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體驗書籍所傳遞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書心得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給大家寫作讀書心得提供一些啟示和思路。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一
寒假里我讀了搗蛋鬼日記這本書。嘉尼諾是書中的主人公,他是一個調皮,搗蛋,快樂而又倒霉的小孩。他把每天所思所想都記錄了下來。他曾闖下了種種“滔天大罪”。誰也不愿撫養這個“禍害”,被他父親送進了寄讀學校,但他用全部的搗蛋和才能反抗學校對學生的虐待,因而又遭到辭退。
嘉尼諾也總好心辦壞事,本來想給他叔叔換個新的文件夾,把舊的文件夾給燒了,可沒想到舊文件夾里有一份重要的文件卻給燒了。叔叔失去了一次重要的官司,也毀掉了叔叔的政治生命。可想而知,嘉尼諾又受到了一次嚴重的抽打......
看這本書時,我時而開心,時而擔心,時而驚訝,時而又緊張,我好似眼前出現了一個活潑調皮的小男孩,簡直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到處去闖禍。可搗蛋,貪玩,是孩子的本性。我也曾想到自己,經常闖禍。多么想得到大人的理解和支持。
書中蘊藏著快樂,而快樂卻徘徊在倒霉邊緣。我發現“倒霉”一詞經常都出現在嘉尼諾的日記里呢!
沒看過這本書的同學,請快快去看哦,相信你一定會看見心底的歡笑和委屈。也請大人們也去看看,相信您們也一定能找到童年的記憶,而暗自偷笑……不過請大人們要原諒小孩做的種種錯事,我相信,我們長大了后,會讓您們感到高興與自豪的!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二
“說起來難以相信,在我掉進河里的一剎那,我沒來得及想其他的事情,只是想到:這下爸爸媽媽姐姐將因為他們身邊沒有我而感到高興了!他們將再也不會說是我毀了家了!他們再也不用叫我“搗蛋鬼”的外號了!”這些話竟出自于一個九歲孩子之口,實在令人心酸。這幾包含了多少童年的委屈和沮喪,然而,當你們長大了,徹底投入到一個紛繁復雜的社會上時,才會明白,這些委屈和沮喪是多么寶貴的回憶。
《搗蛋鬼日記》開啟了所有人孩提時代的共同秘密,活現了兒童的天性,同時反映了現代家庭教育的不少問題,在充滿幽默與歡笑之間,勾起人們無盡的回憶和深深的反思。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三
《搗蛋鬼日記》在西方世界是一本家喻戶曉的經典著作,深受孩子和家長的鐘愛。本書記錄了一個九歲男孩加尼諾種.種傳奇的“搗蛋”經歷。
他,一個九歲男孩,卻干了許多出于好奇心的搗蛋事件。他在姐姐的婚禮上把炮仗栓在姐夫的扣眼上;他在客廳表演魔術,幾乎射瞎了一個客人的眼睛;他在家里釣魚,卻釣下了一個老人的牙齒;他在火車上悄悄拉下了緊急制動閘,僅僅出于好奇;他搞了一個動物園,掛在樹上的“猴子”是鄰居家的小孩……他就是搗蛋鬼加尼諾,一個總是因好奇心而闖禍的孩子。“搗蛋”本該熱鬧的舞會冷清得讓人提不起興趣;因為他的“搗蛋”人人遇見他都會變得咬牙切齒。
他的好心好意總會被人誤認為是搗蛋,從而引來一陣臭罵或拳打腳踢。在他心里,這種以怨報德德方式讓他為之氣憤,于是他的目標又改為報復他人。可是事情的結果卻又總是與他的計劃相反,他的報復反而讓他受到了他人的感謝。
讀了這本書,第一感覺是好玩,第二感覺是他的惡作劇在我們的生活中并不少見,大人對付的方法也很常見。只要拿起《搗蛋鬼日記》,你就會讀到加尼諾的種.種淘氣事兒。但是,我認為它不僅僅是一本幽默的、童趣十足的兒童讀物,它還能把父母在教育上的不足之處折射出來。家長們應更加了解孩子,不要讓孩子們受不白之冤。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四
這部小說講述了九歲的小男孩“加尼諾”,受到姐姐的啟發學寫日記,上演了他在半年里種。種傳奇的搗蛋經歷。從書名大家就可以猜到,這本書講了許多有關于“搗蛋”的故事。
加尼諾是一個總因為好心而闖禍的孩子,他不僅僅只是會惡作劇,他更是一個聰明熱情誠實充滿正義感和好奇心富有想象力的孩子。
這些事雖然給他帶來了快樂,但也給他帶來了委屈,原來,加尼諾的快樂建筑在“倒霉”的邊緣。每次我看到一些特別搞笑的地方,都會忍不住開懷大笑,有時甚至都能笑出眼淚來。
這本書讓我學到了一個道理: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經過深思熟慮,考慮做這件事后會有怎樣的結果,才能開始行動。其實我也挺同情加尼諾,他闖禍之后,大人們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頓痛打大罵。我也十分佩服加尼諾這做事的勇氣,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五
今天我讀了《搗蛋鬼日記》這是意大利著名作家、詩人萬巴的一篇代表作。書雖然很厚,但是,我卻津津有味的一鼓作氣的把它讀完了。因這本書寫的很生動很有趣。
這本書的內容寫的是加尼諾九歲生日時媽媽送了他一個日記本,他用日記本記載了他八個月內怎樣把家里攪的翻天覆地的,但媽媽卻很無可奈何因為他還小呢!
我讀完本書我覺得加尼諾好奇心很強,但每次都是因為好奇心強惹的禍。舉個例子;有一次,他坐火車去羅馬,在火車上由于他的好奇,把警報器拉響,結果害的火車緊急停車,還招來了五、六個鐵路職工,最后還害帶他來的叔叔罰了款。我覺得加尼諾真是太調皮了!通過這件事讓我明白到,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好奇心,在公共場所隨意亂摸、亂碰、亂拉,最后自己受傷害,給別人帶來麻煩,甚至還會造成無法想象的后果!
我讀到加尼諾在寄宿學校讀書時,由于不想天天喝大米粥,所以他們偷偷把煤油淋在大米上,害得學校最后不能用大米做粥而改變主食,變成了美味可口的西紅柿湯。他讓全校同學都喝上了美味的西紅柿湯,不再喝討厭的大米粥。我覺得加尼諾這樣不好。雖然他讓大家喝上了美味的西紅柿湯,但是他浪費了很多大米。如果是我,我會向校長提議以后不要天天喝大米粥,經常換換花樣讓我們得到各種各樣的營養。這樣既沒有浪費糧食又讓同學們吃到可口的飯菜。
讀了《搗蛋鬼日記》以后,我感受到加尼諾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是一個聰明調皮的孩子。同時讓我也知道做什么事情都要認真思考,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六
今天,我靜下心來讀書,我讀的是《小考滿分作文大全》,其中,《考試》這篇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
自從當上學生的那一天起,誰能逃避掉考試,所以我很想看看小作者是怎么理解考試的,怎么從容對待每一次的考試,有什么心得體會,我懷揣著這些疑問開始了閱讀。
《考試》這篇文章里有很多的好詞:“難以忘懷、走馬觀花、得意洋洋、毫不猶豫、清清楚楚、踏踏實實、晴天霹靂和當頭一擊。”
我認為給我留下的好句是:“那次考試在我的腦海里時常地浮現讓我難以忘懷。”
好段有:“當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似晴天霹靂當頭一擊。”
看完之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筆者也有很多相似的經歷和感受,讓我們好好學習吧,這樣我們就更能從容地應對我們的每次考試,既當學生就當個合格的好學生。
這就是我最近看的一本書,以后我要多抽時間來閱讀更多的書,積累更多的知識。避免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情景!加油!gogo!
文檔為doc格式。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七
這本書是以日記的形式寫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加尼諾。斯托帕尼的9歲小男孩。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搗蛋天才”。日記里講述了他在半年時間里怎樣把家里攪的天翻地覆,甚至毀掉自己姐夫的政治聲譽和前途。
加尼諾很倒霉,他從沒想過做任何壞事,可他做的事情總是會給他帶來厄運。即使這樣,他還是很樂觀,從不向困難低頭。雖然他是這樣的搗蛋,但他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向他學習的地方,他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惡作劇百樣百出。
說實話,有時候我還真有點佩服他:他居然能想到在他姑媽家搞動物園:把一只羊用紅漆和綠漆涂成了老虎;把一頭豬用蓋馬的布一圈一圈的繞起當成鱷魚;往一頭灰色的驢子涂上紅綠相間的條條,讓他變成斑馬,還給一個可愛的小孩子用紙搓成一條尾巴,讓他變成一只猴子并掛在樹上。
加尼諾的想法是源源不斷的,他是一個聰明的孩子。這本書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了孩子的天性,讓人在幽默與歡笑中不由得想起無盡的回憶和深深的思索。
在這本書中沒有華麗的語句,也沒有驚險的情節,平平淡淡的敘述中,卻讓我深深地喜歡上了它,因為它寫出了我們內心深處的心聲。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八
臧克家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個益友。”今天我要講的是意大利作家露易基.貝臺利寫的搗蛋鬼日記。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吧!
文中的“搗蛋鬼”其實是一位天真、善良的孩子,他名叫加尼諾。這本書主要講天真、善良的加尼諾一心想著為別人做點好事,并沒有惡意,比如:他買煙花是為了慶祝姐姐的婚禮,但卻嚇壞了姐姐。加尼諾想變魔術,卻打倒別人眼睛……就因為這些事,家人們給他取了個外號叫“搗蛋鬼”和“災星”。
當我想到你難過的樣子,我也覺得很難過;看見你熱淚滾滾的樣子,我覺得心都要碎了;當看見你開心的時候,我也開心;當看見你欣喜若狂的進修,我高興地像吃了長生不老藥一樣開心、快樂。加尼諾,我陪你一起開心一起傷心。而每當讀到加尼諾被誤會時,我好像真的看到加尼諾非常非常氣憤的樣子,我都很為加尼諾感到不幸。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九
今天,我看完了《搗蛋鬼日記》這本書,里面的加尼諾很淘氣,他一直想做些好事,結果卻往往弄巧成拙。
他想去釣魚,卻不小心掉到了河里;興致勃勃表演魔術時,卻射傷了客人的眼睛;他想給姑媽一個驚喜,結果卻讓姑媽火冒三丈;他和同學打賭,卻釀成了一場車禍;他玩釣魚游戲,卻掉下了一個老人的牙齒……這種種現象,都是他的惡作劇,可每次他的家人都會幫他解決問題。讀到這里,我心中有一股暖流涌上心頭!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惡作劇大全,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其實,孩子也是需要大人尊重的。一個優秀的學生出自一個和諧、民主的家庭和一個健康向上的班集體。我覺得里面的加尼諾的媽媽很好,因為每次加尼諾闖禍之后,他媽媽都會用講道理這個方法去解決事情。不像有些家長,只會用打罵來解決所存在的問題。
說也不好意思,孩子難免會淘氣。我也很淘氣,有一次,我想買一只假筆,媽媽說:“不行,家里假筆已經夠多了,不要再買了!”不就是一只假筆嗎?干嘛不給我買。于是我就扭了一下媽媽。不過,我讀了這本書之后,這本書告訴了我:我們有時不能太淘氣,也不能跟爸爸媽媽頂嘴!于是,我立刻去向媽媽道歉:“媽媽,對不起,我以后再也不跟你吵架了,請你原諒我!”媽媽也原諒了我。
同學們,讓我們以后努力做個健康開朗、孝敬父母的好學生吧!耶!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十
孩子的天性就好似千難萬險中的一盞明燈,為挫敗的內心點亮正前方光輝的路面。而絕情的成人卻一次次地抹殺了這一份天性,但是那樣的孩子即使獲得了再多的殊榮,也終歸僅僅深更半夜的蟈蟈,僅遵照著不會改變的自然法則。
因為它有一個十分古怪的家中:君王一樣的爸爸,對加尼諾的教育方式粗魯不堪,促進在他在心靈深處留有了一塊永久性的疤痕;一味嬌慣他的媽媽,不管加尼諾做出了什么錯誤,都用包容的心看待,使他肆無忌憚的撒點野,沒什么道德底線;個人行為不一的親姐姐表姐夫,行為與心理狀態和性情徹底不符合,或許是加尼諾心里的“模范”。恰好是那樣的一股家中能量,以“為孩子好”的為名奪走了孩子的隨意,抹殺孩子的童真。
喪失童真隨意的他,與此同時也干了數之不盡的拙事,尋找垂釣的快樂,卻一不小心掉進河里;興高采烈地演出魔術師,卻扎傷了顧客的雙眼;想為姑姑提前準備一個意外驚喜,卻惹得她火冒三丈;想讓隔壁鄰居的孩子長些眼界,卻讓孩子的爸爸媽媽義憤填膺;與同學們打堵,卻釀出了一場車禍事故……這一件又一件的事兒再一次地損害了他的心里,使他逐漸的踏入誤入歧途,變成了惹人討厭的搗蛋鬼。
針對我來講,這本書不但是一本逗我高興,令我愉快的惡劇全集,也是一位與我同行的愛人,一位擁有魔法的心靈導師,在我碰到挫敗時激勵并寬慰我。但該書也揭露了社會發展在文化教育層面所存有的極大難題――大人用自身的方法去擠壓孩子。如同加尼諾常說的一樣:“孩子應當重視大人,而大人卻沒有責任重視孩子。”但是那樣的社會發展應當警示大人的反省:不論是聰明的孩子,或是驕縱的搗蛋鬼,都有著自身的觀念,也憧憬自身的日常生活,能和鳥兒一樣隨意地展翅翱翔。成人應當用孩子的目光對待這一多彩的全球,采取合適孩子的方式,也許搗蛋鬼也將蕩然無存!
搗蛋鬼的全球,有著無窮無盡想像力,無窮的想像力,總讓人捉摸不透,但千萬別扼殺孩子的這一份天性,也許這一份天性,也是他最珍貴,最非常值得追憶,最有使用價值的!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十一
《搗蛋鬼日記》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啦!主角是加尼諾,是一個活潑、勇敢、真誠、淘氣的小男孩,他有著令人震驚的奇思妙想。
第一次,他差點把他們整個家都給炸了,這下,他的爸爸媽媽可以說火冒三丈,罰他天天吃湯面,還獲得了一頓毒打。
第二次,他去了貝蒂娜姑媽家。在那里他又大顯神通,他把一只狗給打扮成一只毛茸茸的大獅子;他又把一只“懶蟲”,扮演成了一只有著又長又寬的大鱷魚;接著他將埃特利諾給辦扮成了一只頑皮可愛的小猴子;最后他又給大家演示,如何打敗、獵殺那頭鱷魚和那只可愛的小豬的時候,結果被她姑媽發現,他也只好被打入地牢(他的小房間),給禁閉了。
第三次,因為他搞了一件大事件,使得他爸爸一氣之下把他打入了一所天天只能吃惡心大米粥(除了星期五)的“監獄”。這下怒火燒眉的加尼諾,讓他幾個好伙伴,亂棍打的“暴君”校長頭上腫了一個又大又紅的大包。他又偽裝成一位學校創始人,好好地捉弄了校長夫婦,一番。最后,加尼諾這個“掃把星”,還是被校長夫婦氣哄哄地趕出了學院。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十二
《搗蛋鬼日記》是一本自傳體小說,也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寫照,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加尼諾”的小男孩。自從他九歲生日時,他媽媽送給了他日記本以后,他一件不落地寫下了自己經歷的每一件事情。他總是給大家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事,又總是有意無意地讓周圍人惹上麻煩事。離家出走、在姐姐的婚禮上,他為了給姐姐姐夫慶祝,給他們買了炮仗、煙花,因為沒機會放,就把炮仗拴在姐夫的扣眼上,卻嚇壞了姐夫、變魔術時卻差點把客人射瞎、釣魚時經掉下了一位老人的一顆牙······正因為他的種種“罪行”,大家都一致地稱他為“搗蛋鬼”。
搗蛋鬼加尼諾用一個小小的日記本,不但記錄了他在半年的時間里犯下的“滔天大罪”,活靈活現的展現了兒童貪玩、好動的天性。還記錄了他對大人作風的不解和他自己的心聲,這心聲不光是他自己的,也是我們所有兒童的心聲。
自從我開始上小學,我就也越來越認可大人們說的那句話——小孩是最無憂無慮的。要學的知識一天比一天難,我也一天比一天更想念小時候,也一天比一天更認可大人的話了。在這里我要對那些和我一樣對大人的作風不理解的同學說一句:“大人們真的是對的。”可我也要對大人們提出建議:小孩的想法不一定全錯;不要把我們的時間都安排的滿滿的,那樣時間長了也會不堪重負的。
我認為無論在什么時候大人與孩子都應該互相理解、經常交流,如果這樣,大人與小孩之間就沒有隔閡,那世界上的搗蛋鬼就都變成好孩子了。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十三
這學期剛開學,我讀了一本名叫《搗蛋鬼日記》的書。它給我的印象特別深。
這本《搗蛋鬼日記》與亞米契斯著的《愛的教育》體裁相同,但風格迥異,內容更為輕松。這本書的作者是意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和詩人路易基貝太利,筆名萬巴,《搗蛋鬼日記》是其眾多作品中最著名的。
其實加尼諾干的壞事不都出自他的頑皮。有一次,加尼諾的媽媽告訴加尼諾:說謊要進監獄的。有一天,裁縫來到家里收工錢,加尼諾的媽媽卻讓姐姐說她不在家。加尼諾不想讓媽媽和姐姐進監獄,就對裁縫說:“姐姐說謊,媽媽在家。”結果得到了一記重重的耳光。孩子的本質是好的,卻無法自覺免受大人的“壞影響”,加尼諾身上所有的缺點幾乎都可以從他的家人、親戚、學校和社會中找到根源。過去,成人只相信“棍棒下面出孝子”,全然不顧棍棒下面的委屈,甚至鮮血。那些棍棒下的“孝子”在成人后又對自己的孩子開始新一輪的棒打,完全忘記了自己兒時的無奈與壓抑。
其實《搗蛋鬼日記》比《愛的教育》更能讓人看懂、理解。讀書不就是為了理解書中的知識嗎?如果連書都看不懂,更何談理解呢?包括我們寫文章,常用華麗的詞藻堆砌,夸張的手法嘩眾取寵,脫離生活和現實,卻還認為是好文章。我喜歡聽評書《三國演義》,因為它是面向大眾的,看得懂、聽得懂、欣賞得滋滋有味,傳600余年而不衰。
如果你們一直在讀《愛的教育》又看不懂、覺得沒意思的話,那就趕快去買一本《搗蛋鬼日記》吧,和你們的父母一同享受這份快樂吧!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十四
孩子的天性就如同艱難險阻中的一盞明燈,為受挫的心靈照亮前方光明的道路。而無情的成年人卻一次次地扼殺了這份天性,可是這樣的孩子就算得到了再多的榮譽,也終究只是深夜的蟋蟀,僅遵循著不變的自然規律。
因為它有一個十分怪異的家庭:暴君一樣的父親,對加尼諾的教育方式粗暴不堪,促使在他在內心深處留下了一塊永久的傷疤;一味溺愛他的母親,無論加尼諾犯下了什么錯誤,都用寬容的心對待,讓他肆意的撒野,毫無底線;行為不一的姐姐姐夫,所作所為與心理和性格完全不符,也許是加尼諾心中的“好榜樣”。正是這樣的一股家庭力量,以“為孩子好”的名義剝奪了孩子的自由,扼殺孩子的童心。
失去童心自由的他,同時也做了數之不盡的拙事,去尋找釣魚的樂趣,卻不小心掉進河中;興致勃勃地表演魔術,卻刺傷了客人的眼睛;想為姑媽準備一個驚喜,卻惹得她火冒三丈;想讓鄰居家的孩子長點見識,卻讓孩子的父母義憤填膺;與同學打賭,卻釀成了一場車禍……這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再一次地傷害了他的內心,讓他漸漸的步入歧途,成為了討人厭的搗蛋鬼。
對于我而言,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逗我開心,令我愉悅的惡劇大全,更是一位與我同行的伴侶,一位有著魔力的心靈導師,在我遇到挫折時鼓勵并安慰我。但此書也揭示了社會在教育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問題——大人用自己的方式去壓迫孩子。正如加尼諾所說的一樣:“孩子應該尊重大人,而大人卻沒有義務尊重孩子。”可是這樣的社會應該警戒大人的自省:無論是乖巧的孩子,還是頑劣的搗蛋鬼,都擁有自己的思想,也向往自己的生活,能和小鳥一樣自由地翱翔。成年人應該用孩子的眼光看待這個繽紛的世界,采納適合孩子的方法,或許搗蛋鬼也將不復存在!
搗蛋鬼的世界,擁有無窮的想象力,無盡的創造力,總使人琢磨不透,但千萬不要抹殺孩子的這份天性,或許這份天性,也是他最寶貴,最值得回憶,最有價值的!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十五
這本書自1920年匯集成冊后,僅在意大利本國就已重版120余次,并被譯為39語言,想知道這是哪本書嗎?對了,它就是——《搗蛋鬼日記》。
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搗蛋鬼加尼諾,一個總是因好奇心而闖禍的孩子。九歲的加尼諾做過許多搗蛋的事,很多計劃精密的事在他手里都會弄巧成拙,比如:他在客廳釣魚,卻釣下一個老人僅剩的一顆牙齒;他在家里表演魔術,卻差點射瞎客人的眼睛;他在姐姐的婚禮上,把鞭炮掛在姐夫的扣眼上點炸了;他搞了一個動物園,掛在樹上的“猴子”是鄰居家的小孩;他抄了姐姐的一段日記,卻搞砸了姐姐的婚禮。看來,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會驚心動魄。可是,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被別人冤枉,于是就想去報復別人,可又總是弄拙成巧,他的報復往往能得到別人的感謝。
我在生活中也遇到過弄巧成拙的事。比如,有一次媽媽讓我去端飯,本來肯定能做好的事,我卻因為絆在沙發上把碗扔了出去,幸好掉在了沙發上沒砸碎。還有一次,我想在爸爸媽媽面前表現一下自己,于是搶著洗碗,結果因為沒拿好把碗摔了。我還曾自告奮勇地削土豆絲,非但沒干好,還把手劃破了,真是弄巧成拙啊!
《搗蛋鬼日記》是一本十分好看的書,因為在這本書里我不僅讀到了加尼諾的搗蛋,還有我的心聲。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十六
“你好,加尼諾,這幾天沒有挨打吧!呵呵,開玩笑而已。”作者萬巴手下的加尼諾是那么的栩栩如生,描寫出了現在小孩子的“冤屈”,充分展現出了現在大人對小孩的不理解。讀完這本書之后,就會讓人回憶起那甜蜜而酸澀的童年時代。童年總是那一瞬間,過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而萬巴筆下的《搗蛋鬼日記》便能讓你想起小時搗蛋的快樂。
說到加尼諾——一個總是因為好心而闖禍的孩子。在好心的驅使下,加尼諾創下了不少活:把炮仗拴在姐夫身上;把苯胺放進肉絲湯……他的搗蛋事例真是太多了!他去了哪兒,哪兒都會被他搞得翻天覆地,久久不能安寧。闖禍之后,得到的沒有表揚,凈是數落。其實加尼諾的本意是好的,只是后來……這就是小孩所受的“冤屈”;這就是大人對小孩的不理解;這就是家庭教育的誤區。
沒錯,現在的小孩總是被不分青紅皂白的父母給挨罵,小孩的好心被大人誤以為是“不好的事”,而小孩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因為有口難辯,小孩子只好被蒙上不白之冤了。如果大人換個角度來想,想一下加入自己是小孩,會怎么做?大人也許就不會這樣了。生活中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一天,小明在放學的路上看到一個小弟弟受傷了,當小明準備赴他去醫院的時候,他想到爸爸給他的警告:早點回家!他轉來又一想,這是件好事啊!爸爸不會罵我的!于是他就扶那個小弟弟去醫院了。回到家后,已經很晚了。小明還沒說話,爸爸就揚起了巴掌……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事例,但是卻體現出了家庭教育的缺陷;父母的不可理喻……加尼諾就是這樣。
《搗蛋鬼日記》這本書蘊藏著快樂,而快樂卻徘徊在“倒霉”邊緣。經過我的閱讀,我發現“倒霉”一詞經常都出現在加尼諾的日記里面呢!這本書不僅是在像品味陳年老酒一般讓我品味著童年,也一樣在教育著家長。
再見了!加尼諾,我們下次再見……。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十七
我是一個安靜的女孩,我也是個愛讀書的女孩,我讀過很多書,但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一本極富個性的書——《搗蛋鬼日記》。
《搗蛋鬼日記》是一部自傳體小說,也是作者路易吉。貝特利童年生活的真實寫照。主人公加尼諾用日記的形式記載了他半年來種種搗蛋的經歷,讓人忍俊不禁。可誰又知道,他的快樂,在“倒霉”邊緣。
他每次的“搗蛋”都是出于好心,也有不少偶然的意外。如:他想讓姑媽開心,就把姑媽最喜歡的龍膽草綁到小木條上,趁姑媽不在時,把木條往上捅捅。可到最后被發現時,姑媽轉身幾去拿棍子……還有一次,裁縫到他家收工錢時,他想起媽媽時常對他說:撒一次謊就要在地獄里關七年。他為了不讓心愛的媽媽到地獄去受苦,就趕緊大聲喊:“卡泰利娜撒謊,媽媽在家!”可他得到的獎賞卻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這類事件常有,卻沒有一人能與他溝通,他只能把自己心里的哭變成文字,寫在日記本上!
“說起來難以相信,在我掉進河里的一剎那,我……只是想到:這下子爸爸。媽媽。姐姐們將因為他們身邊沒有我而高興了!他們將再也不會說是我毀了家了!他們將再也不用叫我搗蛋鬼的外號了!
這些話,竟然出自一個九歲的孩子之口!!實在令人心酸。回想一下,我也有類似的委屈,小時侯的我分外天真,看見家里養的小雞們到處找蟲吃,看見菜園的菜也有不少長蟲的,就把小雞們放進菜園。過一會兒來看,菜園竟被小雞們糟蹋的不成樣子!后來,大人不問我原因就把我大罵了一頓。我也記不清我為這種委屈流了多少淚,沒有一個人能看清我的內心世界!
當我讀到加尼諾受到委屈時,我的心就像被針扎般的刺痛,替加尼諾感到委屈,那時我真想到書中去為他申冤,為他澄清。但我不能,現實就事現實,永遠沒有人能夠改變。如果大人們知道他的這些想法……不,沒有可能,因為那些大人們只原不斷用粗暴的方式把自己的孩子變得像人家的孩子一樣聽話,卻不想抽空去聽一聽孩子的心聲。
我愿意敞開心扉,讓大人走進我的內心世界,或就像加尼諾一樣,把苦說給日記本……我希望有一天,有一個人能夠理解我,一個就夠了,可又有誰能走進我的心?《搗蛋鬼日記》,你給我帶來了許多書中沒有的東西!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十八
暑假里,我讀了很多書,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也是我最喜歡的,要數《搗蛋鬼日記》了。
主人公加尼諾聰明善良、熱情活潑,很有好奇心和正義感,但又不乏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還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孩子。加尼諾最大的特點,就是堅持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半年時間里自己的種種經歷,這也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我要向加尼諾學習,熱愛生活,堅持不懈地記錄自己印象最深的經歷,或者自己身邊的人事物,從而感受寫作帶來的快樂。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好奇心會給別人帶來麻煩,我們自以為是的善心會把事情搞砸,這都是由我們孩子的天性所決定的。所以親愛的爸爸媽媽們,請你們多一些理解和寬容,陪伴著我們一起走過多彩的童年。
搗蛋鬼日記的讀書心得大全(19篇)篇十九
這是一部自傳式小說,作者萬巴把自己代入到小主人公加尼諾身上,以日記的形式,講述了自己既委屈又溫暖的童年。
加尼諾在家里表演魔術,卻險些射瞎了一位客人的眼睛;在姐姐的婚禮上,把炮仗拴著姐夫的扣眼上點炸了;他用木條把龍膽草捅高,卻捅翻了盆子,為了讓姑媽高興,好心卻辦了壞事;在姐姐們的舞會上,“搗蛋鬼”竟穿上裙子,涂了腮紅扮起了“淑女”……這全都是加尼諾幽默有趣的“英雄事件”,但是,搗蛋事這本書的全部含義嗎?答案是“no”!
“說起來難以相信,在我掉進河里的一剎那,我只是想到:這下子爸爸,媽媽,姐姐們將因為他們身邊沒有我而高興了!他們將再也不會說是我毀了這個家了!他們再也不用叫我”搗蛋鬼“的外號了!”
“我的日記,我太絕望了!當我被關在自己的小房間時,我感到只有把悲哀像你傾訴,心里才好受些!”
這些悲傷,另人心酸的話語竟出自一個九歲男孩兒之口,是什么導致他這樣呢?是暴力!每當加尼諾做錯事,作為家長,他們只會用實施暴力行為來“教育”他,加尼諾稍一辯解,他們就認為他在狡辯,沒有認識到錯誤。如果加尼諾的父母看到他日記本上這些傷心的話,他們還會這么做嗎?每個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樣乖巧,聽話。但是,教育方法不同,結果往往也就不一樣。就比如加尼諾吧,他其實并不壞,只是有著純真的本性:頑皮。但是,他的父母一心想改變他,動不動就暴力解決,只會讓加尼諾更加激烈的對抗,搗蛋的更加出格。
所以,我想告訴家長們:怎樣讓我們好,怎樣讓我們擁有正直,善良的品質,不是用巴掌,拳頭,而是與我們溝通,聽聽我們的心里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