他是誰呢?這個如此美麗的身影是誰呢?我定睛一看,哦,原來是王大伯。我沒有走過去,只是在遠處靜靜地看著他,心里涌動出一股暖流。
這就是王大伯,一個普普通通卻又令我感動不已的人。他做的事不難,可是要真正的去做卻沒有多少人能做到。他做這些不是為了什么,就是因為他樂意,他愿意樂于助人,為別人著想。
王大伯是一個令我敬佩的人,他樂于助人的品格,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我!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50字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300字篇九
小紅家住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那里群山繞水,美麗極了!如果要上學,就得走很多羊腸小路,還要經過一條小河,交通非常不便。
一天,天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放學了,天總算晴了。小紅還沒有走到小河邊,遠遠就聽見了“哇—哇—”的哭聲。她連忙三步并作兩步地朝河邊跑去,跑到河邊一看,原來是同村的小明和小芳,他們在同一個學校讀書。小紅連忙走到他們身邊,親切地問:“小明小芳你們為什么哭呀?”小明和小芳異口同聲地說:“河水把小橋淹沒了,我們過不了河。”小紅說:“不用怕,我來背你們過河吧!”說著,她連忙脫掉鞋子,卷起了褲腿,讓小芳爬到她的背上,然后,慢慢地向河對岸走去。小紅覺得小芳壓在背上很吃力,但是她還是咬咬牙,深一腳淺一腳地把小芳背上岸。這時,她已經累得滿頭大汗,可她看看河對岸的小明,二話沒說,又下河把小明背過了。這時,她已經累得筋疲力盡,可她沒有一點怨言。
他們三個手拉著手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秋天到了,小螞蟻去外面找吃的。
忽然,吹來一陣風。小螞蟻被吹到了小河對岸。小螞蟻想回家,可是,它過不了河。就大哭起來。
這時,小兔走過這時,見了問:“小螞蟻,你為什么哭啊?”小螞蟻吞吞吐吐地說:“我回不了家了。”小兔靈機一動,腦子里冒出一個金點子。它連忙脫下一只鞋子,說:“這個你當‘船’吧!”小螞蟻說:“謝謝你,小兔。”然后找來一根樹枝,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今天,鴨子和猴子還有小象玩捉迷藏。有的躲在樹上,有的躲在大樹旁邊,還有的躲在坑里,猴子和小熊看見鴨子躲在坑里怎么上來呢?猴子用木棍把鴨子拉上來,可是木棍會斷的,小熊用桶把鴨子提上來,可是,提不動,小猴子靈機一動提出了一個好辦法,讓大象媽媽來幫忙,大象媽媽用水倒在坑里把鴨子浮上來,鴨子說:“謝謝你大象媽媽。”大象媽媽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
星期天,天氣晴朗。小胖開開心心地走出了家。他看見了一片樹林就走了過去,小胖看見路旁有一朵火紅的玫瑰花,花上面有一只美麗的蝴蝶正在飛舞。小胖想去采那朵花,突然,小胖跑著跑著,被腳下一塊石頭絆倒了,他的手臂受傷了,疼得哇哇大叫。這時在一旁玩的小毛看見了,急忙跑了過來,她解下自己心愛的小手帕為他包扎傷口,小胖說:“謝謝你,你真是助人為樂呀。”小毛聽了,親切地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小胖和小毛就手拉手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叮鈴鈴——”下課了,同學們如潮水般涌出教室。小蘭和小紅高高興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就在小蘭和小紅的前面,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拄著拐杖一瘸一拐艱難地向對面走去。
小蘭和小紅看見了,想起了老師說過的一句話:助人是快樂之本。她們爭先恐后地跑過去,扶著老爺爺過了馬路。
到了對面,老爺爺感激地說;“小朋友,你們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小蘭和小紅異口同聲地說;“我叫紅領巾,就住在中國。”
一陣風兒吹過,樹木擺動,小鳥嘰嘰喳喳,好像都在夸獎小蘭和小紅呢!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50字 助人為樂心得體會300字篇十
教室里,坐在我前面的,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同學,他就是唐聰。唐聰高高的個子,濃濃的眉毛下面長著一雙烏黑發亮的眼睛,一張嘴就像一把機關槍似的,總是嘰哩呱啦地,不停地說著話。
唐聰在我們班上可是出了名的。他的字寫得一些大一些小,一點兒也不整潔。有時上課他不聽講,愛說話,常常鬧出許許多多的笑話,讓我們差點兒笑破肚皮。在課間休息時,他總愛招惹旁邊的同學,還好我們都不與他斤斤計較。為此,他可沒少挨過盧老師的批評。
但是在老師和家長的批評教育下,唐聰漸漸改掉了一些壞毛病,還養成了許多好習慣:積極為班級做事,喜歡幫助同學,勸誡那些上課不聽講的同學專心聽講。
有一天,我的椅子不小心壓住了唐聰的作業本,我們為這件事爭執了好久。第二天,我們要進行語文考試。在考試時,我寫錯了一個字,我本想拿改正紙把錯字貼住,可我翻遍了書包、文具盒,也沒有找到改正紙。我便想到找同學借,我環顧四周,發現同學們都在專心致志地做卷子,都沒有改正紙,忽然我發現前面的唐聰有改正紙。一見到唐聰,我就怒氣沖天,心想:就算天下的人都沒有改正紙,我也不用你的改正紙。
可是唐聰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說:“彭慶宸,你是不是要用改正紙,我借給你就是了。”說著唐聰把改正紙遞給了我。我的怒氣一下拋到了九霄云外,連忙笑著說:“謝謝了。”
唐聰的精神真令我敬佩,我也為自己的想法感到慚愧不已,同學之間應該多一些寬容和諒解。以后我要多幫助唐聰,讓他改掉那些壞毛病,學習成績好起來。簡評:同學之間沒有什么過不了的坎子,珍惜你現在的同學、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