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黃河流域生態講話心得感悟黃河流域生態講話心得體會篇一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達達文檔網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筆者記得看過一部電影《天下無賊》,里面有人問“21世紀什么最貴?”電影橋段中答案是“人才”。我想大家對這并不陌生。人才確實重要,但是一直以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為主打的時代發展到現在,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國家乃至這個地球,發展中帶來的負面效應,資源、能源、環境這些越來越阻礙我們進步的步伐,不,應該是我們前進的步伐嚴重影響了環境、自然的規律,資源的銳減,能源的緊缺,環境的破壞,自然規律的更張,這一些都亟待我們去解決。
生態一詞源于古希臘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們的環境。簡單的說,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始終貫穿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中,是未來國家乃至全球共同的建設目標,因為生態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建設美好家園的基礎。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我們“真愛自然,保護生態”。筆者認為生態文明建設一是保護好各種資源,珍惜資源。要科學發展,科學利用,集約高效利用。二是合理規劃、調整布局。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三是開發與治理并重。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得提高各方面資源開發能力。開發新能源,才能永不落后,細水長流,同時要綜合治理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等。
筆者認為無論是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還是調整產業布局、機構,最后目的就是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一、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生態文明建設體會。
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是互為依存、互為促進的。社會的發展必須依賴于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同時要注意保護好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但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只講發展而忽視合理的開發和充分利用資源,不重視對環境的保護,不重視生態建設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這樣的發展必將導致嚴重的后果。當然,也不能片面地講生態而不講發展,把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對立起來。要做到既在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中求發展,又在發展中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實現人與自然的共榮共存。
能否搞好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關鍵在于各級黨政干部是否樹立了正確的政績觀。只有樹立全面的、科學的、正確的政績觀,才能更好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使自然資源得以長期有效地利用和保護,從而推動經濟的發展。
二、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現代農業的關系。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發展農業的前提和基礎,而發展農業必須符合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使農業在良好的生態中發展,生態環境在發展農業中得到保護和優化。我們結合新農村建設,充分發揮安澤良好的生態優勢,以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特色農業、現代農業為主攻方向,從人、自然、經濟的高層循環出發,突出產業化經營,堅持種植——養殖——沼氣——種植的循環利用模式,大力發展生態綠色循環農業,全縣農業發展逐步走上了生態化、有機化、規模化的良性軌道。
三、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工業的關系。
生態文明建設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內在統一的關系。發展循環經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具體體現。因此,在發展工業經濟上,必須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須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使之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今年,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全國率先開展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重點解決鄉村建設臟亂差、人無廁、畜無圈、飲食不衛生等問題。
為了加快建設生態文明村,全省投資10億多元。隨著這項建設的開展,越來越多的生態文明村得以建成,許多農民的居住環境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懷著想要深入了解身邊生態文明村建設的心情,我來到了位于xxxx鎮的曲口生態文明村。從xx驅車20公里左右,沿途就可以看到去xx鎮的路標。xx曲口片區,包括環東寨港的演東、山尾、演中、演海、邊海5個村委會、92個自然村、1841戶、6163人,在文明生態村的創建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步入這里,就像進了鄉村公園,連路邊的路牌都花費了一番心思,木頭做成的各種路牌不僅美觀、大方,其造型更有味道,采用的是犁、船舵等造型,將海邊農村的特色展現了出來。
終于到達目的地了,在當地一位村民的帶領下,我參觀了他們的住所。如果不是親眼目睹,我真的不相信該地村民們的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居然這樣好,甚至可以與城市相比較。紅白磚瓦所砌的兩層小樓,樓前種植的綠樹,二者交相輝映,顯得非常協調。進入樓內細細觀看,可以看到幾乎每家每戶都配有電視、音響、dvd等全套的家用電器設備。茶余飯后,三兩人坐在一起看電視便成了他們的消遣方式之一。漫步于村中,我看到有的孩子在盡情嬉戲,有的人在織漁網,而有的人則出海捕魚。從村民的口中得知,出海捕魚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一年下來,村民們每戶年收入約為3~5萬。如此而來,每個村民都成了小富翁。對比于過去,這里的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過去,缺水、缺電、出入交通不便成了一直困擾人們的問題,但現在,這些問題都得到解決。村民們可以正常用水,可以欣賞到精彩的電視畫面,可以通過筆直的公路來往于城鄉之間。
在xx鎮,無人不知紅樹林。當我來到紅樹林時,我立刻就被紅樹林的天然美所震撼。一叢叢濃密的樹葉覆蓋在水面上,每當微風吹拂,樹冠的那一抹翠綠便隨波蕩漾。當地人親昵地稱其為“海底森林”。據介紹,紅樹林是奇特的植物景觀,是生長在xx熱帶海邊灘涂的一種特有的植物群落。紅樹林是熱帶海岸的重要生態環境,能防浪護航,又是魚蝦繁衍棲息的`理想場所。由于該地紅樹林生長歷史悠久,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的狀態,所以不少游人聽說紅樹林后都慕名前來觀看。
?
黃河流域生態講話心得感悟黃河流域生態講話心得體會篇二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毛澤東曾深情地說,“沒有黃河,就沒有我們這個民族”。1952年10月,他第一次離京視察就來到黃河岸邊,在我省蘭考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黨的十八大以來,******走遍了黃河流域9個省區,特別是去年9月18日,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指出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發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動員令,為新時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河南是黃河流域的重要省份,黃河河南段是黃河下游治理的重中之重。我們堅決貫徹******關于黃河保護治理的重要講話精神,成立省級領導小組,召開全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推進會、全省文化旅游大會、全省河長述職會等作出安排部署,同步鋪開18個沿黃生態廊道項目,5個示范段工程已基本建成,探索“河長+檢察長”依法治河新模式,推動我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這次理論研討會,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共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為我省深入學習貫徹******重要講話精神、廣泛借鑒兄弟省區黃河保護治理的先進經驗提供了難得契機,必將為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強大智力支撐和有力工作支持。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保障黃河安瀾上持續發力,筑牢人民幸福的安全防線。洪水風險始終是黃河流域的最大威脅。以河南為例,從先秦到民國,黃河下游決口1500多次,三分之二在河南,大的改道26次,有20次在河南。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堅強領導下,黃河實現70多年的安瀾。但要看到,黃河善淤、善決、善徙的特性沒有改變,地上“懸河”的巨大風險依然存在。希望大家發揮黨校系統智力密集的優勢,在完善水沙調控機制、實施河道治理、加強防洪減災體系建設等方面,深入探討交流、提出真知灼見。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加強生態保護上久久為功,擦亮人民幸福的亮麗底色。黃河流域連接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擁有三江源、祁連山等多個國家公園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在全國生態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家來自黃河流域的不同省區,對不同河段的流域治理有著深刻 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見解和豐富經驗。希望大家結合上下游、干支流實際,深入推動省部交流、區域合作,形成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生動局面,促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堅定不移,夯實人民幸福的物質基礎。黃河流域人口超過全國的30%,經濟總量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原煤產量占全國的80%,糧食和肉類產量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但總體上看,黃河流域發展質量仍有待提高。希望大家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積極建言獻策、貢獻智慧力量,推動沿黃省區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共同打造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動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區域。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弘揚黃河文化上用心用情,構筑人民幸福的精神家園。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九曲黃河,奔流向前,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鑄就了炎黃子孫的心靈故鄉。希望大家攜起手來,共同推動黃河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堅定文化自信,匯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勇前進的磅礴力量。
悠悠華夏五千載,濤濤黃河萬里長。黃河母親,在中原大地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進入新時代,億萬中原兒女頑強拼搏、接續奮斗,奏響了爭先進位謀出彩的時代強音,中原大地展現出勃勃生機。希望大家借此機會,在河南多走走、多看看,了解河南、關心河南、支持河南,幫助我們把工作做得更好、把河南發展得更好。
黃河流域生態講話心得感悟黃河流域生態講話心得體會篇三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2日下午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科學分析當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形勢,把握好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問題,咬定目標、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久久為功,確保“十四五”時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為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而不懈奮斗。
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進一步增強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要堅持問題導向,統籌水安全和水資源優化利用,保障生態和生活用水,嚴控高耗水產能過度擴張。要從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系統性和完整性出發,加強上游水源涵養能力建設、中游水土保持、下游濕地保護和生態治理,分區分類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要扎實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高度重視煤炭清潔利用,建設全國重要能源基地。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凝聚大保護合力,堅決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點任務落實到位。
九曲黃河,浪疊洪波,從世界屋脊出發,流經中國9個省區,不舍晝夜奔流入海。5000多公里的長度,百萬年的歷史,勾勒出一條大河的時空軌跡;水流泱泱,歷史浩蕩,鑄造了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
黃河,中華民族的根脈。千百年來,哺育滋養著炎黃子孫,孕育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黃河,中華民族的憂患。曾幾何時,野性張狂的河水給沿岸百姓帶來過深重災難。“黃河寧,天下平”。從古至今,黃河治理都是安民興邦的一件大事。
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非一日之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實地考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發展情況,足跡所至盡是關切,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掌舵領航。
據統計,新中國成立前的2500多年間,黃河下游共決溢1500多次,改道26次;新中國成立至今,70年不決口,20年不斷流,先后抵御12次大洪水。
黨的十八大以來,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也要清醒看到,當前黃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洪水風險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脅,流域生態環境脆弱,水資源保障形勢嚴峻,發展質量有待提高。這些問題,表象在黃河,根子在流域。黃河沿岸的發展一定要有大局意識,站在國家的、全局的角度考慮,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
黃河之病,是對人與自然、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關系的深刻警示。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不能把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割裂開來,更不能對立起來。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成為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可謂是一劑良藥。
堅持正確的生態觀、發展觀——“推動黃河流域從過度干預、過度利用向自然修復、休養生息轉變”“要把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作為重中之重”“綜合整治水土流失,穩固提升水源涵養能力,促進水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千秋大計,牽掛心頭。數次考察黃河流域,習近平總書記給出讓中華民族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的治本良策。
搞好生態文明,不僅關系經濟社會發展,也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活幸福,關系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識和呼聲。
2014年3月,在河南蘭考調研指導的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黃河東壩頭段考察,了解灘區群眾生產生活情況;2019年8月,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強調:“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0年5月,總書記在山西察看黃河第二大支流治理,指出要“增強太原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治河,習近平總書記的目光始終落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到2030年,“流域人民群眾生活更為寬裕,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到2035年,“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的發展目標,多次提及人民。治理好黃河,關乎人民幸福。
“要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既要謀劃長遠,又要干在當下,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讓黃河造福人民。”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
此次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座談會,“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一以貫之:“咬定目標、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久久為功,確保‘十四五’時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為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而不懈奮斗”。
黃河流域生態講話心得感悟黃河流域生態講話心得體會篇四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毛澤東曾深情地說,“沒有黃河,就沒有我們這個民族”。1952年10月,他第一次離京視察就來到黃河岸邊,在我省蘭考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黨的十八大以來,******走遍了黃河流域9個省區,特別是去年9月18日,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指出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發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動員令,為新時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河南是黃河流域的重要省份,黃河河南段是黃河下游治理的重中之重。我們堅決貫徹******關于黃河保護治理的重要講話精神,成立省級領導小組,召開全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推進會、全省文化旅游大會、全省河長述職會等作出安排部署,同步鋪開18個沿黃生態廊道項目,5個示范段工程已基本建成,探索“河長+檢察長”依法治河新模式,推動我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這次理論研討會,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共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為我省深入學習貫徹******重要講話精神、廣泛借鑒兄弟省區黃河保護治理的先進經驗提供了難得契機,必將為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強大智力支撐和有力工作支持。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保障黃河安瀾上持續發力,筑牢人民幸福的安全防線。洪水風險始終是黃河流域的最大威脅。以河南為例,從先秦到民國,黃河下游決口1500多次,三分之二在河南,大的改道26次,有20次在河南。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堅強領導下,黃河實現70多年的安瀾。但要看到,黃河善淤、善決、善徙的特性沒有改變,地上“懸河”的巨大風險依然存在。希望大家發揮黨校系統智力密集的優勢,在完善水沙調控機制、實施河道治理、加強防洪減災體系建設等方面,深入探討交流、提出真知灼見。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加強生態保護上久久為功,擦亮人民幸福的亮麗底色。黃河流域連接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擁有三江源、祁連山等多個國家公園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在全國生態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家來自黃河流域的不同省區,對不同河段的流域治理有著深刻 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見解和豐富經驗。希望大家結合上下游、干支流實際,深入推動省部交流、區域合作,形成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生動局面,促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堅定不移,夯實人民幸福的物質基礎。黃河流域人口超過全國的30%,經濟總量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原煤產量占全國的80%,糧食和肉類產量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但總體上看,黃河流域發展質量仍有待提高。希望大家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積極建言獻策、貢獻智慧力量,推動沿黃省區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共同打造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動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區域。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弘揚黃河文化上用心用情,構筑人民幸福的精神家園。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九曲黃河,奔流向前,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鑄就了炎黃子孫的心靈故鄉。希望大家攜起手來,共同推動黃河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堅定文化自信,匯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勇前進的磅礴力量。
悠悠華夏五千載,濤濤黃河萬里長。黃河母親,在中原大地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進入新時代,億萬中原兒女頑強拼搏、接續奮斗,奏響了爭先進位謀出彩的時代強音,中原大地展現出勃勃生機。希望大家借此機會,在河南多走走、多看看,了解河南、關心河南、支持河南,幫助我們把工作做得更好、把河南發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