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大班教案可以幫助幼兒擴展知識面,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在大班教案范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優秀教師的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這對我們的教學是有借鑒意義的。
大班奏樂教案(優質18篇)篇一
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源于我班當前的主題“我是中國人”,而去年正逢國慶六十周年,我覺得這是一個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時機,因為無論是社會媒體還是學校,整個國家“大中國”的氛圍很濃,尤其“國慶60周年大閱兵”的盛大儀式給孩子們留下了很深刻的記憶。而且我班孩子向來對解放軍戰士就有崇拜、喜歡的情感,因此我覺得可以結合《學習活動》用書中,“了不起的中國人”這個二級主題來開展集體活動“小小閱兵式”。
以往,我們大多引用談話等形式來聊各種“了不起的中國人”,在本次活動中,我想嘗試通過音樂活動讓孩子去感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激發孩子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整個活動是在“小小閱兵式”的情境中進行的,孩子在排練自己的閱兵式中傾聽雄壯有力的軍歌、軍隊進行曲,感受節奏,表現整齊有力的動作,學做解放軍。同時,大班的孩子有了初步的合作欲望,本次活動中也可以嘗試讓孩子分成各個方陣隊列進行表演,在探索隊列、動作的環節中進一步提升孩子創造性的動作表現力、合作交往能力。
活動目標:
1.聽辨樂句,學習解放軍有節奏的踏步和亮相,并嘗試列隊表演“閱兵式”。
2.感受雄壯有力的軍隊樂曲,體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威武,為中國的軍隊而自豪。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多媒體課件(閱兵式)、各類軍歌、圖譜若干。
2.經驗準備:幼兒已會律動“我是小兵”、幼兒有觀看國慶閱兵式的相關經驗。
活動過程:
一、我是小兵。
(重點:幼兒用嘹亮的聲音和有力的動作表現神氣的小兵,有節奏地踏步。)。
1.幼兒表演律動“我是小兵”。
教師觀察鼓勵幼兒在律動中創編不同的動作。
2.聽著軍歌的旋律,學學做做解放軍踏步等動作。
幼兒交流自己喜歡的軍歌,教師播放相關歌曲,并學做解放軍。
教師小結:軍歌聽上去很雄壯、很嘹亮,解放軍叔叔聽著這樣的音樂,他們的動作就更加神氣、更加有力了。
二、小兵來了。
(重點:分辨樂句,表現不同的亮相動作,和同伴一起組成不同的隊列進行表演。)。
1.播放多媒體課件:國慶大閱兵,感受現場各兵種解放軍雄壯、威武的氣勢。
(1)欣賞多媒體課件,說說聊聊我們的閱兵式。
(2)再次欣賞多媒體課件,重點觀察解放軍在行進中所變化的動作(舉槍、眼神、敬禮等)。
(3)自主模仿表現。
2.聽出一段旋律中的各個樂句,在每個樂句的第一拍,統一變化動作。
(1)怎樣才能使我們變化的動作又整齊又漂亮?
(2)再次傾聽討論,什么時候變化動作容易做整齊?
教師小結:原來每一句音樂中的開頭第一拍大家一起變動作,就容易做整齊了。
(3)幼兒自由聽著音樂嘗試在每一句音樂開頭的第一拍統一變化動作(教師用鼓點提示幼兒)。
3.教師出示各種隊列圖譜,幼兒結伴合作,排列不同的隊列。
教師小結:他們是排成整齊的`方陣,一個一個方陣向前走的,我們的閱兵式也可以組成不同的隊列。
(2)出示各種隊列圖譜,提示幼兒有意識地站隊。
隊列游戲:集合啦!
4.分組探索自己的隊列,并能跟著樂句,變化亮相的動作(教師隨機觀察,根據每組幼兒的能力差異,鼓勵幼兒在踏步基礎上變化出1~3個亮相動作)。
三、小小閱兵式。
(重點:快樂地進行小小閱兵式表演。)。
1.幼兒自由分組表演(探索中鼓勵幼兒給自己的方陣取名:小海軍、小炮兵等)。
2.“閱兵開始了!”在雄壯嘹亮的軍歌伴奏下,欣賞交流各個方陣的表演。
四、延伸活動。
教師可在教室里創設個別化學習活動的環境,提供一些各種姿態的解放軍照片、隊列圖示、音樂,讓幼兒自己組成隊列,創編動作和著音樂進行閱兵表演。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三個環節層層遞進,讓幼兒始終保持較高的情緒體驗。第一環節,幼兒大量欣賞和演繹了許多耳熟能詳、朗朗上口的軍歌,并且在比較中感受了不同風格的軍歌。第二環節作為重點部分細分成了三個層次:首先解決了幼兒聽著音樂節奏整齊踏步的問題,包括聽準前奏、控制速度等。其次解決了聽辨樂句重音的難點,通過多媒體課件中照片在重音的依次出現,幼兒感受重音:通過多媒體課件截取軍人各種變化的動作視頻,幼兒模仿創造動作,并在教師鼓聲的提示下,從原地拍手、跺腳、到最后自由在樂句開頭展示、變化動作。第三環節,閱兵式正式開始,這對幼兒提出了更高的挑戰,讓幼兒根據已有隊列的經驗和同伴互動、組隊、排練,最后接受首長的檢閱。
活動中幼兒出現了許多教師意想不到的行為和表現,教師要積極應對。例如,當幼兒聽著音樂有節奏地踏步時,幼兒的腳步聲蓋過了音樂,造成了不整齊,教師應該及時和幼兒一起討論減輕踏步噪音的辦法。例如,當個別幼兒不分左右,敬禮的動作不正確時,教師如何用語言和動作去引導幼兒,給予糾正。最后環節合作表演,幼兒因意見不統一而發生爭吵時,教師如何解決這個矛盾?當時我是讓部分幼兒暫時妥協,輪流表演。然后再允許他們用猜拳等游戲形式決出勝負,選出組長再進行表演。可見,大班幼兒有合作的意識,但缺乏經驗,教師在活動的預設中就應該有應對的措施,以更好地把握活動的有序開展。
大班奏樂教案(優質18篇)篇二
3、掌握使用樂器的方法,能按要求為樂曲打節奏。
節奏譜圖;樂曲磁帶;三角鐵、碰鈴、響板等樂器若干(以班內幼兒人數而定)。
一、導入部分。
出示孔雀圖片,問小朋友這是什么?在哪里見過?孔雀的種類(引出金孔雀)。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首關于它的曲子,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二、感受樂曲特點。
放《金孔雀》曲,請幼兒欣賞后,提問:
師:小朋友聽了這首曲子,有什么感受?(引導幼兒說出歌曲特點——優美的、抒情的)。
三、感受樂曲節奏。
播放《金孔雀》曲同時請幼兒打拍子,說出是幾拍子的(兩拍子的)。
四、練習節奏型。
1、師:2拍子的,可以怎么拍?(教師可示范,如可以拍成x0);幼兒自由嘗試;
2、出示節奏譜圖。
師:老師打x0時,可以寫成x0(出示節奏譜x0)。
讓幼兒嘗試看著節奏譜圖打節奏;
3、聽樂曲,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為樂曲打節奏;
五、用樂器為樂曲伴奏。
1幼兒自由選擇樂器為樂曲伴奏。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很多樂器,如果讓你為這首樂曲伴奏的話,你會選擇什么樂器?
2出示樂曲的`節奏譜圖,分組練習(拿三角鐵的小朋友一組、拿碰鈴的小朋友一組、拿響板的小朋友一組,可安排輪奏的方式練習:拿三角鐵的小朋友為樂曲的樂曲第一行打節奏,拿碰鈴的小朋友為樂曲的第二行打節奏……)(可安排一組小朋友自己編舞蹈動作,為樂曲伴舞)。
六、結束部分:
師:小孔雀累了,到美麗的幼兒園玩一會兒吧。
大班奏樂教案(優質18篇)篇三
2.借助圖片,嘗試努力模仿相同的武功造型。借助腕花、教師示范和反饋,明確圈上行進的方向。同武功的造型。
3.在“比賽定力”的過程中,努力按照要求將樂器擺放在對應的身體部位,并努力保持身體平衡,不讓其掉下。
物質準備:
1.16名幼兒圍坐成圈,每一張椅子中間要留有空隙。
2.鈴鼓17面、小鈴17把、沙錘17把、鑼1個。
3.人像剪影一張、武林大會比武倒計時一本、手腕花。
4.ppt。
經驗準備:知道一些武功招式、按照手腕花方向移動。
1.故事情境導入:武林大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聽說大家這些天都在努力的練功,今天就讓為師來看看練的如何。
2.隨樂做基本動作1-2遍,分享“獅吼功”的不同造型。
3.出示pt武功秘籍,根據幼兒所點開的武功秘籍,練習相應的招式。(出示新招式后,鼓勵幼兒嘗試用語言來描述新招式的'動作,大家先共同單練新招式,后隨樂)。
4.累加樂器一鈴鼓,幼兒嘗試練習并使用鈴鼓。
(1)在情境中,探索鈴鼓的使用方法。
(2)使用鈴鼓隨樂繼續練功,先鞏固上一個招式,再練習一個新的招式。(在學習新招式時,需要帶著樂器單練)。
5.累加游戲。
(1)教師示范:教師示范武林大會的比武規則,以邊示范邊講解邊練習的形式,幫助幼兒明確和掌握游戲的規則。
(2)幼兒單練幼兒隨樂單練。
(3)武林大會正式開始,共三個回合。根據每一次教師指定位置定點,若樂器不掉落,則可在下一輪之前更換新樂器;若掉落下來,拿好樂器回到座位上。
大班奏樂教案(優質18篇)篇四
1、熟悉樂曲的曲調,會用身體動作來表現自己對樂曲內容的理解。
2、萌發對喜兒悲慘遭遇的同情,懂得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音樂、熟悉故事內容。
1、復習《北風吹剪窗花》。
聽,這是什么音樂?講了誰的故事?讓我們家一起聽著音樂,跳起來。
2、欣賞《迎爹爹扎紅頭繩》。
(1)老師今天又帶來了一段音樂,讓我們家來聽一下,這一段音樂講的適事的哪一段?
(2)再次聽音樂,說出音樂的結構。
(3)分段欣賞兩段音樂,講述音樂表示的內容。
(4)完整的欣賞音樂。
(5)邊欣賞音樂邊配上動作。
3、兩段音樂一起欣賞,自由跳舞。
(2)你喜歡喜兒嗎?為什么?
(3)教師總結:有關喜兒的故事后來有人把她編成了歌劇、芭蕾舞,他們給她起了一個名字叫《白毛女》,它成了我們中國的十樣板戲之一,今天我們欣賞到的`《北風吹剪窗花》、《迎爹爹扎紅頭繩》都是老師從《白毛女》中選出來的兩段音樂。那喜兒后來到底發生什么事?為什么叫她白毛女嗎?請你們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有關喜兒的資料,下次讓我們家來欣賞完整的《白毛女》。
大班奏樂教案(優質18篇)篇五
2、根據音樂情境和教師口令,隨樂用樂器進行斷頓、連續的演奏。
3、在游戲情境下能夠學會垃圾分類,萌發保護環境的意識。
4、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奏律動。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1、經驗準備:了解并會進行垃圾分類。
2、物質準備:音樂,16個按浪鼓,垃圾桶四個,分類物品若千干,手腕花。
一、創設情境,產生興趣。
師:從前,美麗的大海里生活著許多的美人魚,可是一些破壞環境人亂扔垃圾,使大海變得渾濁、不干凈,美人魚們都生病了。
二、匹配動作、嘗試奏樂。
師:這時來了一群小勇士,他們會怎么做呢?請仔細看,我做了哪些動作。(1遍)。
1、合樂身體動作。
教師隨樂做動作一遍。
師:請再看下還有什么動作,它們的順序是什么?(檢查設備、開船、看、發現情報,發出警報、轟)驗證幼兒答案。(1遍)。
師:在這三組動作中,它們分別做了幾次。師生共同做動作1遍。
2、累加樂器動作。
(1)配樂使用、尋找方法。
師:想要警告破壞環境的人,我們還要加上武器,看,這就是我給你們準備的武器,是什么、(海浪鼓)拿到武器后請小朋友們探索一下,檢查設備的時候可以怎樣使用武器?開船的時候呢?、怎么看和發現情報以及警告破壞環境的人呢?(幼兒自由嘗試)。
師:現在誰來說下檢查設備的時候怎么用?開船怎么做的?眺望發現情報(用海浪鼓發出造的聲音)發出警報轟(是一下一下斷頓的.聲音)(1遍)。
(2)嘗試使用、樂器演奏。
師:在使用樂器的時候,有什么困難?那我來考考你們?(檢查設備是哪只手檢查的:帶手環的。準備眺望和發出警報需要停下樂器)。
師:現在我們掌握了方法,再來練習一次吧。(1遍)。
三、游戲情境、保衛海洋。
師:我們已經練好本領了,真的要出發了,請你們仔細看。結東后,我做了什么(清理分類垃圾邊上還有一些垃圾我請女生幫忙撿回來。(請配班老師表演壞人出來扔垃圾)(1遍)。
師:剛才還有一些小朋友沒有看到亂扔垃圾的人,這次我們站出來巡邏。(抓住配班老師認錯)。
小勇土們辛苦了,我們開船回家吧。
大班奏樂教案(優質18篇)篇六
[1—3]小節:動作準備。
[4—5]小節:雙手握挙放置腰間做準備,右手握拳,挙心向上,翻腕向前沖拳。(哈!哈!)。
[6—7]小節:收拳至胸口,雙手握拳在胸前交又抖手腕。(抖一抖!
[8—19小節:重復[4—7]小節。(語音重復[4—7]小節)。
[20—23]小節:雙手在頭頂上拍2次。(拍拍頭,拍拍頭)。
[2427]小節:雙手在肩勝上拍2次。(拍拍肩,拍拍肩)。
[28—311小節:雙手在腰上拍2次。(拍拍腰,拍拍腰)。
[32—35]小節:雙手分別在左膝、右膝上拍2次。(拍拍腿,拍拍腿)。
[36—39]小節:左手自胸前向兩側繞圈打開并抖動手腕。(放松一下)。
[40—43]小節:右手自胸前向兩側繞圈打開并抖動手腕。(放松一下)。
[44—47]小節:雙手握拳自下而上作加油狀,共4次。(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48—51]小節:雙手握挙擺好拳擊姿勢,準備比賽。(準備比賽)。
[52—53]小節:雙手握拳放置腰間做準備,右手握拳,拳心向上,翻腕向前沖拳。(哈!哈!)。
[54—55]小節:收拳至胸口,雙手握拳在胸前交叉晃動手腕。(抖一抖!)。
[56—67]小節:重復[52—55]小節。(語音重復[52—55]小節)。
[68—73]小節:雙手握拳至胸前、拳頭相互擊打,共8次。(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74—75]小節:雙手交叉擺在胸前,等待比賽結果。
[76—77]小節:尾聲:在音樂結尾重音處雙手高舉表示勝利。“耶!”
引子部分:幼兒坐在椅子上時,做拳擊準備動作。
[4—19]小節,自主創編出拳動作。
[20—23]小節:雙手在頭頂上拍2次。
[24—27]小節:雙手在肩膀上拍2次。
[28—31]小節:雙手在腰上拍2次。
[32—35小節:雙手分別在左藤、右膝上拍2次。
[36—39]小節:左手自胸前向兩側繞圈打開并抖動手腕。
[40—43]小節:右手自胸前向兩側繞圈打開并抖動手腕。
[44—47]小節:隨雙方隊長走到描臺兩邊,準備比賽。
[48—51]小節:雙手握拳擺好拳擊姿勢,準備比賽。
[52—59]小節;一隊雙腳向前跳并做出拳動作2次:
一隊雙腳向后跳并做防守動作2次。
[60—67]小節:重復[52—59]小節動作,兩隊交換動作。
[68—71]小節:雙手由胸前向外繞圈打開并抖動手腕,退到臺外觀賽。
[72—75]小節:雙方隊長互換位置圍著描臺跑圈,準備搶鈴。
[76—7]小節:尾聲:在音樂結尾重音處拍鈴,獲勝的隊伍雙手高舉“耶!”表示勝利。輸的隊伍則表現出不開心的動作。
1、熟悉并感知樂由aba’結構,并做出相應的動作,表現拳擊手出拳、放松、對壘等情境。
2、用擊打和搖奏的方式為音樂配器,會運用斷頓和連續的方法演奏。
3、知道在樂曲結尾處快速反應做出擊鈴動作,體驗團隊勝利的喜悅。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物質準備:
1、16名幼兒分兩組,椅子擺放為每邊分兩縱排。
2、拳擊手套18副(教師2副)、搖鈴若干、響鈴一個、挙擊臺分割線。
經驗準備:幼兒欣賞過拳擊比賽的視頻,并會隨音樂做律動。
1、情境導人,隨音樂復習律動。
2、聽辨音樂重音,嘗試在音樂的重拍出拳。
(2)隨音樂再次復習律動,并嘗試在音樂的重拍處出拳。
3、探索動作與樂器相匹配。
(1)出示拳擊手套并指導幼兒佩戴,幼兒隨音樂自由探索動作與樂器相匹配。
教師:請你們試一試,戴上拳擊手套后我們可以怎么玩?
(2)幼兒分享自己的玩法,集體模仿。
(3)師幼共同隨音樂進行演奏。
4、師幼互動,體驗進攻、防守的游戲氛圍。
(1)創設游戲情境:我們的比賽快要開始了,小挙擊手們可以自由選擇隊長,看看隊長們是怎么對抗的?(幼兒觀察兩位教師的示范)。
(2)幼兒自選隊長進行分組,模仿練習進攻與防守的.對抗動作1—2遍。(教師用語言提示)。
(3)師幼互動,隨音樂再次練習進攻與防守的對抗動作。
5、進行游戲,熟悉游戲規則。
(1)兩位教師再次示范。(幼兒觀察)。
提問:剛剛誰贏了?你怎么知道的?在音樂的什么地方拍鈴?(了解并熟悉游戲規則)。
(2)師幼互動,集體練習在音樂結尾重音處拍鈴,體驗團隊勝利的喜悅。
6、完整游戲。
(1)情境創設:女土們先生們夏季拳擊比賽就要開始了,小拳擊手們你們準備好了嗎?(集體在兩位教師隊長帶領下隨音樂完整游戲)。
(2)更換隊長,再次游戲。
(3)小結:今天奪冠的是x隊,希望你們下次再創佳績,x隊也不要氣餒,我們再接再厲,爭取在下次比賽獲得勝利,夏季拳擊比賽圓滿結東,我們下次再見。
大班奏樂教案(優質18篇)篇七
1、通過聽音樂、看圖譜,激發幼兒學習打擊樂的興趣。
2、在掌握節奏型及初步合奏的基礎上,培養節奏感和表現欲。
3、學習看簡單的節奏圖譜表打擊節奏。
圖譜 、音樂cd 、打擊樂器若干(響板 小玲 鈴鼓)
律動熱身
播放歡快音樂《牛仔很忙》,讓幼兒邊聽音樂邊用身體部位進行節奏練習。
聽音樂,了解歌曲《鮮花開》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請小朋友們聽聽歌里唱了什么?
(幼)有鮮花、 有花園、 有蜜蜂、有蝴蝶------
節奏初步練習
(師)接下來請小朋友在欣賞一遍音樂,同時跟著老師拍手打節奏
節奏:x—|x—|x—|x—|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這一次,老師單獨打節奏,請幼兒仔細聽,聽一聽和第一遍一樣嗎,并說出兩遍的不同之處。
出示完整圖譜
(師)請小朋友們看著圖譜,跟著老師一起來拍手打節奏。
請小朋友們眼睛看著圖譜,耳朵聽著音樂,我們再來一遍。
請小朋友們耳朵聽音樂,眼睛看老師指揮,我們進行分聲部拍手練習。
請小朋友們耳朵聽音樂、眼睛看老師指揮選擇你喜歡的身體部位,進行分聲部節奏練習。
學習配器并演奏
(師)樂器寶寶也想加入我們的活動,看看哪些樂器寶寶來了,我們來認識一下(出示樂器:響板 、小玲、 鈴鼓,并講解樂器的正確使用方法)
(師)現在我們分成3組,請1組2組3組的小朋友分別按順序排隊來取樂器。先用拿到的樂器演奏完一遍之后我們會交換樂器寶寶,所以每個樂器寶寶你都會用到,不要著急。
(師)請小朋友們耳朵聽音樂,眼睛看指揮完整的演奏一遍。
(師)請小朋友自由交換樂器再次演奏兩遍。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聽音樂按順序把樂器放回家。
6、 :
(師)在今天的節奏練習中,我發現1組的小朋友在老師指揮時認真看指揮了,2組的小朋友在取放樂器時很愛惜它,老師讓它發出聲音時,它才發出聲音,3組的小朋友在打節奏時節拍很準確,但有個別的小朋友在取放樂器時發出了不好聽的聲音,請下次注意哦!這節課我們不僅學會了打擊樂器的使用方法,而且,還學會了演奏《鮮花開》真厲害!現在,讓我們跟著音樂放松一下吧!
《牛仔很忙》律動出教室休息。
大班奏樂教案(優質18篇)篇八
1、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學習選擇合適的樂器為歌曲伴奏。
2、能正確使用樂器,看指揮進行演奏。
3、感受參與節奏活動的樂趣。
1、打擊樂器若干(小鈴、鈴鼓、雙響筒、蛙鳴筒、響板、三角鐵。)
2、水彩筆、空白節奏卡、不同節奏型的節奏卡。
3、伴奏音樂《摘果子》《閃爍的小星》《看星》。
開始部分:
1、律動《摘果子》
師:我們來跳個舞蹈“摘果子”。
2、發聲曲《閃爍的小星》
師:跳的真不錯,我們來唱一首歌曲“閃爍的小星”,試著用連貫的聲音來演唱。
基本部分:
(一)復習歌曲《看星》
提問:我們還學過一首關于星星的歌曲,記得嗎?
夜晚的天空靜悄悄,怎么唱這首歌曲才好聽呢?
(二)學習節奏樂《看星》
1、出示樂器,創設幼兒自由體驗的氛圍,感受樂器的特點。
提問:看看這里都有什么樂器?(幼兒自己介紹,解決樂器的拿法)
哪種樂器適合演奏這首歌曲?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感受選擇合適的樂器。
提問:剛才你們都試過了,你覺得哪種樂器適合演奏這首歌曲?(討論樂器的音色)
小結:你們說的很好,小鈴的聲音清脆響亮,聲音噠噠噠的像馬蹄的聲音,鈴鼓晃動起來的聲音像星星在閃爍。
師:現在把你的小樂器放在小椅子下面,請他們休息一會,看看誰能管好自己的小樂器。
3、引導幼兒在感受歌曲情緒的基礎上,嘗試為歌曲配上合適的伴奏。
提問:樂器選好了,每種樂器怎么演奏?
想想看,歌曲的第一句是怎么唱的?
天空中有多少小星星,可以用什么樂器演奏?
請你來試試看,可以怎么演奏?
老師把剛才的節奏記下來,大家看著節奏卡一起來試試。
還有誰拿的樂器和他一樣,請你們一起來,小朋友和他們一起拍手。
提問:第二句是怎么唱的?天空中的星星真多,小朋友們在數星星,可以用什么樂器演奏?
誰愿意來來試試?老師把剛才的節奏記下來,大家看著節奏卡一起來試試。
一樣的樂器都來試試,小朋友也一起來拍手。
提問:第三句是怎么唱的?誰試試給第三句配上節奏?
大家一起來試試。
提問:最后一句怎么演奏?小樂器都想演奏,有什么好辦法?
你們都記住自己的節奏嗎?拿好你的小樂器,我們一起試試。
小結:你們真能干,給歌曲配上樂器和節奏。
4、幼兒看指揮,邊唱歌曲邊使用樂器演奏2—3遍。
提問:你們知道小樂隊怎樣演奏聲音才好聽?
師:小樂隊開始演奏,請你們站好隊形,相同的樂器可以站在一起這樣演奏的聲音整齊、好聽。
師:這次我們聽音樂邊唱歌曲邊打節奏,看指揮,注意力要集中。
小樂隊演奏的很好,我們給客人老師表演一次。
請你把樂器悄悄地送回去。
結束部分:
小樂隊表演的很成功,下次我們可以試試交換樂器進行演奏。
大班奏樂教案(優質18篇)篇九
1.通過操作實踐,運用多種方法體驗不同紙質敲擊的聲音,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2.運用提供的材料進行“樂器”制作,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動手能力。
3.選擇紙張為樂曲伴奏,享受音樂的美。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1.白板紙、牛皮紙、皺紋紙、彩箔紙、瓦棱紙、硫酸紙、報紙等。
2.紙杯、皮筋、剪刀、豆子、毛線、雙面膠、蛋糕盒等輔助材料。
3.各種紙樂器欣賞ppt。
4. 抒情、緩慢、安靜的3/4拍的樂曲和一段歡樂、喜悅的2/4拍的樂曲
1.試一試,說一說。
(1)提供各種紙張,請幼兒試一試:用哪種方法可以讓紙發出聲音。比如,用筷子敲、用指頭彈等。
(2)把自己的做法和感受告訴大家。比如,將紙做成小鼓,進行敲打。
2.比一比,想一想。
(1)請幼兒互相比較,體會各種不同的紙發出的不同聲音。
每個幼兒進行展示,將不同的聲音發聲方式進行集體模仿。
(2)引導幼兒想一想,同一種紙張用什么方法,紙的聲音會有不同的效果。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互相合作,體驗各種紙的音色特點。
(3)展示紙樂器,讓幼兒自選樂器進行操作游戲。
3.聽一聽,找一找。
(1)請幼兒分別欣賞一段抒情、緩慢、安靜的3/4拍的樂曲和一段歡樂、喜悅的2/4拍的樂曲,根據自己對音樂的感覺,找一種與樂曲相配合的紙;來進行配樂演奏,并引導幼兒說出選擇的原因。
(2)幼兒用自己選擇的紙樂器進行演奏操作
4.自制小樂器并進行演奏。
(1)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紙張、材料進行小樂器的制作。
(2)看節奏譜進行打擊樂練習。活動中,鼓勵幼兒不斷交換紙張或變換方法進行“演奏”。
將紙杯、皮筋、剪刀、豆子、毛線等輔助材料投放到音樂區中,引導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進行紙“樂器”的制作,并進行合作演奏。
教育活動的綜合性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發展的一個趨勢,本次活動融合了科學教育與音樂教學,它們之間的結合有效互補。生動活潑的音樂游戲為幼兒探索提供了一個愉悅的氛圍和安全的心理環境,使幼兒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獲得美的享受。感受音樂——節奏訓練——樂器制作,這三個環節促進了幼兒不同能力的發展,并把活動引向課堂之外的區域活動,讓孩子能夠真正地得到個別化學習的發展,將區域活動和教育活動進行互補,從而達到幼兒自主學習的目的。
大班奏樂教案(優質18篇)篇十
1、進一步區分對身體主要器官和部位的認識。
2、發現身體部位可以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并大膽進行嘗試表現為音樂伴奏。
3、萌發喜愛打擊類音樂活動。
各種打擊樂器4—5件。音樂伴奏帶、錄音機。嘴巴、手、腳圖片標志各一個。
1、教師逐一出示并操作打擊樂器使其發出聲音,引導幼兒說一說是怎么樣讓樂器發出聲音的。
2、教師小結:雙響綁和三角鐵是老師用木棍和鐵棒敲一敲發出聲音的,沙錘和串鈴是老師用手搖一搖發出聲音的。
師:這些打擊樂器可以發出美妙的聲音,其實我們的身體也是可以發出很多好聽的聲音的,也是一件樂器。
1、認識“嘴巴”樂器。
a、引導幼兒用嘴巴發出多種聲音:彈舌頭、搓上下唇、彈上顎等。
b、播放一段音樂,用嘴巴樂器來為音樂伴奏。
2、3環節為:認識“手”樂器和認識“腳”樂器,方法同1環節。
1、集體自由選擇嘴巴、手、腳中的一種樂器為音樂伴奏。
2、集體自由結合幾種身體樂器為音樂伴奏。
3、游戲:看指令,選樂器。
師:小朋友們,現在老師要和你們來玩游戲了。老師這里有三張圖片標志,分別是:嘴巴、手、腳。等一下音樂響起的時候,大家要邊聽音樂邊看我舉起來的是哪種身體樂器,而且你們要按照老師的標志去選擇身體樂器為音樂伴奏。
游戲分兩次進行:第一次請部分幼兒參加游戲,其他幼兒觀看。
第二次請全體幼兒參加游戲表演。
師: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會了用身體樂器來為音樂伴奏,現在我們請自己的爸爸、媽媽和我們一起來用身體樂器為音樂伴奏吧!(放音樂,家長和孩子們共同表演)。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奏樂教案(優質18篇)篇十一
1、感受音樂,熟悉旋律,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樂曲“大馬告訴我”
2、根據音樂中自然音響的特點,探索配器方案。
3、遵守打擊樂器演奏活動的規則,能看指揮演奏樂器。
1、鈴鼓、小鈴鐺、圓舞板各8個
2、大鼓、镲、雙響筒
3、錄音機、磁帶、圖譜
1、老師這里有一段音樂,小朋友閉起眼睛來聽一聽,好象從音樂里聽到了什么?
3、怎樣就能讓馬兒跑得更快呢?
4、出示圖譜,教師解釋圖譜
教師指圖,幼兒一起來學一學(兩遍)
5、剛才我們用聲音來表現了樂譜,還可以用動作來表現呢。
(1)“馬蹄聲的地方你想用什么動作?駕駕駕的地方你想用什么動作呢?”
(2)跟隨樂曲,幼兒用動作表現。
(3)男女分組,女孩學馬蹄聲,男孩喊駕駕駕。
6、除了用聲音、動作表現音樂,還可以用什么來表現呢?
(1)出示樂器,“哪種樂器的聲音可以來代替馬蹄聲呢?”
“哪種樂器的聲音可以來代替駕駕駕聲呢?”
幼兒討論好,教師將相應的標記貼到圖譜下。
(2)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分組坐下。
(3)教師指圖,幼兒用樂器演奏,同時嘴里發出聲音。(兩遍)
(4)教師做指揮,要求幼兒看指揮,跟隨音樂,幼兒演奏。
(5)交換位置,幼兒演奏(6)請一個小朋友做指揮
出示雙響筒,它放在哪兒?
出示镲,它配在哪?
共同演奏(兩遍)
(8)小樂器累了,它該休息了,我們一起把小樂器送回家吧。
大班奏樂教案(優質18篇)篇十二
1、進一步區分對身體主要器官和部位的認識。
2、發現身體部位可以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并大膽進行嘗試表現為音樂伴奏。
3、萌發喜愛打擊類音樂活動。
各種打擊樂器4—5件。音樂伴奏帶、錄音機。嘴巴、手、腳圖片標志各一個。
1、教師逐一出示并操作打擊樂器使其發出聲音,引導幼兒說一說是怎么樣讓樂器發出聲音的。
2、教師小結:雙響綁和三角鐵是老師用木棍和鐵棒敲一敲發出聲音的,沙錘和串鈴是老師用手搖一搖發出聲音的。
師:這些打擊樂器可以發出美妙的聲音,其實我們的身體也是可以發出很多好聽的聲音的,也是一件樂器。
1、認識“嘴巴”樂器。
a、引導幼兒用嘴巴發出多種聲音:彈舌頭、搓上下唇、彈上顎等。
b、播放一段音樂,用嘴巴樂器來為音樂伴奏。
2、3環節為:認識“手”樂器和認識“腳”樂器,方法同1環節。
1、集體自由選擇嘴巴、手、腳中的一種樂器為音樂伴奏。
2、集體自由結合幾種身體樂器為音樂伴奏。
3、游戲:看指令,選樂器。
師:小朋友們,現在老師要和你們來玩游戲了。老師這里有三張圖片標志,分別是:嘴巴、手、腳。等一下音樂響起的時候,大家要邊聽音樂邊看我舉起來的是哪種身體樂器,而且你們要按照老師的標志去選擇身體樂器為音樂伴奏。
游戲分兩次進行:第一次請部分幼兒參加游戲,其他幼兒觀看。
第二次請全體幼兒參加游戲表演。
師: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會了用身體樂器來為音樂伴奏,現在我們請自己的爸爸、媽媽和我們一起來用身體樂器為音樂伴奏吧!(放音樂,家長和孩子們共同表演)
大班奏樂教案(優質18篇)篇十三
2、幼兒能夠和同伴一起合作進行律動表演。
3、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能夠感受到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幼兒能夠跟隨音樂進行律動表演。
:能夠和同伴合作進行律動表演。
:幼兒簡單的學過小青蛙的律動。
一、律動--小青蛙。
1、我們玩了什么游戲呢?準備躲準備看的游戲。
2、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準備躲準備看的游戲,我們肚子有點餓了,我們青蛙要吃什么呢?吃蟲子,小青蛙怎么吃呢?吃幾口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抓到小蟲子吃三口,我們一起聽音樂表演一次吧。
3、我們選一個青蛙寶寶來捉蟲子吧?真的捉到了一只小蟲子啊。那只小青蛙愿意來捉蟲子呢?我們一起來吃蟲子吧。請小朋友到小荷葉哪里找到小蟲子來吃掉。
三、用樂器演奏歌曲。
1、你是怎么在腿上學習青蛙跳的?拿著小鈴鼓兩只手一起敲鼓。
2、跟隨音樂和教師一起律動。
4、幼兒再次跟隨老師進行律動表演。教師提示幼兒合理運用鈴鼓。
四、跟隨音樂活動自然結束。
大班奏樂教案(優質18篇)篇十四
1、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2、初步嘗試用不同聲音的瓶娃娃為樂曲伴奏,激發幼兒的操作興趣。
3、培養幼兒初步的節奏感。
1、人手一個瓶娃娃,貼上五官,米、黃豆、蠶豆每桌各一盆。
3、教師三個裝有不同材料的瓶娃娃(操作時用花布遮蓋)。
今天老師要送每個小朋友一件禮物,就是一個可愛的瓶娃娃,快點拿在手上玩一玩。
教師搖動手上裝有東西的瓶娃娃,說:聽聽,我的瓶娃娃會唱歌,你的會嗎?你有什么辦法讓你的瓶娃娃發出聲音?(在瓶娃娃里裝上東西)。
“我們一起動手讓瓶娃娃發出好聽的聲音,討論在瓶娃娃里先裝上什么(用米粒是小弟弟,先和它做游戲吧引導幼兒按米粒—黃豆—蠶豆的順序進行操作),蓋好,握握緊,搖一搖、聽一聽像什么聲音?”(引導幼兒說出象小雞、小鴨等多種答案,激發幼兒想象力)幼兒操作、探索。
2、集體探索、個別嘗試:
“你的瓶娃娃會唱歌了嗎?讓我聽聽。”(幼兒集體搖動瓶娃娃。)老師請小朋友上來試試。
1、我們讓瓶娃娃唱得更好聽一點,你會這樣唱嗎?xxxxxx,先學一學。老師給你配上好聽的音樂。播放音樂《辦家家》,幼兒跟著樂曲節奏搖動瓶娃娃。
你們的瓶娃娃唱歌唱得真好聽,我的也響唱(教師搖動裝有黃豆的瓶娃娃,激發幼兒用另一種材料操作的興趣。)。
3、我想這樣唱:xxxxxxxx,你會嗎,試試看(集體嘗試)播放樂曲《火車開來了》,請幼兒跟隨節奏搖動瓶娃娃。
教師用裝有蠶豆的瓶娃娃在身后發出聲音,并說“打雷了、要下大雨了!”故意讓幼兒識破教師的行為,激起幼兒傾聽和嘗試用蠶豆裝進瓶娃娃進行操作的興趣。
4、請幼兒換上蠶豆裝進瓶娃娃,自由搖動(并說說像什么聲音)。教師適時邊以xxxxxxxx—的節奏搖動瓶娃娃并輕聲哼唱《數鴨子》的歌曲,促使幼兒模仿教師的行為。
今天瓶娃娃陪我們玩得真開心,請它休息一會兒吧!引導幼兒倒出瓶娃娃里的東西,并親親它對它說聲“謝謝”,把它送到床上(桌上)休息,集體輕輕走出活動室,不影響瓶娃娃休息。
大班奏樂教案(優質18篇)篇十五
1、在復習的基礎上自主學習新的節奏型,并看懂樂曲圖譜。
2、能用樂器表現音樂作品氣勢雄壯的特點,抒發愛祖國的情感。
3、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樂器,學習協調的演奏樂曲。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1、打擊樂器--大鼓一面,圓舞板,鈴鼓和雙響筒若干。
2、節奏卡片五張,分別是|xoxo|、|xxxo|、|xxxx|、|x---|、|xxoxxo|,3、其中前三種節奏幼兒已在第一課時學習過。
4、音樂磁帶,樂曲的節奏圖譜。
5、幼兒圍坐成馬蹄形。
一、熟悉音樂,激發興趣。
1、過渡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樂曲,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2、幼兒邊聽音樂邊拍手感受樂曲。
3、你聽到這首樂曲心里有什么感覺?
二、熟悉節奏,學習拍打。
過渡語:在這首樂曲中還有一些節奏呢,看看你會拍嗎?
1、教師依次出示|xoxo|、|xxxo|、|xxxx|節奏卡片,幫助幼兒回憶經驗,復習節奏。
2、學習新的節奏類型:|x---|、|xxoxxo|(1)幼兒自主拍節奏。
(2)|x---|,這個“-”短橫線是什么意思?教師鼓勵幼兒用各種動作表示延長符號。
(3)|xxoxxo|,誰來拍拍這種節奏?教師引導幼兒與第一種節奏進行對比,體驗快速拍節奏的感覺。
三、觀看圖譜,連貫拍節奏。
1、教師出示圖譜,鼓勵幼兒自主的邊看圖譜邊拍節奏。重點詢問幼兒拍節奏的時候,覺的哪里有困難?教師幫助幼兒鞏固練習。
2、教師與幼兒一起看圖譜拍節奏。
3、幼兒邊聽樂曲邊拍節奏兩次,提出具體的要求。
四、選擇樂器,探索合奏。
1、教師介紹樂器,幼兒按意愿選擇樂器,在自主看圖譜的基礎上邊聽樂曲邊用樂器演奏。
2、請幼兒為樂器找相對應的圖譜做朋友。
3、教師指導幼兒進行輪奏練習,即根據圖譜上的樂器標記演奏相應的節奏,在輪奏的基礎上進行合奏。
4、幼兒聽樂曲演奏,師:比一比,哪一組的節奏拍的最穩最有力。
5、教師鼓勵幼兒采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合奏部分的節奏。
6、幼兒再次演奏,教師出示大鼓與幼兒一起演奏。
7、教師請幼兒交換樂器,師生共同演奏樂曲“大中國”。
《大中國》是一首節奏感很強的樂曲,給人的感覺是熱烈、奔放的,與我們平時教孩子唱的兒歌不同,可能孩子們的在幼兒園里接觸到像這樣的樂曲比較少,所以在聽到音樂時,很快的隨著樂曲美妙的音樂不自覺的有節奏的拍起手來,嘴里還不停的唱著。我想這就是音樂的魅力的吧,孩子們在無形中感受到了曲子的豪放所在,所以隨著樂感不由自主的快樂的手舞足蹈起來。孩子們學的很開心。有些句子因為比較成人化,孩子在學唱中有些困難,特別是對于“經過那個多少那個風吹和雨打”歌詞的理解,我就用孩子們的語言給所以的孩子做了解釋:因為我們祖國有許多的寶物,外國的人想來搶走我們祖國的寶物,所以他們來打我們,經過戰爭,我們中國人終于把這些外國人趕出去了。孩子們基本上能完整的演唱第一段的歌詞,而且在演唱中,流露出一種自豪、開心的感覺。最后,請幼兒欣賞音樂,自由舞動起來,一些孩子還能合作表演,效果較好!通過傾聽、理解、欣賞、表演,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景色,再次浮現在幼兒的面前,讓幼兒在感受歌曲旋律的同時,既愉悅了身心,又豐富了幼兒的想像。我想音樂的魅力也就在于此。《大中國》在我們的歌聲中圓滿結束。
大班奏樂教案(優質18篇)篇十六
1、有表情唱這首歌,唱準八分音和附點音符。
2、感受歌曲的美,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
錄音機、磁帶、小鈴、木魚、響板
1、幼兒聽音樂自由當中進教室
2、練聲:1=c--f,練習曲《小星星》
3、師隨《我的皮鞋踏踏響》的錄音表演引題。
4、幼兒說說:
1)小朋友聽到歌里唱什么?老師在表演時哪個動作最多?
5、教唱歌曲:
1)師彈旋律,幼兒學詞。
2)師和幼兒完整唱這首歌,引導幼兒唱準八分、附點音符
3)引導幼兒邊唱邊用手、腳打節奏。
4)幼兒徒手練習節奏器的伴奏。
6、小結幼兒的活動情況,聽音樂自由動作出活動室
大班奏樂教案(優質18篇)篇十七
1、通過聽音樂、看圖譜,激發幼兒學習打擊樂的興趣。
2、在掌握節奏型及初步合奏的基礎上,培養節奏感和表現欲。
3、學習看簡單的節奏圖譜表打擊節奏。
圖譜、音樂cd、打擊樂器若干(響板小玲鈴鼓)。
律動熱身。
播放歡快音樂《牛仔很忙》,讓幼兒邊聽音樂邊用身體部位進行節奏練習。
聽音樂,了解歌曲《鮮花開》。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請小朋友們聽聽歌里唱了什么?
(幼)有鮮花、有花園、有蜜蜂、有蝴蝶------。
(師)接下來請小朋友在欣賞一遍音樂,同時跟著老師拍手打節奏。
節奏:x—|x—|x—|x—|。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這一次,老師單獨打節奏,請幼兒仔細聽,聽一聽和第一遍一樣嗎,并說出兩遍的不同之處。
出示完整圖譜。
(師)請小朋友們看著圖譜,跟著老師一起來拍手打節奏。
請小朋友們眼睛看著圖譜,耳朵聽著音樂,我們再來一遍。
請小朋友們耳朵聽音樂,眼睛看老師指揮,我們進行分聲部拍手練習。
請小朋友們耳朵聽音樂、眼睛看老師指揮選擇你喜歡的身體部位,進行分聲部節奏練習。
學習配器并演奏。
(師)樂器寶寶也想加入我們的活動,看看哪些樂器寶寶來了,我們來認識一下(出示樂器:響板、小玲、鈴鼓,并講解樂器的正確使用方法)。
(師)現在我們分成3組,請1組2組3組的小朋友分別按順序排隊來取樂器。先用拿到的樂器演奏完一遍之后我們會交換樂器寶寶,所以每個樂器寶寶你都會用到,不要著急。
(師)請小朋友們耳朵聽音樂,眼睛看指揮完整的演奏一遍。
(師)請小朋友自由交換樂器再次演奏兩遍。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聽音樂按順序把樂器放回家。
6、:
(師)在今天的節奏練習中,我發現1組的小朋友在老師指揮時認真看指揮了,2組的小朋友在取放樂器時很愛惜它,老師讓它發出聲音時,它才發出聲音,3組的小朋友在打節奏時節拍很準確,但有個別的小朋友在取放樂器時發出了不好聽的聲音,請下次注意哦!這節課我們不僅學會了打擊樂器的使用方法,而且,還學會了演奏《鮮花開》真厲害!現在,讓我們跟著音樂放松一下吧!
《牛仔很忙》律動出教室休息。
大班奏樂教案(優質18篇)篇十八
幼兒能夠跟隨音樂做快快和慢慢的動作。
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能夠感受到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點:幼兒能夠跟隨音樂進行律動表演。
活動難點:能夠學會律動中的動作。
幼兒準備:幼兒學過這樣的兒歌。
經驗準備:塑料衣服若干,小盆子。
提問引發興趣。
請問誰在家洗衣服呢?你幫助媽媽衣服嗎?怎么洗衣服啊?你洗過什么呢?你用什么方法洗的?請你模仿下。那老師也有臟衣服要洗啊,我們來看看老師是怎么洗衣服的。
學習律動。
聽音樂:看老師做律動:老師是怎么搓衣服的呢?你們來學一些吧,兩只小手交叉搓。
幼兒學習和老師共同進行律動。
老師拿出衣服,一起來搓一搓。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學習拿著衣服去搓衣服。
難點教育:快快搓衣服的聲音是什么樣的?你們來學一學,慢慢搓是什么樣的?你們來試試。
再次聽音樂做動作:重點提示快快搓的地方。
學習刷一刷的動作。
出示刷子:這是誰?誰來試一試刷子刷衣服。快快刷怎么刷,慢慢刷怎么刷,請你來試試。
聽音樂進行刷衣服。教師再次強調快快刷,慢慢刷的動作。
再次進行律動,教師指導個別幼兒學習。
刷雨傘。
我的雨傘也臟了,你來幫我刷刷雨傘好嗎?小刷子呢?小刷子在哪呢?幼兒自己跟隨音樂去刷一刷。
小班奏樂--洗刷刷說課稿。
孩子們在活動區非常喜歡《洗刷刷》這首歌,總是不停的模仿,有一天有個小朋友,還嘗試者用小刷子來跳舞,孩子們也非常的喜歡,但是考慮到小班孩子的學習模式是:模仿游戲性的學習,所以我設計了此次活動。
1、幼兒能夠跟隨音樂進行律動。
2、幼兒能夠跟隨音樂做快快和慢慢的動作。
3、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能夠感受到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是幫助學生學,教學就是要教給學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識再獲得知識。因此,在教學本課時,一是要盡可能選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二是要創設情景,讓幼兒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獨立獲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我綜合運用談話法,示范法,游戲法等教法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本課主要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調動孩子們全身的感官,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并在教學中引導孩子們把無目的的“動”變成音樂中有規律的“動”,使他們在愛學,樂意學的基礎上獲取知識,形成技能。
一、提問引發興趣,通過這樣的提問直接把孩子帶入到活動中,與生活相連接,能夠很好的讓幼兒學會模仿。重點提問有:請問誰在家洗衣服呢?你幫助媽媽衣服嗎?怎么洗衣服啊?你洗過什么呢?你用什么方法洗的?請你模仿下。那老師也有臟衣服要洗啊,我們來看看老師是怎么洗衣服的。
二、學習律動:這個過程是幼兒能夠掌握的過程,教師通過由淺入深的步步深入,幼兒將逐步的學會本次律動活動。聽音樂:看老師做律動:老師是怎么搓衣服的呢?你們來學一些吧,兩只小手交叉搓。然后就是幼兒學習和老師共同進行律動。最后老師拿出衣服,一起來搓一搓。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學習拿著衣服去搓衣服。其中還有難點教育:快快搓衣服的聲音是什么樣的?你們來學一學,慢慢搓是什么樣的?你們來試試。當學會之后再次播放音樂,重點還是提示快快搓的地方。
三、學習刷一刷的動作。將音樂再與刷子結合,換了動作但是節奏沒有變,再次引發幼兒對音樂的認識。教師的提問還是像以前一樣,例如:這是誰?誰來試一試刷子刷衣服。快快刷怎么刷,慢慢刷怎么刷,請你來試試。在后聽音樂進行刷衣服。教師再次強調快快刷,慢慢刷的動作。再次進行律動,教師指導個別幼兒學習。最后刷雨傘,我的雨傘也臟了,你來幫我刷刷雨傘好嗎?小刷子呢?小刷子在哪呢?幼兒自己跟隨音樂去刷一刷。
活動形式輕松自然,幼兒每次做律動都有不一樣的道具,提升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有一種闖關的感覺,增加了活動趣味性,最后還有孩子們做好的食物還能孵出小小雞來,更能夠提升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