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一個傳統的親情節日,在這一天,家人團聚,共同慶祝,傳遞著親情的溫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總結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啟示和參考。這些范文包括個人的春節感受、家庭團聚的溫馨場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社區活動的群眾參與等方面。每篇范文都展示了春節的獨特魅力和人們的歡樂心情,希望能給讀者帶來閱讀的愉悅和思考的啟迪。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一
1.體會我國傳統的春節活動的熱鬧氛圍,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向往。
2.發現春節活動的新鮮事,有趣事,了解全國各地歡慶春節的風俗。
3.懂得收紅包的禮儀。
體會我國傳統的春節活動的熱鬧氛圍,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向往。
1、教師收集、拍攝能反映各地生活實際的類似廟會的視頻(集市、舞龍燈等)。
2、做好微課視頻。
春節經歷對每一個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學生往往把注意力更多地停留在對于春節吃喝玩樂本身的表層體驗上。因此,在設計時,我們除了通過營造、再現春節的節日氣氛,還讓學習了解各地的春節習俗,體會我國傳統的春節活動的熱鬧氛圍,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向往。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元旦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慶祝的節日,我們還有自己傳統的,最隆重、最盛大的一個節日,你們知道是什么節日嗎?嗯,那就是春節了。
了解春節的時間
快到馬年了,今年的馬年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的呢,你們可以從日歷找找嗎?今年的馬年春節是從1月31日正月初一到2月9日元宵結束。
元旦和春節在日歷中的位置是不同的,元旦是公歷新年的第一天,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的新年;春節是我國農歷新年的第一天,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節日。
過渡:過年了,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一派熱鬧的景象。剛好這里正在舉辦春節展覽會,我們可以一邊參觀,一邊了解春節時,各個地方的不同習俗。
了解大掃除、貼春聯、放鞭炮、拜年、包餃子、做年糕、舞獅子、耍龍燈,逛花市,吃年夜飯等習俗。
重點介紹春聯和吃年夜飯,懂得收紅包的禮儀。
觀看全國各地全國各地、各族人民,以及海外華人歡慶春節的熱鬧場面。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萬事順利!身體健康!學業進步!家庭幸福!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二
1、體會我國傳統的春節活動的熱鬧氛圍,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學習在人多擁擠環境中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
1、我知道過春節的時間。
2、我能說出春節活動中的新鮮事。
1、展示春節期間的特色物品,體會春節活動的熱鬧氣氛,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表現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環境衛生的行為。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準備:ppt
電教手段:多媒體
2、(出示圖片)教師介紹過節期間人們舞獅、觀花燈、貼窗花等活動。
3、問;活動過程中,大家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4、問;同學們每年過春節期間,你會參加什么活動呀?當時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5、小結;過春節時人們的心情都很愉快,所以常說;“我要歡歡喜喜地過春節,快快樂樂地逛廟會。”
1、問;在廟會中你曾收藏了哪些有趣的特色小玩意,將它的名字、來歷或相關的小故事講給大家聽聽。(指名兩人介紹,教師介紹一個,然后可以自由結合小組互相介紹)。
2、問;在廟會中你還發現了哪些有趣的或難忘的事情,講給大家聽聽。
1、過渡;兔子貝貝在廟會中發現了這樣兩件事情,請你們幫忙想辦法。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1)有人亂扔垃圾,這樣好不好?你的垃圾是怎么處理的?
(2)人多擁擠怎樣防止與家人走散?如果走散了該怎么辦?
3、全班交流。
4、問;還有哪些事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5、設計宣傳牌。
1、師;同學們,過節時令人向往的,春節就要來了,預祝大家歡歡喜喜地過春節。
2、播放課件,感受過春節的喜悅氣氛。
逛廟會時收集特色物品,回來再交流。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三
本課通過引導學生回憶、觀察生活,了解春節的有關知識及各地不同的習俗,培養學生熱愛民族民間文化的情感。通過觀察。回憶。想象、表現春節中有特色的生活情節,體驗生活的情趣。提高繪畫的技能,提高學生設計制作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創造的能力。
(1)顯性內容與目標:
a.應知:了解有關春節的文化、歷史,欣賞不同地區的不同習俗,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生活、熱愛生活、體會美好生活的情趣。
b.應會:嘗試著采用多種材料和工具來制作春節的小禮物,表達自己美好的心愿。將記憶里春節的美好場景用繪畫的方法表現出來,畫面要體現出春節喜慶的氣氛、熱鬧的場面。
(2)隱性內容與目標:使學生簡單了解有關春節的歷史、文化、習俗、了解民族傳統文化。啟發學生感受并表現周圍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而體驗到生活的樂趣。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1)重點:通過了解春節的歷史、文化、習俗,加深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喜愛之情、贊美之情;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種小禮物,來表達自己節日愉快的心情和對他人的美好祝愿。
(2)難點:繪畫要表現出歡樂的場面,畫出生動有趣的畫面。工藝制作時各種材料的選擇、設計、制作。
電子課件、范作、各種繪制材料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在《春節序曲》的樂聲中,電子課件(拓展)、(讓學生分組交流后回答感受)學生回答完后教師進行小結。
學生交流自己對我們民族的節日——春節的看法。談一談自己過春節的時候的見聞。
二、欣賞范作,歸納繪畫方法和技巧。
教師出示范作,小組討論范作的藝術特色,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教師歸納總結:構圖——繁密,色彩——鮮艷,筆觸——歡快,造型——生動。
三、探索實踐。
在學生感受、欣賞、了解各種節日及作品的基礎上,自己創作一幅作品,表現節日熱鬧、歡快的氣氛,或是自己在節日里的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或是表達一種美好的祝愿,鼓勵學生采用詩配畫,書法,手工等形式進行嘗試,學生選自己喜歡的方式合作完成,教師播放背景音樂并巡回指導。
四、作業展評。
讓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小結,引導學生從選擇的材料、構思、構圖及用色等方面進行評價,討論改進方法,把所有作品貼在一起,構成各民族、各地區(學生個性奔放的節日聯想畫面)歡慶節日的盛大晚會,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
五、教學拓展。
課后記:
在洋節泛濫的今天,中國傳統的節日卻日益被學生們所遺忘。通過本課的學習,我滲透了民族節日的傳統文化,促使學生產生了民族自豪感。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四
1.知道春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體會春節期間的熱鬧氛圍,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追求。
2.了解一些有關春節的習俗,從與家人準備年夜飯的活動中,學會分擔家務勞動;從與家人共進年夜飯的活動中,感受親情和美好,學習禮貌待人,文明進餐。
3.懂得文明、安全、快樂過節的技巧。
知道春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體會春節期間的熱鬧氛圍,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追求。
了解一些有關春節的習俗,懂得文明,安全,快樂過節。
教學掛圖
觀察法、談話法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新年好—課,了解人們迎接新年的方式,體會過節日活動的熱烈和美好,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歡歡喜喜過春節》,進一步了解春節傳統和熱鬧氛圍。
1.教師指導學生從日歷中分別找出元旦和春節,比較元旦和春節在日歷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2.教師:元旦是公歷的新年第一天。
3.生閱讀54頁圖片。
4.同學之間互相交流最喜歡的春節活動。
6.結合56頁圖片,生交流,吃年夜飯時,要注意什么?平時怎樣做?
7.生閱讀57頁圖片。
8.生角色表演,待客和做客禮儀。
過本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我們要文明、安全、快樂過節日。
13、歡歡喜喜過春節
迎新春
午夜飯
拜年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五
二零一二年的一月,冰雪灑落在整個城市。雖然天氣有些寒冷,但過春節卻讓人覺得暖洋洋的,而且總讓人記憶猶新。
除夕的早晨,窗外就傳來“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的聲音。這一陣陣風風韻韻的旋律送來了喜氣洋洋的春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大街上的人絡繹不絕,人們個個神彩奕奕,容光煥發,一派節日的氣氛。
一大早,我們一家就依依不舍的從暖洋洋的被窩里爬出來。爸爸一聲號令,大家便忙碌起來。先是媽媽然大家都換上新衣服,還說:“新的一年穿上新的衣裝,就會有新的面貌、新的成就!”接著我又和爸爸貼福字、貼對聯。媽媽要去為晚上的年夜飯做準備了:炸花生、紅燒魚,香味竄滿了整個屋子,大家都忙前忙后,但卻也其樂融融,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
晚上,是吃年夜飯的時候了。桌上擺著可口的飯菜,中間還有一條魚,代表年年有余。我夾了第一口魚,有些咸,我沒直說,只是說:“魚真好吃,甜甜的!”媽媽說了:“怪,這魚我是做咸了,可也吃不出甜味呀?”我說:“這里面是濃濃的愛,甜甜的心。”爸爸在一旁聽完說:“呦,什么時候學的小嘴兒怎么甜呢!”我不做聲,只是在一旁偷笑。
飯后,大家一起去放炮,煙花填滿了整個天空,很漂亮整個小區很熱鬧。下面就是一年中最后一個節目:倒計時,迎接新一年。就在此時,忽然覺得外面也不那么冷了。“5、4、3、2、1”。隨著我們一起倒計時,新年終于在我們的歡呼聲中來到。喜悅、開心,都難以言表,大家都互相微笑凝視著,默默無言。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六
1、了解過春節的多種風俗習慣,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制作,感受合作的的快樂。
2、體驗過節的喜慶氛圍。
活動室布置成喜慶的氛圍(鞭炮、燈籠、春聯等)
孩子們收集的各種有關春節習俗的資料
寒假剛結束,孩子們還沉浸在過新年的氣氛中,有的孩子一來幼兒園就說,“老師,媽媽帶我上超市去,超市里真熱鬧,都吊滿了鞭炮”
有的說,“我媽媽給我買了新衣服。”有的說:“有許多客人到我家做客。”隨著他們的話題,另外的孩子參與了話題討論,我想,我們剛過完一個春節,春節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我們周圍也到處是喜氣洋洋。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熟悉,來源于他們的生活經驗。
于是我就從孩子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切入,和他們一起去探究身邊的事物和現象,同時也讓孩子的認知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得到發展,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讓孩子們體驗到春節的快樂,知道自己又大一歲了,所以預設了“喜氣洋洋過春節”這一主題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我主要從介紹自己收集有關春節的資料、小制作、分享交流等環節入手,來加深幼兒對春節的認識與了解,感受過春節的喜悅。
春節是小朋友最開心、最快樂的時刻,也是我國人民最喜慶的日子。本次活動來自于幼兒的興趣與需要。通過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了人們怎樣歡度新春,充分挖掘了春節歡慶活動的多樣化,讓孩子們體驗到了新春的快樂,擴展了他們的知識范疇。
在活動“春節歌謠”中,孩子們帶來了春節里各種喜慶用品,如:春聯、中國結、福字等,并且交流了春節里最高興、最難忘的事情;元宵節是春節過后的又一個民間節日,又叫燈節,在元宵節有許多習俗,如:家家要點燈、吃元宵、猜燈謎以示慶祝,表示大家過好年要同心協力加油工作了。于是我們利用事先準備好的材料制作了各種各樣的燈籠,有魚燈、兔子燈、狗燈,一時間教室里掛滿了燈籠,漂亮極了。
春節里還有形式多樣的慶祝表演,舞龍舞獅就是非常典型的慶祝方式。孩子們用收集的紙盒和彩帶等不同材料連接做成一條龍,然后由幼兒分別扮演龍頭、龍身、龍尾,一個接著一個,在“金蛇狂舞”音樂的伴奏下,不斷地改變舞龍的姿勢,親身感受到春節熱鬧的氣氛。
另外,家長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實施高質量幼兒教育的保證,充分利用和開發家長資源,在課程實施中實現家園互動。本次活動中我請家長參與我們的活動,和孩子一起收集春節用品、帶來燈謎等,在無形中讓家長懂得讓孩子參與收集資料、材料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
在主題活動實施過程中,我們始終貫徹課改理念:活動中教師是體驗孩子需要的支持者,在活動中既做到適時提升總結,又使孩子在創造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七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也是孩子們最期待和最喜歡過的節日。正值春節即將來臨之際,為了讓幼兒了解春節的一些傳統習俗,加深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能向同伴或長輩表達新年的祝福。結合《指南》社會領域,我設計了本節教學活動《歡歡喜喜過春節》,鼓勵幼兒在濃郁的節日氛圍中對春節傳統習俗的了解和認識,激發幼兒樂于對同伴、對長輩表達新年的美好祝福,感受春節帶來的歡樂。
1、了解春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加深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和了解。
2、學會向同伴或長輩表達新年的祝福,體驗春節給人帶來的快樂。
儒靈童教學軟件;
音樂:《春節序曲》、《辭舊迎新拜大年》、《琵琶語》;
燈籠、春聯、壓歲包、鞭炮、窗花、喜慶的服飾、糖果等物品;
面巾紙、顏料、濕巾。
導入活動:談話,感受春節的濃郁氛圍。
1我們的好朋友儒靈童也來跟大家一起過年了,讓我們一起動、跳起來吧。向孔夫子問好!
環節一:聽故事《河馬先生過春節》了解春節的習俗。
河馬先生和小朋友們是怎樣過春節的?
小結:過春節有不同的習俗,全家人一起貼春聯、吃餃子、放煙花、看春節聯歡晚會,有的地方吃湯圓、吃年糕,感受春節的快樂。
環節二:看動畫,學會說春節祝福
師:寶寶是怎樣給爺爺奶奶拜年的?
原來拜年是有講究的,要說吉祥話,你們會拜年了嗎?讓我們一起去拜年吧!(伴隨音樂對現場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老師拜年,說吉祥話)。
小結:過春節代表小朋友又長大了一歲,我們要更加講文明懂禮貌,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越來越棒!
環節三:有節奏地朗讀兒歌,感受兒歌中表現出過新年的歡快氣氛。
鞭炮響鑼鼓喧,貼福字掛春聯。
訪親友去拜年,敬長輩,過大年。
師:古代的時候,人們把過年寫成一首詩了,楊老師給你們說出來聽哦: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元日)
環節四:扎染窗花,鞏固對春節的認識。
1、示范制作方法
師:看看老師是怎樣變魔術的?折紙、扎染。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小朋友,你們的小手真能干,制作的窗花可真美呀!快來讓客人老師也看看好不好看。我們帶著美麗的窗花趕緊去裝扮我們教室吧!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八
《歡歡喜喜過春節》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第一冊第四單元第二課的內容。本單元的總體目標是初步了解年的常識,能夠對年文化產生興趣,并表現探究的愿望與行動,本課主要要求學生體會春節的熱鬧氣氛,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向往,以及在春節活動中表現出探究的意識,發現春節中的有趣事,新鮮事,由此可見,本課在本單元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品德與生活》是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性課程。《歡歡喜喜過春節》這一課的內容集開放性、綜合性、情感性為一體。教材以學生最熟悉、喜慶的節日——春節為切入點,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幸福明天的追求。這節綜合活動課,我打破單一、呆板、嚴肅的課堂模式,努力創造開放、互動、活潑的教學情景,營造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自然,學得快樂,真正成為認識的主體,學習的主人。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從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出發,將本課的目標定為以下三個: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的習俗,體會家鄉過春節時的習俗對生活的影響。我將在教學過程中的第二個環節中體現。
2、情感目標:通過感受過年的歡快和喜悅,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向學生滲透重視親情、友情的美好情愫。對于本目標我將在教學過程的第一、二環節中來展現。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收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對社會現象的辨別,分析能力。此目標我將在本課的兩個活動中來體現。
根據教材內容和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使學生了解過春節的風俗習慣,挖掘過年的文化內涵。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制訂了主體教學目標,做了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后,關鍵問題就是要選擇合適的教法與學法來達成教學目標。根據本教材的特點和大綱要求,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預設的基本教學方法是:啟發式、活動式、合作探究等等。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過程,參與各種活動,在各種活動中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讓學生用心靈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
本節課的教學,我主要從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三方面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辨別能力,并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給予必要的具體指導。
根據本班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我精心設計整個教學過程如下: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上課一開始我就播放多媒體vcd《過新年》片段,同時讓學生聆聽熟悉的旋律《新年好》,一下子教室里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我隨機引出話題:“同學們喜歡過年嗎?為什么喜歡過年?”這樣,課堂氣氛一下就活躍起來了,讓學生以濃厚的興趣進入了下一個環節。
2、暢談春節,明理激情。《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提出要“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我充分關注學生個性差異,注重學生在開放式的課堂活動中的感受、體驗、領悟,讓其獲得多元發展的機會。課前,我讓孩子們收集過年用過的小飾物、用具、照片等,活動中讓他們展示交流,同時將音像教學資源引進課堂,給學生營造出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靜能動的情境氛圍,再通過多媒體vcd資源中的《過新年》圖片的介入,激發學生暢談在過年的眾多風俗習慣和慶祝活動中,你覺得最有趣的是什么?你最喜歡的是什么?同學們在交流中全面地了解了當地過春節時的習俗,挖掘出過年的文化內涵。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引出一些辯論題供學生辯論:過年要不要放鞭炮?收壓歲錢好不好?從而體會到家鄉過春節時的習俗對生活的影響。
3、主體參與,多向互動。《品德與生活》課程與學科課程的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就在于它倡導動態的、建構性、過程性的知識觀。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將不再是監督,控制學生活動的人,是學生可信賴的支持者、指導者、參與者。因此這節課我打破學科界限,以全身心活動為載體,創設豐富的教學活動情節,營造開放、寬松、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多向互動貫穿課的始終。生生互動:(活動一)祝福熱線學生自由分角色扮演其親人、朋友等,讓他們之間相互贈送祝福。整個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在這種動態生成的課堂中,學生能夠全面參與,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能力、社交能力,有利于他們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群體互動:(活動二)特別行動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模擬過年的活動,如:“幫媽媽布置房間”、“訪親拜友”、“采購年貨計劃”、“春節慰問活動”、“有趣的游藝活動”等,讓他們分組討論,確定主題,再進行準備,制定計劃或排練小短劇。這一設計重在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4、培養能力,拓展延伸。在作業設計上,為了讓學生化知為能,遷移應用。讓學生回家了解過年的風俗習慣,對親朋好友相互贈送祝福,培養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提高對社會現象的辨別,分析能力。
迎新春掛圖一掛圖二。
過新年的圖片新春慰問圖片。
總之,本課的教學思路以新課標精神為指導,巧妙地把多媒體vcd內容與教學內容融為一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在生活中體驗,到生活中實踐,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
文檔為doc格式。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九
1、了解春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由來。
2、能大膽的與同伴交流、體驗過春節的活動。
3、感受與同伴一起辭舊迎新的喜悅,感受過年的歡樂。
4、參與節日游戲。
5、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了解春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由來。
能大膽的與同伴交流、體驗過春節的活動。
課件、剪刀、紙、紅包若干個。
一、開始部分:
歌曲表演《新年好》。
二、基本部分:
1、你們過年的時候都干些什么?
2、了解過年的`習俗和由來。
我們過春節時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還要在一起吃年夜飯、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親訪友互相拜年、送賀卡、貼春聯、貼福字、大人給小孩送壓歲錢、舞龍舞獅等。
3、教師提問:“那人們過春節時為什么要貼春聯、穿紅衣、放鞭炮呢?”(幼兒自由發表意見或和同伴相互交流)。
4、欣賞故事《年獸來了》。
(1)年獸最怕什么呢?
(2)年獸最怕三種東西:光、聲響,還有紅色。所以人們為了嚇走年獸,常用貼春聯、穿紅衣、放鞭炮等方式來過年,見面時,還彼此說“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
5、分組過春節,感受過年的歡樂。
“過年真開心,你們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課件)那我們就挑選你喜歡的方式來過年吧。”
第一組:互相拜年。
第二組:包餃子。
第三組:剪窗花。
第四組:拼年畫。
三、結束活動,分享過年的喜悅。
過完年,我們小朋友就長大了一歲,那我們就不但要團結同伴,還要尊敬父母和老師,孝敬老人。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十
“新年到,真熱鬧。穿新衣,戴新帽。無煩惱,真快樂!”每當我唱起這首童謠時,便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過年了。這不,我們現在也是歡歡喜喜過春節呢!
每個地方都會有他們獨特的迎接春節的習俗呢!如:有些地方要大掃除、謝年;有的地方要穿新衣服、吃年夜飯;有的地方要貼春聯、貼窗花;還有的地方……而我的家鄉――椒江,也有著十分獨特的“迎春”方式呢!
首先,我們這兒最傳統的方式便是謝年。你瞧!在一張木桌上擺著一盤盤用紅盤子墊著的供品:豆腐、豬肉、魚、豆芽、文旦……各種各樣,五花八門。在這些供品的前面還插著三根香魚兩支紅蠟燭,也是供品。我來到了木桌前,虔誠地拜了又拜,嘴里還念念有詞道:“祖宗啊,我來看您了。您在天上過得好嗎……”隨后,我們有燒起了元寶、鈔幣等都供給祖宗們,好讓他們在天上也能安居樂業,過上幸福的生活。
我們這兒還有一種習俗――大掃除。在除夕的前幾天,媽媽便開始著手打掃家里的每一個角落,我也在一旁協助。你瞧!媽媽一會兒來到我的房間打掃,我便幫她來整理房間;一回來到客廳打掃,我便幫她遞這遞那兒;一回來到廚房打掃,我便幫她擦洗桌子……這和原來的家相比,簡直是煥然一新啊!
我的家鄉還有一種特色――吃年夜飯。在除夕那晚,許多親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年夜飯。桌上的飯菜十分豐富,有新鮮的海鮮,如:螃蟹、魚類、蝦類……還有豐富的肉類,如:雞肉、牛肉、豬肉……還有美味可口的蔬菜,如:青菜、包菜、菠菜……琳瑯滿目、目不暇接、一應俱全啊!親戚朋友們也會送上自己真的祝福和紅包,十分熱情!當我接到紅包時,也會送上一句真摯的祝福。雖然只是短短的“新年快樂”而已,但卻包含著關心。
春節,我國的傳統節日。大街上張燈結彩,商店里、超市里年貨琳瑯滿目……就讓我們再這美好的節日里,歡歡喜喜過――春――節――!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十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的一年來了!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春聯,到處都是一片紅色,非常熱鬧。清早,我聽到一陣咔嚓咔的聲音,來到奶奶的房間,看見奶奶拿剪刀在剪什么東西,走近一看奶奶原來在剪窗花,桌子上還擺了很多奶奶剪的窗花,于是,奶奶剪,我把剪好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過了一會兒,每個窗戶都貼滿了奶奶剪的窗花,漂亮極了!
貼完窗花后,奶奶教我包餃子。奶奶首先拿起餃子皮,然后,夾起了一些餡,裝在餃子里,之后合攏,真像一彎月牙。我也學著奶奶的樣子開始嘗試包餃子,第一次,因為我餡放太多了,包的時候餡溢出來了,所以失敗了,之后幾次我就更加謹慎了,不到一會兒盤子就滿了,有的像金元寶,有的像耳朵,形態各異。
吃晚飯的時間到了,大家聚在一起一邊吃團圓飯,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大家有說有笑,房間里充滿了喜悅。
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這新的一年,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十二
春節是全人民的傳統節日,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貼紅對聯,各家各戶都掛起了紅燈籠,到處呈現出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的節日景象。
我跟媽媽每年春節都回外公,舅舅,舅媽家,除夕那天,我們每個小朋友早早穿上了新衣服,顯得精神煥發,大家都夸我漂亮,而舅媽跟媽媽忙個不停給我們準備美味可口的年夜飯,有我最喜歡的炒田螺,炒牛肉,小龍蝦等等。我們一大家族坐在大圓桌四周,大家相互敬酒,相互祝福,我端起酒杯祝外公身體健康,長命百歲,舅舅,舅媽祝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他們還給了我好多壓歲錢,感謝他們給了我一個幸福的家。
吃完晚飯,我們一家人一起到院子里放煙花,我一手拿著點燃的香,和哥哥姐姐一起點燃著煙花的導火線,頓時只聽到一聲“嗖——”煙花飛上天空炸開了,有的綻放出五彩繽紛的花朵,有的拼成各式各樣的美麗的圖案,還有的像一個個漂亮的降落傘,絢麗多彩的煙花照亮天空,我們興高采烈地喊著,歡笑著。
放完煙花,我們回到屋里,坐在沙發上收看中央電視臺播放的《春節聯歡晚會》精彩的節目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一年就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明天,我又長大了一歲。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十三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到春節時,在外的游子都回到家中,與自己的親人團聚。今年春節,我們全家都到爺爺家,我也第一次參與到置辦年貨和打掃衛生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平常百姓過春節的歡樂氣氛。
從臘月二十開始,家里就忙碌起來,“民以食為天”,過年聚在一起當然就要吃啰!所以辦年貨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入了冬至以后,爺爺奶奶親手灌制了許多香腸、臘魚、臘肉。在陽光的照射下,這些臘貨讓人垂涎欲滴。這點兒年貨還遠遠不夠哦,于是,爺爺奶奶帶著我騎著三輪車來到了超市,買了瓜子、糖、煙、酒等,我拖著一車年貨,開心極了。
臘月二十九,按照春節的習俗——掃揚塵,媽媽把掃把綁在竹竿上,順著墻角刷掉墻上的蜘蛛網、灰塵,平時看著干凈的墻面經過打掃,居然掃出這么多灰。灰塵掃完后,爸爸拿來長長的對聯,在反面涂上膠水,貼在門口,紅紅的紙,金色的字頓時顯現出新年的氣氛。
大年三十早上,奶奶把搟好的面皮和餃子餡端到桌子上,于是全家人就圍在一起包餃子,大家一邊包著餃子一邊說著自己一年來的所見所聞,不時傳出陣陣笑聲。
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我們就邁入了新的一年,從初一就開始給長輩拜年,長輩們都說我長高了,懂事了,都塞給我壓歲錢,按照傳統習俗意寓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我樂呵呵地收下了好多紅包。
春節,大家都回到自己家中,看望老人、互相交流、其樂融融。熱鬧的春節,我喜歡。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十四
今年是虎年,是我的本命年,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龍騰虎躍。都說新年有新氣象,其實我也是這么覺得。走進我們的校園,你將會看到一串鞭炮掛在生活樓的門口。不光我們學校里發生了變化,我們的小區也發生了變化。
一到夜晚,來到小區門口,你別以為這是一個廣場,這是我們的小區。在門口,一片紅紅火火的場面讓人眼前一亮,是多個大燈籠煥然一新,在黑夜的襯托下分外耀眼,五彩的噴泉光彩奪目,人們舞的舞,跳的跳,可熱鬧了。
小區里頭變化大,咱家也有新變化。我把媽媽從海南帶來的貝殼相框放在床頭這樣我就好像聞到了大海的味道。一個月前爸爸帶回了一盆臘梅,我們把它種在大花壇里,在這個月里,它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芬芳。最近我們家里還有很多新鮮事情,例如含苞欲放的茶花也笑開了臉,我媽媽換眼鏡了,這應該是她迎新年的方式吧,面貌煥然一新,顯得更加文靜有學問。
在新年的第一天,還在睡夢中的我,便聽見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便知道是商家們開張了,我祝他們生意紅紅火火。新年到了,我們又長大了一歲,也更懂事了,從五年級跳到了畢業班六年級,我要好好學習,更上一層樓,步步高。順祝大家百事可樂,新年嗨皮。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十五
二零一二年的一月,冰雪灑落在整個城市。雖天氣有些寒冷,但是過春節卻讓人覺得暖洋洋的,而且總讓人記憶猶新。
除夕的早晨,窗外就傳來“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的聲音。這一陣陣風風韻韻的旋律送來了喜氣洋洋的春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大街上的人絡繹不絕,人們個個神彩奕奕,容光煥發,一派節日的氣氛。
一大早,我們一家就依依不舍的從暖洋洋的被窩里爬出來。爸爸一聲號令,大家便忙碌起來。先是媽媽然大家都換上新衣服,還說:“新的一年穿上新的衣裝,就會有新的面貌、新的成就!”接著我又和爸爸貼福字、貼對聯。媽媽要去為晚上的年夜飯做準備了:炸花生、紅燒魚,香味竄滿了整個屋子,大家都忙前忙后,但是卻也其樂融融,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
晚上,是吃年夜飯的時候了。桌上擺著可口的飯菜,中間還有一條魚,代表年年有余。我夾了第一口魚,有些咸,我沒有直說,只是說:“魚真好吃,甜甜的!”媽媽說了:“怪,這魚我是做咸了,可也吃不出甜味呀?”我說:“這里面是濃濃的愛,甜甜的心。”爸爸在一旁聽完說:“呦,什么時候學的小嘴兒怎么甜呢!”我不做聲,只是在一旁偷笑。
飯后,大家一起去放炮,煙花填滿了整個天空,十分漂亮整個小區十分熱鬧。下面就是一年中最后一個節目:倒計時,迎接新一年。就在此時,忽然覺得外面也不那么冷了。“5、4、3、2、1”。隨著我們一起倒計時,新年終于在我們的歡呼聲中來到。喜悅、開心,都難以言表,大家都互相微笑凝視著,默默無言。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十六
每年快過春節時,也就是家家開始忙碌的時候,準備年貨,買鞭炮,買燈籠,貼對聯……過年的氣氛也越來越濃,那些急促的、歡騰的、零零碎碎、像炒豆又像鼓點的鞭炮聲也帶來了節日的喜慶。節日的彩燈,一閃一閃的彩燈像盛開的鮮花。大街上熙熙攘攘,繁華熱鬧,空氣中散發著鞭炮的火藥味兒,人人都穿著節日盛裝,個個喜氣洋洋。
每年的對聯都是我和媽媽一起貼的,今年也不例外,買好對聯,拿到一處寬闊的地方,先對好,然后貼到門上,紅彤彤,透漏著節日的氣氛,看到就莫名的喜悅。
孩子們老早就換上新衣,買好了鞭炮,在院子里因興奮而發瘋似的亂跑、亂叫著新年到來的祝福語。糖果,水果,五顏六色的蔬菜,繽紛多彩的著裝,讓人心頭暖暖,幸福滿滿。
最最令我難忘的是與父母一起守歲,一起聊天,聊生活,聊理想,聊失敗,聊愿望,此時仿佛又不僅僅是我的父母,他們是我的朋友,我的導師,我的支持者……家,給我最大的力量,來年我一定會更加努力的。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十七
春節是我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喜慶而又充滿熱鬧的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經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春節那一天正是農歷的正月初一,所以春節有著辭舊迎新的意思。
在春節這一天,大家一定要開開心心的,表示愉快的度過一年。過春節的習俗有十分多,大家必須一個一個完成。先是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三每家每戶都要大掃除,買上雞鴨魚肉、年貨,貼春聯、剪窗花……忙得不可開交。
在除夕這一天,不論家人工作有多忙碌,都必須趕回家和親人一起吃豐盛的年夜飯。年夜飯里必須要有魚,因為魚代表“年年有余”。大家一起團團圍坐在大圓桌旁,預示著“團團圓圓”。大家一邊聊著家常,一邊吃著熱騰騰的年夜飯,真是好不溫馨、好不熱鬧呀!除夕還要給壓歲錢。壓歲錢又稱壓年錢,一般是長輩給小孩子的紅包。中華民國又曾流行紅紙包100銅元,代表“長命百歲”。除了吃年夜飯和給壓歲錢,除夕還要“守歲”。一家人說說笑笑,一直還要到十二點。
爆竹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玩意兒。爆竹代表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孩子們放著爆竹,仰望著空中燦爛的火花,應該是有“紅紅火火”的意思吧。“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沒有錯,在爆竹聲中一年過去了,但它牢牢記在我們的心中。
春節在正月十五結束了。一切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這就是我們的春節。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十八
春節到了!多么盛大的節日呀!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吃年糕﹑放煙花﹑爆竹,還要看春節聯歡晚會。
我當然也不例外,晚上,開始吃飯了媽媽把蒸好的年糕端了出來,看起來真讓人垂涎三尺,于是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真甜呀!吃完了飯,我來到電視機前等侯,沒過多久,聯歡晚會開始了,有小品、雜技、魔術??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雜技中的玻璃球,那個人拿著玻璃球往天上一扔,用頭頂住,在手上滾來滾去,那時,我的心提到嗓子眼了,生怕玻璃球掉下來碎了,可是表演了幾個鐘頭,玻璃球仍然完好無損。到了24點,媽媽把一張福字倒著貼在了門上,我看見了,心里非常奇怪,于是問媽媽福字為什么要倒著貼呢?媽媽笑著說:“你想一想為什么要倒著貼呢?”我連忙說:“是不是福到了?”媽媽舉起手來,伸出大拇指夸到:“真聰明。”說完,還摸了摸我的頭。爸爸又拿了一大捆鞭炮去放了,我趕緊跑到樓上,還沒來得及捂住耳朵,震耳欲聾的鞭炮已經放響了。接著,一串串煙花直沖云天,這代表對兔年的告別,又是對龍年的歡慶。
歡歡喜喜過春節說課稿范文(19篇)篇十九
一月,冰雪灑落在整個城市。雖然天氣有些寒冷,但過春節卻讓人覺得暖洋洋的,而且總讓人記憶猶新。
除夕的早晨,窗外就傳來“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的聲音。這一陣陣風風韻韻的旋律送來了喜氣洋洋的春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大街上的人絡繹不絕,人們個個神彩奕奕,容光煥發,一派節日的氣氛。
一大早,我們一家就依依不舍的從暖洋洋的被窩里爬出來。爸爸一聲號令,大家便忙碌起來。先是媽媽然大家都換上新衣服,還說:“新的一年穿上新的衣裝,就會有新的面貌、新的成就!”接著我又和爸爸貼福字、貼對聯。媽媽要去為晚上的年夜飯做準備了:炸花生、紅燒魚,香味竄滿了整個屋子,大家都忙前忙后,但卻也其樂融融,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
晚上,是吃年夜飯的時候了。桌上擺著可口的飯菜,中間還有一條魚,代表年年有余。我夾了第一口魚,有些咸,我沒直說,只是說:“魚真好吃,甜甜的!”媽媽說了:“怪,這魚我是做咸了,可也吃不出甜味呀?”我說:“這里面是濃濃的愛,甜甜的心。”爸爸在一旁聽完說:“呦,什么時候學的小嘴兒怎么甜呢!”我不做聲,只是在一旁偷笑。
飯后,大家一起去放炮,煙花填滿了整個天空,很漂亮整個小區很熱鬧。下面就是一年中最后一個節目:倒計時,迎接新一年。就在此時,忽然覺得外面也不那么冷了。“5、4、3、2、1”。隨著我們一起倒計時,新年終于在我們的歡呼聲中來到。喜悅、開心,都難以言表,大家都互相微笑凝視著,默默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